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ет қаралды 4,338
前進超高齡社會官方網站 ▶️
aging-society....
任何良好的高齡政策均有賴高素養的執行者,不論支持自我照顧還是衰弱由人代勞。可惜的是,由於許多因素,我國雖然廣設技職與高等學府,卻在過去二十年未能走出倚賴外籍看護,缺乏訓練加上奴僕式雇用造成文化衝突,也難以落實延緩失能,而且人力來源不確性越來越高。
至於本國照顧者從超高齡社會發展來看,量的提升不可能跟上需求,必須從質的改善、跨領域合作發展和本於倫理的照顧科技三者齊下。
過去護理學界認為照顧服務是在專業指導下做有限度的工作。但這種被動色彩濃厚的觀念已經不符合日益多樣的社區照顧。新一代的照顧將是醫療與生活並重,尤其要有教練角色,有反思素養,能精熟流程、善用工具、應用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因為正式照顧者短缺,急性醫療在晚年照顧有其極限,但照顧負荷導致更多人加速失能、疏離於社會的共識下,組織非正式照顧者和正式照顧者,形成新社會安全網成為趨勢。這也需要觀念倡議、良好布局和人才培養,助力才能發揮綜效。
以更現代化的教學與教材,鼓勵獨立思考,引導更多人看見價值而投入正式照顧與非正式照顧,人才培育將是超高齡社會健全與否的關鍵。
#長照 #超高齡社會 #照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