KZ
bin
Негізгі бет
Қазірдің өзінде танымал
Тікелей эфир
Ұнаған бейнелер
Қайтадан қараңыз
Жазылымдар
Кіру
Тіркелу
Ең жақсы KZbin
Фильм және анимация
Автокөліктер мен көлік құралдары
Музыка
Үй жануарлары мен аңдар
Спорт
Ойындар
Комедия
Ойын-сауық
Тәжірибелік нұсқаулар және стиль
Ғылым және технология
Жазылу 16 М.
马蒂斯思
古典乐不难懂,听我讲就对了
🎻旅法小提琴手/巴洛克小提琴演奏
音乐史研究/演绎版本研究/专业唱片收藏
持续分享关于古典乐的一切🎵
微信公众号:madisisi_
全网同名,谢谢关注❤️
3:47:23
【直播回放】马蒂斯思版古典er全年旅游目的地(上)
Ай бұрын
7:00
【烟嗓版】齐叔:听说要我的签名堪比渡劫???
2 ай бұрын
8:06
【祛魅】再厉害的大师也会下头?
2 ай бұрын
16:14
TOP4 私藏小提琴协奏曲榜单
2 ай бұрын
8:49
【回复叨叨冯】音乐表演到底需不需要博士?
3 ай бұрын
7:17
演奏家最无用头衔:博士!
3 ай бұрын
6:40
莫扎特268岁到底闯出了什么名堂?
4 ай бұрын
7:12
是什么比赛让马老师的嘴淬了毒?
4 ай бұрын
13:37
【独家采访】法国味儿最正的钢琴大师🎹
4 ай бұрын
7:35
【内含炫耀】如何正确打卡音乐会
5 ай бұрын
16:31
【盘点】巴黎奥运口碑乱成一锅粥,唯古典乐独美
6 ай бұрын
8:47
掉粉的风还是吹到了古典圈。。。
6 ай бұрын
5:50
不是,这个马勒就非听不可吗?
6 ай бұрын
5:18
古典乐“黄色新闻“该管管了!
7 ай бұрын
13:15
不是吧!还有人敢说中提琴不好听?!
7 ай бұрын
6:43
坦白局:评委的学生就能躺赢??!
7 ай бұрын
5:51
跌破眼镜的第四名。。。Kevin ZHU到底输在哪??
7 ай бұрын
9:29
听懂巴赫,你就差他了~!
8 ай бұрын
9:30
值不值? 我跑了两趟比利时看这个超一档的小提琴比赛
8 ай бұрын
14:52
【内含抽奖】一个视频听完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8 ай бұрын
12:27
李云迪2024/那个一举斩获空缺多年肖赛金奖的少年又回来了?!
8 ай бұрын
6:32
【这才是你们最大的bug】所有学音乐的都去给我走量!
9 ай бұрын
8:43
马老师究竟在拍卖会上拿下了哪些宝贝?
9 ай бұрын
20:28
【懂王系列】1个视频听懂柴可夫斯基交响曲
9 ай бұрын
15:08
据说能把人听崩溃的《无声之歌》要在国内首演了 !
9 ай бұрын
16:10
【独家采访】连马蒂斯思都要破圈去听的音乐会有什么好东西?
10 ай бұрын
11:15
【❌拒绝被🈹️】古典乐水团鉴别秘籍
10 ай бұрын
7:38
在这场古典乐顶级拍卖上马老师摸到了多少大神的亲笔?!
10 ай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Andre-gh8bx
23 сағат бұрын
Concertgebouw听的不多,不是太熟,唯一有印象的是音乐厅舞台两侧的那个楼梯设计非常烂,每次看到穿着拖地长裙的女独奏/独唱小心翼翼地从那近二十级台阶走下来都会捏把汗,生怕她一不留神滚下来😅
@彥閎尤
Күн бұрын
感謝分享😊 我的四大是 貝五 柴一 蕭一 拉三 希望您能介紹艾爾加鋼琴協奏曲😊😊
@frankmahler2886
Күн бұрын
马勒的配器和声太过复杂,录音能表达出来的不够丰富,听现场那叫一个震撼,在录音里不清晰的声音在现场全能听到,而且平衡感极强
@garu-xz9ur
2 күн бұрын
op.22只有kate liu的版本可以跟李的比肩(甚至贏過
@Mark-t9c6i
2 күн бұрын
我和你的观点一样,无数次在朋友圈说过和你一样的话,这套玩意儿骗现在的大学生很管用的。而且参加比赛很容易获奖,这种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学校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套东西,只能生存在学校里,强行喂养给大学生,可以做为写论文的素材。这种音乐如果放在市场上,必然消亡······
@Mark-t9c6i
2 күн бұрын
相见恨晚,我曾很多次说过这种现象。恕我直言表演类设置博士学位本质上就是”卖证“,在就业上更有优势而已。主要是演奏类从本质上就是”技术、经验“,这玩儿没东西可研究,整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伪命题、无意义的命题。见过什么二胡博士、钢琴博士、声乐博士、古筝博士,恐怕以后还会有什么三角铁博士、定音鼓博士,真的太荒唐了。
@Mark-t9c6i
2 күн бұрын
我和你的观点一模一样。演奏属于实践类,属于经验、技术范畴,离研究生学位的哲学理论研究范畴太远了,什么三角铁博士、古琴博士、跑步博士,,有点奇怪。本质来讲,演奏类的博士属于“卖证”,有了比别人多上几年学获得的证书更方便就业,本质不是搞什么研究,而且很多都是非意义、伪命题的研究。我所了解的很多演奏类的博士,恕我直言,没发现几个适合做学术研究的。
@cocowang9764
4 күн бұрын
钢琴演奏家是较严肃的职业,歐洲音乐家都是把自己一生献给音乐事业的。无论如何,凡以儿戏般动作带人演奏场景以取悦部分观众的均系没完全懂得钢琴音乐真缔的表现!
@jennieshue
5 күн бұрын
這集你聊得非常精彩,聽唱片和現場的差異該如何調適,大師和新秀的水準如何看待,一直有的一些感觸覺得熨平了😅
@sunpei-li7913
8 күн бұрын
非常同意您對Hann的評價
@suechen4836
10 күн бұрын
为什么要一直吃啊渴啊?又不是吃喝视频。很不舒服。
@三安的心灵之旅
14 күн бұрын
你自己也别标题党误导别人,反倒觉得你在骗流量,我看到的国内发布的视频下面的留言几乎全是正面的赞叹,哪里有你说这些乱七八糟的?真是为了流量唯恐天下不乱。
@benjaminmin9643
17 күн бұрын
這邊我有個小疑義。 從18:24 到 18:52 這段採用的應該是沙俄國歌"天佑沙皇"的曲調,而非光榮頌。 蘇聯時期,由於不願意宣揚沙皇,所以這段確實改成了光榮頌。 但蘇聯解體後又恢復成了天佑沙皇。 這個影片裡的是天佑沙皇的版本,應該不是採用光榮頌的版本。
@G嗶聲
18 күн бұрын
半天進入不到主題,精煉點行不☁️ 學音樂的文學應該不賴啊😮怎麼能把戛(jia)然讀成嘎(ga)然啊!進入聽覺如同音准突然失誤一般😣
@马蒂斯思
18 күн бұрын
这是直播回放,不是精炼导读
@buguw
20 күн бұрын
听过口哨版的查尔达什,80年代中央乐团第一双簧管演奏的,特牛。
@SKubric
21 күн бұрын
现在本来就反过来了,男的学音乐的越来越少,女生越来越多
@马蒂斯思
18 күн бұрын
现代社会应该是给人更多的选择,不是男生该什么女生该学什么,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学自己喜欢的
@kuoliu1978
22 күн бұрын
赢了两个顶流大赛第一 却还要继续去参赛 一定是规划上哪出了问题。。。
@马蒂斯思
18 күн бұрын
他需要专业的经纪公司
@タメロー
23 күн бұрын
就这编曲上应该也下大力气了吧
@dilinli910
21 күн бұрын
肯定啊,原曲就是个钢琴曲。今年演奏的版本是沃尔夫冈·多纳编曲的。近十年维新用的施特劳斯圆舞曲和波尔卡的谱子都是用的多纳的修订版。
@iscmtaiwan
23 күн бұрын
看到新年音樂會畫面中的觀眾年齡..嗯..樂團中男性女性的人數比例還重要嗎? 好的演奏者很多 幾乎都窩到學校當老師 以後可能連教學生的市場都變更少...
@ConsuelaBanana-hammock
23 күн бұрын
大型樂器/銅管:一般女性身形比男性小,便草率認為男性的身體強度有優勢,這觀點不科學。好比舊時,不看數據,就咬定吃素的人身體素質必定比雜食的弱一般。差不多10年前,維樂的盲試或所謂屏風試奏(blind audition)突圍而出誕生一位女性首席。她考試時特意穿上男性穿的厚底靴,就是為了讓評委認為考的是男性。結果她成功了,以她的能力,篩選過後只留下她。但被成功聘請以後,她只在該位置留了3年。只聽聲音辨別能力,這考試足以證明大型樂器跟性別和身形大小沒直接關係。這團以往9成樂手都在退休年齡才退役的,這例子又說明了守住傳統過後,賦予女性的地位和支持有多少? 過渡矯正:Constanze Geiger作品不突出,不具代表性,這我同意。作曲家還在世的時候,在沒資源的情況下,一位12歲女性寫有著維爾納風範的音樂,其實非常了不起。簡單了解這年紀小小的作曲家以後,過了那麼多年,演奏她音樂時,為何要比上歷代以來被各大小樂團演奏千萬遍的音樂比拼?這樣公平嗎?而且正反兩面看,維樂給大眾看到的,是展示該團正嘗試改變對女性的態度,為容納女性作品的新時代邁進一步。為何博主沒質疑樂團只為了政治正確而隨意訂立女性的,為的就是繞大圈,讓觀眾產生負面反應,不經意地讓群眾示意回去男性主導的傳統。視頻以男女平等標題,卻未有對女性作品於正面評價,理據似乎單薄且不客觀。恰好,如果該團確實用了我說的繞圈手段,那博主你就完美的掉進給你預設的圈套了。 作為觀眾,最能接觸的可能只有聲音和樂團產生的的廣告和品牌效應,也就是媒體。但博主本身是樂手背景,相比之下,機遇應該比一般群眾更廣。一場音樂會背後,除了音符本身,包含了藝術行政的每一個決定,也包括音樂人成功的故事。音樂和政治,從來都跟社會形態和其權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5:44 - 6:30 靠耳朵45秒左右辨別音樂深度是否平庸,這意見很片面,因為博主你技術性的割開了音樂和音樂對社會的影響。你是能再進一步客觀的整體分析音樂和政治,再分析現代女性音樂人為何成功,我覺得才是博主你學音樂該有的成熟和風範。
@Alexnotjones
23 күн бұрын
还不错啦。要鼓励,尤其在严重缺乏的情况下
@马蒂斯思
18 күн бұрын
鼓励所有的女性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权利,但是反对因为是女性而给特别对待,因为这是一种反向歧视,就是默认女性做不到 需要特殊照顾才行。这样的话每一个做到行业前端的女性的专业能力都被质疑,被认为他们不是业务好能力强而是因为是女性
@Alexnotjones
18 күн бұрын
@马蒂斯思 古典音乐已经这么不景气了。鼓励多样性,多元化的思路是对的。而且简单的曲子挺好的。古典音乐的问题跟流行音乐比起来就是太复杂,大家听不懂。所以应该多鼓励简单好听的曲子。至于DEI,就没必要上纲上线了。这只是一个新年音乐会。
@stephenzhao5809
23 күн бұрын
4:10 在世界的眼中他就是中国国力上升...的投影,您在时政评论。
@马蒂斯思
18 күн бұрын
说句大实话,经济发展起来了之后才会有更多的家庭学西洋音乐,才有更多的学生去留学。时政是什么不能提的嘛?时政更日常生活真的可以完全切割嘛?
@卡农-i5d
23 күн бұрын
正如主持人所表达的,这位女性作曲家的作品虽然听上去并强烈的无令人神往之处,但作品整体感觉也并不逊于这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音乐会其中的一些作品。如果说其他作品均以各种方式闪烁着异样色彩,而这位女性的作品听上去似乎并未暗淡了整场音乐会的气氛。倘若此作品被告知是刚刚被发现的哪位施特劳斯先生的早期作品,相信许多人会欣然接受的。😊有一处笔误(并无强烈),抱歉!
@卡农-i5d
23 күн бұрын
正如主持人所表达的,这位女性作曲家的作品虽然听上去并强烈的无令人神往之处,但作品整体感觉也并不逊于这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音乐会其中的一些作品。如果说其他作品均以各种方式闪烁着异样色彩,而这位女性的作品听上去似乎并未暗淡了整场音乐会的气氛。倘若此作品被告知是刚刚被发现的哪位施特劳斯先生的早期作品,相信许多人会欣然接受的。😊
@yuwu4214
23 күн бұрын
这个女作曲家的音乐也还蛮轻松愉快的啊,新年音乐会本来也就是比较大众的,我相信听众都能欣赏这个曲目,合情合景。况且施特劳斯不咋样的作品搬上金色大厅的也真的不少😂😂😂
@runtaowan2804
24 күн бұрын
博主是不是忘了这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纪念小斯特劳斯诞辰200年。在这个前提下维也纳人、华尔兹、浪漫主义这些标签远比作品本身重要。博主觉的平平无奇,那如果让博主来选一个女作曲家的作品放在今年,你选哪个?如果你说就不应该看性别,按你所说看作品本身,请问这个平平无奇的作品放在整个斯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中是垫底或者有巨大差距吗?斯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中平平无奇的作品不占少数,为什么那些能上金色大厅这个不行?堂堂正正没有任何场外因素在舞台上一教高下,只是你的一厢情愿,过去没有过,现在也没有,将来大概率也不会。
@chunfailai429
24 күн бұрын
想知道Muti有沒有親口說過?選奏一首女作曲家的作品,是基於男女平等而作出的?
@dilinli910
21 күн бұрын
穆蒂在维新记者发布会上说他选这首曲子不是基于作曲家性别,而且在于作品本身是否耐听,适合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当然沃尔夫冈·多纳把原作的钢琴版重新改编成了管弦乐版也确实功不可没。
@sarahlee1016
24 күн бұрын
真正的平等就是完全不看性别。乐团演奏拉上幕布,在幕后演奏,看谁好。选作曲家把名字遮上,看作品哪个好。这才是真正的平等。任何形式的按性别比例招人都是歧视。当你是那个因为性别不对被淘汰的,你就明白了。
@thomas2004ch
24 күн бұрын
白左女权祸害全世界. LGBT将来估计是潮流. 🙂
@Andre-gh8bx
24 күн бұрын
播主如何评价布鲁赫为中提琴和乐队写的作品85号浪漫曲?这首曲子和他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一样,是我百听不厌的。
@seasons690
25 күн бұрын
日本的精神科醫師中広全延曾發表論文,探討卡拉揚的極度「自戀」。會要求柏林愛樂讓Meyer入團,也許真是看中她的能力,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一位指揮帝王藉機「鎮壓」團員,展現霸道總裁的威嚴。當團員們投票否決Meyer後,卡拉揚將巡演以及CD的錄製全部取消,截斷團員們的許多收入,藉此彰顯自己的權力有多大。 也就是說對於Meyer這樣的傑出演奏家,卡拉揚並不是缺之不可,他只是不允許別人忤逆自己而已。
@Joooz-f2r
25 күн бұрын
性别议题成了所有博主可利用的热门引战话题了,无聊透顶......
@2004huang
25 күн бұрын
因為這個問題值得討論,還是你覺得現在男女平等,都沒有出問題?
@Joooz-f2r
24 күн бұрын
@@2004huang 我觉得更值得探讨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女性主义,反正肯定不是当今这种被消费主义和流量经济裹挟的令人作呕的廉价伪女权......陷入这种潮流的无脑大众实在蠢得可怜......
@马蒂斯思
24 күн бұрын
自以为站在高处怜悯众生才是真可怜。女性音乐家被公平对待,反对政治正确干涉音乐本身就是对古典乐发展本身有益的,你要我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女性主义???我古典区博主,你来这点什么菜呢?
@Joooz-f2r
24 күн бұрын
@马蒂斯思 所以你不懂什么是女性主义却大谈女性公平?可笑吗?应该说你是既不懂女性也不懂公平,只是和很多人一样肤浅地在蹭性别议题的潮流而已,无聊。
@2004huang
23 күн бұрын
@@Joooz-f2r 他只是在說極端女性主義對今年新年音樂會的影響而已,怎麼會無聊?
@dafengxu4837
25 күн бұрын
按照安永彻的说法,梅耶的声音太尖,确实是因为音乐的原因而不适合乐团。当然不是说柏林爱乐就肯定不存在问题。到现在女性首席就很普遍了。
@CYTL1960
25 күн бұрын
有的樂器確實不適合女生,像低音提琴和低音號,每把重量約15公斤,女生要搬動攜行是很吃力的。在別的行業裡,也有類似的情況;骨科醫生就很少有女生,因為骨頭非常非常硬,如果要動骨科手術,女生會鋸不動。😵💫😵💫😵💫
@hck4339
24 күн бұрын
1.低音提琴也有大小之分,用3/4琴就好了 2.Twoset就訪問過女低音大提琴手,而且是職業的 3.我個人在香港親身見過女主拖著低音大提琴在地鐵走來走去,你還說女生因為生理問題不適合低音提琴?😂😂 4.提琴是偏重巧勁而不是蠻勁,要是大力出奇蹟那麼都叫紮鐵工人轉職低音提琴手好了
@Martin-xc9vj
25 күн бұрын
不只女權~非白人男性在古典音樂都沒人權=.=
@andrewchan1762
25 күн бұрын
废话太多
@马蒂斯思
18 күн бұрын
那你可以尝试自己提炼总结,锻炼下归纳能力
@michaelbai5389
25 күн бұрын
很喜欢你讲的内容。另外,建议视频制作时,手势的动作幅度有些大,过快,甚至出现幻影影响视觉。建议:手势动作可以慢些,另外手势高度不要超过脖颈。
@马蒂斯思
24 күн бұрын
感谢建议! 下次优化,有时候我自己的动作是下意识的,还望包涵
@xiaotaozhou8662
25 күн бұрын
主要就是小提琴中提琴音域重叠太多了,所以作曲家稍微给中提音写的高一点就没有中提拉的必要了。高音比不过小提,浑厚不如大提就很尴尬,而且因为这个根本盖不过乐团
@yen-hungchien3091
25 күн бұрын
這種硬找一個女作曲家的操作真的適得其反,基本上合唱跟器樂比起來,明顯常演奏現代作曲家的作品,而就可以從中看到一堆超強的女性作曲老師們! 完全沒有特別覺得她們有比較弱! 美國守護女權最知名的前大法官金斯伯格曾說過:能認為全數大法官都是女性是正常的事時,才代表女權真正落實! 我對這句的詮釋是:當今天已經有8位女性大法官時,不會為了保障男性的數額,而仍能以是否適任大法官一職為判斷標準,而當這樣選出的仍為女性時,社會大眾並不因此認為其有特殊性。 同理,今天每一個都是男性作曲家時,卻莫名其妙加一個超普通的作品只因為是女性寫的? 這完全更凸顯其中的男女不平等吧! 真正的平等就像我前述說合唱界就完全不會拿這個來做文章啊! 阿那個時期就沒有女性作曲家,真要一個女性的作品,還不如找一個現代女性作曲家為這場新譜一曲,觀感都好上許多勒
@xhotdog100
25 күн бұрын
A: 技术5分,男。B: 技术5分, 女。B上台=没毛病。C: 技术4,女。C上台 = 观众吃亏 + 自我体感差 (被照顾了,其实我德不配位)
@sarahlee1016
24 күн бұрын
就算是两人技术相当也不能直接选女性,还是综合打分再看两人谁更好一些。真正的平等就是完全不看性别。乐团演奏拉上幕布,在幕后演奏,看谁好。选作曲家把名字遮上,看作品哪个好。这才是真正的平等。
@leonard2238
25 күн бұрын
同意无法改变历史,也要让音乐纯粹,但维新这种级别的音乐会做出这种尝试,不一定是成功的尝试,但是会起到带头作用,而也许听众里的女孩子听到女作曲家的作品,受到鼓舞,也选择去学习音乐,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多女性学习音乐,慢慢地女作曲家的好作品也会变多)。因为历史的错误,导致没有太多好的女性作品可以入选,然后现在又要纯粹靠作品质量,那听众就只能继续只听到男作曲家的作品了。要纠正过去的不公平,现在的一定倾斜是必要的,不然先发优势只会越来越大,形成牢固的格局。
@hao-yuanfernandjeng7624
25 күн бұрын
你說的依然是“政治正確”,跟音樂沒有半毛錢關係。
@leonard2238
24 күн бұрын
@ 是的这是政治正确,但这与音乐有没有关系我不敢下定论。全人类的一半没有办法充分参与到古典音乐创作中,我们错失了多少好的音乐和灵感,谁知道呢?女性作家的作品和男性作家的作品,肯定是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的
@hao-yuanfernandjeng7624
24 күн бұрын
@@leonard2238 我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任何關係,因為這就是我的專業,音樂好不好聽,沒人在問男女的。
@user_uif_ghg_wer_das
25 күн бұрын
听君一席话,胜如一席话。梅耶一听名字就是某一足矣吧?柏林爱乐团的一众德国爷们反对不是没有道理的。
@GreetingsEarth
25 күн бұрын
我认为在女性音乐家能胜任的前提下为了一定乐团男女比例而特别吸纳女性是没有问题的, 也是有必要的。 演奏女性作曲家的作品也是一样的道理。
@kovanenkraft810
29 күн бұрын
作为钢琴家而言朗的问题可能比李还大, 摇头晃脑和反胃的水军都还是次要, 关键过了炫技赚人气的阶段后到现在依然弹什么都平平无奇, 这么多年也没留下明显的个人标签和风格, 而且不管腱鞘炎传闻真假他的现场演奏水准确实在逐年下降, 又没有拿得出手的录音作品, 近年重心巴赫也弹得不伦不类, 感觉以李的天赋闭闭关还是有可能起来的, 朗再圈几年钱估计要退休了
@JamesChanvipas
Ай бұрын
不同文化,民族的音乐在音乐的世界中只是口味各異,各有所好。每个民族都偏受家里老妈的菜。
@JamesChanvipas
Ай бұрын
为什么我们不反思我们为什么不举辦民族乐器比赛?而要努力长他人威风,忘了我们怀中的珍宝?难道我们对西方的音乐认识不足就自贬为沒有文化高度?请问西方的音乐家可有一人专研中国民俗音乐的?
@JamesChanvipas
Ай бұрын
为什么不把奧运獎牌得主都冠以博士衔呢!这些人有学问无?
@shashago1417
Ай бұрын
讲现代音乐好听是一种政治正确。
@melz9664
Ай бұрын
这个女人弹琴观感太差。张牙舞爪手舞足蹈太野了。
@laichibest
Ай бұрын
這版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