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感觉前景比想象的还好,之前我还怕留学审核太容易导致以后没有机会,现在又增加了改革,简直不要太好。我去加拿大留学主要就是为了学技术,加拿大移民成功与否是次要的,因为我知道有了技术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生活的很好。之前去美国学了汽修,单纯就是喜欢,学起来很轻松,很容易就拿到了学位。去加拿大这次主要是学车体修复,扩充一下自己的汽修技术范围,现已申请并得到加拿大学校的letter of acceptance,明年一月去。我觉得留学本身就应该是为了学东西,提升自己的,自己有能力了,移民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移民和找一个好工作类似,你如果留学只是为了一张文凭,把它当成移民的敲门砖,而不是真的为了学到东西而提升自己,那么最后大概率是找不到工作的命运。
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一个死局:联邦和各省因为缺蓝领技工,制定特定的移民政策,吸收移民 -> 留学生和移民增多,但房屋数量不足,引发住房危机 -> 加拿大段时间内造不出这么多房子,砍掉留学生和移民配额 -> 加拿大还是缺少蓝领技工移民来造房子。 一个技工的培育从出生到进入劳动力市场需要至少十几年的时间,可接纳外来的移民就可以大大缩减这一过程。移民政策对联邦执政者来说就是块狗皮膏药,哪块儿不舒服就贴哪里,几十年来这样下来了之后就习惯了,导致还在期望通过移民这种数值游戏去调控劳动力市场来解决一些系统性和结构性的问题。加拿大还计划从今年起未来三年每年发近 50 万的 PR,将近总人口的 1.5%,这种扩张规模放到世界上的所有移民国家来比较,结果都是太激进且难以想象的,但这种极端的事情现任联邦政府就能干得出来,而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极端的政策和事情到最后对所有人,不管是想要移民的还是已经移民的,都是没什么好结果的。所以解决现存的留学生乱象是没错的,这其中联邦和省政府都脱不开关系,但最近 3 个多月自由党看到支持率之后终于知道错了,也做了一点正事,从结果来看几乎针对的都是印度那边的学签申请人,未来一年多以及再之后保守党的上台,移民的政策一定是不断地砍低学历、低技能、低语言的项目配额,再不断地往高学历、高技能、高语言的方向去倾斜,最终变得和现在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相比些许宽松一点的政策,毕竟客观来讲世界范围内的移民市场中的大部分人还是不太想住在半年左右都是冬天的地方(除了温哥华,但温哥华房价和就业市场又能劝退一部分人了)。 此外关于视频有一个不同意见:加拿大缺人缺的可不是像餐厅帮厨、清洁工这样的低技能低知识的岗位,事实上 indeed 上几百个人去应聘一个清洁工的现象是存在的,所以留学生也不是眼高手低不愿意去干这些工作,因为毕竟面子又不能当饭吃,狗急了也会跳墙。加拿大真正缺的是高技能的人,比如水电木工和医护工作者,而这些岗位是有门槛的,门槛主要在于获得加拿大本地就业市场的认可及其行业规范,但大部分印度留学生都仅仅是通过文凭加工厂拿到他们的学签,落地后人家根本不 care 这些个游戏规则,课也不去上就去打工挣钱了,学签到期之后也拿不到毕业工签(因为也没好好上课是拿不到毕业工签的),直接黑在加拿大继续打工,因为你要知道这些人只要没在加拿大犯过特别严重的刑事犯罪,即便他们是非法的黑户,加拿大也很难遣返一个这种普通人,所以他们也不是特别在意大赦不大赦的,因为就算通过大赦搞到身份了还是继续打低级工,大赦这个事情对他们讲,唯一的一点好处就能是把家里人接过来,然后呢?然后就是全家人再一块儿打低级工,也不纳税就吃底层福利……长远来看这些人对加拿大可以说是是没有任何一丁点的贡献的,是妥妥的负资产。但还是那句话,don't hate the players, hate the rules and the whole game.
@@dongwang5232 🤣 Did you watch the video? The host mentioned 90% of the Chinese own real estate property and many own investment real estate property.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gov't. It's how people choose to invest and rent/buy their primary res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