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浪客行”對人心描寫的太過深刻、太多晦澀的寓意,一般單純找樂子的人看不習慣吧。 你說沒有原創性嗎?雖然角色都是原本就存在於“宮本武藏”原作當中的,故事流程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還是有相當大程度的改編吧,例如小次郎在原作中也不是什麼聾啞人啊... 雖然看過原作的人,可能能夠推測出大致的劇情走向和角色的結局吧,但是“浪客行”當中對於其中角色思想、意念的刻畫,和身心靈上的成長,才是最讓人醍醐灌頂、回味無窮的地方吧! 我其實小時候就看過我爸給我看的“宮本武藏”小說,最近又看了“浪客行”,所以我才想來比對看看其中的差異。但是,就以“影片裡的這部電影”來說,看過“浪客行”以後的我覺得它的內容還是輕浮很多的,畢竟它只是一部短短的電影啊。可是“浪客行”卻能讓我感受到作者在哲學上的思辨和體悟。 你說“灌籃高手”能紅也是這樣的原因吧。雖然我沒有特別去看,但是我知道他是一部承載青春和汗水,每個角色貫徹自己的信念的一部作品,不過它在哲學思辨上應該沒有“浪客行”來的那麼抽象,又是以平民大眾會喜歡的籃球作為題材,所以才能脫穎而出吧。不然你說原創性,籃球這樣爛大街的運動題材隨便一個人都能畫,但是又不是每個人能夠把角色描繪的立體那樣生動。 Btw,雖然浪客行在華文圈沒有很火,但是在英語圈好像其實挺火的。像“浪客行”和“海盜戰記”這樣探討哲學的漫畫作品,前一陣子也因為“I have no enemies."的迷因而掀起了一片風潮,這兩部作品我也都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