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ет қаралды 4,286
大約兩個月前,亦即2024年11月7日下午二時,我來到尖沙嘴商廈The ONE的16樓空中花園與藍奕邦談了超過一小時,旨在宣傳他原定於今晚(1月3日)至周日(1月5日)在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舉行、慶祝出道20周年的《藍奕邦要不要人見人愛音樂會》。奈何世事難料,2024年11月27日,即距離開騷前大約個多月,主辦單位昭映製作(Sunchase Productions)突然收到西九文化區書面通知,須取消音樂會的場地預訂。
說是意外也不完全意外,比較之下更準確的感受是可惜和遺憾,因為不知何時才真正有機會見到「邦邦」站在台上獻唱「藍氏金曲」,二來這個專訪變得「出師無名」,準備「撳出街」之前不得不將首播煞停。正費神應該如何將訪問內容重新剪接安排上架的時候,曙光出現了 -- 演藝生涯曾經歷過不少高低起跌的「邦邦」未有因為演唱會遭取消而氣餒,他在12月19日透過個人社交平台宣布,會在1月4日及1月5日在中環開設「二十周年Pop-up Store」,並將以店長身份亮相,好比他之前所寫的帖文所言:「我會如常繼續創作,繼續唱歌,繼續表演」,一如既往我有我態度 ── 所以這個專訪亦會按照原有內容「一刀不剪」的足本送上。
說起態度,「邦邦」2003年憑一曲《快樂王子》出道以來,從來都是一位很有態度的歌手,甚至他存在本身就已令人聯想到這個詞彙,那種感覺或許有部份是渾然天成,但更大程度是日積月累得來。由大公司唱作新人蛻變成獨立歌手的過程中,那些曾經面對過的種種挑戰和難關,統統塑造了今時今日的藍奕邦。在這個原本為了宣傳「出道20周年演唱會」的專訪裏,「邦邦」將入行前的成長經歷,以至過去廿多年來的音樂創作路,還有那些造就自己的一切,一一向觀眾娓娓道來。
自小喜歡音樂的「邦邦」,未正式入行成為歌手之前已經是一名兼職作曲及填詞人,不但為張學友、劉德華、林憶蓮等巨星寫歌,更在一些大型商場以表演者身份自彈自唱。去到跟SonyBMG簽約後,便推出了首張個人包辦所有歌曲的曲詞編監的大碟《不要人見人愛》。不過他好快就發現,自身性格、想法、外形甚至談吐,都與這個多姿多采、看重門面的行業有點格格不入:「你要我去做一啲好主流、好明星嘅嘢,其實我唔係好識,因為冇人教,甚至覺得自己好似唔係好配去做呢啲嘢」。
與主流相比之下,就連幽默感也顯得有點偏差,「邦邦」苦笑,說當時的自己走得太前,他以「最攞命」和「唔係好家庭觀眾friendly嘅人」形容之:「(林)家謙同Serrini佢哋嗰隻sense of humour呢,而家係容許㗎嘛,而家大家覺得好抵死、好正、好真啊,但係我以前做同一樣嘢嘅時候呢,嘩,真係⋯⋯」
時為2005年,他記得當時剛剛推出歌曲《六月》,被安排出席香港電台一個戶外廣播活動(OB Show):「我唔開名邊個啦,女士嚟,出咗名好嗲,走埋嚟嗲我,台上呀吓,『藍奕邦,我真係好鍾意你隻《六月》呀,我二月生日,你幾時寫隻《二月》畀我』,我唔知點解忽然間鬼拍後尾枕上咗身,mean精上身就話,『吓,《二月》?而家就嚟農曆七月喎,我作隻《七月》畀你啦!』嗱,你同我覺得好笑啦,但佢真係嬲㗎,係嚴重到同宣傳人員投訴我,之後我要返公司又係(出席)嗰啲照肺大會,即係以前實在好多因為我呢個好黑色幽默嘅sense of humour,就搞到好多人憎咗我囉。」
除了初入行的跌跌碰碰,阿邦亦有在專訪裡面分享他轉型成為獨立歌手的體會,以及身體出現問題需要暫別樂壇的經過。復出時的感受有幾深刻?又如何被一些歌迷打動?想知他小時候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下長大?想知他其他不為人知的一面?就要留意這個片長一小時、讓大家從頭認識藍奕邦的詳盡專訪了。
拍片:何駿軒
剪接:蔣震萬
攝影:nickyjai
藍奕邦化妝:勺珈
藍奕邦髮型:Sam Pang @ 30menu.hair
游大東化妝:Kyo Lee
場地提供:The AIR @ The ONE
(03012025)
#藍奕邦 #藍奕邦要不要人見人愛音樂會 #廣東歌 #尖沙咀 #香港電台 #SONYMUSIC #西九文化區 #自由空間 #FREESPACE #王貽興 #車淑梅 #周國賢 #叱咤 #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serrini #林家謙 #MIRROR #莫文蔚 #九展 #盧巧音 #游思行 #游大東 #游大東專訪 @PongNan
記得訂閱「游大東影視筆記」KZbin頻道: @yautaitung
▇ 游大東facebook專頁: / yautaitung
▇ instagram: / yautaitung
▇ Linktree:linktr.ee/yaut...
▇ Telegram:t.me/yautaitung
▇ Patreon: / yautai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