Пікірлер
@曾廷珠
@曾廷珠 3 күн бұрын
師父解說的很清楚,學生因而悟性增長。末學認為所知依、所知相很重要,從依他起的因緣、自性、別相,即知聞熏習的重要;能夠淨化阿賴耶識。師父說:唯識的教學是要減少煩惱、長養慈悲;即是師父經常鼓勵學生要實踐,因為從人、事的對待,能夠消融自我、展現慈悲。師父的教學令末學有超越的清涼、心量的擴大、福慧的增上。冬季是這般的充實法喜,很感恩師父、謝謝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19 күн бұрын
從本論的體系看來至其實可以綜合的。師父的解說與解義,即知不同面向的解釋,是可連結的,清楚明白,很感恩師父、謝謝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22 күн бұрын
從懸論、所知依的課程,專心聽課,與師父巧妙的譬喻(寫意畫),掌握師父說的重點〔依他起無實,顯現可得〕,即能了解依他起八喻。〔八喻〕,師父的說明,末學得到啟發,如面對人之紛擾,能正向思惟。〔八喻〕有豐富的意涵,師父的解釋,所有的學生必能受益,感恩師父,謝謝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22 күн бұрын
師父用心的幫助學生複習,解說的清楚明白,很感恩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許碧玥-j2x
@許碧玥-j2x 26 күн бұрын
(佛陀預見了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所以臨涅槃時在《大般涅槃經》留下遺囑,要佛弟子依止四依法,正法如果被破壞了,那剩下來的邪法就只能毒害眾生了,所以學佛人要有智慧,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學佛人如果能夠落實這四依止,讓正法久住,諸佛菩薩歡喜讚嘆,這也是讓正法久住的主要原因了,當然這些自稱法王、活佛、上師,都要依法來驗證,《華嚴經》中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的修證境界,大家都可以去查驗。另外《楞嚴經》中也說明了,末法時期出家人是如何破壞佛法而下阿鼻地獄! 學佛人一定都知道,包庇、耍特權,就會藏污納垢,進而毀壞整個佛教!這也是佛陀建立四依止的主要原因了!) (簡單明白的說,就是歸依第一義者才是真歸依) 《勝鬘經》 「世尊!如來無有限齊時住,如來、應、等正覺後際等住。如來無限齊大悲,亦無限齊安慰世間。無限大悲、無限安慰世間,作是說者是名善說如來。若復說言無盡法、常住法,一切世間之所歸依者,亦名善說如來。是故於未度世間、無依世間,與後際等,作無盡歸依、常住歸依者,謂如來、應、等正覺也。 「法者即是說一乘道,僧者三乘眾。此二歸依非究竟歸依,名少分歸依。何以故?說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於上更無說一乘法身。三眾者有恐怖,歸依如來,求出修學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二依非究竟依,是有限依。 「若有眾生,如來調伏,歸依如來得法津澤,生信樂心歸依法、僧,是二歸依;非此二歸依,是歸依如來。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何以故?無異如來,無異二歸依。如來即三歸依。何以故?說一乘道。如來四無畏成就師子吼說,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三乘。三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
@曾廷珠
@曾廷珠 Ай бұрын
師父的詳說,講義的深思,稱體相違、多體相違、雜體相違清楚明白。感恩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Ай бұрын
名與義沒有一定關係,師父解釋的很清楚,末學亦更加明白,謝謝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5 ай бұрын
聞思不清楚,如同小孩容易犯錯;故要反省、改過、懺悔。師父解說的清楚、生動有力,真是善知識也!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5 ай бұрын
很感恩師父-令末學的悟性提升。澄正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5 ай бұрын
雖複雜-多熏習即能清楚;於修行較能如法,且能用心實踐,謝謝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循迦旃延之路
@循迦旃延之路 5 ай бұрын
請教法師一個問題:感覺如下時間裡的口語述說,似乎有了點矛盾:〔是否定一切法沒有自性〕。法師的本意所要說的是不是:〔是否定一切法有自性〕。 4'42"~4'56" 所以不單單是否定,中觀說一切法空,佛法說一切法空,是否定一切法沒有自性。沒有破壞一切法。所以.........。 謝謝❤。
@曾廷珠
@曾廷珠 6 ай бұрын
唯識的名相術語;師父耐心慢慢的解說,學生若多加複習即能明白的。院長具足了優秀的條件-有多種語文的能力,大乘不共止觀的教學亦是說的很詳細,是具足大善知識的稱謂。夏季網路教學;令末學在夏季裏擁有美好與豐富。很感恩很感謝院長與圓悟法師、貫藏法師。末學合十頂禮
@YSF-DR1996
@YSF-DR1996 6 ай бұрын
聊天室提問的問題: 離惡行善的「離惡」有不隨順作法的經論參考嗎?
@YSF-DR1996
@YSF-DR1996 6 ай бұрын
聊天室提問的問題: 1. 中觀從觀自性始,以緣起破自性,所以可不可以說:中觀是以虛破實?謝謝法師 2. 如果能進入中觀的正觀,是不是在〔惑業所生〕這裡就可以見到〔有時空動〕的法相? 3. 早上課文法師說;中觀的‘’剎那亦有亦無‘’那個“剎那”是〔無常生滅〕法。如果改為說是〔不生不滅〕更好? 4. 課內說:〔作者定不定〕時,可不可以說是見‘’幻與有‘’的空義關係,而非作者與業。 5.〔因業而有作者,因作者而有業〕。此也可以說是我空與法空的互為緣起的知見。是嗎? 6. 相對而言,即蘊計我比較是分別我執還是俱生我執?
@曾廷珠
@曾廷珠 6 ай бұрын
唯識是以能認識的情況來說明的;是不模糊的,故名與義-師父熊貓的譬喻即能清楚明白,仔細思惟名與義是不能切割的,感謝感恩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6 ай бұрын
h
@YSF-DR1996
@YSF-DR1996 6 ай бұрын
聊天室提問的問題: 1. 請問師父:列表的A 到 I 是否是以經典出現的前後次第排列的? 2. 請教法師:1___以前的時代生活、人心多單純,易與法性相應隨喜。在今21世紀的時空背景,用電腦分享佛教經文,算不算是‘’隨喜‘’? 2___從三聚法延伸到〔斷一切疑〕,這邏輯是怎麼來的,該怎麼體會、承認? 3___言〔回向功德〕,可是本身並不知道自己有得到什麼功德,這樣的回向,自己怎麼相信有功德力呢?或者說學人自己應該如何觀照功德有? 4___文殊是犯了什麼法事因而懺悔? 5___隨喜為什麼是“思惟善根”?是思惟自己的善根嗎?隨喜不是應以對外為主嗎?。 3. 請問師父:廣修供養是否是指供養諸佛而不是供養眾生? 4.「懺悔中,説到罪業隨心,空不可得?」請問這裡隨心的心是指犯罪時的意根而決定當下業力的強弱嗎?
@YSF-DR1996
@YSF-DR1996 6 ай бұрын
聊天室提問的問題: 1. 修菩薩行的『勝解空性』在易行道上是重信還是重智為基礎?有什麼參考的入門方式進行? 2. 『......並且要在心裡起觀想,在心中推求一切法的實性不可得,現起一切法空性的境義。』 觀想【一切法空性的境】有什麼行法或步驟可以參考? 3. 聲聞乘常在蘊處界上修出離,而菩薩常在假有幻事上修集福德入般若,二者有明顯的不同。請問 印順法師有沒有在那個文章上有提到聲聞乘把二者合起來無礙的,一起修行? 4. 『空』和生活差異太大,所以關連不起來。 5. 〔顛倒〕一詞,有俗諦有勝義差別。請問法師我們凡夫俗子在觀照、修行上應該怎麼拿捏這個文義對修行比較有利? 6. "聲聞乘常在蘊處界上修出離,而菩薩常在假有..." 我也常覺得早期原始佛教的二乘修法和大乘入世佛教很像兩條路的開展,; 「智」、「空」、「悲」都不是雜阿含經/相應部常見的主題。 十八界、四聖諦要結合大乘易行道對我有難度。不過有慢慢藉由印順導師弟子們結合起來。 7. 「念佛」最早的行法是由 龍樹開始, 還是有更早的部派佛教就有? 8. 可不可以說有證入到我空之後,才能知道法空要探討的根本處?
@YSF-DR1996
@YSF-DR1996 6 ай бұрын
聊天室提問的問題: 1. 請問法師:滅後有得?滅後無得?若是無得,法身何去?若是有得,如何說之? 2. 以菩薩道的立場來說,建立〔有滅相〕應該是比知道〔無滅相〕更重要。是否? 3. 請問法師 : 觀 ‘’ 世諦滅 ‘’ 時怎樣能通達到 ‘’ 出世滅 ‘’ ?二者能有直接相通的法次法向嗎?
@YSF-DR1996
@YSF-DR1996 6 ай бұрын
聊天室提問的問題: 1. 共生是在缘亦有自性基础上谈有,和合是在缘亦无自性上谈有;所以,灭不是一个事物没有了,只是缘离散了,即事物没有了,但和合的缘,即便小到微尘还是无自性存在的。这样理解对吗?感恩法师! 2.未證涅槃之前,總是依悟真知俗。剛才說不可以;是以觀自性四門的勝義諦去悟世俗諦。也就是說不能用漸悟去達到勝義?請法師再釋疑。謝謝 3. 无为法只是文字上说明有为法的空寂无自性吗 4. 那还是有虚空这样的无为法,但是是相对有为法说无为法也是缘起法吗 5.就是说谈及无为法是显示有为法的无自性空寂性。
@YSF-DR1996
@YSF-DR1996 6 ай бұрын
聊天室提問的問題: 1. 對於修般若經能有消災免難,甚至神奇功用的世間悉檀諸事,這樣的修行因果,導師也未曾明說,請問法師,我們應該怎樣的來信受理由呢? 2. 是不是說禮拜受持書寫讀誦般若經這些方法的目的是為了要引學人入 ‘’ 般若法界 ‘’ 的方便法?如果可以,是不是就可以說現代人學般若法門是有‘’捨易取難‘’的現象了!? 3. 龍樹入大海龍宮取般若經,可見龍樹菩薩以前般若經就已盛行,可是在般若經的考證上又好像很少考證到般若經的出處與作者。不知道導師在這方面是怎樣的說法? 4.文殊法門是不是比原始般若出現的更早?
@YSF-DR1996
@YSF-DR1996 6 ай бұрын
聊天室提問的問題: 1. 請問法師,導師說的這種“方便道”能夠破名言相嗎?因為如果名言相不能破,那麼如何進入勝義相呢?謝謝。 2.從〔書寫〕這裡,可見〔書寫〕是初期大乘那個時代很流行的文化。由此推想;大乘經典的大量出現原因,應該也是因為當時〔書寫〕風氣、文化而來的。 3.以一般信眾入佛法,在戒行修法解脫道的前提,是遠遠不及出家眾的僧團; 4.如果從大乘佛法的『般若』切入聞思修,「實相>無相>空相」是比較方便的次第嗎?還是有比較好的順序去理解? 5.有具體的事修或理行來給在家眾對應『般若』的趣入嗎?這種大乘『般若』的智行,如何與「念法」的事修並駕齊驅?我連結不起來。 6.『緣起性空』與『念佛信佛』的智慧是否一定要有「禪定」才能升起? 7.從剛才的方便道,連想到證嚴法師的〔宇宙大覺者〕那個像,也是一種方便道的性質了。 8. 想知道 印順法師有否曾經提出過‘’方便道的修行‘’事件行儀嗎? 9.请问师父,和方便道对应的非方便道是指什么呢? 10.方便道是智慧道的前行吗 ? 11. 就是需要通过方便道进入到如实道,我原来想是方便法门了
@曾廷珠
@曾廷珠 6 ай бұрын
三性不同角度,不同描述。依他起約雜染說,依他起通二分,雜染清淨無決定,無決定-以聞思修則可轉染成淨, 隨淨而圓成實 ,院長解說的很清楚!感恩感謝 院長。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7 ай бұрын
談修學佛法-院長於各項解釋的很清楚。如理作意、正思惟-亦是仔細詳說。感恩感謝院長!
@lyesoklow1358
@lyesoklow1358 7 ай бұрын
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曾廷珠
@曾廷珠 7 ай бұрын
豐富的內容-解說的清楚。謝謝師父!
@曾廷珠
@曾廷珠 Жыл бұрын
師父的譬喻:末學突破了內心的執念;隨分消融了堅固的無明,也柔化美感之黏著,令末學再邁進一步!美好的冬季有院長、師長的教導;末學立願-福慧的實踐。謝謝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YSF-DR1996
@YSF-DR1996 Жыл бұрын
關於提問:「所以瑜伽學說「法相」,三相是唯識的,唯識是三相的。」(《印度佛教思想史》,p.269) 長慈法師回覆時的說明,提到導師是針對佛教界中有人認為唯識學中,法相與唯識應分開來看。師父提供相關之出處如下。 〈辨法相與唯識〉(《華雨集》第四冊,pp.237-238) 內學院在研究無著、世親的論典上,發現了它的差別,即是雖都談一切法,卻有兩種形式:一是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蘊、處、界來統攝一切法,一則以心、心所、色、不相應、無為來統攝一切法。因此方法的差異,他們覺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大乘五蘊論》等是法相宗,《百法明門論》和《攝大乘論》等是唯識為宗,應將它分開來研究。所以他們說法相明平等義、唯識明特勝義等十種差別,(見〈瑜伽師地論序〉)以顯其異。 〈談法相〉(《華雨集》第四冊,p.249) 當年,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老居士曾主張,法相唯識分宗,法相屬法相宗,唯識屬唯識宗。法相是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來探究的;唯識是以阿賴耶識為中心,如《成唯識論》等所表達者。
@曾廷珠
@曾廷珠 Жыл бұрын
掌握師父說的重點與根源-會清楚的。師父的譬喻很善巧.謝謝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YSF-DR1996
@YSF-DR1996 Жыл бұрын
在問答時間中,有提問關於 : 沒有境,如何眾生認為境是實有的因 ...? 長慈法師對此問題的補充說明 如下: 以下之內容摘錄自《成佛之道(增注本)》,雖是中觀的教學,但與唯識所說的某些教學是相通的,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成佛之道(增注本)》,p. 183: 要知緣起說的主要意義是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從因緣而起的。那因緣,也還是從因緣而生的。所以每一存在的事物,從過去看,都是從因緣而有的,這就是果了。從這而看到未來,又都有影響未來的力量,所以這也就是因了(且約前後因果說)。在這樣的見解下,神教的創造說,成為不可能。因為一切由神而生起,而神卻是不從因有的。這種為因而不從因有的創造者(神,作者),是非現實的,僅是幻想的產物。 《成佛之道(增注本)》,p. 367: 什麼叫戲論?妄分別是不離境相而現起的,妄分別生時,直覺得境是實在的,這似乎是自體如此,與分別心等無關的。這不只是妄分別的錯覺,在凡夫的心境中,那個境相,也確是現為這樣的。這是錯誤的根本來源,是不合實際的。為什麼?如認識到的,確是實在的,是自體如此的,那與經驗的事理,全不相合;也就是世俗的、出世的一切,都不能成立了!那並不如此而現為如此的「戲論」,分別心--名言識是不能知道他是錯誤的。... 《成佛之道(增注本)》p. 226:「佛的開示緣起,總是說:『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33]要知道:無明、行……老死,這十二支的因果相生,是緣起的事實或緣起的序列;而「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才是緣起的法則。因果的所以成為因果,生死的所以成為生死,都離不了這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定律。這樣,就進到了緣起事物的一般理性了!試問:因果到底是什麼意義呢?怎樣才會成為因果呢?依佛開示的緣起來說:有,是存在的意思。這不是自有、永有的存在,而是生滅的存在,所以又說生--生是現起的意思(約徹底的意思說,存在的就是現起的,現起的就是存在的)。為什麼能存在?為什麼會現起呢?這是離不了因緣的。依於因緣的關係,才能存在的、現起的。那個因緣呢?也是存在的、現起的;它如不是存在的與現起的,就不能成為果法存在與生起的因緣了!那個因緣自身,既然是存在的、現起的,那當然也要依於另一因緣。就是另一因緣,當然也不能不是存在的與現起的了。這樣的深刻觀察起來,盡世間的一切事事物物,盡一切眾生的生死死生,無非是成立於這樣的原理:因存在(有)所以果存在,因現起(生)所以果現起。一切都是依於因緣的,也就是離不了因緣的,離了因緣是不能存在的。依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定律而觀察起來,什麼都不是自有的、永有的,一切世間,一切生死,無論是前後的、同時的,都無非是展轉相關的、相依相待的存在。展轉相關的、相依相待的存在,才能成為因果。所以,從佛悟證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因果定律,就能正見因果的深義,而不是庸俗的因果觀了!」(CBETA 2023.Q4, Y42, no. 40, pp. 226a04-227a11)[33]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引經(大正二六.五〇五上)。
@曾廷珠
@曾廷珠 Жыл бұрын
阿賴耶識種子、依他起、遍計執,師父解說清楚明白,很法喜。謝謝師父!末學合十頂禮
@曾廷珠
@曾廷珠 Жыл бұрын
師父每節課解說的很清楚,諸等喻難-〔身行非喻難〕,用心聽、深思即能了然!末學深覺,四正勤、身口意清淨的重要。法喜充滿,歡喜了一整個夏季,亦是期待美好的冬季。很感恩師父,謝謝師父!淨珽合十頂禮
@Roger29s4u
@Roger29s4u Жыл бұрын
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 🙏
@Roger29s4u
@Roger29s4u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 🙏
@曾廷珠
@曾廷珠 Жыл бұрын
分別自信緣起(質料因),愛非愛緣起(組合因),深思與師父清楚的解說,因而領悟了!聽經聞法明相應,展轉增上。很法喜!謝謝師父,感恩師父。淨珽合十頂禮
@mengyangzhang6311
@mengyangzhang6311 2 жыл бұрын
您好,請問法師在這講末提到可以email或在KZbin留下問題。 請問email的話,發至何處?感恩您。
@YSF-DR1996
@YSF-DR1996 2 жыл бұрын
@chloeparamita
@chloeparamita 2 жыл бұрын
🙏
@chloeparamita
@chloeparamita 2 жыл бұрын
🙏
@mengyangzhang6311
@mengyangzhang6311 2 жыл бұрын
您好,這裡是第四章, 請問有是還有關於之前章節的開示嗎? 謝謝您。
@YSF-DR1996
@YSF-DR1996 2 жыл бұрын
您好,長慈法師開示的《空之探究》第三章《般若經》- 甚深之一切法空 : kzbin.info/www/bejne/mqPHqaaQiNh_eM0 謝謝
@mengyangzhang6311
@mengyangzhang6311 2 жыл бұрын
@@YSF-DR1996 謝謝您:) 祝,新年吉祥。
@chloeparamita
@chloeparamita 2 жыл бұрын
🙏
@chloeparamita
@chloeparamita 2 жыл бұрын
🙏
@lyesoklow1358
@lyesoklow1358 2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师父🙏
@YSF-DR1996
@YSF-DR1996 3 жыл бұрын
問答時間網上提題 : 問題1: 人間佛教,要說明生滅輪迴,無自性要怎麼說,說到什麼程度才適當? 問題2:『直觀法法的當體,與法法的相依相成』,總不離“能取”與“所取”。我的理解:重“所取”的是唯識,重“能取”的是禪宗。中觀的直觀是什麼? 請問法師,我以下的理解,對嗎? 1. “ㄧ波”即緣起,是否因為本相不可知? 2. 各家各宗的差別,是因為證到程度的差別,而不是因為理解的錯誤?
@andyhsu9921
@andyhsu9921 3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法師
@andyhsu9921
@andyhsu9921 3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法師
@andyhsu9921
@andyhsu9921 3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法師
@andyhsu9921
@andyhsu9921 3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法師
@andyhsu9921
@andyhsu9921 3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法師
@andyhsu9921
@andyhsu9921 3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