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第一名將,「沙漠之狐」隆美爾|【英雄故事書】#41

  Рет қаралды 296,774

英雄說書

英雄說書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711
@jackjang616
@jackjang616 4 жыл бұрын
隆梅爾在步校當教官時,使用的上課講義和戰例,全是他在一戰時所經歷的經驗,換言之他的步兵教範是經過實戰驗證的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他是研究突擊群戰術的。 剛好是閃電戰術的前身。 所以,後來改當裝甲師師長的時候,學得非常快, 1940年法國淪亡之戰的時候,就已經戰果輝煌了 !!!
@hwregame
@hwregame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吐嘈義大利的軍隊只要換掉義大利軍官換成德國軍官就是一支戰力不錯的軍隊了,在自傳(沙漠之狐-隆美爾)裡說一位英國上校被俘虜後向隆美爾抱怨,他們都打到義大利軍人棄械了,結果跑來一位德國軍官,義大利軍人馬上撿起槍枝繼續作戰,還把他們打到投降
@江汉风
@江汉风 4 жыл бұрын
哈哈,我也听过这段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不過....義大利人的裝備太爛。 尤其是戰車 !!!
@chieh791209
@chieh791209 4 жыл бұрын
@@古德林-i4v 義大利戰車當初是要在山地作戰的 拉去沙漠是找苦吃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chieh791209 義大利戰車是要在山地作戰的 ??? 我沒想過這個觀點耶。 也沒有看過這個觀點。 但是,這個是個好觀點。 ........... 戰車太重,在山地活動不便。 過橋、運動....也大受限制。
@chieh791209
@chieh791209 4 жыл бұрын
@@古德林-i4v 義大利戰車無砲塔戰車居多 輕而且機動性好 適合義大利半島與巴爾半島 跟日本不同的是義大利的砲好
@flymousetw
@flymousetw 4 жыл бұрын
他手下才三個師 15 21 裝甲師 ,第90輕裝師 再加上義大利軍團.面對有壓倒]資源的盟軍,打成這樣已經不容易了
@xdriver4705
@xdriver4705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的戰術跟戰績真的是大師級的,但在北非戰線的失利,真的不能完全怪給他,後勤補給真的很重要!
@howrelaxing
@howrelaxing 4 жыл бұрын
就跟姜維一樣...現代人因為各種後世創作有德軍/姜維比較厲害的錯覺,但其實他們在那場戰役中反而是相對弱小的一方。
@fabiong7023
@fabiong7023 Жыл бұрын
當時希特拉沒有聽從德軍高層建議佔領馬爾他,結果無法掌控地中海生命線,從而導致北非戰線最終崩盤。
@maykiko292
@maykiko292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是戰後,最受到同盟國尊敬的一位元帥
@半山子羽
@半山子羽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就是標準的「模範生」,人品高貴、長相俊美、體能健將、成績斐然。在家是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在外是享譽天下的名將。 隆美爾在家給老婆過生日,從巴黎帶一雙新鞋回來當禮物,和和美美的拍了家庭錄像。只是這年是1944年,遠在諾曼第前線,盟軍正在登陸…… 模範生隆美爾一生逃了兩次課,一次在阿拉曼,一次在諾曼第。充滿戲劇性的模範生平,讓後人無法將他劃成納粹的幫兇,而「被自殺」的隆美爾,更添幾分愁情,使他淪為納粹的受害者。 若是我評隆美爾一生,他是個有功名心的軍人,卓越而大膽的軍事天賦,靈變的思維與執著的信念。因為希特勒,他登上戰神的寶座,也因為希特勒,他註定無法善終,有點像魔戒吧。 (期待講納粹另外兩大名將:甩鍋藝術家曼施坦因,還有李廣難封古德里安😂)
@phamchautuongvi7218
@phamchautuongvi7218 4 жыл бұрын
都不是朱可夫的對手!
@waikaypoon824
@waikaypoon824 4 жыл бұрын
@@phamchautuongvi7218 隆美爾都没係东迈战埸对过苏联。
@phantamsylin7868
@phantamsylin7868 4 жыл бұрын
讀過歷史的大家都知道二戰三個軸心國,分別是:德國、德國和日本。
@pu-chengchien4190
@pu-chengchien4190 4 жыл бұрын
應該是德國、雷包、日本XDD
@phantamsylin7868
@phantamsylin7868 4 жыл бұрын
@@pu-chengchien4190 上中下三路,德國就包了兩路,算他兩個國家不過分。
@原拓一
@原拓一 4 жыл бұрын
你袁老師上身膩?
@phantamsylin7868
@phantamsylin7868 4 жыл бұрын
@@原拓一 那是誰?
@gowmin
@gowmin 4 жыл бұрын
意大利雷包共和國
@EileenKafka
@EileenKafka 4 жыл бұрын
二戰北非戰場是唯一一個還保留騎士精神的戰場,隆美爾在最困難的時候也堅持以人道主義對待戰俘,還抵制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命令。
@tomsmith1803
@tomsmith1803 4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納粹德國的日耳曼最優論對於擴張國家是有很大問題 特別是在東方戰場烏克蘭就是一個因為日耳曼最優論造成嚴重政治錯誤的最大原因 納粹對於斯拉夫人種的歧視令到本來親德的烏克蘭人民反來幫助蘇聯對抗納粹 不單是烏克蘭人 還有紅軍裡的俄羅斯人在蘇德戰爭開始也是不想和納粹打的 但都是一個問題納粹的歧視令到紅軍固定自己的軍隊 只能是種族歧視誤國 如果希特勒只發表反猶言論那政治本錢還是有的
@jianhuang0124
@jianhuang0124 Жыл бұрын
​@@tomsmith1803问题是当时纳粹就是靠这个才赢得了民众的狂热支持。所以其实普通德国人也都是战争罪犯。
@fabiong7023
@fabiong7023 Жыл бұрын
曾有人稱呼北非戰場是沒有仇恨的戰場,盟軍亦會善待德軍俘虜,在二戰中是十分罕見。除了隆美爾外,同在北非的德國空軍王牌馬賽勒亦是以富有騎士精神著稱,他甚至試過冒著被軍法處置的危險,向英軍通報俘虜平安的消息,著實難能可貴。
@jameslin4836
@jameslin4836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記得當隆美爾要被升元帥時還說了 我寧願用元帥的頭銜換三個裝甲師
@臺伯留
@臺伯留 4 жыл бұрын
都是戰線總指揮了,升官還不如幾桶汽油啊
@李文冠-g2p
@李文冠-g2p 4 жыл бұрын
自傷了,慘勝吐波魯克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他在北非結束之前,一直只有兩個不滿的裝甲師。 21裝甲師 15裝甲師
@corvinushuang9749
@corvinushuang9749 4 жыл бұрын
他是我最喜歡的二戰將領!
@tom960674
@tom960674 4 жыл бұрын
兩邊的補給能力差太多了,看星光出版社的「隆美爾的戰時文件」,那時候運來非洲的補給船都是幾百噸幾千噸在被英國打沉的…… 然後你德國和義大利放著一個馬爾他在那邊逍遙自在,還想拿下北非啊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哈哈哈 馬爾他打不下來,德軍應該很嘔。這支片本來有想聊一下地中海那邊戰況,可惜後來因為時間割愛了,謝謝老扇子幫忙補充 QQ
@anthonyrooksac
@anthonyrooksac 4 жыл бұрын
德軍二戰有一個重大錯誤,就是没有背刺意大利,如果趁意大利在北非戰線不利時馬上閃電突擊意大利,就可以得到大量意軍裝備。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克里特島戰役以後, 希特勒就不敢用傘兵了。 (英美卻覺得傘兵太好使了) 所以,納粹德國不敢打馬爾他島。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有另外一條路可走。 納粹是陸權強國,法國又已經投降。 大可以武力威逼西班牙, 奪取直布羅陀海峽, 控制摩洛哥、阿爾及利亞,進入突尼西亞。 從陸地連成一線。 這樣,納粹的補給,只需要穿越直布羅陀海峽。 而英國的補給卻會被全部切斷。 ............... 此乃上策。 不知道希特勒為什麼沒有考慮到這個戰略。、
@jackjanys01
@jackjanys01 4 жыл бұрын
@@古德林-i4v 其實希特勒有想過 也跟西班牙佛朗哥下達最後通決 但佛朗哥直接擺明如果你要用軍事威脅西班牙 那我就投靠盟軍 就算西班牙戰到只剩下一人也不跟你同流合污
@chanchan9146
@chanchan9146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是少有得到希特勒賞識和西方高度評價的將領,他的戰術和風度都受人稱讚,不過也有人評論他的眼光讓他只適合擔當軍長(大約中將)而非元帥的職務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北非戰場相當可惜~他也落入姜維困境了 QQ
@林凱裕-g5c
@林凱裕-g5c 4 жыл бұрын
宣傳效果吧 創造英雄 凝聚民心 不管是打贏的戰績 還是死後的葬禮
@中島麟式
@中島麟式 4 жыл бұрын
那場也是義國想先打的(後來請求德軍幫忙,德軍那時東西兩面還得騰出手顧隊友),可以說是豬隊友坑到,諾曼第則是回去陪老婆過生日(秀恩愛死得快) kzbin.info/www/bejne/a5iyapx6griNjc0
@江汉风
@江汉风 4 жыл бұрын
适不适合当元帅应该跟同时代,同阵营的比吧。隆美尔不能胜任吗?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有人說,"隆美爾只適合擔當軍長(大約中將)而非元帥的職務"。 書讀太少,才會有這種想法! 這種想法,大概是記者觀點。 記者的程度大概是這樣。
@林冠廷-g8l
@林冠廷-g8l 3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帶兵真得很像西漢少年將軍霍去病:快、狠、準,打得對手錯手不及。
@ReiFenris
@ReiFenris 4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小小一枚二戰戰史迷 覺得這集古德林的故事梳理的很好,受獲良多 如果不麻煩的話 希望也能聽聽古德林的故事 也期待其他新的說書故事喔!
@mike-pl3fl
@mike-pl3fl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前幾天才突然想到這位人物可以寫報告,搜尋一下你就出片啦,感謝! ,古今中外有軍神的稱號並不多。將才輩出,帥才相對較少見。
@柳宗元-r5k
@柳宗元-r5k 4 жыл бұрын
還有一個重點,德國侵入法國,使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讓法國投降,最大的功臣就是隆美爾,進攻的速度超快,讓英法聯軍迅速崩解,讓隆美爾的長官只能在他後面,當起補給的工作。要不是希特勒喊停讓空軍出場,那場敦寇克大撤退的場景就會變成大俘虜營。
@大胖105
@大胖105 4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英軍也該慶幸有個海峽天險,不然德軍坦克早就開進去散步了,更不會有所謂不列顛空戰
@ktl169
@ktl169 4 жыл бұрын
據說隆美爾在當教官時 教學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戰場救護 並且強調能流汗就別流血的觀念 算是他的另外一種面向吧
@ikertable
@ikertable 4 жыл бұрын
你說的是這句? 流汗不流血,流血不留命,但是有腦子可以同時做到。 我自己比較喜歡這句 如果在戰爭獲勝後得不到任何東西,不要開戰。 英譯:Don't fight a battle if you don't gain anything by winning.
@白小元-o6p
@白小元-o6p 4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從三國開始對古今中外歷史有興趣,阿睿的說歷史正好是一堂歷史課。加油!
@---iu1gi
@---iu1gi 4 жыл бұрын
居然是隆美爾啊!!撇除其他因素,我最喜歡的就是他了!!
@uchida0282
@uchida0282 4 жыл бұрын
萬歲~我最愛的二戰系列♥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哈哈哈~整整半小時,可以聽個飽!
@藍海星空
@藍海星空 4 жыл бұрын
耶!半小時耶
@Josun
@Josun 4 жыл бұрын
來了來了,上次跟阿睿敲碗的二戰系列👍一開始的起手式就拿隆帥來講,來了一個先聲奪人🤣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後面接著還有大家投票的冠軍~山本桑,敬請期待
@pu-chengchien4190
@pu-chengchien4190 4 жыл бұрын
好想多聽聽二戰時期名將與王牌飛行員的故事~(閃亮亮期待的眼神
@談善根-e6n
@談善根-e6n 3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
@Herostory
@Herostory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您~
@十里山路不換肩
@十里山路不換肩 4 жыл бұрын
很精彩 期待曼師坦因 古德里安的故事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你不要害版主了!!!
@j7159347
@j7159347 4 жыл бұрын
期待曼斯坦因 唯一在1943年還有辦法成功反攻的德軍指揮官!!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j7159347 (1)那要講1940年法國淪亡之戰(西方戰役)。 光是講這個,就是一大挑戰了。 (2)再來,就是看看要不要講藍色案裡面的獵鴇作戰(克里米亞半島的戰鬥)。 (3)然後,要講 史達林格勒的包圍戰 跟 曼斯坦的救援( 雷鳴行動與戰鼓作戰)。 (4)然後,要講衛城作戰。 .............. 根本是一個大哉問 !!!
@琳阿嬤
@琳阿嬤 4 жыл бұрын
三大將裡面覺得這兩隻實力比上隆美爾高出許多XD 只可惜他們的對手是不太吹捧敵人戰後也很少拍電影的蘇聯XD
@許希祿
@許希祿 4 жыл бұрын
@@琳阿嬤 他們三人都是二戰德軍軍官的佼佼者啊! 隆帥在北非戰場,沒什麼資源挹注的狀態下,能打成那樣以經很不容易了
@孫泰鑫-x5j
@孫泰鑫-x5j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阿睿精彩講述用心準備,讓我知道一些我不知道隆帥的事。 隆帥穿軍服很帥,穿便服就很普通。 隆帥的著作「步兵突擊」現在還買得到, 只能說隆帥成也諾曼第敗也諾曼第,也為理念而離世。 在北非的隆帥也在非洲戰場上演空城計。 說到二戰時義大利我最近也突然想到,不要到時候真的美軍跟我中華民國英勇國軍跟老共開打,美軍如二戰開始的德軍每戰皆捷,而我國軍如二戰時期義大利軍一樣,除了幾場戰役跟敵後一兩次行動比較出色,其他都成為美國拖油瓶,戰爭史上笑談。 滾滾多腦河東逝水,浪花滔盡英雄 美味愛心的滷牛肉喜相逢 古今英雄事盡付笑談中 可惜沒啤酒 阿睿及團隊晚安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隆帥的戰術也是我以前在步兵官校常聽到的 :) 剛好我也是迫砲排排長,跟裝甲車協同作戰
@奇果子
@奇果子 4 жыл бұрын
真很喜歡看麥田的軍事書家裡還買了快一套,希望可以繼續說說二戰或一戰的名史。
@Mr-wo3fr
@Mr-wo3fr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阿睿的整理,二戰德軍的三大名帥永遠是軍神般的存在,希望下期可以聽到古德里安的故事
@山水-z5h
@山水-z5h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喜歡曼施坦因,真正的大師級,有一本書,失去的勝利,他親自寫的。幾乎所有的德軍高級一致推崇他的戰略眼光跟指揮能力。
@半山子羽
@半山子羽 4 жыл бұрын
《失去的勝利》,又名:《甩鍋的藝術》😂
@EileenKafka
@EileenKafka 4 жыл бұрын
@@半山子羽 又名《一切都怪小胡子》
@PIGTHEGOOD
@PIGTHEGOOD 4 жыл бұрын
甩鍋也沒錯,但他是德軍少數幾個在戰後居然還到北約當軍官主導對抗蘇聯的將領 代表他的才幹絕對是公認的。
@水源熊
@水源熊 4 жыл бұрын
曼斯坦在東線的多次作戰都成功挽回數次的德軍重大危機 還是少數敢拿辭職來威脅希特勒並抗命的將領
@phamchautuongvi7218
@phamchautuongvi7218 4 жыл бұрын
慘敗給朱可夫!
@浮雲油籽
@浮雲油籽 4 жыл бұрын
曼斯坦因/古德林這2位不論順風時,或拯救危局的表現,都遠優於隆美爾... 在北非因為沙漠地形,只能依海岸線推進,很難建立穩定的中途補給點,無論那方突飛猛進把補給線愈拉愈長,最終必然因精疲力竭而一路退敗,直至另一方的補給也因拉太長出現困難,局勢再度翻轉.
@曾德玉-n6b
@曾德玉-n6b 4 жыл бұрын
阿睿終於開始說二戰了,太棒了!!!
@董瀚襄-z7k
@董瀚襄-z7k 4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當時的思想還停留在戰車只是步兵支援裝備,所以機動性不被重視,二戰中德國最先將裝甲部隊獨立出來使用,機動性較周圍國家都強得多了
@未来-b2n
@未来-b2n 3 жыл бұрын
第一名将应该是曼斯坦因,无论是战略格局、多兵种协同指挥艺术、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都堪称德军第一。隆美尔的格局还是稍微小了点
@eganhsieh5832
@eganhsieh5832 4 жыл бұрын
雖然知道阿睿和片師放的照片應該只是情境示意,不過還是補充說明一下:影片10分43秒處照片中的虎式戰車是1942年才服役,在那個段落講解的閃擊進攻法國之役其實還沒登場。
@Josun
@Josun 4 жыл бұрын
更精確一些來說是1941年底,少量投入在進攻列寧格勒的作戰中(不過初次上場有點掉漆就是了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Josun 我讀二戰戰史,讀了快二十年了。 我也是這幾年看了滕昕雲的書才有一點點能力辨別哪一年有哪一型號的戰車。 你這樣要求阿睿,會不會太嚴格?
@Josun
@Josun 4 жыл бұрын
@@古德林-i4v 哈哈,當然沒有這層意思😆只是對於二戰迷來說,看到有自己喜愛的東西,會很想儘量補充完整😆
@Adrian-MY
@Adrian-MY 4 жыл бұрын
虎式坦克在非洲軍團是有幾架,1943突尼斯投降前有的。可以算上隆美爾有過幾架吧。
@Josun
@Josun 4 жыл бұрын
@@Adrian-MY 在凱薩琳隘口打的剛登陸沒多久的美軍哇哇叫😆
@Coco-ti4fg
@Coco-ti4fg 3 жыл бұрын
講到德軍怎麼能不提到戰略大師 曼施坦因呢?
@john79912
@john79912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 的戰略 就如孫子兵法(出奇制勝) 比支援不斷的 巴頓將軍 厲害多了。
@被門板夾到的貧乏神
@被門板夾到的貧乏神 4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隆美爾的裝甲師戰法,是將裝甲視同步兵在領導。隆美爾精通步兵戰術,也知道步兵短板,這部份從『步兵攻擊』教典就能很清楚。他會積極的要率領裝甲師,就是因為他明白裝甲師可以彌補步兵短板的缺點。將裝甲師的機動性與步兵師多樣攻擊性結合在一起,不單單只是戰車對轟,而是將每一輛戰車視為每一位步兵,奇襲、伏擊,這種打法讓許多盟軍困擾不已。 連巴頓都欣賞不已,只可惜沒有機會與之較量。 而埃及是一定要打,因為埃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設施,叫『蘇伊士運河』,不打不行,但怎麼打卻問題重重。 隆美爾不是戰略的侏儒,而是有現實的無奈成份。
@agree6688
@agree6688 4 жыл бұрын
打下埃及是為了日後與日本會師印度或中亞用。
@被門板夾到的貧乏神
@被門板夾到的貧乏神 4 жыл бұрын
@@agree6688 其中一個原因,戰略要素很多,真的不是戰略侏儒呀!
@被門板夾到的貧乏神
@被門板夾到的貧乏神 4 жыл бұрын
連現在美軍有些裝甲師在戰車中還會掛上隆美爾的頭像來激勵士氣
@weihuang2214
@weihuang2214 4 жыл бұрын
挖!!! 現在連二戰史都出來了... 希望阿睿下次能把美國101空降師的傳奇➡Richard Winters的故事和電影鋼鐵英雄的原型人物➡Desmond Doss的故事也說出來給大家聽~
@airynod
@airynod 4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隆美爾在北非時跟其他派系將領關係不是太好,在戰事中期被指補給線太長,而對方不打算為隆美爾調整補給安排,結果隆美爾回了一句「怎麼打仗是我的責任,補給是你們的責任吧,我怎麼要理會這些事」(大概) 他的戰術風格是有地方可以挑剔,但以結果來說他鍾情於閃擊戰但也不是單單的腦衝。
@taskdon769
@taskdon769 4 жыл бұрын
他在北非也只能那麼打.畢竟德國補給非常困難.因為攻打馬爾他失敗結果馬爾他成了地中海中間的一根刺.既然補給困難那只好硬打快打.只是最後還是被拖住了陣角加上美法聯軍從西非出現他卻能夠沒有慘敗的從北非撤走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airynod
@airynod 4 жыл бұрын
@@taskdon769 你說的也沒錯啦,只是我覺得他的前線調度是無可置疑的,但資源調動、管理方面確實是他的缺點。只單憑這點就說他不是一個優秀將領是公平啦,始終戰爭往往靠的是多於一個人。
@hwregame
@hwregame 4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主要問題是義大利海軍不肯幫忙,導致補給線時有時無(一直被英國皇家海軍/空軍搞)多次要求德國高層跟義大利不動就是不動,導致後面都搶英國的戰車等等來用,自傳裡不小部分都在抱怨補給可見當時的狀況多慘淡了…
@pinkygotohell
@pinkygotohell 4 жыл бұрын
讚讚讚!突破三國侷限一樣精彩!
@哲學美利堅
@哲學美利堅 4 жыл бұрын
曾有德軍將領抱怨過,為了救一個連的披薩軍,我可能必須出動兩至三個營的兵力 義大利軍隊的實力是真的厲害,整個列強也就他可以輸給衣索比亞
@淮特上將
@淮特上將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算是我很欣賞的將領之一,流汗不流血是他的教條,不讓士兵做無謂的犧牲,拿手絕活是用劣勢兵力吸引拖延敵軍,將英國裝甲部隊引至事先部好的陣地中,等英軍進入88毫米防空炮的射程後,一口氣送走敵軍主力,比起剛正面更喜歡迂迴穿插出其不意,比起元帥這個空銜如果能給他更多的補給,攻下埃及大有可為,在對等的條件下我不認為蒙哥馬利是隆美爾的對手,那些說隆美爾沒有戰略大局觀的,人家手頭的兵力就這麼多,與其坐以待斃能做的就是掌握戰局走向,主動進攻可能就是他達成這個目的的手段,只能說他們不夠了解這位沙漠狐狸。
@changkaichieh
@changkaichieh 4 жыл бұрын
義大利軍隊本身沒那麼弱,但很多人對於墨索里尼的戰爭興致缺缺,導致在許多地方的部隊都有厭戰的情緒,自然打起來相對消極,另外就是義大利海軍其實不差,只是要扛英國海軍還是扛不太下來
@TheJerrysew
@TheJerrysew 4 жыл бұрын
意軍主要是有能力有經驗的軍官都給墨索里尼處理了 如果是意國士兵給德國指揮官指揮打仗 就會是另一支軍隊 隆美爾的書中有題到這點 而且意軍小隊游擊都有不錯的打擊力 可能是他們在山區作戰吧
@howrelaxing
@howrelaxing 4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說要黑隆美爾在屠猶上抗命這件事,但我覺得他也許跟辛德勒最初的想法一樣帶有一點私心: "在物資跟人力都最短缺的地方/時點,還命令我放棄這堆無冤無仇,裡面可能包含了很多落難菁英的人力資源,我抗命你不一定能拿我怎樣,但要我交出/殺掉這些人,立刻就是一門妥妥的虧本生意。"
@tonychip1983
@tonychip1983 4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大部分的容克貴族子弟也普遍都是這個想法,再加上從小受的騎士教育不允許他們做不義的事,不過都是敢怒不敢言的心態,所以怒氣累積到最後才會有7月20政變
@ObataOtto
@ObataOtto 4 жыл бұрын
補充一下凡爾賽條約的部分 1.賠償協約國1320億馬克 (後減免至314億馬克) 2.放棄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及部分領土 3.限縮軍備,陸軍10萬人、海軍1.5萬人、裁撤空軍 也順便推薦一本書,小林源文的【德國非洲軍】,這本漫畫就有提到德意志非洲軍在北非的故事,還有隆美爾的前半生及北非戰場的事跡
@borntorice
@borntorice 4 жыл бұрын
1:38 梅塞施密特: 還好.....不然換我沒工作.(?) 5:55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 和法國元帥福煦, 兩位都成功預測到了二戰的發生, 而且不約而同的估計是25年以後.(實際上略早於25年) 6:12 一戰的兩百萬大軍, 瞬間要裁到剩下10萬, 軍官剩1/6其實還算客氣了. 事實上威瑪國防軍的軍階都是用壓低的方式在安排, 上校缺, 給少校塞; 上士缺, 給下士, 利用這個方法盡量擴大軍士官團的人數, 來為後來的擴軍留下基礎. 9:22 在1943年重編以前, 德軍各裝甲師所配置的裝甲團營數量並不一致, 雖然前線指揮官都能克服這方面的問題, 但這種"不必要的困擾"在1943年改編後才消失. 9:24 捷克的1938年式戰車, 斯科達(Skoda)廠的產品......對, 聰明的, 就懂. 9:33 在一戰中對德國軍事指揮層造成的黑日, 就是由英軍組織的大量戰車突擊造成. 不但衝過了前線的壕溝區, 也讓後方擔任總司令的魯登道夫"眼前一黑", 認為勝利無望而要求內閣向協約國提出議和. 但英法沒從此學到教訓, 英法軍中對於戰車派的支持者, 也沒有受到重用. 10:21 古德林在二戰德軍三大名將裡, 是唯一的正統裝甲兵出身, 而且是從帆布戰車時代就開始研究機動戰的問題. 曼斯坦跟隆美爾一樣是步兵科出身, 所以, 不要看不起步兵軍官啊. 13:25 其實義大利軍隊連裝備都爛, 陸軍都還在用一戰家當, 論裝備爛, 義大利跟日本當時算有得比; 基層士官兵戰術素養和士氣就差很多了, 不過軍官團, 義日陸軍是一樣兩光. 14:05 這張地圖不對!!!! 這是蘇聯解體後的地圖. 14:14 有沙暴時才會視線不良, 但這對於無線電應該沒什麼關係. 還有缺水這個問題沒提到. 14:18 戰略運補來說, 英國比德義要遙遠的多. 英國補給船團如果沒有強大海軍護衛(包括戰艦和航空母艦的艦隊掩護), 基本上不會進入地中海, 而必須繞行南非, 然後物資由紅海上岸. 這一來一往航行時間差超過40天, 因此英國許多補給都是這樣長程運輸而來, 在條件上未必比德軍好. 在北非戰區, 最重要的補給線就是海岸公路, 因此保持這條路的暢通對於補給來說非常重要. 15:02 關鍵就在於馬爾他, 雖然德國空軍兩度壓制成功; 但英軍也數次成功緊急支援守軍, 美國參戰後, 甚至曾動用美國航母來掩護英軍運補. 18:12 88公釐砲大顯神威的一戰, 英軍當時卻對高射砲用於反裝甲作戰的興趣不高, 同樣的88砲在蘇聯前線也是威風八面, 打的蘇聯的戰車滿地找牙..... 18:53 這幾十輛戰車量可能不多, 但帶來質的優勢, 因為其中包括長砲管的4號F2, 當時英軍沒有戰車能夠跟這種長砲管的四號進化型對抗. 20:04 自由法國旅在格查拉會戰時, 擔任斷後工作, 掩護英軍的殘兵撤退. 但這個旅在拖延隆美爾多天攻勢後並沒有被消滅, 旅主力(約3/4兵力)撤退成功, 到阿拉敏重新跟英軍主力會合. 21:09 此時墨索里尼已經在幻想於開羅辦閱兵了, 因此反而督促進軍埃及, 忘了要先拔掉馬爾他這根刺. 放過這一次攻陷馬爾他的機會, 島上英軍終於迎來"英美合援"的大規模補給, 至此隆美爾的命運就可以想見了. 21:20 火炬作戰開始.....其實這時候美軍打的非常笨拙, 還曾被英軍懷疑"這個鳥樣子怎麼反攻歐陸?" 但這裡跳太多了, 在1943年初有一幕名將的對決"凱賽林隘口", 是隆美爾和巴頓的正面對戰. 21:59 德國元帥有絕不被敵人俘虜的傳統, 因此在此之前沒有戰敗的元帥被俘虜過. 直到包路斯元帥, 於史達林格勒之戰戰敗時拒絕自裁, 而成為第一位被俘虜的德國元帥. 20:26 與其升我為元帥, 不如多給我一個師的德軍. 22:18 諾曼地登陸面對的就是隆美爾上任後, 才開始快速加強的防禦工事. 另外在諾曼第戰役期間, 隆美爾又遭到空襲負傷, 因此才會調往後方休養, 卻被捲入720事件. 23:26 不認同, 而且我翻過的戰史書裡面也鮮少這類評價. 23:51 納粹的條件比蜀漢好多了, 深厚的科技科學基礎, 強大的工業實力, 精良的車輛和火砲技術, 帶著普魯士傳統的優秀軍官團, 參謀本部的軍官養成. 這些東西, 無論諸葛亮還是姜維, 都沒有相對應的條件. 24:30 1941年冬季, 在古德林為首的德軍朝莫斯科進軍失敗後, 蘇聯的援軍向西反攻將德軍逐出莫斯科週圍, 導致東線全面潰敗. 希特勒下了死令不准撤退, 這個死命令當時是成功的阻止德軍崩潰, 但連帶讓希特勒從此迷信這種死守命令..........隆美爾獲令不准撤退, 只是最新一個受害者而已.... 24:39 並沒有. 非洲軍團最後全軍覆沒於突尼西亞. 因為非洲軍背後的地中海, 被美國海軍封鎖了, 空優也被英國和美國一起控制 德國只能利用空軍, 和英美空軍不會全時間制空的空檔, 少量的撤退人員(甚至連Me109都要裝好幾個人來撤退), 而裝備都只能丟在那邊. 空運能撤退的人數就很少, 還要面對敵機威脅, 能撤出來的了不起幾千人. 後來進入西西里島"協防"(明明是督戰)義軍的德軍, 是從歐陸各地調度而來, 包括當時正在打庫斯克會戰的單位.
@alastor0513
@alastor0513 4 жыл бұрын
我逸呆慄天下無敵啊! 另外,裝甲步兵師不衝一波下來,北非盟軍補給愈多愈難打;裝甲吃油,羅馬尼亞要打不打,停在北非就是等死,所以誰來都會切斷港口封鎖萌軍,增加地中海補給的穩定,隆美爾非常厲害啊!
@吃飯飯-o5y
@吃飯飯-o5y 4 жыл бұрын
這集很棒啊
@pangyeechan5188
@pangyeechan5188 4 жыл бұрын
第一名...................最後的條頓騎士倫德斯特,閃擊英雄古德理安,曼上施坦因的外號是????
@brainwashkenny1
@brainwashkenny1 4 жыл бұрын
以圍棋來比諭的話,隆美爾的風格和像坂田榮男。非常重視速度和機動力,對手如果反應不過來的話,還搞不清楚發生什麼事就被打得潰不成軍。但相對的,重視速度的代價就是實際戰力薄弱,遇到願意穩紮穩打的對手就佔不了便宜。就像當年的林海峰號稱二枚腰,就算初期吃了些虧,也能靠著厚實的棋形逐步扳回局面。
@munwyewong8130
@munwyewong8130 4 жыл бұрын
终于出二战了!而且还是我第二爱的将军!求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这两位我最喜欢的徳将
@waterchicken777
@waterchicken777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和同學兩個禮拜前才剛完成以隆梅爾為主的小論文 看這部影片覺得辛苦值得了
@jamielo367
@jamielo367 4 жыл бұрын
這集超好看 👍👍👍
@ggter-w5c
@ggter-w5c Жыл бұрын
阿睿您可以介紹埃里希·馮·曼斯坦嗎😅😅
@leungphilo3507
@leungphilo3507 4 жыл бұрын
阿睿學長可以講講奧匈帝國和一戰嗎?(小弟是東吳人,工作壓力大時最喜歡聽你的說書減壓。)
@siegfried174
@siegfried174 4 жыл бұрын
北非戰場比的是補給能力,誰補給好掌握主動發動攻勢,然後補給能夠支撐消耗逼退對手,通常就能取得勝利 所以當德國和義大利放棄攻佔馬爾他導致補給線被打好玩後就注定北非德軍敗北的命運. 隆美爾的戰術方式也只適合北非這種小規模(以二戰標準)部隊交戰的戰場而已 等到戰鬥拉高到複數軍團大規模戰鬥,他那種衝第一線的指揮能力就反而會造成混亂 簡單來說他跟巴頓一樣只適合軍團級十萬人規模的指揮,可以親自領兵攻擊的 一但遇到需要掌握整個戰場做大規模調動的作戰,他就搞不定了.
@臺伯留
@臺伯留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的戰爭範圍包含歐洲和非洲,作戰經驗極為豐富,這方面古德里安就比不太上了。隆美爾進軍大膽明快、可以說是靠一己之力用戰術來挽救了戰略上的總崩潰(至少多撐了幾年),不過說到裝甲兵團的組織和學說創新,他就不如古德里安了
@臺伯留
@臺伯留 4 жыл бұрын
@歐好師 古德里安這個人就是全方位的將領啊,從學說到後勤,從組織到實戰,他都能幹的很好
@吳尚樺-w4y
@吳尚樺-w4y 3 жыл бұрын
德國將領們都知道,隆美爾好大喜功,對他來說體面的勝利會比準備下一次的攻擊更重要,所以他的後勤跟續戰力是被詬病最嚴重的,這個問題或許在一開始還沒有很明顯,到了後來盟軍空襲對德軍後勤造成嚴重影響之後,這個問題就變成了他在北非大敗的主因
@維特多
@維特多 4 жыл бұрын
有要跟matt_電玩之夜一起合作討論二戰歷史嗎XD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有機會的話可以唷~(其實我們片師和他是同學 XD
@Kar1898k
@Kar1898k 4 жыл бұрын
@Saul Hsu 那就講繼業者戰爭唄,近東三國志不是講好玩的
@mattsgamenight
@mattsgamenight 4 жыл бұрын
@@Herostory 是隨?XDDD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mattsgamenight 是Sam大,嘿嘿嘿
@mattsgamenight
@mattsgamenight 4 жыл бұрын
@@Herostory 哈哈哪一位啊 姓劉嗎?😂
@沈匡正
@沈匡正 3 жыл бұрын
版主,請你評論孫立人將軍的生平,俺認為可比隆美爾將軍,都有相似之處。
@martinchenswonderland9410
@martinchenswonderland9410 4 жыл бұрын
阿睿可以考慮和Matt合作共同出二戰名將特輯
@吳承恩-c2k
@吳承恩-c2k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光輝級航母對塔蘭托軍港的狂轟猛炸,對隆梅爾的成敗有很大的影響!沙漠之狐也不是鐵打
@apple-on5pq
@apple-on5pq 4 жыл бұрын
阿睿和cheap絕對有基情,兩個都同一時間上傳影片
@arenado4099
@arenado4099 4 жыл бұрын
史陶芬伯格怎麼沒順便介紹,怕片長會太長嗎www
@yoyu4661
@yoyu4661 4 жыл бұрын
居然是聊隆美爾🤜🤛我好興奮阿~~~ 義大利...可能剩下海軍能打吧XD
@琳阿嬤
@琳阿嬤 4 жыл бұрын
義大利的問題就很簡單就是士兵不想打+高層都是腦殘 所以這差距在地中海跟東線就很明顯 東線的義大利士兵能幫德軍扛線,畢竟輸了就抓去勞改 地中海的義大利士兵投降的很果斷XD,大概是輸了還能開心地吃義大利麵的關係吧XD 然後還有之前看到義大利士兵有一個特色,人越少越會打像他們的蛙人跟傘兵都不錯 尤其蛙人在地中海更是赫赫有名
@shootmachine
@shootmachine 4 жыл бұрын
1941年4月,巴巴罗莎计划还没有实行(6月22日才开始),这时候哪来的东线?
@林國棟-v2s
@林國棟-v2s 4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德軍沒大家想那麼專制,連倫德斯特的名言是:[想要把行動變的有效率,就千萬別告訴上級,因為你作的都是錯的],即使是老毛奇也不太喜歡唯命是從的軍官
@motestt70711
@motestt70711 4 жыл бұрын
鮑盧斯與他的第六軍團 太可惜了 真的太可惜的 離開撤退與古德林會合 至少還能進行圍城打援 持續削減蘇軍的有生力量(當時蘇軍的素質真的不行)說不定東線還能維持戰略的主動的說
@nu-7hammerdown-401
@nu-7hammerdown-401 4 жыл бұрын
德軍就是一堆不聽上級命令的指揮官,才能打這麼久
@Kar1898k
@Kar1898k 4 жыл бұрын
但這也是德軍的軟肋,一戰凡爾登就是因為德軍的基層軍官有太多自主權導致的,法金漢一再的下令不要進攻,要把法軍全引過來慢慢耗乾,結果前線的德軍包括威廉皇太子指揮的部隊硬生生的幾乎打下了整個凡爾登,導致原本法金漢的計畫付之東流。
@tonychip1983
@tonychip1983 4 жыл бұрын
@@Kar1898k 率性而為才是真正的騎士精神
@R-Lin
@R-Lin 4 жыл бұрын
哦哦哦,是隆美爾!!!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HIHI
@cuby40
@cuby40 4 жыл бұрын
未來會做一集古德里安嗎
@juanzhu8323
@juanzhu8323 4 жыл бұрын
10分44秒处图片是虎式1型坦克,在1940对法战争中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讲的对但图片有放错哦
@luckytochens299
@luckytochens299 4 жыл бұрын
先讚美說書人阿睿 其次才是本次主題
@施峻宇
@施峻宇 4 жыл бұрын
希望下次可以講曼施泰因或古德里安{超期待
@謝明輝-e6o
@謝明輝-e6o 4 жыл бұрын
好精彩 希望能聽您講蒙哥馬利以及巴頓將軍
@神武秀策
@神武秀策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是將材非帥材,主因是隆美爾沒有意識到東線作戰取得資源的重要性但北非戰局讓隆美爾的機動戰術達到了顛峰確也成就一代名將,之所以會敗實在是沒有補及經不起消秏,由隆美爾給陸軍參謀總部信件可知,調回歐陸,是希特勒陷於兩線作戰,需隆美爾穩住西線由其情報顯示英美有可能在法國登陸,奈何德軍以為強弩之末了
@yichehsieh243
@yichehsieh243 4 жыл бұрын
阿睿~~~ 私心想聽德國720事件 >
@nu-7hammerdown-401
@nu-7hammerdown-401 4 жыл бұрын
稍微說明一下 1.義大利軍隊戰鬥不足,這件事不能說對,也不能說錯 義軍的戰鬥力低下主要還是領導階層的鍋,簡單而言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軍隊也沒有打仗的決心,而當戰爭準備完之後義軍有多狠這在蘇聯戰場上可說是有目共睹,甚至可以說比起德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2英軍在北非戰場上的表現可以說與後來隆美爾的德軍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義大利的大規模進攻到達邊境線之後義軍便停止前進(這裡就能看出來義軍的心理準備根本沒完成) 而當時的英軍也因為雙方戰力差距過大而選擇固守,然而英軍等啊等義軍都沒有過來,所以英軍心想不如趁這個時候反轉戰局,然後就跑去火燒連營了,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英軍也很大膽的運用了裝甲力量,於沙漠中快速行軍,準備堵截義軍數十萬大軍退路,至於有多快,快到原本一個完整的裝甲師,在到達預定地點的時候只剩下個位數的戰車,其他不是故障就是沒油,而義軍在抵達該地之後發現前面竟然是英軍也只能無奈的發動強攻,第一次沒攻下,數十萬計的義軍乾脆就直接投降 接下來德軍來了一樣的事發生在英軍上面,所以後來就流行著一句話“英軍用多快的速度拿下北非,就用多快的速度失去北非” 不過其實英軍在一開始輸的那麼快也有個原因,因為當時北非戰場的英軍有幾乎一半被調去希臘(然後輸了) 3隆美爾確實有參加政變,甚至可以說非常積極,只不過他不贊成用刺殺的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專業的補充!英德兩軍飛快丟掉北非據點的過程,真的是惺惺相惜啊
@林雨希-p8k
@林雨希-p8k 4 жыл бұрын
墨索里尼:欸欸你各位啊,我想要跟著樓上小鬍子一起打戰你們怎麼看? 下屬:老闆我們現在資源不足,現在參戰恐怕會有補給匱乏的大問題。 墨索里尼:可是我只要宣戰就能坐上談判桌瓜分土地了欸。 下屬:不然老闆我看這樣好不好,先讓我們備料三個月在參戰好嗎? 墨索里尼:已宣戰。 下屬:......
@林雨希-p8k
@林雨希-p8k 4 жыл бұрын
只能說義大利士兵真的也算慘,雖然說士兵的責任就是服從命令 可是碰上腦殘高層真的是哭笑不得 像墨索里尼這傢伙坐上高位,更不是因為像宅希一樣掌握了民心,要義大利士兵為他而戰我想他們大概也都嗤之以鼻吧 腦殘高層之前也看過文章還有一個例子 義大利海軍的艦載雷達技術在戰前算是有領先地位的 戰爭開打後艦隊指揮官覺得這東西沒啥鳥用,就沒用他了 直到義大利本土成為戰場後,也沒海戰打了,大家才發現義大利海軍塵封在倉庫裡的雷達非常先進非常有用XD 義大利士兵個個肩膀上都背著一群腦殘高層壓力很大r
@x77411
@x77411 4 жыл бұрын
我看了隆美爾的步兵攻擊一書之後 我感覺被搞混了 確實在山地營與奧軍打義大利人的那幾段很精彩 可是也讓我迷茫的是隆美爾的軍階,確實他在一戰結束時只有中尉階級,但我記得隆美爾從少尉排長升中尉在整個一戰裡算很前段就升了,但之後就彷彿卡等一樣升不上去 尤其是在與奧軍打義大利那段時,隆美爾是中尉階級當連長,並且由於出色的指揮與戰績讓他的營長對他很放心,好幾次戰鬥都是基於隆美爾的作戰建議,甚至是作戰時讓好幾個連都歸隆美爾指揮,幾乎可以說整個營裡的部隊有大半都在一個中尉連長手裡,反倒營長能直接指揮的兵都沒隆美爾的多....,而這居然是一個中尉....? 隆美爾在義大利戰線初步穩定後就被調進指揮單位去當參謀之類的職務,就沒有在像之前那樣衝鋒陷陣了,但是到了戰爭結束仍然只是中尉.... 難道是他誇大了自己在戰爭中前半那段衝鋒陷陣的戰績嗎? 像是在法國戰役中他的部隊基於他的判斷往往卡在法軍一些要地逼得法軍進退不得,而義大利戰役他帶領的山地營頂著敵軍的優勢砲火打下一個又一個陣地,這種功績幾時在戰地中拔升到少校帶自己的營都不奇怪... 可是他就是升不上去...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嗯嗯~這邊濃縮起來就是A. B山那邊的狀況,彷彿有雙無形的手,把他壓制住了,否則隆美爾是非常渴望追求軍人至高榮譽
@x77411
@x77411 4 жыл бұрын
@@Herostory 是的濃縮 因此漏地了他一頭衝的精彩做死片段... 在一戰初期他還是少尉排長時帶兵打一處斜坡,他往上坡沖進法軍戰壕,結果面對的是三個嚇呆的法國兵,他端起步槍射倒一個,結果他拉動槍栓卻發現在剛剛衝鋒中射掉其中幾發,他現在步槍內已經沒子彈了 在敵人面前裝彈顯然是白癡行為,他便端著步槍衝上去想跟對方肉搏,結果法軍回過神一槍打在他腿上,龍美爾跌出戰壕滾下坡被自己的部下抬回醫療營帳...
@古德林-i4v
@古德林-i4v 4 жыл бұрын
戰車,可以說是戰場上的完美武器,兼具了攻擊力、防護力、機動力。 ( 不過,這個觀點因為現代反戰車飛彈的出現,又受到了挑戰....不過,這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 一戰的時候,戰車就出現了,甚至因為戰車的投入,也突破了防線。 不過,那時候的戰車,續航力很低....所以,突破防線以後,無法繼續的深入挺近,以致於難以擴張戰果,產生決定性。 二戰爆發的前夕,戰車的續航力已經大幅提高了達到了一百多公里,各種技術性的問題也解決了。於是,就有人想要把戰車當作戰是戰場上的主兵。代表人物就是英國的 富勒、跟李德哈特,與 德國的 古德林。 古德林的戰車思想被希特勒所接受跟重用,富勒、李德哈特 卻不被英國官方所重視, 所以也就造成日後 納粹德國閃擊歐非的結果 !!! ............... (1)法國的戰術思想是這樣的,把戰車分散在各處,當作活動的砲兵使用。 步兵如果有需要,戰車就轟隆轟隆的開過來火力之援。 (2)以古德林為首的德國軍人的戰術思想是這樣的。 a.第一階段:把戰車集中起來( 因為戰車有強大的攻擊力、防護力 ),朝著敵人防線最脆弱的地方攻擊。 b.第二階段:防線突破了以後,朝著敵人的後方挺近(楔子與大鍋的戰術).....切斷敵人的補給線,攻擊敵人的通訊中心,作戰指揮中心,掃蕩敵人的砲兵.....讓敵人陷入混亂......到了這個階段,千萬不能休息......要毫不休息的攻擊前進( 古德林的諺語:"要朝著砲火的方向踩油門")。.......因為我們累,敵人更累。敵人不但更累,而且敵人處在指揮混亂中。......如果不趁著現在敵人亂了矇了,擴張戰果,把敵人打死打殘。等到敵人醒過來,重整了,恢復指揮了。我們將付出比累更鉅大的死亡跟代價,來擺平敵人 !!! 這就是閃電戰術 !!! 關於閃電戰術,隆美爾很明顯的,學得很好,學得很快。 ............. 1940年6月,納粹德國發動西方戰役(法國淪亡之戰)。 盟軍中了"希特勒"跟"曼斯坦"的計 !!! 希特勒跟曼斯坦在北邊(B 集團軍)投入3個裝甲師佯攻,撞盟軍的主防線。而且還投入了新銳的兵種傘兵。 南邊(A集團軍),卻從地形崎嶇的亞爾丁高地,以7個裝甲師為先鋒,把主力從這邊殺進來。 ............. 盟軍根本沒有想到德國人會從地形崎嶇的亞爾丁高地那邊殺進來。 所以,那邊的兵力非常的薄弱。而且軍隊的素質很差。 ( 德國人為什麼會挑這個地方殺進來呢,因為"古德林"跟"曼斯坦"說這邊的地形裝甲師可以走。) 隆美爾與古德林於是就在這邊,突破盟軍的馬士河防線。 隆美爾率先在地南特突破。 古德林在色當突破。 兩者幾乎是同時突破的。 事實上,隆美爾還比古德林早突破一點。 但是,古德林的兵多(3個師),又是攻擊主力所在,所以歷史上就簡單的寫成"色當突破"。 ................. 色當突破(馬士河突破)以後,其實作戰計畫沒有寫突破以後要怎麼辦。 基於德軍的優良傳統,任務指揮,( 任務指揮,又是一個大哉問。) 古德林 跟 隆美爾 就自作主張的拼命的追擊,然後向北旋轉,往法國的北海岸前進。 這時候,所有盟軍的精銳,全部陷入被切斷補給線,被包圍殲滅的威脅中。 為什麼說 "關於閃電戰術,隆美爾很明顯的,學得很好,學得很快"呢? 因為,剛剛當上裝甲師師長的隆美爾, 跟古德林一樣,很有概念。 色當突破以後......就不辭勞苦,毫不休息,拼命的追擊,一刻也不停留。 弄得英國人法國人,轍亂旗靡 !!! 根據隆美爾的日記,隆美爾的第七師,總是推近得最快....是最西邊的師。 關於這一點,我不知真假,待考,網友可以自行研究。 [ 所以,隆美爾不是拼命的移動讓敵人摸不著頭緒.....而是懂得抓住戰機.....不辭勞苦,豪不休息,拼命的追擊,一刻也不停留。] ................. 不過,快樂的日子總是容易過, 盟軍終於清醒過來,開始掙扎反抗。 (1)戴高樂組織了一些裝甲部隊,開始從包圍圈外攻擊古德林.....一度害古德林釀成危機。 不過,戴高樂的兵力太少了,兩三下就被古德林的裝甲軍掃開了。 (2)在包圍圈內,阿拉斯的英國人組織了一次逆襲。結果打慘了隆美爾。 隆美爾由於先前太順利了,未免有點輕敵。他明明知道阿拉斯有盟軍,居然沒有派兵警戒。 就大辣辣的繼續朝著法國海岸攻擊前進。結果被阿拉斯衝出來的英國裝甲部隊側擊 !!! 結果當然是很慘,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被側擊。黨軍骷髏師也同時被側擊,黨軍骷髏師居然被擊潰。 隆美爾的戰車團這時候在遙遠的地方,隆美爾只好把它召回,結果在半路撞到盟軍的戰防砲陣地上,回不來。.....隆美爾只好積極領導,命令所有可以開火的砲,都朝英國的戰車打。終於擋住了英國人的攻勢....然後,德國的轟炸機斯圖卡來了....終於救了隆美爾一行人。 [ 這就是為什麼隆美爾在西方戰役(法國淪亡之戰)的戰鬥能力,被有些史家質疑的地方。隆美爾在阿拉斯打得並不好。] 隆美爾嚇壞了,報告上級,他被盟軍的5個師,好幾百輛戰車逆襲。 實際上,盟軍只有3個師,81輛戰車。 ............................. 不過,不管怎麼樣,阿拉斯 是盟軍最後的反抗。 .............................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贅述了。 反正就是德國裝甲師通通衝到了法國北邊的海岸。 切斷盟軍精銳的所有退路。 希特勒命令暫時停止前進。戈林。 敦克爾克大撤退 !!! 反正,戰爭打到這邊,盟軍,尤其是法國人....已經死定了!!!
@SuperJsToysChannel
@SuperJsToysChannel 3 жыл бұрын
这集过瘾。以后能不能出一期讲魏特曼的
@kevinh4334
@kevinh4334 4 жыл бұрын
你讓我想到我國中的歷史老師 上課都在講故事 很有趣也有啟發 快考試才畫重點 歷史成績不好但確實喜歡她的課 另外 我想到國中學的落跑的台灣國總統唐景松 那時我就在想當時的背景是啥呢?可否聽您說說呢(無意筆戰政治 只想聽聽專業解說)
@井尹直政
@井尹直政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是當代戰爭名將 實至名歸,可以想像一下在本土歐洲作戰 跟 在 遙遠的非洲作戰 哪一個好打。
@MayatoLeung
@MayatoLeung 4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精彩,我建議講近現代戰爭多插播點真實視頻或者電影片段,看起來更容易理解。
@holiyo
@holiyo 4 жыл бұрын
這邊沒講到在盟軍諾曼第登陸之前 隆美爾強烈主張部署裝甲在灘頭阻擊 跟倫德斯泰特的裝甲位於縱深部屬相對 結果希特勒竟然聽倫帥 而非隆美爾的意見
@holungchau8090
@holungchau8090 4 жыл бұрын
放戰車給艦砲炸嗎?
@ff751030
@ff751030 4 жыл бұрын
被稱作隆美爾的下場都很類似呢 東方隆美爾也只是多喘了一口氣
@彥博-q1o
@彥博-q1o 4 жыл бұрын
建議 可以多玩點game 把那個圖示logo icon截下來 影片後製用 會更豐富 番號 型號 是軍武迷 很重視一環
@winterfan5657
@winterfan5657 4 жыл бұрын
1. 在北非戰場上, 隆美爾為何急於進攻?? 因為他知道如不速戰速決儘早結束戰爭, 在人員、武器及物資補給上的能量差異上, 遲早北非軍團會撐不住, 而事實上, 他也近乎成功了, 還是在補給依舊缺乏及以少勝多的情況下作到的, 直到 1942/07 第一次阿拉曼戰役剛開始時, 雙方的作戰人數約為 1( 德軍+多數義軍 ) : 2( 英軍 ) 戰車數量約為 1( 3/5 是義式戰車 ) : 1.8( 英式戰車 ) 空優方面 : 1 : 躺著的 8... 如果在這剛開始階段, 能多 2個德國師及幾十輛德式戰車及油料, 英國對北非進而對地中海區域控制權就該丟了~~ 德義聯軍的戰略目標也就達成了~~ 那還輪的到蒙哥馬利來撿便宜?? 2. 要不是是隆美爾得到的補給幾乎斷絕及病重返國, 蒙哥馬利這時轄絕對優勢的作戰人數、戰車數量、火砲數量及空優進行反攻並擊敗了德義聯軍( 好死不死... 這時德義的指揮官突然心臟病發過世... 部隊臨時失去指揮... ) 但就算如此優勢, 還是讓重回北非的隆美爾帶著德義主力成功徹退( 但戰車幾乎都沒了... ) 名將奧金萊克就算了, 名將蒙哥馬利?? 名個大頭啦~~!! 3. 好笑的是1942/08 上旬, 邱吉爾命令奧金萊克對隆美爾發動攻擊, 但後者表示英軍在9月中旬前不可能發動攻勢, 邱吉爾因而解除奧金萊克的職務, 第8軍團司令則換上了蒙哥馬利, 可是蒙哥馬利也沒發動攻擊呀~~ 還拖到 1942/10 才發動攻擊... 我真的要替奧金萊克喊冤的說~~
@user-Shuchan
@user-Shuchan 4 жыл бұрын
有機會請講講另一個因二戰成名的名將:朱可夫將軍 撇開他是蘇聯將軍的身份 同盟國的將軍群中 他的確很有戰略眼光==
@flymousetw
@flymousetw 4 жыл бұрын
這邊有個錯誤,1940年德國裝甲師一般有兩個團 各下轄兩個裝甲營。隆美爾的第七裝甲師只有一個團,但是下轄三個營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指正~這裡應該是說兩個戰車營比較妥當,另外有一個我記得好像是機械化步兵營 :)
@flymousetw
@flymousetw 4 жыл бұрын
@@Herostory The organisation structure of the 7th Panzer Division of the German Heer (May 10, 1940), in preparation to the Battle of France was as follows.[49] 25th Panzer Regiment (under command of Oberst Karl Rothenburg) / German: Panzerregiment 25 (PzRgt 25) I Panzer Battalion (Schmidt) / I. Panzerabteilung (I. PzAbgt) II Panzer Battalion (Ilgen) / II. PzAbgt III (66th) Panzer Battalion (Major Rudolf Sieckenius) / III. PzAbt (PzAbt 66
@flymousetw
@flymousetw 4 жыл бұрын
@@Herostory 資料來自維基和隆美爾戰時文件,德軍1940年裝甲師標準編制就是兩個團,各團兩個營,每個營四個戰車連.另外在配上兩個機械化步兵團.到了1941年.希特勒為了增加裝甲師的數量.每個裝甲師才只有一個團,兩個營.戰車數量150-200輛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flymousetw 哈哈哈,做完這支影片,我以前在步校上課的回憶都回來了~
@孫泰鑫-x5j
@孫泰鑫-x5j 4 жыл бұрын
帥睿晚安 其實阿希封將軍元帥還有一個目的 就是逼將軍自殺,不被俘
@capt.morgan8436
@capt.morgan8436 4 жыл бұрын
普鲁士軍官的軍事素養,参謀作業,都是各國的佼佼者,二戰10大名將德國就佔了3位。
@LeoYuan-m6i
@LeoYuan-m6i 4 жыл бұрын
說得好!謝謝你!
@赤城省三
@赤城省三 2 жыл бұрын
二戰德軍將領群星璀璨,盟國的那些所謂名將只是有海量的物資或者是人海或者兩者具有
@otsa120
@otsa120 4 жыл бұрын
二戰德軍第一名將 明明就是 曼因斯坦(曼施坦因) MANSTEIN。 入侵法國的作戰計劃就是 曼因斯坦的構想。
@cheahgy3606
@cheahgy3606 4 жыл бұрын
有没有兴登堡啊
@МихаилЮдинцев-с8ь
@МихаилЮдинцев-с8ь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確實也是一名虎將,不過要論第一名將,我認為還是埃里希.曼施坦因比較適合擔當這個名號
@МихаилЮдинцев-с8ь
@МихаилЮдинцев-с8ь 4 жыл бұрын
@莫德爾.瓦爾特 防禦之獅
@lucaschen8721
@lucaschen8721 2 жыл бұрын
@莫德爾.瓦爾特 以10萬人防守150萬紅軍真的秀!
@503kuma
@503kuma 4 жыл бұрын
讀過隆美爾傳,他具獨到的戰略眼光,只是後勤能量無法像美國一樣,把他換到盟軍陣營二戰可能早結束了…
@deanjames9408
@deanjames9408 4 жыл бұрын
第一場戰役我本來想說隆美爾非常勇敢,直至我聽到他們的對手是意大利士兵..
@yanweiwang516
@yanweiwang516 4 жыл бұрын
突然感觉隆美尔跟霍去病的际遇有些相似😃
@tom960674
@tom960674 4 жыл бұрын
隆美爾至少在作戰和戰術上面都是奇才,論及戰略觀點也不差,只是沒有大軍和足夠的指揮權給他證明。 後來在建設大西洋長城時他和古德里安意見有蠻大的分歧,事後證明隆美爾是對的ーー盟軍強大的空優和夜間轟炸能力讓德國根本不可能有餘力調動機動部隊待登陸後反擊(古德里安的想法,八成是東線只有蘇聯破空軍,沒見識過盟軍的厲害),只可惜大西洋長城的縫隙被盟軍抓個正著(隆美爾登陸時還剛好不在),不然多給隆美爾一些時間和支援,歐戰大概還要多打一年。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只是沒有大軍和足夠的指揮權給他證明」推這句!不過也有學者會反面解釋,到底是不能指揮大軍,還是不給他指揮大軍?就變成雞生蛋、蛋生雞的悖論了
@FUCKBB
@FUCKBB Жыл бұрын
你說的很棒🎉🎉🎉
@謝嘉文-d3e
@謝嘉文-d3e 4 жыл бұрын
9:22時 侵法時第7裝甲師只有2個裝甲營?這很奇怪啊 因為侵入法國時 裝甲師的編制是下轄2個戰車團 是口誤嗎? 侵法戰役結束後 裝甲師進行擴編才變成下轄1個戰車團
@Herostory
@Herostory 4 жыл бұрын
是口誤沒錯,應該是兩個戰車營啦,詳見樓上討論 :) kzbin.info/www/bejne/m4aWqWuLbtBliNU&lc=UgwQNFvsBU583JnxPTx4AaABAg
UFC 310 : Рахмонов VS Мачадо Гэрри
05:00
Setanta Sports UFC
Рет қаралды 1,2 МЛН
We Attempted The Impossible 😱
00:54
Topper Guild
Рет қаралды 55 МЛН
亞歷山大東征,決戰波斯帝國!|【英雄故事書】#19
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