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劇透。 當 Arthur 說「沒有小丑」時,Harley 和旁聽者都感到失望並離場,這與觀眾對電影的失望如出一轍,因為他們都只是想看瘋狂的小丑。觀眾的失望其實源自他們心中一直期盼著劇情能與《Batman》產生某種聯繫。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的失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若以電影本身作為一個獨立的世界來看,且完全撇除超級英雄的設定,那麼這部續集其實相當精彩,不僅角色建構精妙,對前作的呼應也處理得十分到位。 以下是我的幾點觀後感: 第一,歌唱部分的隱喻。 如果音樂是一種語言,那麼 Harley 和 Arthur 便藉此擁有了共同語言。正因如此,兩人都認為彼此活在同一個世界中。Arthur 看到了一個能理解自己、讀懂自己內心的女孩,這是對於可能還是處男及沒有朋友的他一直以來渴望得到的(這點在電視節目訪談有提到他的轉變)亦透過歌曲for once in my life 表現出來。然而,Harley 愛慕的卻並非 Arthur 本人,而是那個「小丑」的形象。因此,在監獄中的情慾交鋒開始前,她要求先為 Arthur 化妝,將他轉變成「小丑」的模樣。都後來,在法庭上,當 Arthur 宣佈「沒有小丑」時,Harley 明顯地感到失望而離席,甚至在隨後 Arthur 逃脫時要求他不要再唱歌給自己聽。 第二,兩部作品之間的呼應與隱藏的反抗。 兩集的開頭都描繪了 Arthur 淒慘而頹廢的生活,直到最終他無法再壓抑內心的痛苦,轉而化身為「小丑」。但「小丑」的出現其實不是一個精神疾病的象徵,而更像是帶著面具掩蓋軟弱自我的一種反抗行為──是一個人對現實中過度壓抑和逼迫的強烈反抗與吶喊。Arthur 最難以忍受的不是貧困寂寞或痛苦,而是他一直被囚困在謊言編織的世界中。兩部作品中,都安排了女性角色利用謊言來操控 Arthur:母親告訴他,他是自己與富豪的私生子,而律師則將他歸類為精神分裂患者。然而,這些都只是謊言,他並非精神失常,只是被誤解和壓抑的人。當他最終無法再忍耐時,選擇「反抗」,將她們殺死或開除,以此尋求心中渴望的自由,此外今集joker 身份多了一個意義,就是為了迎合那個得來不易的女朋友。 第三,角色心理轉折點的暗示。 兩集電影中,這兩個謊言不斷在中段反覆出現,引發觀眾的猜測:他究竟是否真的是私生子?還是精神病患者?這樣的設定大大提升了故事的懸疑感,讓人不禁深入思考角色的內心世界。最終的轉折點在於 Arthur 覺醒後放棄「小丑」這個身份:可能是因為獄中那位因他而死的「好友」,讓他意識到自己扮演「小丑」的角色只會給身邊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就如庭上的心理醫生所說,他的種種行為都只是在「表演」,而非真正精神失常。電影裡的一些情節也揭示了這一點,例如在警車中 Arthur 試圖做出「小丑」的笑聲,但卻未能如願,以及他與矮個子同伴的對話中,對方提及 Arthur 是唯一從未取笑過他的人,但變成joker 後給他帶來無盡恐懼,這讓 Arthur 一瞬間露出了情感波動。 最後的總結: 如果觀眾以超級英雄電影的標準來看,這部作品確實難免會令人失望。然而,若將其視為一部以漫畫角色和地名為靈感的寫實犯罪電影,又或者把它當作 DC 平行時空中另一個獨立的小丑故事,那麼這部電影無疑是出色的。最後,蜘蛛俠已經拍了三個版本,蝙蝠俠也數不清換了多少次演員,劇情橋段依然千篇一律,重複著大同小異的故事模式。觀眾真的還渴望看到第 45678 個類似橋段的無限翻拍嗎,無限被割9韭菜?
我超愛《Joker》,2019 上映震撼了我的內心,連續進戲院看了 3 次,站在 Arthur 的角度去思考,是不是我們經歷了這些爛事都會變成 Joker? 《Joker 2》的劇情可以接受,我本就不希望有點弱智的 Arthur 成為 DC 裡面那個犯罪天才,一來是那個版本有個經典的希斯萊傑,二來是覺得這個 Arthur 辦不到 《Joker 2》最大的敗筆在尷尬的歌舞和混亂的剪接節奏,每當一個段落的情緒醞釀到最高點時,歌就來了,歌舞的目的都是銜接重要的劇情轉折或延續情緒到下一幕,但這裡突兀的歌舞很難引起觀眾共鳴,歌舞也沒到令人驚艷或達到情緒延續,唱完又回到監獄的中山室看電視,或是連集合場放風,更別說尷尬的獄警(莫名其妙去瘋人院只是為了唱歌??),這樣的循環重複至少 4 次,不管導演 Todd 是否有埋什麼伏筆或寓意,觀眾看了幾次只會想「麥擱唱啊!」(Do not sing it again!!) ,還好最後 Arthur 有阻止 Lee 唱歌,不然我就 @#$@#$....,唱沒幾次就發現旁邊的觀眾開始拿手機出來看... 導演 Todd Phillips 第一集就說過,這個 Joker 不是 DC 裡面那個 Joker,而是藉由這個 Icon 帶入 Arthur Fleck 的人生,所以第二集我期待的是 Arthur 的心境轉折,Lee 的出現極為尷尬且牽強,也沒有著墨她追隨小丑的心境變化,只用幾句話草草帶過,很難帶入小丑女的心境。在戲院看得當下只覺得 Todd 是不是想嘲諷現代社會?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花兩億多美金、玩爛票房與自己導演口碑的代價還真高,也辜負了 Joaquin 瘦回這種病態身體的努力與付出,所以我寧可相信《Joker 2》是剪接與歌舞的編排失誤,導致這次電影口碑的失敗。 #如果沒有尷尬的歌舞 #我相信會是神作 值得一提的是:小丑女的部分會不會都是 Arthur 的幻想?畢竟第一集就有幻想與女性歡愉的前科(?),因為她的出場方式都很不合理,像是:隨便出現在瘋人院、隨意進出關禁閉的房間、法院庭審一開始就說很多人旁聽搶席次但她卻可以直接進入、庭訊結束還可以去羈押處熱吻 Arthur 且警衛不阻止;再來是點菸是否為幻想狀態的訊號?因為即便菸害不普及的80年代,法庭上隨意點菸非常不合理,或是記者的專訪、初見面的 Lee 點菸、火柴放火的 Lee…等等突然拿出菸的環節,以及後來庭審 Joker 為自己辯護連腔調都變了,要知道 Arthur 在台上連話都講不好,狂笑症也消失,所以小丑女可能才是一開始動畫的影子,在煽動 Arthur 變成 Joker,在最後承認自己不是 Joker,Lee 的離開也代表 Joker 消失。
I haven’t watched the movie, and soooooo many yt critics are dissing it. After watching ur video I think I like the movie already! 等不及要去戲院給導演耍一下.😂 你們的見解角度超棒 our life is our own movie stop chasing other people as idols 所有只是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