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马羽彤(讲)
5:30
14 күн бұрын
故宫御猫夜游记--高煦柠(讲)
12:22
好饿的小蛇--高漢霖(讲)
4:40
14 күн бұрын
智能音箱的烦恼--陈奕熙(讲)
4:58
小马过河--汪雅淇 (讲)
3:48
14 күн бұрын
拼音捷径,从哪里来?
3:08
最近不少人提出疑问🤔
1:16
20240826 讲座预告
2:52
4 ай бұрын
同乐学子种恺骅寻根之旅
20:28
Пікірлер
@TimKasictcancook
@TimKasictcancook 5 ай бұрын
谢谢太难了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文意: 「常道」是「不可說」、「絕言絕慮」的,而且也不在現有的知識或經驗值內!如果可以清楚的說明,甚至當面就能指的出來,那就不是「永恆不滅」的「道」了! 世間萬物都有代表的名字,而這個「常道」卻沒有可以代表的名字,因為所有的名字都會變動更改、消滅不見,所以沒有任何「名字」可以代表「道」! 這個「不可說」又「沒有名字」的「常道」,正是宇宙天地的創始者; 「常道」就像母親,一切「有名字」的萬物,都是由祂創生的。 所以!保持在「無知、無覺、無思、無慮」的狀態,就能體會「妙不可言」的道;持續著「蒐集、分析、歸納、統計」的觀察,就不難明白道的「變化作用」。 體性不可見的「無」與現象作用可見的「有」,這二部分都是從「道」的變化作用所產生,只是使用的形容詞不同罷了! 雖然二者彼此似乎不同,但是說到奇妙之處,都是一樣的不可思議。 這種「超越想像」的「不可思議」,卻也是認識這「道」的「唯一入門之路」哩!(「不可思議」一詞是用來停止想像、禁絕思議,而非讚嘆之意,請別恣意曲解,否則誤會就大了!) ◎ 義解: 所謂的『道』,就是指能創造出「現象變化萬千,作用生滅不停」的【體性】,其本身就是「無形無相,不移不動,永恆不滅」,因此才配稱之為「常」。 老子說的「道」,也並不難理解,那就是:『常道不可道,可道非常道;常名不可名,可名非常名。』就這樣,老子把不簡單的「道」,做了最簡單的介紹。 道的「體不可見」、「性若虛無」,以及「現象可見」、「作用明顯」,這是老子先從正面去表述了創生萬物的「道」;另外卻又說,一旦你用心思、常識、……去揣摩、推理,努力的去想像「道是……」,最終只會造成扭曲、誤解的結果(動念即乖,一想就錯)。 這是慈悲的老子擔心我們習慣性地「矯枉過正」,只好不厭其煩地又用反向的說明方式,強調「道」不屬於感官知覺所能認識,而且更不在一般人的經驗、概念的範圍裏! 那麼該如何認識「道」呢?答案就在老子說的「妙」字上!甚麼是「妙」?簡單地說,就是「奇蹟」、「不可思議」、「超越想像」,就是「妙」、「玄妙」、「妙中妙」! 只因凡是可以看見、可以聽聞的現象與作用,都在「感官知覺」的範圍裏,但是不可見、非可聞的「原理」、「法則」,卻不在「感官知覺」的能力範圍內。 如果想用「局部不全、功能有限」的五感(官)工具進行探索「全體的真相、完整的全貌」,那就不得不陷入「夏蟲語冰」、「盲人摸象」的困境而始終不自知、不自覺哪! 老子告訴有心於此的學者們,首先要棄絕一切往外追求的計畫、行動,接著放慢、乃至徹底(暫止非永止)停下所有的「感官作用(所知)」,然後更進一步停下你的「注意力、想像力(能知)」,捨掉那些有生以來種種幾如本能的「揣摩(猜想)」與不自覺廣受汙染的「思議(推理)」吧! 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知道如何將「思議(能知)」、「揣摩(所知)」·····等等的心理作用都停歇下來,暫退出來(如同登出網路世界);就在你「逆向返源」之後,反而能體會「道」的體性與作用,直讓人發出「原來如此」之驚嘆,打從心裏讚美「道」的偉大與玄妙,從來都不曾離開過自己! ~隨緣分享~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 文意: 最完美的「恩德」,因為與大道同化為一體了,所以超越了、也不存在「施恩」的概念,這稱之為「有德」。 等而下之的「恩德」,雖然不敢忘記了「施恩」,但是因為無法與道德融為一體(還存有索求、希望回報之心),所以不能稱為「有德」。 最完美的「恩德」總是無聲無息的運作,也就是沒有任何情緒的「無心而為」,所以不認為自己做了甚麼不得了的事! 等而下之的「恩德」,總想要大肆宣揚,唯恐他人不知,完全是夾雜情緒的「有(求)心而為」,所以會顯露出傲慢的樣子! 最完美的「仁德」,也是無聲無息的運行,完全沒有夾雜任何情緒的「無心而為」,從不認為自己有多麼的了不起! 標榜「奉獻」的義行,如果夾雜了計較、得失心,那就是存有情緒的「有心而為」,一定會露出自認了不起的態度! 號稱「規矩」的禮儀,大多只在乎言行上的規範,裝模作樣的「有心而為」,這怎能感動人?何況要人心服口服呢? 像這些夾雜情緒的「有心而為」,還不如早早用力地甩掉,省得自甘墮落、自食苦果啊!所以結論就是: 通常是遠離了、忘失了大道之後,才開始在乎「施恩」的重要;如果連施恩都忘記了,這時才會想到要補強一下「自律的品德」;倘若從來沒聽過、也沒學過「自律的品德」,那就只剩下「奉獻自我(志工、義工)」的行為價值了!如果衡量之後發現,「奉獻自我」也做不到,或者也沒人覺得自己的奉獻有多重要,那就只好規規矩矩地學禮、知禮,遵守角色、本分的工作與生活吧! 乾脆直接這麼說吧!準備要推行「禮」了麼?那就代表了人與人之間的「忠誠」與「信任」已經薄弱不足了!而且也是「人心混亂、莫衷一是」的開始啊!(法者,國家制定的刑法,性質是強制性的懲罰,屬於他管、他律。禮是民法,非強制性,屬於自管、自律。譬如買賣契約中之甲乙雙方,各自遵循權利與責任的遊戲規則。有禮乃是人道文民昌盛,國家太平;無理則是霸凌互害、弱肉強食。) 了解了前述「失道而德、失德而仁、失仁而義、失義而禮」這四種漸次墮落的現象,不正像是從「道」的大樹根,滋養、供給而形成「枝葉花果」嗎?而那也正是「愚昧顛倒」的開始了! 因此,通達此理之後的有志之士,寧可選擇「一言九鼎」的忠厚之道,也不肯置身於誠信不足的爾虞我詐裏。寧願選擇「真實可信」的根本大道,也不願意一刻迷失在「枝葉花果」的階段上啊!所以,應該要捨棄速起速滅、難以依靠的「枝葉花果」,而選擇可長可久的「法則大道」! ◎ 義解: 道如大地, 德如樹根,仁若樹幹,義即枝葉,禮是花果。 花果雖好,不久灰滅,美景難續,令人唏噓! 大道施恩,長養萬物;無心無求,無憂無患。 品德良善,自律恕他;仁慈柔軟,如沐春風。 直心行義,勇往直前;無畏無懼,不屈不撓。 人道在禮,正名守分;不欺暗室,無愧於人。 無道者痴,無德者下,無仁者害,無義者私, 無禮者亂,無智者愚,無恥者惡,無用者廢。 ☆結論: 可嘆啊! 不知者苦,不學者危! 不升者墮,不進者退! 有力者能,有志者成! ~隨緣分享~ kzbin.info/www/bejne/oXPJm3V3q61mppY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 文意: 「道」一直都是「無心之為」,而且是「無所不為(能)」(沒有做不到的)。 領導人如果能遵照不違背,那麼天地萬物都會自動歸順、聽令服從的。 對於歸順的萬物,如果出現不配合(法則)的情況時,我將會用那不可見的「法則原理」的運作力量來糾正、制止,平服那些不正常的各種現象、狀況。 而我即使這樣的運作,仍舊是「無心之為」的! 因為「無心之為」,所以終將底定,歸於平靜,於是天地萬物又自動回到各自發展的穩定狀態。 ~隨緣分享~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舉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文意: 想要讓他「吐出空氣」,那就先要讓他「擴胸吸氣」。 想要造成「虛弱無力」,那就先要讓他「超過極限」。 想要達成「罷黜廢棄」,那就要先讓他「推舉得位」。 想要完成「奪取不留」,那就要先讓他「得到保有」。 (先有…,才有…。不先吸氣,如何吐氣?不先得到,如何失去?) 這是簡單又明顯的基本原理法則! 保持著柔弱與卑下,才能長久;剛強若至極端,必然斷裂崩潰!因此,我得到了「柔弱」勝過「剛強」這樣的結論! 魚類的安全處所,就是可以躲藏的深淵洞穴;離開了安全之處,之後就只能任人擺布宰割! 所以,國家的「治權」,就是領導人的重要工具,這個工具不可以出借,更不能與人分而共享!(出借之後,就拿不回來了;開始分享,就你爭我奪了!因為都是凡夫俗子啊!) ~隨緣分享~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三十五章 ★原文: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 文意: 領導人以「法則」治理國家、人民,那麼天下人心都將歸順而來。 來到之後,平安無事的生活與順利發展的工作,這就是太平時代。 動人的音樂,誘人的美食,能夠吸引著經過的人們,但也只是一時、有限的滿足而已啊! 從「道」輸出的法則,平淡無味,可是卻讓人看也看不完、聽也聽不盡,而且永遠也用之不罄! ~隨緣分享~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無執,故無失。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 文意: 起心動念想要逐鹿天下,而且也付諸行動,我知道他根本就做不到的! 天下就像是由神明鑄造的一方「大鼎」,哪裏是想扛就能扛得起的呢?(這得要有天命的!) 凡是逆天違命的人,只有失敗一途;凡是執意強求的人,最後還是得不到! 所以,聖人心無所求而為,當然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聖人也不會固執地非要得到不可,當然就沒有失去的憂煩與痛苦。 因此,何不接受萬物的運行而往、相隨而去,或如氣流,或如颳風,或強而大,或弱而小,或安而存,或毀而滅! 所以,聖人會擺脫、過濾、刪除掉「過分的」、「多餘的」、「無效的」想法和行為! ~隨緣分享~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故大制不割。 ☉ 文意: 如果了解了雄性強壯、剛烈的凶暴易折,則寧可選擇雌性卑下的、柔弱的安排配合,這樣就符合:「柔軟無骨的溪水冲刷出高山縱谷」的自然法則。 持續遵循這個法則,就不會背離可靠的「常道」,而且必將回到像嬰兒般的「天真」、「無染」。 如果了解了清白無暇的曲高和寡,就會選擇委屈、將就的平平凡凡,這樣才符合:「深廣的山谷容納著溪澗流水」的自然法則。堅定遵循這個法則,就是保持在穩定的「常道」,最後必然恢復當初原始的「樣貌」、「狀態」。 初始的「道」,那是黏糊一團、渾沌未分的;自從爆裂碎散開來之後,就成了眼前所見的天地萬物。了解這個詳情的聖人,知道該如何配合和運用,於是成為萬物的主人! 所以,天地最好的狀態,就是配合自然,任其發展,不要加諸「人(有)為造作」與「多此一舉」的破壞! ~隨緣分享~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無轍跡, 善言無瑕謫; 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文意: 默默施恩的「善行」,不會留下姓名或隻字片語,試圖索求報答的! 安定人心的「善言」,沒有任何瑕疵或缺失遺憾,以致遭受批評的! 長於心中「計算」者,是用不著那些輔助的工具; 善於設計「門鎖」者,讓人找不到關楗木來開啟; 善於穿打「繩結」者,讓人看不到繩結頭來解結。 須知,聖人常找機會幫助人,所以不會有被遺棄的有緣人;聖人也善於挽救毀壞的器物,所以不會有被棄置的堪用品。這就叫做:「與智慧同化(在)」。 要知道啊! 善人是惡人的模範,效法的對象; 惡人是善人的考驗,進步的養分。 如果不懂得珍惜向善人學習的機會,或者不肯接受從惡人而來的考驗,就算自以為聰明無比,其實是「迷」得很深哪!這個道理,實在是進步與否的關鍵點,而且是關鍵中的關鍵喔! ~隨緣分享~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為輕根, 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 文意: 輕浮是從穩重而來的,因為喪失了穩重,就會顯出輕浮。 急躁是從平靜開始的,因為破壞了平靜,就會出現急躁。 聖人清楚這個道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會忘記保持穩重的行為,以及一貫平靜的心情。 即使得到「備極尊榮」的接待禮遇、「極盡奢華」的服侍款待,心中始終平靜不動,好像都與自己無關,超然擺脫了這眼前的一切! 一般人尚且知道「舉止穩重不輕浮、內心平靜不急躁」的重要性,怎麼一國之君(領導人)反而做出「舉止輕浮不穩重、心情急躁不耐煩」的錯誤示範呢? 別懷疑啊!舉止輕浮不穩重,就是喪失了莊重威儀;內心急躁不耐煩,就是行為失控的開始! ◎ 義解: 穩重的行為態度,稱為「威儀」; 平靜的心理狀態,稱為「安定」。 威儀是由外而學的,並不是天生自然; 安定是自內本有的,但會受情緒破壞。 所以,「威儀」(不放肆)是不學就不會,所以即使只是模仿式的學習,也勝過未學的人多多啊! 不學威儀,就是輕浮毛躁的本能動物; 學會威儀,就顯露穩重可靠的大人相。 同理,「安定」(不憂懼)是不懂就不會,即使只是表面的、粗淺的認識明白,也強過不懂的人太多了! 不學安定,必然胡思亂想的失控而墮; 學會安定,就回歸平靜不動的大道中。 見過輕浮、毛躁的行為,也看到穩重、大方的表現,對比之下,自然就會明白為何要學習威儀的原因了! 體驗急躁、不安的心情,也經歷平靜、安詳的心情,比較之後,當然就會羨慕,願意保有安定的心境啊! 跟從有威儀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亦步亦趨地模仿,三年五載之後,必有成績,就像俗話說的:「像不像,三分樣!」 心一動則不平靜,只要去除了心動的原因,立刻就能回復平靜了。 由「不明白」而導致心動,所以只要「明白」就能心不動。明白甚麼呢?明白:「先確定『榮辱苦樂』都是該我得,都是我的;既然是我的,歸我所有,我有所有權,也有使用權,那又何需緊張、壓力大呢?譬如,使用自宅中的一切,難道會緊張、害怕嗎? 反之,經過再三地確定之後,『榮辱苦樂』都不是我的,非我所有;既然不是我的,不歸我有,我無所有權,也無使用權,那關我甚麼事呢?既知如此,那麼雖然蒞臨盛會,參與其事,也只是配合著幫忙演戲,下台之後各回本位,豈有壓力、緊張的道理呢? 這樣來看,確定「天命、榮辱」的歸屬(名分的遊戲規則),才是首要的大事啊!否則,心中難免會升起『這是我的嗎?』『我可以要嗎?』『可以再多一些嗎?』『全部都要可以嗎?』……等等的疑問與貪求,如此一來,想維持心不動,談何容易啊! ~隨緣分享~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遠, 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文意: 有個混然天成的「物」,並非製造而有,早於天地、宇宙之前就存在了! 安安靜靜的聽不到聲音,空空蕩蕩的看不見蹤影,始終獨自存在,也不曾有過任何改變; 雖然反覆的不斷運作,卻不會發生故障,或是產生危險,因此有資格被稱為「萬物之母」! 我不知道「萬物之母」是叫甚麼名字?我為「祂」取了一個名字:就叫做「道」吧! 另外,再勉強的用一個「大」字來形容,因為「祂」大到連時間也括在內了; 而時間又綿長到「想不起」來是何時開始的? 現在,我剛剛發現了,「祂」似乎又要展開下一次的奇妙運行了! 須知,「道」是無窮的大,「天」是無限的大,「地」是無邊的大,「人」也是一樣的大。 偉大啊!在這無盡的時空中,一共有「四」個大,而「人」是佔有一席之地的! 這「四大」的關係是不一樣的,從先後秩序來說,那就是: 「先由人開始,學習並效法『大地無私』的供給、施恩而不求回報;而『大地無私』,是從『上天無心』的延伸而來; 至於『上天無心』,那正是大道的『法則原理』呢! 為甚麼『法則原理』竟是如此呢?因為『大道』本來就是如此啊!(法爾如是) ~隨緣分享~
@薛僑東
@薛僑東 10 ай бұрын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 文意: 踮著腳尖,就不能穩穩的站立;步伐跨大,就不能穩穩地行走。 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局部所知),卻不肯發問和請教他人,這樣就會造成見識不明、孤陋寡聞!(博學多聞有知識的人,都是立定終身學習,虛心請教、不恥下問的!) 愈堅持自己是對的(想像推理所知),不容他人的質疑和挑戰,更是證明自己心虛、沒信心哪!(越有學問越謙虛,當然可以容許質疑,也接受任何挑戰,更加證明自己有著絕對的信心。) 時時強調自己的付出,傻傻地把自己的貢獻都說完了,還剩下甚麼可以讓別人認同的呢? 不可一世的人,其實已經斷絕了再昇華、再進步的機會也不知! 這些「似是而非」的行為,從「道」的角度來看:簡直就是「吃飽太閒」、「多此一舉」啊! 有靈性的生命都還知道厭惡、閃避,何況是「得道」的聖人,怎麼肯投靠過去與其同在呢? ~隨緣分享~
@fredchina63
@fredchina63 Жыл бұрын
行无行,是不是应该念háng,行列
@lzhang35
@lzhang35 2 жыл бұрын
说得非常好,和我想法也一致。希望有机会进一步请教
@范五-v3b
@范五-v3b 2 жыл бұрын
还有人在弘扬评书,我甚欣慰,感恩女菩萨。
@雲南郭定君
@雲南郭定君 3 жыл бұрын
解讀古文,要用中國先秦古文的語法去解析和理解,才能得出正確的文句意思。《老子》第八十章裡的很多句式,所用的都是“使動”和“意動”的語法結構,連古文語法都不予以理睬,妳如何去給別人講解文意啊?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远徙⑤;虽有舟舆⑥,无所乘之;虽有甲兵⑦,无所陈之⑧。使人复结绳⑨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要使建立的国家小一些,要使國內的民眾要少一些。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並無乘坐的需要;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理由去向別國陳兵動武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覺得吃得香甜,使人民覺得自己的穿著是漂亮的、使人民覺得居住條件很安适,使人民覺得自己的生活習俗很快乐美好。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注释] 1、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2、使:即使。 3、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 4、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5、徙:迁移、远走。 6、舆:车子。 7、甲兵:武器装备。 8、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9、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1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覺得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cuttogroundtruth876
@cuttogroundtruth876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第五講:老子給道拍了個照!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2020EW) 第三十二章 守道 (僅供參考) 【原文】 道恒,亡名,樸。 雖細,天地弗敢臣。 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也,以輸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將知之。 知之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 【註】 1. 採用《郭店·老子甲》原文。 2. 恆,長久的、不變的。【說文】常也。【易·恆卦】久也。 3. 亡名,說不出它的大。【說文】自命也。【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 4. 樸,原貌,本義未加工成器的木材。《說文解字·木部》:「樸,木素也。」。 5. 弗敢臣,沒敢讓它臣服。敢,豈敢、哪敢。臣,《說文》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 6. 守之,遵守道。守,官守也。從門,寺府之事也《說文》。 7. 自賓,自動歸順。歸順、服從。《國語·楚語上》:「蠻、夷、戎、狄,其不賓也久矣。」 8. 甘露,甘美的雨露。 9. 始制,從天地開始就存有的模式。制,式樣。 10. 有名,有可觀察到的現象。 11. 名亦既有,這種現象既然早已存有。 12. 夫亦將知之,以至於君王也將能夠知道它。 13. 知之所以不殆,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夠沒有危險。殆,危也《說文》。 14. 譬,喻也。《說文》 15. 道之在天下,在天下百姓中實行有道治理。 16. 猶,猶如。 【語釋】 「道」恆久存在,說不出它的大,一直保有樸素的原貌。 雖然細小看不到,天地都沒敢讓它臣服。 君王如果能夠遵守它而不妄為,人民萬物都會自動順服。 如同天地條件相配合的時候,就會降下甘美的雨露。 而且不需要命令分配,人民也會有所均沾。 這種樣式在天地開始早已存在,並且是看得到的現象。 這種現象既然早已存在,以至於君王應該也將會知道。 君王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夠沒有危險。 譬如君王能在天下實行有道治理,人民將會如同川谷匯流入君王的江海中。 【要義說明】 道德經本章是引用老子原文,可參考《郭店·老子甲》原文。 老子本章目的,說明君王如果能遵守「道」, 人民萬物都會自動順服。 為什麼『萬物將自賓』呢? 老子以天地配合下雨為例,說明天地早在開始時,就依循一種自然規則在運作。 這種自然運作的規則,就是所謂的『道』。 雖然『道』微小看不到,卻主宰天地萬物運作,連君王都不能讓它臣服,甚而還受制於它。 因此,老子認為君王應該有智慧,善於利用或者能遵守它,它將使人民萬物都會自動順服。 本章最後也打個比方,道能操控天下運作,當然也能幫君王匯聚民心,如同小川匯集到大江海。但是,前提應如原文所說的『侯王如能守之』。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2020EW) 第二十九章 神器 (僅供參考)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物或行或隨,或炅或坐,或強或羸,或坏或墮。 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楮。 【註】 1. 採用《馬王堆·老子甲道經》本文。 2. 參考《馬王堆·老子乙道經》補缺字。 3. 參考《老子河上公章句》補缺字。 4. 取,捕取也《說文》。甲骨文字形,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戰,以割取敵人屍體首級或左耳以計數獻功。 5. 為,治理。《小爾雅》治也。 6. 弗得已,不得已、無可奈何。 7. 取天下,以殺戮天下萬物的方式。天下,指天下萬物,包含人類。 8. 神器,神所創造的東西。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說文》。器,本義器具,字形指器物很多,用狗看守。 9. 非可為者也,不是君王可以治理的啊。 10. 執者失之,想要掌控的君王都會失去它。 11. 12. 炅,同熱。參考四十五章『靚勝炅』(清勝熱)用詞。 13. 物,萬物。 14. 或行或隨,有的離開有的跟隨。或,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15. 或炅或坐,有的熱動有的安坐。 16. 或強或羸,有的強壯有的瘦弱。羸,瘦弱。 17. 或坏或墮,有的敦厚有的懶惰。坏,古同“培”,培敦,敦厚也。墮,古通“ 惰 ”,懈怠。 18. 去甚,要求不會太過。甚,超過。 19. 去大,理想不會太大。 20. 去楮,事情不會太多。楮,同諸,指眾多。 【語釋】 君王想要以殺戮天下萬物作為治理方式,我預見他們是無可奈何的。 天下萬物是天神所創造的東西啊,不是君王可以褻瀆或亂搞的呀。 君王妄為註定會失敗,想要掌控也註定會失去。 天下萬物各有習性, 有的行遠有的近隨, 有的熱動有的安坐, 有的強壯有的瘦弱, 有的敦厚有的懶惰。 這就是聖明君王順其自然的治理,要摒除太過、太大或太多的要求。。 【要義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君王治理國家,不能以殺戮威脅為手段,而是要順其自然的治理。 人民如同天下萬物,都是由上天所創造的東西,是神聖難以操控擁有的。 因為,人民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各自條件狀況也不同。 因此,很難有統一的治理方式,可以滿足所有的人。 所以,只有任由人民自由發展與生活,才是真正能滿足人民的需求。 君王或執政者的角色,只是在扮演看護的角色,隨時幫助有需要的民眾。 這就是『無為而治』,可以尊重、協助、和諧、與滿足人民的治理模式。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2020EW) 第二十七章 申明 (僅供參考) 【原文】 善行者無勶迹, 善言者無瑕適, 善數者不以檮策。 善閉者無關籥而不可啟也, 善結者無纆約而不可解也。 是以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是謂申明。 故善人,善人之師; 不善人,善人之齎也。 不貴其師,不愛其齎,唯知乎大眯,是謂眇要。 【註】 1. 採用《馬王堆·老子甲道經》本文。 2. 參考《馬王堆·老子乙道經》補缺字。 3. 善,擅長,作副詞。 4. 勶迹,通過的踪跡。 勶,會意謂以力通之也『說文解字注』。迹,踪跡、腳印。 5. 瑕適,玉上的斑痕,亦作"瑕謫"或"瑕謫"。比喻人的缺點或過錯。 6. 檮策,計算工具。檮,古同“ 籌 ”,數碼。策,中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與“ 籌 ”相似。 7. 關籥,鎖匙。亦作“關鑰”。 8. 纆約,繩索結頭。纆,繩索。《玉篇•糸部》纆,索也。約,【說文】纏束也。 9. 恆,經常。 10. 救人,救助人民,或使人民免於兇災。《廣雅》救,助也。救,本義阻止。依《周禮·大司徒》使之相救。救,阻止兇災。 11. 棄財,沒有價值。財,有價值的東西如金玉、布帛、粟米等錢幣貨物的總稱。 12. 申明,明白團結的智慧。申,束身也《說文》。明,睿智。 13. 善人,好的人民。善,形容詞。 14. 善人之師,教好人民的學習對象。善,動詞。 15. 善人之齎,教好人民的免費教材。齎,予人以物曰齎『說文解字注』。【莊子·列禦】吾以萬物爲齎送。 16. 唯,雖然,縱使。<連>表示讓步關係。 17. 眯,通“迷”。迷亂。 18. 唯知乎大眯, 縱使有知識啊,還是迷亂不明。 19. 眇要,聰明盲點,看不到要點。眇,瞎了一隻眼。亦指全盲。【正韻】偏盲也。要,要點,綱要。如《韓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語釋】 擅於行走的人,不會留下踪跡被發現。 擅於說話的人,不留瑕疵可以被挑剔。 擅於算數的人,不以計算工具被看知。 擅於鎖門的人,讓人找不到鎖匙而無法開啟。 擅於打結的人,讓人找不到結頭而無法解開。 這就是聖明君王平經常救助人民,卻沒有人會被遺棄的,沒有任何東西會沒有價值。 這是君王鞏固團結的睿智,就是所謂的『申明』。 所以好人的行為,可以當作教育人民的學習榜樣。 壞人的不好下場,可以當作教育人民的免費教材。 如果君王不懂得尊重向好學習,或者不愛惜難得的教材範例,即使聰明卻也算是糊塗了。 這是君王治理的盲點,就是所謂的『眇要』。 【要義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聖明君王會包容對待好人與壞人,讓人找不出政治管理的偏心。 善人與不善人也可引申為立場觀念不同的人。 對於法律或道德而言,有好人與壞人的區別。 對於不同政治法案,也有不同的支持者或反對者。 對於宗教信仰或人種文化,也有許多不同的區分。 對於上述不同群組的人民,聖君不會作主觀對錯判斷,而會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每個人。 尤其,任何人需要救助時,不會因人而異,如文所說『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 因為如果有偏心或給予不同待遇,不僅加大不同立場的對立衝突,也使自己立場受到質疑,而在管理上留下缺點被攻擊。這是文中前言的用意,如原文『善行者無勶迹,善言者無瑕適,善數者不以檮策』。 聖明君王對於人民一視同仁,是有助於團結人民,是一種政治睿智,所以可稱為『申明』。 反之,君王如果不懂得調合紛爭,而且激化對立,將被歸屬於昏君,所以可稱為『眇要』。 經由本章可知,『無為而治』另一項特點,在於『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2020EW) 第二十五章 道大 (僅供參考) 【原文】 有狀混成,先天地生。 清寥,獨立不亥,可以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折,折曰轉,轉曰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註】 1. 採用《郭店·老子甲》原文。因其出土年代最早,是接近老子原文。 2. 有狀混成,混合成具有看不到、聽不到、搆不著的狀態。可參考第十四章「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狀,是指「微」「希」「夷」三狀。因第十四章未出現於老子原文中,應是道德經作者對老子「狀」的闡釋。 3. 先天地生,在天地之前就已存在。 4. 清寥,清靜寂寥。 5. 獨立不亥,獨立自主不受時間影響。亥,用於計時計月計年,如亥時。獨立,不倚靠他人而能自立。《荀子.儒效》:「而師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獨立而治。」 6. 天下母,天下萬物的始源。 7. 名,【說文】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或【春秋·說題】名,成也。 8. 未知其名,沒人知道它如何稱呼。 9. 字之曰道,賦予新生的稱呼,叫做「道」。字,生也。《廣雅》 10. 吾強為之名曰大,我們強力受它作用影響,可說是「大」。強,【集韻】勝也。名,功業,功名。【春秋·解題】名,功也。 11. 大曰折,強大到說,讓我們折服。 12. 折曰轉,折服到說,讓我們轉彎。 13. 轉曰返,轉彎到說,讓我們歸返。 14. 天大,天有此強大作為。 15. 王亦大,君王也有此強大作為。 16. 域中有四大,環境中存有這四種強大作為。 17. 而王居一焉,然而君王只不過處於其中之一啊。 18. 人法地,人受規範於地。法,遵守、受規範、仿效、師法。 【語釋】 自然宇宙生成之前,它就已是混沌不明的狀態。 它清靜寂寥,獨立自主不受時間的影響,可以說是天下萬物的創造者。 沒人知道它如何稱呼,賦予新生的稱呼,叫做「道」。 我們強力受它作為影響,可說是「大」。 強大到說,讓我們折服。 折服到說,讓我們轉彎。 轉彎到說,讓我們歸返。 天有此強大作為, 地有此強大作為,道有此強大作為,君王也有此強大作為。 自然環境中存有這四種強大作為,而君王只不過處於其中之一啊! 人受規範於地,地受規範於天,天受規範於道,道是師法於自然。 【要義說明】 現有道德經文本皆全文沿用老子原文,故本章採用出土年代最早的《郭店·老子甲》原文。 經《郭店·老子甲》原文出土可知,老子原文最早提出『道』,並且賦予稱呼,是道家思想的創立者。 老子本章除了提出『道』,也提出『自然』,而且有『道法自然』的說法。 經查所有前秦文獻,《郭店·老子甲》原文是最早出現的地方,也說明是老子第一個提出的概念。 什麼是『自然』呢? 依目前的字詞解釋,可指自然界、自由發展、理所當然等。 純依字義來看,也有自我明白,自我成形或者自我發展。 這完全依『然』的解釋,而有不同的含意。 『然』,燃的本字,【說文】燒也。 『然』引申的意思,包含照耀、明白、贊同、正確、形成、如此、但是、然後、合宜等。 如果依老子原文的論述,『自然』並不列於四域中,而是讓四域各自呈現的意思。 也就是,四域各自呈現的綜合現象,就是代表『自然』,可引申為包含宇宙萬物的綜合體,即現在所理解的自然界。 什麼是『道法自然』呢? 『道』既然是天下萬物的創造者,還有什麼可讓『道』臣服的呢? 似乎與第三十二章所說『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相抵觸。 這也是大家不能理解的地方。 所以,老子所說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道』的態度。 如馬王堆道德經第廿一章的闡釋,『道之物,惟望惟忽』的說法。 它的意思是,『道』對萬物的態度,只是渺茫地看著,讓它們自由發展,而不加以干擾。 總結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君王不要認為有權就可以妄為,宇宙自然的力量比君王都大。 而『道』為何不出來管管君王濫權呢? 因為,『道』是讓天下萬物自由發展,不會去干擾,如文所說『道法自然』。 君王濫權如何能被制約呢? 當『道』讓天下萬物自由發展,天下萬物會相互制約,達到所謂的自然平衡。 對於君王而言,人民就是他的制約。 所以君王應該懂得如何與人民和諧相處。 如何能達到和諧相處的境界呢? 就是向『道』學習,懂得『道法自然』之理。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2020EW) 第二十四章 贅行 (僅供參考) 【原文】 炊者不立, 自視不章。 自見者不明, 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曰,𥺌食贅行,物或惡之。 故有欲者弗居。 【註】 1. 採用《馬王堆·老子甲道經》本文。 2. 參考《馬王堆·老子乙道經》補缺字。 3. 炊,燃火煮食物。如:「炊飯」、「野炊」。【說文】爨也。 4. 者,用於名詞之後,標明語音上的停頓,並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斷。如《禮記》「仁者,天下之表也。」 5. 炊者不立,炊火是要彎下身體的。立,挺立身體。 6. 自視,自己看自己。視,【說文】瞻也。 7. 章,通“彰”。彰明,明顯,顯著。《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賞罰無章」。疏: 章,明也。 8. 自視不章,看自己是看不清楚的。 9. 自見者不明,展現自我反而不能彰顯。同第二十二章「不自見,故章」意思,本章再推論成為「自見,故不章」。不明,不能彰顯。故,古同“ 顧 ”,反而。 10. 自伐者無功,誇耀自我反而沒有功績。同第二十二章「不自伐,故有功」意思,本章再推論成為「自伐,故無功」。自伐,自我誇耀。 11. 自矜者不長,自尊自大反而不能成長。同第二十二章「弗矜,故能長」意思,本章再推論成為「矜,故弗能長」。矜,自尊,自大。 能長,能有進步成長。 12. 其在道曰,這些行為以自然道理來說。道,自然道理。 13. 𥺌,米余,剩下來的米。余,同餘,剩下來的,多出來的。 14. 贅,多餘、沒有用處。如:「贅言」。 15. 𥺌食贅行,攜帶超過所需的糧食。古人攜帶米糧以供遠行炊煮。如《莊子逍遙遊》「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16. 物或惡之,連動物都不喜歡這麼做。動物咬食攜行以不影響行動為主。 17. 有欲者,指那些想自見、自伐與自矜的人。 18. 弗居,無法懷有。居,安著,懷著。如居心(懷著某種念頭,有貶義)。 19. 故有欲者弗居,指自見、自伐與自矜如𥺌食贅行,是一種負擔,很難長久懷有。 【語釋】 炊火是要彎下身體的。 看自己是看不清楚的。 由此可以知道, 展現自我的話,反而彰顯不了。 誇耀自我的話,反而爭功不了。 自尊自大的話,反而不能成長。 這些行為以自然道理來說,就像攜帶超過所需的糧食,只是增加遠行的負擔。 連動物都討厭叼著過多食物而影響行動。 所以,那些想自見、自伐與自矜的人,因為負擔重而很難長久懷有。 【要義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繼續闡述第二十二章,為什麼自見、自伐與自矜的作為,是很難長久懷有。 道德經論述的比喻,是以『𥺌食贅行』來說明。 這應該得自於遠方旅行所得到的啟發。 《莊子逍遙遊》提到『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它的意思說明,古時人們遠行是要準備與攜帶生糧,以方便在路上炊煮食用。 如果想多攜帶,只會增加旅行的負擔。 道德經第六十章提到『治大國若亨小鮮』,可以併同理解本章『炊者不立』。 它的意思說明,治理國家大事如同烹煮美食,總是要先彎下腰以燒火起爐。 為什麼『自見、自伐與自矜』是『𥺌食贅行』呢? 因為,它們將成為君王治理上的負擔。 而且,與《莊子齊物論》提到『五者圓而幾向方矣』類似,有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味道。 它的意思是,有道君王應該是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不勇不忮。如果君王要刻意標榜或強調這五項優點,結果把原本已有圓滿的特質,修成五方形而不圓滿。 也就是,君王治理應著重於實效,而不是只會做表面功夫。在民主政治中有所謂的,宣傳數據是冰冷的,人民感受才是真實的,非常貼真於『𥺌食贅行』。 所以,君王只要有績效,是不需要作大外宣。如果既要有成效,又要有宣傳顧面子,就會成為負擔,而且隨時出現不能自圓其說的窘態。 所以,道德經認為君王自見、自伐與自矜的作為,不但增加治理的負擔,也不是向人民彎腰謙卑的態度,而且是看不清楚自己的份量。 文中所說的『自視不章』,可譬指君王自己看自己,常會看不清楚而自不量力。 由馬王堆本章原文來看,意思簡單明瞭,說明恢復原文是有其意義的。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2020EW) 第十九章 寡欲 (僅供參考) 【原文】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 絕巧棄利,盜賊亡有。 絕偽棄慮,民復季子。 三言以為文不足,或令之,或乎屬。 視素保樸,少私寡欲。 【註】 1. 採用《郭店·老子甲》原文。 2. 絕智棄辯,譬指君王能斷絕聰明展現,並能放棄與民意爭辯。絕,斷絕。 3. 百倍,意思是一百倍,形容程度加深很多。 4. 絕巧棄利,譬指君王能斷絕美好事物,並能放棄自身利益追求。巧,技能好、美好、虛偽。參考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5. 盜賊亡有,譬指人民不會為追求名利而成為盜賊。 6. 絕偽棄慮,譬指君王能斷絕虛偽應對,並且放棄謀慮算計。 7. 季子,是指季札,姬姓,名札,是吳王壽夢最小的兒子。吳王壽夢想傳位於有賢名的幼子季札,季札推薦長兄諸樊繼承王位,自己避居於鄉野。 8. 民復季子,人民將恢復像季札一樣的友愛。 9. 三言以為文不足,以上所列三句話,寫下記住是不足以實現。為文,寫下記住。 10. 或令之,或命令方式。 11. 或乎屬,或在於囑咐。屬,同「嘱 」,囑咐。乎,于,在,文言介词。 12. 視素,著眼單純事物。素,本色、白色、顏色單純。 13. 保樸,內心保持純樸。 14. 少私,減少自私行為。 15. 寡欲,降低內心欲求。 【語釋】 君王如果能阻絕聰明展現,並且不與民意爭辯,將增進人民無限的福祉。 君王如果能絕止美好事物喜好,並放棄利益的追求,人民將不會起盜心。 君王如果能拒絕虛偽,且放棄謀慮算計,人民將恢復像季札一樣的友愛。 以上所列三句話,不論君王寫下記住,或以命令或以囑咐方式推行,都不足以實現。 君王應著眼單純事物,讓內心保持純樸。 同時能減少自私行為,以降低內心欲求。 【要義說明】 道德經本章是沿用老子原文,故採用出土年代最早的《郭店·老子甲》原文。 從馬王堆道德經開始,已將老子原文作修改。 其中,將『絕智棄辯』改為『絕聖棄知』,將『絕偽棄慮』改為『絕仁棄義』。 從莊子可以得知,這是緣起戰國時期道家對儒家的批判。 莊子認為,當時人民生存已很困難,結果儒家以聖人仁義,再強加約束人民行為,讓人民喘息空間都沒有。因此,道德經作者將聖人仁義的為害,納在本章作修改。 然而,不是只有儒家有聖人,道家也有聖人,兩者同時出現在道德經內,很容易被混淆。 而且,因為《郭店·老子甲》是老子原文,所以本章乃恢復老子原文。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君王能夠不妄為的關鍵,在於自身如何得以保樸與寡欲。 而保樸的關鍵,在於多著眼單純事物,不要讓外界光彩事物所吸引。 而寡欲的關鍵,在於儘量減少自私行為,多關心人民的聲音與需要。 本章如同第三章的論述,君王的妄為會給予人民,起不好的示範與影響。 第三章後續對於治民的看法,在『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而本章是針對君王本身而言,在『視素保樸,少私寡欲』。如果君王不能自我修養節制,只想以命令規定或勸戒人民,以實現社會祥和安定,是不足夠的。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2020EW) 第十七章 貴言 (僅供參考) 【原文】 大上,下知有之。 其次,親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 猷乎?其貴言也。 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註】 1. 採用《郭店·老子丙》本文。它是出土可考年代最早的《老子》。 2. 大上,最上、最高。譬指君命最重要的事。 3. 下知有之,是讓基層百姓都能知道它。 4. 親譽之,會使人民接受並且讚譽它。 5. 畏之,使人民畏懼它。 6. 侮之,使人民輕蔑它。侮,欺負、輕慢。 7. 信不足焉,政令不能獲得人民完全信賴支持。 8. 有不信,表示有不可信任的疑慮存在。 9. 猷乎,還需要謀劃如何說嗎?猷,謀劃。 10. 其,連詞,相當於“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11. 其貴言也,假使君王能慎重命令的話。 12. 我自然,我也是這樣想的。然,明白。 【語釋】 政令最重要,是讓基層百姓都能知道它。 其次的效果,是讓人民接受並且讚譽它。 再其次的是,能夠讓人民畏懼而遵從它。 最差的結果,是遭受人民輕慢而不理它。 政令不能獲得人民完全信賴支持,表示有不可信任的疑慮存在。 君王都能慎重下命令的話,還需要謀劃如何說嗎? 在政事能夠完成有成效時,而讓人民感覺本來就應該如此做了。 【要義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君王政令能夠落實有成效,完全在於符合民意,才能獲得人民完全信任與支持。 本章要義在於『猷乎?其貴言也』,是指君王要考量周全並順應民意的話,還需要謀劃如何說嗎? 所謂的『言』,是指君王所說的話,對人民代表是命令或政令。 由此可知,開章所提『大上,下知有之』、『親譽之』、『畏之』或『侮之』等,都是對君王所說的話、命令或政令而言。 即使是現代政治而言,如何順利推行政令,都是令執政者傷腦筋的事。 藉由本章老子思想的論點,政令窒礙難行的原因,都是不符合民意,或不滿足人民所需而致。 換句話說,只要人民認為應該的,政策就能『成事遂功』。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2020EW) 第十六章 知常 (僅供參考) 【原文】 至虛極也,守情表也。 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 天物雲雲,各復歸於其根,曰靜。 情,是謂復命。 復命,常也; 知常,明也。 不知常,㠵。 㠵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王, 王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沕身不怠。 【註】 1. 採用《馬王堆·老子甲道經》本文。 2. 參考《馬王堆·老子乙道經》補缺字。 3. 至虛極,儘量達到內心成見的虛空。極,儘量。虛,虛空主觀成見。 4. 守情表,守望萬物外貌狀況的顯示。情,狀況。表,外貌、顯示。 5. 旁作,遍作。作,起、興起。 6. 雲,比喻多。如:“萬商雲集”。 7. 復,返、還、再、又。譬指重複的律規性。 8. 復命,恢復生機。 9. 㠵,頭巾、覆蓋物體用的織物。譬指罩住頭而看不清。 10. 㠵作,譬指看不清又想有作為。 11. 容,包容。 12. 公,公平、無私。 13. 王,君王、領導。 14. 天,覆蓋、照顧。 15. 道,和諧、有序。 16. 沕,隱沒。 17. 不怠,譬指國家人民不會停止運作。 【語釋】 儘量達到內心成見虛空的話,才能守望萬物變化的狀況啊! 萬物遍地興起,我們是要觀察它們的往復性啊。 自然萬物雖然繁盛,在各自落葉歸根後,可說變成靜寂。 當有動靜情況時,表示又恢復生機,就是所謂的『復命』。 生命的周期循環,是屬於常態的啊。 知道有這個常態,才可說是明白啊。 不知道這個常態,有如被頭巾遮眼。 看不清又想作為,會是危險的事啊! 當知道這個常態的道理,內心就會開放與包容。 當內心能夠開放與包容,一切為公而沒有私心。 當一切為公而沒有私心,可以成為人民的君王。 當可以成為人民的君王,可以像天覆蓋所有人。 當可以像天覆蓋所有人,國家社會能和諧有序。 當國家社會能和諧有序,君王政權能長久存在。 即使君王隱沒不在,國家人民也不會停止運作。 【要義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以生命的自然循環為例,啟發君王不要違反自然道理,隨便干預或改變人民正常的生活。 人民的生或死,是一種自然常態,是一種自然規律。 人民生活的好壞,或者人類經濟起伏,也是有自然周期循環。 君王想要去改變這些自然循環規律,可能不會會變得更好,更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 所以,君王應該多觀察或關心人民生活,而不是改變人民的正常生活。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2020EW) 第六章 虛谷 【原文】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註】 1. 採用現版《道德經》原文。 2. 谷神不死,山谷能蘊育出生機不斷,有如住著不死的神明。 3. 玄牝,看不清楚的生機。 4. 玄牝之門,開啟生機的大門。 5. 天地之根,天地滋生萬物的根本原因。 6. 綿綿若存,生命以柔軟綿長方式存在。若存,以這種方式存在。若,是。 7. 用之不勤,用這種方式是不用辛勤費力的。 【語釋】 山谷蘊藏生機不斷,有如住著不死的神明,可以稱它有如『玄牝』。 能夠開啟神秘生機的大門,就看到天地滋生萬物的所在,可以稱它有如『天地根』。 山谷因為能包容萬物自由生長,生命將自行接續而綿綿不絕存在。 用這種方式是不用辛勤費力的。 【要義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君王治國胸襟應該如同山谷,可以包容人民自由生存發展,不但可使國家生機無限,也使得自己不用辛勤費力去管理。 這個道理如同現代經濟的管理原則,只要開放人民自由發展,經濟就會生機活絡。 俗話說,經濟是『抓就死,放就活』。 然而,許多君王卻反其道而行,只顧著自已掌權管控,讓民生凋敝失去生機。 所以,國家社會能否有生機活力,關鍵在於執政者的胸懷態度而已。 『玄牝』,譬指任何國家社會都是有發展潛力的。 『玄牝之門』,譬指君王願不願意開放這個發展大門。 『天地之根』,譬指國家成長茁壯的根本原因,在於開放發展的大門。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 第八十章 減少國家的管控,讓人民自在獨立生活。 即使有各種好用的管理工具,君王也不會去使用。 即使人民會害怕死亡的威脅,君王遠離這種威脅。 雖然有完善的戰車,君王卻沒機會去乘坐以征戰。 雖然有武裝的軍隊,君王卻沒機會去陳列以使用。 假使人民不用煩惱如何因應君王的命令,人民頭腦有如回到遠古結繩記事,將變得單純而不複雜。 人民將不會認為食物無味。 人民將不會感覺衣服不美。 人民將不會擔心居住不安。 人民將不會厭倦日子平凡。 國家之間彼此不會相互侵犯,只能遠遠聽到雞犬的叫聲。而彼此國家人民終生也不會互相往來干擾。 補充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君王實行「無為而治」的結果,不但人民可以得到安寧,國家也會得到安全。 當人民有正常安寧的生活,想法就會變得單純而不會有太多不滿與抱怨。 當國家能夠獲得安全,也就不會增加國防軍費負擔,也讓人民有安全感。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 第七十九章 即使君王能滿足大部份人民的抱怨,也無法滿足剩餘人民不同的抱怨。 君王應該如何去做才算是完善呢? 此時聖明君王會採用和平方式繼續溝通,而不會歸責並壓制剩餘人民的抱怨。 有德的君王會著重與人民溝通以達成共識。 但是君王無德則會以高壓手段彌平民怨。 因為自然和諧法則是不會因人親疏而不同適用,君王總是應該要善待所有人民。 補充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有德的君王不但滿足大多數人民的抱怨,也會繼續與少數不同訴求人民溝通。 而君王沒有德則會歸責並壓制剩餘人民的抱怨。 也就是說,君王處理多數民意或少數不同民意時,都要相同以自然和諧方式去處理人民的抱怨,而不能有不同態度去處理。 如此一來,君王才能獲得全民支持,而不會有後遺症。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 第七十七章 自然運作的平衡法則,與射箭原理有何不同嗎? 當箭頭瞄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 當箭頭瞄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 當弓拉得過滿,就把它放鬆一些。 當弓拉得不足,就把它強拉一些。 可是,一般君主的管理原則卻不是那樣。 他們反而是去剝削壓榨貧窮的人民,來增加自己足夠多餘的名利。 那麼有誰能夠依照自然平衡法則,把自己多餘的功名財富作取捨呢? 只有懂得和諧治理的君王才能做到。 這就是為何聖明君主做事情,不是為謀求自己的福利。 即使在施政上能夠有所成就,他不會居功以拉抬聲望。 反而總是被看到他的佈施人民與無慾。 補充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偉大君王應該懂得自然的平衡法則,把自己多餘的名聲財富佈施給人民。 其他君王的想法與做法卻是相反的。 他們反而是去剝削壓榨貧窮的人民,來增加自己足夠多餘的名利。 他們這樣做法是違反自然平衡的原理。 違反自然平衡的意思,也就是會造成他與人民的不和諧,致而他的統治會不穩定。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 第七十五章 人民遭受貧窮飢餓的原因,是因為君王賦稅剝削太多所造成。 人民難於被統治管理的原因,是因君王命令要求太多所造成。 人民輕生以追求名利的原因,是因羨慕君王豐厚生活所造成。 只有君王在無法生存時,才會懂得將財富與人民分享,以珍惜當下政權的存在。 補充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君王如果懂得與人民分享財富,可以確保自己政治生命。 許多君王為了掌握對人民的控制,以及為了維持自己豐厚的生活,而對人民賦重稅、剝削或要求限制太多。 然而,當人民到了無法生活或生存時,勢必起來反抗或推翻君王。 那時君王才開始後悔。當初他應該與人民分享財富,自己如今也能自在活下去。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 第七十三章 君王勇於果斷做事,則有很大失敗風險而失去政治生命。 但是君王勇於做事卻又不果斷,則有很大機率會被批評。 這兩者不論是好是壞,都是不符合自然的道理,有誰能夠知道它的原因呢? 這個原因連聖明君王都很難明白。 因為依據自然和諧的道理,君王遵守「無為而治」原則就足夠。 君王不需善於爭戰,也能夠贏得勝利。 君王不需善於回應,也能夠滿足民意。 君王不需善於召喚,也能夠得到支持。 君王不需善於謀劃,也能夠悠然自得。 這個自然的大網是很巨大無邊的,看起來很稀疏但是不會漏掉任何事情。 補充說明: 道德經本章的目的,說明君王勇於做事,不論是果斷與否,都具有很大的風險。 因為問題不是在於君王能否勇於果斷做事,而是決定於是否符合『天之道』。 什麼是『天之道』呢? 就是符合自然和諧的道理。 君王如果依據這個和諧原則治國待民,很容易可獲得人民的滿意、支持與保護。 這個原則看起來很巨大空洞,卻是適用於國家各種的政治事情。 道德經原文: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栝①。此兩者,或利或害②,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③。天之道④,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⑤而善謀。天網恢恢⑥,疏而不失⑦。 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栝: 敢,果斷的意思。 栝,箭栝,譬指會被射箭攻擊。依據馬王堆甲經,恢復其原『栝』字。 ②或利或害:不論是有利或有害。 ③是以聖人猶難之: 這是聖明君王有時也會有困難看得出來的。 ④天之道: 是指自然和諧的規律。 譬指道德經所倡的無為而治,是符合自然的道理。 ⑤繟然:安然、坦然。 ⑥天網恢恢: 是指自然道理運作時,很寬廣無邊,很難看出它的邏輯規律。 ⑦疏而不失: 自然道理雖然沒有具形,感覺很稀疏不存在,但是它的運作是不會掉失的。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 第七十二章 當人民不再畏懼君王的威嚇時,君王自身的大威脅就要到來了。 君王不可限縮人民的自由,也不可壓榨人民的生計。 只有君王不壓榨人民,人民才不會去厭惡君王。 這就是為何聖明的君王自己知道這個後果,而不會去展現自我權威。 同時,他寧願珍愛自己的政治生命,而不敢張顯自己的尊貴。 因此,君王需懂得如何取捨的政治道理。 補充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君王不可以為了張顯自己的偉大,而去壓迫或壓榨人民。 當人民流離失所以及無法活下去時,人民就會厭惡君王的統治。 即使君王以法律及武力鎮壓人民,人民不但不怕而且會起來反抗。 因此,君王要有政治智慧去作選擇。 是否君王去張顯自己偉大比較重要,或者是維持自己政治生命比較重要呢?
@hsianghsienwang2542
@hsianghsienwang2542 4 жыл бұрын
道德經 第六十六章 大江或大海之所以能夠吸納許多河谷水,乃是它順從水流方向並位處低下,所以能夠成為百谷之王。 這就是聖明的君王想要位居人民上面,則必須將人民意見放在自己意見上面。而他想要處在前面領導人民,則必須把自己的福利放在人民的後面。 這是為何聖明的君王雖坐在人民上面,而人民並不感到負擔或沉重。另外,他在前面領導人民,人民並不感到會受騙或被害。 因此國家人民樂意擁戴他而沒有異議。因為他不會從人民爭搶好處,所以沒有人能爭嬴取代他的國家領導地位。 補充說明: 道德經本章目的,說明君王能夠廣納並順從民意,才能沒有人反對他,而且沒人會想取代他的領導地位。 如同大江或大海能夠變大的原因,在於它能夠吸納許多河谷的水。這許多河谷的水有如人民的不同意見。愈能接受並處理它們的君王,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偉大。 換句話說,不能吸納人民意見的人,或者把自己意放在民意上面的人,或者把自己福利放在人民前面的人,是不夠資格去擔任國家領導人。
@AllieZhao
@AllieZhao 5 жыл бұрын
很有道理,文史哲不分家,讲故事是最重要的能力,也是最能提高孩子的兴趣
@AllieZhao
@AllieZhao 5 жыл бұрын
读经典和文化教育也是德育的方法。
@LifeReflectionPoint
@LifeReflectionPoint 5 жыл бұрын
👍,确实是这样的,学中文从听评书开始很智慧
@魏南-d7e
@魏南-d7e 7 жыл бұрын
老師是廣東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