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The New Order 的背景 新秩序:歐洲末日 WIKI 20世紀20年代,布哈林擊敗史達林成為了蘇聯最高領導人,任內改革失敗導致蘇聯無法工業化,使其根本無力抵擋德國的進攻。莫斯科一帶被德國占領後,史達林於1942年對布哈林政府發起了政變,不久後蘇聯便陷入了割據。 因為蘇聯改革失敗,導致蘇聯的優越性沒有被體現,使得羅斯福和他的新政提案被類比為布哈林及他那災難性的經濟政策,最終羅斯福的新政遭到更多人的懷疑,儘管羅斯福贏得了1932、1936年大選,但在第二任期,他的新政遭到了抨擊。1940年民主黨輸給共和黨,杜威繼任。 偷襲珍珠港時,日本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企業號被魚雷擊沉。 德國率先完成了核彈的研發,它落在了珍珠港,這使得美國最終投降並失去了所有海外領土。 因為蘇聯和美國的戰敗,最終使得抗日統一戰線在日軍的猛攻下崩潰,1946年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殉國。現中華民國領導人為高宗武。雖然傅作義、盧漢、夏威等軍閥也服從日本領導。但他們都在謀反。而在西部地區,劉文輝領導的西康、張治中領導的新疆和馬繼援領導的馬家軍未受日本控制--他們也在等待時機。 美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組建了自由國家組織,與德國的團結協定和日本的共榮圈進行冷戰對峙。 由於美國輸掉了二戰,美國人對建制派民主黨和共和黨感到不滿,為了應對反建制派的衝擊,民主黨和共和黨宣布合併為共民聯盟。作為回應,反建制派將自己的全部力量也整合成互相矛盾而更為極端的聯盟「國家進步公約」,該聯盟由保守的國民黨團、進步的進步公約黨團、法西斯的主權黨團和共產主義的馬克思黨團聯合。 義大利同伊比利亞聯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結合體)、土耳其等國建立了三頭同盟,然而由於長期的利益爭端,這個同盟已經瀕臨崩潰。 由於黨衛軍在西俄戰爭期間政變未遂,阿道夫·希特勒將海因里希·希姆萊和其勢力流放到了比利時以及法國東部,建立了勃艮第騎士團國。 1962年,希特勒病入膏肓,德國面臨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