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家庭的悲劇:叛逆的弟弟成電競冠軍,溫順的哥哥成了殺母弑父的凶手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56,013

M2档案

M2档案

Жыл бұрын

會員通道:
/ @m2story

Пікірлер: 2 600
@danashen-iv4ob
@danashen-iv4ob Жыл бұрын
"父母存在的意義 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當孩子想到父母時 內心會充滿力量 會感到溫暖 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因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這句話不只是戳中了我 而是直接把我給戳爛了
@myralee1816
@myralee1816 Жыл бұрын
不好意思,最後一句忍不住笑岀來了🤣 因為太懂才會笑,可是這種笑也是背後無數的無奈。 我直到步入中年,才真正有想清楚「父母存在的意義」這個區塊。因為每每提起,或面對他們,我才深深了解到原來我從不知道什麼是內心充滿力量、什麼是感到溫暖,也在面對各式各方面困難時,還得額外安撫父母,他們在我的困境上「不小心」的多摻一腳我還得為他們善後,然後自己遍體鱗傷⋯ 所以大概同道中人,大家理解了那個父母本該有的意義後,應該都會爛成一堆了
@garychen6226
@garychen6226 Жыл бұрын
以前想到父母會覺得很揪心,對於小時候被揍無法釋懷。 現在長大了想到父母已經沒感覺了。 好幾次,回到家鄉,回到那熟悉又模糊的地址 都是站在門口許久,算了,住飯店吧
@haleny
@haleny Жыл бұрын
我以為父母存在的意義就是像山一樣壓著你XD
@amisi8136
@amisi8136 Жыл бұрын
感同身受
@Tankman10454
@Tankman10454 Жыл бұрын
@@amisi8136 我也被戳烂了
@3gmom408
@3gmom408 Жыл бұрын
这个大哥是个好人。这么照顾自己的弟弟可见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
@jinyang3950
@jinyang3950 Күн бұрын
很明显游戏可以是千万职业中的一种,但是精神上的高危职业,一不小心就会失控。彭哥替弟弟先做了演示。
@xiangtao7179
@xiangtao7179 4 ай бұрын
这种父母最爱的不是孩子,而是他们自己。
@jmaustinbook127
@jmaustinbook127 Жыл бұрын
哭著看完了這季,我從小被做醫生的母親打起來的,可以在任何人面前啜我的頭罵我沒用罵我傻,永遠都不夠優秀,終於成為了律師以後也沒有一句讚美,都是詆毀。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發覺自己也遺傳了這種做母親的風格,一直努力擺脫和逃脫這種魔掌,非常的艱難,還好有個樂天派的老公改變了家庭氛圍,所以希望看到這個視頻的父母能對子女寬容和諒解一些,不然不幸福是會延續的.....為每一個家庭祈禱能幸福
@rikokuo2964
@rikokuo2964 Жыл бұрын
沒事 畢竟從小到大都在打罵的家庭中長大 會有這種狀況 我的個性也是不好 雖然沒有管教太嚴 但父母都喜歡跟別人的小孩做比較 讓我覺得是怎樣 有工作做好好過生活就好 不要做些喪盡天良的事就好
@YM-L
@YM-L Жыл бұрын
您對「差點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是有自覺的,甚至願意承認,這樣已經很讚;有意識並努力思考如何調整,漸漸會改變的 真的,家庭其實是自我造就的一條路,在問題中、自身如果不改變,光是進入這個階段是不會變更幸福的,還可能會放大不幸;能有這個體悟很不容易👍
@GamE-uk9su
@GamE-uk9su Жыл бұрын
情感虐待所造成的大脑创伤是永久性的,就像人的痛苦记忆一样。她是故意选择不去看你好的一面,仅对你不好的缺点进行人身攻击,把你养成防守大师😂,给人做律师非常适合你哦,尽管代价是惨重的。继续痛恨你的母亲吧,而不是转嫁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教育与人身攻击还是两码事,切断与母情感连系,也不带子女看望母,只提供金钱补助,以此切断代代仇恨传递,隔离以免伤害性报复。
@takuyakimurafan
@takuyakimurafan Жыл бұрын
这种样子的家庭带给孩子的都是窒息和束缚!离开他们剥离自己,勇敢面对生活,把他们给你的条条框框都视为垃圾,你才能获得快乐。祝福你!
@danli4378
@danli4378 Жыл бұрын
在你這代覺醒就好 老一輩是沒救了
@hinicole5657
@hinicole5657 Жыл бұрын
说实话,我并不觉得这对父母是爱他们的孩子,从头到尾,他们都是自私的,从未尊重过孩子,或者试图理解他们的孩子。他们根本不在意孩子爱什么,喜欢什么,他们只是在享受自己的权威,并在孩子违背他们的意愿而气急败坏。
@birdyashiro1226
@birdyashiro1226 Жыл бұрын
有的时候应该是方法不对,毕竟不能试验
@elizabethii3448
@elizabethii3448 Жыл бұрын
功利感十足,简直就像投资,付出就要回报!
@hugolai7033
@hugolai7033 Жыл бұрын
不接受新的一套, 即使到了外國也沒有改善
@christineheinz6400
@christineheinz6400 Жыл бұрын
我感觉还有他们的面子
@jotaro1011
@jotaro1011 Жыл бұрын
觀念不同罷了不能說不愛 舊觀念是照自己的方式來愛 新觀念是要兼顧孩子的感受
@m-hli8145
@m-hli8145 Жыл бұрын
故事聽到還沒一半,我竟然開始同情殺人的大哥了。感覺大哥也承受了父母對彭亦亮擔任電競選手的不能茍同帶來的難受和痛苦,加上他一直做家中乖乖牌,可能也長期壓抑他自己吧。 我家也是長久的乖乖牌大哥,到40歲才出現叛逆!很感嘆!
@leehan1270
@leehan1270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悲劇完全是父母一手造成,身為孩子的一出生已經成為父母手中的泥巴,他們生孩子不是因為喜歡孩子就是想控制下一代成為另外一個自己出去有面子因為他們是人上人。
@scps920802
@scps920802 Жыл бұрын
長大殺人,年幼自殺...
@skoobiedew7967
@skoobiedew7967 Жыл бұрын
是啊! 个人觉得这个大哥很可怜,永远在家里默默地忍受一切,为了维持这个家的和平和弟弟的发展,牺牲了自己。 希望他能找个好律师,不要被判太重的罪。
@rayj8632
@rayj863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是, 孩子早叛逆其实真的不是坏事, 起码不会人到中年了直接来个灭门. 半大孩子多闹闹也就都过去了.
@skoobiedew7967
@skoobiedew7967 Жыл бұрын
​@@leehan1270 但是这个弟弟其实真的成了人上人了呢,他们又不撇。 主要是他没有成为这对父母自己心目中所认可的人上人。 我去特意调查了一下,这个弟弟真的很有天赋而且品德好,七次个人冠军,一次MVP奖,但还是很谦虚,很平易近人,在电游界里口碑很好。 这样的孩子,这对父母会这么不接受。
@wenz4218
@wenz4218 5 ай бұрын
很令人难过 第一个发掘弟弟天赋的就是哥哥 弟弟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少不了哥哥在背后的支持 弟弟在踏上自己的顶峰后,开始羡慕起可以留在父母身边,作为父母眼中“隔壁家的孩子”的哥哥 但是弟弟从未想到,其实这个世界上,最羡慕他的人 就是他的模范哥哥 他的哥哥可能每天望着弟弟比赛的身影,看着弟弟可以通过喜欢的事物来赚钱,默默把自己也投射了进去 「如果我当年能像弟弟一样勇敢,是不是也能...」 哥哥可能在无数个夜晚都这么幻想着 在日复一日来自父母 职场 和对弟弟的羡慕中 这些情绪一点点压垮了哥哥的理智线 最后在一起互相支撑过来的女友的分手决定 是毁灭哥哥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种时候 想必父母的责备式开导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以我父母为例的话,这种时候他们一定会觉得要更加刺激你,逼你,你才能走出来) 一个职业,性格,处事都非常温柔的人,在一个晚上内,变成一个持刀嗜血的恶魔 天知道他的内心压力有多少 看到弟弟在出事后依然赶去比赛 我忍不住这么幻想着, 会不会在出事后,弟弟在探监哥哥的时候,他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为什么最支持,最爱护自己的哥哥会伤害他们的至亲 但哥哥只是向往日温柔的他一样,微笑的对弟弟说「你不是还有比赛吗,快去吧, 我喜欢看着你在赛场上光辉的样子」 弟弟才会义无反顾地回到赛场上 夺下这份冠军 即使他的父母至始至终都没有到场,这场比赛也不会到场 但弟弟知道,在银幕后,自己的哥哥一直在看着自己
@elonmask318
@elonmask318 4 ай бұрын
淚目了 😢😢
@yongyang6733
@yongyang6733 3 ай бұрын
一个家中长子承受的精神压力很大
@Vi-ly9di
@Vi-ly9di Жыл бұрын
華人父母這種碎念、命令還有指責式的說話方式真的會讓人覺得很心累,甚至精神狀況不好時真的會發飆或崩潰,雖然冷靜下來會知道他們是"為了你好",也告訴自己不要跟父母一般見識...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夠學習溝通的智慧,不要固執地用自己的方式為別人好。
@chiahaowu2931
@chiahaowu2931 9 ай бұрын
我小時候也會覺得,「啊畢竟你是大人比我有經驗,雖然不認同但還是聽你的」但我獨立、人生也經過許多學習後,我發現那個很喜歡‘教’我怎麼做的媽媽其實完全沒有努力在解決自己的問題,並過著一團混亂的生活。理解這點以後,即便要承受很多壓力我也會堅持自己思考後所做的決定。畢竟父母無法為你的人生負責,只有自己可以
@alicedegaetano5879
@alicedegaetano5879 9 ай бұрын
华人父母认为他生你养你,他就有支配你的权利。他无论说什么,用什么语气你都得无条件接受😢
@Mu-hz6kp
@Mu-hz6kp 8 ай бұрын
我現在都直接嗆回去了!
@Lovefufuland
@Lovefufuland 7 ай бұрын
其實分析要到位😂他們不是為你好,而是為了自己口爽,出言傷你一定是覺得你可以恰才說出來的。😂他不跟他長輩老闆說卻偏偏跟比他年紀小听話的人說,證明他是選人來恰。
@obj6989
@obj6989 6 ай бұрын
@@chiahaowu2931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父母的认知,大概率是脱离现实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基于自己年轻时的认知,而过去已经太遥远。年轻人对于新事物,新规则的认知,常常比长辈要正确得多。所以既然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如果经过深思熟虑,就坚持到底吧。
@menggao3949
@menggao3949 Жыл бұрын
哥哥太可惜了,照顾了所有人却忘记了自己,最终迷失自我。
@TheKibirige
@TheKibirige Жыл бұрын
最妥帖的评论。
@user-wd7fs8iv1x
@user-wd7fs8iv1x Жыл бұрын
為什麼專制的父母,一定要等到家破人亡,才要幡然悔悟呢
@elizabethii3448
@elizabethii3448 Жыл бұрын
@@user-wd7fs8iv1x 这跟中国文化中的 法家的专制思想和儒家的服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维有极大的関係。
@MikeHo-oc5wr
@MikeHo-oc5wr Жыл бұрын
那是因為他的父母把弟弟給趕走了,只因為他弟打電玩,如果是他弟勉強留在家,後來可能是他弟殺父母
@SHARKS720
@SHARKS720 Жыл бұрын
想多了,叛逆的人懂得抒發自已的壓力,溫順的人只會把壓力累積起來
@cls7108
@cls7108 Жыл бұрын
大哥很可憐,為了維護弟弟,維繫家庭,承受了來自父母額外的壓力,最後更被逼瘋了。讓人很傷心。
@user-fp7yr5pb3r
@user-fp7yr5pb3r 5 ай бұрын
反過來也看不到父母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
@woops473
@woops473 Ай бұрын
@ddd123779
@ddd123779 8 ай бұрын
我大概能想到父母是怎麼安慰的 「女朋友再找一個就好了,沒關係........可是你也要反省反省,都要結婚了怎麼突然分手了呢?」 「媽媽是為你好,但你還是要改改你甚麼甚麼個性的部分」 「你要記得那個房子要怎麼處理」 「如果女生懷孕了,是兒子要回來,是女兒就不用爭扶養權了」 「你弟弟沒有打算要結婚,那你應該要怎麼樣怎麼樣.....」 其實與其說他們來安慰,擔心當然是有的,但他們更關心外在及未來長遠的打算。 這幾句還真不是從網路影片上看來的,這是我客戶家的真實寫照,他們當時女友分手還留了隻貓咪 那隻貓也是後來他們家庭不愉快的火種,但那隻貓貓最後是安詳的去世的,大家安心,沒有虐待。
@c2c246
@c2c246 5 күн бұрын
人與人的互動,就像是在跳華爾滋, 父母要了解,當子女長得跟自己差不多高時, 父母就會迎來孩子的第一次叛逆期, 因為小孩子會開始有自我意識與開始想要自己做主, 但受限於經濟因素,孩子通常會隱忍與思考如何與父母相處。 但當孩子開始有經濟自立能力以後, 父母就應理解到可能要迎來孩子的第二次叛逆期, 因為孩子的選擇若極端點,孩子可以選擇一走了之, 此時再將小孩當作寵物指手畫腳時, 父母就要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 長兄如父, 只是現在這位長兄換二哥當了, 願所有人都能得到平靜且幸福的人生。
@Ching_ima
@Ching_ima Жыл бұрын
老實說,這個事情就是個悲劇,很難不同情哥哥的。 哥哥真的對弟弟好好,中間還幫忙調解家人關係。奈何華人家長的教育方式真的⋯雖然很關心,但表達出來的卻是束縛限制指責,必須按他們的理解去做,否則一切都是錯。我有時候也會忍不住教育我的父母,我是我,你們是你們,任何人都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但教育這條路還很長。
@juliali8301
@juliali8301 Жыл бұрын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子女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子女想到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Ray说得太好了!
@candychen3489
@candychen3489 Жыл бұрын
每个做父母都该记住这段话👍
@peterli4387
@peterli4387 Жыл бұрын
这句话真的让我泪流满面
@josephineandy116
@josephineandy116 Жыл бұрын
一开始真的是为了妈妈而活着,可是因为妈妈一次又一次地嫌弃孩子的外貌,一次又一次的在孩子朋友面前嫌弃孩子外表,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孩子自己不会讲孩子的好的伤人话语,导致孩子再也不会以她而活,也不会把她放中心,因为她只会让孩子不开心,压抑,她的每句话都会影响孩子,精神虐待。
@helenzhu1798
@helenzhu1798 Жыл бұрын
🙏🙏🙏
@bella8303
@bella8303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覺得,父母存在的意義,是愛😊,當然不是自私的愛,是無私的愛。但是有代溝,還是分開住好,保持距離😅
@user-nl5bm6ei3z
@user-nl5bm6ei3z Жыл бұрын
華人家庭最常發生的情形就是:我是為你好,然後一直唸,一直碎唸,持續碎碎唸,沒脾氣也被唸出火氣了
@cristli7619
@cristli7619 Жыл бұрын
没错。如果没有爱他。一直碎碎念。终有一日会出现灭门之祸😥
@peterma594
@peterma594 Жыл бұрын
念叨可以让人发狂,这是真的!
@jennifer12366
@jennifer12366 Жыл бұрын
沒錯,一定得把自己的意思灌輸進去你的腦袋用水泥塗起來!我的大陸老公就是這樣。
@xiaopijiang1
@xiaopijiang1 Жыл бұрын
这期特好!感人,感叹,难过,难解。
@Dliu369
@Dliu369 Жыл бұрын
@@jennifer12366PUA型老公,控制欲很强,可能是在家外混得不咋地!😅
@hayden5519
@hayden5519 Жыл бұрын
在亞洲家庭,長子的痛苦真的是很難用言語說出來的,只有親身感受過的人才懂,唉。同為有叛逆弟弟和權威父母的長子,很能理解為什麼他哥最後會把自己搞成這樣......
@user-di6cl8nv6n
@user-di6cl8nv6n 9 ай бұрын
我父母生了10個小孩,我排老六,父母因為太忙,沒時間管小孩,讓我自然的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常想父母怎麼不像其他的父母會叫小孩要做這個或不可以做那個等...,長大後我才知道父母給我100%的自由有多可貴,可以獨立思考,現在的我已移民美國多年,自己在美國做點小生意,台灣與美國都有置產,我要說的是:不要剝奪孩子經歷,不管好的還是壞的
@YullDiS_Tutstin
@YullDiS_Tutstin 4 ай бұрын
10....WW
@jackynft16
@jackynft16 Ай бұрын
呵呵,別人李嘉誠的兒子,從小就在公司開會接受各種管教和教育,現在,也家業有成,是不是因為他爸管得多嗎?😂😂😂,你這沒有普遍性的,有意義嗎?那麼多沒有父母管教的都廢了,你要拿特例當所謂的真理,真是蠻搞笑的,有一種叫倖存者偏差都不?
@user-di6cl8nv6n
@user-di6cl8nv6n Ай бұрын
@@YullDiS_Tutstin 2萬美元大概60多萬台幣,我不知道人民幣多少?
@travelchina1686
@travelchina1686 29 күн бұрын
我父母也因为工作忙,对子女管束很少。但爸爸有空会带我们玩儿,还经常鼓励我们要强。小时候也羡慕过别的孩子被照顾得很好,自己经常像个流浪的孩子。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虽然聚少离多,但想到和父母在一起时都是甜蜜的回忆
@user-nn5wf4sq8w
@user-nn5wf4sq8w Жыл бұрын
這個哥哥對弟弟的付出真的很很感人!真的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ace.tennis
@ace.tennis Жыл бұрын
哥哥没被保释?
@annie7453
@annie7453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没有这俩混蛋父母,这俩孩子是多么的成功和幸福。
@rikokuo2964
@rikokuo2964 Жыл бұрын
這是我個人猜測 大家看看就好 父母親可能要求要好好用功讀書有好成績 以後有很好的工作 但就是太嚴厲只能用功讀書不能有其他的玩樂興趣 導致無法發洩 這一直壓抑的一下子爆發出來 導致這場人倫悲劇
@kholmsk20
@kholmsk20 Жыл бұрын
说的好,真的是混蛋父母
@user-id1ix4tz2u
@user-id1ix4tz2u Жыл бұрын
動手也是一種解脫
@lixingzhao4539
@lixingzhao4539 Жыл бұрын
看到父母因为游戏让18岁的儿子离家完全不联系,同为父母的我真的不能认同这里面有多少爱,只感受到了他们对孩子的索取,他们希望孩子能按照他们认为的成功去走,这是自私不是爱,不认同游戏或孩子玩游戏是一回事,怎么看待孩子是一回事。
@jennifer12366
@jennifer12366 Жыл бұрын
唉,孩子18歲畢竟還小。怎能就這樣不聯絡?
@catherinekellychen2509
@catherinekellychen2509 Жыл бұрын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毕竟通过打职业电竞而成功的是极少数几字塔尖。大部分人打游戏都是烧钱、熬夜、颓废、不务正业。我表哥之前就那样,18岁沉迷游戏,大学都没去考。好在后来幡然醒悟读了一个成人自考
@user-jn1td3qn5r
@user-jn1td3qn5r Жыл бұрын
@@catherinekellychen2509 可是這人居然大學考好才打遊戲
@carmanjun4859
@carmanjun4859 Жыл бұрын
这是自以为是皇帝的父母,想让子女无条件服从。这样的父母我见过,真的替他们的孩子觉得很惨。我都想问一句:难道你们是君臣第一, 父子第二?你要是没有皇位给孩子继承的话,就别用这样的态度对孩子。即使是古代的大部分皇子,心中对父皇也是很多怨恨的。而且,封建社会早就灭亡了,父母对孩子应该是亦师亦友才能永久亲密。
@leeyu8821
@leeyu8821 Жыл бұрын
​@@catherinekellychen2509 所以父母选择完全断联就是为孩子好吗?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显然只是无法接受孩子不再无条件服从,试图绑架亲情作为筹码逼对方就范罢了。包括其他一些主张父母观念陈旧,爱孩子只是方法不对的言论都蛮可笑的,都是为这种幼稚又自大的行为找的借口罢了。Toxic ego无论如何都toxic.
@user-oc4hc5lf1p
@user-oc4hc5lf1p 8 ай бұрын
大哥真的很支持自己的弟弟 看了很想哭 發生這種事
@hungcat0123
@hungcat0123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平常脾氣越好的人越可怕,因為平常可能都在壓抑。這故事裡面講的華人家庭真的很typical 都要孩子唸書走正規的路,也不懂跟孩子們溝通的高壓方式..結果叛逆的那個孩子反而沒事,而被壓抑聽父母話的那位卻被壓垮了,值得做父母的省思啊
@emmaz.3020
@emmaz.3020 Жыл бұрын
作為心理咨詢師,很堅定地建議這樣家庭的孩子要徹底割斷和父母互相依賴,才能有個健康的邊界和關係
@chingmankeung6434
@chingmankeung6434 Жыл бұрын
徹底嗎?🥺
@danashen-iv4ob
@danashen-iv4ob Жыл бұрын
@@chingmankeung6434 雖然我不是諮商師 但是看得故事也挺多 就是徹底沒錯 這個徹底 是給彼此有長大的空間 知道 彼此都是大人 就該用大人的方式對待彼此 等邊界長好了 相處才有機會正常 不然說真的 不健康的關係長久下來就是互相傷害而已 也就是彼此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 個體發言權 決定權
@user-oh9of4mt2v
@user-oh9of4mt2v Жыл бұрын
遠離有毒的父母。
@founhugo
@founhugo Жыл бұрын
说到点子上了--这家人从里到外都不正常,有点儿死活都要绑在一起淹死的感觉。 说到底,所谓中国家庭传统文化就是不正常的,戕害人性的。
@wanlunxxxx
@wanlunxxxx Жыл бұрын
@@user-oh9of4mt2v 真的 把他們當路人來相處 整個人就會健康起來
@user-kz7ct7eg6h
@user-kz7ct7eg6h Жыл бұры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亞洲文化圈,與父母和解,一定是最愚蠢的決定。你可以想念他們,但永遠不要忘記你當初決定離開的那個感覺:那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katiechen3381
@katiechen3381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
@gloriacheng2430
@gloriacheng2430 11 ай бұрын
劃清界線與父母和解並不衝突。有能力與父母和解的人,通常生命無憾,也會比較快樂通達。
@user-mp1uj4qu9q
@user-mp1uj4qu9q 10 ай бұрын
很像被家暴的感覺,打過了氣消了總以為會改,最後遍體鱗傷
@47c95
@47c95 9 ай бұрын
這個回覆是我認為最明智的。
@tamabiidvonpee7276
@tamabiidvonpee7276 9 ай бұрын
收藏+点赞👍👍!!!!亚洲文化圈真是这样的!!!!
@conychihua
@conychihua Жыл бұрын
看完這集好想哭 為什麼別的家庭父母 對小孩能夠自然而然表達出愛與關心 我們的父母總是用一些難聽的話 表達他們的關心與愛 或許他們心裡不是那麼意思 但真的從小時候一點一滴傷透我的心 所以現在我都三不五時 就大方跟小孩說我愛你 愛就要直接表達
@pufangdavis3332
@pufangdavis3332 11 ай бұрын
因为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小孩子是他们将来可以炫耀的资产资本,现在所以必须要按照他们的要求,他们生下了你呀,这就是大功劳啊!我真是觉得学钢琴有什么用,小孩子学画画又没意义,这些玩意!浪费钱,除非他们自己有热情!
@Jane-fz9sq
@Jane-fz9sq 9 ай бұрын
因为不是孩子啊,是物品和工具
@Ealsante
@Ealsante 5 ай бұрын
不要忘记 他们不爱你 你只是炫耀的工具 这是毒瘤式的家人关系
@ss1919220
@ss1919220 9 ай бұрын
哥哥承載了全家的壓力
@weizongwang5835
@weizongwang5835 Жыл бұрын
曾經有機會在NA server跟他排到同一場,我跟他一樣是玩AD位,但那場遇到偶像,我就補位輔助,好死不死那場的網路特別不穩定,雷了整場他也從沒說過半句垃圾話。 這應該是S3的事情,AD所有的走位對線都是看他直播學的,滿滿的懷念。他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場上場下都令人尊敬
@user-hu3tu1bi9m
@user-hu3tu1bi9m Жыл бұрын
這對父母真是太不長進,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不能永遠拿我這是為你好來粉飾應該隨時代改變的執著,要搞清楚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再改變,既便是父母也要成長,教育兒女要因才施教,不能自我設限!
@oitamomo4858
@oitamomo4858 Жыл бұрын
只是针对弟弟来说,父母也是他成功的磨刀石。
@freddiemercy3958
@freddiemercy3958 Жыл бұрын
@@oitamomo4858 叶澜依表情包: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啊 😂😂
@knowyourfortune
@knowyourfortune Жыл бұрын
double lift is my fav ad in NA! I can't believe this happened to him! He's so positive and shinning just like his name!
@wilburz125
@wilburz125 Жыл бұрын
你能排到他,那你分段也是真的高啊!
@Erica-fz3ww
@Erica-fz3ww Жыл бұрын
父母親的控制欲不是愛 不斷地情緒勒索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恐怖 會把孩子的人生毀了
@carmanjun4859
@carmanjun4859 Жыл бұрын
很多亚洲父母一直当孩子是工具人去圆梦;自己当年没能完成的梦想,他们总是希望强迫自己孩子去做。但其实这是很自私的行为,孩子是个体而不是父母的宠物;不能像要求狗狗那样听从命令。亚洲文化里最大的缺陷就是父母习惯给孩子安排一切,让孩子失去自我。
@user-oh9of4mt2v
@user-oh9of4mt2v Жыл бұрын
愛是成全不是操控,18歲的孩子離家打死不聯絡,還要老大撮合,真心看不出來哪裡愛的深沉,更像是皇帝把不拍馬屁的臣子放逐邊境。
@yushenglinn
@yushenglinn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控制 而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而變成了控制
@onlyblackjack5352
@onlyblackjack5352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發現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那不是該去學該試圖去改嗎?如果知道了還不肯改,寧願失去了一個兒子,還不覺得自己有錯,不想試圖找方法修復親子關係(我相信這家人這麼有能力,父母要是想要改絕對找得到方法去試),這不就是頑固食古不化又自大了嗎…就是可憐了兩個孩子,比起說父母愛他們倆,我倒覺得兩個兒子對於父母親的愛才是更無條件的,看看幫著大家獨自承受壓力到最後,卻沒人能幫自己的大哥,撐這麼久犧牲自己本可以自己主導的人生而去順從父母,不是因為愛嗎?只是人都是有極限的,看著父母打死不肯改小孩也是很心痛吧…既愛又無法靠近的痛苦,二兒子就算在外面功成名就了,還是不忘父母,思念父母,這難道不是愛嗎?比起把兒子趕出家門又因為“面子”而打死不聯絡,還需要多年後靠大兒子從中幫助才重新恢復聯絡,到底誰的愛才是真的更深沉更沒有條件的?
@aronwu1253
@aronwu1253 Жыл бұрын
這是現代父毋長輩最值得看的一部記錄片,內容值得深思,愛要有彈性不要固執。
@songhuazou2708
@songhuazou2708 Жыл бұрын
我妈有个女学生,当时还是千禧年初,高中毕业之后就直接一个人到英国去念书。当时她家里跟她说就两个要求,一个是写在法律条文里面的事情不能做,家里没这个能力在她惹事之后把她捞出来;另一个就是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不准做。 我妈和她爸妈聊起来的时候,她家里人也说其实真的很担心,女孩子刚成年就一个人跑国外去,什么都要自己做,又不知道安不安全,而且那个时候出国之后想和国内联系远没有现在方便。但是得放手,不然这个也管那个也管,之后要是他们女儿遇到什么不顺反而容易怪罪家长。 我国内本科毕业的时候,决定出国继续读书。我爸就特别反对,各种能想到的理由借口都用上了。反倒是我妈和我爸一直说,如果这次拦着不给去,我之后工作事业上有什么挫折,到时候回来怪罪他们:当时可能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因为被父母阻拦没法出国之类,这样的 what if 线。因为不是我自己的主动选择,有可能最后会搞到家里关系很不好。(这些都是之后我妈才和我说的)当时我还是本科最后一个学期,我妈和我说,你先去面试一下,如果面试都过不了,说明你完全不是这块料,趁早放弃。如果过了,家里就赞助你出国。当然我面试过了,后面顺利出国。 我在国外有一年连着两次误机只能改签机票。一次是坐火车,火车一直临停,等我赶到柜台的时候,正好超出值机时间一两分钟,柜台不给办理行李托运;另一次是坐大巴,高速修路,司机有一段绕路开到村里去了,原本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开了5个多小时,直接错过飞机。当时都是和家里求助,我妈也是一边安慰我,一边问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到的,去问下改签要多少钱,实在太麻烦就直接买一张新的之类的。等我第二次误机回国之后我妈和我说,我爸当时听到我又没赶上飞机,直接脸色都变了,差点就要打电话过来骂我一顿。我妈直接反过来把我爸骂一顿:你儿子现在人在机场上不了飞机,本来就情绪不稳定,你再语言刺激下。要是情绪失控在机场出点什么事,到时候就不是一张机票的钱可以解决了。 后面我在国外也遇过一段时间的低谷期,学习上和生活上都出了问题,整个人非常down。当时连着好久都是隔一两天就和家里通电话几个小时。我记得我妈听我讲完之后说的第一句就是,很庆幸我愿意打电话和她讲这些事,说明她做妈妈不算失败。 她自己有时候也说,就算是个小孩子,天天被人念都会烦,不要说大人。她的十几二十年前的经验对我来说不一定管用。而且有些坑,是绕不过去的,就是得掉进去一次才会记得住。都是这样过来的,没理由她可以犯错,我就只能全部都一次做到最好。既然是这样,不如开明点,这样至少我遇到麻烦愿意找家里帮忙而不是有可能去找外面不了解底细的人。她更多的只是在我的试错成本超过承受能力的时候把我拉回来。
@huaxiongyan
@huaxiongyan Жыл бұрын
M2,你下的註解都太溫和了喲。 我不但直接的猜測,大哥的女友是被這對父母搞沒的;我更是直接的猜測,這個大哥這些年來沒有一天安穩的日子過。 這類的父母已經習慣了,用叨念和嫌棄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愛(姑且稱作是愛吧);他們無法注意到時代不同了,無法注意到小孩已經長大了,更是無法發現自己生病了。 這種病態、扭曲、畸形的控制欲,只會壓垮孩子。我只為快被逼死的哥哥覺得遺憾,對於死去的母親和重傷的父親覺得他們活該;衹是可惜了兩個穩重善良的好人,以及他們的小弟,得要用一生去面對和治癒自己。
@jayeli7693
@jayeli7693 Жыл бұрын
跟我猜想一样,大哥可能太听父母的话了,夹在父母和女友之间很难做,女友也不爽可能觉得大哥永远不能摆脱父母的控制才忍痛跟他分手,所以大哥应该心里已经对父母不爽,因为心里明知和女友分手的原因是自己父母,然后父母借着安慰的名义肯定又是一阵打压,才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而冲动杀人。我对大哥很同情,虽然母亲死了父亲重伤,但我对这对父母真心同情不起来,华人家庭里有太多这类的父母,很多时候悲剧里最遭同情的反而是被逼到绝路的杀手。哎
@joshmurphy1289
@joshmurphy1289 Жыл бұрын
Agreed
@kenk4552
@kenk4552 Жыл бұрын
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一个一直帮助父母和弟弟粘合的人,一个愿意为弟弟梦想一起绝食的人. 20年间,帮助弟弟和这个家这么多,然后做出这种事. 很难想象,被心灵控制和精神挤压的程度到底多大,多久。
@user-vn5un1bg9u
@user-vn5un1bg9u Жыл бұрын
这种父母惊喜的发现使用念叨和嫌弃竟然教育好了俩个不错的儿子,所以继续使用念叨和嫌弃来巩固关系和地位,只是没想到使用过火居然把自己搞砸了。
@user-qn5vo1vc9i
@user-qn5vo1vc9i Жыл бұрын
希望那個活著的父親能悔改,去給大兒子道個歉,給法官求個情,否則他還有兩個兒子,一樣的血脈,一樣的折磨,到頭來一樣不見得能善終。
@user-mg5wf1or6h
@user-mg5wf1or6h Жыл бұрын
雖然講得不算是案件本身, 但透過這些心路旅程完全能理解那是怎麼樣一個家。 大哥真的很好,默默付出支持,承擔了那麼久,能把這樣一個善良的好人逼瘋真的是不易;也是因為面對情勒不懂得逃吧,傳統華人家庭長子總是這樣。 大師兄可能也沒想到,哥哥過得這麼痛苦吧⋯⋯ 謝謝Ray的分享,真的很唏噓。
@deserth668
@deserth668 Жыл бұрын
理解了佛家原理中的父母子女关系,就不难理解了。。。。。都是有原因的。
@user-gw4di9dc1z
@user-gw4di9dc1z Жыл бұрын
我觉得他哥哥迟早会爆发,因为他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user-mj8nq6nx8w
@user-mj8nq6nx8w Жыл бұрын
中国人不生孩子是积德,不懂得如何为人父母
@user-pq2ot2qv9y
@user-pq2ot2qv9y Жыл бұрын
@@user-mj8nq6nx8w 也看看日本韓國,最好華人都別生。
@jiehe6683
@jiehe6683 Жыл бұрын
弟弟某种程度是逃离了,而哥哥是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态
@florabigyumi
@florabigyumi Жыл бұрын
看著看著覺得,大哥真的是一個很溫柔的人,如果不是他的鼓勵與幫忙,弟弟也未必能夠有後來的發展,真的好可惜,好令人遺憾。歸根究底還是父母的觀念轉不過來吧,盡一切努力移民到另一個國家生根,卻還是承襲上一代給自己的價值觀,實在太矛盾了
@bearlet765
@bearlet765 8 ай бұрын
父母真的要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做,特別是在孩子滿18歲之後,不要整天圍著孩子生活,我在醫院遇過幾個志工媽媽,就是在家裡被孩子嫌囉嗦,最後乾脆去做志工,回到家,就懶得囉嗦了,還交到朋友,甚至有自己新的生活圈!
@jjjj88521
@jjjj88521 Жыл бұрын
在華人父母眼裡 成功並不是你能賺多少錢 擁有多少成就 而是你的職業能不能給他們的親朋好友說嘴 在他們眼裡 永遠只有醫師律師工程師這種聽起來好聽的職業才是成功 就算你的夢想成功 甚至夢想也能拿來吃飯 他們依然認為你是不務正業
@oighear6760
@oighear6760 Жыл бұрын
因人而異,也有那種家庭既看重職業能否說嘴,還看重成員收入,依照收入高低差別對待的。 也有那種不管做什麼,家庭幾乎沒有滿意的
@hcl7101
@hcl7101 Жыл бұрын
其实这个博主在视频前面就说出了很关键的一点:这对父母实现了阶级跃迁,所以他们对儿子的职业要求其实是“体面”,能证明他们真的实现了“阶级跃迁”
@schwarzerregen5124
@schwarzerregen5124 Жыл бұрын
我家比較開明,我爸覺得能養活家庭不搞事就很有責任了
@seanxi
@seanxi Жыл бұрын
@@hcl7101 正解
@tracyl5639
@tracyl5639 Жыл бұрын
所谓的面子比孩子的幸福重要。这难道配叫做“爱”?😮‍💨
@justinsui4201
@justinsui4201 Жыл бұрын
我看评论想要M2多谈一点大哥的心路历程而非大师兄的电竞历程,可是我觉得这一期是M2做的最好的视频。收集大哥的资料本就不容易警方几乎什么都没有说,通过DoubleLift的个人公开经历折射出大哥的处境我觉得已经是非常完美的切入点了。
@jennifer12366
@jennifer12366 Жыл бұрын
沒錯。Ray的節目內容做的越來越專業而且非常溫馨又感人。雖然不幸,但是這不幸的後面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希望哥哥也被家人溫柔對待,想必當時失控,這被壓迫的個性長期受壓實在辛苦。
@shanwei5614
@shanwei5614 Жыл бұрын
确实都很想知道,可问题是,老大不是公众人物,如果将来能写回忆录忏悔录什么的,可能外界能对他有更多理解。我相信肯定是父母唠叨起来三个人全都一时情绪失控,绝对不会是有预谋杀人,所以应该不会判太重
@tongtongbee2956
@tongtongbee2956 Жыл бұрын
​@@shanwei5614 到现在都没开审?可能是哥哥在生活中早有精神问题迹象,而只是父母忽视了(公司都叫他回家休息)。法庭要厘清是不是发病时作案
@ralphkang6971
@ralphkang6971 Жыл бұрын
很多亞洲父母都會誤以為孩子內向,但只是我們放棄跟你們溝通而已,因為講到不合你觀念的話,就會被你糾正,如果表達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在頂嘴,在這種環境下到底誰會想講話 ,然後再來抱怨自己的小孩都跟自己不親,要小孩調整心態,幸好我已經忍到自己出社會工作了,可以完全無視他們,超級舒服
@rei938
@rei938 5 ай бұрын
跟它们解释根本浪费时间, 对牛弹琴, 它门心中认为是上对下的关系, 觉得自己绝对是对的也不必听你的意见
@user-oi5jv4fo3w
@user-oi5jv4fo3w 11 ай бұрын
很慶幸我生在一個充滿支持與鼓勵的家庭 無論我與哥哥有多少天馬行空的夢想志向 爸爸媽媽永遠都會對我們說: 加油!有想法就去實踐! 成就了我真真正正完成夢想 了解自己對自己的期望 到現在大了 每每碰到挫折想到父母都覺得充滿希望 難過了打通電話回家父母永遠安慰我給我鼓勵 經常告訴我無論爸媽有沒有在身邊 都要記得世界上有人無條件支持你 M2最後這句下的太好了 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成長我很驕傲 未來也會如此的養育自己的孩子
@yasmeenma785
@yasmeenma785 4 ай бұрын
你可太幸福了,祝福你
@autumnleaves5063
@autumnleaves5063 4 ай бұрын
非常羡慕你!很少中国父母这么开明,温暖和可爱。
@pcstar123
@pcstar123 4 ай бұрын
為你祝福,我自己的父母沒給我這些但我一點不怪他們,限於時代背景及成長環境他們並無此能力,但這絕不是他們的錯!但我們給了我們兩個女兒與妳同樣的扶持!
@mmm2ch3gdm9c
@mmm2ch3gdm9c Жыл бұрын
彭亦亮的大哥才是最可憐的人,承受的壓力超越自己能承擔的極限☹️
@user-to7vc9bf7u
@user-to7vc9bf7u Жыл бұрын
他這精神壓力從小到大不會間斷的,除非小時候就有勇氣徹底跟這種父母斷連,不然爆炸只是遲早的,很多人沒爆只是因為引線還沒點燃。
@bella8303
@bella8303 Жыл бұрын
@@user-to7vc9bf7u 所以叛逆,不聽話,還是有好處,太壓抑自己內心情緒,違背自己意願,爆發的時候更嚴重,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
@SHARKS720
@SHARKS720 Жыл бұрын
@@bella8303 的確,叛逆的人懂得抒發自已的壓力,溫順的人只會把壓力累積起來
@user-oh9of4mt2v
@user-oh9of4mt2v Жыл бұрын
我更好奇的是他父母到底是怎麼安慰還是言語刺激大哥?!不然怎麼會抓狂?
@notcrazynotred1594
@notcrazynotred1594 Жыл бұрын
他的大哥可能也会想,如果自己当年没有那么顺从那么听话的话,会不会也有一个不一样的,更精彩的人生。
@user-zg1ep6of8u
@user-zg1ep6of8u Жыл бұрын
1:父母只是孩子成長中的園丁,負責庇護孩子的順利安全成長,但絕非園藝師要按照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去形塑孩子的人生。 2:彭亦亮的大哥是辛苦且令人心痛的,一路為維繫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諧而犧牲壓抑自己的人生追求。女友的離去讓其長期的壓力瞬間爆發,而習慣於家長式管理的父母,肯定是安慰支持不得其法,而將其深埋在心中的積怨引爆而做出失控的弒親行為,值得同情與憐恤。 3:家庭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父母要怎樣做才是稱職的父母?孩子的人生路是該由誰來決定並負責?其實答案很簡單,但是很多人都是有樣學樣地在複製貼上。但是人就是人,最可貴的就是差異性被尊重,個人主體性不容侵犯,以及在不違法侵害他人自由、權益下被保障充分發揮。但是你我的人生路上又碰過幾個這麼理性開明通達的人呢? 謝謝Rane 的精彩深刻評析。週末假期愉快
@Sophia_Z
@Sophia_Z Жыл бұрын
我很怀疑他的父母会有能力“安慰”别人。如果他的父母和我的父母类似的话,可以想像应该是反复横跳喜怒无常的精神折磨。一会儿什么都给你,一会儿威胁你快滚出去。你成功的时候都是他们养出的好大儿,洋洋得意;你失败的时候都是你自己太垃圾,全部怪你自己。我觉得我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能正常讨论事情,跟他们说话只能用吼,没好气的态度。毕竟这是他们唯一跟我的沟通方式。他们还好意思说这是我们亲切的象征,说我出去跟人说话都跟老鼠一样。所以在他们心里礼貌且良好的沟通就是像老鼠一样,真正的家庭就是该互相吼叫。也许他们一辈子也是被这样教育长大的,真是一个恶劣且恶心的循环。
@chastachet
@chastachet Жыл бұрын
看哥哥與弟弟之間的感情,哥哥本性絕對是好的;反觀現今發生這場悲劇,不難看出是誰的執迷不悟才導致今天這不可挽回的景況
@user-tc7zi9oh5s
@user-tc7zi9oh5s 2 ай бұрын
做父母的做一定要鼓勵、給子女機會去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從自己所愛之事得到的成就、滿足和幸福是無可比擬的,也才是對孩子的真愛…
@olivialee2699
@olivialee2699 Жыл бұрын
大膽推測一下,如此媽媽作為準婆婆應該也不會太好相處吧。都已經談婚論嫁了,分手原因應該也沒有那麼單純,
@dkm2343
@dkm2343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這麼覺得。
@user-id9gc8gu4n
@user-id9gc8gu4n Жыл бұрын
搞不好這就是爆發點…😢
@user-bt6vt7sr8q
@user-bt6vt7sr8q Жыл бұрын
女朋友可能是被媽媽嚇跑的+1……這麼強勢又控制欲強的婆婆想到就覺得可怕……
@lightlightstreaming9701
@lightlightstreaming9701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母親問題比較大 我哥哥差點被母親弄到結不到婚
@jliu8265
@jliu8265 Жыл бұрын
亞洲父母很喜歡把手伸進小孩的生活。 當年我也差點悔婚。
@chingyungwong554
@chingyungwong554 Жыл бұрын
上一代華人的生活真的悶死啦!我爸最常說的是不要經常到處亂跑,還帶着孩子,在家里最安全…. 還好我們不是住在一起!我18歲開始已自己一個人背包遊!人生在乎的是經歷和眼界!
@user-id9gc8gu4n
@user-id9gc8gu4n Жыл бұрын
祝福你,人生是自己的。
@vivivavo4860
@vivivavo4860 Жыл бұрын
盆景这个比喻真的是太棒了,太形象了!文中哥哥真的是令人叹息,付出这么多,两边受气两边受累,明明知道对错却更加无奈。不是为杀人犯开脱,只是这个哥哥,真的是可惜了
@user-xl7yl1yx9g
@user-xl7yl1yx9g 5 ай бұрын
看到男主第一次要去比賽,大哥把所有的錢都給他,我眼淚就止不住了 在那樣的環境下還肯全力支持弟弟,那該有多難受,他會不會想逃離的為什麼不是自己,後來弟弟有多接近自己的夢想,做哥哥的可能就越五味雜陳 看著弟弟成功脫困,哥哥自己的人生卻沒有可能再重來了,有多高興就有多難受吧
@user-hp2dk5bt1m
@user-hp2dk5bt1m Жыл бұрын
做父母的,就算再愛孩子,也不要太叨唸,謝謝Ray帶給我們這樣一個值得深思的故事。
@user-ki3ek4oh8c
@user-ki3ek4oh8c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這不單單只是叨唸這麼簡單,這是個觀念問題,雖然我家爸媽不會這麼誇張不過從他們的言行就能感覺到跟這視頻中父母同樣的觀念,像我爸最會說的就是讀書很輕鬆 現在年輕人就只會去找文書工作這種很輕鬆的工作等等 他常常又會說他自己以前上課都睡覺等等,然後我已經相當耐心地教過他打字 去7-11印東西,交了好幾個月我一分鐘打40字左右都不算快了,我爸1分鐘打10個左右還一半錯字,去7-11印資料更別說是完全不會只要面板有一個小改動就完全不行了 他們那一輩的很常會有一種觀念,只要是自己不認同的就會把那些事情當成原罪,重我上面敘述的就能發現,他們說得很簡單,但是完全沒有認真地去做過,投入過,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當作輕鬆 容易,至少我自己是覺得這樣很要不得,一個非常矛盾的觀念,跟上面影片中這起案件幾乎一樣,而且這事情在亞洲戰後嬰兒潮這代50~60這一輩的非常明顯
@user-ki3ek4oh8c
@user-ki3ek4oh8c Жыл бұрын
我跟我父母關係也不算是太差,我跟我弟基本上在這問題上都會不予置評他們說他們的我們沒在聽,因為無法改變 說真的教育也不是叫你都不介入而是要介入的剛剛好,雖然很難,我國高中的時候我媽常常會親友們帶小孩,說是這麼說都是我在培比較多,我喜歡小孩~ 他們來我這邊基本上我都會讓他們做完作業後陪他們玩 可是他們回家後基本上做作業都是拖拉,我也問過這些孩子原因,基本上不外乎被逼做完作業後各種課外額外讀物被逼到1個小時休息時間都是奢望很多乾脆擺爛 至少我認為教育的根本是認同 至少我認為認同是所有教育的核心沒有這2個字後面都免談了
@user-bn4lh2gx6x
@user-bn4lh2gx6x Жыл бұрын
​@@user-ki3ek4oh8c 因為戰後一切都是重新開始在重建,某些安穩的道路安心走就能走向成功。
@jenniferlin7578
@jenniferlin7578 Жыл бұрын
不單只是叨唸, parents life stress, and using broken "english"- it cause a lot misunderstand
@winsonlu3282
@winsonlu3282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念叨,这种npd人格其实是一种精神病。很遗憾不止是老一辈,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有有这种病。
@user-ct1rz8jf8m
@user-ct1rz8jf8m Жыл бұрын
心疼哥哥😢😢😢 從頭到尾哥哥一直在精神上支持幫助你,也承擔了父母所有的壓力與期待,希望不要因為日後的展翅高飛而嫌棄哥哥,不要怨恨哥哥;多去探望他,並告訴他~你們會幫助他等他回家😊😊😊
@ayawooo
@ayawooo 10 ай бұрын
沒想到自己的心情是完全能理解哥哥為何會動手,並且同情他 我只記得小時候有那麼一段時光,體會過影片最後一段話的感覺 現在已經獨自生活,斷絕往來了 人都需要被理解被支持,才有力量去理解別人、支持別人
@YouTubeLia945
@YouTubeLia945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這樣的父母真的非常的讓孩子怨懟,只是一味的控制而從未聽過孩子說半句話,尊重過半件事,有跟沒有是一樣的,也很能理解哥哥在這樣高壓的環境下成長到底有多少壓抑,儘管性情溫順聽話懂事孝順,也不是被控制的理由,反而是二弟才是真正的孩子,他有他的想法他敢於說出,這樣才能活出他自己。
@weechow7106
@weechow7106 Жыл бұрын
弟弟的个性被保护的很好,得益于哥哥,希望哥哥走出阴影重新活过来
@Sophia_Z
@Sophia_Z Жыл бұрын
这种父母真的很让人恶心。不要总是说他们爱的深沉,真的没有,一切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罢了。延续基因,外面面子,怕孩子成自己的负担,到老了要给自己养老。他们真的很少是真的为了孩子想。只是他们自己以为自己是为了孩子罢了,各种自我感动。孩子所谓“不领情”就暴跳如雷。这从一开始的贬低侮辱到被拆穿后的愤怒痛苦,从来没有一丁点的想过自己的孩子也是人,是有感觉的人,会有自己的诉求的需求。这种家庭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不具备独立人格,都是非常有依赖性且脆弱。虽然一切的一切都不能用来给杀人开脱,但是这样窒息的环境有时候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让人可以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惨剧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tinghanguo3582
@tinghanguo358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哥哥真的很壓抑 我看過大哥曾經無奈的說他真的不想做父母要他做的事 但是看著我們弟弟妹妹愛忤逆爸媽 他又怕傷了父母 我只能說大哥我愛你 然後我會支持你的決定~
@fanghualiu9804
@fanghualiu9804 9 ай бұрын
这部片子真是做得太好了,让我自己进一步在做好父母的路上反思提高,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和我一样做父母的人汲取教训灵感,给新时代的孩子们做一个合格通情传递能量的家长,谢谢M2
@Rjzyh99
@Rjzyh99 Жыл бұрын
Ray 用樹木作比喻,很貼切。👍👍👍
@peggy3288
@peggy3288 Жыл бұрын
同意
@yuyang5568
@yuyang5568 Жыл бұрын
太乖的孩子受最多委屈,大哥真的好可怜
@user-kt6ez8cb4f
@user-kt6ez8cb4f Жыл бұрын
大哥把全部都寄託在弟弟身上了 大師兄真的沒有讓哥哥失望
@DL-idk
@DL-idk Жыл бұрын
乖就意味着为家人活,没办法有自己的人生。有时候这样也就这样了,有时候压抑久了就会爆发。
@user-oh9of4mt2v
@user-oh9of4mt2v Жыл бұрын
異常早熟的孩子總是令人心疼,所以別當有毒的父母。
@Coldnessss
@Coldnessss 3 ай бұрын
孩子對父母的愛並非1、2天就消失殆盡,也不是1、2次爭吵後,就不再對和父母溝通抱有任何希望 是怎樣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才緊緊關上心扉? 我也是花了將近40年才看透我父母的本質和本性 他們的字典裡,沒有反省和道歉這兩個詞 他們永遠認為:「我生你養你是如此的偉大,你應該感恩戴德,父母怎麼可能會有錯? 認錯?那我們的威嚴何在?」 可是,又是哪個孩子是被徵求意願後才被生下來的呢? 生下孩子是父母個人的意願,負責任養大孩子是義務 你若用愛包容理解孩子,孩子也會以愛回應你
@kitkat1596
@kitkat1596 Жыл бұрын
在多个孩子的家庭里,越是乖的孩子,越是容易被父母忽视。因为父母总是会想当然的认为你不会出错,你可以照顾好自己。这就是父母眼中懂事的好孩子。但是这类孩子却往往最容易有情感障碍,因为在成长中无论大小事都是自己处理,承担了非常多不应承担的责任,却忘了自己也是需要情感的宣泄口的。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很有可能会一下子爆发出来。
@user-xp3cs6zr9b
@user-xp3cs6zr9b Жыл бұрын
弟弟也不是單純網癮少年,他也考上父母認可的大學,他是能負責也有天賦的人,只是父母抓的太緊完全不透風,只活在自己小小的視野裡。 哥哥從小就走著符合父母,維繫家庭的角色,這麼疲累的人生能有多少歡愉?我就是很像哥哥的狀態,犧牲了大半生美好時光,有幸的是我在崩潰時知道逃離,有機緣重整。看見這麼悲傷的案件,一句:放過自己,是我走過後最想說的。 做子女的要勇敢去活,成年了不要被拘束,也不要依賴,這樣親子都有自由,也都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
@user-wm7tg5kt8y
@user-wm7tg5kt8y Жыл бұрын
哪里是网瘾少年,简直是天才少年,游戏学业两不误,妥妥的别人家孩子了
@user-pu5mu4gi5z
@user-pu5mu4gi5z Жыл бұрын
@@user-wm7tg5kt8y 他最強的地方是 有一個ceo的老婆😂
@lancelonginus
@lancelonginus Жыл бұрын
網癮少年(華人父母視角)
@ss455018
@ss455018 Жыл бұрын
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喜歡玩遊戲的孩子都是守規矩的孩子」 畢竟大多數的遊戲都是「不按照遊戲規則就沒辦法玩了」 拿英雄聯盟為例,如果不守規矩玩就隨便衝塔,早就被塔打死了
@user-ud8pd2di2e
@user-ud8pd2di2e Жыл бұрын
@@user-pu5mu4gi5z 靠女人的癈男
@33Jenesis
@33Jenesis Жыл бұрын
我高中畢業就去外州申請經濟獨立,先到餐館打工一年後讀大學,除了買車媽媽給了三千,到現在公家機關退休了,沒有靠家裡。不過那時讀州立大學的學費不高,有不用還的獎學金,學貸只有兩萬多,容易還完。目前媽媽很老了跟我住,還是挑我沒有的說教,我馬上就用道理邏輯反回去,不把氣積壓在心裡。很同情被老一輩的觀念和中國人的傳統壓抑的成年人和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快快獨立,還有不要累積情緒不發洩,對父母溝通時氣到火頭上趕快離開,不要在能走出去前把錢路斷了。
@user-nl5bm6ei3z
@user-nl5bm6ei3z Жыл бұрын
華人家庭教育的通病
@wendyly12356
@wendyly12356 Жыл бұрын
我媽也是一樣的😢特別重男輕女😢 一定要壓着我 家用一般用我的 家產、房子留留得高學歷、高收入的弟弟😢
@peterma594
@peterma594 Жыл бұрын
父母自己都没长大没有独立,就开始为人父母……
@iamme7947
@iamme7947 Жыл бұрын
五千年破败儒家文化的产物。
@user-vn5un1bg9u
@user-vn5un1bg9u Жыл бұрын
你做得很好👍 加强逻辑自卫能力,把对方整服帖,让自己拥有愉悦的心情,也顺便夸夸养大自己的父母教子有方,都嗨皮起来😂
@a789613
@a789613 Жыл бұрын
有這種父母真的好累…同情哥哥😢
@smileair100
@smileair100 Жыл бұрын
雖然大哥犯的是非常嚴重的罪刑,但在這案件我是深表同情,並支持大哥的,認為他在精神上遭受了不可承受之重,才會在無法自主地做出如此天倫慘劇, 他精神上的折磨跟所背負的弒親罪名,已是他此生最大的十字架,無須再用法律去物理關押他的肉體了
@liangli8238
@liangli8238 Жыл бұрын
彭家夫妻俩在美国那么多年,居然没有改变一点观念,还用国内的一套思路去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最终酿成悲剧,很值得在海外的中国父母引以为戒。谢谢Ray 的精彩讲述。
@enishiyukishiro6751
@enishiyukishiro6751 Жыл бұрын
国内比他们思想开放的多了去了,光只准孩子说英文这一条你就不能让全中国父母一起躺枪了。就事论事,别放地图炮,这种事情完全是个例而且不管国籍种族其实都有这样的父母。
@HHY-J316
@HHY-J316 Жыл бұрын
这种家长到死都不会改,无论把他们放在哪里,住多久。他们就算看了这种片子也不会引以为戒,不会反思。
@carmanjun4859
@carmanjun4859 Жыл бұрын
没错,这样顽固思想的人是不适合移民国外的。北美本身就是自由的国度,父母是没办法一直控制孩子 要求孩子做这做那的。也真的不明白怎么有人可以在国外住那么久还一点都没西化;也是醉了。
@JohnDoe-sn8me
@JohnDoe-sn8me Жыл бұрын
中国文化就是要做人上人,不然就等于白活,就算是移民,这种思想也根深蒂固
@test2test911
@test2test911 Жыл бұрын
现在很多年前的移民也是国内带来的固有思想
@user-di5kf4ch6u
@user-di5kf4ch6u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猜測 彭亦亮的大哥之所以會爆發的原因 應該是長期按照父母的要求 習慣把事情和困難都獨自承擔 而二弟和女友是他少數可以不再需要忍耐的窗口 而女友的分開 和遠在天邊的弟弟 讓他 如同即將潰堤的水壩 而父母的到來並沒有讓他緊繃的神經得到舒緩 反而因為命令和說教式的勸導讓他爆發了(說真的 我個人覺得 當人失戀或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 旁人該做的不是勸導 而是去傾聽對方的痛苦 遭遇失意的人它們並不需要別人給它們意見 它們需要的是痛苦的宣洩口 強行勸戒或是安慰只會讓對方更加憤怒和不安 所以想安慰別人 只需要默默地在他身旁 當個聽眾 聽他訴苦就好)
@chentina51
@chentina51 Жыл бұрын
亞洲父母太過權威壓抑似的教育才會造成悲劇,實在令人不勝唏噓,最後有說到父母給孩子不是只有舒適的生活,而是孩子想起父母心中有一股力量跟溫暖,從而可以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獲得真正的樂趣跟自由,這句話說的很棒!
@linkyla7741
@linkyla7741 10 ай бұрын
这集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不仅是华人家庭,很多海外案例中父母也有过类似情况,对子女过于严苛导致家庭破碎
@kingofkors
@kingofkors Жыл бұрын
遇事可别让华裔父母开导。他父母肯定是字字诛心了,他本来因为父母多年PUA就脆弱的心理,在崩溃后又被扎心,就爆发了
@williamleung4313
@williamleung4313 Жыл бұрын
哈哈哈,说的对,也许大哥找他朋友陪陪都没事,父母去不是灭火,是火上浇油
@ppprinzeugen
@ppprinzeugen Жыл бұрын
我出国已经8 9年,这期间遇到过的任何一件事只要和爹妈一讲准没好下场……
@winghungng2744
@winghungng2744 Жыл бұрын
就算是虎媽都比這種只會教訓自己的媽媽好
@singingl.8585
@singingl.8585 Жыл бұрын
雖然我媽不虎,但那張說教式又停不了的碎嘴,真的堪稱精神虐待,哥哥的反應我覺得根本不奇怪
@shiou0922
@shiou0922 9 ай бұрын
我的父母都是小學畢業,他們要我們讀書只是不想讓我們辛苦做工,但也不逼迫我們,僅是讓我在自己去處理學業上的事,最終他們要求的,就是有正當工作,好好過日子的孩子們
@alloha7374
@alloha7374 2 ай бұрын
嘴碎的原因是因为有效。 多说几次你就让步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咬住原则。 弟弟离家出走是对的
@schaferabbey7231
@schaferabbey7231 Жыл бұрын
我觉得这对父母非常固执,非常自以为是。大哥是一个隐忍很多年的孩子,一路按照父母的指定的人设走,应该放弃过很多自己的喜好。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弟弟和他不一样的性格,他佩服弟弟的勇敢,一直羡慕和支持弟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生活。所以他骨子里应该是不喜欢父母那一套,很反感,所以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还不得不一直扮演父母和弟弟之间的和事佬角色。这样执拗不通容的父母,和她女朋友一定处不来。估摸着女友和他分手,很大原因是因为和他父母处不来,尤其谈婚论嫁时候琐碎事多,父母肯定干预过头,导致准婆媳激化矛盾,最后分手。他对父母本身怨恨,知道是自己父母不近人情,结果父母可能又叨叨叨因为分手的事不依不挠坚持自己没错,把责任都推给他和女友,最终激化矛盾,长期的压抑抑郁不满爆发了出来。个人分析哈😂
@SzPD_
@SzPD_ Жыл бұрын
總覺得你很大程度猜對了,真可惜沒有答案可以驗證 你的看法更接近故事裡每個人的性格和角色,聽起來更真實
@user-lk2wx6gt7i
@user-lk2wx6gt7i Ай бұрын
@@SzPD_ 只能等他大哥願意鬆口說出所有事情了 ... 雖然說 ... 不見得是真相
@dominijiang
@dominijiang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一個有弟弟的長子,我真的很理解他哥哥的想法...我也做過黏合劑、夾心餅,但我也有我自己的心理壓力,在面對弟弟與父母的爭吵與對彼此的冷暴力時我有時真的會想,不管哪邊少一個就好了,我就不吵了,你們煩死了.... 怎麼就沒人來黏合一下我支離破碎的心呢
@kazetyan
@kazetyan 6 ай бұрын
你可以不用那麼乖
@FT-yq4sk
@FT-yq4sk Жыл бұрын
可能哥哥一直覺得自己付出還不夠, 最後一根稻草把他逼瘋了!當每個人都同情父母和弟弟,又有誰體諒到夾在中間的哥哥?😢
@user-zx3qt4uc2h
@user-zx3qt4uc2h Жыл бұрын
今天真早 可能大哥心情已經很差 父母說的話又踩到雷點😢😢
@user-to7vc9bf7u
@user-to7vc9bf7u Жыл бұрын
那肯定是說;那種女人配不上你啦 ,再找一個就好啦,媽媽認識一個誰誰誰的女兒,讀什麼大學畢業的啦,又乖巧又聽父母話的。當初就跟你說這女生不好啦,現在知道了吧,媽媽幫你介紹啦。 絕對的欠砍
@SHARKS720
@SHARKS720 Жыл бұрын
專制父母的想法都差不多這樣,大多數都是先說對方的不是來進行所謂的「安慰」
@wanlunxxxx
@wanlunxxxx Жыл бұрын
@@user-to7vc9bf7u 還有:為了一個女人打擊這麼大 丟不丟人啊?遇到挫折就要振作 女人再找就有了 一定是你一直升不了職 女生才會看不起你 要幾句有幾句😇
@jaiaan
@jaiaan Жыл бұрын
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以他溫順的個性沒有深仇大恨不可能會亂殺人
@catrice3613
@catrice3613 Жыл бұрын
@@jaiaan 天真,在這種家庭成長的溫順內心是極度壓抑的,一切都有跡可循,只是有沒有發現而已,情緒壓抑若沒及時緩解通常會導致一些心理疾病,一旦壓力越過他所能承受的臨界值就會爆發,就如這次的案例。
@sos02588520
@sos02588520 Жыл бұрын
第一次看到這個頻道 果然推薦了一部最與我相關的影片 從2011五月還在中華民國陸軍馬祖服役接觸英雄聯盟到現在,我也已經30多歲有老婆孩子,其中還去過當電競賽事主播,曾跟現在大名鼎鼎的最強主播Section大開合作一段日子。但表現平凡,無法做到業界頂尖程度的努力跟犧牲的話,任何美夢都持續不久,還是得回到平凡人的日子。 我雖然不後悔曾經的日子,但我也承認如果我能夠在學生時期就更認真讀書,出社會後有更明確的方向,便不會在未來職涯探索中感覺到迷惘。 傳統華裔觀念,影片中也有提到,其實並沒有不好,但人打從出生就不同,華裔傳統思維或許可以造就不少優秀醫生律師工程師,但若每個人都是一樣,也代表這社會沒有設計師,藝術家,演員等等更需要自由創意以及跳躍性思維的職業。 教育真的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定義成功。要把他簡單化只能說是,必須,適性而為,培養探索學生或是孩子的成長發展,因材施教,因為每個人都與眾不同。 影片中的故事雖然我已經很清楚了,但第一次看到這個頻道的影片仍然感到驚艷,故事的陳述跟情節順序,主播的表達等等的都讓人覺得很用心。我也感覺到安慰,安慰指的是電競經過十幾年終於也算得上被人認可的圈子,不單只是在韓國被政府列為優先發展產業,而是全球化的recognized,像是美國有電競選手特殊的visa,公會,等等的不勝枚舉 先前榮獲許多奧斯卡大獎的「媽的多重宇宙」也同樣是在講華人親子間教育及溝通的議題,很值得推薦。
@koikoi15
@koikoi15 Жыл бұрын
30中旬的我,个人的家庭生活非常小康,有个爱家爱我的老公,有个好好宝宝,没有债务,就是胖了难减肥。这样了,还要时不时忍受着我妈那种强迫/命令/要求/威胁/唠叨式的“母爱”。有时候,虽然她的语气就算一般,但是她无论是用什么语气开始说教我,我第一个精神上的反应就是抵触式地强挺着,勉强自己听下去,很是不耐烦。虽然她算不上虎妈,但是也算是一个很有自己心机和有控制欲的人。我只能说,我不会在我自己的下一代犯同样的错。管教要有多严格要根据事情本质的原则,同样的话说多了不单没用还会起反作用,这些是最基本的。可怜的DL。他是一个过激儒家式教育负面极端例子的典范。这种事不局限于中国。放眼看看日本和韩国的价值观,和现在的社会情况,也是非常相似。
@user-gr5cl3pp8k
@user-gr5cl3pp8k Жыл бұрын
這一集看得我淚流滿面,多好的孩子啊!
@linaliu4193
@linaliu4193 Жыл бұрын
+1。
@MrReqing
@MrReqing Жыл бұрын
Me too
@fionimok
@fionimok Жыл бұрын
聽到還參加最後比賽那兒,眼水都出啊
@user-mj8nq6nx8w
@user-mj8nq6nx8w Жыл бұрын
父母太坏了,报应来的太晚,早该走了
@judith.1gb
@judith.1gb 7 ай бұрын
@@user-mj8nq6nx8w哪里坏了 他们只是很笨 没有生活想象力 害怕孩子玩游戏找不到工作 仅此而已
@sandylamb3098
@sandylamb3098 Жыл бұрын
看完很沉重!這是一對自私的父母完全不尊重孩子。幸虧二兒子離開他們的控制幾年,才能正常生長有所成就!我也是在這種 “為了你好“ 的父母教育下生長。有幸終於擺脫那種人生!
@shinteinchang7674
@shinteinchang7674 Жыл бұрын
弟弟有了成就和榮譽後,開始後悔當年任性離家,這樣看來,弟弟還是滿好的人,我覺得他沒做錯事,他不離家會很慘,他是父母無理要求下被逼出門的,不該扛全部責任 父母只愛孩子被他們雕琢的部分,孩子真實的自我被壓抑著。這大哥看起來是家裡最懂事的那位,久了會精神衰弱,父母希望子女什麼事都按他們的心意、不也是耍任性嗎?華人父母都像小家庭裡的皇帝
@MJ-db8wg
@MJ-db8wg Жыл бұрын
弟弟帥帥的欸(放錯重點) 齁真的是感觸很深的一集,亞洲父母思維怎麼都牽在一塊呀~ 看來像是大多數亞洲孩子長大必經之路的生活⋯⋯ 我跟弟弟的路程也好像喔⋯⋯讓我很訝異! 小時很愛畫畫,也是父母勸說長大只會在路邊賣畫,是哥哥在我高中時期支持我去學設計那開始,一路拼到設計選手,得了不少設計獎,父母也是撇了一眼回我一句獎狀能賺錢吃活自己嗎?甚至他們從也沒參加過我的頒獎典禮,也不願去理解這是什麼樣的職業,即便長大當上設計師,父母還是叫我去考公務人員啊~
@user-rm6br2ye4f
@user-rm6br2ye4f 5 ай бұрын
当年有个孩子很喜欢画画,但家人不支持他,最终他没有考上维也纳美术学院😂😂😂
@lilyvalleya6838
@lilyvalleya6838 Жыл бұрын
移民家庭在極大的文化差異下,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常常是緊張的,但願所有移民在外的父母除了打拼生活努力工作之外,更要學習與子女的溝通相處之道,這一集看完心 情十分沉痛
@phonesj3422
@phonesj3422 Жыл бұрын
哥哥的部分好少 但總覺得是個好人
@amydf332
@amydf33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會選擇當這種溝通橋樑的,大概都是不願意兄弟姊妹們像自己這般疲憊的,而父母的觀念早已形成,溝通無效是常有的事,學會適時的將他們當作耳邊風,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情。
@user-er6mf7jv9m
@user-er6mf7jv9m 4 ай бұрын
耳邊風? 簡直就是超級強烈的颱風、龍捲風吧! 如此風暴~無人能擋、無人倖存! 本案中的大哥能活著,已算奇蹟!
@holyomega3093
@holyomega3093 4 ай бұрын
有時候真的覺得亞裔父母哪來的臉說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這種話. 我也是加州亞裔移民. 父母對我用亞裔教法. 掌跺腳踢通通來. 成績不夠好一定打. 我十六歲開始計畫屠父弒母. 只是弟妹還小, 不想他們成為孤兒遲遲沒有動手. 十八歲碰到同是十八歲的我家太座. 十九歲在她家的幫助下離家. 現在是個笑臉常開的肥爸. 偶爾帶小孩回去看看我爸媽. 不高興就拍桌子走人. 當我成為父親才深深的了解到. 我爸媽真不是人啊.
@user-ve7qe6xx5z
@user-ve7qe6xx5z 4 ай бұрын
养儿方知父母过,好让自己不要重蹈覆辙
@kirayang9908
@kirayang9908 Жыл бұрын
我的现实好友。 当初跟他聊了很多他振作起来很厉害!
@fengchenmoonella553
@fengchenmoonella553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电竞圈的不老传奇。
@billyboy1293
@billyboy1293 Жыл бұрын
@@fengchenmoonella553 还电竞呢,就是狗P都不是的玩游戏的傻叉,现在这种年代跳梁小丑都能出名有钱,笑贫不笑娼
@yuanhongyan108
@yuanhongyan108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一直纵容我女儿打游戏,从学前班玩黑白小游戏机,小学到时玩彩色屏幕的,中学来澳洲就玩台式电脑,我父母每天晚从中国打给我,总是骂我纵容女儿日夜颠倒打游戏,这边骂,那边女儿说想买一台最快速的电脑可是妈妈没钱,因为她要打Csgo. 老爸骂完了,最后一句是:要多少钱明早寄给你妈。哈哈,总算她打出了名堂,到丹麦俄罗斯去比赛,并且在国际赛悉尼站拿到了Csgo 冠军,接着就回中国做直播去了。儿子也打游戏,不过他今年以差0.5分就满分的成绩进了大学。他俩都是活泼开朗的孩子,连喜欢和不哪个同学都会告诉我,可见沉迷打游戏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平时的教导。
@shoc5573
@shoc5573 Жыл бұрын
@@yuanhongyan108 纵容和沉迷的是贬义词啊。😢
@yuanhongyan108
@yuanhongyan108 Жыл бұрын
@@shoc5573 我知道啊,可我说的也是事实啊。或者我没有说更多,就是在纵容他们打游戏时不忘教导其他方面,在他们沉迷打游戏之后也会抽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或者只能说很幸运他俩智商都很高
@sophiachua4196
@sophiachua4196 Жыл бұрын
播主说的那一句特让我觉得是金句:父母不是给予孩子物质的富裕;而是遇到困难时心里充满力量。💪
@TerraDoLL
@TerraDoLL 5 ай бұрын
哥哥永遠是最支持他的. 這點我感到很難過. DBL也是從被嘲笑無冠到三冠王. 以前常常有人說他的冠軍收藏櫃裡面都是空的. 他也是從只會一個機器人然後學習只有一個汎. 被老茶慢慢教成北美NO.1 AD.
@user-jr7zx7sf3o
@user-jr7zx7sf3o 9 ай бұрын
看完這集好想哭 為什麼別的家庭小孩 對父母能夠自然而然表達出愛與關心 我們的小孩總是用一些難聽的話 表達他們的關心與愛 或許他們心裡不是那麼意思 但真的從小時候一點一滴傷透我的心 所以現在我都三不五時 就大方跟父母說我愛你 愛就要直接表達 孩子存在的意義 不是給予父母舒適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當父母想到孩子時 內心會充滿力量 會感到溫暖 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因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這句話不只是戳中了我 而是直接把我給戳爛了
@rosalindchu7588
@rosalindchu7588 Жыл бұрын
父母得在適當的時候該對孩子放手😢,在文化不同的國度𥚃生活很不容易,大哥是夾在中間的好孩子,結果卻是如此的悲哀😢!
@yuma6764
@yuma6764 Жыл бұрын
可惜了哥哥,在父母一辈子的唠叨下终于爆发了。弟弟是因为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而且早些跟父母分别离开才没有被逼死,当然性格决定人生。我父母也是成天唠叨的那种,所以我很早自己留学,定居,我觉得这些年没有父母在身边我心静越来越平和了,当然视频和电话里的唠叨我就听着,有时候把耳朵挪开。父母是为了子女好也是很爱的,但是方法真的很多时候让人接受不了,说话也伤人。
@user-to7vc9bf7u
@user-to7vc9bf7u Жыл бұрын
弟弟幸運在年紀還不大就有勇氣跟家裡斷絕。
@cxchea
@cxchea Жыл бұрын
跟你一樣
@lihuatao3213
@lihuatao3213 Жыл бұрын
感谢Ray的精彩分享!节目越办越好了!中英文双语,一定更多人关注🎉Ray在总结时说得,让我非常认同与感动,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在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还在提升自己,争取对孩子做到越来越开明,有张有弛的教育,再次感谢🙏
@melodymanfeiwang3869
@melodymanfeiwang3869 Жыл бұрын
视频最后这段关于父母的话,说得太好了。我时常因为工作太忙无法陪伴我的女儿而心怀愧疚。但是想来,我小的时候,我爸工作也特别忙碌,他陪伴我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但是我却可以清晰记得我爸爸和我在一起的特别有意义的时光。尤其前段时间我的女儿因为被竞争对手诽谤深陷谣言的漩涡而丢掉了去亚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机会,我经历了很黑暗很自责的一段时间,我爸爸一直在身边陪伴我,给我鼓励,让我非常感动。我和他说:“感谢挫折,让我有机会和爸爸并肩作战,从爸爸身上学到很多品质和优点”。所以我特别赞同Ryan的话,听了之后也觉得对孩子愧疚感少了,如果我可以致力于教给孩子高贵的品德和特别有用的人生哲学和处事智慧,并时刻可以给她爱和力量,我想我就是合格的。
@cloudialee8400
@cloudialee8400 Жыл бұрын
要是大師兄當年沒有徹底翻臉,他也沒現在的成就
@ArielXSun
@ArielXSun Жыл бұрын
他真的非常勇敢!!
@megmiao3051
@megmiao3051 Жыл бұрын
90年代那批移民真的好容易做虎爸虎妈,他们本来就是国内很优秀心气很高的人,抛弃了在国内的成就地位关系,跑到美国来从头开始,运气不够好的话可能奋斗半辈子的生活质量还不如留在国内的同窗同僚,所以就只能指望自己的儿女功成名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yrwt.7594
@yrwt.7594 2 ай бұрын
他老哥就是家裡最衰的那一個,各種受氣筒加潤滑劑,最後弟弟抱得美人自己卻連女友都跑了,事業快廢了,只能說整個家庭的鍋都給了哥,希望生命的最後哥哥能體會到一點生命的美好吧😢
@sexygunxl
@sexygunxl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當年彭亦亮選擇留下,那他很高機率成為搶先大哥一步殺了父母的兇手。
@lilywong7661
@lilywong7661 Жыл бұрын
感覺這對父母對兒子的愛並不完全,達到他們目標的才愛,不合他們心意的,離了家也不管不顧,不管他死活,並非真愛!😢😢😢
@echoz.3370
@echoz.3370 Жыл бұрын
更想知道哥哥的心理路程。整个视频弟弟却成了主角。当长子长女的大概率是牺牲者。
@georgec9103
@georgec9103 7 ай бұрын
看了這個不知道為什麼想哭,哥哥挺不幸的,感覺他確實犧牲太多,母親也很可憐,明明很愛孩子,卻發生悲劇,還是亮亮比較幸運,凡事有哥哥擔著
@YTdoesnt_allow_mandarin_name
@YTdoesnt_allow_mandarin_name Жыл бұрын
看了覺得他真的是個好哥哥啊,真的是個悲劇 所謂虎爸狼媽真的是一種很爛的價值觀 人從小被逼迫活得壓抑,長大以後多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所謂的成功是什麼?一輩子當個被人操縱的傀儡? 這只是我的揣測,但我感覺哥哥的爆發,也許有這樣一層原因:從小就被父母要求聽話照做一切,被應許了只要聽父母的話就能獲得完美的成功人生 藍圖從小就畫好了,孝順聽話,走上父母安排的道路,最終卻和論及婚嫁的女友給分手了 不是說好只要聽父母的話就會成功幸福嗎?怎麼分手了呢?說好的幸福怎麼就沒了呢?都壓抑這麼多年、聽話照做了這半輩子,怎麼沒有得到說好的幸福 更甚至也許分手的理由還有「你太聽父母的話,像個媽寶一樣」呢,很多女性都不喜歡自己的另外一半凡事做決定前都要過問父母,當然這只是我的揣測而已 明明自己從小到大聽話,最終卻遭遇不幸,這會讓他從小的壓抑在這個時間點爆發出來也不意外,加上這個時間點父母還硬要跑來給他做什麼開導 都因為聽了你們的話最終卻不幸而感到了背叛,怎麼可能再聽進你們的話,越聽只有越諷刺,再也無法信任這世上的一切 他有可能是終於切實的感受到了自己一輩子都在被父母控制,最終活得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在自己最低谷的時刻,父母仍然想要來控制自己,這就爆發了 再怎麼聽話、再怎麼孝順,人都是渴望自由的,會想掙脫枷鎖
@user-pi9jz2ci1b
@user-pi9jz2ci1b Жыл бұрын
華人社會中,孩子就是父母的娃娃,父母給娃娃穿最好的衣服,打扮成父母最喜歡的樣子,但哪怕是娃娃說一句話,父母就認為娃娃是鬼附身而厭惡娃娃
@user-ry1in9hl5r
@user-ry1in9hl5r Жыл бұрын
孩子也可說是父母的寵物
@felixraven681
@felixraven681 Жыл бұрын
按照傳統中國父母育兒價值觀和情緒勒索,在這種家庭裏面不出倫常慘劇才是奇跡
@hc3143
@hc3143 Жыл бұрын
弟弟很容易了解,18歲就獨立去闖蕩成就自己一番事業!但哥哥的心路歷程才是我們需要關注了解的,從小聽父母話依照父母的期望成長,不管是唸書工作和交女朋友都依照父母的規劃,所以一旦失敗很容易就把失望和憤努的情緒轉移到父母身上!因為會出手把父母殺掉是陷入多極端的扭曲人格?! 我自己也在父母的期望下長大,現在也有自己的孩子,真的要當父母後才能體會照顧小孩兢兢業業,又怕他們走偏路,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感覺。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訓練小朋友獨立,他們做什麼事情要自己為後果負責。很多華裔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都切不段和父母的臍帶,經濟和人格思想上不獨立,就會導致他們將任何失敗就怨恨到父母身上,父母也要丟掉那種"聽我的準沒錯"思想,畢竟世界未來變化莫測,舊時代的思想趕不上時代的變化,兒孫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在未來世界上闖蕩。
@writing1714
@writing1714 11 ай бұрын
其實哥哥很棒,一路幫著弟弟
Just try to use a cool gadget 😍
00:33
123 GO! SHORTS
Рет қаралды 85 МЛН
Climbing to 18M Subscribers 🎉
00:32
Matt Larose
Рет қаралды 36 МЛН
最悲催的母親,人們眼中虎毒食子的女魔頭
25:20
Can this capsule save my life? 😱
0:50
A4
Рет қаралды 30 МЛН
БОЛЬШОЙ ПЕТУШОК #shorts
0:21
Паша Осадчий
Рет қаралды 1,8 МЛН
The clown snatched the child's pacifier.#Short #Officer Rabbit #angel
0:26
🤷🏻‍♂️She Took His Skittles And Discolored Him😲🥴
0:33
BorisKateFamily
Рет қаралды 12 МЛН
Яйца мою 🥚🤣
0:37
Dragon Нургелды 🐉
Рет қаралды 981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