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喜欢这支视频,不按套路出牌。年纪渐长会发现one hardly has full control of himself/herself not to mention the surroundings。所以反而就是要open-minded,生活中有一些稳定(或者安全感),也有一些意料之外的ups and downs,无非就还是要move forward and stay positive。
@jane5292 Жыл бұрын
感觉各有特色吧…… 都蛮不错的 .
@丹泽 Жыл бұрын
中餐这块儿真不信巴黎能超过纽约😂 (当然这里的纽约包括布鲁克林和皇后区)
@chloeli6827 Жыл бұрын
巴黎随便一个bakery 都可买到便宜好吃的 fresh sandwich,比纽约deli 里有限几种面包片加入大量mayo才好吃的三明治更健康。同等质量的bakery 美国贵很多还不容易找到。纽约在美国当然说英语,巴黎在法国难道说英文?巴黎也很international,我在巴黎玩时,马路上会有巴黎老太太找我问路。纽约对想夜夜笙歌又预算有限的人和 new comers很友好, 因为美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就算你没去过电影也看过,马上有融入感。
@zhuiris6150 Жыл бұрын
我非常喜爱你,喜欢继续做出像这样好的视频🤩
@emilyslife1224 Жыл бұрын
沒有去過紐約,但巴黎已經在疫情後火速回訪,還是愛慘❤ I’ll never get tired of this amazing city!
记得看sex and the city时,有一集是Miranda有约会一个曼哈顿出生的帅哥,然后对方从来没有出过国,也觉得不需要出国因为'we have everything and all the culture here', 当时Miranda觉得不可思议,直接和对方分手🤣 如果有在欧洲美国生活过,肯定知道在纽约感受欧洲与在欧洲本土感受欧洲肯定不一样,不过从另一角度来说,纽约的确也是可以快速体会不同移民文化的地方。好几年前我去纽约唐人街一家中餐吃火锅时,老板和我说,“联合国有多少国家,你在纽约都可以找到,这就是纽约。” 这句话让我印象挺深的。 我在澳洲居住快20年,然后现在搬到南法居住几年,可以说领略从国内环境到英联邦移民国家再到欧洲体制。澳洲和美国一样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当你搬过去后,找到自己的群体,能够适应当地环境settle down了,你就有当地的感觉了。但是在欧洲,拥有深厚的本国文化(这个文化底蕴会从不同的衣食,住行中影响),需要blend in融入后,才会有当地人的感觉,这个体验的确和移民国家不同。 最贴近的例子可以举例外国人在中国。除非可以流利说中文,甚至是方言,了解咱们中华5000年历史,了解咱们的风土人情,才能说一句,咱也算个中国人了☺️ 所以当纽约人过来欧洲玩,过去在纽约可能经常感受欧洲文化。到了巴黎后发现,欧洲中有很多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深厚文化,就像国内一样,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核。肯定诸多不适应。 不过喜欢在哪生活是自己的选择与喜好。心之所安,在哪都是家了。
@lorraine_miaol Жыл бұрын
👍
@heloise4477 Жыл бұрын
太喜欢这种老友重逢的亲密交谈了。感触很多。其实from New York 和认为自己是Yew Yorker也并不是一个意思。Soit parisienne 和所谓的“法国女人”都是被过度讨论,过度标签化的概念。生活中说一个人parisienne常常是戏谑中略带贬义,以至于一些在巴黎长大的女孩也不愿意觉得自己很parisienne 。我觉得这和城市给人的归属感关系不大。
@FIRE-nv5jz Жыл бұрын
你很法国呢
@Aculturalsavagefromaustralia Жыл бұрын
纽约人也不工作24小时吧?估计是三班倒
@Sara-wg3mw Жыл бұрын
对啊,说的是倒班,哪有人工作24小时
@RebeccaDeng-p6r Жыл бұрын
I don’t agree with you the way you compare NYC to Paris. Both are famous but can’t be one or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