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派!龍樹如何影響大乘佛教的發展?晚期中觀|顯密合流|應成|自续|破邪|瑜伽行|破執|中觀|唯識|空说|一切法|無相|中道|破邪顯正|悲智雙運|三論宗|三分法|名言假立【11/13印度大乘】

  Рет қаралды 5,936

Riverside Study Club

Riverside Study Club

5 ай бұрын

從佛教的角度講,對於根器好或者根器利的人來說,破而不立是一種非常銳利的方式,禪宗不立文字的說法就是受其影響。
但是它消極的一面,就是對於根器頓的人,特別不容易把握,而實話實說,大部分人這事兒不容易把握。尤其是破而不立它的目標是什麼?它的目標是在於破,而不是在於立。很多人把它當做了立的方式。什麼意思呢?給了你一把刀讓你砍別人,結果沒使好,經常砍到自己,雙截棍本來是打別人的,舞不好,經常打到自己的腦袋。
-----------------------------------------------------------------------
#佛教 #信仰 #智慧

Пікірлер: 27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5 ай бұрын
在上一期的基础上重制本期,对大乘中观派的早期和晚期部分做了补充,看过上一期的朋友,请从17:30处,开始观赏,给您带来不便,敬请理解。
@petechan7060
@petechan7060 5 күн бұрын
🌻
@longson74
@longson74 4 ай бұрын
謝謝老師,受用學習,感恩製作分享。
@linwun5972
@linwun5972 2 ай бұрын
坦白說,所謂的「空」在佛教上有多種意涵,有些人把「空」理解成「無、消失、沒有」,這是錯誤的。如果「一切皆空」,是指「一切皆無、皆消失」的話,這就違反佛教最根本的義理:因緣、果報、輪迴了,就變成「斷滅相」了。大乘佛教並沒有支持斷滅相。所謂的空,無論在大乘或南傳佛教裡都有提及,空是指:一直變化、無常的、不是固定的、不是永恆的、不是永存的、沒有永遠的實體、沒有永遠的虛無、超越二分限制的。所以「因緣」是「空」,「法」亦是「空」,這不是在空破空,而只是在闡釋一個基本的道理:因緣是隨時變化的、不是永恆的,所以在因緣的影響下,一切法也是隨時變化、不是永恆的、沒有永遠的實體、不能用二分的角度來理解
@jameskung417
@jameskung417 5 ай бұрын
感謝分享
@user-qg7ni6mt2y
@user-qg7ni6mt2y 5 ай бұрын
從有入無才是修行的正確方法! 諸法實相要從有入無才能有法可依循! 以下僅供參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金剛經之精髓! 金剛經在一相無相分第九所提到的: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表示我們凡夫的修行要從離眼耳鼻舌身意六覺開始,即「入流亡所」、這是須陀洹證初果的方法: 能緣外相的前五識和意識六覺攝入六塵、故稱其為入流。所謂亡所、就是阻止六塵的變幻來洗腦、讓會引起煩惱的六塵無所可入。因羞惡故不住相而生清淨心! 這類似孔子在論語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而金剛經甚至說到非禮勿想。 所以地藏菩薩才會說我們凡夫,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教我們要常常懺悔(反省)。 不住(離)法就是金剛經在一相無相分第九所提到的: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這是說斯陀含能不住法塵、即當法塵來時要意守清淨心如如不動(來而不來)、也就是說要有甚深定功、做好情緒管理(歡喜做甘願受的無畏布施)、才能情緒不起波動、用冷靜的心去面對及回應煩惱問題。知是非故不住法而生正覺心! 不生(滅)相就是金剛經在一相無相分第九所提到的: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 在金剛經一相無相分第九有段: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因為須菩提原是淨居善現天の行者,所以會喜歡在寂靜無人干擾的地方修行,來或不來皆無罣礙、因沒有分別心故曰不來不去。懂辭讓故不分別而生平等心! 不生(滅)法就是金剛經在一相無相分第九所提到的:實無有法名阿羅漢。阿羅漢名稱的意思是指先賢、又名無生卻又無法不生的能言善道者。無生就是妄想不生、心懷慈悲心而到處弘法,故曰無生而無不生。懷惻隱故不妄想而生慈悲心! 至於菩薩修行方法呢?在究竟無我分第十七有提到菩薩及如來。實無有法、名為菩薩。這和阿羅漢是相同的、因不住生死煩惱,故能觀色即空、捨法以成就佛道、以出世為目標。但又說了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因不住涅槃安樂,故能觀空即色、演法以圓滿人道、以入世為目標。並稱讚此菩薩已能如法說,亦即菩薩要依金剛經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成佛)。 其中所說的修一切善法就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悲願、神通、遍知等十波羅蜜。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亦皆含攝於其中。
@user-tj3le2ee1c
@user-tj3le2ee1c Ай бұрын
佛法37道品与12因缘法最重要,無学会落入(外道)
@ericchen115
@ericchen115 Ай бұрын
請問〈不可得〉的意思是什麼? 定義是什麼? 按照緣起的思想,空性是指一切法是相對而生,相對而滅,無實體性、無恆常性,而這樣的定義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但是為什麼又說不可得?
@SienLongChong
@SienLongChong 13 күн бұрын
《增支部 Aṅguttara nikaya 三集 65经》 「葛拉玛人!你们听着:01. 不可因为「常常听人这么传说」就信以为真。(或不实谣言故。)02. 不可因为「是大家遵奉的传统」就信以为真。(或误谬荒诞故。)03. 不可因为「是普遍相信的报告」就信以为真。(或难免疏漏故。)04. 不可因为「是有经典作依据的」就信以为真。(所载非无疑故。)05. 不可因为「符合于逻辑的推测」就信以为真。(逻辑有时穷故。)06. 不可因为「符合于常识的判断」就信以为真。(常识非真常故。)07. 不可因为「符合于模拟的推论」就信以为真。(物类各有道故。)08. 不可因为「和自己的观点吻合」就信以为真。(或成见偏见故。)09. 不可因为「符合的机率非常高」就信以为真。(或挂万漏一故。)10. 不可因为「是导师或权威所说」就信以为真。(仰慕失理智故。)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5 ай бұрын
感覺上大乘就是在這些形而上的概念法上不斷兜圈子玩弄名相耍嘴皮子,終究也只是世智聰辯的層次而已,對實實在在證悟出世間法根本毫無助益。情形就好像互相辯論,我說是A你就說是B, 我說B的時候你就偏說回應該是A,而這些形而上的辯論本質根本就是A,B是一體兩面或皆可/皆否的,但在這些大乘思想體系裡面就把玩到好像高深莫測玄似又玄的東西般。佛陀經常告誡聲聞弟子要行的中道就是要避開這些二元對立的名相爭辯,要如實見如實知,不要作對苦集滅道不相干的形而上概念的思考(所以佛陀對外道有十四無記),但徧徧去到龍樹這些大乘推手卻大玩思想遊戲。
@user-qg7ni6mt2y
@user-qg7ni6mt2y 5 ай бұрын
諸法實相要從有入無才能有法可依循! 以下僅供參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金剛經之精髓! 金剛經在一相無相分第九所提到的: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表示我們凡夫的修行要從離眼耳鼻舌身意六覺開始,即「入流亡所」、這是須陀洹證初果的方法: 能緣外相的前五識和意識六覺攝入六塵、故稱其為入流。所謂亡所、就是阻止六塵的變幻來洗腦、讓會引起煩惱的六塵無所可入。因羞惡故不住相而生清淨心! 這類似孔子在論語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而金剛經甚至說到非禮勿想。 所以地藏菩薩才會說我們凡夫,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教我們要常常懺悔(反省)。 不住(離)法就是金剛經在一相無相分第九所提到的: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這是說斯陀含能不住法塵、即當法塵來時要意守清淨心如如不動(來而不來)、也就是說要有甚深定功、做好情緒管理(歡喜做甘願受的無畏布施)、才能情緒不起波動、用冷靜的心去面對及回應煩惱問題。知是非故不住法而生正覺心! 不生(滅)相就是金剛經在一相無相分第九所提到的: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 在金剛經一相無相分第九有段: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因為須菩提原是淨居善現天の行者,所以會喜歡在寂靜無人干擾的地方修行,來或不來皆無罣礙、因沒有分別心故曰不來不去。懂辭讓故不分別而生平等心! 不生(滅)法就是金剛經在一相無相分第九所提到的:實無有法名阿羅漢。阿羅漢名稱的意思是指先賢、又名無生卻又無法不生的能言善道者。無生就是妄想不生、心懷慈悲心而到處弘法,故曰無生而無不生。懷惻隱故不妄想而生慈悲心! 至於菩薩修行方法呢?在究竟無我分第十七有提到菩薩及如來。實無有法、名為菩薩。這和阿羅漢是相同的、因不住生死煩惱,故能觀色即空、捨法以成就佛道、以出世為目標。但又說了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因不住涅槃安樂,故能觀空即色、演法以圓滿人道、以入世為目標。並稱讚此菩薩已能如法說,亦即菩薩要依金剛經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成佛)。 其中所說的修一切善法就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悲願、神通、遍知等十波羅蜜。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亦皆含攝於其中。
@user-sw6uc7og1s
@user-sw6uc7og1s 2 ай бұрын
是這樣,你褔德不足,邪見具足,真正的佛法不能切割的。只有唯一佛乘。
@nn234430
@nn234430 13 күн бұрын
正知正見 真正的修行 就是按著佛陀自悟的 四念處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法等等 如實的去修禪定 內觀 冥想 這才是佛陀的正法 在漢傳經典去尋佛法 會越走越迷惑 終不得涅盤
@ccyTaiwan
@ccyTaiwan 3 ай бұрын
敬愛的江邊學社大大您好: 感謝您在上傳的精彩影片,讓我有機會深入了解佛教各種領域的知識。特別是您製作的「01 早期佛教」、「02 部派佛教」和「03 大乘佛教」系列影片,您以清晰易懂的語言,講述了複雜的佛教哲學概念,讓即使是沒有任何宗教知識的人也能夠輕鬆理解。 然而,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我有一些疑問想向您請教: 1. 在「早期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系列影片中,您多次提到某些概念曾在「佛教哲學史」中被提及,但是似乎無法在您的頻道上找到相關的影片。請問您是否能提供更多資訊,以便我能進一步了解這些概念? 2. 「大乘佛教」系列影片似乎只到第 11/15 集,請問是不是還有四集影片尚未上傳? 您的影片讓我受益匪淺,也激發了我對佛教哲學的濃厚興趣。希望您能繼續製作更多影片,讓更多人能夠了解佛教哲學的博大精深。 m(_ _)m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2 ай бұрын
抱歉这么久才回复您的留言,感谢您对频道的支持,在您的鼓励中,我仿佛记得我刚开始接触佛学并听到吴老师课程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喜悦。我逐一回复一下您的问题: 1.按照吴老师自己的说法,也是偶然之间开始这门课程的讲解,所以按照惯例,要从佛陀的故乡开始,也就是最早的简明印度史部分,实际上只有10几期,如果纯按照顺序来讲的话,肯定是部派-大乘-密教-汉传这个顺序,但是中间因为一些原因,老师同步开启了佛教思想史、佛教哲学课等等其他角度的课程,这才有了后面继续主线课程的时候,经常会提到的分支课程表,本频道计划会按照主线课程逐一把老师的音频课分解成视频内容,主要是时间和精力问题,如果您有兴趣提早了解上面提到的内容,有2个途径,第一个是下载APP喜马拉雅 搜索“闲者知无涯” 就可以搜索到老师的大部分课程(平台有删课情况)。第二个是关注 STONE的学习笔记 这个公众号,里面有文字稿+音频课。 2.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大乘佛教大概是15集左右,您留言的时间点,刚好做到了11期。 再次感谢您的鼓励!
@ccyTaiwan
@ccyTaiwan 2 ай бұрын
您好, 非常感謝您提供的資訊。我已經找到了閒者知無涯和STONE的學習筆記,非常有幫助。 我非常期待您繼續製作影片。您的影片將佛學概念視覺化,非常有助於大眾理解。 祝您一切順利!@@Riverside-sc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Ай бұрын
@@ccyTaiwan 您的鼓励会化成我的动力,谢谢您~
@user-hv3km2ev8u
@user-hv3km2ev8u 3 ай бұрын
槃(實相平行宇宙觀察者/如是觀 )---> 神通遊戲 避免無聊 起心動念入---> 多維全息投影無限平行宇宙陣列虛擬遊戲--->成住壞空 =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涅槃宇宙之外還有其他宇宙 造物大魚/神 套娃 ?
@jameskung417
@jameskung417 22 күн бұрын
那個空在三論宗與中觀有不同講法,可以參考妙竟長老講的比較踏實。
@user-tm2cr8tq1d
@user-tm2cr8tq1d 11 күн бұрын
❌ 佛教對於「空」的說法不一。 <論>不是佛說。僅供參考即可。 <經>也有很多「偽經」。不是佛說的就不能稱為<佛經>。 佛教為何這麼複雜呢❓❓❓ 很亂‼️‼️
@LucasLee5922
@LucasLee5922 2 ай бұрын
空破空就是戲論,本質就是斷滅見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2 ай бұрын
空破空,也是空,是“相”,不必在意。
@kosabin1785
@kosabin1785 23 күн бұрын
龍樹思想嚴𧫴,何來理論上很多矛盾!?這課程也是胡說放屁!
@happyhappyabcde
@happyhappyabcde Ай бұрын
鳥山明也說悟空有自在極意的呢
@user-rf9oq5jw9r
@user-rf9oq5jw9r Ай бұрын
胡說八道,不懂就不要亂掰。😂😂😂😂😂😂😂😂😂真受不了。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Ай бұрын
做这个频道的初衷就是因为不了解佛教,您把这个频道当成一桌宴席吧,如果您是美食家,请您点破那道菜味道如何,哪里不做的不对,正确的菜谱是什么,这样您指教的不止是我,后来者也会得到您弘法利生恩惠。
@nn234430
@nn234430 13 күн бұрын
這影集是有內容深度的 說的非常好
¡Puaj! No comas piruleta sucia, usa un gadget 😱 #herramienta
00:30
JOON Spanish
Рет қаралды 22 МЛН
ПЕЙ МОЛОКО КАК ФОКУСНИК
00:37
Masomka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 МЛН
Sigma Girl Education #sigma #viral #comedy
00:16
CRAZY GREAPA
Рет қаралды 64 МЛН
Маленькая и средняя фанта
00:56
Multi DO Smile Russian
Рет қаралды 5 МЛН
華陀智慧 解析-游朱義老師薪傳古典醫學-12精神病
29:25
GOGOCourse購購課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
會通中觀和唯識要義-從修止觀的角度(音頻)
48:03
玅境長老止觀明靜系列
Рет қаралды 8 М.
¡Puaj! No comas piruleta sucia, usa un gadget 😱 #herramienta
00:30
JOON Spanish
Рет қаралды 22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