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僧人還俗人間,佛學如何領導他創業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568

頭家校院 HEADHOME UNIVERSITY

頭家校院 HEADHOME UNIVERSITY

7 ай бұрын

如果你也想上節目與創業人分享你的品牌
可以填寫這份表單:forms.gle/PogVJiSEZFpQnGNF8
我們認為,未來將是一人公司的時代
透過AI,你可以追求真正的自由
但成功需要「技能」、「特質」和「信念」三者並進
這就是《頭家筆記》的宗旨:每週提供實用知識、分享創業家故事,幫助你全面成長,並建立獨特的思考框架
期待你的加入!訂閱頭家筆記:www.headhomeuni.com/upgrade
追蹤我們 IG 取得來賓資訊: / headhomeuni
-

Пікірлер: 63
@jackultramotor18
@jackultramotor18 7 ай бұрын
1:39 出家經歷:11歲台灣出家、13歲印度出家、18歲日本僧侶學習一年 2:54 不同地區佛教戒律的差異 4:20 日本佛教史 6:12 解釋對於某些短暫性感官刺激娛樂上的戒律或沈迷程度的控制對於長期內心平靜的好處 13:06 藏傳佛學院的藏文辯經文化 16:15 前往印度藏傳佛學院學習辯經的原因 17:12 藏傳佛學院辯經比賽內容 18:17 辯經經歷對生活的好處 19:30 談理智與情緒 22:50 情緒最多不應該變成一個行動 23:35 因果論的迷思 24:25 還俗的原因:談僧團 25:55 藏傳佛學院制度 27:13 印度藏傳佛學院生活飲食 28:25 學生時期經濟來源 30:49 佛教在各個地區樣式的彈性變化現象 33:05 做自媒體動機 34:35 佛陀對一般人理財的建議 36:38 佛法是藥、因材施教 38:37 直視自己的恐懼、價值排序 39:51 建議學習與恐懼共存、進而淡化恐懼的程度 44:05 佛教統計現況 45:20 威斯康辛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與禪修 46:07 佛教經典應該白話化原因 47:30 行銷:了解人的問題、了解人的痛苦、煩惱、有沒有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49:40 有創業孤單的人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52:20 了解自己的方法:寫日記 53:50 找到自己相信、仰慕的典範 55:00 從漢傳佛寺跳到藏傳佛學院的契機 56:10 禪的梵文源起 1:00:11 新世紀佛教 1:03:25 台大佛研社 1:06:18 宗教體系下的政治交涉 1:06:52 新世紀佛教的第一步 1:08:05去中心化佛教的復甦 1:09:25 當權者對佛教發展的影響 1:10:13 新世紀佛教的方向 1:13:12 宗教跟哲學的差異:先驗信念 1:17:35 尼泊爾十日禪精神戰士鍛鍊中心 1:18:30 佛陀修行歷程 1:19:59 金錢與資源配置的關係:證明自己可以有效配置資源 1:22:14追求成就不追求成功:成功跟驕慢的關係 1:23:35 努力一路到死、不追求執著別人對自己成功成就的禮讚 1:24:31 禪修訓練與腦科學研究 1:26:03 破二維真三維覺知 1:31:32 2016流量加成時代 1:32:55 正念與禪修 1:34:40 禪修在西方科學上的驗證:正念(觀照當下) 1:42:09 船伕的故事 1:54:55 天生性向跟技術鍛鍊的選擇順序
@129omega5
@129omega5 7 ай бұрын
第一部 佛法是要人活在當下。 佛在梵語的意思是覺醒的的意思、佛法就是覺醒的方法、也就是讓人如何活得更自在的方法。 佛法、是一種讓人變得更好的方法、並不是一種崇拜特定人物的宗教。 而是喬達摩悉達多介紹給大家在平常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思考的模式、修行的方法。 不可否認、可能一百萬個心理變態的人裡面也許這個方法只符合十萬人。 想在佛法裡面得到利益、要先願意去理解。 憤怒來了、我們就去接納憤怒觀察憤怒、恐懼來了、我們就去接受恐懼、觀察恐懼。 當你覺察到自己是在河的旁邊看著河的狀態的時候、其實你的人就已經不在河裡面了。 這條河有時候是憤怒的河、有時候是開心的河。有時候河裡面有漩渦、有時候甚至是瀑布。 不用去抗拒或是想要讓這個瀑布消失、因為有時候我們越是抗拒、這個情緒反而越強烈、就像是我跟你說「不要去想饅頭」、這時候我們會不會想到饅頭。 所以、我們要學著跟各種情緒共存、只要我們從情緒的參與者轉變成情緒的觀察者、很多時候我們就不會再被我們的情緒所支配。 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覺察自己升起的各種情緒。再慢慢的練習從參與者變成觀察者。 我們如果人在尼加拉這種大瀑布裡面游泳、我們可能會淹死。 但是當我們是在瀑布的旁邊看著這個瀑布的時候、我們會驚嘆瀑布的宏偉。 甚至有人會主動花錢去看瀑布。 要去鍛鍊自己從一個情緒的參與者轉變成情緒的旁觀者。 怎麼練、在南傳佛教裡面的坐禪跟行禪甚至是淨土宗的持續念佛讓自己心懸一念、不要讓心住在痛苦的過去回憶、煩惱的未來、而生當下的清靜心。 水月道場的入口處、聖嚴法師提醒每一位修行的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 無住生心、活在當下、當下即是極樂淨土。 第二部 淨土宗法門、就是當一個人在為過去的回憶痛苦、還沒到的未來擔心的時候、藉由念佛的引導把念頭拉回到當下。 佛具店可以買到計數器或者是佛珠、唸一次「阿彌陀佛」按一下或者唸一次用大拇指數一顆佛珠。 有一些對禪坐法門不契合的人、每天可以找出個五分鐘或十分鐘、持續的重複念佛、代替禪宗的打坐覺察呼吸。或是禪坐、行禪跟唸佛並用。 想罵人的時候唸一次阿彌陀佛、想打人的時候唸一次阿彌陀佛、想到過去痛苦的回憶唸一次阿彌佗佛、擔心未來的時候唸阿彌陀佛、把自己的念頭拉回當下。 如果有些人禪坐坐不住、也無法體會察覺呼吸、那就可以用唸阿彌陀佛的法門。 禪宗、淨宗只是針對不同根性的人所分出來的派別。 沒有高下之分、都是到達「平靜內心」彼岸的好法門。 也可以唸「掃地」每天唸一萬次也沒問題、或者是每天念一萬次「讚美主耶穌哈利路亜」也可以。 在藏傳佛法則是針對特定的咒語在一天或幾天內持續唸誦一萬次甚至十萬次也是具有類似的效果。 重點不是口號的分別、而是藉由把念頭集中在一念上、讓自己的念頭回到當下。 到最後甚至把這個集中的念頭都放掉的時侯、就可以體會到全就是ㄧ、ㄧ就是全的禪意。 打破名相 打破分別 消融自我 全就是一 一就是全 觀照當下 如果人在湖邊、可以嘗試看著湖的時候不要給每個東西都取名字、嘗試不要分別每個東西。 船跟湖還有房子跟樹看起來很分別存在的東西、因為我們都分別給這些東西取了分別的名字。 但是如果能把這幾個東西看成是同一個主體震盪的能量的話、漸漸就能嚐到消融自我的味道。 因為、如果船跟樹是一體的、那麼我一直在界定的「我」應該也可以跟這個能量主體的融為一體。 聖嚴法師說這是消融自我的一個過程。 消融自我中心才能讓這個主體無量的能量為我所用、也是嘗試接納當下的一個方法。 也就是說當下的真我並不是昨天、甚至也不是出生有意識以來到現在為止的我的過去故事構成的。 而是當下在這個能量主體的一部分的這個身體。 這個身體也跟這個主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甚至可以成為同一個我。 佛經有解釋接納當下是「非想、非非想」。 也就是一件討厭的事情、不用刻意去討厭、也不用刻意裝出不去討厭。就是接納當下的狀態。 只要覺察當下自己有這個感覺就可以了。 憤怒來了、我們就去接納憤怒觀察憤怒、恐懼來了、我們就去接受恐懼、觀察恐懼。 當你覺察到自己是在河的旁邊看著河的狀態的時候、其實你的人就已經不在河裡面了。 這條河有時候是憤怒的河、有時候是開心的河。有時候河裡面有漩渦、有時候甚至是瀑布。 不用去抗拒或是想要讓這個瀑布消失、因為有時候我們越是抗拒、這個情緒反而越強烈、就像是我跟你說「不要去想饅頭」、這時候我們會不會想到饅頭。 所以、我們要學著跟各種情緒共存、只要我們從情緒的參與者轉變成情緒的觀察者、很多時候我們就不會再被我們的情緒所支配。 我發現當自己沈溺在一個極端的情緒時這樣的哲學模型很適合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回來、回歸比較平靜的狀態、就是接納當下的自己當下的宇宙的狀態。 只要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必定有過去的因緣導致這件事勢必發生。 只要能接納當下就能用更穩定的狀態去處理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 而不會一直一蹶不振的一直沈溺在一個極端的情緒狀態。 在南傳佛教裡面的坐禪跟行禪甚至是淨土宗的持續念佛讓自己心懸一念、不要讓心住在痛苦的過去回憶、煩惱的未來、而生當下的清靜心。 水月道場的入口處、聖嚴法師提醒每一位修行的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 無住生心、活在當下、當下即是極樂淨土。 第三部 地球繞著太陽以時速十萬八千公里的速度移動著。 物體的移動現象則表示物體蘊含著能量。 而太陽系繞著銀河系主中心的大質量天體移動著。 無數的星系則是繞著宇宙中心移動著。因此天上的星座位置才以固定的狀態隨著季節轉動著。 我們眼前的物體無時不刻都處於「動」的狀態、蘊含著能量。 全就是ㄧ、ㄧ就是全。 要去體會宇宙所有能量的運行其實可以視為單一的個體、如此一來就不存在著「人類的我的出生」、「人類的我的死亡」、因為身為「人類的我」、只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畫地自限所幻想分別出來的名相。 能力守恆定律、組成人類的我的物質、其實在幾億年前已經存在、在幾億年後也會存在。 只要不執著於「人類」這個分別產生的名相、就能體會到「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層次。 當我們透過專注呼吸的進出、暫時放下過去跟未來、專注在當下、漸漸的打破自己跟環境之間的屏障、消融自我的時候、這時候會發現、其實所謂的「我」並不是單純這個身軀、而是涵蓋整個宇宙的能量律動。 而這個「真我」只存在於當下。 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改變、未來我們還沒到、我們的一切其實都一直存在於當下、只要我們願意接受當下所有的事物都很適合的存在於他們應該在的位置、接納當下、那麼我們就會相對處於一個比較平靜的情緒狀態。 打破名相、消融自我。 當我們在看眼前的東西時、會無意識的給眼前的東西做分別、取名字、甚至分別高下貴賤、對與錯、而這些則是左腦活動的結果、也是煩惱的根源。 我們必須嘗試打破分別的名相、感覺眼前的存在的東西沒有分別、都是同一個能量體的震盪流動、藉此消融自我、破我執、這樣遇到問題的時候心態才不會患得患失。嘗試用右腦去察覺當下、感受當下帶來的喜悅跟無盡的力量。 這叫做「隨相」並且「離相」、我們隨順因緣、處理自己面前當下遇到的問題、正在執行的工作、盡力而為、這個就是「隨相」。 那麽、「離相」是什麼呢?那就是當我們盡力做好一件事情之後、不論成敗、都不要太過在意、成功了也不要太傲慢、失敗了也不要一直沈浸在低潮的情緒裡一蹶不振。 這個就是離相。 什麼是最快樂的人、就是幫助別人不求回報的人。 你盡力的去幫助遇到需要幫助的人、這個是「隨相」、幫助過別人之後也不要一直惦記著別人哪時候回報自己、這個就是「離相」。也是所謂的三體輪空的「佈施」。 佈施有分、財佈施、法佈施跟無畏佈施。 財佈施就是、用你的錢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沒有錢沒關係、可以用你的體力、智慧去幫助他人。 法佈施就是教別人有用的東西。 無畏佈施就是透過自己的言語行為消除正在處於恐懼當中的人心中的恐懼。 為什麼要幫助別人。 禪宗流傳千年的禪修修行指南十牛圖裡、最後一幅圖畫是一個修行的人在給予一個人東西。 如果修行的最後不以幫助他人為目的、最後會修成在深山打坐到死的石頭、或是精力充沛為了自己的利益無惡不作的魔頭。 而為什麼一定要幫助他人、因為幫助他人的時候、人類的心理會自動的產生做壞事的時候、跟罪惡感相反的感覺。 這種感覺的持續性是很長久的、跟聲光影音的娛樂刺激帶來的短暫性愉悅不同。
@129omega5
@129omega5 7 ай бұрын
第四部 把念頭拉回當下的手段之一、可以試試看打坐 打坐覺察的訓練方式確實某種程度有幫助。 嘗試從情緒的參與者轉換成情緒的觀察者、讓自己從在河川內溺水的人、轉變成在岸上看著河川的人。 這一個河川(不快樂的情緒)還是存在、也不用想刻意抹去。 只是轉換思維、讓自己變成情緒的覺察者、一方面專注呼吸當作新的著力點、有時候河川就不會再擴大成瀑布了。 就算變成瀑布、只要能夠站穩觀察者的角度的話 、事後也能用欣賞的角度去欣賞自己內心的起伏。 喝個水吧、補充足夠的水分、充足的水分對生理心理也有很正向的幫助。 打坐的時候、剛開始把散亂的念頭集中在一個點點方法之一是默數呼吸。 鼻子吸氣、鼻子吐氣。吸氣時想像氣從丹田往喉嚨移動 吐氣時覺察氣從鼻孔出去、感覺氣體經過鼻孔時的溫度、速度。 重點是要把念頭拉回當下、讓自己的念頭回到當下有一個著力點、那就是默數呼吸跟呼吸本身這個動作。 吸氣吐氣的速度自然就好、不用刻意加快或放慢。 讓自然的吸氣吐氣去帶動數呼吸、而不是藉由數呼吸去帶動呼吸的速度。 不用刻意控制呼吸的速度、自然就好。 暫時放下對未來的擔心、打坐的時候暫時放下對未來的所有擔心。只是專注在當下的呼吸。 天下本無事。 暫時放下過去跟未來、專注在數呼吸上。 這是一個打破分別、打破名相、消融自我的過程。 打坐的期間暫時放下過去因為有人罵你產生的憤怒、暫時放下過去有人誇你時產生的傲慢。 戰時把這些先放的垃圾桶裡面、等到打坐完覺得還不想放下在從垃圾桶裡面拿回來就可以了。 打破對自我跟環境的分別、打破生命跟非生命的分別、對四周任何無常的物質變化都理解成同一個能量循環之下的一部分。 所有的物質圍繞著一個名為真理的中心點而移動著。 接納當下所有的一切、接納已經發生過的所有一切。 全就就是一、一就是全。 打破名相、暫時放下自己不斷的給東西取名字產生分別的左腦思維。 接納在這三維的宇宙內雖有的物質都只是巨大能量洪流下的一部分。 打破自己跟環境中間區隔的界線、讓自己融入這個大宇宙能量的循環內。 消融自我、打坐的期間、把對掌控這個身體方向盤暫時放掉、從「小我」「大我」回歸到「真我」。 如果內心的「小我」又跑出來了、念頭開始散亂的時候、可以再回到「默數呼吸」的方法把念頭先拉回當下、集中到一個點上、再如上述的過程、放掉這個集中的點、放掉自己控制身體跟意識的方向盤、回歸到跟宇宙萬物融為一體的「真我」意識。 這裡定義的「真我」是包含著這個宇宙的生命、非生命、各種物質與能量的「單一主體」。 在這個哲學體制架構(哲體架構)下、「這個肉身的我」只是這個「真我」的一部分、但並不包含真我的全部。 這個「真我」也就是沒有「大我」跟「小我」的「無我」。 也是老子思想裡面說的「道」。 順其道而行。 讓大道控制這個方向盤。 而自己在這個狀態下就是一個觀察者、而不是參與者。 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平靜的心」的升起。 很自然的消融一切人為刻意造作額外的情緒波動。 當念頭又再散亂跑到過去的痛苦或未來的擔心時、我們可以再從「數息」開始吸氣一呼氣一、吸氣二呼氣二、數到五再從一開始、如果忘記數到哪裡就頭開始數。 脊椎打直、天靈蓋往上頂、下顎微縮、肚子放鬆、全身放鬆。 一開始可以先嘗試五分鐘、早晨、中午吃過飯後或是黃昏。 三個禮拜習慣之後可以嘗試一次增加到十分鐘、三個禮拜習慣之後可以嘗試增加到十五分鐘、二十分鐘、甚至一小時、不用刻意過度折磨自己、照著自己狀態、循序漸進的增加時間。 打坐是一種很放鬆愉悅的過程、而不是刻意折磨自己的過程。 打坐數息的訓練的累積、有助於避免自己過度沈溺在一個極端的情緒的狀態。 這樣的哲學模型很適合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回來、回歸比較平靜的狀態、就是接納當下的自己當下的宇宙的狀態。 進而能好好的處理當下必須做的事情。 只要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必定有過去的因緣導致這件事勢必發生。 只要能接納當下就能用更穩定的狀態去處理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 而不會一直一蹶不振的一直沈溺在一個極端的情緒狀態。
@129omega5
@129omega5 7 ай бұрын
第六部密部 可以嘗試素描、對活化右腦的三維覺知有幫助。 暫時放下左腦的善惡對錯二元二維文字的思考模式、畫任何東西都好、邊看邊畫也可以、畫想畫的東西也可以。 素描跟打坐其實有類似的效果、塗鴉的時候大腦會強制進入三維思考的右腦模式。 這個狀態對於放下自我融入環境有很大的幫助。 就是直觀性的用三維的方式直接理解感知事物、脫離文字意義的飄渺揣摩跟分別善惡對錯的煩惱。 可以買個素描本、畫一畫街景也不錯。去動物園畫個動物也不錯。不用太在意自己畫得好不好 可以嘗試感受畫畫的過程、構想被畫的物體三維影像化的過程、對於活化右腦幫助很大。 慢慢的鍛鍊真三維覺知。 三維空間的生物在理解三維世界時、視覺上習慣用二維覺知、也就是平面上的色彩變化。 四維空間的生物在感知四維空間時、則是用真三維覺知在感知。 活在三維空間的人們透過打坐與素描鍛鍊對於三維空間感知較強大的右腦、有機會可以淺嚐真三維覺知打開時的味道。 手邊沒有紙跟筆的時候、可以以食指指尖代替筆、空氣代替紙、在空氣中描繪出一個三維物體。 重點是透過這個意念訓練的過程、強化右腦的三維覺知、進而打破身體跟環境中間的屏障與隔閡。
@user-YuXiang
@user-YuXiang 7 ай бұрын
感謝整理
@user-loveiu566
@user-loveiu566 8 күн бұрын
有可能就是因為佛學的寬闊、讓人們感到不確定性,人性的弱點就是害怕不確定性。其他的宗教的確定性比較專一化,也是明顯清楚的。縱而使人們變得更加深信的信仰。佛教沒有把信仰為中心。其他宗教會把信仰為理念。才導致人們變得更加依賴自己信仰的宗教。為什麼會這麼說,就單從有些宗教裡叫人念經,但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唸的東西,是什麼意思,那這個信仰就只是依賴、依靠為核心。但沒有說這是對還是錯。一樣的自己如果覺得自己就是喜歡這種模式能夠給自己有很大動力的人。也無妨😊❤
@dinozzosu952
@dinozzosu952 Ай бұрын
主持人很會問問題,聽起來很過癮的一集,謝謝你們
@esenmedical
@esenmedical 7 ай бұрын
這集的分享,真的太棒了~ 仁謙提到的很多內容,其實在心理學都有對應的內容。同時也代表現代化了解「佛學」,其實看到很多佛學,已經說明了很多現代人會遇到的「壓力問題」到底該怎麼解決。 從一開始的:我們都知道健康非常重要,但卻從來沒有人教你如何提升「情緒健康」 到中間的:如何正視自己的情緒,達到「正念」與「覺察」 到比較中間後面的「寫日記」其實都是我們 ĒSEN 非常強調,可以提升情緒健康的方式,而且是有醫學實證的!
@vic2150
@vic2150 7 ай бұрын
接觸了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真的感謝頭家校院頻道和仁謙的分享!💯💯💯
@ArthurWei
@ArthurWei 7 ай бұрын
有史以來最棒的一集👍
@fplin611
@fplin611 7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們邀請這麽優質的來賓
@user-fv8gw7nw1x
@user-fv8gw7nw1x Ай бұрын
好棒的訪談 謝謝
@nicolememory
@nicolememory 2 ай бұрын
一直以為是用1.5倍聽,結果發現是正常速度! 思緒很清晰的來賓,受益良多 感謝頭家~
@gooptima
@gooptima 7 ай бұрын
聽完量子科學 再來聽熊仁謙 感覺本質是一樣的東西 收穫良多 感恩
@oceandeep3717
@oceandeep3717 3 ай бұрын
很棒的一集!看到佛法有現代化的詮釋感到充滿希望。自己從小身邊就有許多宗教朋友,卻總是對佛法最有好感,卻...不習慣那些出家人的講述方式...很支持熊仁謙的理想,祝你成功。
@user-loveiu566
@user-loveiu566 8 күн бұрын
主持真的好會問問題喔❤這個能力是怎麼學來的??我好想學習成為一個很會問問題的人。😢
@LEEXIAOCHEN
@LEEXIAOCHEN 7 ай бұрын
受益良多👍
@HC-rj2vt
@HC-rj2vt Ай бұрын
希望台灣的學生有天也能夠接哲學的思辨教育
@NYC1943
@NYC1943 7 ай бұрын
這集真的很棒❤
@leobean8759
@leobean8759 7 ай бұрын
竟然看到這組合 太愛❤
@rex19938291
@rex19938291 7 ай бұрын
1:48:00 『其實我一直覺得,佛陀是很厲害的sales!』這句絕對要剪起來當Reels做預告 😆
@user-ii1yc7dl3j
@user-ii1yc7dl3j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們做這麼有意義的內容。
@coapplega
@coapplega 7 ай бұрын
太讚的內容
@user-sn1cd5qg3f
@user-sn1cd5qg3f 7 ай бұрын
很棒的一集
@berryushin
@berryushin 7 ай бұрын
這集 真的 超讚
@YOUWEI1115
@YOUWEI1115 7 ай бұрын
這集很棒
@user-5redeoves69
@user-5redeoves69 7 ай бұрын
邏輯清晰、散發自信,扣除疑似劈腿及大寶法王疑慮外,蠻能理解為何宗教使人執著。
@Pisiform
@Pisiform 2 ай бұрын
好聰慧的一個人! Tao很多問題問得好讚
@HELLOFOODIE88
@HELLOFOODIE88 7 ай бұрын
上次有在att樓下排夜店看到熊先生😂
@user-zn4ro4ms7s
@user-zn4ro4ms7s 7 ай бұрын
優質🎉
@user-we2kd3zy9x
@user-we2kd3zy9x 7 ай бұрын
太屌了 這就是我想聽的
@bird730928
@bird730928 2 ай бұрын
谢谢!
@jeffhong8749
@jeffhong8749 7 ай бұрын
第一次完整把一集聽完
@user-ud4cj3up3z
@user-ud4cj3up3z 3 ай бұрын
一群懷疑東懷疑西的人組在一起變成商業模式,結果這個頻道就成立了😂(Tao 也是這樣的人
@A8321685
@A8321685 7 ай бұрын
好帥😍🥰很棒的人生
@phonedr.1013
@phonedr.1013 7 ай бұрын
好神奇的合作
@z.e.n186
@z.e.n186 7 ай бұрын
這集真的蠻酷的
@yenc7043
@yenc7043 7 ай бұрын
這集很酷
@xunxun0215
@xunxun0215 7 ай бұрын
對佛學因為這集改觀了
@Challenge-subscribing
@Challenge-subscribing 7 ай бұрын
@user-on6wd6kl2j
@user-on6wd6kl2j 26 күн бұрын
@fplin611
@fplin611 7 ай бұрын
來賓節奏很自我還會突然爆笑 有點crazy 不過這是有自己世界的一種本色🔥
@dj-uh1wr
@dj-uh1wr 7 ай бұрын
@user-hr7yy1vv3y
@user-hr7yy1vv3y 6 ай бұрын
佛教負成長我反而認為是:佛教戒律很剛耶~還有,佛法真的很難
@user-hr7yy1vv3y
@user-hr7yy1vv3y 6 ай бұрын
看了40分鐘,覺得主持人很棒,提出許多現代人的疑惑;使我想起之前看斐姨所思~范琪斐訪問唐鳳一集...唐鳳總是很俐落回答提問,但都不覺得有提供解答。如仁謙。簡言之:聰明的外星人、不接地氣的知識家、少了人生經歷感的彌撒者....,或許未來世界是需要這樣的新人類改變...
@bboyanlee
@bboyanlee 7 ай бұрын
2016 就有看他的頻道,有料 如果未來每個來賓 都有熊在旁邊辯論 我會很想看哈哈 很好奇用他的出發點 會怎麼解釋一些事 感覺會直接對點一語道破 很好奇來賓會怎麼再解釋 感覺會很酷
@truby_tw
@truby_tw 7 ай бұрын
1:42:30 佛劍分說,以殺止殺?
@user-gt5mr1gz4n
@user-gt5mr1gz4n 7 ай бұрын
這集我給一百分
@Vicky-jx8fj
@Vicky-jx8fj Ай бұрын
哇 !是我崇拜的佛學老師
@tedy6366
@tedy6366 Ай бұрын
熊好亢奮
@xxx_OuO
@xxx_OuO 7 ай бұрын
沒想到會在這裡看到熊🥹
@rex19938291
@rex19938291 7 ай бұрын
1:07:46 開始 似乎檔案壞掉了🥲
@phonedr.1013
@phonedr.1013 7 ай бұрын
真的很煩 很精彩被搞
@dbh164
@dbh164 6 ай бұрын
1:26也壞了
@foreal22
@foreal22 17 күн бұрын
1:18:18
@chowderGG
@chowderGG 7 ай бұрын
乾....終於...等到同台了
@zl7289
@zl7289 7 ай бұрын
居然卡在性生活那裏進廣告😂
@thomasli1355
@thomasli1355 7 ай бұрын
20:00
@thomasli1355
@thomasli1355 7 ай бұрын
38:00 直視恐懼
@thomasli1355
@thomasli1355 7 ай бұрын
1:19:00 🎉
@ljwjustice
@ljwjustice 7 ай бұрын
佛教主張解脫輪迴,輪迴說到究竟本質就是苦,佛教是教導人找到永恆的快樂,唯有離開輪迴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淫慾是輪迴的根本,所以一定要斷淫 假如您真正的認識到輪迴的本質就是苦,生起出離心,那您絕對不會想要生起淫慾,我知道這對大多數人很難,因為這是人類累世累劫積累的習氣,長久的演變也變成人類繁衍的本能 佛教很多法門可以教導您斷淫慾,長久的薰習長久的規避,自然而然就不會生起淫慾
@chigigi2658
@chigigi2658 2 ай бұрын
每次看到像你這樣的留言時,我心裡其實挺疑惑的,解脫輪迴這本身也算是慾望吧? 如果不是慾望,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你要解脫輪迴,找到永恆的快樂?為什麼要追求或有意識地往某些方向移動? 如果沒有解脫輪迴的想法,那麼應該會像佛陀一樣認為放下內心苦痛並消耗時間,且沒有任何意義就是生命本質。
24/7TALK: Episode 25 ft. MC仁
1:43:09
24HERBS
Рет қаралды 387 М.
Always be more smart #shorts
00:32
Jin and Hattie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 МЛН
СНЕЖКИ ЛЕТОМ?? #shorts
00:30
Паша Осадчий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ЛН
Получилось у Вики?😂 #хабибка
00:14
ХАБИБ
Рет қаралды 2,4 МЛН
餐飲生態性小眾戰略理論 成功獨立創業的7項獲利原則
14:19
如何面對恐懼?僧人的生死觀|與熊對談|第七集
16:12
沒錢沒經驗也能創業!?白手起家老闆十年經驗大公開。
11:43
我是Willy_創業的陪跑者
Рет қаралды 29 М.
民生社區老郭暢聊 → TikTok 經營學, 中年中風, 買房 know-how @LULU880088 #051
1:24:54
具爭議性的微商印鈔機 → 創業一年營收破億|BeautyPlayer創辦人 #016
2:45:26
頭家校院 HEADHOME UNIVERSITY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 М.
創業跟你想的不一樣
6:17
KEVIn大大
Рет қаралды 18 М.
一個魔術師, 用一支電話在暑假變出350萬的淨利(他只有24歲...)#032
1:12:28
頭家校院 HEADHOME UNIVERSITY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 М.
頂級汽車業務 → 還債百萬還能買房|頭家銷售員張家維 #008
1:55:18
頭家校院 HEADHOME UNIVERSITY
Рет қаралды 30 М.
實習心理師:「救不了過去的我, 那就拯救他人吧」|Johnny #058
1:38:59
頭家校院 HEADHOME UNIVERSITY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 М.
Stick Man Is NOT Having A Good Day 😢 | Shorts
0:37
Gruffalo World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 МЛН
Заставили ЖЕНИТСЯ на НЕКРАСИВОЙ девушке 😱 #shorts
1:00
Лаборатория Разрушителя
Рет қаралды 3,4 МЛН
Этому парню 35 лет😂 #shorts
0:50
MEXANIK_CHANNEL
Рет қаралды 3,7 МЛН
Why did the angel disappear?#Short #Officer Rabbit #angel
0:38
兔子警官
Рет қаралды 4,5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