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石硤尾安居樂業徙置計劃-尋覓一甲子回憶之旗海(粵語現場解述)2017 Relief of Fire Disaster started HK resettlement housing scheme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4,390

hkrainbow mission

hkrainbow mission

3 жыл бұрын

徙置區(英語:Resettlement Area)是香港早期的出租公共房屋,於1954年至1975年間興建,主要分布於較早開發的衛星城市和新市鎮(包括觀塘、葵涌、荃灣、屯門和元朗等),由徙置事務處管理。1973年,屋宇建設委員會(屋建會)改制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徙置區與其他政府出租房屋統稱「公共屋邨」:徙置區(不包括第七型大廈)稱為「乙類屋邨」[1]、屋建會廉租屋邨及政府廉租屋則稱為「甲類屋邨」。現時,第一至六型大廈除石硤尾邨第41座(美荷樓)及石籬邨第10和11座,均已拆卸或重建,而第七型大廈亦已有部分開始重建。徙置區源起於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之後香港政府在鄰近山邊興建多層式大廈(「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即香港首個公屋「石硤尾徙置區」(今石硤尾邨)。徙置區很多時會俗稱「舊區」或「新區」,當中後者可能是「徙區」音轉,亦有可能是因為多處新開發地帶,例如葵涌邨。
屋邨型號和屋邨列表
徙置事務處共於香港不同地區先後興建了25個徙置區,樓宇共分七種類型(當中第一型至第六型是由徙置事務處管理,之後的由房委會接管),當中第一二型只有七層高,故俗稱「七層大廈」。
第一型
第一型是香港最早期徙廈,大廈呈「H」字形,樓高只有5至7層,沒有升降機,主要分布於新九龍。各單位大小約10至20平方米,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因此連接著兩翼中間的樓層會用作為公共廁格和廚房用地,而徙廈亦會在天台搭建天台小學給徙置區的學童提供基本教育,此類天台學校一直沿用至第三型徙廈為止。1970年代中期,少數公共屋邨把原有的第一型徙廈改建成「改裝第一型」。其餘未經改裝的第一型徙廈於1975年開始清拆,黃大仙下邨第8座(黃大仙上邨長欣樓)成為了最後一座清拆的第一型徙廈,於1996年清拆。
改裝第一型
改裝第一型徙廈是徙置事務處於1970年代根據原本擁有的第一型徙廈改裝而成,單位面積大大擴增。初時的「改裝第一型」徙廈是沒有設立獨立廁所和廚房的,1980年代才把每個單位改建成有獨立廁所和廚房的基本公屋屋邨,有部份的徙廈更把兩翼之間的樓層打通,使兩翼分開兩座不同的徙廈(例:石硤尾邨第15至18座和第25至40座)甚至把其中一翼拆卸(例:柴灣邨第22座),少數的在改建中更被分別冠上名字(例:石硤尾邨第41座命名為「美荷樓」)。
隨著啟德機場的遷出,香港的土地需求增加,故被改裝的第一型徙廈因應「土地浪費」為由,而於1991年至2008年把這些徙廈清拆重建。只有石硤尾邨的美荷樓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而可以保留下來。
半改裝第一型
這種徙廈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香港徙置屋邨中相當極之稀有的型號,大廈的設計大致與改裝第一型相似,相信是因為在改建時有點出錯而成的新型號,並只有在大坑東邨第14座(東新樓)才可找到,直至2001年清拆後而成為歷史。
第二型
第二型徙廈早於1959年在東頭邨出現,主要分布於新九龍、荃灣和葵涌一帶,與第一型徙廈相同,樓高5至7層,沒有設立升降機,住客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在兩翼之間的相連梯間設有公眾浴室和廚房。但與第一型最大分別的就是第二型是由三條梯間相連兩翼的,以致徙廈俯瞰外觀呈「日」字形;而第一型的就只有一條。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型大廈的「日」字四角會出現面積較大的單位,這些單位內更設有獨立廁所和水喉,主要是編配給擁有地契的寮屋拆遷戶,這些單位又被俗稱為「地主房」。
第二型大廈只有石硤尾第14座及東頭邨第9座是單幢式設計(型號與後期的「改裝第二型」相似,但因該大廈實際上並沒有進行改裝,而且各單位沒有設立獨立廚廁,故沒有被列為「改裝第二型」一列)。
第二型徒廈早於1975年開始清拆,樂富邨第21座是最後一座清拆的第二型徙廈,於1996年清拆。第二型成為了香港眾多徙置屋邨中最早消失的型號。
改裝第二型
改裝第二型徙廈可說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徙廈型號,是徙置事務處於1970年代根據原本擁有的第二型徙廈改裝而成,原意跟部份第一型徙廈進行改裝一樣。改裝後的第二型徙廈就不再像之前的「日」字型設計,而成為了單幢式的設計。不過當中只有極少數第二型徙廈會作這個改裝,原因是因為改裝第二型是會把其中一翼徙廈拆卸,並再為每個單位加設廚廁設施,因需費甚巨,故此絕大部份以第二型徙廈為主的屋邨也不會進行此改裝。
有進行此類改裝的第二型徙廈就只有柴灣邨第21座和石硤尾邨第14座,前者早於1959年建成,1996年清拆。使1963年興建的石硤尾邨第14座曾成為香港碩果僅存的改裝第二型徙廈,但其後也於2008年重建計劃中清拆。
第三型
早期第三型徙廈樓宇鳥瞰圖,後期出現的長型政府廉租屋也是根據此型號而設計的
第三型徙置大廈]]是繼第二型徙置大廈後外出的新型號,於1962年首先於葵涌邨出現以別於之前的設計,大廈大致分為「I」字型(長型設計)和「L」字型(兩座長型大廈相連的徙廈),普遍樓高7至10層(少數的第三型徙置大廈更只有2至3層高不等,以柴灣邨第11座和慈雲山邨第41座(慈愛邨愛裕樓)為最矮的兩座第三型徙置大廈,只有兩層高,但前者各單位皆有獨立廚廁,後者不作住宅用途,為一所幼稚園;其次為柴灣邨第10座,只有三層高),所有樓宇仍沒有設立升降機;第三型徙置大廈更是第一批為各單位設露台的徙廈,不過仍然不設獨立廚廁,只在徙置大廈突出一部份建有公共廁所和廚房給住客。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型徙置大廈的舊長型設計是根據「舊型政府廉租屋大廈」的型號而設計的,與之不同的只是第三型徙置大廈大部份仍設天台學校(但秀茂坪下邨第16座是一個獨特例子,該大廈與「火柴盒」小學相連),而政府廉租屋沒有,此後的第四至第七型徙置大廈也是以此為基礎。
1980年代,政府為了改善公屋住客的居住環境,決定在約2000年前把所有沒有獨立廚廁的舊式公屋大廈(包括第一至第三型徙置大廈,以及舊型的政府廉租屋)全部清拆。由於第三型大廈是最後一批沒有設獨立廚廁及升降機的型號,故大部份的第三型徙置大廈,清拆時只有大約20至30年左右的樓齡,而最高也不過39年。第一批清拆的第三型徙廈於1990年於慈樂邨進行,最後一批清拆第三型徙廈同樣位於葵涌邨(第1至13座),2000年清拆。最後一幢清拆的第三型徙置大廈原型建築是黃大仙上邨第15座,於2002年清拆。
第四型
第四型徒廈是根據之前的第三型徙廈建築基礎而建造的新型號,徙廈主要呈「I」字型設計,少數呈「E」字形(東頭邨23座)或倒「F」字型(元朗邨3-5座)。第四型徙廈可以說是徙置區建築的一大進步,每個單位開始設有獨立廚廁(原先設計為共用廁所,後來才升級為獨立廚廁,而仍採用舊設計的大廈亦因而要在入伙前進行改建),樓高更高達13至20層不等,故會在徙廈的一邊設有兩座升降機,但並非服務各層住客,通常其中一組會直達至中層,另外一組會直達至最高層。此外,亦有23座第四型大廈會連接一至兩所「火柴盒」小學(目前僅首個採用此設計的校舍-於1965年啟用的獻主會溥仁小學仍存,但相連徙廈已拆;而首三座被拆卸的「火柴盒」小學,亦是與第四型大廈相連),方便邨內學童上課,包括慈雲山邨其中八座、藍田邨其中四座、石排灣邨第4、5座、石籬邨第4、8座、元朗邨第3、4座、柴灣邨第13座、牛頭角下邨第3座及東頭邨第22座,可以90度或直線連接於樓宇末端外,又或以90度連於樓宇中部。最早的第四型徙廈出現於東頭邨22座,1965年4月建成。
雖然格局和規劃有所突破和進步,但第四型徙廈卻是堪稱為眾徙廈型號中結構質素最參差的,狀況良好如葵涌石籬邨第10和11座,結構安全而得以暫時保留,並於1996年11月6日至2022年間改為中轉房屋,在樓宇內設置「石籬收容中心」;東頭邨第22座及23座雖然混凝土強度不及格(其中22座原擬於1992年拆卸,但在安裝鋼柱支撐後被剔出整體重建計劃),但也一直可以延後到2013年和2003年清拆。但徙置大廈型號自第四型徙廈起,一直出現至第七型,就已經出現工人偷工減料的情況,以致於1980年代爆發「26座問題公屋醜聞」。當中,第四型徙廈佔有11座之多,也是眾徙置大廈中最多出現問題的型號之一。
第四型徙廈早於1988年開始清拆重建,拆卸期長達34年。隨著政府宣布將於2022年拆卸石籬邨10-11座(拆卸時樓齡將達56年,是眾多被拆的第三至六型徙置大廈中樓齡最高者),第四型徙廈即將成為歷史。
第五型
第五型徙廈的設計普遍上跟之前的第四型差不多,大廈主要呈「I」字長型設計,而且通常是相連著1至3座大廈。不過從相關學校的設計上,學校雖然與第五型徙廈的設計模稜兩可(統稱為「火柴盒小學」),初期的牛頭角下邨第4、5座第五型大廈與一所「火柴盒」小學連接,但後期已經改為獨立式設計,不再相連著徙廈,及後部分位於非徙置屋邨的同類校舍再加建一層作禮堂之用(而此等學校設計一直沿用至1981年為止)。
此外,由第五型徙廈開始,政府開始將預製組件技術用於興建徙置大廈(當中牛頭角下邨部分樓宇,是全港首批採用此技術興建的徙廈),但由於成效不彰加上組件不統一,在牛頭角下邨以後的第五至七型徙廈未曾採用此技術;新設計將四個不同規模的家庭單位合併一起,這是根據一項調查的結果而確定,該調查旨在確定安置區中家庭的平均規模。新設計結合早期第四型所提供的獨立廁所,並向每個家用單元抽入獨立的供水。
第五型徒廈早於1990年開始清拆,隨著牛頭角下邨在2010年完全清拆後,第五型徙廈已經成為歷史。
第六型
第六型徙廈是徙置事務處時期建成之最後一款的公屋大廈類型,於1969年至1974年期間興建,主要在新界早期發展的新市鎮區(例:葵涌、元朗和屯門)興建,整體的結構和外貌上都與前工務局在同期興建之政府廉租屋很相似。在1973年被房委會合併期,第六型徙廈的興建一度出現真空期,直至藍田邨四座六型徙廈在1974年落成,成為最後一批此款大廈為止(而當時第七型徙廈已獲廣泛應用)。及後的26座問題公屋醜聞爆發後,發現有4座第六型徙廈有出現結構問題的情況,第六型徙廈於2002年前清拆,清拆時,各大廈的平均樓齡不逾30年,和第四型都被公認是結構質素最差的公屋。
註:白田邨的第六型徙廈是由屋宇建設委員會管理,唯大廈興建使用了第六型徙廈設計
第六型徙廈列表
梨木樹邨第3、5及6座第七型徙廈
第七型
第七型徙置大廈,在房委會系統中與政府廉租屋、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長型大廈一併算作「舊長型大廈」,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與徙置事務處合併後,於1974年至1980年間完工的公屋大廈類型。第七型徙廈的建築外表雖然確實與其他比較早期的徙廈很相似,也是以編號來命名每座大廈(例如有葵盛西邨、白田邨和梨木樹邨;但瀝源邨和荔景邨等同樣擁有七型徙廈的屋邨卻早在1970年代以中文命名,取代舊式的編號命名制),大廈各層中間位置設有電梯大堂和兩端的樓梯,也設有密麻麻的透氣孔;而升降機則改為停靠絕大多數樓層;而在瀝源邨(部分)、梨木樹邨(部分)、大興邨及順安邨的第七型大廈,則因應規劃採用單方向設計。但七型徙廈是不容許住客在租住的單位中作出改動,例如不允許拆去露台的鐵欄、門口不得改建等等,在大廈不論內外都要統一(一如第七型大廈藍本-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外觀上比起前六期都來得整齊許多,在維護上也比前六期好上許多(仍有部分第七型大廈被揭發偷工減料,但政府亦未打算清拆,更於2019年宣布不清拆同類大廈至少15年)。而隨著家庭用電要求提高,第七型徙置大廈原有供電系統因無法負荷,而時常發生故障停電。因此,絕大多數第七型徙置大廈均已於1990年代初加建新變壓器房,以提升供電可靠性。七型徙廈早在房委會成立前已完成設計,但嚴格來說,這些大廈在房委會成立之後才落成,因此屬於「甲類屋邨」。第一批清拆的第七型徙廈為2014年的白田邨。直至目前,已展開或擬議的七型徙廈重建只有兩個:白田邨(第七型大廈部分)及美東邨。
註:只有興華邨的第七型徙廈,是由徙置事務處策劃興建,其他最初均為政府廉租屋;此外,順利邨最初亦是採用同款徙廈的徙置區項目,但最後改用廉租屋邨設計,是香港唯一沒有興建的第七型徙廈

Пікірлер: 175
@johnnylee9276
@johnnylee9276 Жыл бұрын
好多謝这位仁兄的 将舊日 香港 介绍 回忆當年的历史 真实好难🉐️在此再次感谢你告我訢近來的变幻 thank you so must
@EF-hy6sb
@EF-hy6sb 2 жыл бұрын
皇宮戲院就在我家的旁邊 公餘場12點30分或者5點30分 每天我父親都會帶我去看 兩個小朋友一張飛 這麼多年的公餘場 我看過不少古舊的老西片! 懷念啊! 少年不知愁滋味! 真幸福!
@pakhun123
@pakhun123 Жыл бұрын
我曾住在巴域亍,不知道皇宮戲院是否在東興冰室的原址呢?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首先多謝上載珍貴影片及詳盡介紹. 請容許我提供多些有關影片補充資料 1) 梁國英葯房原舖在50 年代早期是在北河街与長沙湾道之轉角處. 在那轉角處有數檔由女仕經營的街檔用線為女仕拔面毛的. 在假日很多住家女傭幫趁; ( 後加資料: 梁國英葯房的少東曾在60 年代与我弟在崇真中學是同學). 2) 在皇宮戲院對面有一酒楼叫统一茶楼. 在轉角處有泉章居客家菜. 在石硤尾木屋區大火前家父常帶我与友人幫趁. (後加資料:在泉章居客家菜館側有約十尺的行人路入木屋區. 沿路有商店.); 3) 南昌街与青山道現在明星酒楼現址前身是叁層高的一排唐楼為領東小學.
@hkrainbowmission9895
@hkrainbowmission9895 3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補充!
@hackerbgextra9317
@hackerbgextra9317 3 жыл бұрын
Woow
@raymondluk4620
@raymondluk4620 3 жыл бұрын
James NG, 謝詳細老深水埗資料 嶺東中(小)學 應位於南昌街與 大埔道,東北角( 青山道始於欽州街,該處有德貞女校,寶血醫院,嘉頓酒樓) 嶺東 校長 為 陳劍科 地舖有間 南亞書局 兼營攝影冲曬 譚匯舉 主理 嶺東 學校 對面有 利工民線衫廠(現仍保留轉角舖位) Shell. Texaco 電油站 斜對面有 周生生金行 李公涼茶(富記麵家) 飛鷹的士舖站 在南昌街 元州街轉角 樓上雲華大茶樓( 乃雲天, 雲來, 金山茶樓 簡奕雲乃大老細) 其家族後經營 敦煌酒樓集團 大埔道南邊 過些有榮華大茶樓 中寧國貨公司 勝利百貨公司 樓上有曾貫宜醫務所 北河街,大埔道轉角有 中華電力收費站 皇宮戲院對面有 統一茶樓,泉居章 中間 有 新全記食家 梁百全主理 對面有深水埗旅店 九龍錶行 鳳凰酒家 對南面有 五經堂印刷通勝(曾有大新聞現不述) 近桂林街口有 亞爾培洋服 ALBERT TAILOR 頂樓上有 天體會長連柏氏 長沙灣道南昌街有 利生堂藥舖 華南餐室 旁有人梳髻 異光電器 (李 棠) 陳八姑留產院 得雲食家(老細李先生) 後轉肉食公司 轉上北河街還有 北河戲院 北河茶樓 巴黎飯店 旗昌士多辦館 轉角梁國英藥行 斜對面有 八仙大茶樓 品陞酒家(已折) 貞恒大押( 現仍存) 令兄讀 TTC 問他知否 老鮑?
@raymondluk4620
@raymondluk4620 3 жыл бұрын
我亦親眼見證 當年石硤尾六村大火災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raymondluk4620 陸兄, 多謝極詳細有關大埔道舊日資料. 1)陸兄提及/ 知道五經堂通勝印刷廠慘事( 山埃當冰糖 用), 想兄可能与小弟年紀相若. 祝健康🙏🙏 2) 嘉頓餐廳正門對面馬路, 即欽洲街的大埔道与元洲街一段單邊曾經是一間頗大, 樓底很高的天主教堂. 我間中亦入內走走看. 3)嶺東學校及周邊街道我是認識的, 因為我在50 年中曾在該校晚間英專就讀. 4) 在大埔道現在大家樂快餐對面曾有一地舖賣麵包的. 當石硤尾大火後曾義賣麵包. 當天早上我亦已當時一元買了一個雞尾飽. 現該大廈已被重建. 5) 北河戲院是我兒時常光顧的地方. 北河荼樓是先父常帶我到的地方. 我還記得那裡的鴨腿湯麵及我一定買的兒童樂園週刊. 6)八仙酒楼已是後期較新的酒楼了. 我在60年尾70 年初假日常到飲早茶. 7)我弟在60年初在 TTC 讀中學及預科. 梁國英藥行的少東是他同班同學.
@wongwong95
@wongwong95 2 жыл бұрын
讚!多謝曬!再接再勵!
@micky2238
@micky2238 2 жыл бұрын
好懷舊,多謝分享!
@Mwok2751
@Mwok2751 2 жыл бұрын
兒時記憶,今天仍在的聖多馬小學,大埔道元洲街交界的油站,南昌街公厕,利工民(已改建)
@dhsh8189
@dhsh8189 2 жыл бұрын
新舊對照深水埗。周 潤'發十多歲未成名之前也曾住過這區。
@guytruth5598
@guytruth5598 3 жыл бұрын
Narration is also very good. 👍👍👍
@honshinglai6325
@honshinglai6325 Жыл бұрын
黃金商場現址在195幾年時,曾經是一間星洲針織廠及一間南針電筒廠!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記得六十年代在欽州街和福華街有間「黎則民中醫舘,不知各位老深水埗有沒有留意到或幫襯過?我小時有乜頭暈身慶,阿媽好多時都會帶我去那裡執番劑苦茶 喝,不用怕,有加慶子或提子干送。我家少去較近的利生堂看病,只因為黎則民是同姓三分親,兼和先父都是黎氏宗親會的會員。店前有一巴士站,有6B ,12 ,後來有 2 號 巴士停站。至於黃金商場的前身是黃金戲院,是在南針厰隔離的地段,比較近褔華街那邊,黃金戲院近福榮街那邊,地點差少少啦!有錯請老深水埗們更正。小時我們也常常去黃金戲院看電影,早場十二點半西片 尊榮,白蘭加士打,正場國語片 陳厚,李菁,王羽,或後期的甄珍都喜歡看。至於遠些的仙樂,新舞台,大世界比較遠,好世界多上演粵曲戲,明星(明聲)座位不好坐,較少去 。北河則主要去看粵片,黃飛鴻,謝賢,南紅,白燕,張活遊,張瑛,石堅,關德興,陳寳珠,石修,黎小田,馮寳寳, 李鵬飛,新馬,鄧寄塵等….. 正正是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guytruth5598
@guytruth5598 3 жыл бұрын
Very nostalgic, Thank you very much. Fr:Malaysian Chinese age 66
@kathy3378
@kathy3378 2 жыл бұрын
15:20 影片出現的是我老父當年的廠房(達成五金製品廠)
@kalunlo3300
@kalunlo3300 2 жыл бұрын
敘述者號說得啱我都在南昌街醫局亍長大轉眼70年。
@Thebadguy2023
@Thebadguy2023 3 жыл бұрын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haring. They bring me back to the gold old days.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記得那些年,每逢中秋節可熱鬧了,北河茶樓例必撘起一個大型掛畫,畫的不是才子佳人在花園吃月餅,就是三國演義的故事如桃園義結,三英戰呂布的畫,北河戲院則照例撘起電影的宣傳畫布如九九九我是凶手之類,每當頭場(七點半開埸)未入埸時,戲院門口人山人海等入場,小販們叫賣聲彼起此落,甚麼炸荳腐啦,蒸花生啦,一截截的甘蔗啦,㗎喱魷魚啦,都很受歡迎。如果夏天則多了西瓜,鮮榨椰汁,菠蘿片,涼粉。有警察來時就要「走鬼」,比黑錢差人不干涉叫「派鬼」正如劉德華在電影「雷洛傳」一樣。
@yeungwaichung4286
@yeungwaichung4286 2 жыл бұрын
附近有間叫做有男茶樓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有男茶摟也是很有歷史的茶樓,好像在南昌街和大南街交界。
@yeungrachelmy
@yeungrachelmy 2 жыл бұрын
"There are places I'll remember All my life, though some have changed Some forever, not for better Some have gone and some remain"
@paulcheunglocation
@paulcheunglocation 2 жыл бұрын
豐年樓、小西湖、黃金閣、皇宮戲院、泉章居、東興冰室丶中央飯店、中國皮鞋、北河戲院
@gunggunglu2424
@gunggunglu2424 2 жыл бұрын
先生做的导游视频认真好野! 一首罗文的背景音乐《狮子山下》衬托得非常合适。也勾起香港娱乐界的繁荣鼎盛。过去的八九十年代之前,香港带起了半个中国的经济,也缓解了内地南方不少民众的一度贫穷。给先生的视频点赞100分!👍
@leungdicky35
@leungdicky35 2 жыл бұрын
德貞幼兒園係我小時候就讀, 轉眼已經40幾年
@yeuklam9477
@yeuklam9477 2 жыл бұрын
美荷樓,以前係十五座,六層高,我喺嗰度長大,細個嘅時候喺快樂酒樓對開條馬路俾架電單車撞到,喺廣華醫院住左3日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欽洲街已前亦有大坑明渠出海. 我家曾住在欽洲街. 現在的黃金電腦商場對面.
@cclam709
@cclam709 3 жыл бұрын
南昌街 、欽州街、東京街、興華街、甘泉街下面以前都系明渠。
@EF-hy6sb
@EF-hy6sb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記得明渠真好臭
@pierusa123
@pierusa123 3 жыл бұрын
💖 from USA
@SChan-we8vd
@SChan-we8vd 3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深水埗長大的,北河街、福華街、南昌街、嘉頓、石硤尾、巴域街...等等,那些年全部都是
@SChan-we8vd
@SChan-we8vd 3 жыл бұрын
我熟悉的。 多謝分享!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SChan-we8vd 我都是深水埗長大的. I lived opposite to the Golden Shopping Centre.我家曾住在欽洲街. 現在黃金電腦商場對面.
@SChan-we8vd
@SChan-we8vd 3 жыл бұрын
@@jamesng9831 睇番舊址好有親切感。 可惜舊址大部分已改頭換面,改到好似從未發生過似的! 但它永遠在我們心中,那物資貧乏 ,但處處生機,肯勤力就有工做的美好時光。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SChan-we8vd 對. 當時人口不多, 人情味也很豐富. 交朋友真的要出來見面的, 因為電話不普遍. 現在的人只對住電腦抄股票.
@leungkuncheung1831
@leungkuncheung1831 3 жыл бұрын
我在石硤尾徙置區長大,當年娛樂不多,哥哥姊姊經常帶我去九龍仔的美麗宮戲院睇戲,正場,工餘場及早場都睇唔少,可惜現在上網找不到當年美麗宮戲院一張照片。
@nleungtc
@nleungtc 2 жыл бұрын
美荷樓用窗封了外面開放式公眾走廊,都唔同哂樣。
@HKChefWeng
@HKChefWeng 2 жыл бұрын
北河戲院舊像片在老朋友曾播放過
@paulwong71
@paulwong71 3 жыл бұрын
石硤尾大火, 我六歲, 當晚正於北河戲院看電影 "青銅魔人"
@user-bv6wr1vd4b
@user-bv6wr1vd4b 3 жыл бұрын
北河戲院的照片相當難找,最近才在網上找到一張
@paulwong71
@paulwong71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bv6wr1vd4b 也想看一看, 可以傳過來嗎? (whatsapp 65991502)
@cclam709
@cclam709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bv6wr1vd4b 我小學時都去過北河戲院睇過好多次戲
@raymondluk4620
@raymondluk4620 3 жыл бұрын
我當年住深水埗 某處四樓 當晚親眼見到 石硤尾六村大火災 燒到天也變紅 南昌街 自大埔道 近 利工民 線衫廠 已 擠滿災民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raymondluk4620 石峽尾六邨大火那夜,我也是在睡夢中被叫醒,從窗口(南昌街交界福華街)向石峽尾方向望,但見天空一片火紅,火災過後,不要説石峽尾,就是深水埗,到處都 是災民架設的帳篷,整條福華街騎樓底都是災民的臨時帳篷和家當,媽媽告訴我們不要靠近他們 一直維持三數年才得以解決
@guytruth5598
@guytruth5598 3 жыл бұрын
You said the shell petrol station is a very famous landmark, the the former old photo you show is a caltex petrol station, Is it correct?
@hkrainbowmission9895
@hkrainbowmission9895 3 жыл бұрын
Thank you for your response, I've checked from the map that there are still 2 petrol stations, the one nearer to Mongkok is Caltex, the other is Shell.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hkrainbowmission9895 Correct, there were 2 gas stations at that famous landmark. Sometimes I stopped by for gas, and sometimes I had my car oil change there in the mid 60s.
@MrMilanoLau
@MrMilanoLau 2 жыл бұрын
怎麼會有一幅有小火車的圖片,從來沒聽過深水埗有火車。
@testtry-xr9nk
@testtry-xr9nk Жыл бұрын
有深水埗住多年的人不知有福華街、福榮街。
@nadasou
@nadasou Жыл бұрын
物換星移,香港人...👍
@user-ge8kx9dd9j
@user-ge8kx9dd9j 16 күн бұрын
🙏🙏🙏
@liyauwai
@liyauwai 3 жыл бұрын
北河街大埔道是快樂酒樓,皇宮戲院在巴域街。
@ppp-ec9hd
@ppp-ec9hd 3 жыл бұрын
快樂酒樓幾 前 身 係雲龍酒樓,' 皇宮戲院 正門係喺北河街嚟㗎。
@user-bv6wr1vd4b
@user-bv6wr1vd4b 3 жыл бұрын
我都是在石硤尾長大,依稀記得皇官戲院對面好似有間統一酒樓
@ppp-ec9hd
@ppp-ec9hd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bv6wr1vd4b 百分百就係。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bv6wr1vd4b 在皇宮戲院對面有一酒楼叫统一茶楼. 在轉角處有泉章居客家菜. 在石硤尾木屋區大火前家父常帶我与友人幫趁.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ppp-ec9hd " 皇宮戲院 正門係喺北河街嚟㗎." 對.
@richardsiu1308
@richardsiu1308 3 жыл бұрын
北河戲院,富有特色,大堂掛有Tudor(刁陀,後改現今帝舵尼個中文名)嘅大鐘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記不起來有沒有一個刁陀大鐘了,我只記得大堂裡尤其是上去樓上超等位的樓梯上掛了很多明星相片,如何莉莉,李菁,凌波,陳厚,關山,呂奇,林鳳,因為北河戲院是屬於邵氏公司的,故全部都是邵氏影星
@richardsiu1308
@richardsiu1308 2 жыл бұрын
@@yuhangying ,你有冇記錯丫,當年福榮街既“黃金戲院”先系邵氏戲線既戲院,當年黃金戲院既大堂樓梯當眼處系掛有邵氏既明星照片 當年北河戲院專放映粵語片,尤其陳寶珠既戲最受歡迎......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richardsiu1308 對不起蕭兄,我真的弄錯了,那是黃金戲院,不是北河戲院
@richardsiu1308
@richardsiu1308 2 жыл бұрын
@@yuhangying ,時間久遠,吾記得都吾出奇丫,當年黃金戲院前面,有間“南針制造廠”,即現今“黃金大廈”.....
@Ka-vh9tm
@Ka-vh9tm 11 ай бұрын
👍👍
@koonchan4788
@koonchan4788 Жыл бұрын
記得長沙湾道有間八仙茶樓!忘記了在那位置?有冇舊照?
@hkrainbowmission9895
@hkrainbowmission9895 Жыл бұрын
www.google.com/search?q=%E9%95%B7%E6%B2%99%E7%81%A3%E5%85%AB%E4%BB%99%E8%8C%B6%E6%A8%93&gs_ivs=1
@hotony6328
@hotony6328 Жыл бұрын
好似系南昌街/元洲街
@koonchan4788
@koonchan4788 Жыл бұрын
@@hotony6328 不是,我印象中是在長沙湾道/南昌街至桂林街中間。
@user-rz6iy9be9z
@user-rz6iy9be9z 3 жыл бұрын
南昌街公園的前身是單層的"尞舖", 有点像深水埗警署附近的前布匹市場。大坑渠應應在東京街。
@ppp-ec9hd
@ppp-ec9hd 3 жыл бұрын
南昌街嘅前身 係一條大坑渠, 後來上蓋變咗好多做洋服嘅 賣水桶嘅 最後先至變咗公園啫, 你話深水埗警署對面嘅賣布匹 嘅鋪頭 前身係一個 籃球場嚟㗎。
@hkhistoryw5062
@hkhistoryw5062 3 жыл бұрын
@@ppp-ec9hd & @Irene Szeto Two different 大坑渠s, one at 東京街 and the other one at 南昌街. Both of you are correct.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hkhistoryw5062 欽洲街已前亦有大坑明渠出海. 我家曾住在欽洲街. 現在黃金電腦商場對面. 黃金電腦商場, 由欽洲街至桂林街整個地段曾是南針電筒廠. 我親眼看着欽州街大明渠覆 蓋的.
@ppp-ec9hd
@ppp-ec9hd 3 жыл бұрын
@@jamesng9831 果然係一個 老柴, 好多人都唔知南針喺 邊一度, 你就係依家高登電腦廣場呀, 想話你唔過60歲都唔得啦, 深水埗嘅街坊 好多都好健忘嘅 係我哋食古不花 先至咁好記性嘅啫。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ppp-ec9hd 老友, 係好. 我相信剛過60 歲的老友都不知道現在的高登電腦中心前身成條街是南针電筒廠. 我估佢地要過70 歲先知道和有記憶. 因為佢地仲食緊奶唔知呀. 小弟近80 了. 時光飛逝. 我小時也曾经常在南针門前的大屋詹下跳飛機. 因為我就住在封面
@siukinghong7098
@siukinghong7098 2 жыл бұрын
七層大廈天台係學校
@applemanian
@applemanian 2 жыл бұрын
想知道石硤尾流產所是否依然在
@paulcheunglocation
@paulcheunglocation 2 жыл бұрын
健康院?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占士, 如你能回答我這個問題,我便相信你年紀比我大, 好嗎? 問題:南針制造厰的前身,是業主也好,是租客也好,總之是甚麼?我知道
@Jeremyho439
@Jeremyho439 3 жыл бұрын
點解浸會大學不將工廠大廈改為赠醫師药醫院?
@shamshumpo
@shamshumpo 2 жыл бұрын
誌故人不忘根本
@anthonyjohnson2172
@anthonyjohnson2172 2 жыл бұрын
我1972年在圣多马小学返学
@paulcheunglocation
@paulcheunglocation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在這區住了60年、以前深水埗係低下階層的地方、三教九流齊集
@user-gb8fn5io2k
@user-gb8fn5io2k 2 жыл бұрын
依家都係三教九流,😂😂😂
@paulcheunglocation
@paulcheunglocation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gb8fn5io2k 現在多咗南亞、應該是四教十流
@tlee3838
@tlee3838 2 жыл бұрын
Yes, the settlement houses were better than the shanty town but they were also filthy. Communal toilets were also served as .bathroom. Are you kidding me they want to glorify these settlement houses?
@fisher3017
@fisher3017 2 жыл бұрын
一切的美好都比林鄭破壞晒
@johnnylee9276
@johnnylee9276 Жыл бұрын
15:59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從網上找到一幅舊北河戲院的照片,有興趣可給我 email 地址。
@hkrainbowmission9895
@hkrainbowmission9895 2 жыл бұрын
facebook.com/tsewaii/posts/2393781394241764/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hkrainbowmission9895 are you Ddtai ?
@hkrainbowmission9895
@hkrainbowmission9895 2 жыл бұрын
@@yuhangying 您好,是的, 原有網站因版權問題被下架了
@yuhangying
@yuhangying 2 жыл бұрын
@@hkrainbowmission9895 很可惜啊!看得到你花了很多時時間和心血才有那麼多的片子給我們欣賞,我也儲存你很多的 link ,現在忽然全沒了,多可惜。下架不止是你,很多有 下載BBC, Fox, Pathe…等尢其是有關香港舊片的都下了架,我想你有backup 吧。你可以把有問題的片段刪掉,再次用另一account 上載,應該可以吧。我也精了,已經把難得的U-tube Link都用Ace thinker software 下載到記憶系統中。祝生活愉快
@hkrainbowmission9895
@hkrainbowmission9895 2 жыл бұрын
@@yuhangying 多謝支持鼓勵
@user-bv6wr1vd4b
@user-bv6wr1vd4b 3 жыл бұрын
黃金電腦商場的前身依稀記得是南針電筒廠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對👍👍 您是老街坊. 我家就住在南針對面的欽洲街🙏🙏. 我亦見到南針半夜大火😨😨 老街坊, 祝您快樂🙏🙏
@user-bv6wr1vd4b
@user-bv6wr1vd4b 3 жыл бұрын
@@jamesng9831 我當年是住在石硤尾徙置區,只是家長不經常地帶我行街經過,當年只五,六歲所以印象不深,不經不覺又幾十年,我現已退休,祝大家都生活快樂身體健康😄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bv6wr1vd4b 您住在石硤尾也記得欽州街的南針電筒廠, 你的記性很好啊.👍👍 我曾在大埔道领東學校讀書, 有同學住在石硤尾徙置區最早期的 2 層高平房. 我曾經常探他.
@user-bv6wr1vd4b
@user-bv6wr1vd4b 3 жыл бұрын
@@jamesng9831 我是住七層高的徙置大廈,回想當年的居住條件以現在的標準衡量是不敢想像的,石硤尾的地貌現在徹底地改變,但當年的一草一木仍深深地印在腦中,現在我耐不耐都會返深水埗及石硤尾走走,可能我老人癡呆啦,經常記得遠嘢唔記得近嘢🤣
@jamesng9831
@jamesng9831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bv6wr1vd4b 妳不是老人癡呆呀, 是月老月精靈呀. 我現在居於外國30 多年了, 每次回香港我差不多每天都到深水埗地胆走走, 看看. 我很懷念當時的大排當, 有鑊氣, 有露天新鮮空氣. 很地道呀👍👍
@user-sr1ms2nu7m
@user-sr1ms2nu7m 2 жыл бұрын
唔該你哋呀查清楚歷史呀係邊個邊個集團喺㗎 石硤尾牙第一期嘅洗衣區呀係紅十字會起㗎 嗰度仲有呀嗰啲合約響度嘅呢就係話都明住滿十年就歸嗰個住客㗎嗰座樓
石硤尾的歲月(三)
7:10
HKHousingAuthority
Рет қаралды 24 М.
Osman Kalyoncu Sonu Üzücü Saddest Videos Dream Engine 170 #shorts
00:27
I Can't Believe We Did This...
00:38
Stokes Twins
Рет қаралды 60 МЛН
劏房女孩:「點解屋企咁細…媽媽,不如搬去公園住!」
6:45
過冷河入世紀欣賞葉童豪爽敢脫,返邵氏拍《不夜天》有種I am back的快感!
21:09
【經緯線】重建巨輪下的土瓜灣
23:01
Now 財經 新聞
Рет қаралды 97 М.
童年回憶見證石硤尾邨的變遷
11:15
Ho C K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 М.
估地方 - 昔日香港 |閒聊之王- 懷舊系列 (繁體中字)
15:35
AAA 閒聊之王 [ 廣東話 ]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9 М.
Ozoda - JAVOHIR ( Official Music Video )
6:37
Ozoda
Рет қаралды 9 МЛН
QANAY - Шынарым (Official Mood Video)
2:11
Qanay
Рет қаралды 501 М.
Saǵynamyn
2:13
Қанат Ерлан - Topic
Рет қаралды 2,8 МЛН
IL’HAN - Pai-pai (lyric video) 2024
3:24
Ilhan Ihsanov
Рет қаралды 64 М.
Bakr x Бегиш - TYTYN (Mood Video)
3:08
Bakr
Рет қаралды 798 М.
Sardor Tairov - Sen meni yeding (Official Music Video)
5:02
Sardor Tairov Official
Рет қаралды 2,8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