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ет қаралды 13,148
跟著我們的腳步和視野 用影像記錄台灣【訂閱 MIT台灣誌 頻道 bit.ly/3wLYtnl】
#MIT台灣誌 #麥覺明
地點:南投縣仁愛鄉
記錄人:麥覺明
成 員:幸益真(藍教官)、全永福、田治銘、谷明華、谷約翰、蔣志偉、阮桂瓊
台灣中部有一條60年前架設的輸電線路,從霧社翻山越嶺,翻過海拔將近3000公尺的中央山脈稜脊,蜿蜒迤邐,一路抵達花蓮銅門,60年前,前輩電力工作者在物資缺乏地形限制下,幾乎是以人力手工到造一道電力的萬里長城,而他們像蜈蚣一樣排成一列,扛著纜線踏型的山徑,正是一條日據時期的越嶺古道,台電人藉由古道架設線路,古道也因台電維護始終保持暢通,成了中外人士頻頻攀登健行的景觀步道,能高越嶺古道我們多次造訪,每一次都感受這條古道,豐富的自然美景和獨特的歷史魅力。而這一次,我們將尋訪一段過去從未涉足的舊路,那是能高古道原初的面貌,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典故滄桑,等著我們前去探看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