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video

因果轮回之因果论,佛法所说的因果到底是什么,什么做善事却经常没有善报?

  Рет қаралды 40,514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Күн бұрын

史上最重要的心經解讀,成佛的法門是什麼?心經為什麼會被有些人當成偽經,心經是否在教人持咒?
之前第一期的版本,很多人吐槽說背景音樂太大,還不搭,所以現在特地放出無背景音樂的版本(其實主要是我想水幾天時間,對不起....)
歡迎關注我的頻道,帶你瞭解真正的佛法。
心經解讀系列:
第一集: • 心經|心經解讀|最準確的心經解讀(無背景音樂...
第二集: • 心經解讀|史上最準確的心經解讀,第二期(色即...
第三集(上): • 史上最重要的心經解讀,從本質上提示涅槃的真相...
第三集(下): • 最重要的心經解讀,從本質上提示涅槃的真相,涅...
第四集: • 史上最重要的心經解讀,心經解讀第四期,成佛的...
佛經中的【無常】到底是什麼意思?
• 佛經中的【無常】到底是什麼意思,真的是世間萬...
佛經中的經常出現的【法】是什麼意思?
• 佛經中的【無常】到底是什麼意思,真的是世間萬...
八萬四千法門的謠言與真相,佛教真的有那麼多的法門嗎?
• 八萬四千法門的謠言與真相,佛教真的有那麼多的...
佛,菩薩,阿羅漢誰的境界更高?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有什麼區別?
• 佛,菩萨,阿罗汉谁的境界更高?分别指的是什么...
你真的瞭解佛教戒律嗎?對於佛教戒定慧中戒的理解
• 你真的瞭解佛教的戒律嗎?對於佛教戒定慧中戒的理解
因果輪迴之因果論,佛法所說的因果到底是什麼,什麼做善事卻經常沒有善報
在佛教中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說法,叫做因果輪迴,它出名到就連很多完全不瞭解佛教的人都聽說過這個說法。
它是由兩個不同的的概念組成的,分別是因果和輪迴。
因果和輪迴在佛教中時不時會被放在一塊提起,原因在於在佛法的理論中,因果會導致輪迴,因果與輪迴互為因果。
這裡我們先簡單講一下輪迴,其實輪迴包含了重複的意思,不過我們通常所講的輪迴指的是生死的輪迴,就是指一個人出生,成長,衰老,死亡,死亡後有個所謂靈魂進入到另外一個胎兒,再度出生,重新經歷這一過程。如果運氣不太好的話,就有可能會在成長或衰老的進程中提前進入死亡,重開下一局。

Пікірлер: 162
@cheongwenpa
@cheongwenpa 3 жыл бұрын
说得很好,受益不少。谢谢
@lawrenceliu4649
@lawrenceliu4649 3 жыл бұрын
因果不只是說內心,社會因果、自然因果都是因果,有時我們之看不見惡有惡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是因、何是果?今天你看見一個人欺壓另外一個人,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他沒有惡報,但這可能只是果,當你了解過這兩個人的前幾輩子,也許會發現今天這個果報是合理的。但當然,今天的果又會變成明日的因,重複不斷,直至兩人可以覺悟,放下,才免卻輪迴之苦,所以佛家的因果然後就是放下。
@richliu02
@richliu02 3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感谢!期待更多的内容。
@ahxin522
@ahxin522 3 жыл бұрын
因果同三世,而三世指的又是多少生多世。 我们凡夫很难理解因果,但只要在因上多下点功夫,因缘成熟时必得果报🙏
@user-te1sv1hj4s
@user-te1sv1hj4s 11 ай бұрын
🙏 感恩 你的講解
@arlisanda
@arlisanda 3 жыл бұрын
因果:果源於因,從果明因,從因明果,因果有定與不定,瓜種生瓜是定因定果,為善的善惡報應決定在於受者所帶的心態,如果心態正確就會給於作者善報,如果動機不單純,那呈現的【果】就未必是善。 【因】只是眾緣和合中其中一個作為主因的【緣】,例如醫學上對死亡的主因判定,如失血過多,失血過多是導致器官衰竭喪失身理機能的原因,但死亡的原因也可以是器官衰竭造成四大不調而分離,導致肉體喪失心、意、識運行的環境,就像電器中某個零件壞了,導致電力與震盪頻率無法在電路硬體中運行。 佛法說因緣果是為了破四種邪見【無因生、自生、他生、共生】令知正法,相當於矯正人心理上的觀念,而後從緣起見一切法眾緣生,從眾緣生中見【諸法無我性,諸法無常性】,即人空法空,因為緣起不空,所以萬法皆空,這是空與不空是不二義,不二的意思是,空與不空的關係不是一也不是二,一切相對義都是不二,所以相對存在的都不自有獨立的【我性】,如有【東】才有【西】,沒【東】【西】就無邊可立,不依邊而立,所立就不存在可參考的意義,你我他也是如此。 眾緣生:影子要出現在人眼前,其緣要有光、物、地、虛空、眼健全、意攀緣、注意、識別。。等等。 色的呈現也是如此,物沒光就不會現物色,光沒有物與色也無法分析出其中的成份,沒有燃燒就沒有光,一切法皆是互相依存的存在,沒有自己的【體性】,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因此說【諸法皆空】,【空】是沒有真實獨立存在的東西,金剛經因此說如夢幻泡影。 佛法的義理含吐十虛,無所不遍,但以一切法皆因心而有,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標【心】為道,心為一切的根本,這個心指的是全體,包含一切。 輪迴:今天上班作員工,下班回家作老爸,妻子面前作老公,老父面前作兒子,今天去南部,明天去北部,昨天痴迷,前一刻貪愛,下一刻嗔恨,昨天往生修羅道,今天往生畜生道,後天往生天人人道,雖然如此,都沒有獨立存在的【自己】,老師因為有學生才存在,學生也如此。
@freddiefang7614
@freddiefang7614 3 жыл бұрын
因果本身就是指心性的范畴,和外物无关,视频说的比较正确,只是很多人无法接受。佛教本来是教人回归本我,人人成佛,现在却变成了求神拜佛,求福报的工具,岂不可笑。现在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这个欲望世界的产物,人有分别心才有善恶,而佛教是要教人消除分别心,脱离因果,回归本我。
@Babydoge-of2to
@Babydoge-of2to 2 жыл бұрын
正解!
@DNYAY995
@DNYAY995 5 ай бұрын
南无阿弥陀佛
@xiaoluoyin3807
@xiaoluoyin3807 5 ай бұрын
如果因果和外物无关,那么,如何解释天上下雨,地上长草?这是因果,这个过程都是外物自发的,怎么和外物无关?
@user-rz5gq7ju3n
@user-rz5gq7ju3n 3 жыл бұрын
期待下集
@DS-sk9wb
@DS-sk9wb 3 жыл бұрын
水+烏龍茶葉=烏龍茶 水+咖啡粉=黑咖啡 水+蔬果=果菜汁 不管任何飲品都不能沒有水,任何飲品本質都是水。 從這也了解到生命的本質跟水也是一樣,我們給予什麼就是什麼,但本質不會變。 那把水取出來倒入大海=圓滿。 這就為何出了三界六道還沒真正究竟…我猜只是恢復成水但沒有倒入大海… 所以分別相是錯覺…一切其實沒分別…一切矛盾來自分別。 (愛一切眾生…也是愛自己) 這也就是為什麼 盧·貝松導演「露西 Lucy 」這部電影🎬 到最後大腦達100%之後就不見了,主角問:露西在那了? 露西:無所不在。(我個人認為已經跟宇宙合一了,所以!無所不在。) 這個宇宙難就難在你相信什麼信念系統,他就反應顯化什麼相…所以我們只是一直在從一個框架跳到另一個框架而已…完全不知道真相是什麼?再大的成就或再大的失去…在這宇宙中只是彈指間這麼的微不足道…誰也留不了什麼或是失去什麼… 感覺我好像在講 駭客任務 這部電影😁 十法界這也是人寫出來的…也是一個信念系統… 就好比台北有一個奇特的水果非常好吃.…但我沒吃過,或者很多人也沒吃過,只聽少數吃過的人形容…我們也是只能猜測味道或口感… 只能說萬法唯心造…萬法歸於心…一切沒有什麼是正確或錯誤…只能説信念到那裡…答案到那裡… 問題。答案。問題。答案。 有問題有答案。沒問題沒答案。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凡人) 知道,自己不知道。(知者) 知道,自己知道。(聖人) 不知道,自己知道…(佛…?) 唯一的線索是 釋迦牟尼 開悟之後才講法,但 釋迦牟尼 不是因法而開悟…因為開悟沒有法…佛曰:道不可説😊 不可説那有法…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可以變,但真相無法論… 還有善或惡的感覺,就要照著人的道理、道德去看。 所謂不解釋…已不在善惡的觀點…而是一個圓滿。心經寫的觀。可以看一下太陽或月亮,那個善?那個惡?是不是感覺沒有善惡,只是運行,吃飯大便,那個善?那個惡?感覺也是沒有,只是循環。 這些平常生活…看到太陽月亮、吃飯大便…我們都不會去解釋…因為很平常… 一切平常…一切無常。 Who am I ? I am… 家…可以給我們一個温暖,一個安全感… 出外打拼的人…為了也是家…辛苦被貸款壓著,為了也是家… 有人說人往生了,也是回家了…… 修行之人…目的也是想要回天國的家…或者找回本心? 那到底這個家是我們所想的嗎? 是否有一種可能是,其實我們早已在家了…只是不知道?或者更本不存在? 佛陀告诉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萬法由心生。一切煩腦皆心所生。 起心動念皆是輪迴的開始… 科學家把人類分析…放大…分析…放大…到最後發現整個所有是一体…一個空……人類的感觀只是大腦🧠的投影…覺得人跟人是分别個体是完全錯覺… 剛剛看一篇文章寫到這…想一想其實也完全合理…本來宇宙整個起源就是從空到有…空就是一體。科學家只是回歸又發現了本源的面貌… 這也就是很多修行者常常在問:我是誰?Who am i…我在嗎?在又是什麼😊……? 一切的根源在於分别相…有了分别就有了定義、有了定義就有了制約、有了制約就有了解釋、有了解釋就有了故事、有了故事就有了因果、有了因果就有了業力、有了業力…痛苦就跟著來,生生不息的輪廻從此開始… 也因為有了這些我們再也放不下了… 空-宇宙的一切起源。 空-所有一切歸一体。 空-是無限可能。 空-是一切自在。 有些東西不需有道理,因為它比道理更真實。 (道理只是人類在為自己合理化) 其實人的起心動念能量很強的…所謂相由心生…萬法也是心所造。 (心的頻率怎樣,就會收到同頻率的能量) 所以古人有才有句話這樣說: 人無照天理天不照甲子… (這句話就是在提醒我們頻率要調跟宇宙一樣❤️) 所以以這個邏輯…… 想要幸福,那必須一直給自己肯定幸福相信幸福。 想要變好,那必須一直給自己肯定變好相信變好。 我知道一定有同學要問:那我想要有錢,怎麼没有變有錢呢?…😁因為你有這樣的疑問其實你已經在否定自己有錢了,而一直在肯定自己没錢…… 如果整個宇宙是一個共同頻率概念…那就代表你想要什麼理想發生就必須把自己調整到那個理想頻率… 或許你會問那要如何調整頻率? 頻率就是意識、你的心,所謂萬法唯心造。 所以常常有人說物以類聚…這個就是指共同頻率很容易互相吸引。 所以想要喜悅的事發生那就必須把心安住在喜悅的頻率。這樣吸引喜悅的事情就很容易一直發生。 但這個還有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就是整個世界還有一個共同頻率…每個人都發出各種不同頻率會產生互相影響…這個問題要突破唯一比較快的方式就是愛的頻率…要好大家一起好…别人的好也要當成我們自己也好的概念⋯⋯所以别人發生什麼好事我們一定要祝福讚賞👍就像自己也中獎了一樣開心❤️ 以上就是建良今天543的概念😁祝大家心想事成。 太陽如此強大明亮.但從未對我們的怠慢過…也從未跟我們談論功勞…或意義。但我們再強大,再渺小,再善良,再可惡,再可恥不要臉…等等亂七八糟…他一樣給你光明…給你溫暖…給你能量…或許你可能無感…但他給的一樣不會少。 或許他如果直接告訴你:你我無別…。在這當下可能還沒辦法接受。 但溫暖和光明一直都在等著為你賀彩👍 靈性已成為生活的普遍日常,並被人類認知為常識。慢慢往內心的永恆發展…走向原來的本然與一切無別。 三不問 不問修行長短 不問禍福得失 不問因果因緣 這三不問已解答真相。 宇宙真相 不存在時間, 不存在定義, 不存在故事。 身體的消亡,只是一段旅程的結束,而一段新的旅程才即將開始。 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簡稱中陰身。 傳說⋯大善之人可以不用經過中陰身這段…可直升天堂😊 回到每一剎那不解釋,就是永恆,就是醒覺。 恐懼、悲傷、創傷、過不去⋯⋯等等,都是自己去創造連結的,是自己一直選擇給予這些能量。 每一刻其實都是全新的自己…所以更應該去創造更好的自己。這就是常常有人說的活在每一個當下。 每一剎那不解釋即是本心,總有一天會發現本心一直沒動過,一直在。沒有任何不完美。 每個本心是個體,本心跟一切本心也是一體。 當發現之後,就會用愛看待一切,喜悅接受一切。 當大家瘋了,只有你正常。那代表你醒了。 當大家正常,只有你瘋了。那代表真瘋了。 往往真正的醒覺,在别人眼中才是真瘋子。 夢裡不知身是客。 醒來方知身是影。 夢中夢 鏡中鏡。念頭一動 一切就開始。 唯一 能突破 解脫 就是為別人而不為己。 夢裡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人生⋯第一個階段做自己。 第二個階段當做自己之後發現並非真正的自己… 第三個階段開始找尋自己… 一切停下之後才發現自己。 佛陀釋迦牟尼是為了一切眾生找到一切真相。可以說在這地球🌍可以達到是奇蹟…這有一個線索是佛陀不是為自己去找真相,而是為一切眾生想讓一切眾生解脫…用盡一切方法…過程中可以說是非常不易…幾乎不可能..…但佛陀為一切眾生找到了…開悟沒有法…但開悟之後可以有萬法來提醒眾生…但沒有一門法可以達成開悟。因為答案在每個人身上而不在外…每個人都是本自具足… 人在於還無法完全掌握生命,還無法坦然面對死亡…往往對生命還沒完全了解就已結束… 不知道🤷‍♂️並非負面的頭腦狀態。 而所有發現都源自於這個狀態的領悟。 你存在的事實足以證明,一切萬有需要你獨特的視角,你獨特的反射,你獨特的體驗,從而真正成為它能夠成為的一切。沒有開始。沒有結束。 個人的智慧能力不是讓自己顯得重要,而是一種讓所有眾生覺醒得以實現的藝術。 智慧並不限於頭腦或特定的地方…身體上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智慧…而真正的自己又在那😊… 生命的本身並沒有任何意義…重點在於你可以給予生命意義這才是最大的禮物。 量子力學告訴了我們… 一念不生原體顯,六根一動天下生。 如果你追求的是永恆…那就必須從一切物質上解脫…同時放下一切線性邏輯…因為物質與邏輯同時不存在永恆♾ 本來的面目…可以說的出來…想的出來…就不是了。不在一切有…也不在一切無。 食物身…精神身…能量身。這三身都是物質身,每一身都有業力連結 覺悟鞘 Vijnanamaya Kosha 喜樂鞘 Anandamaya Kosha (完全非物質) 魔羅:你已經萬夫莫敵了,你願意成為天神嗎? 悉達多:自我,你終於出現了,我要破除對自我執著… 意識無法被定義…但你一定確定存在。這也是一切真相…只要可被定義一定有生滅,但意識可以創造生滅…可以創造所有相… 這也是所謂…萬法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DS-sk9wb
@DS-sk9wb 3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只要還有一個各體性…還有自我認知定義…還有你我他⋯如果沒有放下以上信念…就是還沒回歸一體…就是還在流浪…就還在輪迴中❤️ (還有自我認知定義,就是還是用頭腦去思考真相) 宇宙一切無條件的愛…空沒有想法…只有實相存有…不在因果循環中…沒有任何不完美…所以沒有為什麼…因為不存在…這個可以反問自己為什麼會有想法…但得到了答案就是沒有想法…❤️ 愛是超越時空的事物…唯一可被感知的… 什麼是夢? 在無意識中造了夢境…然後在夢境中產生了起心動念…一切都當真了。 情緒起來時…不管是什麼情緒…最重要不是去處理它…。而是好好的觀察感受這情緒…任何情緒當下的產生都是一次覺醒的出口。 如果內在的信念上完全找不到永恆存在…這代表沒有真正活著。 回家最遠的距離往往是在內…不在外… 心想繼續流浪 … 那何需談回家。既然要談回家…就不存在所有相對的方式… 只有圓滿的愛。 如果以一切本來的面目為前提…那一切的定義…目標…設定…都只是添加物。 如果以一體相來說…所有一切眾生…包含一草一木一物都要覺醒…一起加油💪…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醒就代表沒有完全醒。 我們從來沒離開過當下…也不可能離開,只是覺知關注在念頭上,像聞到美味的食物一樣,跟著一跑…迷失而忘掉最美好真實的當下一切。 最本然的實相…沒有任何定義…沒有任何解釋。 是一切存有永恆♾️當下。 真正的夢是感知不到的…因為在那個當下是清醒的⋯⋯但還是有一點線索。因為常常有人睡一覺就想通了😊 有人說人生如戲…別當真。 光是一隻蚊子叮你,你都會拍他了…怎麼可能不當真?演的再爛再假也都是用生命在演…所以用愛好好品嚐吧❤️ 真正的你自己是超越你所説所想的自己。 無論你怎麼說,怎麼想都不會是那個真實的存在❤️ 所有的說或想或文字…只是指向真實的方向…但並不是真實的本來面目。 如果定義了人生無常…這一切現象是空…就認為自我已覺醒…? 屎尿潑過來…會閃躲感到噁心🤮害怕…那這個當下是醒了?還是沒醒? 只是在感受了喜怒哀樂…只是感受了來來去去的念頭…而只是感受了有了思想…但這些並非是完全的自由意志…因為這些在你有意識到前已經產生了…唯一的自由是你可以選擇不去對這些做任何定義而輕鬆的放下…隨它來來去去…而不去跟隨… 生命的一切意義不離真正的你… 真正的你就在一切不解釋的當下… 先知道真正自己…才有修行的可能性。不然永遠在⋯情緒、念頭、思想中奴隸輪迴… 最初本然的面目…一體那個所有…包括我們一直認為的自我都不存在…完全沒有相對的概念…為何產生了這一切。 那是否一體既然可以產生了這一切,自然也可以回到本然的面目? 我們只要輕輕鬆鬆交給一切就好❤️☺️ 念頭只是方便使用的工具。喜怒哀樂只是旅程順路的樂曲…任何的制約…定義…如何做與追求,也只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人的可貴在可以選擇精彩演出…也可輕鬆不解釋去感受靜靜的自己也是一切那個所有。 當發現與一切無別…對生活比較不追求自我而產生圓滿平等的態度…這代表沉醉已久的內在已經開始快醒了…也代表被判定不可能有醒來的生機…內在已經有了一點反應。 如果只是想尋求蔚藉,那只需好的信仰即可。但如果想徹底解決方案…那只能老實往自己內在去探索認識。
@wchiang1858
@wchiang1858 3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
@soylman
@soylman 3 жыл бұрын
喜歡你獨立的分析與見解。期待你談談善惡
@user-cr2wl5pj3x
@user-cr2wl5pj3x 3 жыл бұрын
因果,主要是说自己内在的因果果因。 外面的是道。
@micxu599
@micxu599 2 жыл бұрын
说得太好了
@GamerDreamer31
@GamerDreamer31 3 жыл бұрын
期待下集🙏
@dreamtraveler694
@dreamtraveler694 3 жыл бұрын
奇蹟課程: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 凡是不真實的,根本不存在, 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1. 只有上主是絕對的因, 祂的聖子是絕對的果 2. 身體沒有價值, 也不能作任何貢獻, 時空宇宙的眾生所作的都是為自己 3. 只有平安和寬恕是在世間會導向天國 4. 若要得到, 普施眾生. 在人間唯一有意義的是寬恕和祝福弟兄平安
@Pan1688
@Pan1688 2 жыл бұрын
可否請教 奇蹟課程 是由誰編撰的。 聽說很多內容 是由高靈 通過通靈人 傳導。
@user-qk6xf3qt2z
@user-qk6xf3qt2z 3 жыл бұрын
先赞后看,终于更新了
@user-ue7ng7yk3h
@user-ue7ng7yk3h Жыл бұрын
人生中真正的战场,就在你的心中
@windl590
@windl590 Жыл бұрын
版主还有没有其他公众号,这个好像不用了,希望了解佛法的修行
@leeyanloke8650
@leeyanloke8650 Жыл бұрын
圣经被删减掉了轮回的部分。一個有邏輯思惟能力的人都能明白,有因果必定有輪迴。 為什麼呢?智慧之光教会的这个视频讲的很清楚,“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 怎麽證明有輪回 ”分享给您。 我们不仅要自己信,如果你觉得讲得有道理,要传播给更多的人。 传福音不仅是牧师的工作,是我们每一个信徒的责任。 这也是升入天国时,主最看中的一个方面。
@user-kx3pt9cb5e
@user-kx3pt9cb5e Жыл бұрын
輪迴由誰去管理和執行運作?
@user-tt9dd4od8d
@user-tt9dd4od8d 3 жыл бұрын
兩個問題需要您專題釋疑: 一、何謂 性空 真空 空性 無自性 ?在佛法上「空」、「性」的用法和意思有哪些?道理為何? 二、「大腦」、「心」、「顯意識」、「淺意識」,的關係可否明確闡明?在「觀照」這件事來說,這四者間是誰看誰?是誰觀照誰?界線請解釋明確清楚。 以上不知能否專篇深度闡明其相關意義及道理。非常感謝,謝謝!
@Pan1688
@Pan1688 2 жыл бұрын
邏輯認知 清晰, 但是定義 因人而異。 有一個字稍微有 錯, 應該是潛意識吧。 不知是否聽過還有集體潛意識 這個概念。 那將會使問題無限複雜化。
@weixu1064
@weixu1064 3 жыл бұрын
我相信佛陀的哲学思想,但不相信因果,因为我见到太多的作恶却得不到报应的人,而且有的到死那一天还是锦衣玉食万人之上
@treesummer7339
@treesummer7339 3 жыл бұрын
那你对佛法是不懂,才有这样的想法。
@amitofou88
@amitofou88 3 жыл бұрын
因果和业力有关,一个做恶多端的人在这世没有得到报应,下一世或下下一世或下下下一世会双倍奉还。 一个慈悲为怀的大善人如果在这世没有好的报应,就要往回去看TA的上一世或上上一世甚至累生累世追溯TA做过些什么,造过什么业? 所以因果轮回,是业力促使的。要脱离轮回可以参考无量寿经。 南无阿弥陀佛🙏
@kwancfai
@kwancfai 3 жыл бұрын
wei xu 我相信佛陀的哲学思想,但不相信因果,因为我见到太多的作恶却得 不到报应的人,而且有的到死那一天还是锦衣玉食万人之上,這是你說的。 wei xu 佛教的理論,是不能作單一研究的,必需要和輪迴論結合在一起, 有了六道輪迴,那才可清楚明白。 wei xu 我們在多生多世的輪迴中,在行為上是有時為善,也有時為惡的,上 生善多惡少,我們是會先受善的果報,所以會錦衣美食,但今生為惡,下生 就必定更慘,因今生用盡了善業福報,那下生惡業就變多,再加今生,就只 有下三惡道的苦果了。 wei xu 所以我常說,要知佛法的真諦,是不能自學及不能在網上學,沒有從 淺入深的基礎,是很難理解深禭的佛法的。
@Babydoge-of2to
@Babydoge-of2to 2 жыл бұрын
你说的是雍正哈哈
@englai1314
@englai1314 2 жыл бұрын
因为你没有看到事情的全貌,作恶的人,到死那天还是锦衣玉食,难道他在世时没有做什么好事?如果他没有努力勤奋,他怎样累积财富?如果他没有对朋友照顾,为什么不会被朋友背叛呢?如果他没有知识,为什么作恶的时候不会落入法网?他没有学习,怎样来的知识呢? 而且你看到他住豪宅,驾大车,他作恶的时候,顶住的压力,换成是你,你能顶得住吗?要提心吊胆,刀锋上打滚。遇到的风险,你能化解得了吗? 所以,即使是作恶的人,生平也是有做对的事情,才能让他安享晚年。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Жыл бұрын
群書治要:第一冊 🧧謹慎 要引以為戒啊!不可多話,多話容易因為輕慢心而說錯話,最後招來禍害;不可多事,多事容易因為內心浮躁而做錯事,最後引來禍患。處於安樂時要提高警戒,不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 (卷十 孔子家語) 🧧謹慎 孔子說:「禍亂之所以發生,是以言語做為途徑。君主出言不慎就會失去臣子,臣子出言不慎就會惹禍上身,機密大事不慎洩漏就會造成危害。所以君子謹慎守密而不隨意出言。」 (卷一 周易) 🧧謹慎 人人都有聖明的本性,一旦妄念生起,且相續不斷,則被煩惱纏縛,就會變成凡夫;凡夫克制妄念,保持正念,就會變成聖人。由此可知,「聖」與「狂」之分,只在罔念與克念之間。 (卷二 尚書) 1.罔念:失掉覺察。 2.狂:狂妄愚昧之人。 3.克念:克服妄念。 🍠戒貪 貪戀五花八門的色彩,使人精氣神外散,視覺遲鈍;過度追求音樂的刺激,使人心中失去平和中正之氣,聽覺遲鈍;講究食物的美味,使人味覺遲鈍;沉溺於騎馬打獵的快意,使人心神狂妄暴躁;稀有難得的貨品,使人貪心增長,而造成行為偏差。 (卷三十四 老子) 🍠戒貪 皇祖大禹有這樣的話:在內迷戀女色,在外迷戀遊獵,縱情飲酒毫不節制,貪嗜歌舞不知滿足,住在豪宅,雕粱畫棟,過度裝飾。以上幾項只要沉迷於一項,就沒有不亡國的。 (卷二 尚書) ♥️愛民 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管理老百姓就如同父母愛護自己的孩子,如同兄長愛護弟弟。見到百姓飢寒,就為之哀痛;見到百姓勞苦,就為之悲傷。 (卷三十一 六韜) ♥️愛民 子張向孔子問為仁之道。孔子說:「能實行五種品德於天下,便算是仁了。」子張請問是哪五種。孔子說:「恭、寬、信、敏、惠。對人恭敬就不會遭受侮辱;待人寬厚就可以得到大眾擁護;做人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做事勤奮敏捷就能獲得成功;能廣施恩惠於人,那麼人必願意效力盡忠。」 (卷九 論語) 🌈正己 曾子說:「敢問什麼是七教?」孔子說:「君上尊敬老人,臣民就更加孝親;君上尊敬年長者,臣民就更加友愛兄長;君上樂善好施,臣民就更加寬厚;君上親近賢士,臣民就重視擇友;君上注重道德修養,臣民就不會做不可告人的事;君上厭惡貪婪,臣民就恥於相爭;君上清廉謙讓,臣民就知道堅守節操。這就是七教。七教是治理人民的根本。政治教化的原則確定了,那麼根本就端正了。凡是在上位者,皆是人民的表率,表率端正,還有什麼事物不端正!」 (卷十 孔子家語) 🌞君道 作為君主的聖人,時時以天下人民的利益為考量,不因為自己個人好惡產生的怒氣,傷害了天下的公義。 (卷十七 漢書五) 🌝遷善 孔子說:「我與他人的相處中,他人的言行,必定有可以讓我學習效法之處。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對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反省自身,若有類似情況,則自我改正。」 (卷九 論語) ♥️💯改過 孔子說:「一個人有過而不改,這是真正的過錯啊。」 (卷九 論語) 🌈反身 孔子說:「要求自己從嚴,要求他人從寬,就能遠離怨恨。」 (卷九 論語) 🙏尊賢 身為君主而侮辱他的臣民,導致的結果是智者不為他謀劃策略,有辯才的人不為他出使外交,勇者不為他衝鋒陷陣。智者不出謀略,那麼國家社會將會陷入困境;有辯才的人不做外交,那麼就無法與他國往來;勇者不奮力向前,那麼邊境就會受到侵犯。 (卷四十七 新序) 🐉禮樂 君子做到以禮治身,便能與一切人事物和諧共處,而內心平和毫無怨恨。 (卷七 禮記) 🐉禮樂 仁義道德,不藉助禮在細微曲折之間,體現出的等級秩序及具體的行為規範,就不能實現;欲通過身教和言教來移風易俗,扶正去邪,若不以禮作根本標準,就不免要顧此失彼,而無法周到完備;分爭曲直,辨訟是非,若不以禮作準繩,就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間,沒有禮就無法定名位、盡本分;無論是學習從政,還是學習其他東西,不根據禮,師生之間就不可能使教者認真、學者專心而產生親近之情;朝班的整肅、軍隊的治理、官員的就職、法令的頒行,沒有禮就不能彰顯威嚴;祈禱酬謝神靈,祭祀供養祖先,沒有禮就不能體現誠敬莊嚴。 (卷七 禮記) 🍀微漸 傲慢不可滋長,欲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過於自滿,享樂不可沒有節制。 (卷七 禮記) 🍒因果 見到吉祥的瑞兆卻去做惡事,吉祥反而會變成災禍! (卷四十 賈子) 💝鑒戒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應該警惕戒備的事:少年時,血氣尚未穩定,應該警戒,不要把精力放縱在色欲上;到壯年時,血氣正旺盛,應該警戒,不要爭强鬥勝,而應以此飽滿的體力精神用於正當的事業;到老年時,血氣已經衰退,應該警戒,不要貪得無厭。」 (卷九 論語) 😊謹慎 《曲禮》說:對一切人、事、物沒有不恭敬的,舉止端莊穩重,像若有所思的樣子,談吐安詳穩定,條理分明,這樣才能安定人民啊! (卷七 禮記) ♥️人情 我聽說忠誠善良可以減少人民的怨言和批評,沒聽說倚仗威勢能防止抱怨的。 (卷五 春秋左傳中) ♥️人情 周公對兒子伯禽說:「君子不疏遠他的親族,不讓大臣抱怨不被任用。對老臣舊友,如果沒有惡逆等重大罪過,就不要遺棄他。不要對人事事要求做到完善無缺。」 (卷九 論語) 👨‍🏫學問 勤學不厭倦,這樣才能對治自身習氣,提升自身修養;教學不厭倦,這樣才能教育感化別人。 (卷三十六 尸子) 👨‍🏫學問 工匠要想做好工作,必須先使工具精良;士人要想弘揚仁義道德,一定先要深入聖賢典籍。《易經》說:「君子應多多記取且用心領悟前人的嘉言善行,來積累培養自己的德行。」 (卷四十四 潛夫論) 👨‍🏫學問 曾子說:「君子盡力改正自己的缺點習氣,檢查反省自己的過錯,盡力突破自己所不能做的,去除私欲,符合道義的事,當下去做,這樣可以稱得上是真實學問了。」 (卷三十五 曾子) 🏞度量 漢朝光武帝說:「建立偉大功業的人,為大局著想,不會記恨小的仇怨。」 (卷二十一 後漢書一) ♥️仁義 人不能忘本,縱使自己飛黃騰達了,患難當中的知交朋友不能遺忘,對於跟我們胼手胝足的妻子也不能拋棄。 (卷二十二 後漢書二) ♥️孝悌 每踏出一步都不敢忘記父母,每開口說話都不敢忘記父母。每踏一步不敢忘記父母,所以只走正道而不走邪僻的捷徑,有船可乘就不涉水過河,不敢用父母遺留給我們的身體冒險。每開口說話不敢忘記父母,因此不會口出惡言,招致別人的辱罵。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能這樣謹慎小心,不侮辱自己的名聲,也不使父母遭到羞辱,這可稱得上是孝了。 (卷七 禮記) 🌲養生 養生:養生的方法,最上的在於修養精神,其次才是保養身體。神氣清朗,心念平和,自然全身安寧,這是養生的根本道理;若只是肥美外形,填滿肚腸,滿足嗜好和欲望,這只注重在養生的枝末小事而已。 (卷三十五 文子) 🌲養生 養生:調和精神氣息,克制憂慮,避免風濕邪氣的侵入,節制飲食,適當控制嗜好欲望,這些是長壽的良方。 (卷四十五 昌言) 🍒因果 聖人待人守柔處下,就好像掌握左契,只給與人而不向人索取。有德者待人如同聖人執左契一樣;無德者待人就如同執掌賦稅,只向人索取而不給與人。天道毫無偏私,永遠降福給與而不取,完全合於天道的善人。 (卷三十四 老子) 🧧應事 孔子說:「君子致力於說話慎重,而做事敏捷。」由此可知,君子講究實行,不多言、不空談。 (卷九 論語) 🧧應事 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說話前先有準備,就不會詞窮理屈而站不住腳;做事前先有準備,就不會發生困難;行事前的計劃先有定奪,就不會發生錯誤、後悔的事;做人的道理,心中有準繩,則不至於行不通。 (卷十 孔子家語) 🍀為政 老子說:我有三種法寶,要保持而且永遠守住。一是仁慈,二是節儉,三是凡事謙讓處下,不敢自傲居於天下人的前面。 (卷三十四 老子) 🌱微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白話:不尊重他人,隨意輕慢戲弄,就會喪失做人應有的道德;沉溺於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於不能自拔,就會喪失自己原有的志向。(卷二 尚書) ♥️💯改過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蝕、月蝕一樣:所犯的錯,人人都看得見;改正了,像日月蝕後重現光明那樣,人人都敬仰。」 (卷九 論語) 💦慎武 十萬人的軍隊一出動,每天耗費千金。所以百戰百勝,不算最好的勝利;不戰而勝,才是最好勝利。 (卷三十七 尉繚子) 書名:群書治要 作者:(唐)魏徵。褚遂良。虞世南。 歡迎翻印。
@yulinxp
@yulinxp 3 ай бұрын
我是小白。现在接触的观点是社会关系中的因果决定将来一世或多世的轮回。虽然轮回不能证明是否存在,还希望版主能以轮回存在的前提,分享一下您的认识。🙏
@jennytan2301
@jennytan2301 2 жыл бұрын
懺悔文 1. 弟子__ 在佛面前求懺悔,懺悔往昔所造的一切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業障皆懺悔。 2. 弟子___ 今在佛面前向所有的有緣眾生真誠懺悔道歉:(在無量世和今世有意、無意、所殺、所害、所吃、所污辱、所打罵和遺棄的一切有緣眾生) 3. 由於我過去世沒聞到佛法,所以對無量世眾生做出了殘酷的行為。 我今生慶幸聞到佛法,我願意與你們一起共同分享佛陀教導眾生的至高、圓滿的智慧教育;讓我們一起發無上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隨緣、自在、念佛);真誠心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學佛、做佛,永遠脫離六道輪迴的痛苦。 4. 同時,我也代表你們在諸佛、菩薩面前求懺悔,願與無量世及今世的一切有緣眾生從今以後廣結善緣,一起同修、一起念佛、成佛,同生極樂國,您們成就,我們再成就。讓我們共同種下阿彌陀佛大慈悲心的種子,結下阿彌陀佛慈悲心的果實。 5. 願在佛力加持下我們能化解冤結,不要再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對我們彼此都沒有益處,只會讓我們陷入更深的痛苦。 6. 希望無量世和今世的一切有緣眾生都無痛苦,都發大慈悲心,盡快入佛門,念佛、成佛,往生西方凈土。 7. 無論如何我都會發願求生淨土,我會乘願再來幫助所有的苦難眾生 往生西方淨土。 8. 請大眾真誠的信佛教誨,戒定慧三學,三皈五戒十善,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親近彌陀。這是我們大家唯一能夠永遠脫離苦海的機會。 9. 我對不起您們,我向您們真誠懺悔道歉。 10. 請大家隨我們一齊皈依三寶: 「我弟子.......................始從今日盡未來際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念三遍) 11. 默念:“阿彌陀佛”﹒﹒﹒﹒﹒﹒﹒﹒﹒﹒ (建議:於早晚課後每句懺悔文念三遍) 請大家一起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Жыл бұрын
群書治要:第二冊 🍇明辨 1.看到別人有私欲,就用正確的思想去矯正的人,是正直之人;違背正直之道而順從對方私欲者,是奸佞之徒。(君主)自己審察他們的內心,就知道佞人和正人的區別。(卷四十九 傅子) 🍒因果 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興起雲雨。水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就會有蛟龍出沒。君子達到了高尚的道德修養,其仁德恩惠就會流布四方。暗中施恩於人的人(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一定會得到明顯的回報。有人所不知的高尚品行的人(猶陰德,謂不為人知的美行。)日後一定會有顯著的名聲。 (卷三十五 文子) 🏞度量 所以說:記住人的功績,忘記人的過錯,這樣的人適合當君主。一個人如果具有淳厚的美德,就不要追究他的小節;一個人如果擁有很大的聲譽,就不要指責他的小過失。從古自今,沒有品行十全十美的人。 (卷四十八 體論) 🧧臣術 舊友和長輩中有人勸楊震為子孫置辦一些私人財產。楊震說:「讓後世人稱他們為清白官吏的子孫,把這個留給他們,不是很豐厚嗎?」 (卷二十三 後漢書三) 🌾敬慎 孔子說:「由,你聽說過六種事有六種壅蔽的道理嗎?」子路直起身回答說:「沒有。」孔子說:「坐吧,我告訴你。好仁而不好學,其弊病是不分善惡,如同愚人;好智而不好學,其弊病是放蕩不羈而無操守;好信而不好學,其弊病是死守信諾而傷害道義情理;好直而不好學,其弊病是急躁而好揭短;好勇而不好學,其弊病是錯亂種種規矩;好剛而不好學,其弊病是狂妄而容易冒犯他人。」 (卷九 論語) 🌾敬慎 聖人委屈自己,是為了日後道義的伸展;暫時的彎曲,是追求日後的挺直。所以他雖然從邪僻不直的道路上出發,而走在昏暗不明的路上,是要由此振興大道、成就大業,就好比要走出叢林就不可能只走筆直的道路,要拯救溺水的人就不能不沾濕雙腳一樣。 (卷四十一 淮南子) 🍊貴德 孔子說:「君子以言語教導人們向善,以身作則防止人們作惡,所以每說一句話之前,必定先想到它的後果,每做一件事之前,必定先考慮到它可能會造成的弊端,這樣人民才會說話謹慎而行事小心。」 (卷七 禮記) 🍊貴德 人與人交往,要做到仁愛、寬恕、謙遜、禮讓,忠誠發自內心,信用顯揚於外,不聽信流言蜚語,愛憎沒有偏私,私下相處謹防指責別人短處,聚會多說別人長處。有負於我的人,我對他更加寬厚; 懷疑我的人,我對他更加誠信。別人有禍患災難一定相幫,暗中施恩於人而不圖回報,暗中成就好事而不求人知。勤勉不懈於此,終身不改,哪有與這樣的人結交還憎惡他的呢? (卷四十五 昌言) 🍊貴德 難忍一時之怒,便忘記了自身的安危和父母家人的禍福所繫,不是太糊塗了嗎? (卷九 論語) 🍊貴德 孔子說:「所居之處有賢德之人為友,這是福氣之所在。」 (卷四十六 中論) ❤孝悌 曾子說:「孝子奉養父母,敬備禮樂以使父母的耳目愉悅,要使父母的寢處起居安適,對於飲食各方面,都要盡心仔細地照料和侍奉。父母所鐘愛的自己也應鐘愛,父母所恭敬的自己也恭敬。」 (卷七 禮記) ❤孝悌 人子侍奉雙親,不離開父母的身旁,不厭煩勞苦之事,恭恭敬敬聽從父母的話不違背,體恤父母的需要盡力侍奉。父母身體不安,自己就無法安睡;父母沒吃飽,自己就無法進食。勤勉不懈於此,終身不改。 (卷四十五 昌言) 🏞度量 君子自己德行良善,也歡喜別人德行良善;自己有才能,也歡喜別人有才能。君子喜歡別人行善卻不催促逼迫,討厭別人作惡卻不嫉惡如仇,不先料想別人品行不好,不懷疑別人不守信用,不對別人的過錯感到幸災樂禍,而是成全別人的善心善行。 (卷三十五 曾子) 🏞度量 漢高祖原是崤山以東的一個普通人,起兵之時,天下的英雄豪傑爭先恐後地歸順他,賢良之人群聚而樂於為他所用,所以能夠統一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擋他。只因他法令簡略,心量寬大,能包容天下各類人才(讓他們各自發揮所長)。 (卷五十 袁子正書) ❤仁義 仁厚是德行的根本,忠誠是道義的要素。仁厚的人不會遺棄疏遠故舊,忠誠的人不會忘記領導(的恩德),這是高尚的品行。 (卷二十二 後漢書二) ❤仁義 所謂「仁」,就是愛人。愛人,是為人父母的品行。能像父母一樣愛護人民,所以能興辦有利於天下百姓的事。所謂「義」,是能辦別事物的道理。做事合情合理,所以能為天下百姓消除災害。興利除害,是賢人的事業。 (卷五十 袁子正書) 🍠戒貪 天下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了,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身後的禍患。 (卷十二 吳越春秋) 🥬勤儉 節儉是偉大的美德,奢侈是嚴重的惡行(因為節儉可培養愛敬之心,奢侈則產生很大後患)。 (卷二十九 晋書上) 🧊懲忿 君子看到損掛,就知道應當善於掌控自己的憤怒,克制自己的欲望。 (卷一 周易) 🌈反身 修養自己的德行,而不去責難別人,就會免於遭受禍難。 (卷四 春秋左氏傳上) 🍀立節 子罕說:「我把 【不貪】看作寶物,你把玉石看作寶物。如果你把玉石送給我,我們兩人就都喪失了寶物,倒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寶物。」 (卷五 春秋左氏傳中) ❤孝悌 為人子之道,沒有比愛惜自己的身體,保持良好的品行,從而讓父母因子女賢德而得到榮耀更重要的了。 (卷二十六 魏志下) ❤孝悌 孝敬、仁義,是各種品行當中最重要的,也是為人處世的根本。能孝敬,則家族內部就會安定;有仁義,則會受到鄉親們的尊重。這就是德行養成於自身,好的名聲就會顯揚再外了。 (卷二十六 魏志下) 🍀為政 因此,百戰百勝,稱不上是最高明的;不交戰而使敵兵降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卷三十三 孫子兵法) 🌱慎始終 有功勞而且懂得謙虛的君子,能夠保持謙德至終,凡事都會吉利。 (卷一 周易) 🌲養生 眼所喜歡看的,不可依從;耳所喜歡聽的,不可順應;鼻所喜歡聞的,不可放任;口所喜歡吃的,不可隨順;心所貪求的,不可恣意放肆。所以迷惑眼睛的,必是美貌華飾;迷惑耳朵的,必是艷歌俗曲、靡靡之音;迷惑鼻子的,必是芬芳馥鬱的香味;迷惑口舌的,必是珍饌佳餚;迷惑心靈的,必是權勢利祿與功名。五者全都被迷惑,就可能要遭遇災禍、危害生命,這不是確信無疑的嗎?因此他們仰制自己的欲望,比預防堤防崩潰還更認真嚴肅;他們制約自己的秉性,比用腐朽的繩索套著奔馬還更小心翼翼。所以內則能保持長壽,外則免除世上的禍患。 (卷五十 抱朴子) 🍒因果 道德深厚的人一定會獲得吉祥美好的回報,與人結怨太多的人,一定會招來深重的禍患。所以說,沒有比仁慈更大的美德,沒有比苛刻更大的禍患。 (卷四十二 新序) 🎊知人 咎繇說:「啊!人的德行有九種類型:一是秉性寬宏而不失莊敬有度;二是性格柔和而能建功立業;三是老實忠厚而又謙恭嚴肅;四是精於治事而又恭謹敬慎;五是為人柔順而能勇敢有為;六是言行正直而又態度溫和;七是性情平易而有操守;八是性格剛斷而篤實穩健;九是堅強不屈而所作所為又都能夠合乎道義。表彰符合這九種道德標準的人,天下就會吉祥!」 (卷二 尚書) 🧧謹慎 孔子說:「君子處在自家的庭院中,發出言論之後,如果言論是美好的,那麼千里之外都能得到回應,何況是近處呢?處在自家的庭院中,發出言論之後,如果不是美好的,那麼千里之外也會背棄它,何況近處呢?言論從他本身發出來,影響到民眾;行動發生在近處,卻顯現在遠處。言論和行動,對君子來說好比是門戶的轉軸或弓箭上的機關一樣。門軸和機關的發動,關係到的是得到稱讚還是羞辱。言論和行為,是君子能夠影響天地萬物的因素,怎能不慎重呢?」 (卷一 周易) 🍃風俗 假使天下的人都違背道義去追逐利益,那便是君主所最為擔憂的事了。 (卷二十五 魏志上) 🧧謙虛 子路上前問道:「請問夫子,想要保持盈滿卻不傾倒,有辦法嗎?」夫子說:「聰明睿智,而又能保持敦厚若愚的態度;功蓋天下,而又能保持禮讓不爭的態度;勇力足以震撼世界,而又能保持小心畏懼的態度;擁有四海的財富,而又能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損之又損之】之道啊!」 (卷十 孔子家語) ❤💯改過 君子看到益卦,就知道見到別人的善言善行就應該努力效仿,有過錯就要立即改正。 (卷一 周易) ❤💯改過 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犯了過錯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善行了。 (卷五 春秋左氏傳中) ❤💯改過 人最高的境界是沒有惡念,其次是有了過錯能早早地斷絕,其下是錯誤復犯後終能改過。 (卷三十五 曾子) 書名:群書治要 作者:(唐)魏徵。褚遂良。虞世南。 歡迎翻印°
@rainsongeng2077
@rainsongeng2077 Жыл бұрын
不知道因果和因缘生灭法有什么区别?
@user-op7zu4eg8f
@user-op7zu4eg8f 3 жыл бұрын
递归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Жыл бұрын
「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百年長久之計」。 北宋名臣司馬光,除創作《資治通鑑》影響後世深遠外,為人穩重踏實且生活儉樸,更將儉樸作為教育子孫的主要內容,寫下「訓儉示康」的家訓文;他特別強調:「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藉此文期勉其子司馬康要實踐節儉的美德,不要奢靡為榮。 司馬光也留給他的子孫一段很重要的告誡家訓,他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百年長久之計」。司馬光強調只有真正施捨付出,行善積德,子孫才能受到庇蔭,也唯有如此才能長久造福子孫。 司馬光教子有方,兒子司馬康也因父親從小的身教、言教所影響,深懂儉樸的重要性,始終把父親的家訓,用來惕厲自己,以此自律,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譽於世。 楊震為官生活簡樸,廉潔奉公,他的子孫與平常老百姓一樣,素菜粗食,徒步當車,親朋好友勸他趁大權在握,為子孫多置家產。 楊震笑曰:「傳子以金,不如傳子以德。人遺子孫以錢財,吾遺子孫以清白吏美德,這份遺產,豐厚之至」。 楊震把自己的精神財富傳給子孫後代,他的子孫繼承其正直品行,剛直清廉,安貧樂道的祖訓家風,影響楊氏後裔,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才是留給子孫彌足珍貴的遺產。 作者:張有恆教授編著。 張清泉教授講述。 書名:小兒語白話解釋。 歡迎翻印。 🧧忍經:《易經·損卦》說:「君子自己抑制憤怒,控制情欲。」 🍎《尚書》載周公告誡周成王說:「小人怨恨你,罵你,則自己應當加強修養,不要計較他們。」又說:「不只是不敢發怒。」又說:「是放寬自己的心胸。」 🍎周成王告誡君陳說:「必須有忍性,事情才能成功;有度量,道德才能高尚。」 🍎《左傳·宣公十五年》載:諺語說:「所謂高下,應當放在心中,河流和沼澤容納著污泥,叢山和草叢中藏著禍患,美玉隱匿著瑕疵,君王忍受一些恥辱,這是自然規律。」 🍎《左傳·昭公元年》稱:「魯國以相互忍讓來治理國家。」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載:知伯進了南里門,叫趙孟也進來。趙孟對他說:「君王在這裡。」知伯說:「你沒有勇敢的精神,怎麼能被人尊敬呢?」趙孟回答說:「我憑著忍性。你的恥笑對我趙孟有什麼危害呢?」 🍎楚莊王攻打鄭國,鄭國君王袒露著肩膀牽著羊來迎接楚國的軍隊。楚莊王說:「鄭國的君王能夠忍受別人的侮辱,也一定能對鄭國的老百姓講信用。」 🍎《左傳》:「不願忍受一次羞辱,而使自己慚愧一輩子嗎?」 🍎《論語》:孔子說:「小的事情不忍讓,就會破壞了大的計劃。」 🍎孔子又說:「一時的氣憤,忘記了自己以及自己的親人的安全,這不是糊塗嗎?」 🍎孔子又說:「君子不想與別人爭什麼。」 🍎孔子又說:「君子處事謹慎不與人相爭。」 🍎《論語》載曾子說:「即使被人欺侮,也不計較。」 🍎孔子告誡子路說:「牙齒剛硬就容易折斷,舌頭柔軟才能完好保存。柔一定能勝過剛,弱小最終能戰勝強大。好鬥一定會受到傷害,好勇一定會導致滅亡。百行的根本是忍讓為先。」 🍎《老子》說:「知道是雄性,可以用雌性的來對付;知道是白色的,可以用黑色對付它。」 🍎《老子》又說:「最直的東西,看起來卻像是彎的;最聰明的人,看起來卻很笨拙,最善於辯論的人看起來好像很木訥。」 🍎《老子》又說:「至高的品德像水一樣,能有利於萬物而不爭鬥。」 🍎《老子》又說:「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雖然不與別物相爭,卻能取勝;雖然不說話,卻善於應答。」 🍎苟子說:「傷害別人的言語,比用矛戟刺入人體還要厲害。」 🍎藺相如說:「兩隻老虎爭鬥,肯定不能都保存性命。」 🍎晉代的王玠曾經說過:「別人有不好的地方,一定從人情上原諒他。」 🍎王玠又說:「不要意氣用事,要以理服人。一生不要喜怒形之於色。」 🍎趙抃家住在三條大路交界的地方,住房很擁擠,他的侄兒們想使他高興,用很高的價錢買了鄰屋一位老人的房子,以擴建趙家住宅。他聽到這件事很不高興,說:「我和這位老人三代都是鄰居,怎麼忍心拋棄他呢?」命令侄子們立即把房子還給老人,卻不追要買房子的錢。這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 🍎富弼少年時代,有人罵他,他就像沒有聽見一樣。有人告訴他說:「他在罵你。」富弼說:「恐怕是罵其他人。」那個人又告訴他:「他指名道姓罵你。」富弼說:「天下難道就沒有同姓名的人嗎?」 🍎呂蒙正被任命為宰相,正要入朝時,朝中的一位官吏在門簾下指著他說:「這個小子也做了宰相嗎?」呂蒙正假裝沒有聽見。這時同行的官員一定要弄清那人的姓名,呂蒙正堅決不答應,說:「一旦知道他的姓名,終身便忘不了,還不如不知道。」 🍎趙抃的座右銘:對待別人要和氣,隨便他怎麼辦,不要去理會。別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從情義的角度寬恕他,不是有意氣作對,可以用道理來教育他。人在憤怒之時,不要給人寫信,既然形諸文字,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難以收回! 🍎呂公著一生從來不與人計較是非曲直,聽到別人誹謗他,也從不申辯。年少時寫了一副這樣的座右銘:「別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你只管承受下來。」他當初警勵自己是如此嚴厲。 🍎李宗諤的父親是李昉,他在父親執政時,避開嫌疑,遠離權勢,車馬儉樸,與貧寒的官員沒有區別。一天,在路上碰到父親,其父馬前的官吏不知道他是公子,嚴厲呵斥並侮辱他。此後,李宗諤每見到這個人,都自己躲起來,以免讓他知道自己的真實身分而感到慚愧。 🍎彭思永當初叁加科舉考試時,家中貧窮沒有參加考試的錢,只帶了幾只金釧,住在旅館裡。一同參加考試的人請他把金釧拿出來看一看。有一位客人把其中的一只掉在衣袖中,彭思永看到了也不說,大家卻不知道,都驚慌地尋找。彭思永說:「金釧只有這些,沒有丟失。」眾人準備離去,袖子中藏著金釧的人舉起手作揖告別,金釧便掉下地來。大家都佩服彭思永的度量。 🍎先生與司馬光說話,不曾放棄過自己的看法。而與范堯夫,十件事情中往往只爭得其中的三四件事便算了。先生說:「司馬光只是因為能夠忍受,即使別人頂撞,也始終不生氣變臉,這便是好的地方。」 作者:元 · 吳亮。 書名:忍經。歡迎翻印。 了凡四訓(改變命運之書) 知縣了凡行誼錄: 了凡先生是一位生活儉樸的知縣,也同樣注重營造崇尚儉樸的社會風氣。在<睦僚書>中有這些規定:糙米飯和菜湯可以用來待客,著樸素的衣服、吃粗糲的食物,同樣可以治理百姓。除了聽樂聽唱和放賞錢等慣例,已遵約定廢止很久之外,今後每次聚餐,菜色不得超過五種(三葷二素);不許宰殺牲口,不許開設宴席。有時令的鮮果可以擺一些,但不可以過多。 為營造修身和團結氛圍,先生還特別規定:宴會的時候,只准許談論詩書禮樂,或商討解決民間疾苦的方案,不得說別人過失,以及鄙俗污穢的事。 <睦僚書>中說:《左傳》提到,國家的大事,最重要的祭祀和軍事。我們在祭祀齋戒的日子,務必真正做到不飲酒食肉,真正做到不胡亂言行,才能感通神靈。不然的話,外則輕慢了神明,內則懈怠了心志,其人的福分一定不會長久。 了凡四訓:了凡先生在讀書著述過程中,先生為了時時提醒自己讀好書、寫好書,在每天記的功過格中,專門設有(讀書著述)一節。我們可以看看先生功過格中這方面的內容: 一、明先聖之道,繼往開來,興起絕學,五百功。 二、讀聖賢書,躬行實踐,一百功。 三、能拒異端邪教,力衛正經,一事一百功。 四、著述有開世教之書,有益天下國家,一卷二十功。 五、注釋聖賢經傳、先儒著作,一卷十功。若僻見妄意注釋者,一卷二十過。 六、不輕議前賢得失,一次一功。 七、將經書為戲謔之具,一言五過。非毀聖賢經典,同過。 八、貌儒而行違,一事五過,大者再加。 九、喜看邪書,一卷十過。 十、違背先聖之道,習異端曲學,以惑世誣民,一事二百過。從上面可以看出,先生對於讀書作文是非常重視的。 第330頁:「為官格」 功格: 1.免除殺頭死刑一個人,記一百次功。 2.免除長期守邊境的,每一個人記作五十次功。 作者:梁德合。 書名:知縣了凡行誼錄。 歡迎翻印。
@apmobile1843
@apmobile1843 3 жыл бұрын
善,只有:善报 就像恶,只有:恶报 善行者的:祸报,不是(恶报 恶行者的:福报,也非(善报 将祸、福遭遇,与善恶报应混为一谈 最容易发生 就像,坚持不邪婬而丧命,是善报中的祸害,不是:恶报
@wusheng
@wusheng 3 жыл бұрын
佛告须菩提:“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第一义中,不可说因缘果报。何以故?是第一义,实无有相,无有分别,亦无言说,所谓色乃至有漏无漏法,不生不灭相不垢不净,毕竟空,无始空故。”--乾隆大藏经第3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27卷 佛言:“善现,依世俗谛,安立如是因果差别,不依胜义。胜义谛中,不可说有因果差别。所以者何?善现,胜义谛中,一切法性不可分别、无说无示,云何当有因果差别?”--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善现,胜义谛中,因缘无生无灭、无染无净,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善现,胜义谛中,从诸缘所生法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善现,胜义谛中,无明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64部《瑜伽师地论》第9卷与第10卷(个人所理解的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处)、六入(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缘行的行:身行、语行、意行。 行缘识的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其中欲界具足六种,色界唯四(推测无鼻识、无舌识),无色界唯一(推测仅意识)。 识缘名色的名色:色为色蕴(四大)、名为四蕴即: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四蕴皆通三界;色蕴仅通二界即欲界和色界,无色界无色蕴。) 名色缘六入(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理解为六根) 六入缘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触为三和所生。欲界具六、色界四、无色界一。(这与六识相对应) 触缘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欲界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色界(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无苦受仅乐受与不苦不乐受;色界(四禅天)及无色界仅不苦不乐受。 受缘爱:欲爱(与欲界行染污希求)、色爱(与色界行染污希求)、无色爱(与无色界行染污希求) 爱缘取:欲取、戒禁取、见取、我语取。(欲取唯能生欲界苦果,余三通生三界苦果。) 取缘有:欲有(地狱、饿鬼、畜生、四大洲人、欲界六天)、色有(色界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无色有(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有缘生:蕴相出现故名为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生缘老死:老无定相,附死立支。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乾隆大藏经第423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user-xu3pt5ur9v
@user-xu3pt5ur9v 2 жыл бұрын
嗯,纯正的佛法。我只是想问一下,“佛法无边”?现在的佛具备法力吗?降头啊;用鬼害人啊等等等等,会得到怎样的报应?而这个“果报”是谁给的?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Жыл бұрын
給在看這留言的你🥰♥️😊♥️💯是帥哥美女💯🥰♥️😊♥️💯漂亮佛菩薩你好💯😊尊敬佩服 ♥️鞠躬♥️祝福你萬事如意 ♥️😊♥️心想事成😊♥️事事順利 😊♥️多福多壽 😊♥️幸福圓滿😊♥️榮華富貴♥️😊♥️學識淵博 ♥️😊♥️健康平安😊♥️天天快樂♥️😊♥️福壽祿善德圓滿😊♥️財源廣進 😊♥️♥️♥️💯子孫定成聖賢 💯♥️♥️♥️
@user-oz7ld9ly7i
@user-oz7ld9ly7i 3 жыл бұрын
我前世也是个修行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这里的我我觉得也要打个引号):其实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在轮回,这就是为什么世尊说渡无量众生但并没有一个众生得渡的原因,这个我其实是抓着一些东西不放抓出来的,就好像是有很多人会问死后到底是空还是有个灵魂在轮回一样,无论你往哪个方向想都是在执着有无,真正最需要的方法是从念念生灭念念生死开始想,再深入到并没有生死,也没有生灭,我这里要大胆的说一下我的观点,各位在修行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内心阻碍甚至是谩骂佛法的心态的时候不要自责,你要明白你是在借假修真,就像一把利刃在戳根本无明这个魔王一样一定会引发激烈的反抗的,因为我发现一些天天念佛经的大妈她们从不会有这些想法产生,一开始我以为她们比我有信心,后来我用心观察她们的心念我发现她们根本没有真的去触碰到根本无明的利益,都是在求保佑,带着根本无明在贪求向往那个美好的极乐世界
@Babydoge-of2to
@Babydoge-of2to 2 жыл бұрын
你是在说我吗?内心有时候会严重怀疑佛法就是阿Q和虚无主义,因为佛并没有讲到成佛之后的事情,成佛以后就没有然后了。。。
@chiyungcheng9153
@chiyungcheng9153 Жыл бұрын
何为年年生灭?念念生死,又如何再深入到无生灭无生死?
@user-rh7dd6le4u
@user-rh7dd6le4u 3 жыл бұрын
我突然想到 輪迴會不會 不是什麼生死輪迴 轉世輪迴 而是因果的輪迴 不去斬斷因業果 就會一直重復輪迴在因業果中 不去修行 而是放任內心的受外在的影響 就會一直重復這種影響 內在不平靜的輪迴 有時候內心平靜 有時候內心高低起落
@lawrenceliu4649
@lawrenceliu4649 3 жыл бұрын
既是生死輪迴,也是因果輪迴,生生世世,直至學懂放下
@US-CN
@US-CN 3 жыл бұрын
字幕为什么出现两次
@peterchen7419
@peterchen7419 3 жыл бұрын
科學 在時間點的設定上 必須明確表示 事件的發生起點 到最後的結果 否則就不是很科學了
@Roy-hf3hz
@Roy-hf3hz 3 жыл бұрын
相信佛就在,不信佛就不在
@user-user-user-user-user-888
@user-user-user-user-user-888 3 жыл бұрын
11:07本片開始
@kevinliao2824
@kevinliao2824 3 жыл бұрын
有沒有想過,有輪迴比較可怕,還是沒有輪迴比較可怕? 如果沒有輪迴,就沒有必要了生死,也就沒有必要修行,更沒有必要學習佛法 如果沒有輪迴,理所當然就沒有因果,因為每個人只有一次的生命,結束就什麼也沒有了! 也就是做惡沒有惡報,做善沒有善報 那整個宇宙的意識界就會崩壞,各個星球的生命互相征伐,那還會有現在的地球嗎?天人(外星人)還會當局外人觀察地球人的演變嗎?
@lawrenceliu4649
@lawrenceliu4649 3 жыл бұрын
外星人也在輪迴當中
@liufrankie3440
@liufrankie3440 3 жыл бұрын
微信公众号在哪里?可以标示一下吗?
@user-sv6mq2je4e
@user-sv6mq2je4e 5 ай бұрын
佛教要符合現代大眾基本科學邏輯認知,不會陷入錯亂矛盾的學說陷阱中,首先應該要先破所謂的“六道輪迴”。 要破六道輪迴必須回到古印度初期,中伊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北方開始,吠陀年代初期雅利安人帶入印度的自然神信仰裡面並無輪迴概念,直至奧義書年代才有和當地達羅毗荼人的信仰結合,加上當時婆羅門祭司僧侶掌權為鞏固種姓制度,才發明利用三道輪迴轉世來鞏固權力。(現在印度九億人口信仰的也是三道輪迴) 所以全世界宗教信仰只有印度有輪迴轉世,別的地方都沒有。因爲這是人為為了政治利益刻意捏造出來的,所以現實上根本沒有所謂的三道或六道輪迴。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Жыл бұрын
書名:集福消災之道 選錄插圖本 作者:老子 【白話文解釋】太上感應篇: 太上老君說:「禍福沒有一定的門道,都是人心感召的。」善惡的報應,就像影子隨著形體移動,永遠都不分離。所以天地有主管人間過惡的神明,依照人們所犯罪惡的輕重,來削減他們的壽命。造惡的人,會被減損壽命,又被懲罰變得貧窮家破,經常遇到憂愁災難。人人都討厭他。刑罰和災禍都跟隨而來。吉祥和喜慶都避他而去。惡煞凶星也會降災禍給他。壽算減完後就會死去。還有三台星神,北斗星君,常在人們頭上,記錄所犯罪惡,並按所犯過惡輕重,給予減算或削紀不等的報應。又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上,每當到了庚申日,就會上往天庭,據實奏報人們的罪過。到陰曆每月最後一天,竈神也會將人間所為善惡向天庭稟告。凡是人犯了罪過,罪過大的,就被奪除壽命十二年;過失小的,就被減去壽命一百天。這些過惡大大小小有幾百種,想要求長生的人,必須先避免。 遇到合乎道理的就要前進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須退避不為。不走邪惡的路,不在暗處欺人。積聚德業,累進功績。要將慈悲心,遍及到萬物。對君長要盡忠,對父母要盡孝。哥哥友愛弟弟,弟弟尊敬哥哥。端正自己,勸化別人。哀憐孤獨的人,周濟鰥寡的人,尊敬年老的人,關懷年幼的人。昆蟲和草木,仍然不可以傷害。應該憐憫他人兇惡所召的兇禍,讚揚別人善行所獲的福報。濟助他人的急難,挽救他人的危困。看見別人有所獲得,就如同自己得到一樣高興;看見他人有所損失,就如同自己損失一樣難過。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不要衒耀自己的長處。阻止惡行,讚揚善行。把多的部分推讓給他人,自己則取少的部分。受到侮辱,也不怨恨。得到意外尊榮,感到驚懼不安。布施恩惠,不求回報;贈送他人之後,不再追討後悔。這裡所說的善人。人人都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福報官祿會跟隨他,眾邪都遠離他,善神會保衛他。所作的事必會成功,神仙境界可望達成。想要求證天仙的人,應當要積一千三百件善事;想求證地仙的人,應當要積三百件善事。 如果有人違反道義而動了惡念,或違背天理而做了惡事。 以行惡為能事。忍心去作殘害生靈的事情。陰謀賊害善良的人,暗中欺侮君王或父母。輕慢教導我們的老師,背叛自己所應服事的長官或上級。欺騙愚昧無知的人,毀謗一起學習的人。用虛假、誣陷、詐騙、欺偽的手段,來攻擊揭發親族的隱私。剛烈強橫沒有仁道,兇狠暴戾自以為是。對於是非判斷不妥當,對於應該親近或遠離違背常理。虐待下民以貪取功勞,諂媚上級以迎合旨意。受到人家恩惠,一點不思感恩。而惦念仇怨,卻從不停止。輕視人民。擾亂國家政務。不合義理地獎賞無功之人。刑罰到無罪之人。殺害他人以奪取財物。設計害人以取得職位。誅殺投降的人,屠戮順服的人。貶抑正直的人,排擠賢良的人。欺凌孤兒,逼迫寡婦。拋棄法令,接受賄賂。把正直當作邪曲,把邪曲當作正直。本應判輕刑,卻判了重刑。看見有人被殺,非但不予哀憐,反而更加憤怒。知道過失不肯悔改。知道善事卻不肯去做。自己犯罪卻牽引嫁禍他人。故意阻撓方術,使其不能發展。侮辱毀謗聖賢。侵犯欺凌有道德的人。射殺飛禽,追捕走獸。挖掘蟄伏在土裡的蟲,驚擾棲息在樹上的鳥。填塞蟲蟻居住的洞穴,翻倒禽鳥棲息的鳥巢。傷害胞胎,破壞蛋卵。希望他人失敗。毀壞他人成功。使人承當危險,只顧自己安全。減損別人利益,只圖增加自己權益。把不好的換成好的。為了私心而罔顧公理。竊取他人的才能,據為己有。掩蓋他人的善行。顯露他人的醜事。揭發他人的隱私。減損他人的貨財。離散他人的骨肉。侵奪他人所喜愛的東西。幫助他人做壞事。任意自作威勢欺凌他人。侮辱他人,以求勝利。毀壞他人的農作物。破壞別人的婚姻。如果不正當得到財富卻驕傲自大。如此不正當免除災難卻毫無羞恥。冒認恩德,推諉過錯。嫁禍於人,推卸罪惡。沽買虛假的名譽。包藏陰險的禍心。挫折抑止他人的長處。掩護自己的短處。利用威勢脅迫他人。放縱暴行,殺傷人命。無緣無故剪裁衣布。違背禮法烹宰牲畜。任意拋棄五穀糧食。隨便煩勞擾亂百姓。 破敗他人家產,奪取他的財寶。決斷水流,放火焚燒,以毀害他人的房屋。擾亂他人的計畫,以敗壞他人成功。損壞他人的器物,造成他人無法使用。看到他人榮華富貴,就希望他被流放貶官。看見他人富有,就希望他家破財散。看見他人姿色俊美,就起貪愛心,想佔為己有。積欠他人的債務,卻希望他早死。乞求於人不順意,就咒罵怨恨。看見他人不順利時,便說他是罪有應得。見到他人身體殘缺不全,就譏笑他。見到他人才能值得稱讚,卻貶抑他。暗中下蠱毒害人。用毒藥殺害草木。對師傅的訓誨,心生怨恨憤怒。言行衝撞觸犯父親兄長。用強迫的方式取得,以強力向人索取。喜暗中用詭計侵佔,或公然仗勢搶奪。用強力搶奪他人財物而致富。用奸巧詐偽的手段以求取升遷。獎賞與懲罰不公平。安逸享樂超過節度。苛薄虐待自己的部屬或下人。恐嚇他人,使其心生害怕。不能檢點自己,反而埋怨上天、歸咎他人。呵斥風咒罵雨。挑撥唆使他人爭鬥訴訟。盲目追隨他人,結黨營私。聽信妻妾的話語,違背父母的教訓。得到新的就忘記舊的。口裡說得很好聽,心意卻非如此。因為貪得無厭而冒取錢財,欺瞞長上。編造壞話捏作惡事,用讒言毀謗平白無辜的人。毀謗他人卻自以為正直。辱罵神明而自以為公正。背棄順道而效法逆道。背離至親而心向疏遠的人。為了表白,指著天地來證明自己心懷卑鄙是清白;又引請神明,來鑑察自己猥褻之事是無辜。施與之後,又覺後悔。向人假借錢財,而卻不肯歸還。不依本分而一味地鑽營求取。竭盡自己力量,施威設法取得。淫慾超過限度。 心意惡毒表面卻裝作慈祥。 用污穢的食物給人吃。用旁門左道來蠱惑眾人。使用短尺、狹度、輕秤、小升等欺詐手段,來佔人便宜。 把假的東西攙雜在真的裏面。採用奸詐的方法來獲取利益。壓迫良家婦女做卑賤的工作。使用詭計來欺騙愚人。貪得無厭,難以知足。在神前詛咒,來證明他的理直。喜愛飲酒而背理亂性。 骨肉至親在忿怒爭吵。 男不忠厚善良。女的不溫柔和順。夫妻不和。妻子不尊敬丈夫。每每喜歡驕傲自誇。經常爭寵妒忌。丈夫對待妻子兒女不義不慈。媳婦對待公婆沒有禮節。輕視怠慢祖先的靈魂。違背長上的命令。所作所為毫無益處。暗中懷藏著偏愛外人的心。詛咒自己,又詛咒他人。偏差的憎惡,偏差的喜愛。跨越井竈。跳過食物或人身。害死孩子,墮掉胎兒。行為大多不光明正大。 在晦臘之日,唱歌跳舞。 晦,是指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乃是司命竈神,向上帝奏明世人功過的日子。所謂「臘」,是五臘,神仙居地舉行朝會,率領人間、地府、五岳等三萬六千陰陽諸神,校定世人的善惡罪福、榮祿壽命、吉凶生死等事情,一一都記錄在薄冊上。 正月初一日,名天臘。 五月初五日,名 地臘。 七月初七日,名道德臘。 十月初一日,名民歲臘。 十二月初八日,名王侯臘。 在每月初一的早晨呼號叫罵。對著北方擤鼻涕、吐口水、小便。對著竈前歌唱和哭泣。又用竈火來點香。用污穢的木柴來炊煮食物。夜間起床時,裸露著身體。在八節的期間,執行刑罰。向流星吐口水,用手指虹霓,常用手指著太陽、月亮、星星,用眼睛久看著日月。春天時焚燒山林而打獵。對著北方惡罵。無緣無故地殺害烏龜打死蛇。 以上這些罪過,司命之神會隨著所犯的輕重,來奪除他的壽命(重的十二年,輕的一百天),壽命奪盡就死了;如果死後還有未完的罪責,就會殃及子孫。 又有許多蠻橫霸取他人財物的人,司命之神就會估計他的妻子和家人的情況,來讓他遭受相等的報應,漸漸至於死喪;如果罪不及於死喪,也會有水災、火災、盜賊、遺失器物、疾病、口舌等事情發生,以作為妄取的相當報應。又冤枉殺人的,正像換取刀兵相殺一樣。奪取不義之財的人,就像是吃毒肉來解饑餓,喝毒酒來止渴一樣,不但不能暫時飽肚子,死亡也隨即到來。 心中起了善念,善事雖然還沒做,但吉神已經跟隨他;如果心中起了惡念,惡事雖然還沒做,但兇神已經跟隨他了。 有人曾經做過壞事,後來自己懺悔改過,各種壞事都不做,一切善事都奉行,久而久之,必定獲得吉祥,這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啊。 🍇所以吉祥的人,因為他的語善、視善、行善,一天有三種善事,積滿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福於他。兇惡的人,因為他語惡、視惡、行惡,一天有三種惡事,積滿了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禍於他。由此可見禍福之道,為何不勉力去行善去惡呢!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peterchen7419
@peterchen7419 3 жыл бұрын
小乘不會否定有大乘 小乘佛教國家除了有釋迦摩尼佛還有彌勒佛 那彌勒佛是怎麼來的呢?不是因為你想他沒有就不存在 有因果就一定有輪迴 彌勒佛也是由因果輪迴而來 不是憑空而來的 更是證明有些小乘人說我們人道只能修到阿羅漢為止 這是錯誤的 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修成佛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而已 也就是說如果有彌勒佛其他人也可以修成佛 要不然釋尊提起彌勒佛幹嘛?
@pushupsdaily7908
@pushupsdaily7908 3 жыл бұрын
提起彌勒佛就是給後世一種信仰上的寄託
@user-wf7gp4es5i
@user-wf7gp4es5i 3 жыл бұрын
假設科學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最根本法則, 如果佛法也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最根本法則, 那即使佛法發展早於科學, 佛法依然可以是科學!!! 殊途同歸!!!
@user-tm2cr8tq1d
@user-tm2cr8tq1d 3 жыл бұрын
是的!
@phuketlee
@phuketlee 3 жыл бұрын
都是对世界法则对表述,只是方式不同
@billysuper6563
@billysuper6563 3 жыл бұрын
你的头像是自己么
@pushupsdaily7908
@pushupsdaily7908 3 жыл бұрын
妳的前提就錯了啊,科學並不是這個世界的最根本法則,科學是尋找與逼近法則的一種方法,科學不可能找到一個絕對的宇宙法則,科學只是找出一種「近似」於真理的模型,重點在近似兩個字
@erice8632
@erice8632 Жыл бұрын
不守法律,就會被法律制裁,例如:違規停車被開罰單。
@user-kx3pt9cb5e
@user-kx3pt9cb5e Жыл бұрын
前者是因,後者是果。這法律都是由人去執法,但輪迴轉世由誰去管理運作?
@sapote2812
@sapote2812 3 жыл бұрын
[宇宙中三界二十八層天的詳細情況] 之二 六欲天的生育,與凡人不同,無懷胎接生之事,“隨彼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欻然化生,即說為彼天所生男女也”。(《俱舍論》卷十一)比人類胎生是要簡便乾淨多了。初生時的形貌,從四王天到他化天,依次如人中五、六、七、八、九、十歲孩童,生後不久即迅速長大成人。 六欲天的業因,共同者是行十善業、守戒、布施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依所修十善的品級而有上下天之別。 其次是不同程度地節欲禁慾,如《楞嚴經》卷八說,人若未能離妻妾恩愛,只是“於邪淫中心不流逸”一點也不想有婚外性關係,則能生四王天”。於已妻房淫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獨居禁慾時還不能完全沒有性的想望),能生忉利天”。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能生夜摩天(《正法念處經·觀天品》也說:“若能離婦女,則生夜摩天”)。更進一步,“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雖堅持禁慾生活,但對送上門的美色不能力拒),能生兜率天。“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臘”,能生化樂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能生他化自在天。 另外,兜率天以上,還須修禪達初級定,方得往生。《涅槃經》說:“修施、戒、定,得兜率身” 。 【色界天,共十八天】 ● 2.色界天。色界十八天的共同業因,是行上品十善且修禪入定。《業報差別經》說,“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能令眾生生色界天。依所入禪定的深淺,有初二三四禪天之階差。因以禪定伏欲界之欲,故雖有身體,而無男女之欲,無家庭,恆處於禪定中享受“禪悅”,可以想像,那是一個清淨離欲的禪定、瑜伽修行者們各自坐禪的社會,自然是安靜異常,超然世外,沒有人間和慾天的各種紛擾,是瑜伽行者生活的理想化。 ◎初禪三天,為成就初禪者所生 : 第一梵眾天,為大梵天王治下的人民百姓,該天身高半由旬,壽命以中劫計算(一中劫略當三十二億年),為半中劫。 第二梵輔天,為大梵天王的輔弼臣僚,身高一由旬,壽一中劫。 第三大梵天,所居為大梵天王,身高一由旬半,壽一中劫半。 《楞嚴經》卷九說,修禪定者“但能執身不行淫欲 ,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 戒律 )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名梵輔天。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大梵天王的業因,除增上十善、禪定外,還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此王為一小世界主。道德高尚,清淨仁慈,但因生於天地萬物之先,自以為天地萬物是他所創造,以眾生之父、之主自居。《大日經》卷六說:“所謂大梵天,名我慢自然”。佛典中認為天父創造萬物的信仰,即出自大梵天。如晚近太虛法師《真現實論》說,大梵天先天而生,超越陰陽,即是基督教等一神教信仰的上帝。 ◎二禪三天,為成就二禪者所生,此天常受發自深心的禪定“喜”樂,超離了一切由外而來的感覺經驗,其壽數以大劫計算(一大劫略當一百二十八億年): 第一少光天,身長二由旬,壽二大劫。 第二無量光天,身高四由旬,壽四大劫。 第三光音天,身高八由旬,壽八大劫。 《楞嚴經》卷九說:“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是則二禪天特以光明為著。光音天,即已離語言,以放光代音聲以交流信息之意,此天天王,為一小千世界主。 ◎三禪三天,為成就三禪者所生,此天常受發自深心的禪“樂”,此樂自內源源而出,綿綿寂靜,被稱為三界中最上之樂: 第一少淨天,身高十六由旬,壽十六大劫。 第二無量淨天,身高三十二由旬,壽三十二大劫。 第三遍淨天,身高六十四由旬,壽六十四大劫,此天天王,為一中千世界主。 三禪天蓋由身心清淨為著,《楞嚴經》卷九稱此天眾生“身心安隱,得無量樂”。 ◎四禪九天,分凡、聖二級,皆為成就四禪者所生。此天恒處於“捨”的定心中,苦樂雙亡,心如明鏡止水,無絲毫擾動。 其中凡夫天有四: 一無雲天,身高125由旬,壽125大劫。 二福生天,身高250由旬,壽250大劫。 第三層並列二天: 一廣果天,是由三禪無量淨天中福德圓明而上升者所居,壽500大劫。 二名無想天,乃外道人雙厭苦樂,力捨一切念想,“身心俱滅,心虛灰凝”,生於此天,雖如廣果天,亦身高500由旬,壽500大劫,但因“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楞嚴經》卷九),被佛教斥為因地不正的“無想外道”,其所入定稱“無想定”。 廣果天以上五重,為佛教中修證到第三“不還果”(阿那含),已斷欲界煩惱的聖者所居,稱“五不還天”(再不復返欲界受生),其名目為: 無煩天,身長一千由旬,壽一千大劫。 無熱天,身長二千由旬,壽二千大劫。 善見天,身長四千由旬,壽四千大劫。 善現天,身長八千由旬,壽八千大劫。 色究竟天,梵文名阿吒尼迦(akanistha),身高一萬六千由旬,壽一萬六千大劫。此天為色界之頂巔,故名色究竟,又名魔醯首羅天,意譯“大自在天”,其天王摩醯首羅(Mahe svara),乃三千大千世界主,是諸神中最尊者,其形相為八臂三目,騎白牛,即婆羅門教信仰的至上神濕婆。佛經說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亦居色究竟天,為諸十地菩薩恆常說法。 【無色界,共4天】 ● 3.無色界。此界四天,依所入定而區分,皆恆處禪定中,連固定的形體亦消失,壽命甚為綿永。說無色,也非完全沒有物質身體,只不過其形質極為微細,如《俱舍論》卷二八所言:“由彼色微故名無色,如微黃物,亦名無黃”。據說此界眾生只有佛才能看見。 第一空處,住“空無邊處定”,定中唯見一無邊虛空,壽二萬大劫。 第二識處,住“識無邊處定”,定中唯見心識無量無邊,“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楞嚴經》卷九),壽長四萬大劫。 第三無所有處,住“無所有處定”中,“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楞嚴經》卷九),唯見一無所有,壽長六萬大劫。 第四非想非非想處,住“非想非非想定”,“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楞嚴經》卷九),沒有任何觀念,但還有分別無念無想的微細心存在(非非想),壽長八萬大劫,為三界中的長壽冠軍。非想非非想處為三界之頂顛,故名“有頂”。 《楞嚴經》卷九說生四無色界天者有兩種人:一是從無想天等外道天繼續深入禪定而入,為凡夫。二是從五不還天上升,多住於超越三界的“受想滅盡定”中,而寄居於非想非非想處,為不迴向大乘的鈍根阿羅漢。 關於四無色界天的住處,有二說:一說在色究竟天之上;一說無別住處,如元代帕思巴《彰所知論》說:“無色界者無別處所,若有生者,何處命終即彼生處,作無色定,故名無色”。 佛經中述說,人生之時。也有天神隨生。如《 華嚴經 》說:“如人生已,則有二天恒相隨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此蓋即所謂記人善惡的善惡童子之類。 諸天雖然長壽快樂,神通自在,為世人艷羨,但也仍有其苦惱,欲界天下二天中,有宿世修福不多而相對貧窮者,或為人臣妾,受他所制,或神通未能如意,或受阿修羅作亂的戰禍威脅;而且不管壽命多長,福報多大,即貴為天主,也終有一死。 六欲天臨死前有五種預兆出現:身光消失、不樂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壞、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戲玩樂的天女們,見到這種“五衰相現”,便皆遠離。又以天眼觀見將生何處,若是墮落,則更是淒惶恐怖,痛苦不堪,如地獄苦。 《正法念處經》偈云:“如蜜和毒藥,是則不可食,天樂亦如是,退沒時大苦”。 規誡眾生不可貪著天界之樂,應思出離三界!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Жыл бұрын
文昌帝君陰騭文:白話文 文昌帝君累世為儒,隸掌人間科名爵祿,帝君多世以來精進向道,已蒙佛授記,將來證果,號~安樂不動地如來,若能每日虔誠地讀誦《文昌帝君陰騭文》,依教奉行,並流通助印此篇寶訓,不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必得帝君暗中護佑,獲得以下殊勝利益 1.考運順暢,金榜提名。 2.子孫賢孝,聰慧上進。 3.家庭美滿,事業發達。 4.遇難呈祥,逢兇化吉。 5.心想事成,福壽綿綿。 文昌帝君陰騭文:我從先世以至末世,共投胎轉世了一十七次,均是作地方父母官,一向愛民如子,從來沒有虐待過百姓;且待人以寬,未曾以殘酷手段對付下屬。若遇到他人遭遇苦難時,我總是竭盡心力去救助他們。在他人有急需時,也定要盡我財力予以濟助。若遇到孤苦伶仃之人,就發同情心,加以憐憫。包含寬容他人的過失,使他懺悔改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除了表面上行善,暗地裡也累積了不少不為人知的陰德。以致感動了上蒼,而降福於我。如果人人都能像我這樣懷著慈悲心腸,上天一定會賜福給你。 於是,帝君再特別開示了一些道理來教誨世人:漢朝時有位于公,做了監獄典獄官,管理獄政公正廉明。有一次,他家裡的大門壞了,于公說:管工,大門可蓋高大一些。管工說:大人為什麼呢?于公說:因為我平時處理獄政時,從未冤枉過一個好人,將來子孫必定興盛發達!這樣的大門,未來可方便駟馬大車進出!後來他的兒子當了宰相(于定國),孫子(于永侶)做了御史大夫。所謂身在公門好修行,從政者盡心為民服務,從商者貨真價實,不偷斤減兩,就是積德行善。 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五代後周的燕山~竇禹鈞。竇禹鈞常行善事,救濟窮困之人,不遺餘力,後來,他五個孩子都揚名於世!竇儀(禮部尚書),竇儼(禮部侍郎),竇侃(右補闕),竇翱(右諫議大夫),竇僖(起居郎)。當朝宰相馮道,贈以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宋朝王應麟所作的三字經就有一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救蟻中狀元之選。宋朝時期~有一對兄弟正在赴京趕考,宋郊和宋祁。哥!你看!這蟻穴快要被大雨沖毀了!這些螞蟻的性命危在旦夕啊!哥哥宋郊情急之下,以竹葉給螞蟻當橋,助蟻群逃過此次水難!因這次救活數以萬計性命的功德,哥哥宋郊就高中狀元。禮部本把弟弟宋祁列為第一,哥哥宋郊第三,但章獻太后認為,弟弟的名字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於是將哥哥宋郊改為第一,而將弟弟宋祁降為第十。 埋蛇享宰相之榮,楚國孫叔敖,小時候看到兩頭蛇,傳說看到此蛇都會死於非命。孫叔敖擊斃兩頭蛇後,孫叔敖將蛇埋入土中。孫叔敖對娘說:孩兒剛才看到兩頭蛇了!聽說看見此蛇的人都會死!兒很快就要離母親而去了!孫叔敖母說:蛇現在在哪裡?兒為了不想別人再看見牠而遇害,已殺死埋葬了!孫叔敖母說:孩子,不必憂慮,你是出自一片善心!有陰德的人、必得善報,將來你一定會在楚國發跡的!孫叔敖因一念之仁,長大後掌管楚國大政,成為楚國一代賢相。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想要廣種福田,時刻積累陰德,多做善行而累積福報。時時為大眾打開方便之門,默默地造作不為人知的陰德。 ❤這部【陰騭文】主要勸人,積陰功,修陰德,暗中行善,不沽名釣譽。❤說的每一句話❤說的每一件事,❤必須有利於無情的萬物,以及有情的眾生。 ❤並勤修善業,以達成福慧雙修的成果。 ❤修福修善。 以正直無邪的胸懷,代天行道,教化眾生。去惡行善。慈祥為國救民。心懷慈悲,上報國家之恩,下救萬民之苦。對眾生存平等之心,心胸寬大,能容人之過錯。忠主、孝親、敬兄、信友。 ❤忠 ❤對領袖盡忠,忠於職守。❤孝 ❤孝順父母,不做令父母蒙羞的事。❤悌❤尊敬兄長, ❤信❤對朋友要有誠信,言行一致。 或者奉事天仙,朝拜星斗;或者禮拜佛祖,念誦經咒。心懷感激,常懷報答四恩。 1.父母恩,盡心奉養,事事順從。 2.佛恩,必須依教奉行,以心供養,發菩提心,普度眾生。 3.國家恩,國家有保護、培育我們的恩德。 4.眾生恩,所有啟發,幫助我們的,都是我們的貴人,佛菩薩不辭勞苦地說法,就是要報眾生的恩情。 並推廣儒、釋、道三教的義理,廣度一切眾生。講解仁義道德,以感化奸邪狡詐頑固之人。講述經典裡的道理與歷史,來教導開化愚昧不明事理的人。 濟助他人的窮困,就像濟助缺水的鱼蝦。(如捐錢付診療費和藥費),拯救他人的危難,就像拯救陷在羅網中的鳥雀。矜孤,遇有失去父母的孩子,要以憐憫的心情待之。恤寡,對於喪失丈夫的婦人,要盡力撫恤她們。敬老,對老人必須尊敬(十分敬重村裡的老人)。憐貧,憐憫貧窮的人(對窮人不收診費,免費送食物。)舉善薦賢。,饒人責己。推舉孝順善良之人,引薦賢能之士。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寬恕他人的過錯,嚴格注意自己的品格。 措衣食。籌措衣服和食物,以濟助在路上挨餓受凍的行人。施棺。布施棺木,用以埋葬無主屍骸,令其入土為安,為貧困者,設立免費的墓地。興建不收費的私塾,供民眾就讀。如果家境比較富裕,就要經常幫助內親和外戚。饑寒載道,對鄰居親友,應竭盡財物給予救濟。 公正。公平。做生意斗秤必須公平公道,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絕不短斤缺兩,少給多收。 厚德戴物。對待奴僕或下屬要寬恕,不可尖酸刻薄,責備苛求。印贈經書(非賣品,免費贈閱),繪製佛像,創建或修復寺院,以供養三寶,弘法利生。遇到病者,應施醫贈藥,或軟言安慰鼓勵,助其痊癒,恢復安康。施予茶水,以解人之渴。漆黑的夜晚點燈以供路人照明,建造河船渡人到彼岸,以造福大眾。 放生。或者買物命放生。由於殺生的因果循環,因而產生永無休止的刀兵劫。所以更應持齋戒殺。走路時,應看清楚地上有沒有蟲蟻,以免不小心傷害了生命。山林是生物棲息之地,若遇森林大火,許多生命將斷種絕後,故此千萬不能焚燒山林。入山應當嚴禁煙火。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鱼蝦。勿宰耕牛。牛能耕田,田是糧食的來源,牛對人類有莫大恩德,若殺而食之,於心何忍啊…… 勿棄字紙。論語。聖人之言以及古訓,都賴文字以傳後世,所以片紙隻字,都不可隨意丟棄。惜字紙,就是惜福。財各有主,非我所有,雖一毫也不可取;也不可妒忌別人的才能高於自己,切不可忌人之長,護己之短。 勿淫人之妻女。萬惡淫為首,不可侵犯他人的妻女。勿唆人爭訟。居家戒爭訟,喜歡爭訟打官司的人,最後必勞民傷財,兩敗俱傷!勿壞人之名利。世人都十分重視自己的名利,故此不能破壞別人的名聲與利益。勿破人之婚姻。不可挑撥別人夫妻間的感情,破壞別人的婚姻幸福。 悌。兄友弟恭,人之常情。切莫造成別人手足反目、兄弟鬩牆。 孝。父慈子孝,人之天倫。切勿因貪圖小利,使人父子不和睦。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可倚權仗勢,欺辱百姓。也不可恃一時的富有,而妄自尊大,欺侮貧困之人。以謙虛恭敬的態度,從事應盡的責任與義務。行為端正老實,並且遵守法制。 與親戚族人應當和諧共處。常替他人調解冤仇。助人化敵為友。常親近善人,有助於德行的修養。對於惡人則要避開,可杜絕災殃的發生。隱人之惡,使人有機會悔而改過。揚人之善,使人樂而精進。做人要心口如一,不可口是心非,自欺欺人。 常牢記對人有益的道理,不去說不合禮節的言詞。應修剪障礙道路的荊棘,移除擋道的石塊,使成為坦途大道,以利人通行。整修多年失修的道路,使成為康莊大道,以減輕旅人之苦。河川上若無橋樑,如何能到達彼岸?搭建橋樑,可方便兩地來往之人。 著書立說,教化世人,以矯正眾生的邪知邪見。捐助財物,濟世利人,以成全他人。做事要合乎天理以及自然法則,不能倒行逆施。說話要順從人心,不可冒犯別人。 時時存念聖賢的教誨。以致行住坐卧當中,彷彿聖賢就在眼前。 在幽思獨處時,仍能謹慎不苟,不欺於心。若不能慎獨,獨處時則會做虧心事。暗中行惡,恐人知曉。 各種壞事,絲毫不敢造作;各種善事,全力盡心奉行! 而吉祥之神,則常來庇佑! 善惡報應,絲毫不差,只是在時間上有遠近而已。近的則報在自己,果報自受。遠的則報在兒孫身上。 百種福報,並駕齊來;千種吉祥,雲集而來。不都是從力行陰德中得來的嗎?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shiningrex4883
@shiningrex4883 3 жыл бұрын
扶老人很简单,直接打110
@gtl8268
@gtl8268 3 жыл бұрын
1、若信的是真正的佛教,是真的佛教徒(而不是大乘邪教徒),是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法,那么佛说诸法无我(无自性),也就是说,万法皆没有不生不灭的灵魂体(或识、佛性、如来藏、真如、自性或神等),既如此,就不可能有轮回一说。轮回之说乃是源自印度教(婆罗门教),是大乘叛徒把它引进释迦牟尼佛佛法,是佛法的一大染污。真正的佛法是:只有因果,没有轮回。 2、因果是通论,不专属佛教,世界各地各人民各文化都知道因果论,科学界也有因果论。
@user-vo7oz1md1k
@user-vo7oz1md1k 3 жыл бұрын
你说没有轮回。那么,佛经里佛陀说前世曾是鹿王,说释迦族因为杀鱼之故,而有灭族之祸,又是咋回事呢?
@gtl8268
@gtl8268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vo7oz1md1k 首先要确定一下,你说的“佛经”,到底是谁写的佛经?佛陀时代印度还没有文字,佛经是在佛陀死后几百年才编写出来的,因此百分百的佛陀教义可说都已经被大乘神教扭曲和污染了。因此,你提到的那些故事,百分之一千是大乘神教捏造的无聊故事。大乘神教就是专门破坏佛教的附佛外道。
@user-vo7oz1md1k
@user-vo7oz1md1k 3 жыл бұрын
@@gtl8268 如是我闻哦,佛经,是由佛陀弟子大迦叶和难陀代表的僧团做了几次的结集。你怎么可以胡言乱语,说是其他人编写出来的?😥
@gtl8268
@gtl8268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vo7oz1md1k 1、你能不能告诉我,僧团几时结集,佛经又是几时写成的? 2、佛经若不是其他人编写出来的,那么为何佛陀的教义和大乘神教的教义是完全相反的?你能解释吗?
@user-vo7oz1md1k
@user-vo7oz1md1k 3 жыл бұрын
@@gtl8268 不能,我资质愚钝,不通达教义哦。 据说,可以依三法印去认证佛经的真伪。
@user-rq4ul4xf2z
@user-rq4ul4xf2z 3 жыл бұрын
不能是還因嗎?
@peterchen7419
@peterchen7419 3 жыл бұрын
你解釋因果輪迴是不科學的 1 並未考慮到時間因素 例如要產生化學反應也需要時間 正統的佛教觀是說當你做了一件壞事也必須要有時間產生惡果 理論上一定會產生 但如果你的內心產生懺悔並且做相反的善事 就好像在做化學反應的時候中間 突然插入相反的動作 停止化學反應 2扶持老人被老人告 並不是通例 大部分的時間會受到讚揚 證明因果不虛 至於被人告 就是來自於前世的因果 你千萬不要假設你看不到就不是真的 這世間不只輻射線看不到 就是連電你都看不到 除非轉化成火 這兩個東西都可以殺人於無形 你怎麼否認? 我看不到你的爺爺我就否認你有爺爺 這是什麼科學邏輯呢?為什麼你會知道這些事 就是因為訊息的開放 大家都知道了 就會出來指責老人的不對 這老人會不好過 而你卻還了老人前世的債 你的良心非常好過 加上社會上人都支持你 這是好事不是壞事 當然你也可以置身事外 佛教並沒有說 你非得幫老人不可 上網搜尋一下 釋迦牟尼佛在前世菩薩道的時候 做船長看到有人要毒害l全船的人 他知道是阻止不了 悪人得逞將入地獄只好把所有下毒的人 全部殺死 救的全船的人 但因此佛陀也背了這些悪人的殺生之業 3 科學的定律 也在改變中 自己上網搜尋 迷信科學也不是都對 把佛教與科學對立 本身就不是科學 是嗎? 例如佛教所說的3000大千世界 你用現在的科學來說絕對正確 因為我們不曉得宇宙有多大 再說一沙一世界 你用量子科學去看 也絕對正確 量子絕不是最小的組成份子 以後還會發現更小的 所以科學是會改變的 可是佛經佛語會用(時間)證明一定對 4 研究科學必須以開放的心胸 例如上古時候我們的始祖黃帝是半人半獸 在科學發達的上個世紀以為這是亂說的 但你仔細想想 現在DNA的科學要造出半人半獸的東西應該是有可能 因為英國的複製羊已經公開造成了 所以迷信科學並不代表你一定對 是嗎?
@user-us5os7mh9d
@user-us5os7mh9d 3 жыл бұрын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能不能这样理解:它指大概率情况,因概率也是符合因果的。就像一枚硬币,掷的次数越多,正反面的确果就越接近50%,而掷的次数越少,正反面的确果就会偏离。所以,因果后面补充了“轮回”两字,在概率意义上表示无限重复。
@renyuanzhang9706
@renyuanzhang9706 3 жыл бұрын
你的理解很有意思
@user-us5os7mh9d
@user-us5os7mh9d 3 жыл бұрын
@@renyuanzhang9706 你好。物理学的相对性底层原理,有三个大咖注释,伽俐略、牛顿、爱因斯坦,每一注释都拓展人类的宇宙观。因果律也是最底层思维,看你如何注释。
@phuketlee
@phuketlee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us5os7mh9d 还有量子物理,在这个领域,因果律是不在的。所以因果律不是最底层的思维,只能说是最底层的思维之一。也可能不是善行有善报,而是你获得善报所以之前做的是善行。
@user-us5os7mh9d
@user-us5os7mh9d 3 жыл бұрын
@@phuketlee 量子力學也遵循因果律,因果律的本質是時間順序,所以是最底層邏輯。惠勒廷迟实验好似颠覆因果律,是理解错了,这个实验是电子双缝实验的变形,仍然符合互补原理,没有什么现在改变过去的事情,一切都遵循因果律。
@user-us5os7mh9d
@user-us5os7mh9d 3 жыл бұрын
@@phuketlee 就算能超光速只能回到别人的过去而不能回到自己的过去,因为自己与自己没有发生位移。
@orbleh3622
@orbleh3622 3 жыл бұрын
与科学的因果其实差不多。看不到善有善报,因为唯物主义世界观只承认一世论。当六道轮回成立、生命(灵魂)即是无限长的情况下,你的仇人恩人将大把机会回来报。
@sapote2812
@sapote2812 3 жыл бұрын
宇宙中三界二十八層天的詳細情況!之一 -- 學佛網 佛-教的“世界說”,以須彌山為中心是一個小世界>>   欲明諸天的住處,須先略知佛教的世界說:一日月繞一須彌山,外圍四大部洲、八中部洲,須彌山下入香水海中,水面以上分上下兩段,下段分為四層,第一層名堅手天,第二層名持鬘天,第三層名恆憍(亦譯常放逸)天,為四天王所統帥之夜*神所居,屬於鬼類,非天道所攝,一說第三層之上還有日月星宿天,為日月星宿諸神所居;第四層為四天王天,與日月在一水平面上。須彌山頂為忉利天,此天與四天王天皆地居,忉利天以上為空居(天宮在虛空中),依次為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四天。六欲天之上覆一初禪天,與六欲天之下的人等五道眾生所居世界,為一“小世界”,乃宇宙中最小的世界單位。一千小世界之上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之上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之上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為宇宙世界海中基本的獨立世界單位。一大千世界為三個千數相乘,故稱“三千大千世界”,總計約有百億日月,亦即百億個小世界。小乘說一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一佛剎”),即一佛所教化的範圍、所居淨土。大乘則說大千世界之上還有“世界種”,為梯形,分二十層,每層皆有無量微塵數大千世界,無量微塵數世界種組成一“世界海”,為一佛淨土,在宇宙中有無量無數的世界海。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遍周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號名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   簡說佛-教所說二十八天天名、身長、壽命>> 一大千世界中三界二十八天的概況大略如下。 【欲界共六天,故稱為六欲天】 ● 1.欲界天,因共有六層,故稱“六欲天”。 最下層四天王天,居須彌山腰,為六欲天中國土幅員最廣者。此天分東南西北四大天區,每天區各有一天王,故稱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即佛寺中天王殿內的四位威武天神,俗稱“四大金剛”。他們是: 東方持國天王,梵文名提頭羅吒(Dhrtarastra),手持琵琶,領乾闥婆、毘舍闍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東勝神洲。 南方增長天王,梵文名毗樓勒叉(Virudhaka),手持寶劍,領鳩槃荼、薛荔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南贍部洲(即我人所居)。 西方廣目天王,梵文名毗留博叉 (Varupaksa),手上纏龍,領龍及富單那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西牛賀洲。 北方多聞天王,梵文名毗沙門(Vaisramana),右手持傘,左持銀鼠,領夜叉 、羅剎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北俱盧洲。 四天王各有八大名將、九十一子,其職責是守護四大部洲,管理各種鬼神,不令侵損人類,維持天下太平。 《金光明經》等說,若四天王失馭,鬼神作亂,則日月星宿失度,風雨不調,人間必有戰亂災荒。 四天王所統人民眾多,除本天國土外,還散居於須彌山周圍的諸小山。 四天王所居城池,莊嚴富麗,《長阿含經·四天王品》描述東方增長天王所居賢上城:“縱廣六千由旬(一由旬當10-15公里),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 四天王天的天眾,身高半由旬(五公里),衣重半兩,壽五百歲,其天中一日當於人間五十年,其天壽五百歲,合人間912.5萬年。 第二忉利天(Trayastrimsa),意譯“三十三天”,以有三十三個天國而得名。 居須彌上頂巔,中央為主國帝釋天,為三十三天之主釋提桓因(帝釋)所居,八方各有八個天國,四角四峰,有帝釋天保護神金剛手居止。 帝釋所居善現城,周長一萬由旬,中有殊勝宮殿,週千由旬,外有眾車、雜林、粗惡、喜林四苑,城外東北有圓生樹,花香熏百由旬,西南有善現堂。 為帝釋之禮堂、會議廳。 三十三天人身高一由旬(十公里) ,衣重六銖(約合2.4 錢 ),壽一千歲,一日當人間百年,其天壽命合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年。 此天天主帝釋,為三十三天、四天王天之主,中國佛教徒多說他便是道教所奉玉皇大帝。(初果羅漢死後往升忉利天-欲界三十三天) 第三夜摩天,全稱蘇夜摩(Suyama),意譯“善分”、“時分”、“妙善”,在忉利天之上十六萬由旬的虛空中,該處“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 楞嚴經 》卷八)《正法念處經》說此天天人女多男少,《佛地經論》卷五說:“夜摩天者,謂此天中隨時受樂”,此天人身高二由旬 ,衣重三銖(約合1.2錢),壽二千歲,一日當於人間二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一億四千六百萬年。 第四兜率天(Tusita),亦譯“睹史多”、“兜率陀”等,意譯“妙足”“知足”,在夜摩天之上三億二萬由旬處。 此天天人身有光明,高四由旬 ,衣重二銖(約合0.8錢),壽四千歲,一日等於人間四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五億八千四百萬年。此天宮殿分內、外兩院,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候補佛)所居淨土,現由彌勒菩薩住持;外院為欲界天。佛教認為對修道者來說,兜率天是欲界天中最好的地方,尤其兜率內院,為不少佛教徒嚮往的歸宿。《涅槃經》說:“兜率陀天,欲界中勝,在下天者,其心放逸,在上天者,諸根暗鈍”,皆不及此天眾生清淨少欲,自在無為。上下界諸天,皆來此天聽佛菩薩說法。《楞嚴經》卷八稱此天“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是個清靜安全的去處。 第五化樂天,梵文名尼摩羅(Nirmanarati),亦譯“樂變化天”、“化自樂天”、“妙變化天”,在兜率天之上十六億四萬由旬處。 此天人身高八由旬 ,衣重一銖(約合0.4錢),壽八千歲,一日當人間八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二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年。 名“化樂”者,謂此天人能隨意變化出種種悅意器物,隨意娛樂。 第六他化自在天,梵文婆令跋提(Paranirmitavasavartin),略稱“他化天”,在化樂天之上十二億八千由旬處。此天人身高十六由旬 ,衣重半銖(約合0.2錢),壽一萬六千歲,一日合人間一千六百年,其天壽共合人間九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大智度論》卷九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大概是享受別人變化的東西。其天主為常與佛作對的魔王波旬,《大智度論》卷五六說,波旬雖有福德,而懷諸邪見,“見欲界人皆往趣佛,不來歸已,失供養故,心生嫉妒,是以佛菩薩名為怨家”,又說波旬為六欲天之主。《瑜伽師地論》卷四等則說此天中別有魔天,處所高勝,乃魔王(波旬)所居。 六欲天人,不僅壽數甚長,而且享受諸樂,無病無苦,衣食自然,不勞而得,不憂生計。其相貌皆端嚴美麗,世人常喻美女美如天仙,佛經中則說人中最上佳麗,比起天女,猶如獼猴與人相比。欲天的宮殿園林器物,率皆清潔典麗。 佛經中所描述的慾天勝妙五欲(色、聲、香、味、觸),完全是人間富貴者物質生活的理想化,如《瑜伽師地論》卷四說欲天們遊戲娛樂於雅潔可意的園林池館,“常聞種種歌舞音樂 、鼓譟之聲、調戲言笑談謔之聲,常見種種可意之色,常嗅種種微妙之香,恆嘗種種美好之味,恆觸種種天諸婇女最勝之觸,恆為如是樂牽引其意,以度其時”。這確是許多人,尤其是現代人艷羨的幸福生活。欲天還有凡人所無法企及的諸多自在,如《長阿含經》卷二十說欲天有十事:一飛去無限數,二飛來無限數,三去無礙,四來無礙,五其身無有皮膚骨體筋脈血肉,六身無臭穢的大小便,七身無疲累,八天女不產,九其目不眴(眨眼),十身色隨意,好青則青,好黃則黃,赤白等色,隨意而現。 六欲天的社會制度,大略也是人間階級社會的翻版。《大吉義經》說六欲天皆有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有龍、象、孔雀等為其坐騎。《正法念處經》說忉利天以下,有貧富之別,夜摩天以上直至色界諸天,貧富皆等。 六欲天的家庭體制,諸經論皆說有夫妻、嫁娶之事,亦不乏一夫多妻的現象,據稱帝釋的姬妾多達億數。然其性生活的方式,與人間有別。《俱舍論》卷十一有偈概括此事:“六受欲交接,執手、笑、視淫”。 意謂四王天、忉利天男女交合,與凡人無別,只不過不洩精液,只洩“風氣”而已,用道家丹功術語來講,這是“體交氣交”了。夜摩天男女擁抱即得性滿足、兜率天僅行握手、化樂天唯相對一笑,他化自在天更是互遞秋波便成欲事,這可謂“體隔神交”了。 宇宙中三界二十八層天的詳細情況! www.xuefo.tw/nr/article54/539156.html
@user-wf7gp4es5i
@user-wf7gp4es5i 3 жыл бұрын
哥, 這世上並無善惡啊, 善即惡, 惡即善, 善中含惡, 惡中亦生善哪!!!
@phuketlee
@phuketlee 3 жыл бұрын
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只是人为设定的
@user-wf7gp4es5i
@user-wf7gp4es5i 3 жыл бұрын
@@phuketlee 所以說世間無善惡, 善惡是符合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地!!!
@phuketlee
@phuketlee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wf7gp4es5i 也不是相对论,而是非要二元这个世界,善恶、对错、美丑、强弱、贫富……
@user-wf7gp4es5i
@user-wf7gp4es5i 3 жыл бұрын
@@phuketlee 誰說相對論是二元的??? 你是玄學吧!!!
@phuketlee
@phuketlee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wf7gp4es5i 我不是说相对论是二元的,而是说世界被人为二元对立了。
@airenruji999
@airenruji999 2 жыл бұрын
佛学没有论证生命来自哪里?没有论证六道轮回谁设立的?轮回的道德标准,条件是什么?宠物要想轮回为人需要做什么善事?佛学就是寻求心理安慰的思想。
@treesummer7339
@treesummer7339 3 жыл бұрын
轮回的实例有很多,科学也证明了很多,只是你还没有看到,因果关系的举例太不正确了!这期不如以前的好。
@gffdgg8788
@gffdgg8788 3 жыл бұрын
万法皆空,因果空不空?
@wusheng
@wusheng 3 жыл бұрын
佛告须菩提:“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第一义中,不可说因缘果报。何以故?是第一义,实无有相,无有分别,亦无言说,所谓色乃至有漏无漏法,不生不灭相不垢不净,毕竟空,无始空故。”--乾隆大藏经第3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27卷 佛言:“善现,依世俗谛,安立如是因果差别,不依胜义。胜义谛中,不可说有因果差别。所以者何?善现,胜义谛中,一切法性不可分别、无说无示,云何当有因果差别?”--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善现,胜义谛中,因缘无生无灭、无染无净,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善现,胜义谛中,从诸缘所生法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善现,胜义谛中,无明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根据乾隆大藏经第1164部《瑜伽师地论》第9卷与第10卷(个人所理解的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处)、六入(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缘行的行:身行、语行、意行。 行缘识的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其中欲界具足六种,色界唯四(推测无鼻识、无舌识),无色界唯一(推测仅意识)。 识缘名色的名色:色为色蕴(四大)、名为四蕴即: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四蕴皆通三界;色蕴仅通二界即欲界和色界,无色界无色蕴。) 名色缘六入(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理解为六根) 六入缘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触为三和所生。欲界具六、色界四、无色界一。(这与六识相对应) 触缘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欲界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色界(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无苦受仅乐受与不苦不乐受;色界(四禅天)及无色界仅不苦不乐受。 受缘爱:欲爱(与欲界行染污希求)、色爱(与色界行染污希求)、无色爱(与无色界行染污希求) 爱缘取:欲取、戒禁取、见取、我语取。(欲取唯能生欲界苦果,余三通生三界苦果。) 取缘有:欲有(地狱、饿鬼、畜生、四大洲人、欲界六天)、色有(色界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无色有(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有缘生:蕴相出现故名为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生缘老死:老无定相,附死立支。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乾隆大藏经第423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686dar
@686dar 3 жыл бұрын
諾貝爾調炸藥,知道劑量是善,做出炸藥。不知劑量是惡,被炸傷。 扶老人,老人是善,驚喜。老人是惡,驚嚇! 有修養是善,受辱不難過。沒修養是惡,受辱睡不著! 以上,都是相同因果。善、惡有報。
@user-db3it2ig1w
@user-db3it2ig1w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設個例述說著((有個老人生前是個硬漢有妻兒女在連生五女下好不容易有了兒子,夫妻倆格外珍愛著.男主人從不進廚房做事也不帶孩子跟教功課,有時買幾樣玩具給最小兒子玩~買糖餅給兒女們吃.男主人生病了心念著寶貝兒子,只要看到兒子在身邊撒嬌陪聊““童言童語””好開心笑~媽媽忙家事和孩子們生活所有的事情及學校老師聯絡本回覆.老大唸高二,老二唸國三雖然課業繁重也會幫媽媽廚房事,居家打掃~~幫照顧弟妹功課及生活日常必備品.這家庭飲食以男主人跟小兒子為主““百般寵愛””.老三老五常玩一塊,老四個性很靜但學業表現很優.某一年下大雨夜晚五妹跟六弟發燒急壞了父母,姐妹們輪流照顧~六弟被醫好了但五妹情況不樂觀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最傷心的是老三.求神求祖先卻保不住妹妹命.老三唸高中半工半讀也隨身帶著與家人合照還有她與五妹童年回憶照片.六弟偶爾去找她畢竟兩個大姐姐們各自有家庭生活也不便打擾““男生家規矩多””.後來弟弟也跟爸一樣從不做家事,在外混很晚才回家父母只說人平安回來了就好.弟弟沒錢但要在朋友們面前裝海派樣就會找三姐拿錢,幾次後三姐勸他要收心父母對他期望大可六弟回大很不耐煩((厚~~都聽了n遍耳朵都長繭))((姐妳唸不停難怪找沒男友))三姐一句話((以後自己想辦法解決錢事,你不好好唸書老在外混能混出什么名堂!)六弟笑眯眯((姐說的是,我一定努力的唸書,錢的事姐大人有大量對吧!)老三使了個眼((你啊!就出這靈巧嘴))想起五妹從小體質弱卻堅持照顧六弟日夜顧著自己也被傳染...弟弟要吃喝什么都跟五妹說~~可這六弟一點都不念惜五妹無悔付出親情之愛.長大還是要什么有什么,要不到鬧脾氣摔東西.時光匆匆,六弟高中沒畢業在外女友一個個換,於是搞大女生肚子女方家人氣的要父母講道理給這六弟聽.六弟一副要聽不聽調調態樣全給父母出面談.後來孩子一個個生,父親碎唸看著水電開銷,照顧孫們生活開銷~~靠著退休金跟姐妹們過年紅包錢..於是父親怪東怪西起六弟的朋友們帶壞他,工作待不住嫌重扛不起,搬不了.嫌太熱做不下嫌老闆太摳門.媽媽要他少說兩句,他也得負責一半責任.但老父親常生活哀嘆還是怪別人影響了兒子.四個孫子有乖巧有調皮有文靜有活潑~~媽媽心疼五妹年紀小小卻超齡懂事可命..想著想著淚流不捨.時拜拜會跟五妹說幾個姐弟現在過什么樣生活要她好好在天上快快樂樂.可誰也沒想到媽媽病倒了,但爸爸不知怎照顧女人生活必需品向來都媽媽備足家庭成員一切.老三工作醫院奔赴兩邊忙,但家裡弟媳要照顧四孩還有爸弟生活日常用品和飲食服等也難免唸氣六弟也不幫著.連洗服曬服收服還是收碗盤洗碗盤連最簡單擦桌也不要動手做.老四帶著男友看媽媽,緊握她的手((媽,妳要快好起來,家還需要妳,無論多少錢能治好妳的病也值得))媽媽很瞭自己身體狀況((她溫言要四妹男友好好待她女兒,她欣賞他的事業長才也看到了他務實一面~並告訴四妹,五妹在她病床邊唱歌給她聽,對她說“”媽媽會好的,小手摸她的臉..”離開時她轉身童顏笑容一直在她腦海裡~她多想抱抱她可就這樣短暫.四妹以為媽媽是太思念五妹才夜長夢多...媽媽奇蹟似好轉雖身體沒事了但因人有些氣虛的問題得買些營養品補充~媽媽回到家休養家的重擔落在媳婦兒身上((可閱勿迷,討論人性與家庭))
@datouyuan9367
@datouyuan9367 Жыл бұрын
大概就是指外对内的影响造成后面内心对内心的影响,但是视频中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好像就有点矛盾?
@datouyuan9367
@datouyuan9367 Жыл бұрын
知道了,这里的因果指的是四谛
@woodwood8577
@woodwood8577 2 жыл бұрын
因果是否就理解为能量转换,易经说万物都在变,那么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不断变化不断轮回,说的是宇宙的运行法则,所以佛说的和易经说的是一个东西,只是表述不同而已。万物皆在变,而变是不变的,永恒的,就在那里。老子说的道,佛陀说的佛,一切宗教在探讨那个最高级的东西,变,道,这个道幻化成万物,变成万物迷惑了人类,实则是一个东西。一切归一。一即一切,一切皆一,最后一也没有,0也没有,就是那个东西,什么东西?就是那个东西。。如来如去,不增不减,不净不垢,就在那里。。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妙不可言
@user-et3uw3lb5l
@user-et3uw3lb5l 3 жыл бұрын
這集不像外星生物
@9990ds
@9990ds 3 жыл бұрын
邪說誤人 好自為之。
@Jesu0040
@Jesu0040 3 жыл бұрын
這集講的太過膚淺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漢傳佛教的過度解釋,佛並非如是說,因果,正確的來說是因,緣,業,果,四種不同概念,正確的佛說是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從現代科學來看,比較相近的是量子糾纏的概念 佛要解決的是信息不滅的問題,而不是質量轉換的問題 懂的人就懂,不懂的人當我廢話吧
@pushupsdaily7908
@pushupsdaily7908 3 жыл бұрын
是的,漢傳佛教超譯很多原始教義 一方面是方便傳教,另一方面是融合儒道家。釋迦牟尼受到奧義書跟吠陀經的影響進而催生佛教誕生,要全方面瞭解善惡報、輪迴就要先研究婆羅門教、奧義書、吠陀經典
@vlua1146
@vlua1146 3 жыл бұрын
因果讲的是运动的逻辑关系
@big-monkey
@big-monkey Жыл бұрын
一生的快樂就難求還說三生,對世人來說是不是太遙遠了些?怪不得佛教一直發展不起來,是有一班所謂的教徒自以為是地解釋佛教義理,終把佛教引入了歧途,無法回頭!😢
@truth8307
@truth8307 3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佛说的因果不对那世界就矛盾了。轮迴已经有足够不可推翻的证据。今天泰国歌手拉姆就不可能不是邓丽君的轮迴。
@detsidai1607
@detsidai1607 3 жыл бұрын
因果与轮回互为因果 牛
@donghaifeng
@donghaifeng 3 жыл бұрын
你是张全蛋吗
@user-zx2ek7vr4h
@user-zx2ek7vr4h 11 ай бұрын
无神论者解说佛法也是从自己去解释,怎么把佛教解释成一门课程,自己都没有信仰,解释佛教,哎,你没有说佛教是娱乐已经是客气了
@AAA-vq9dz
@AAA-vq9dz Жыл бұрын
長篇大論 言未達意
@user-bf1ie7ok5w
@user-bf1ie7ok5w 2 жыл бұрын
三世因果,用科学解释只能查一世。
@user-rq4ul4xf2z
@user-rq4ul4xf2z 3 жыл бұрын
他要錢就給吧,能力之內,敬老啊
@user-sj2it8ub9w
@user-sj2it8ub9w 3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喜欢编程,从前也喜欢佛法,可是那些解释玄之又玄,很厌恶,听你的视频,很和胃口
@wonsgnem4436
@wonsgnem4436 3 жыл бұрын
不敢扶老人是墙国特色
@aaroncai3269
@aaroncai3269 3 жыл бұрын
感觉越讲越偏离了
@airenruji999
@airenruji999 2 жыл бұрын
好傻!生命起源都讲不清楚的佛学,怎么知道轮回?最初的轮回谁设定的?轮回的标准在哪里?
КТО ЛЮБИТ ГРИБЫ?? #shorts
00:24
Паша Осадчий
Рет қаралды 4,3 МЛН
Or is Harriet Quinn good? #cosplay#joker #Harriet Quinn
00:20
佐助与鸣人
Рет қаралды 46 МЛН
The Joker kisses Harley Quinn underwater!#Harley Quinn #joker
00:49
Harley Quinn with the Joker
Рет қаралды 39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