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ет қаралды 70
在我們文化裡,每一說到單身,那個「單 single」,就讓人覺得很單薄、很孤單,好像與鰥寡孤獨連到一塊兒。給人的印象是負面,是不夠、是缺乏與不正常,於是,現在我們有了所謂的「非常男女」的稱呼。就因這樣,單身好像讓人不能忍受,想儘快地脫離那樣的身份,而進入成雙樂成對的身份。因「一雙」,給人的印象就好像比較正面、完滿,是剛剛好與十分正常。
但仔細思考單身的意義,是否單身真的只是一個等待的過渡期呢?是否在過渡期中,你就是No Body呢?是否人的存在,一定要在一雙愛你的眼中,才顯得真正存在呢?若沒有一個愛你的對象,便形同沒有真正的自己呢? 這是一個普遍單身會有的焦慮。在尚未找到另一半時,對生活一直不敢有長久的打算。
許多單身生活,便一直滯留在「停擺」狀況。心一直在等待,人一直沒長,生命錯失了許多經歷的興奮,也從未發展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創造能力。可以想像,人不管活到二十五、三十、四十,裡面都一直住了個永遠長不大(或拒絕長大)的小孩,這個小孩還抱著一個青春夢,還有著許多的恐懼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