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实现了大一统,一片大平原的欧洲却统一不了?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3,590

大刘说说

大刘说说

5 ай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730
@oldtechie6834
@oldtechie6834 5 ай бұрын
我個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大一統是因為中文文字,古時候交通和通訊不發達,很難保持社會文化的一致性,但是中文文字是與語言發音脫鉤的,在廣袤的國土,中國人卻用共同的書寫文字來維繫社會的共同性,在古代中國,不同地方的人沒有共通的語言但是有共通的書寫,在中國,不同地方都用共同的文字,這就定義了中國的共同文化,這真要感謝秦始皇制定全國書同文。歐洲就不一樣,歐洲文字是拼音的,每一個語言就是一個民族和文化,事實上,nation 這個字,在法文是人民或民族的意思,傳到了英國,同一個字,就變成了國家的意思,所以在歐洲,每一個語言,大概可以定義一個民族和國家,這樣就註定歐洲不能大一統。
@xinzhang6729
@xinzhang6729 5 ай бұрын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也是非常厉害,另外文言文保持了文字交流的连续性
@scientistlin604
@scientistlin604 5 ай бұрын
康有为和光绪交流还需要个翻译,但是他们之间可以用文字交流
@user-jo2ky3lg8z
@user-jo2ky3lg8z 5 ай бұрын
你要知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没有一个好的火车头,这列火车能跑得快吗?中国这几十年发展非常快,就是因为我们选出了一个很好的火车头,带领我们在世界上快速奔跑!你老想把领头的反了,问题是你能当得了这个火车头吗?你当不好你就下台不要捣乱!台湾天天选举,选出来的领导人,说实话,和我们这的县长的水平都达不到
@xingchen9807
@xingchen9807 5 ай бұрын
不太认可,中国从古至今,少数民族众多,古代更多,不写汉字的地方多了去,一样不曾分裂,而今现在写汉字的台湾却想分裂,所以跟文字没有关系。主要还是汉民族掌握更先进的科技和军事,形成中央集权,谁不服就打灭亡。
@user-fk1cw8pp9q
@user-fk1cw8pp9q 4 ай бұрын
@@xaviyang3019 这不说的台湾吗 ?大元,荷兰,明郑,大清,日本民国,那次起义了?没有脊梁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希望的,反观大陆农民起义数不胜数!
@Martinzz932
@Martinzz932 5 ай бұрын
如果统一的难度是1,维持统一的难度至少是5,而长期维持统一的难度至少是10,这也就是为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一开篇就感叹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欧洲的问题不仅仅在于难以统一,更大的问题是历史上的几个欧洲区域帝国纷纷崩解,未能进一步实现帝国版图的扩大到全欧洲。 而且,我读欧洲史,我有另外一个解读,欧洲的封建社会实际上一直存在2套权力结构,一套是贵族共治体系,另一套是罗马教廷领导的神权体系,两套权力架构互相拆台,千方百计阻挠对方权力架构的坐大。贵族共治权力体系靠血缘姻亲维持,但是理论上太多贵族都有依据名义来分得一块地盘,他们会求得神权体系的认可和加持来确保自己的地位和扩张统治范围,但是到了某一个贵族王国实力大到威胁了神权体系的权威,神权体系就会反扑支持其他贵族王国来击败和肢解坐大的王国。这种2套权力体系互殴的模式运作了一千多年,导致欧洲无法统一。 但是中国很早就消灭了贵族共治体系和神权体系,变成了世俗社会,实力强就能统一,得民心就能维持统一,反之,一旦天灾人祸,政府横征暴敛,人民也会起来推翻王朝,从新来过。
@styjc8850
@styjc8850 5 ай бұрын
认同您的观点! 😊
@user-vz3vu2ui2p
@user-vz3vu2ui2p 5 ай бұрын
什么水平啊 把罗贯中和吴承恩混淆了
@Martinzz932
@Martinzz932 5 ай бұрын
@@user-vz3vu2ui2p哦,抱歉, 的确搞混了,水平太低太低太低。😅😅😅😅 多谢提醒。
@karenko6107
@karenko6107 5 ай бұрын
同意您的論述。
@skyhawk2329
@skyhawk2329 5 ай бұрын
我個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大一統是因為中文文字 在古代中國,不同地方的人沒有共通的語言但是有共通的書寫,在中國,不同地方都用共同的文字,這就定義了中國的共同文化 书同文,车同轨,國家才能壮大起来
@steventay7778
@steventay7778 5 ай бұрын
中国在秦朝是选择了对的国策。征服所有的国家,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统一书写的文字,二是度量衡的统一。过后不管怎么分裂,统一之后,文字是口语的载体,不能轻易抛弃和【胡改】,变成国家和居民的沟通语言。欧洲虽然开始也有统一的语言,但是用字母【拼音】的方式。分裂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语言会演变,各分裂国的口语会自然的演化;接着拼音文字也会改变。就算是再被统一回来。感觉上已是【判若两人】,离心力大,难以重圆。时间愈久,裂痕越大。就造成欧洲今天的境地。
@user-in7mx7ob6b
@user-in7mx7ob6b 5 ай бұрын
感觉你这个说到点上了,语言文字的威力也不可忽视。感觉还有一个更大地形上的趋势,也在促进中国统一,东南都是海,西边是大高原,北边是大沙漠,边界感非常强,稍微发展好一点点的国家势力就能摸到整个轮廓,可以给统治者一个清晰的征服目标,恰恰欧洲是个大平原,没有什么边际感,这个应该也是让他们没法统一的原因之一
@user-jp3bx8sz4y
@user-jp3bx8sz4y 5 ай бұрын
秦皇汉武经常一起提。秦皇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汉武统一思想。两者都很重要。
@zhxcn44
@zhxcn44 5 ай бұрын
所以一定要学文言文,设立一个原点。另外汉字不可改动,拼音文字随地域和时间变动。
@vincenthuang3548
@vincenthuang3548 5 ай бұрын
所以你看台灣塔綠斑硬推什麼台羅文,根本沒人想學,學了也沒屁用! 一個人花多年時間精力,去學一個文字系統,是要與那系統多年積累下來的文化底蘊,科學,文學等,各領域的有才華人士,其畢生投入所總結的經驗,其蘊涵的龐博知識做對接。台羅文是用政治力量硬推出來的,學了也是沒用,要查論文,要看新舊知識與創作,通通都要透過中英文來達成,學完等於沒用
@Aapig
@Aapig 5 ай бұрын
@@user-in7mx7ob6b 语文语文,语和文是分开的,千年演变语会变,但文却源远流长。感谢汉字,让我们的文明有了传承,让我们能看懂古代的文学与历史。
@cxw669
@cxw669 5 ай бұрын
感谢大刘,刚好想要转变工作方向,就看到大刘的这期节目了,很好,感谢!
@user-pw1kn3sn8o
@user-pw1kn3sn8o 5 ай бұрын
溫鐵軍老師說,中國有一條400毫升雨線,這條線造就了中國的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在艱難氣候的時候,一定南侵。而農耕群體不團結起來的話,就會輸給更不要命的遊牧民族。 根據溫老師的線索,咱們再深入思考的話,古代各皇朝的國都,假如安置在400毫升雨線的南邊一點點的,都是不可一世的強大帝國。假如放在江南的,都是很弱小的皇朝。
@HotPromptHub
@HotPromptHub 5 ай бұрын
那叫胡焕庸线,我认为温铁军教授说的非常有道理,直达根本--经济。中国不能定都南方,否则统治阶级就会陷入温柔乡,软弱无能,而北方的游牧民族不但不会放弃黄河以北,反而会继续南下,汉族人只能被赶进海里
@ideaparkcc
@ideaparkcc 5 ай бұрын
温桑的话就真一假,要小心对待。
@digsight8316
@digsight8316 5 ай бұрын
欧洲历史上也一样 北方的游猎民族,日耳曼人,维京人,斯拉夫人也是先后不断南侵。
@km-di1tv
@km-di1tv 5 ай бұрын
民国也是,不明白校长为何要定都南京,这本身就是错误
@HotPromptHub
@HotPromptHub 5 ай бұрын
你的话,老子一闻味道就是馊的,法科奥夫。@@ideaparkcc
@xinlv2386
@xinlv2386 5 ай бұрын
大刘这个问题 个人感觉 还是文字的原因很大。 拼音文字 因为口音的不同 会形成各式的文字,从而因为口音 文字的不同 形成新的小圈子,小圈子产生新的文化 。这样即使简单的成为一个大的国家 也很难维持。
@user-wq6ov3bg6k
@user-wq6ov3bg6k 5 ай бұрын
没有统一文字,结果各说各话了无法交流,大陆地区文字统一,哪怕方言千千万也不影响交流,在一个没有强势文明或者文化,而汉文明当时很先进
@MaxPower-mb1es
@MaxPower-mb1es 5 ай бұрын
关键是要在欧洲形成民族国家概念之前就要实现统一,否则就很难了。而在此之前迟迟没有完成统一,主要还是统治模式太落后,中国在秦朝就确立了郡县制的统治模式,形成了强力的中央集权,后来汉承袭秦制,中国大一统的认知就深入了人心,是政权合法性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欧洲的宗教势力太过牢固,而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全面否定了神权。
@youtube-user-offical
@youtube-user-offical 5 ай бұрын
咋否定了?天子啥意思?天不是指神?
@user-fk1cw8pp9q
@user-fk1cw8pp9q 5 ай бұрын
@@youtube-user-offical不是神
@nikies3991
@nikies3991 5 ай бұрын
​@@youtube-user-offical君权神授知道吗?
@user-du3gu2nm4q
@user-du3gu2nm4q 5 ай бұрын
⁠@@youtube-user-offical天子就是神。西方是一神教,也就是只能有一个全能神。差很大的
@gmkiss6058
@gmkiss6058 5 ай бұрын
德国差一点点就统一欧洲了
@JP-rk6gw
@JP-rk6gw 5 ай бұрын
主要是文字度量衡没有统一!文字不统一,就是文化不统一,所以大一统不可能
@huihuang2091
@huihuang2091 5 ай бұрын
这句话不对,始皇帝统一6国也是没有统一文字,度量衡的。他真的是靠老祖宗给他打下的好底子,加上他个人政治手段高超。每一代人的目标都很清楚,不断地积小胜为大胜,几乎没有犯大的错误,这才势如破竹,席卷天下。
@wohetang
@wohetang 5 ай бұрын
因果搞反了吧
@shunruzhang4237
@shunruzhang4237 5 ай бұрын
@@huihuang2091能统一的文字是原因。
@sweetlee377
@sweetlee377 5 ай бұрын
欧洲的没有统一的主要原因是地理和气候,西南北欧洲没有天选之地,然后导致了抢夺生存资源的种族和宗教,真正的天选之地只有东亚和中北美和东欧,北纬38附近,南欧的意大利有机会成为天选之地,但是又出现了火山,欧洲真正的历史和文明还是在中东欧
@user-du3gu2nm4q
@user-du3gu2nm4q 5 ай бұрын
有个视频,从语言角度分析的。表音语言跨过一定区域就变成另一种语言了,因为发音会地域化。汉语表意,跨过地域成为方言,发音不同,但仍然是一种语言。
@billzhang6016
@billzhang6016 4 ай бұрын
一直比较爱看大刘的视频, 但这一集很牵强, 仅把把欧洲不能统一的原因归结为缺函谷关这一地理因素。那英国还靠着英吉利海峡呢, 地理优势比函谷关还大, 而且英国有工业革命成功的压倒性经济和军事优势。
@lilei7999
@lilei7999 3 ай бұрын
唉😔!大刘啊,你不是全才啊,就不要在你不熟悉的世界历史课上胡说八道了。讲好你的经济和金融不好吗?人贵有自知之明啊。
@alfalee2798
@alfalee2798 5 ай бұрын
中國從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的爭論並發展來看, 中國的政治哲學是圍繞著, 如何治理國家, 如何公平, 公正, 正義, 良心等凌駕于私利, 私慾之上的道德標準作為追求目標. 人, 家, 國的關係, 成了國與家, 國家. 集體利益大于個人利益. 修身, 齐家, 治國平天下, 天下一統是中國的政治中心思想. 而歐洲那邊, 私利, 私慾以神之名包裝, 以神之名為個人謀利, 從不以社會整體利益作考慮. 這就是中國與西方白人的最基本的思維目標不同.
@user-le9cj3mz1n
@user-le9cj3mz1n 5 ай бұрын
西方的假民主,咱们中国现在还有一些人深信不疑呢?这批人可能就是祸端,中毒太深,对我们民族文化侵袭很大,甚至会覆盖
@fiddler2988
@fiddler2988 5 ай бұрын
同意,古代的士大夫们可都是有精神洁癖的
@erictsai1140
@erictsai1140 5 ай бұрын
不完全是,道家可不是要治國,只是被引用去治國.墨家也不是.
@wingsangyip1023
@wingsangyip1023 5 ай бұрын
多謝!
@user-mn8km2xh6r
@user-mn8km2xh6r 5 ай бұрын
重点不在軍事实力而神于神的搏力。中國沒有這種观念大家付相尊重自己的宗族結合,也容易团結。
@xsage7347
@xsage7347 5 ай бұрын
老哥和台湾的蔡英文、民进党拜登还是摩根家族、还是唐纳德、或者是肯尼迪家族、平起平坐?求介绍个门路我也想去白宫那间办公室看一看坐一坐@@xaviyang3019
@user-uc8zs5bl1s
@user-uc8zs5bl1s 5 ай бұрын
支持大劉❤😊
@user-qh3ml6ix8n
@user-qh3ml6ix8n 5 ай бұрын
大劉講的好學問淵博佩服
@shunruzhang4237
@shunruzhang4237 5 ай бұрын
文化因素是第一,汉字是主要原因。
@limicm
@limicm 5 ай бұрын
统一的文化和汉字是秦及后代的成果,不是原因。
@shunruzhang4237
@shunruzhang4237 5 ай бұрын
@@limicm 秦始王只是统一文字写法,秦之前的汉字实质也是一个系统的不同写法。
@limicm
@limicm 5 ай бұрын
@@shunruzhang4237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几百年的时间,各自发展文字,好比欧洲各国虽然都是罗马字母其实意思已经大相径庭。所以秦统一文字才有划时代的意义,跳脱出各区域语言不通的限制,是维持中国二千年分分合合却趋向统一的基础。韩国越南日本都曾经使用汉字却分别独立,证明文字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shunruzhang4237
@shunruzhang4237 5 ай бұрын
@@limicm 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是完全不同轨道,日韩虽然有用汉字,但是他们的文字系统是表音,只是借用汉字。
@user-fz3to8sf4l
@user-fz3to8sf4l 5 ай бұрын
因為英國對歐洲分裂非常有興趣,所以歷史上幾次歐洲差點統一,都是被英國破壞的
@marine_m5859
@marine_m5859 5 ай бұрын
欧洲的统一对英国不利,因为下一个被统一的就是英国
@nikies3991
@nikies3991 5 ай бұрын
英国是岛国当然不能让大陆国家 统一
@km-di1tv
@km-di1tv 5 ай бұрын
个人认为三个原因 1 中文表意不表音,大家虽说不通话但是都是一个意思,欧洲拼音文字,粤语和普通话和闽南语就会完全是三个文明 2 中国地形大体上封闭,北边沙漠西伯利亚,东面大海,西面新疆沙漠和青藏高原,无法和外界沟通,就算有不同的文明,在战斗中失败了无法淘到别的地方去从而被彻底消灭,所以最后只能剩下一个国家 3 也就是你的观点,没有英国这种搅屎棍,但这也是2造成的 因为日本再怎么搅屎棍中国也是统一
@user-yp6hb4we8n
@user-yp6hb4we8n 5 ай бұрын
普通話是近代才出現
@user-yp6hb4we8n
@user-yp6hb4we8n 5 ай бұрын
普通話同粵語發音是很相近
@rysuzu6984
@rysuzu6984 5 ай бұрын
分析的好,有理有据,既有总结,又带前瞻,不见夸大,亦无缩小,既有知识性,又有启发性。谢谢大刘! 大刘这期讲得好,这期太有意义了!解說得太好了!!!!! 祖國的宏大格局太讚了。大刘是有水平的人,每个节目都不错。 对于讨论的话题, 大刘总是会分析解读的很清楚, 赞!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再做中國人。 越來越喜歡大劉的節目了,说的太好了。为你点赞点赞点赞为祖国的宏伟大智慧和大格局点赞点赞点赞为习主席伟大的国际领导人点赞!
@user-fh9me9sw4r
@user-fh9me9sw4r 5 ай бұрын
换个评论吧,你这太懒了
@user-rv1hl5hu6x
@user-rv1hl5hu6x 5 ай бұрын
确实,不知道的以为是黑粉来刷评论呢 @@user-fh9me9sw4r
@user-tl4hl3mz4b
@user-tl4hl3mz4b 5 ай бұрын
他的确是反贼​@@user-rv1hl5hu6x
@MOTO-998
@MOTO-998 5 ай бұрын
⁠@@user-rv1hl5hu6x就是黑子好吧……
@linchi6637
@linchi6637 5 ай бұрын
詛國這宏大格局就是把所有人訓練成奴才😊
@yinkoeDK
@yinkoeDK 5 ай бұрын
你要感謝始皇帝和漢高祖,還有公羊學派的大一統大復仇精神
@davidjohn6584
@davidjohn6584 5 ай бұрын
中國的統一戰爭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就發生,前後共打了五百五十年,期間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準備打仗的路上,打仗人員和部隊都要大量移動,整個中國中原大地人員跑來跑去,互相也相互熟悉,各地的人有些就在異地就地落戶,加上要打勝仗,必須行政有效率且實用,更重要是要統一思想,定於一尊,打了十幾代人,終於習慣於打仗的目的就是要大一統,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慣例是否會打破,至少到目前是還沒有
@user-in7mx7ob6b
@user-in7mx7ob6b 5 ай бұрын
现在大家尝到了一盘棋的甜头,更不可能分了,个人推断,再过几十年,很可能有不少国家来学我们的一盘棋大一统模式
@chloregreen
@chloregreen 5 ай бұрын
同意你说的。春秋战国史,大国不断吞没小国,就是统一的过程。最后大秦灭其他的大国,成为大一统。史称800年春秋战国,一直在打统一的仗。当然,文字同意也是必要因素。
@user-op6jr8fi6y
@user-op6jr8fi6y 4 ай бұрын
@@user-in7mx7ob6b 一盘棋的甜头,只有統治者能吃到,歷史上草原的競爭一直很激烈一直在進步,但是一但入主中原進步的速度反而會變慢,最後因為落後歷史重演
@user-in7mx7ob6b
@user-in7mx7ob6b 4 ай бұрын
​@@user-op6jr8fi6y 拉倒吧,什么叫只有统治者能吃到,我说的是现在,扯什么历史,你能这么说只能说明你不在大陆生活,连中国的党政体系都没弄明白
@user-dm6vr3hh5p
@user-dm6vr3hh5p 3 ай бұрын
不管什麽魔黨,反正都太弱了,美國至少可以牽制你們直到末日!!
@user-zt5qh2pd2l
@user-zt5qh2pd2l 5 ай бұрын
低估了商鞅变法对国家动员能力的提升。相当于专业运动员对肌肉群的调动能力和普通人的区别。
@KiyaAmaha-hc9fk
@KiyaAmaha-hc9fk 4 ай бұрын
商鞅变法,不是其他人低估了 而是秦朝自己利用完就毁灭了!那只是为战争制定的变法!不是为维持国家统一!知道商鞅变法是什么吗?和平时各自种地 战争时国家征用人为兵力即全民皆兵制来共同对外!战国时候除了打仗还是打仗 兵力最重要!
@KiyaAmaha-hc9fk
@KiyaAmaha-hc9fk 4 ай бұрын
如果读历史来与毛的战略比较 会发现毛确实学习了很多古人打仗经验 商鞅变法全民皆兵,那不是毛的战略思想吗?
@taoxu3414
@taoxu3414 5 ай бұрын
主要是没有过统一的思想,之前都是城邦制、联邦制,想加入就加入想独立就独立,即使罗马,也没有建立过大一统的思想。
@wohetang
@wohetang 5 ай бұрын
中华的大一统观念是大禹治水开始的。秦一统是首次中央集权。
@wohetang
@wohetang 5 ай бұрын
可怜的欧洲没有多灾多难的黄河:(
@user-wq4qe3kh3h
@user-wq4qe3kh3h 3 ай бұрын
黃河是一條脾氣很不好的河,常常改道😮
@tomliu7274
@tomliu7274 5 ай бұрын
分析的好,赞!
@yyds1002
@yyds1002 5 ай бұрын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族群脾性以及文化的滋养。反观西方一个语言一个国,其实相邻间作为方言也大差不差,但就是不服从另一个群体来管理某个群体。西方人只看重不同人群的差异而导致众多小国林立。现代的民族划分也是从西方那学过来的,你就知道为什么了。而古时中国,在周天子以来的礼学深入到华夏大地每一个角落,没有像现在的“独立国家”概念那么强烈。另一国入侵也只是统治集团的变更基本不影响底层的人民生态,只奉承为某某的子民,之前甚至连大致民族都也不分,只有区域文化的区别。就像辽宁人跟云南人,都是汉人,但饮食差异当地习惯基本都不一样,但就是有华夏文化作为连接的纽带。而西方的精神内核就是强调自我,输出的价值观都都是“个人英雄主义,救世主”等。反观我们,舍小家而为大家的思想他们有吗?不,他们不会的,看他们政府所要展现“不放弃每一个人”的政治口号?在某些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得死。他们只会看中自身利益的考量。就拿家庭情况就看得出来了,亲情淡薄。这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导致西方想形成大一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一样的族群,所孕育的文化自然也不同,这些东西不是教出来的。说白了是族群差异,就像兽性天生而自带。
@user-op6jr8fi6y
@user-op6jr8fi6y 4 ай бұрын
周天子的禮也是以武力為根本進行傳播的,所謂的禮這種東西最核心的作用就是為了穩定統治,周部族的人數不多,卻能統治如此之久。 遼寧省,其人種早就被胡人取代,就是有也多半是被抓上去當奴隸的,西晉滅亡時,漢人的生活是水生火熱,所以才會有無胡亂華,亂字形容。 北方的文化處於絕對強勢,南方的文化處於絕對弱勢,南方通常發展些藝術類的文化,但是這種東西沒甚麼實用性,連當武器都沒甚麼用
@pangavin4147
@pangavin4147 5 ай бұрын
现在才明白古人的合纵连横和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多牛
@studynotes2082
@studynotes2082 5 ай бұрын
欧洲不统一对大家都好。 反正我们中国必须统一。而且我们统一了对其他地方没有野心。对维持地区和平能发挥积极作用。
@bobw1245
@bobw1245 5 ай бұрын
野心这东西不是你我定义的, 也不是中国定义的。 另外一方面, 胜王败寇。。。
@wongeric2276
@wongeric2276 4 ай бұрын
為何必須統一😅
@meiyixin1988
@meiyixin1988 4 ай бұрын
@@wongeric2276 这样才能帮不长眼的人长眼。
@catozhang3661
@catozhang3661 5 ай бұрын
经过夏商周漫长的封建诸侯分合,秦顺势进化至中央集权是顺理成章,可以说是社会自然演化。绝不是一个函谷关就能统一的。否则的话,地理条件相同,为什么商周不是中央集权呢?或者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产物。
@pilipili282
@pilipili282 5 ай бұрын
还是那句话: 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 什么是风口, 不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shunruzhang4237
@shunruzhang4237 5 ай бұрын
主要是春秋战国的变法实践,最后是中央集权胜利了。
@user-rk4kq8gh1v
@user-rk4kq8gh1v 5 ай бұрын
这是因为自由精神不赞成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就是暴政。东亚只有日本存在封建主义传统、朝鲜和越南的历史都是暴政的历史。
@xaviyang3019
@xaviyang3019 5 ай бұрын
2000年囉!還在下跪,從秦始皇跪到習一世,唉,中國人何時才能挺起腰跟習王族平起平坐? 可悲呀~
@shunruzhang4237
@shunruzhang4237 5 ай бұрын
@@xaviyang3019 你跟英皇日皇说一下
@cinnamomumcamphora8943
@cinnamomumcamphora8943 4 ай бұрын
支持大劉!感謝讓我知道原來中國有個這麼重要的函谷關!辛苦了!加油。。
@douzi71
@douzi71 5 ай бұрын
下面不少评论都提及度量衡和统一文字。 这是始皇打败六国后的决定性举措,统一了中国文化。 这个没有错的。 但大刘讨论的是比这些更之前的条件,也就是为什么是秦国最后成了六国的赢家,从而结束了战国混战。大家可以看看陕西山西附近的地形图。 南面有秦岭,东有函谷关,北有黄土高原,中居富饶的汉中平原和渭南。 地理上秦国占据地利。 加上有张仪和商鞅几代辅佐,法规严明,此为人和。 击败南面的图有匹夫之勇的出国后,就注定了秦国的大统一势头。 神圣罗马,法国拿破仑,德国希特勒,俄国沙皇,这些地区性的强人强国,都占据了人和或天时。 大多不具有地利。 这是大刘想要强调的。 所以中国人中华民族是极其幸运的。即使有短暂的挫败,百年之后在教员的带领下也重新聚拢了这三个条件。 老祖宗总结我的天时地利人和是绝对高明的。
@skyhawk2329
@skyhawk2329 5 ай бұрын
我個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大一統是因為中文文字定義了中國的共同文化 在古代中國,不同地方的人沒有共通的語言但是有共通的書寫,在中國,不同地方都用共同的文字,這就定義了中國的共同文化 书同文,车同轨,國家才能壮大起来
@tewinsirichokchaikul9243
@tewinsirichokchaikul9243 5 ай бұрын
totally agree with you, thank you
@user-wq4qe3kh3h
@user-wq4qe3kh3h 3 ай бұрын
歐洲這地理條件太好了!尤其非常適合發展大規模農業阿,難怪俄羅斯、烏克蘭都能大批出口糧食
@user-kr2dc1br3f
@user-kr2dc1br3f 5 ай бұрын
最关键不是函谷关, 是文化, 和中华文明的融合, 秦朝之后多次统一和民族融合都是汉族文化的中华文明, 强大的融合通化能力, 王道 !
@user-op6jr8fi6y
@user-op6jr8fi6y 4 ай бұрын
汉族文化就是不停的學習游牧民族的文化,說直白點就是所有文化起源都不是在漢人手裡,漢人在北方民族眼裡就只是圈養的牲口,所謂的王道,沒有先有武力的霸道,哪裡來的王道,自然界中最強的數量都不會多
@user-ic7oh8wy4y
@user-ic7oh8wy4y 3 ай бұрын
一些都是秦统一后的结果,而不是中国成为大一统国家的原因
@yulintao9745
@yulintao9745 4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是地理因素,中國大部分土地都不靠海,作為內陸地區的政權發展自然受到侷限,歐洲各國大多是有靠海,國力擴展的機會就相對大很多,海軍力量也成為歐洲一個不可忽視的戰力體現
@steventay7778
@steventay7778 5 ай бұрын
再补充一点,由于文字统一,口语也就形成方言。就算分裂,再统一有点像兄弟吵架,就胜者为大,为尊。大家归回一统。演变成同一个大国,每次分裂只是改朝换代而已。
@XvX_OvO
@XvX_OvO 3 ай бұрын
春秋战国才是人文思想和经济的巅峰,秦朝就是一场权利的游戏,是人类的悲痛,经济的荒芜,人文的大倒车。
@seanz7804
@seanz7804 5 ай бұрын
谢谢
@user-sp7mn5ip4p
@user-sp7mn5ip4p 5 ай бұрын
很有意思的意見
@Emma-ye5xs
@Emma-ye5xs 5 ай бұрын
建议大家去听听浙江大学河清教授的欧洲古罗马古希腊历史造假分析。欧洲的文明史就是从蒙古打到匈牙利后才将东方文明传到了西方。然后西方开始反超我们,然后编造了一系列的古文明,古文物。其实古希腊是在土耳其。
@user-wq4qe3kh3h
@user-wq4qe3kh3h 3 ай бұрын
其實一直到唐朝為止,關中平原+涵谷關(潼關) 的地位都無法取代,為什麼李淵起義要先取長安,也是這個道理。
@chaimingleongleong886
@chaimingleongleong886 5 ай бұрын
我个人认为千年的儒家文化思想才是我们中华团结统一的最主要大器
@bible000
@bible000 5 ай бұрын
從根本上就弄錯了... 中國不是 ''實現'' 大一統, 而是 ''慘遭'' 大一統 !!! 多個中國時期 = 孔,孟,老,莊...諸子百家爭鳴 ( 中國思想家的文藝復興時代) 唯一中國時期 = 焚書坑儒+罷黜百家 (中國思想家走入長達三千年黑暗時代)
@user-zw9cd5dx2p
@user-zw9cd5dx2p 5 ай бұрын
歐州統一差点被成吉思汗给統一了😅
@xaviyang3019
@xaviyang3019 5 ай бұрын
襲近貧都與塔利班合而為一了,你猶談成吉思汗~
@user-wi4ni3md9e
@user-wi4ni3md9e 5 ай бұрын
大刘说的好啊
@guijinzhao7690
@guijinzhao7690 5 ай бұрын
赞👍。
@JenniferLee-io5dq
@JenniferLee-io5dq 3 ай бұрын
因為大一統的觀念很落後,綁在一起一定要top to bottom向下控制,重重限制向下設,限制文明發展活力。一下就死氣沉沉被外族覆滅了。
@sweetlee377
@sweetlee377 5 ай бұрын
地理和气候决定的,后面所有的理由都是在这个原因上派生出来的次生理由,根本不是统一与否的关键,
@user-ns1db7dc3h
@user-ns1db7dc3h 5 ай бұрын
一片千里大平原,這話最中聽!去了兩趟歐洲,就覺歐洲是無窮無盡的大平原。全都是平原,人就懶得去耕田。就乾脆拿平原來種植樹木,十年一收割,又是機械化收割,再機械化的送進工廠成現成的木材。中國昰沒有這條件,所以中國用的木材肯定是進口的便宜。
@user-wq4qe3kh3h
@user-wq4qe3kh3h 3 ай бұрын
中囯好多地方禁止伐木了,所以現在大多數木材都是進口,最依賴俄羅斯
@user-ns1db7dc3h
@user-ns1db7dc3h 3 ай бұрын
@@user-wq4qe3kh3h 中國划的是自然山木,划了一次,幾十年或幾百年才能再成林,絕對要禁止!進口是對的。
@keyang6359
@keyang6359 5 ай бұрын
秦实现的是暂时的统一,但是汉实现了事实上的统一。
@thetrueworld8317
@thetrueworld8317 5 ай бұрын
歐洲有嘗試過統一,但時機比華夏的秦代晚了許多,愈晚愈難統一,因為民智漸開使得刁民愈來愈多,大秦統一中華的年代是距今2200年前,成功關鍵是在於以不必統一語言的前題下統一了文字(書同文),歐洲在2000年前羅馬帝國統一了沿地中海的西歐、南歐、亞(中東)、北非等近海一大圈,但不是歐洲的相近民族性,所以很難維持,歐洲在公元5世紀到15世紀由天主教宗教治國,才出現了統一的契機,但無法統一文字這個首要的步驟,因為歐洲各地的文字就是語言的拼音,要統一文字就必須連全部語言也一併統一,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沒有夠強的人和足夠充分的理由去發動統一全歐,這時期是憑籍著神聖的使命只統一了歐洲的宗教並實行政教合一,等到15/16世紀後政教逐漸分離,歐洲又是四分五裂了。 再下來是直到距今200年前才又出了個強人拿破崙,他差點以武力統一了全歐,但敗在打俄羅斯,俄國是横跨歐亞的,拿破崙想要的統一範圍伸手到了東亞,太貪心了,以失敗告終,再來到了希特勒,也是一樣,重蹈覆轍去打俄國,不可原諒。
@erictsai1140
@erictsai1140 5 ай бұрын
歐洲跟東亞歷史發展完全不同,東亞大族大國,都是廣土眾民,國家很少.歐洲都是小族小國數量很多小國小民。我們是大國失去秩序王室衰弱才有統一論。人家本來就不是大國而是小國林立,統一個毛?
@thetrueworld8317
@thetrueworld8317 5 ай бұрын
​@@erictsai1140 你倒果為因了,國家很少就是因為被統一了,不是因為國家少所以是易於統一的,東亞大族大國就是古代(秦)曾經統一了,之後亦經歴了分裂的各自為政,如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的小族小國林立的狀態,中國自首次的秦統一後的二千多年歷史是分分合合的,你說的〝大族大國,都是廣土眾民〞,不知所指為何? 我只能強調的是中國自秦統一了華夏的文字後,造就了趨向統一的穩定契機,而這才是與歐洲命運不同的關鍵,而且隨著年代更迭在過去二千多年來統一的時機和維持時間愈來愈久,在最近的800年,中國雖有朝代更迭但大體上仍維持了統一的局面。 歐洲歷史上大族大國的年代也很多,如亞力山大帝國、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查里曼帝國、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卾圖曼帝國等等,只是隨著年代更迭在過去二千多年來統一的機會是愈來愈少,國家數愈分愈多,也就是未曾再合併/統一過,今天小小的歐洲,國家總數多達50個。
@itliongdan5994
@itliongdan5994 5 ай бұрын
大平原上每个国家都差不多的资源,所以老死不相往来也行,但如果在复杂地势,如果没有用大局观统一调度以满足各个地区的需求,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不足的资源很容易崩溃。
@user-rk8lv9hr2i
@user-rk8lv9hr2i 4 ай бұрын
中國人念念不忘的大一統其實是怕透了王朝崩潰後的天下大亂。但歷史上等待著統一的王朝是腐敗,引起下次的王朝崩潰及隨之又來的天下大亂。 但也有很多王朝因努力擴充疆域,最後尾大不掉,耗盡資源而崩潰,如秦王朝,羅馬帝國,蒙古帝國,大英帝國等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帝國,戰後的蘇聯更典型!
@yingkleung1907
@yingkleung1907 5 ай бұрын
没有一个统一的语言是欧洲不能统一的一个原因。再者没有一个明显,公认的大佬的带领, 欧洲统一是很艰难的。
@kevinzhang8751
@kevinzhang8751 5 ай бұрын
根本原因是因为 没使用 表意文字 象形文字!
@alexzhu3155
@alexzhu3155 5 ай бұрын
中国语言也不统一……只是文字而已
@owenshi8980
@owenshi8980 5 ай бұрын
秦国灭六国时文字都没有统一。现在语言还没有完全统一。 文字到现在还有藏文表示吗?
@wohetang
@wohetang 5 ай бұрын
秦以前文字也不统一。@@alexzhu3155
@user-xt8jl8gc2q
@user-xt8jl8gc2q 4 ай бұрын
统一不统一的无所谓,只要老百姓生活好,能生活在公平公正自由的社会就好
@user-yw7lb3zu9o
@user-yw7lb3zu9o 5 ай бұрын
是風水地理的問題…
@pinkrabbit..
@pinkrabbit.. 5 ай бұрын
支持一下
@andysee9432
@andysee9432 5 ай бұрын
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到底!否则很难成功,尤其是当局的社会😮😮😮
@xaviyang3019
@xaviyang3019 5 ай бұрын
習總輸記務必要堅持改革路線,把老鄧以來的歪風改正,廢除資本主義,重回三面紅旗,這才是中共正統路線! 用城管把城市人管起來! 用農管把農村人管起來! 黨員才准讀書,其他人當文盲就好,你又不是管理階級,讀書是想造反嗎? 黨叫你吃人民公社,你膽敢在家裡開火? 這是不是反革命?! 中共國人就是欠人管!
@haimindashu
@haimindashu 5 ай бұрын
深耕 大刘的自媒体就说明了这点,向您学
@user-bq7kb7pj3p
@user-bq7kb7pj3p 3 ай бұрын
陳勝吳廣起義,輕鬆攻破函谷關…
@user-fn3kf5gr6n
@user-fn3kf5gr6n 5 ай бұрын
集中心力辦大事
@yenmo22348
@yenmo22348 5 ай бұрын
秦國好歹是周天子的諸侯國,是有正統性的,統一能塑造跟道統相關,歐洲沒有道統
@Everylalalala
@Everylalalala 4 ай бұрын
因為不統一,歐洲各國人民生活得肆意自由。 因為統一,統一地方的統治者生活得肆意自由。
@choichiheng
@choichiheng 5 ай бұры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中國古代的一夫多妻制, 後宮佳麗三千, 一個帝王名正言順可以同時跟不同的族群通婚, 通過聯姻來拱固和分享權力, 這就導至中國人的血統都不單純都包含着不同族群的成份, 十步之內皆為親, 不管誰當了皇帝都會認為天下百姓都是自已的子民,都是自已的血親,這點跟歐洲一夫一妻制還要保留着所謂貴族血統的社會有很大的不同, 就算中國已經進入到現代社會的年代, 但中國人骨子裡的思維仍然是變化不大, 中國擁有一套全世界最復雜的親戚劃分規則不是沒有原因的.
@tokyoonline2019
@tokyoonline2019 5 ай бұрын
说到一个重点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知道懂得用地理因素来创造“条件”,不仅是秦时函谷关,即便是隋唐、明清也都是依照地理环境创造自守再出击,徐徐图之的策略,只有宋时丢了燕云十八州,而被辽金蒙屡屡挫败。
@beggarbond8311
@beggarbond8311 5 ай бұрын
这个是地理问题,非常简单:欧洲水域多,自古海洋文明,水域交通成本低,造就很多人自古崇尚贸易崇尚自由(钱本位),偏好自由产生临海发达小国城邦(威尼斯/汉莎/西葡/荷兰/英格兰);东方陆地文明,交通成本高,造就很多人自古崇尚小农崇尚稳定(官本位),偏好稳定产生大一统(奥匈/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中日韩大多人骨子里还是几千年的陆地文明属性(海洋贸易是近100年取消海禁之后的事情)。
@zhongchaozeng4471
@zhongchaozeng4471 5 ай бұрын
的确,欧洲人更崇尚自由,都不喜欢统一和中央集权
@beggarbond8311
@beggarbond8311 5 ай бұрын
​@@zhongchaozeng4471对啊,如果中央给江浙沪100%自由自主公投选择独立,江浙沪会怎么选?陈良宇还记得吧。尝过了海洋自由贸易的味道,谁还喜欢回去陆地文明呢。
@ling1589
@ling1589 5 ай бұрын
歐洲自古在工業革命之前他們的農業不行
@beggarbond8311
@beggarbond8311 5 ай бұрын
​@@ling1589东欧的农业一直不错的,西欧农业不行那是因为海洋贸易更轻松啊。现在中国农村还有多少年轻人会种地?估计40岁以下都进城了对吧?谁不想活的轻松点。搞农业那是因为没办法啊。
@mohanjiang7621
@mohanjiang7621 5 ай бұрын
​@@beggarbond8311 中国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人们会比较倾向于统一,并且倾向于选择有能力统一和维稳的中央集权制。因为中国不但自古以来邻国多,自然灾害也非常多,统一有利于降低战争风险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所以你看自秦统一中华后,即使经历了多次分裂,最终也必然会走向统一,分裂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非常痛苦的回忆,所有辉煌的时代都是在统一的环境中。
@_lee
@_lee 5 ай бұрын
最重要因素是因为欧洲各国形成之前就存在多种文字,以独特文字形成的族群部落王国都是各自独特的文明体系,其结果只能是成为各个国家而不可能成为一个欧洲国家。所以中国文字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承载了伟大中华文明和同文同种必然统一。
@user-op6jr8fi6y
@user-op6jr8fi6y 4 ай бұрын
同文同种必然统一,要這麼說也對,止步過不是漢人民族,而是阿爾泰系的遊牧民族,他們利用這點極易統治
@_lee
@_lee 4 ай бұрын
@@user-op6jr8fi6y “阿尔泰民族”本身是个假说你却拿来说事,再说了,他们是使用汉字吗?这和我说的中国文字之伟大有什么关系?
@user-op6jr8fi6y
@user-op6jr8fi6y 4 ай бұрын
@@_lee 不是假說喔!還有所有文明最主要的就是武力,之後一切以這個為基礎才得以成立,連自保都做不到連被記載的資格都沒有 漢字一詞相當有意思,黃帝炎帝是漢人嗎?秦國是漢人嗎?都不是,所謂的漢字往上追述是秦始皇統一的文字,所以漢字中文實際上跟英文阿拉伯數字一樣,所記載的名字都不是發明的人或種族,更別提夏商周都是遊牧民族建立的,當時沒有犬戎導致東周產生,文字都不會進到平民的視野,他們更加不是漢人了!
@bondlu4257
@bondlu4257 5 ай бұрын
因为没有春秋土壤和嬴政这个导火索,还有最重要的文字记载,说实话,就是没文化😂😂😂
@jzmad4065
@jzmad4065 5 ай бұрын
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中国统一的时间点很早,属于在蛮荒时代就已经完成了。并且语言文化相对统一,虽说夏商周时代是诸侯国,但是还都奉一个天子。这一点和欧洲有很大不同,欧洲如果能在公元前完成统一,也就算完成了。随着时间推移,文明开化程度越来越高,已经形成了诸多的国家意识,那大的统一就会越来越困难。
@timlai9453
@timlai9453 5 ай бұрын
歐洲人軍事不算太差,但外交政略太糟糕。 歐洲人沒有連橫和遠交近攻,或者說歐洲沒有張儀和范雎, 要大一統,需要面對其他的強國聯手(即合縱) 但綜觀歐洲歷史, 俾斯麥可能算是最有外交手腕 但其三十年的時間,僅夠德國統一, 之後的德國君臣,無法合力,因此德國盛世,就此而終, 甚至還被英國人處處掣肘造成後來的一戰,令人瞠目結舌,感嘆惋惜。 拿破崙軍事上的確天才,但在外交上卻平平, 拿不下英國,也擺不平俄國,所以有後來的1812年征俄慘敗。 至於俄羅斯,就是人多, 單純蠻幹可以,但外交不行,且實力不如人, 所以克里米亞之戰被圍毆,算是必然。 簡言之 要一統歐洲,要的是一國君臣數代合力,厚植國力,以待時機。 但歐洲諸強,強則強矣,都不持久,最多不過三十年, 如此,如何能一統歐洲。
@wedovision
@wedovision 5 ай бұрын
这个在现代企业里面,也有一个名词,叫做护城河
@xixihua2515
@xixihua2515 5 ай бұрын
从封建制从大统一集权郡县制,秦朝也付出的惨重的代价。从最近睡虎地秦简来看,和史书上完全不同,秦朝并不是一个暴虐的朝代,很多法律相当人性化,比如徭役因为天气迟到根本就不被处罚。。。。但是还是一世而亡。其实就是旧有势力的反扑。幸亏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理想
@ericjiang7986
@ericjiang7986 4 ай бұрын
实际上现代社会只在一个行业内精通反而出现问题,比如说当社会需要再创新时,需要将很多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这时如果你只懂一行,就很难成功。 很多发明家和创业者都是在多个领域不停地尝试最终找到新的出路并不断的发展。因为虽然三分钟热度不好,但是每一个领域终究会固化,需要有多方面能力的人来另辟蹊径
@allen7682
@allen7682 4 ай бұрын
秦國統一過程 也遇過類似反法同盟 光靠軍隊是無法統一的 還要有文化 先進的政治理論
@mjk7530
@mjk7530 5 ай бұрын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同種族必定有不同差異
@sweetlee377
@sweetlee377 5 ай бұрын
战争不是统一的手段,真正的手段是经济和政治,文化
@santiagoH-vo6so
@santiagoH-vo6so 5 ай бұрын
主要还是古代中国有中央集权统治的技术(谢谢商鞅变法),知道自己有能力管理这么大国家,自然就有动力实现统一。而古代欧洲没有这能力,而只能分散权利给地方诸侯层层分级封建统治,所以知道自己反正也管理不了这么大地盘,也就没这念想了。
@jessenolastname9435
@jessenolastname9435 4 ай бұрын
反過來想 為什麼歐洲可以保持分裂 各國保留自己的特色與獨立性 而中國不行? 中國的歷史科從小就灌輸大一統是一種成就 但有沒有想過其實保持分裂不被吞併的難度也很高?
@Kristoferzhong
@Kristoferzhong 5 ай бұрын
文化、生產模式及政治制度決定歷史走向。
@jinchaoli5039
@jinchaoli5039 5 ай бұрын
这期不太用心,说中欧区别的关键在涵谷关我就不认了,中国的大一统不仅是看秦朝,更要看两汉。战争战略重要,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的建立,您可以计算一下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以汉为国号的政权,也可对比一下中欧底层价值观的差异。这都比涵谷关重要。😊
@morphin999999
@morphin999999 5 ай бұрын
大刘讲的是秦灭六国之前。欧洲目前就是这个状态。不是灭六国之后。
@kameins
@kameins 4 ай бұрын
歐洲雖然表面上是大平原,但實際上氣候會有相當大的變化。 . 大氣學中的東亞主槽區(低氣壓區)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到濱海地帶,而它的外緣過渡地帶就是中國東北、朝鮮半島與日本海,而在北半球主槽區周遭的風向是反時針方向,西南側(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因為西北風的關係成為北方冷氣團南下的主要路徑,東南區(日本)則是盛行西南方成為南方濕熱空氣的北上路線,並且這些也決定了農耕作物的種類與是否適合農業。因此,南方的農業民族即使對北方用兵,也會因為難以長期定居發展的緣故而無法永久紮根。 . 同類的情形也發生在歐洲: 歐洲無法大一統的遠因,來自於羅馬帝國的擴張止步於萊茵河與多瑙河一線;而羅馬帝國為何東擴止步於萊茵河? 因為歐洲的另一個氣壓低壓槽區在波羅的海,海洋與大陸氣候的過渡地帶在德國北部與波蘭,因此羅馬人即使有心往東發展,也難以在氣候迥然不同的萊茵河以東長期落地生根,最後停在萊茵河與多瑙河防線上。
@HNqr6tvq
@HNqr6tvq 3 ай бұрын
"為什麼大一統比較好" 這種思想深植中國人腦袋裡更值得討論
@jimr8378
@jimr8378 5 ай бұрын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被胡化的历史,但是神奇的是,始终可以兼容,我觉得是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包容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和很多中华经典有相似之处。
@wildfire8126
@wildfire8126 5 ай бұрын
欧盟有自己的政治制度,自己的货币单位,并且可以自由地从欧盟成员国旅行。 然而,欧洲没有共同的口头语言和共同的书面语言。
@PisangBerangan508
@PisangBerangan508 5 ай бұрын
还没有看完之前,先说说我的看法,中国和欧洲之所以不同而可以统一,因为中国文化,和文字一样。
@chiudino1050
@chiudino1050 5 ай бұрын
▲中国实现了大一统,更大的因素是民族因素,我們民族主體是漢族(華夏族),文字統一(西周各地那怕手法不一,但始源都是共同的),文化相對亦是統一的!而欧洲本身就是四大民族(拉丁裔、斯拉夫、日耳曼、凱爾特,分布東南西北,文化也是各異的!---而西周的秦國人祖先,是來自贏姓,是從中國東方走入中國西方,秦人本身就是中國其中一核心! ▲地理因素影響大一统?有,但真的起不了決定性关鍵:涵谷关對秦國防守來自東方大軍有大利好,但守不了西边北边!趙武靈王的計策用騎兵從秦國北方驍入是可行的,而秦國西边是 戎族义渠人並不強大,秦國輕松能應乎!---秦國之所以能戰勝六國,比之更大原因,◆是耕戰(啇秧變革)!特別是征服巴蜀之地後,李冰父子的水利工程實施;秦始皇實施統一時,秦國的糧食和六國去比是達至1:1(长平之战之前,就基本去到約4:6),正因秦國和趙國在對侍三年,秦國糧食源源不斷供應,◆趙國無以為継,才急於決戰,趙括才正中白起計謀!◆到郑国渠一建成,关中变为天下粮仓,秦國的經纃足夠強大到滅掉六國! ◆◆◆◆◆中国实现了大一统,欧洲却统一不了,因素太多,根本不能兩言三語概括!
@user-kl9ex2hq8u
@user-kl9ex2hq8u 5 ай бұрын
解释属原创,至少本人未看到其他类似的版本。在这类重大的世界人文地理主题,尤其是在世界历史发展演化的大篇章角度下,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难得可贵。实际上,单凭这一论点,就可以出一篇创新性的论文(注意:绝大部分论文都是抄袭,原创的极少)。博主能够做到今天的地步,当我看完这一期,真正理解了。
@kml9612
@kml9612 5 ай бұрын
避免了统一,就能各自各精彩
@alanyelong2403
@alanyelong2403 Ай бұрын
欧洲的各个小国很精彩,精彩到文化都没了
@kml9612
@kml9612 Ай бұрын
@@alanyelong2403 您自己说的话,您自己信吗?
@user-nj5mh4qu6j
@user-nj5mh4qu6j 5 ай бұрын
比起整天吃咖喱汉堡的民主国家我觉得就凭吃饭这一点都觉得作为华夏子孙挺幸福
@jamesliang5202
@jamesliang5202 4 ай бұрын
為何要大一統,國家太大問題就大。
@oldtechie6834
@oldtechie6834 5 ай бұрын
英國就是在其國力最強的的時候也沒有想過去統一歐洲,是因為英國定義自己為海權國家,英國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歐洲大陸的一份子,英國以海軍立國,英國自己的人口少,不能建立大規模的陸軍,所以英國不想做歐洲大陸的強權,一個分裂的歐洲大陸符合英國的利益。
@kekew1316
@kekew1316 5 ай бұрын
大一统不同大一统不重要,老百姓过的怎么样才重要。
@pilipili282
@pilipili282 5 ай бұрын
感觉有点道理, 很多人说什么文字, 什么民族, 这都是次要的, 实力强的时候管你什么文字,民族不服的都砍光, 然后移民过去开垦. 函谷关让秦国bug一样的存在, 他强了出函谷关一通打, 他弱了缩回去猥琐发育, 拿他还真没办法, 其他国家也别想发展好, 因为你不知道秦什么时候会来揍你, 你得时刻保持. 当然还是秦国自己争气啊, 要是跟刘禅一样此地乐不思蜀, 那10个函谷关也没用.
@minzhumongolian6076
@minzhumongolian6076 5 ай бұрын
还有一个因素, 就是秦国过的大一统, 是建立在周代大一统基础上的。 周代的封建分封亲戚到各个领地形成诸侯, 西方的分封领地更像中国对西南无数的土司的分封, 也像李世民对突厥无数可汗的分封, 最多存在各种联姻, 与大周の叔伯兄弟不太一样, 比如叔伯带着军队进驻匈漫山遍野全是匈奴的山西河北地区的晋国公, 而不是山西河北的匈奴王受封大公国
@jiliu1576
@jiliu1576 5 ай бұрын
这里所有人都不懂历史,你懂半个历史。真正促使中国实现统一的是周公,也就是周礼。周礼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联系的纽带,也是当时各国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周公之前中国到处都是异姓方国,封建同姓诸侯就是极其巨大的进步。
@jiliu1576
@jiliu1576 5 ай бұрын
这里所有人都不懂历史,你懂半个历史。真正促使中国实现统一的是周公,也就是周礼。周礼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联系的纽带,也是当时各国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周公之前中国到处都是异姓方国,封建同姓诸侯就是极其巨大的进步。
@jiliu1576
@jiliu1576 5 ай бұрын
这里所有人都不懂历史,你懂半个历史。真正促使中国实现统一的是周公,也就是周礼。周礼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联系的纽带,也是当时各国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周公之前中国到处都是异姓方国,封建同姓诸侯就是极其巨大的进步。
@jiliu1576
@jiliu1576 5 ай бұрын
这里所有人都不懂历史,你懂半个历史。真正促使中国实现统一的是周公,也就是周礼。周礼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联系的纽带,也是当时各国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周公之前中国到处都是异姓方国,封建同姓诸侯就是极其巨大的进步。
@jiliu1576
@jiliu1576 5 ай бұрын
这里所有人都不懂历史,你懂半个历史。真正促使中国实现统一的是周公,也就是周礼。周礼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联系的纽带,也是当时各国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周公之前中国到处都是异姓方国,封建同姓诸侯就是极其巨大的进步。
@ZenLH
@ZenLH 5 ай бұрын
👏👏👏👏
@4-SeasonNature
@4-SeasonNature 5 ай бұрын
难道函谷关不能被反向用来抵抗秦军东侵吗?
@lionsassociates
@lionsassociates 5 ай бұрын
大刘最后讲的这套理论用在个人身上没问题,用在国家身上不就是欧美一直宣扬的“比较优势”嘛,每个国家干好自己的擅长的事就红。欧美就擅长金融,高精尖制造拿走最多的利润,亚非拉就只能提供原材料,成为倾销市场,最多进行低端制造而已😂
@agasyu1333
@agasyu1333 3 ай бұрын
如果是函谷關,那為什麼其他朝代(帝國)沒有擁有同樣地理優勢仍然統一了其他國家。 地理(地形氣候)創造區隔,讓本來一樣的語言持續分化,我認為是分裂的動力。 中文是世界目前唯一還活著的意音文字,不同於拼音文字一個語言就需要一套系統(葡萄牙跟西班牙都屬羅曼語族,但無法使用一種文字),秦始皇統一文字是關鍵,但羅馬也曾統一拉丁文,所以關鍵不是統一文字,而是因為中文字非拼音文字擁有泛用性,官僚系統收稅時也需要文字系統溝通,即便是遊牧民族打敗農業民族也需要學習這套文字系統(蒙古女真唐其實也是),最終於是漢化。 再怎麼吵架,最終贏家還是需要利用這套系統管理眾多人口,反覆強化而形成合久必分的獨特歷史循環
@user-sr7wc1pg7w
@user-sr7wc1pg7w 4 ай бұрын
書同文 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是華夏一統的主因。
@thebobystop
@thebobystop 3 ай бұрын
因為華夏只有東部是近水,所以北西邊資源不足總會經常攻打東部及中原。統一是防止亂局。不同於歐洲地形
@bebebirdb
@bebebirdb 5 ай бұрын
還有個關鍵他們戰略玩不轉啊
ROCK PAPER SCISSOR! (55 MLN SUBS!) feat @PANDAGIRLOFFICIAL #shorts
00:31
Osman Kalyoncu Sonu Üzücü Saddest Videos Dream Engine 170 #shorts
00:27
从人口负增长看我国未来十年可能发生的改变
19:40
大刘说说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4 М.
中美之间,目前来看只剩下金融战了
12:12
大刘说说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3 М.
分析一下中国对印度洋的经略
15:11
大刘说说
Рет қаралды 80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