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交通快十年,終於道路安全終於變成顯學 不知道阿倫對,道路設計有沒有了解 簡單來說,車速有一大半取決於道路設計,車道的寬度,多少車道,彎道曲率,以及路緣設施也會有影響 台灣的車道寬遠比日本寬,市區道路的車道數大多也比日本多,路緣設施的部分...台灣幾乎沒有 最後關於車道鑽車縫的部分,其實是有分安全的 ( lane filtering ) ,和不安全的 ( lane spliting ) 台灣車道太寬,所以機車看到會覺得空間很夠,或許因為對於風險缺乏認知,有或是長期的交通教育以為機車就是要彺前鑽,不因該像汽車排隊,所以很常看到 lane spliting 的行為 歐美現在有開始規範何謂 lane filtering, 違反的就是 lane spliting 是風險超過大家能認可的行為 例如 車流速30 km 以下,機車車速30 km 以下等( 澳洲記得規定只有車流禁止的時候 至於為何要規範,那是因為機車先天上的優勢及劣勢 機車的優勢就是體積小,lane filtering 可以增加道路面積的使用效率 而機車的劣勢,沒有車可保護, lane filtering 可以減少機車被後方車輛追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