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浪吹】你该不该润?各种润法哪种最适合你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83,235

小岛大浪吹-非正经政经频道

小岛大浪吹-非正经政经频道

8 ай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5 700
@xiaodaodalang
@xiaodaodalang 8 ай бұрын
推荐稳定运行多年机场:docs.xiaodaodalangchui.com/ 替发姐注入点流量: urlzs.com/BBGse
@Speedtox-HK
@Speedtox-HK 8 ай бұрын
原來係上海人。
@user-mm7ot5zq2c
@user-mm7ot5zq2c 8 ай бұрын
小島說錯了,還有一種也要辦移民,因為北大清華對持外國護照者入學門檻會特別低,也就是移民出去後,自己的小孩可以更容易進去北大清華😅
@ShenG.Y
@ShenG.Y 8 ай бұрын
细说注入❤
@jiasongwang5128
@jiasongwang5128 8 ай бұрын
小岛应该把出国的弊端说出来,我看到许多中国人来美国,1000万到几千万来到美国,妻离子散,是没有一个是好结果的,我可以这么说吧!百分百都过的苦逼的生活,这些人大部分回不去中国了,如果钱是合法的,1000万人民币千万不要想着去外国定居,没有几个人有勇气人生从新来过😢
@xrw9965
@xrw9965 8 ай бұрын
@@user-mm7ot5zq2c 我寻思视频里不是说了这个了
@ceciliad2374
@ceciliad2374 8 ай бұрын
如果你在国内没有到“山穷水尽”极其不满的地步,就不要润。来德国十年多,读书兼职毕业找工作再读书,我感受不到跟国内太多的区别,都是被人挑来挑去的,人际关系遇到利益之争一样丛林法则。甚至也是周边人看你不太顺眼就到期不续了。你在国内可能还有个亲朋好友感情依靠,国外嘛,自己哭完第二天该找工作找工作,该学习学习。
@7435919
@7435919 8 ай бұрын
我个人也是孤身一人来到德国,觉得德国挺好的。还是和公司有关。第一家公司也是非常喜欢喜欢压榨人。但是第二家公司非常好,我基本上打算在第二家公司养老了😅
@user-uz5wn6ft5n
@user-uz5wn6ft5n 8 ай бұрын
起碼在德國的脫口秀藝人,不會說句:作風優良,能打勝仗,就被政府抓捕吧!
@allen836
@allen836 8 ай бұрын
请问一下10年多获得德国国籍了吗?
@jackjia9124
@jackjia9124 8 ай бұрын
@@user-uz5wn6ft5n 各国有各国的逆鳞,你在德国敬个纳粹礼一样会被抓
@user-xo1ip8fw7u
@user-xo1ip8fw7u 8 ай бұрын
但是不能说LGBTQ和犹太人的坏话,还不是一样?@@user-uz5wn6ft5n
@Curiosity-Works
@Curiosity-Works 3 ай бұрын
我好幸运能看到岛哥的这期节目,干货干货。学到了很多,感谢!遗憾没有更在的看到。我中年人也在考虑这个事情。
@yuanchunzhang1601
@yuanchunzhang1601 6 ай бұрын
一些自媒体动不动让人润,都不负责任,你说的最客观中肯。希望盲目想润的同胞读到。
@flylaputa-nc9zz
@flylaputa-nc9zz 18 күн бұрын
润成功的可不一定愿意当你是同胞哦。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生命
@yuanchunzhang1601
@yuanchunzhang1601 17 күн бұрын
@@flylaputa-nc9zz 就算润成功,日子未必好过。
@user-hn9sk5be6u
@user-hn9sk5be6u 8 ай бұрын
一句话,把润仅仅当做一种生活体验方式的都会过的很好,而把润当做命运改变唯一目标的都会过的很惨。
@xuanxuanbin
@xuanxuanbin 4 ай бұрын
富人才有权利把他作为体验方式。穷人当然是后者。
@qcjye4170
@qcjye4170 3 ай бұрын
出去只为能在现代民主正常社会当个正正常常的普通人,而不是人矿和党的血包
@Mangues-hu8gv
@Mangues-hu8gv 3 ай бұрын
在哪生活没有区别 离开CCP之后 有自己理解 至少比原来更好 这个我自己验证
@Chinese5000
@Chinese5000 2 ай бұрын
选择移民就应该像印度人一样奋斗!看到一个澳州华人还在用中文在油管做视频,为什么全世界只有排华法案,就是其行为让人生疑。
@user-bn4hy2nw4j
@user-bn4hy2nw4j 4 ай бұрын
您是我在KZbin见过的最好的博主了,说话讲逻辑,谦虚求全面,提供的信息和思考方式是有效的,没有那种为了黑而黑的政治立场。
@Gxxs349
@Gxxs349 Ай бұрын
确实
@user-ld4rs6tf9y
@user-ld4rs6tf9y 2 күн бұрын
非常同意,说得非常中肯,适合学习和思考
@user-yu1oj3oy5b
@user-yu1oj3oy5b 7 ай бұрын
作为出过国的过来人,给年轻人一点建议,最好出国的年纪就是高中毕业后你拿到了高考成绩但是对成绩不满意的。因为你还保持着学习能力和对新生活的渴望。这个时间是最适合出国的。对于大学毕业想出国的朋友,就要留意了,如果你自己学习能力一般父母又能给你安排进体制,央企国企里,或者好一点的私企。尽量不考虑出国,因为大概率你出国读个研花一堆钱,过后你的挣钱能力也没有提升多少
@welai9973
@welai9973 7 ай бұрын
同是过来人同意你的观点。想出国尽量读书的时候就出去
@user-uh6wk9fs8n
@user-uh6wk9fs8n 7 ай бұрын
学习能力一般,家里没条件安排进体制,适合出国润吗😢,对未来太迷茫了
@JiaxiangSun-ee5yb
@JiaxiangSun-ee5yb 7 ай бұрын
看了先生的话以后觉得确实,现在有些可惜自己在三年疫情时期摆烂和妥协,现在想要出来真正投入学习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blottdoug
@blottdoug 7 ай бұрын
如果是高中生想润的呢
@wenchaoli-xr7cy
@wenchaoli-xr7cy 7 ай бұрын
如果是考上大学没上大学的怎么办呢
@user-uv7iw6ub5s
@user-uv7iw6ub5s 29 күн бұрын
主播讲出了我所有的心里想法 建议太中肯实用❤
@yangtian9866
@yangtian9866 8 ай бұрын
这期内容对我来说真的是做的恰逢其时,本人最近正在准备润。我今年32岁,没有家室,国内读的985本科,然后去澳洲读的硕士。当年毕业选择了回国工作,因为觉得在国外有些孤单,且理想的工作不好找。工作也确实不错,一线城市国企干了三年多,月均2-3W吧。不过今年上半年裸辞了,之后就在考外语准备润,不是因为对国家不满什么的,作为一个国内国外都生活过的人,我觉得在国内一线城市生活的幸福度(注意我说的仅仅是生活层面)其实是比澳大利亚这种发达国家要高的,也没有什么民主自由之类的问题,单纯就是因为不想卷,卷不动了。原来的工作收入虽然不错,但是加班也非常多,而且中国的老板是不懂得尊重员工休息时间的,我请个年假回家,照样给我打电话安排工作。今年5月借着大学同学结婚的机会,和很多同学聚了一下,发现当年很多学习比我还好的大学同学也都陆陆续续躺平了,大部分都是进了体制内,收入普遍不是很高,但是确实就没那么卷了,结婚生子,日子过得也很好。我的感觉就是,对于家庭背景普通,学习能力还不错的人群来说,除非你是卷王,否则考公或者出国是最好的两个选择。
@user-hh2rg3oy2y
@user-hh2rg3oy2y 8 ай бұрын
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就好
@fjxjj309
@fjxjj309 8 ай бұрын
没结婚就润 结婚了就慎重搞不好家就没了
@xingliu4584
@xingliu4584 8 ай бұрын
围城
@xinranwu4812
@xinranwu4812 8 ай бұрын
挺好的,实际体验过的人对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生活方式总归是有实感
@laogaohexiaomo
@laogaohexiaomo 8 ай бұрын
在中国体制外混的出人头地,基本是半个精神病吧,有那体力智力当卷王在国外直接成人上人了
@mr.bond0774
@mr.bond0774 8 ай бұрын
岛哥说的“能接受高收入且平淡无聊生活的人才适合出国”,真的一语中的。在国外呆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还是发现身边能留下来的人大部分都是能独处消化自己无聊时间或者有很高追求的人(e.g., PhD),还有一类不管是来之前还是来之后能快速获得家庭感(或者说归属感)的人(有的亲戚朋友在这边,有的和伴侣一起过来或在这边快速找到了另一半长期生活等等)。我自己也经常思考到底要不要强迫自己留在海外,但是发现根本不属于上述的人,尽管深知这边生活的优势,但内心却迟迟不能协调这种矛盾感。还有几个月就要面临人生的选择,但仍然没有判断清楚自己想要的和实际的利与弊......如果岛哥能看到或者评论区大的大佬能看到期待听听你们的建议。
@kexuanxin3165
@kexuanxin3165 8 ай бұрын
我和你一毛一样,我出国七八年了,但一直混的华人圈,周围朋友越来越多回国后越发感到孤独,现在感觉两边都不能适应。。。。我现在在美国博后,作为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真的很纠结。。。
@user-bm6kv7dd4y
@user-bm6kv7dd4y 8 ай бұрын
这么孤单吗,我还是很想出去看看的@@kexuanxin3165
@frankz6881
@frankz6881 8 ай бұрын
建议回国。
@user-vn8eo7xi2y
@user-vn8eo7xi2y 8 ай бұрын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刚工作或者临近毕业,我发现大家经常在休息日往往都会约出来聚聚餐之类,已经是习惯性活动了。所以在海外的人其实都会面对这个问题,我一直觉得,一个人能接受独处的限度决定了他能在海外生活的时间。与其说利与弊不如说是天平两端吧,而且人是时时变化的,等你觉得有更合适的选项出现时反悔也没什么问题的😂,不用太纠结
@stevenhaoxu
@stevenhaoxu 8 ай бұрын
你都要**强迫**自己留在海外了,那还在犹豫什么呢?通常在海外大学都会有国人的圈子的,包括毕业找到工作后,华人的圈子很大,活动也很多,一般刚毕业工作的时候就是和大家一起玩,然后能找到伴侣的接下来就是以家庭为主了,找不到的,大概也就回国了吧。其实在海外生活最大的问题还是爸妈养老,特别是独生子女这一代。
@wpan8963
@wpan8963 6 ай бұрын
岛哥真心渊博,值得粉
@100alison8
@100alison8 7 ай бұрын
感谢岛哥和各位评论,虽然平日里讨论政治问题骂得面红耳赤,但是这种平凡人的经验之谈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kaichen9903
@kaichen9903 8 ай бұрын
我12年前润的,当年已经工作了8年了,再重考托福GRE,又花了十年时间拿到绿卡站稳脚跟,如果可以重来,我觉得还是会润,国内竞争太激烈了,虽然上位的机会也多,当年我在国内的同事,有个人做到了一线餐饮app的 CTO,几年前就光荣退休了。
@irisliu-md5ft
@irisliu-md5ft 29 күн бұрын
十几年前还有机会,现在就是卷,存量时代了。
@HEEHEEBOII
@HEEHEEBOII 8 ай бұрын
再帮岛哥补充几点: 1)在国外物价只有美国便宜,其他西方国家现在过得真的很难 2)在海外读书如果你读很普通的大学就业一样很难只不过海外整体没东亚那么卷 3)国外发展基本已经停止了,除了你在美国能了解点新事物之外像欧洲加拿大这些地方你也只能等美国搞出来你再跟风 4)你在国外面试的时候不光卷还会受到种族歧视 5)在欧洲干体力活和低等工欧洲老爷们爱找南亚,东南亚 还有中东。毕竟这些人在他们国家就是干着个的心里也没包袱。在北美,喜欢找南亚东南亚和拉美人也因为同样原因。 我建议就是出国留学到硕士然后回去国家直接把你当精英对待。还是那句俗话,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屎在哪都臭。
@DS-vc1ue
@DS-vc1ue 8 ай бұрын
美国物价便宜吗?我觉得挺贵的!
@yimingsun5631
@yimingsun5631 8 ай бұрын
​@@DS-vc1ue几年前挺便宜的 我在枫叶国 每个月都跑到美国买东西
@HEEHEEBOII
@HEEHEEBOII 8 ай бұрын
@@DS-vc1ue 比起我们在加拿大要便宜多了。离边境近的都跑去美国买东西。
@DS-vc1ue
@DS-vc1ue 8 ай бұрын
@@yimingsun5631 我在澳洲感觉美国物价挺贵的
@user-vn8eo7xi2y
@user-vn8eo7xi2y 8 ай бұрын
中国目前硕士已经算不上精英了,如果你没背景只凭学历那只能说比本科生高级一点的打工人吧,毕竟国内不缺卷王也不缺海龟的明白人都知道,企业会觉得抛开语言在国内常青藤还不如C9好用😂,进高校的话不缺老师,海龟更多,非升即走竞争压力不比企业小。当然你科研能力够硬放在哪里都受欢迎,也不需要一纸学历来证明什么
@user-qe8bw9il3g
@user-qe8bw9il3g 7 ай бұрын
小岛的视频总能给我带来新的想法,点赞
@qww760
@qww760 7 ай бұрын
那我很幸运了,我在农村长大,家徒四壁父母都是文盲,我在北京上了一所985/211大学,十几年前润到美国。在美国虽然也是做普通的工作,过普通人的生活,但是我朝8晚5双休,从不加班。生活环境好,压力小😂 我在美国也不是一帆风顺,我是外嫁过来的,八年后离婚自己带着孩子,一边在美国打工,一边读书,一边带孩子。后来终于毕业了,工作也换了好几个,越来越好,后来也再婚了😅 我在美国工作8年,除了第1个公司是中国老板,我那时是时薪制,有加过班,但是也很少,一个月可能也就几个10来个小时。最近几年我都是年薪制的,就没加过班了,还在家办公😂
@jackson2355
@jackson2355 2 ай бұрын
姐姐你在哪个州啊?看起来很安全
@daihc77
@daihc77 8 ай бұрын
看了小島這麼多部影片,這集真的由衷地認同,非常中肯且完整。
@jjiji-pm6ii
@jjiji-pm6ii 6 ай бұрын
': 这个世界的真正治理者既不是美国,也不是联合国,而是贝莱德、先锋、道富这几个头部的跨国的资管公司,它们管理的不仅仅是金钱,它们管理的包含了军事资产在内的全部的资产,我再重复,包括军事资产,所以它们才有组织动员发动战争和结束战争的能力。这不是信口开河,这是铁一般的证据支撑的。 ': 中国人民的文明程度已经达到了当今世界几乎是最高水平,可是,中国的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我们的官僚体系远远低于中国老百姓的文明程度。官僚文明程度低于中国老百姓的文明程度,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我们特有的这样的一个中国的现象。你说是不是中国的文明程度也有扭曲呢?是的,是有扭曲的,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着某种必然的…… 中国大概有十万人目前的构成中国的一个特定的超然的统治集团,或者叫既得利益者。这十万的净值人群的人均的平均的财富水平是十个亿,也就是说这十万人控制了一百万亿人民币的资产。不光是控制资产,他们也控制了大部分的权利。这个权利包括了政治权利、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包括了经济的权利、财政主权、金融主权和要素权利,也控制了文化权利、教育、学术、传媒。中国也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群体的文明程度是极低的。可能好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 但我必须说,这十万人的文明程度跟十四亿人的文明程度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 英国人说,一百年之内印度都无法超过中国。这个话说的绝对了。两个绝对:第一个,中国这十万人怎么办呢?就是老百姓用什么方式来教育这十万人是个大问题。现在教不好啊,你怎么跟他说他都不听啊,他非要往北非、中东、拉美的道上走啊,他就是通过财政,扭曲的财政、扭曲的税政,通过极为诡异的金融操作,累积了百万亿级别的财富,而且这个财富无法让他完成司法确认。所以我们处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user-qn5ec1mi5q
@user-qn5ec1mi5q 7 ай бұрын
小岛说的是很客观的,支持❤
@mikesunny1291
@mikesunny1291 7 ай бұрын
卧槽,深刻了,大哥,收下我的膝盖。国外生活这一块说的非常的准确,透彻!
@user-jr8kh3ry2g
@user-jr8kh3ry2g 7 ай бұрын
以前(九十年代)国内工资几百块钱一个月,美国刷碗有500美金,加拿大一线工人好像是1000欧元。这些都是我身边的实例。那时候比例大约是1:4。也就是去国外刷个碗就有2000人民币,而在国内做个一线工人才3-500人民币。这种强烈差距下那时候确实卷起了一股子美国淘金潮。 现在去美国刷碗大约8美金一小时,一天算你工作八小时64美金一天一个月就是1800美金。而中国现在一线工人基本都有5000以上的工资了。也就是1.2万人民币和5000多人民币的比较了。性价比大不如以前。所以润出去,可以说只适合精英阶层了(精英阶层美国给的比较多所以性价比依然大)。所以在座各位自己想清楚自己是什么定位。别人云亦云。
@dehanchen4211
@dehanchen4211 8 ай бұрын
给小岛的话补充几句,你要比较收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税收等具体因素。很多国家税收是高到离谱的,比如我在的德国。非常非常离谱。
@user-og7qx8fg9c
@user-og7qx8fg9c 6 ай бұрын
同意小岛的观点,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99%的问题都是人口的问题,而人口的问题决定了所有的供需关系。
@Dosnnjinssdxffs
@Dosnnjinssdxffs 5 ай бұрын
謝謝您分享這麼多寶貴經驗
@leonardliu5600
@leonardliu5600 8 ай бұрын
不过不能去大城市上学工作,但是家庭资源支持ta在本地毕业之后能得到不错的工作,比如体制内,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现在这也,稳定就很不错了
@mm8693
@mm8693 8 ай бұрын
我一位朋友是混血儿,他父亲是美国白人,母亲是台湾人,两人在美国相识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妻子五十岁时和先生离婚,自己跑回台湾养老了,而且再也没来美国,都是儿女过去看她。老太太说年龄越大越思念出生长大的地方,所谓落叶归根吧。
@tuckerwang7677
@tuckerwang7677 8 ай бұрын
very classic. understandable
@arp088
@arp088 8 ай бұрын
年輕在美國賺錢 老了回來台灣地區享用健保 是很舒服的退休
@afei3071
@afei3071 8 ай бұрын
@@tuckerwang7677 给老哥的评论翻一下:太典了,完全不能理解。。。。是这个意思吧???
@yangchen638
@yangchen638 8 ай бұрын
@@afei3071 不是,”正确意思是这是很经典的回国理由,我可以理解并感同身受“
@user-uh9zp2ww7y
@user-uh9zp2ww7y 8 ай бұрын
逆天,完全翻译反了
@chzhang3127
@chzhang3127 7 ай бұрын
这集不错,让我想明白一些事
@user-bc9ox7lo4v
@user-bc9ox7lo4v 8 ай бұрын
在b站刷到你了,好开心😂
@user-uhuhuhu
@user-uhuhuhu 8 ай бұрын
岛哥声音真好听,可以开一档asmr节目吗
@CECIMWANG
@CECIMWANG 7 ай бұрын
我2007年底因为上学去美国,然后留学+生活呆了十多年,中部和东西两岸大城市都住过好几年。这期间我部分家人也移民过去了,不过因为我是成年人我们并不生活在一起。我2020年回国在上海工作,到现在在上海3也年了,我觉得关于“润,”尤其是润西方国家这个话题我也有点发言权,不过我是个路人我就打个评论在这抒发下吧。我回国这些年遇到过对此抱各种态度找我聊的人,当中有盲目粉红的,也有盲目崇洋的,有的人即使我跟他说了我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生活时遇到的各种危及人身安全的遭遇(例如被精神有问题的homeless追着跑这种),对方依然觉得比起意识形态,这些治安问题是“小问题、个别现象”😂。更不用说种族问题、两党制弊端这种国内人理解不了的情况。时间久了我就懒得多说了,觉得:算了你开心就好吧。我个人真实观点是:对于我所处的阶层--社会中层的人来说,去走线真是脑子瓦特了,完全不值得,因为你在那边没有根基:文凭、能力、语言、人脉......甚至没有身份,去那边当偷渡的底层劳动力约等于命如草芥,何必呢?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留学或技术移民过去的,就要看自己的情况,看你的人生规划和所在行业的具体情况,看你在哪边发展会更好,更接近你的人生目标。我朋友中不少在那边结婚生子安居乐业的,也有不少选择回国发展,过得很不错的。也有回来了发展很好但为了孩子教育又变成中美两边跑的,也有跟着工作在各国调来调去的。总之对于中层的人来说,“润”完全看你个人的情况,没有统一答案,你要自己用脑子为自己分析,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无脑跟,人家跟你情况不一样,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现在不是八九十年代--国内和西方生活差距天壤之别的那个年代。所以基本上中层人如果因为这个事想讨论出统一答案,或者想说服对方就很可笑。这问题在我这就跟你穿球鞋他穿板鞋一样,各人穿自己舒服的就行,真为此争论就是闲得搞笑。至于富豪们的阶层,那我不懂不了解,他们在哪应该都挺爽吧我猜😂。
@SK-no7yg
@SK-no7yg 7 ай бұрын
还是在国内核酸大白封控方舱舒服,外国太自由了对身体不好
@user-yc3en1ku4l
@user-yc3en1ku4l 7 ай бұрын
@@SK-no7yg说话要经过脑子,没脑子就别说话。
@user-vp8pp7wl4r
@user-vp8pp7wl4r 7 ай бұрын
@@SK-no7yg 套用一句話就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生活還是得看自己活的,别人还是只能做参考
@JerryTy-pn6bc
@JerryTy-pn6bc 7 ай бұрын
呵呵,润去文化完全相反人种完全不同的国家的是为了经济更好的人全是脑贪😅你根本不懂为什么要离开一个自己的国家,任何经济上的原因显然比不上语言文化通畅这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的根本。显然是这个国家烂到无法生存,逃难而已。逃难是不讲利弊的,就是冲过去冒险。看到你们这群还要分析哪边好我就想笑
@summershuai5431
@summershuai5431 7 ай бұрын
​@@SK-no7yg楼主恶心的就是二极管,你这上来来就现身说法
@leonardohao3242
@leonardohao3242 6 ай бұрын
这期岛哥有心了。 要我说,搞清楚“移民”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才是最最最关键的。 是为了“子女的教育规划”? “未来养老规划”? “财富传承”? “事业拓展”? “基本医疗保障”? “更好的生活环境”? “新的生活方式”? “Plan B应对未知风险”? 还是其他目的? 只有搞明白自己到底图啥,才能针对性的移民。不然,八成出问题。最后遭罪的还是自己和家人。
@gongdq6051
@gongdq6051 8 ай бұрын
岛哥牛哇,佩服您在每一期视频里提出的论点和详实的论据,强大的搜索和辨别能力。有些地方,有被我学习到,优质KZbinr
@user-pb1tc2cb2j
@user-pb1tc2cb2j 7 ай бұрын
小岛说的很有参考价值
@user-vn8eo7xi2y
@user-vn8eo7xi2y 8 ай бұрын
感觉食文化真的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根基,是刻在基因里的。去年我们学校有项目去加州,第一天吃的快餐,第二天就跑遍附近找到个味道比较正宗的中餐然后就吃到了项目结束。后来去别的地方也是,在不同国家找中餐馆都快成习惯了😂。
@berrychowchow4978
@berrychowchow4978 7 ай бұрын
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 每个人的性格原因,而我们的性格又都受我们长得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到澳洲至今approx 12年吧。职业方面,刚开始的确打了很大的折扣,这些影响至今都在,国内我一起进四大的同龄人已经都是CFO, VP了,我还是个Senior...而且不得不曲线救国,走了很多弯路, 哈哈哈但是好在我这个人真的是不思进取,有时候还觉得如果在国内我这么不思进取肯定觉得丢人,在国外觉得没啥丢人的比我不思进取的人多了去了,我日子过的开心就好啦。 在个人生活方面呢,我的性格在国人中本身算是外放和更愿意交流的,思维也更加自由散漫,于是我很喜欢去参加各种聚会,discussion,我不爱看书,但是好奇,跟别人的交流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新闻,同时也会交到朋友。我注意到这类活动较少看到华人,特别是较少看到国内的华人,大概是是大家比较害羞吧。我还去学了5年的 SALSA,天知道那是多么锻炼社交,但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刚去的时候我就是想改正自己手脚不协调的毛病,完全没有兴趣跟任何人说话,跳舞的时候人家说HELLO我就看着地板……到今天,我SMALL TALK已经没有问题了(只要我高兴,很多时候是不高兴去做),所以可能生活的经历也会改变我们很多,只要你把自己放进那个环境中去淬炼。反正也不掉一块肉嘛。 我的朋友各个国家的都有,反而华人的比例并不特别多,而是跟其他各类人的比例差不多;本地的朋友很少,哈哈因为他们年轻人喜欢的那些taylor swift的topic我实在觉得太无聊了。另一个就是女生确实比男生在社交方面方便很多,这个不能占着红利不承认,这也是我在出国7年之后决定留在国外的考虑之一,生活环境给你的红利,肯定要好好利用,人不是为了几十年过的自在愉快些呢?我之前也有一群华人的朋友后来慢慢又不玩在一起了,不知道为啥,风格太单一吧,聚会打牌很有趣,但是聊到各种其他话题的时候看法和角度很单一,满足不了我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感觉让自己在国外活得更自在的关键,就是交朋友+发展各种兴趣爱好。比如我4年前去攀岩,结果一去就停不下来,一边玩一边到了很多攀岩的各种背景的朋友。 这些在职业生涯方面也有帮助,因为你朋友的圈子更多缘化,这些都会反映在你个人气质上,当你去面试的时候,老板就能感觉到你适应和不同的人顺畅交流。(说实话我至今都会有一些社交障碍,比如我极度不喜欢一群不熟悉的同事一起SMALL TALK,极度讨厌conference或者那种站着的鸡尾酒会没有吃的只让你聊天,而且都是你不熟悉的人--我记得小学时候我就需要整整一个学期才能记得班级里所有人的名字……)但是,一切都会慢慢改变的,只要你把自己放进去那个环境里浸泡着,可能比很多人慢,也可能永远无法到达完美,但是给个三五年,改变还是可见而且很有实用的 效果的。 多多找兴趣爱好,多多交朋友,多多参加各种稀奇古怪的互动--就当人生历练,如果愿意这样去生活,那出国是很好的选择。
@ziyuandi3805
@ziyuandi3805 Ай бұрын
姐姐我觉得你说的很好。单看你的评论就感觉你是一个很开朗,很有生命力的人。你提到国内的同龄人级别会更高,但是另一方面,在国内熟人竞争社会下,他们承担的压力也会更多,未必有洒脱的精神。出国总会要牺牲一些东西(毕竟不是从小在海外长大的人,文化,语言,思维都不一样)就看每个人更追求,在乎什么了。人来一辈子不容易,只要自己觉得满意就好。
@user-og6yt2uf8k
@user-og6yt2uf8k 8 ай бұрын
来澳洲是目前我做的最对的事,即使没以前那么舒服了,孩子在中学阶段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能有个不错的稳定的前途,在国内这个努力程度可能只能勉强考上高中
@TPEcentrocampista
@TPEcentrocampista 7 ай бұрын
這期影片講的真好,目前人在西班牙,完全同意。
@geminifogbound812
@geminifogbound812 8 ай бұрын
观点基本认同,但是个人觉得不论是留学还是海外求生活都应该加上短期和长期这个维度。 一个人经历来说,如果只是短期,比如1-4年,岛哥说的很多海外留学的好处很多人根本就体会不到,比如见识的增长等等。 在我的经历里,有相当多海外华人出国就是居住地换了,既不参与本地活动,也使用本地软硬件设施(下载个脸书不算啥),找个饭馆都还使用小红书,相当神奇。有一些博士生,都在海外留学7-8年了,去电影院看个当地电影居然还吐槽听不懂。我可以理解在他们日常研究只用在特定领域的词汇,但是这同时也说明他们压根都不参与除此之外的任何社交。这样的话,在国外和国内没有区别。 一旦换到长期,我觉得除了一部分能真正做到纯粹到极致的利益追求的人,个人喜不喜欢当地生活基本就是唯一指标。喜欢所以愿意在当地生活,愿意在当地构筑自己的社交关系,愿意在国内生活和国外生活之间做取舍。不喜欢国外就回国嘛,起码自由流动还是能做到的。一些人明明天天讴歌国内生活,鄙视国外社会,却身体老老实实留在国外,实在是人格分裂。
@yansong8733
@yansong8733 8 ай бұрын
有道理,不过作为您说的人格分裂,因为回国随时可以,一旦长期回了,再出来就难了。长期回国是张单程票
@dehanchen4211
@dehanchen4211 8 ай бұрын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说的“人格分裂”的人是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在外国。这种就是没办法。
@geminifogbound812
@geminifogbound812 8 ай бұрын
是的,您说的没错,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无奈。 从逻辑上来说,生活在国外会给想回国生活的人带来痛苦,换一份工作从而达到回国的生活的话,也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和痛苦。您说的没有办法,是否默认了生活在国外的痛苦小于换一份工作带来的痛苦?如果是,不知道您是否意识到您已经认为留在国外会带给您更小的伤害,那么我认为这个结果对您来说还不算坏不是吗? 我无意说谁对谁错,和您境遇类似的人一定也有不少。如果和您境遇类似的人,包括您自己,已经做出了类似的决断,那么我个人倒是希望诸位都能认同自己的决断,享受自己的生活。毕竟在海外,本身已经属于比较孤独的群体,如果还要强行排斥所有海外要素,不免有点举世皆敌的味道。希望各位都能安好生活。 @@dehanchen4211
@daviddu826
@daviddu826 8 ай бұрын
短期就不是润了,润是一辈子的事情
@dehanchen4211
@dehanchen4211 8 ай бұрын
​@@geminifogbound812 我再解释一下,有些人的工作本身就是要短期去一次海外。这就要换工作?换工作很简单是吧? 你的意思我懂,意思是继来自则安之,但是你要搞清楚另一些事:既然他人选择了看小红书,不融入当地,本质上也是因为后者其实会带来更多的痛苦。你默认享受的方式就是融入当地,这就太“理所当然”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天天小红书就是享受,勉强融入只会让自己更痛苦。如果他压根没有长期在海外的打算,你凭什么要指挥他人的生活呢?就算一个长期在海外,我也懒得去质疑他人的生活方式,这太武断了。 我和你说这些是希望你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这压根上升不到“举世皆敌”这个程度。人家过得开心就行,别天天说别人精神分裂,人家这种方式挺安好的。你操什么心呢?别说生活在国外,就是国内的人完全拒绝社交,过自己的小日子,我觉得完全没问题。不是你我可以有资格去指摘的。
@user-bf5oc1hk9h
@user-bf5oc1hk9h 8 ай бұрын
说的已经很委婉了,意思就是你行的人,可能国内不太适合你,你可以去国外,你不行的人,你去哪都不行。
@sougayilangfishingtackles9312
@sougayilangfishingtackles9312 8 ай бұрын
直接把中心思想概括出来了
@slhsdbeffmrgjk
@slhsdbeffmrgjk 8 ай бұрын
這總結得很對😂
@ZhuGe-mp5gj
@ZhuGe-mp5gj 8 ай бұрын
不认为,我觉得欧美保的是下限。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下限高。但是如果你国内有关系,有人脉有天赋,属于卷王,有野心。国内发展前景肯定大,去国外容易阶级陷落。但是如果你是普通人,忍受不了国内等级分化,领导pua,狼性文化,安安分分过完一生,干多少挣多少。那国外适合
@user-bf5oc1hk9h
@user-bf5oc1hk9h 8 ай бұрын
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总之凡是都有两面性,也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ZhuGe-mp5gj
@user-bc5jn6gg6k
@user-bc5jn6gg6k 8 ай бұрын
普通人,男的能润就润,女的不用润😢
@user-hp2ex4ov2s
@user-hp2ex4ov2s 7 ай бұрын
这期讲的太好了
@user-bj9js5ps7x
@user-bj9js5ps7x 5 ай бұрын
最近一直在准备去日本留学的相关东西,感觉有些迷茫。这个视频真是一针强心剂,让我更加坚定了
@HU_SG
@HU_SG 8 ай бұрын
岛哥要冲到百万了!代表新加坡半导体的兄弟们给你加油啦!提前庆祝岛哥晋升百万大V!🎉
@user-og9bk3zk8f
@user-og9bk3zk8f 8 ай бұрын
新加坡队的半导体咋样
@user-mj1dr5yl7d
@user-mj1dr5yl7d 7 ай бұрын
这一期估计留学生都会有既视感,我最重的即视感是在说吃的那一块的时候,是真的这个是给很重视吃这个环节的小农文化的中国人最文化冲击的部分了,在吃这方面出了国真的很难获得一点点的满足感,单纯的是填饱肚子,每次看国内朋友晒今天吃了什么的时候是真的很羡慕。
@civokey66
@civokey66 7 ай бұрын
然而外国人来了中国还会狂喷食物安全问题😅
@NovaM87
@NovaM87 3 ай бұрын
我在波士顿地区。其实这边中餐馆做的饭比我以前在北京的时候一点不差,所以很满意了。而我爸妈在北京却轻易不下馆子,担心不卫生😅
@lemonzebra
@lemonzebra 2 ай бұрын
那还挺好,伦敦这中餐馆全是难吃预制菜​@@NovaM87
@echo_yy66
@echo_yy66 7 ай бұрын
真是讲得好!❤
@alyssashaluo4593
@alyssashaluo4593 7 ай бұры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每個國家在發展時間軸上是不一樣的,跳到發達國家,其實是歷史發展線上的一個跳躍
@yi-jing4817
@yi-jing4817 8 ай бұрын
這是我最認同小島觀念的一期。
@bingyuanlu2825
@bingyuanlu2825 8 ай бұрын
​@@user-kd5xi8gg4f2023年了,还墙内墙外。笑死人
@user-xl4qv6ln4r
@user-xl4qv6ln4r 8 ай бұрын
​@@bingyuanlu2825前段事件不是又判了一个翻墙的😅还说没有墙😅
@user-kd5xi8gg4f
@user-kd5xi8gg4f 8 ай бұрын
@@bingyuanlu2825 GFW被你给拆了?你就是新时代的反共先锋啊!代表全世界人民感谢你了🤡
@vladz6310
@vladz6310 8 ай бұрын
判的是翻墻違法所得,網絡這麼透明,你帶什麼節奏@@user-xl4qv6ln4r
@lks-tm6ko
@lks-tm6ko 8 ай бұрын
反数位中介法? @@user-xl4qv6ln4r
@user-dt1he1uq9l
@user-dt1he1uq9l 8 ай бұрын
非常认可这期的观点,我就是出国读了个硕,然后在国外工作了几年现在回国发展了。出国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见识,增加选择。我既可以再国外生活,也可以在国内生活。
@garygu2272
@garygu2272 8 ай бұрын
you
@user-xi7kr7uk4s
@user-xi7kr7uk4s 8 ай бұрын
出去不过是赌中美争霸中中国会败,而长远来看中国不会败,所以有钱人把身家性命赌在美元上,有朝一日灰飞烟灭
@TAKEDAvsUESUGI
@TAKEDAvsUESUGI 8 ай бұрын
如果主席实行锁国政策咋办...
@oldbideng
@oldbideng 8 ай бұрын
@@TAKEDAvsUESUGI 沒有可能性的事情為什麼要拿出來講。。。
@darylsong3991
@darylsong3991 8 ай бұрын
@@TAKEDAvsUESUGI经典
@ZihanSun
@ZihanSun 3 ай бұрын
我在英国🇬🇧,且不在伦敦,讲真这里的生活非常单一乏味无趣重复,呆的时间久一点每天都想回国,国内该说不说娱乐方式还是很多元的,中产阶级的话,还是比较适合待在国内。还有这评论区繁体中文对大陆误解挺深哈😂很多描述都极其夸张,有点我们看朝鲜的感觉😂我的建议是,你们要真想了解大陆还是去大陆旅游看看,想问问题可以找不同的人问问他们的真实感受😂不是在网线那头就觉得自己可以洞察一切了😂毕竟,台媒和中共的党媒在我眼里是一样的垃圾,甚至台媒比中共媒体更不靠谱😂
@kimzheng9908
@kimzheng9908 4 ай бұрын
小岛说的挺对的。我觉得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 自己家庭过去的10-15年的资产增长主要是主动的(靠自己赚的),还是被动的(靠资产涨价或者偶然进入的快速发展的行业)。如果是主动的,那么可以考虑出国,如果是被动的,那么还是别去了。国外大学的qs排名,对国外就业的帮助明显高过北上广。所以留在国外工作的确竞争小,但是可能潮涨的慢,甚至退;在国内工作的确竞争激烈,但是只要不掉,可能潮就把你推高的。10年前同样的钱买房,按照美金算,在上海买的房子的现在的价值是日本的的两倍以上(即使是现在房价跌了。12年上海300w人民币的房子,现在大概700w以上,100w usd+;当年300w人民币在日本买的房子,日本的房子现在大概50w usd)
@xiparos
@xiparos 4 ай бұрын
国内资产要通缩了,还看后视镜开车呢?未来10年还有这种好日子吗?
@denanren9848
@denanren9848 8 ай бұрын
这期是经典的评论区比视频精彩,这评论区很值得一度读
@UnGinGo
@UnGinGo 8 ай бұрын
岛哥其实还有一点没提到的是第一种投资移民的润人里也分有钱和没有钱的两种。拿纽约来讲,其实法拉盛那边有很多投资移民的润人在国内都是小城市几套房开超跑混日子的小富二代,但是在法拉盛过的苦兮兮在别人餐厅端盘子打工都有,英文也不会过的也不开心,张嘴闭嘴都是想回国。主要就是家里有钱但是钱没多到能够支撑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和在国内的生活质量一样...
@ZhuGe-mp5gj
@ZhuGe-mp5gj 8 ай бұрын
本来,去国外保的就不是上限而是下限。你要国内有人脉有天赋,有大志向,还是卷王,当然呆在国内前途更大。但是大部分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啊。国内当个普通人太难,各种卷,各种被领导逼,等级分化森严。不是收益群体的,润没毛病,起码对后代也没坏处,毕竟他们不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卷高考了。
@user-cb1fg1cf3n
@user-cb1fg1cf3n 4 ай бұрын
儿子才一岁我就在各种了解留学机会了,希望他未来能活得更自在,更富足些。
@user-du8xb3qh5k
@user-du8xb3qh5k 8 ай бұрын
在等许老板的浪吹,岛哥啥时候出一期
@laststar7195
@laststar7195 8 ай бұрын
感觉岛哥讲的移民确实是比较客观的,这些天也看过不少移民攻略,跟岛哥说的大差不差。我本来打算大学毕业先工作两年存点钱再润,但今年工作太难找了还是尽早考虑移民吧
@lili-xe7ok
@lili-xe7ok 7 ай бұрын
@@user-xy7op3ir4t 啊
@nicholaszhang6574
@nicholaszhang6574 7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这么想的,想先工作存点钱再润,不知道可不可行
@evanyi5656
@evanyi5656 8 ай бұрын
等了好几周就水了这么一期视频,岛哥你快变水哥啦😂
@evayang3305
@evayang3305 8 ай бұрын
确实这一期讲的好浅啊……
@user-lh7eh3wp2s
@user-lh7eh3wp2s 8 ай бұрын
我还为他续了费,翻墙出去就看他
@karlmaxdebaba
@karlmaxdebaba 8 ай бұрын
我不同意,这个话题很敏感,你让岛哥深入讲,作死吗
@Hmoob-cx4pk
@Hmoob-cx4pk 8 ай бұрын
他回国了
@fxxk_your_horseB-
@fxxk_your_horseB- 8 ай бұрын
@@karlmaxdebaba不至于不至于
@tongyang5995
@tongyang5995 8 ай бұрын
岛哥说的弊端其实还是不适应的结果 但国外生活并不等同于平淡无聊和孤独 更多的是个人性格和喜好是否适合国外的不同环境。在国内太习惯外卖夜市搓脚 可能一时不知在国外怎么能活出味道。 但如果你爱好冲浪滑雪潜水足球蹦迪音乐节等等 不愁生活不丰富。如果你英语好性格外向文化兼容 也不愁找不到世界各地的朋友。 国内需要卷工作的能力 国外需要活得精彩的能力
@YIFENGWU-us6xt
@YIFENGWU-us6xt 5 ай бұрын
谢谢你,岛哥,我目前在马来西亚留学,看了这期视频确实有收获
@anubis1119
@anubis1119 8 ай бұрын
说的太准确了,别人的分析脚还在地上,小岛的已经离地三尺了
@Cleav3r
@Cleav3r 8 ай бұрын
个人观点,润也是要挑对润的地方。尽量选择那些文化相对多元的移民国家譬如美加澳,或是像新加坡这种华人占社会主体的国家,这样你润完后生活的会幸福很多,因为你身边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移民背景,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少数派”被孤立而完全无法融入当地。我不太推荐润去意法德这种历史悠久文化相对单一的“老”牌国家
@mythlee1997
@mythlee1997 8 ай бұрын
润德国🇩🇪太难了,最喜欢的国家。
@jacopozanello1532
@jacopozanello1532 8 ай бұрын
没事现在意大利也和美国差不多了,除了一些文化差异,在社会结构上区别没有很大,外国人也很多,米兰最大的姓前五有两个中国的,法国不了解但是据朋友说也是和意大利差不多,而德国应该跟符合你的描述
@yiqin2423
@yiqin2423 8 ай бұрын
法国不是都快黑了吗?最符合你描述的是北欧那些国。
@Allen256-zh3jx
@Allen256-zh3jx 7 ай бұрын
@@mythlee1997德國開銷太大了
@JiaxiangSun-ee5yb
@JiaxiangSun-ee5yb 7 ай бұрын
日韩呢?
@buttercupz3080
@buttercupz3080 7 ай бұрын
小岛声音真好听。❤❤❤❤❤❤
@Boloprincess
@Boloprincess 28 күн бұрын
你的聲音真好聽❤😊
@ripplehe
@ripplehe 8 ай бұрын
留美国20年的老留学生说两句:1. 普通家庭学霸拿奖学金来美读书工作是很好的选择 2. 工作在东西两岸很好,文化包容,融入非常容易。
@TheOne-ln5zx
@TheOne-ln5zx 8 ай бұрын
其实总结就是,只要你个人足够优秀,选择去哪都不会太差。
@thomasw4115
@thomasw4115 8 ай бұрын
芝加哥居民觉得只提东西两岸有点不合适😂。其实这玩意就是在哪赚钱多 在哪发展好的事,你厉害在哪里都舒服
@ericlam612
@ericlam612 8 ай бұрын
@@TheOne-ln5zx 你說的不完全對,其實大部分人都是一普通人,孟加拉國普通人和加拿大普通人下限可差距大了
@satoshi9704
@satoshi9704 8 ай бұрын
@@ericlam612 也没什么人考虑去这种国家当普通人,这些人比走线的人估计都要少。就拿中国和发达国家对比,都当普通人,哪种生活方式自己能接受,那些出去好些年了最后还是混国内互联网的人在海外活着也挺累的。
@brianwang1980
@brianwang1980 8 ай бұрын
平心而論,如果不是特別優秀,在歐美國家比在亞洲國家過的生活好太多了,如果是頂尖人才在國內的發展機會才會多很多。
@jasontang9221
@jasontang9221 8 ай бұрын
岛哥仿佛把我这几年的人生轨迹说了遍😄:在澳洲留学-绿卡-工作-去到政府工作,躺平XD
@GeraltTang
@GeraltTang 7 ай бұрын
政府公务员有专门的网站吗 还是在seek上定期看啊😂
@wsophia8235
@wsophia8235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 二十多岁就躺平了
@kevinjia3635
@kevinjia3635 8 ай бұрын
讲得挺靠谱。
@TheJustneon
@TheJustneon 7 ай бұрын
很少见这么中肯讲出国的视频。作为出国20年的人,很赞同作者的观点
@user-xz9uw7wh8u
@user-xz9uw7wh8u 6 ай бұрын
其实小岛讲的就是很平常和客观的道理与分析,但是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同胞是因为受了气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过得不如意而导致想法和观点非常偏激
@HuangDa-tt1lw
@HuangDa-tt1lw 27 күн бұрын
一说就是不好,一问就是不回😅
@Angousonly
@Angousonly 8 ай бұрын
细说深入交流
@weinamao96
@weinamao96 8 ай бұрын
出国留学,你得找到实习,再找到全职工作,拿到H1b,公司办绿卡,等5年再拿绿卡。着每一段都是一次筛选。淘汰了很多人。留学润并没有很容易
@happyday_8888
@happyday_8888 8 ай бұрын
美国不是全部
@GoddamnAxl
@GoddamnAxl 8 ай бұрын
岛哥讲的很好, 但是我就"能接受高收入且平淡无聊生活的人才适合出国"想补充一点: 平淡无聊其实是很主观的一个感受, 完全取决于想润的人的兴趣爱好. 举个例子, 从生活上来说, 如果你是个喜欢在大公路上骑自行车, 回家在车库里捣鼓木工, 周末还喜欢去爬山涉水的人,. 又或者是从文化上来说, 喜欢在体育赛事现场吹着牛皮喝着啤酒, 晚上想去听听某某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 周末还想去听个摇滚的, 那可能呆在北上广才是平淡无聊. 在国内也可以做这些事情, 但是综合种种其他因素比如文化上的不给力, 生活水准, 上班时长和收入, 有时还得担心孩子卷不过别人, 就是会让一切都变的很困难. 总结来说, 出国前最好能明白自己追求的生活和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 也许"平淡无聊"的生活对你来说才是最有意思的.
@kobebryant6844
@kobebryant6844 8 ай бұрын
wow cool thx for sharing
@user-lk2uv9ym1x
@user-lk2uv9ym1x 7 ай бұрын
其实这些活动国内也有,你只要有钱国内国外这些活动都能享受
@kobebryant6844
@kobebryant6844 7 ай бұрын
@@user-lk2uv9ym1x 可是中國就很少有正常工時不加班的工作 朝九晚五不加班薪水就少的可憐
@freedom-ue1jt
@freedom-ue1jt 6 ай бұрын
​@@kobebryant6844是的,这话中肯
@zoecarter2496
@zoecarter2496 5 ай бұрын
从生活上来说, 如果你是个喜欢在大公路上骑自行车, 回家在车库里捣鼓木工, 周末还喜欢去爬山涉水的人,. 又或者是从文化上来说, 喜欢在体育赛事现场吹着牛皮喝着啤酒, 晚上想去听听某某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 周末还想去听个摇滚的, ----------本还在想视频中说的无聊是什么,看到你的描述,简直乐开花,这就是我向往的哈哈
@millsonliu
@millsonliu 7 ай бұрын
大外宣實至名歸,人各有志.加油.
@user-jb5mc1kj8q
@user-jb5mc1kj8q 8 ай бұрын
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润是要让自己生活质量提高(减少无意义社交,高工资低压力工作),如果自己评估后并没有把握做到这些,普通人都是不推荐润的
@fluffyunicorn-hp4x
@fluffyunicorn-hp4x 8 ай бұрын
怎么不推荐润? 一个用vpn 就要没收全部海外收入,护照都要上交,海关剪护照的邪恶国家不是应该改跑多远就跑多远?!
@user-uo3oy6xf4k
@user-uo3oy6xf4k 8 ай бұрын
​@@fluffyunicorn-hp4x护照上交?那干嘛给办护照,逻辑上就不通唉
@tumimimi
@tumimimi 3 ай бұрын
​@@fluffyunicorn-hp4x真服了,你从哪儿看的,大家平时梯子想怎么挂怎么挂,谁没事儿干抓你啊😂
@RLGOLF
@RLGOLF 8 ай бұрын
加州快餐店像麦当劳和肯德基马上要实行最低工资20美元/小时了。这是最低收入参考。美国目前工作机会比较多失业率4%左右。不过同时房租和生活成本比较国内还是贵一些。可能最低工资也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加州对非法移民的保护越来越多。像明年开始非法移民也可以得到医疗保险的政府补助和老年人的免费退休医疗保险等。
@user-jb3ps3bs4g
@user-jb3ps3bs4g 8 ай бұрын
中国8元人民币一小时,
@user-qm1nq5fk2l
@user-qm1nq5fk2l 8 ай бұрын
问题是黑工在范围内不?黑工能竞争过老墨不?
@Dhsu4321
@Dhsu4321 3 ай бұрын
說得挺中肯。👍🏼
@laneyzhang6838
@laneyzhang6838 7 ай бұрын
岛哥说得好好
@user-mw7yd5zp7k
@user-mw7yd5zp7k 8 ай бұрын
学生出国可以有一段适应期,还是很珍贵的。留在国内时间越长,沉默成本也越高。 我是清华的硕士,相较于出国的同学,国内工作的性价比还是低了点。但是吧融入不同种族生活,这种细节问题可能只有当事人才能清楚。
@richardliu4939
@richardliu4939 8 ай бұрын
清华出国跳楼、跳高架桥、自燃、自戕的人不少,包括好几个博士,清华的出国比较容易,在国内的环境友好,到国外的落差大,心理差一点的承受不住就....。
@user-li8sm6ft5b
@user-li8sm6ft5b 8 ай бұрын
我的观点就是这样。90后,00后,如果一毕业就进入私企,基本很难救。教育有问题,没办法。我是90后,当年也被深刻影响过。什么媒体,老师,思想很难不受影响。就是一切向钱看,想挣快钱,不知道什么是生活。 但是路线已经变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早改成以人民为中心了。 其实看共产党,就看它以什么为中心就行了。 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个阶段性的选择,肯定有人付出代价的。
@user-vr6pz3wn2e
@user-vr6pz3wn2e 8 ай бұрын
​@@user-li8sm6ft5b社火价值观导向很重要
@user-pt7os7qy7j
@user-pt7os7qy7j 7 ай бұрын
补充一点学生出国的必要点,第一是语言,如果无依无靠,语言不通的时间段会非常难熬,尤其是非英语国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第二,现在国内很卷,但是卷也代表强,而在国外有时候环境非常宽松,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可能会过得非常随意,不学习,甚至沾染了各种坏习惯,第三,通常来说,对于专业知识,你学到的会更适合在国内的知识,在国外,语言关可能导致学习困难,所以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自己家里不需要你特别气恼,自己不是特别有志气的,躺着在国内舒服的多。
@jjiji-pm6ii
@jjiji-pm6ii 6 ай бұрын
': 这个世界的真正治理者既不是美国,也不是联合国,而是贝莱德、先锋、道富这几个头部的跨国的资管公司,它们管理的不仅仅是金钱,它们管理的包含了军事资产在内的全部的资产,我再重复,包括军事资产,所以它们才有组织动员发动战争和结束战争的能力。这不是信口开河,这是铁一般的证据支撑的。 ': 中国人民的文明程度已经达到了当今世界几乎是最高水平,可是,中国的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我们的官僚体系远远低于中国老百姓的文明程度。官僚文明程度低于中国老百姓的文明程度,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我们特有的这样的一个中国的现象。你说是不是中国的文明程度也有扭曲呢?是的,是有扭曲的,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着某种必然的…… 中国大概有十万人目前的构成中国的一个特定的超然的统治集团,或者叫既得利益者。这十万的净值人群的人均的平均的财富水平是十个亿,也就是说这十万人控制了一百万亿人民币的资产。不光是控制资产,他们也控制了大部分的权利。这个权利包括了政治权利、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包括了经济的权利、财政主权、金融主权和要素权利,也控制了文化权利、教育、学术、传媒。中国也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群体的文明程度是极低的。可能好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 但我必须说,这十万人的文明程度跟十四亿人的文明程度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 英国人说,一百年之内印度都无法超过中国。这个话说的绝对了。两个绝对:第一个,中国这十万人怎么办呢?就是老百姓用什么方式来教育这十万人是个大问题。现在教不好啊,你怎么跟他说他都不听啊,他非要往北非、中东、拉美的道上走啊,他就是通过财政,扭曲的财政、扭曲的税政,通过极为诡异的金融操作,累积了百万亿级别的财富,而且这个财富无法让他完成司法确认。所以我们处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DavisElla-bt3kd
@DavisElla-bt3kd 8 ай бұрын
😂在樟宜机场看岛哥的视频。哈哈哈
@user-fk5ic6dk6m
@user-fk5ic6dk6m 6 ай бұрын
这期也太真实了
@user-xd1od8gb6e
@user-xd1od8gb6e 6 ай бұрын
粉紅專用頻道。
@chenqin415
@chenqin415 8 ай бұрын
作为一个新加坡国立大学当年的学生我得说。。。服完两年兵役后,A水准考试当时勉强死背硬记下来内容都差不多忘得一干二净了。要和来新加坡的留学生竞争真是不容易。新加坡大多数是华人,沟通、打工不成问题,不过新加坡所有学科都是用英语教学,中国留学生来此得先学好英语。
@kvn1806
@kvn1806 8 ай бұрын
我认识的有那种学历不高不会英语的中年人在新加坡打工好像日常生活交流也没问题吧,我也不知道人家在外怎么做的
@user-wl1fz4vb5u
@user-wl1fz4vb5u 8 ай бұрын
读的本科吗还是研究生,我有个同学之前说要去新国立读研也不知道为啥没去,可能没满足条件😂
@chenqin415
@chenqin415 8 ай бұрын
@@user-wl1fz4vb5u 20年前的本科生,当时周围很多的中国留学生都是新加坡政府给奖学金来的。
@updogg1128
@updogg1128 8 ай бұрын
@@chenqin415事实是优秀的sm123早跑美国了
@user-bw6hw1qc6d
@user-bw6hw1qc6d 8 ай бұрын
八九十年代出国的都是没钱的人,主要都是福建广东人,都是村里人借的,只要是你要出国,村里人都会借给你钱,福建广东很多村都是华侨村,一百年前吃不上饭的坐船去东南亚,福建从朱元璋开始就是最穷的地区。
@alexhu9145
@alexhu9145 8 ай бұрын
岛兄 你说的太真太实了 🤪不知道会不会吓得别人不敢出来 ,但出来看看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但如果卷不过别人 换个地方卷也是不错的选择😅
@LeaonChen
@LeaonChen 6 ай бұрын
看了岛哥的视频,身为国内一个新一线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感悟很深。今年打算出国读研再读博,国内考研门道太多了,而且这两年困难重重。去年想考一个比自己学校层次高一些的学校,感觉被压分挺严重的,而且理论题超纲了一半。擦边进复试,辅导机构老师说要给钱,当时没给。复试感觉回答挺不错的还是给了低分。 今年考本校,给老师礼都送好了,保证英语过线就有能上,结果今年专业大缩招,我们学校研究生不招我们专业了。在家附近找亲戚去考一个学校,结果那老师说我们这啥都缺,就是不缺学生。各种嘲讽我为什么去年没考上啊,说别以为给钱送礼我就能帮忙,实在帮不上也别出去瞎传影响我们学校名声。 回家就和父母商量,找本科老师了解她读博出国的事,全家一拍即合。开始还有些犹豫担心要不要出,是不是在家是个很稳定的选择。我爸就说咱没必要和这么些人赌不确定的未来,国内还没开始面试呢,那边都要开学了。你现在还是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想尽办法提升自己,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事你不用考虑,有我和你妈呢。咱用最快的速度拿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不跟他们走一个赛道了。不管提升多不多都是我们共同的选择,也不要后悔。父母愿意和你共同承担结果好坏,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听完我还是挺感动的。😢
@niuboyiy
@niuboyiy 6 ай бұрын
看不出来门道很多,你在国内的话学历这块送礼是真没用,除非你能量特别大,那要是这种你也不必须卷那种学历了,还是尽自己所能考个好成绩吧,今年我有个室友初试过了,复试大概差个10名左右吧,说在学校认识不少人,又是大姨又是大舅的,吃了几顿饭,最后还是没学上😂
@LeaonChen
@LeaonChen 6 ай бұрын
@@niuboyiy 身边朋友有考艺术院校的,初试必须报老师的机构,过了再交二十个复试保底钱。还有一个去年考一个学校第一,复试没交也给刷下来了。可能是我们专业问题,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反正我了解到的学校和老师都挺黑的。我给本校老师说,老师张口就要三四个,说也就你是咱们学校学生,不然我也不能帮你。哈哈,不整这些了,三月就跑路了。
@TGCN-S-scheme
@TGCN-S-scheme 6 ай бұрын
@@LeaonChen 那就是你专业或者学校的问题。这种事爆出来的也不少,前几年不是就有文科的一个学校强行压低一志愿学生的分数嘛,搞得人家其他学校也调剂不了。 我是理工科的博士,我考研的时候有同学就是提前和老师见面,吃饭,送钱,老师满口答应,但是依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得过线。我们都以为老师有多大功劳,结果我读研了,和老师们多交流了以后才知道,科研压力,教学任务都很重呀,谁天天管一个新生呢,你就算过了线,招不招也不是老师们定的,我们组的教授在校内虽然不争职务,但是学术水平相对较高,也是发过nature子刊的大佬,但是在招学生这块也一样是听学校的(也可能是他不搞这些东西)。你要是过了线,那没问题,打个招呼,你问题不大的话,大概率就进来了。我们组现在加上老师也有50个人了,已经是比较大的组了,大家都是正常进来的。而且不管是我舍友啊,在校内碰到的同学啊,还说出去汇报和大家聊天啊,也没听谁说过相关话题。 这种情况在国内是没办法的,不过国外也一样有,赞助什么的,也都是明着来。 你有个好父母,能带你了解这么多,广义上的大部分普通学生只能靠自己。 国外的学历目前在国内找工作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再过几年就不一定了。虽然不在一个赛道,你也要好好加油。
@anotherkyo6261
@anotherkyo6261 6 ай бұрын
​@@LeaonChen艺术类真没办法,这个大部分考生及其家庭也体会不到你们的难处。
@LeaonChen
@LeaonChen 6 ай бұрын
@@TGCN-S-scheme 学长说的对,无论在哪里提升自己才是至关重要的。硬实力到位了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祝您学业顺利,前程似锦。
@nocturvance4962
@nocturvance4962 8 ай бұрын
現在還會講潤的人,應該是不知道或沒關注那些美國日本的甜甜圈的人。 說真的,有能力的人,用正規方法去國外,無論是公司外派、海外工作、投資、留學,這些合法的方法外國都歡迎,走線的人那才能叫潤,那些人在國內沒能力生存,梭哈一把到國外,在國外很難生存,更何況美國還有更勤奮的阿三老墨,走線過去的都妄想躺平就能賺大錢住大豪斯,那些人有可能能比阿三老墨還積極勤奮嗎?
@zztopz9797
@zztopz9797 8 ай бұрын
真话
@user-bt4fd8xm8y
@user-bt4fd8xm8y 8 ай бұрын
这头像,难道是常公
@NOCOS.
@NOCOS. 8 ай бұрын
也只有甜甜圈才能在大陆网络平台发出来,我之前关注一个国外留学然后在当地找了个工作,人家就应网友要求介绍下工资福利和公司环境,视频当时一百多万播放,然后就全网下架了我这个评论不是在争论哪种人适合润,而是我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甜甜圈可以在国内大火,而我关注的up主却要全网删视频😢
@user-pz7xh2ph4t
@user-pz7xh2ph4t 8 ай бұрын
润出去并不是单纯为了暴富 到哪里生活都困难起码 出去有希望 美国毕竟资源多
@user-vi9bx9pl4b
@user-vi9bx9pl4b 8 ай бұрын
​以他的能力,你觉得他能稳定产出几个十万+的视频内容?
@ZNWGDS
@ZNWGDS 7 ай бұрын
移民这种事其实就跟工作或者创业一个道理,运气>天赋>努力,有的人家里有的是钱,想怎么润怎么润,再要么就是有天赋能力的那种,靠技术,不管去哪都靠谱,在么就是那种运气高的,走线或者去打工能不会被坑,有贵人帮忙,所以说有条件运气好去哪都风生水起,没条件没运气去哪都吃亏都遭罪
@jacklinzhou
@jacklinzhou 6 ай бұрын
我老家农村的,出国应该给我家这样的普通人逆天改命了,二十年多年前我父母偷渡出国,费用大概十几万人民币,来到西班牙后辛勤工作二十年不间断,现在他们退休有自己的养老钱,不是大富大贵,给我留了房子和车,我受过高等教育本科加硕士,这里考大学真的不难,提一下这里失业率高,但是我失业也不害怕,毕竟有父母已经给我兜底。如果你什么都要靠自己一个人,出国就要考量考量了,想想自己能不能在当地社会立足。感谢岛哥提供高质量视频
@dupity
@dupity 3 ай бұрын
20年前,还有十几万人民币,也就是赶上了中国本世纪初的高速发展,现在在中国都是让人羡慕的家庭;我家农村,零几年家里还欠钱,我现在都985本科到硕士毕业,农村一个二层小楼,城市一套房
@namelesstag7878
@namelesstag7878 3 ай бұрын
二十多年前就有几十万?你家当时要是不润,现在过得也不会差,我舅十几年前白手起家开厂就赚了几千万,儿女出国留学旅游都不是事
@Feb.-vk2du
@Feb.-vk2du 3 ай бұрын
0几年你的父母就能拿出十几万现款,你家在国内生活也不会差的。我家那个时候资产都是负数
@Dhsu4321
@Dhsu4321 3 ай бұрын
你現在有你父母的膽魄嗎?🤔
@user-wn3hb3vc1v
@user-wn3hb3vc1v 3 ай бұрын
你二十多年前十几万,你去上海买几套房子都比去西班牙好
@KossLee
@KossLee 8 ай бұрын
难过,已经读到硕士了,再留学只能读博了。不过博主说的到大城市读书的建议是真的很中肯,回顾自己过去的这几年,本农村人真的很感谢在北京和上海的读书经历
@pplp5171
@pplp5171 8 ай бұрын
如果硕士毕业不久,自己也能接受的话,可以再读一个硕士的吧
@chesterlee8606
@chesterlee8606 8 ай бұрын
​@@pplp5171再读硕士?
@eee7679
@eee7679 8 ай бұрын
可以读二硕的,为了去找工作先拿一个学签太常见了
@KossLee
@KossLee 8 ай бұрын
@@pplp5171 嗯嗯,感谢您的建议
@binyu8131
@binyu8131 7 ай бұрын
二硕,甚至本科,都可以的
@eee7679
@eee7679 8 ай бұрын
这期视频应该所有海外留学生都能有极其强烈的共鸣😂
@jjiji-pm6ii
@jjiji-pm6ii 6 ай бұрын
': 这个世界的真正治理者既不是美国,也不是联合国,而是贝莱德、先锋、道富这几个头部的跨国的资管公司,它们管理的不仅仅是金钱,它们管理的包含了军事资产在内的全部的资产,我再重复,包括军事资产,所以它们才有组织动员发动战争和结束战争的能力。这不是信口开河,这是铁一般的证据支撑的。 ': 中国人民的文明程度已经达到了当今世界几乎是最高水平,可是,中国的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我们的官僚体系远远低于中国老百姓的文明程度。官僚文明程度低于中国老百姓的文明程度,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我们特有的这样的一个中国的现象。你说是不是中国的文明程度也有扭曲呢?是的,是有扭曲的,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着某种必然的…… 中国大概有十万人目前的构成中国的一个特定的超然的统治集团,或者叫既得利益者。这十万的净值人群的人均的平均的财富水平是十个亿,也就是说这十万人控制了一百万亿人民币的资产。不光是控制资产,他们也控制了大部分的权利。这个权利包括了政治权利、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包括了经济的权利、财政主权、金融主权和要素权利,也控制了文化权利、教育、学术、传媒。中国也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群体的文明程度是极低的。可能好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 但我必须说,这十万人的文明程度跟十四亿人的文明程度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 英国人说,一百年之内印度都无法超过中国。这个话说的绝对了。两个绝对:第一个,中国这十万人怎么办呢?就是老百姓用什么方式来教育这十万人是个大问题。现在教不好啊,你怎么跟他说他都不听啊,他非要往北非、中东、拉美的道上走啊,他就是通过财政,扭曲的财政、扭曲的税政,通过极为诡异的金融操作,累积了百万亿级别的财富,而且这个财富无法让他完成司法确认。所以我们处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rusttk5276
@rusttk5276 7 ай бұрын
岛哥讲讲那个新加坡爆粗口被调查的人呗,我对新加坡的执法流程和系统很感兴趣
@JFnter
@JFnter Ай бұрын
中肯,这条要点点赞
@mxqy
@mxqy 8 ай бұрын
留学生往家里寄钱如今基本不可能,2000年以前很正常。那时候中美收入差距太大了。中国一个城市人的月收入才几百人民币,而美国研究生助教可以免学费之外每月拿上千美刀。 现在中美收入差距虽然还是很大但远没有以前那样悬殊,加之通胀,自己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今年加州的助研助教还罢工要求涨薪,因为生活太艰难了。另外,美国大学学费这些年疯狂上涨已经贵的惊人,以前可以靠打工挣学费,现在美国人没钱就得借学生贷款,外国人就只能自己先搞定学费再考虑留学吧!
@gli6230
@gli6230 8 ай бұрын
可能岛哥的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思想了
@wolfjr5219
@wolfjr5219 8 ай бұрын
@@gli6230我看他他的思想就是中國思維為基礎,亞洲(實際就是馬六甲彈丸之地)思維為輔😂歐美他的經驗基本就是出差經歷加道聽途說而已😂
@laojizhou20
@laojizhou20 8 ай бұрын
亲身经历,比较准确
@ouoh1
@ouoh1 8 ай бұрын
老是有人觉得外国就是美国
@TheKhtan
@TheKhtan 8 ай бұрын
是这几年和中国脱钩各种生活成本暴涨
@user-lz1os2qe8z
@user-lz1os2qe8z 7 ай бұрын
上个月回国也是被问到这些问题……我的回答跟小岛基本一样,如果你不是卷王或者想要出人头地搏个好前程或者要求高些的社会地位,能出就出……在国内爽的时候是大爷,但有时候不得不是狗,在国外基本不用想做人上人,但基本大多时候活得像个人。。。
@jackylee692
@jackylee692 7 ай бұрын
岛哥出一期视频讲讲哈以冲突呗
@RollingFishball
@RollingFishball 3 ай бұрын
非常现实且中肯
@alcorkkk2178
@alcorkkk2178 6 ай бұрын
其实对于我这种没什么大追求的人来讲感觉出国其实也没那么好,而且大部分国家的治安不如国内,我还是挺怕死的😂。我家里经济条件还不错,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毕业后找个工资还过得去的工作就可以了。(真得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
@user-zl5lv6ij8n
@user-zl5lv6ij8n 2 ай бұрын
有钱润个球啊
@huilingzhai5172
@huilingzhai5172 7 ай бұрын
不觉得国外无聊,有趣的是不同的东西,适合不同的人。我不喜欢国内的嘈杂,消息封闭和敏感,和商业化,美国的户外,好山好水,对动物的友善,都让我很舒服。工作上,除非在高层,不然也没那么多政治
@GraceZhang-fn9mx
@GraceZhang-fn9mx 8 ай бұрын
我是澳洲硕士才毕业回国,明显感觉今年国内的就业形式严峻很多。就算你是国外QS排名很靠前的学校,回来依旧没有工作,因为没有所谓的工作经验没有证书各种原因。所以在想去澳洲读个GD专业润个PR出来,也算给自己多一条后路。
@aimerninelie2582
@aimerninelie2582 8 ай бұрын
看专业的,不过就业形势确实差
@izzyEng
@izzyEng 4 ай бұрын
是的,见识能改变命运,勇敢迈出第一步是值得赞许的,但如果没有计划地行动便无法融入海外生活,我建议每一位朋友出来之前都先掌握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无论求职还是学习都是先人一步的资本。 英语不难学,我主页有更多英语学习影片,祝各位都能奋斗出更好的人生。
@openzzf9937
@openzzf9937 8 ай бұрын
能在淡水和海水中生存的鱼没几种,河鳗,鲟蝗鱼。其中一些生活在海里,但会溯溪产卵。但多数淡水鱼去海里是死的。 个人认为,在国内润回自然的省只有闽粤桂。而且历史应该有400多年了。出去见世面,回来定居都有记载。出去定居和回来修祠堂都是很自然的事。不像其他某些地方,毅然决绝,断根断连。你先搞清楚自己是什么鱼,在外面有没有生态链,不然很容易GG.
@adriaticy-
@adriaticy- 8 ай бұрын
讲的有意思、福建再怎么出国、还是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sebastianjane6073
@sebastianjane6073 8 ай бұрын
润回自然用的好哈哈哈,我福建人,周围出国的长辈都是两边跑,虽然在外面是黑户也能赚到很多钱,然后同时拿着国内养老金,我也是真的服,反正哪里有钱去哪里😂
@user-gt2uj6dq7f
@user-gt2uj6dq7f 8 ай бұрын
说少了一个省,还有浙江省。浙江人在外也很多。
@ming3481
@ming3481 8 ай бұрын
​@@user-gt2uj6dq7f😅浙江人在这里留个号
@hufranklin9925
@hufranklin9925 8 ай бұрын
关于“淡水”、“海水”这个比方我觉得老兄可以展开讲一讲,我就说说我的一点儿见解吧: 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都讲究一个“编户齐民”,于是乎【民族意识】某种程度上基本等同于【国族意识】 而出去了,就意味着多少要脱下【国族意识】这层“马甲”(注意,只是脱,扔不扔还不一定哈),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历史,有些人“脱马甲”的时候就不免会手上“没轻没重” 适不适合出去,我觉得就得看你对这两层“马甲”是个什么态度和认识了 反正嘛,至少很多婆罗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是挺拎得清的;至于华人……哎呀我感觉我不好说……😂
@zhangyipeng8329
@zhangyipeng8329 8 ай бұрын
我的建议是 想润尽润!因为走线的大概在国内也是个拖累。
@hongjunwang-hk5dj
@hongjunwang-hk5dj 6 ай бұрын
说的很好👍
@shawnauyeung4107
@shawnauyeung4107 6 ай бұрын
我自己就是在外读的本科,但是疫情回国之后,工作了2年,以及不太适应国内的大环境的,职场,人文,加班文化等等,准备明年读研究生,然后留在海外工作生活了,毕竟本科在当地也建立了一些人际关系,同学同事啊,当地华人朋友啊,自己也有些远房亲戚😂。起码再回去的时候,能有朋友来接个飞机,租房前还能蹭一下朋友的house。。。。😅
@peiranliu2965
@peiranliu2965 8 ай бұрын
说个岛哥没提的点吧,其实你说的能出来留学就出来留学这个事,你忽略了一个点:就是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很多同学虽然确实如果能成功出来,学校水平上会有一个小的跃迁,但是以他们自己学习的能力,他们是出不来的,更别提还能自己研究勤工俭学,省钱这些东西;这个能力其实比卷分数更稀缺,从这个角度说有这样的能力的人是应该配得上更好的学校的也谈不上什么升一级;至于中产之上的那种,不怎么在乎钱可以直接把孩子送出去甚至全包中介的那种,这个我不配评价
@owenhu9785
@owenhu9785 8 ай бұрын
补充的很到位,我第一点想到的也是这
@user-mn7zf6yk9l
@user-mn7zf6yk9l 8 ай бұрын
有信心和毅力自费去国外留学的,在哪个省考211,985都不难,多听听张雪峰的建议更好
@leoooooon0
@leoooooon0 8 ай бұрын
所以又回到了最初那句话,有能力的人在国内也能有个还不错的生活,能力不行的人也只是想想。所以说社会分层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其实中国经历了解放,文革,改开等连续一系列动荡,完全靠三代以前家产坐吃山空的少之又少。能花的起钱找全包中介的家庭,其实智商基因什么的都不差的。这样的人出国只要想认真混,就是没有家庭也不见得会很差。
@atlksati5067
@atlksati5067 8 ай бұрын
留学很容易。。直接东南亚留学社会大学。边打工边旅游边移民。这些国家移民很容易,一个月就搞定,怀揣几千人民币落地就办长期签证
@morgan4504
@morgan4504 8 ай бұрын
@@user-mn7zf6yk9l 我就是末流985的呀,然而这学历啥用没有
Заметили?
00:11
Double Bubble
Рет қаралды 3,3 МЛН
狼来了的故事你们听过吗?#天使 #小丑 #超人不会飞
00:42
超人不会飞
Рет қаралды 65 МЛН
КАКОЙ ВАШ ЛЮБИМЫЙ ЦВЕТ?😍 #game #shorts
00:17
Poopigirl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 МЛН
I Need Your Help..
00:33
Stokes Twins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6 МЛН
【小岛浪吹】中国C919大飞机到底怎么样,美国为什么没有制裁?
21:44
小岛大浪吹-非正经政经频道
Рет қаралды 939 М.
Wang's News Talk| Shanghai Halloween, Chinese Youth Are Awesome!
27:43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时长30分钟) Ray Dalio
31:00
Principles by Ray Dalio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 МЛН
【小岛浪吹】论中国梦与蛋炒饭的关系
21:47
小岛大浪吹-非正经政经频道
Рет қаралды 782 М.
【小岛浪吹】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不行了?
22:39
小岛大浪吹-非正经政经频道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 МЛН
从中国“润”出去的基础常识(揭秘)
35:37
翟山鹰-中共倒台的预言家和见证者、揭露中共内幕专业户。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7 М.
5 НЕЛЕГАЛЬНЫХ гаджетов, за которые вас посадят
0:59
Кибер Андерсон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 МЛН
Топ-3 суперкрутых ПК из CompShop
1:00
CompShop Shorts
Рет қаралды 488 М.
What model of phone do you have?
0:16
Hassyl Joon
Рет қаралды 76 М.
Очень странные дела PS 4 Pro
1:00
ТЕХНОБЛОГ ГУБАРЕВ СЕРГЕЙ
Рет қаралды 416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