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三忌

  Рет қаралды 46,626

高雄文殊講堂

高雄文殊講堂

2 жыл бұрын

老年三忌
你要在這逆境當中找到一種可貴點,平衡的點,乃至突破的一個智慧的點,這個要相當的生生世世的善根福德跟因緣,否則你就沒有辦法。
所以,順境有好處有壞處,順境的成長,他會順利,可是心智不夠成熟。
逆境的成長,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說,如果他善根福德因緣,也可以得聞如來的正法,變成內心裡面精彩的點線面,可以搬上銀幕的精彩的故事。
但是,另外一種角度來講,大部分的人,你碰到這個逆境困苦當中,貧窮學道難。你要是生病,你學道也很困難。富貴也學道難,貧窮也學道難。
所以,一般來講,貧窮的人,你不貪,幾乎不太可能。所以,儒家說老來忌貪。就是一個年歲越來越老的人,他最可怕的就是貪。問題出在哪裡?問題是他年歲大了,他沒有力量去賺錢。他看看小小的東西,隨手可以偷的,也好。為什麼?因為他年歲大了,沒有能力掙錢。所以,在儒家裡面,老來忌貪。
但是佛教裡面不只是這樣,佛教要加兩個,老來不但忌貪,還要忌頑固不靈。因為他已經慣性意識。罵兒子、孫子,從小罵到已經長大了,所以他頑固不靈。但是不是每一個老人都這樣子。
那麼,接下來就是因為人的體力越老就越不行,然後,因為慣性的意識就會加深,冥頑不靈的無明。
所以,老來有三個很可怕的,第一個,就是會貪。因為他已經分不清楚這個世間,年歲大了,腦筋裡面也出一些狀況了,當他活在這個世界的時候,他觀念裡面就說我的物質世界勝過我的精神領域。他並不是像佛陀用最少的慾望,物質的世界,食衣住行用最簡單的來過最高超的精神領域的生活。
簡單講,物質降到最低,把精神領域升到最高的境界,全部用智慧,那就是佛陀。
所以老來就怕三種:
一、貪;
二、頑固;
第三、深度的無明。
因為他的腦筋轉得不夠快,年輕養成的習慣,到最後年歲大的時候,就算你聽到佛法,不是每一個人可以立即轉變。
你聽到佛法的時候,這個叫做表層的理性。你內心裡面那個種子、習氣已經充滿了,到最後,你再受教育,七十、八十歲再受教育。這教育叫做表層理性,表層的一個覺性的教育,很難通達、突破到這個種子、習氣深層的內在裡面。所以,聽到佛法、修行要越早越好。你才拿那個種子、習氣有一點辦法。
一般年歲大的人,你才要開始修行,都是束手無策。應該說束手就擒。為什麼?你沒有辦法勝過理性,也沒有辦法勝過感性上的平衡,你把感性變成一種極端。
若感性跟理性背後用智性來平衡。這感性、理性,還有智性,達到最高的平衡點,那當然就是佛陀了。
一般我們所謂的理性,就是讀書。讀書可以有一點文化,有一點文明。但是讀書不能打破無明,變成自覺聖智。有時候我們讀書讀很多,變成所知障。我們把自己擁有的學問變成不可一世的自我感覺良好。所以,誰教都沒有用。你在電視上看到,或者是這些自己認為讀書很行的,你怎麼去教育他,對不對?他就是認為他自己在教育別人,所以這個佛法是從內心深處去打破那種妄想顛倒跟無明。
眾生的教育是,我今天讀書,我壓一層。再讀書,壓一層。再讀書,壓一層。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就一層一層的教育。種子跟習氣呢?都壓著,你沒有觀照的能力。
佛法不是。佛法是釜底抽薪的,從內心裡面去告訴你:不可以妄執,不可以妄想,不可以妄分別,不可以妄顛倒。佛法不離心,內心深處就是智性,覺悟的世界,就找到了根本。
所以,這個世間,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你可以說是一個文明的人,也可以算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理性的人。為什麼?因為書讀得多可以改變氣質,但不是一個解脫的聖人。
佛法就是不一樣。只有佛法使你有內在的觀照,才能夠打破內心深度的我執跟法執,知道學問是一種工具。
那麼,理性是待人處世,世俗諦的一個圓滿。你有智慧的話就更有理性。這個理性建立在聖人的智慧,這個理性就是完美的世俗諦。
世間人沒有辦法。世間人說自己很有理性,其實,碰到利益衝突的時候,你那個理性就崩壞。
為什麼?
你的理性是建立在累積、生滅的東西。
佛法是建立在清淨自性的完美,這種理性是完全不一樣的。
談到感性,眾生的感性就比如說跟你有緣的人,或者是從小到大,跟你的親戚朋友,那麼他的感性裡面,後來就變成一種極端。要不然人類怎麼會有戰爭?
人類就是你跟我好,而這個人是我的敵人。要不然就這個是我的好朋友,這個就是我的敵人。眾生就是非敵及友,非友即敵。他這個感性跟佛法不一樣的。
佛法講大慈大悲愍眾生,他是整個法界所有的眾生平等的,但是不可以壞緣起。你要看他跟我們有緣沒有緣,能度還是不能度。所以,不是佛菩薩的問題。
比如說這個人的無明很重,你想度他,沒有錯啊!但是,他無明自己罩住,又不是聖人的問題。是不是?你說了一句,他頂了你十句,你怎麼度他呢?是不是?講起來,他比你還更會講。要講,大家都會啊!是不是?
所以,真的會講的人要透過法的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是真的會講話,講話有實質具體的意義。
所有眾生都是理性的強辯人,強詞奪理。所以,跟眾生相處,你就會發現,他很喜歡辯論。無論怎麼辯論,他都是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定說自己對的,對方是不對的。所以沒有什麼好談的,都是我執、我見、我相、我慢的東西。
所以,你要達到像佛陀這樣的平衡,感性、理性跟智慧,很難!
真正的理性是建立在智慧,真正的感性就建立在完美的世俗諦,真正的智性就建立在中道,永恆的存在真實的智慧跟平衡。
所以,就佛陀來講,他沒有這樣高低起伏,他的心就是這樣,萬法一如的。
所以,他可以講話,萬法一如。
他也可以保持沈默,萬法還是一如。
如則不分動靜,動靜是生滅,與真如無關。
明暗是生滅,與真如無關。
有無是生滅,與真如無關。
有為無為是生滅,與真如無關。
能取所取是生滅,與真如無關。
智跟境是兩個(二元),與真如無關。因為智才對境講的,境才對智講的。當你進入如的境界的時候,智如境也如,那就沒有所謂智慧跟境界這個問題。
所以,我們有了知識,有了常識,最後,我們要了解這些都是文明的工具。人類需要這種語言、文字、感性、理性、教育、知識、常識、科學,都需要這個東西。但是回歸到最後,你仍然要有解脫的,徹底打破無明妄想,顛倒執著的佛法。這樣才能夠解決生命的迷茫。
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解決人生跟宇宙終極的迷茫。
所以人家問我說:上人,你為什麼要出家?
就是我在這個世間,怎麼找都找不到真正的快樂。什麼叫快樂?你講給我聽聽看。你講不出所以然。
吃蛋糕快樂,接下來呢?
結婚快樂,接下來呢?
生了三個小朋友。接下來,真的快樂在哪裡?
生一個,操心一個。
生兩個,操心兩個。
生三個,操心三個。
好了,全世界也不能像我們這樣不結婚,跟走修行之路的人同一個觀念啊!因為這樣就沒有人種了。所以就變成~生命就像打開巧克力盒,各人去選擇,很難去論斷對跟錯。
現在只是告訴你說,眾生過的生活就是顛倒、執著跟無明,痛苦很難解脫。修行人走的路線是打破無明,打破妄執,打破分別心,然後達到一種感性、理性、智性永恆的平衡。
所謂永恆的平衡,就是沒有那個點,才能達到永恆的平衡。有那個點就不能平衡,因為那個點就是妄執。
所以,什麼叫平衡?
無念、無住、無相叫做平衡。
中道叫做平衡,而中道就是沒有中道。
所以,佛法的可貴處,就是找到真實的生命,人生宇宙的永恆相,而永恆相就是無相。
謝謝大家。

Пікірлер
臨終三階段
19:36
高雄文殊講堂
Рет қаралды 67 М.
當你擁有的時候,不要盲目地不懂得珍惜
14:43
高雄文殊講堂
Рет қаралды 19 М.
МЕБЕЛЬ ВЫДАСТ СОТРУДНИКАМ ПОЛИЦИИ ТАБЕЛЬНУЮ МЕБЕЛЬ
00:20
What does Satoru Gojo have? #cosplay#joker#Harley Quinn
00:10
佐助与鸣人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ЛН
SCHOOLBOY. Мама флексит 🫣👩🏻
00:41
⚡️КАН АНДРЕЙ⚡️
Рет қаралды 6 МЛН
Nurse's Mission: Bringing Joy to Young Lives #shorts
00:17
Fabiosa Stories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 МЛН
修行的根本
14:19
高雄文殊講堂
Рет қаралды 25 М.
涅槃的意思是什麼?
28:29
高雄文殊講堂
Рет қаралды 35 М.
道本無形,智慧心即是
12:31
高雄文殊講堂
Рет қаралды 9 М.
有還是沒有
13:40
高雄文殊講堂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 М.
極樂世界在哪裡?
14:21
高雄文殊講堂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8 М.
信根堅固的重要
11:30
高雄文殊講堂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
今生今世的任務~
11:00
高雄文殊講堂
Рет қаралды 20 М.
МЕБЕЛЬ ВЫДАСТ СОТРУДНИКАМ ПОЛИЦИИ ТАБЕЛЬНУЮ МЕБЕЛЬ
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