Пікірлер
@marshalllee8488
@marshalllee8488 Сағат бұрын
我來回答,因為不想要自己家的小孩去學校被割喉,於是花再多錢也要送到私校就讀
@darekkimo
@darekkimo 3 сағат бұрын
滿額免運費是消費者選擇的主因!! 之前花60元在家附近7-11領貨,發現一年都會買10次以上,就要花費600元的運費,600元可去吃大餐ㄋㄟ!!
@user-sf8cj1cp7j
@user-sf8cj1cp7j 3 сағат бұрын
劣幣驅逐良幣的制度,留不住優質的老師
@user-ng9fv5oe3t
@user-ng9fv5oe3t 5 сағат бұрын
戲都演完了 才在那邊重電
@huangkulon5378
@huangkulon5378 5 сағат бұрын
看來鴻海至少在茁壯二三十年應該沒問題,聯電走了當年的曹興誠,就一直在吃老本走下坡,其他電子五哥,好像下一棒都還懸在半空
@jefflee8850
@jefflee8850 5 сағат бұрын
路易莎的咖啡喝起來還是跟星巴克有差別, 熱美式很難喝, 第一次在路易莎點一杯熱美式才喝2口就被我整杯倒掉! 連咖啡口感都比不上星巴克, 路易莎該如何成功?
@apparitionkk
@apparitionkk 5 сағат бұрын
有時候晚上12點不用想了就是去小北採買!
@8888thompson
@8888thompson 5 сағат бұрын
笑死 哎呀都是低階的啦
@warrenweng522
@warrenweng522 5 сағат бұрын
先不管文化統戰問題, 當台灣開始也複製對岸成功模式時, 就別再說別人是盜版王國; 一個成功模式, 不該是因人廢言, 他做就模仿, 我做就複製, 成不成功的決定權在於消費者, 沒有消費就沒有產出..
@lophingkau735
@lophingkau735 6 сағат бұрын
槟城加油
@warrenweng522
@warrenweng522 7 сағат бұрын
5成良率不等於做一片賠一片; 另外, 美國圍堵事件也不單只有半導體, 遠從長程火箭, 定位系統, 航太工業等, 中國都慢慢摸索而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可怕的是因為市場太大, 中國會先內捲後開始外捲, 如同電動車依樣, 即使沒有圍堵, 中國也會走上自產半導體之路, 差別只在5年或10年, 畢竟中國是這個地球上具備最健全基建材科的國家, 而且是唯一; 8個月後的今天, 大家朗朗上口的AI群落, 是該與中國合作還是繼續走上圍堵限制的老路, 就需要政治人物的智慧了..
@user-dv1wu6fr1r
@user-dv1wu6fr1r 7 сағат бұрын
重電都大飆一波已經在下跌了,才要在這裡講,缺韭菜進場接股票也不是這樣搞的,商週真墮落
@user-dv1wu6fr1r
@user-dv1wu6fr1r 7 сағат бұрын
你自己都不會買的東西,現在講幹嘛?騙散戶?講點像樣的東西,半年前你要講重電,我還尊敬你,現在撿這些剩菜來騙流量,只認為商週就這麼點能耐,找題目的、寫稿的,都一樣墮落
@leehyunsong7001
@leehyunsong7001 7 сағат бұрын
别误导观众了 美国是不会把一个穆斯林国家变成半导体的关键一环的
@takumivoon5391
@takumivoon5391 8 сағат бұрын
讲解和理解得很好, 但马来西亚政府都会在靠近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州属发展, 因为便于交通进出口系统, 再来东马还有一个叫Sarawak联邦的地方, 别忽视他们对于半导体的重视, 虽说该联邦的“话事人”出了名的大炮仙, 但碍于现在Sarawak出产石油和天然气, 还拥有了全马来西亚最大的土地面积, 让Sarawak联邦政府积累了很多优势。 无论如何, 马来西亚加油吧~ Proud to be Malaysian~
@j9s7l58
@j9s7l58 9 сағат бұрын
马来西亚在怎样得利,最后都被种族主义,政客政权斗争玩死,就算全球半导体100%进驻马来西亚,最后还是会被其他落后国家超越.
@user-xq7bk6ck8p
@user-xq7bk6ck8p 9 сағат бұрын
我喜歡現在的~
@Fly7131
@Fly7131 9 сағат бұрын
我覺的語言部份,是他的加分要素,畢竟中文他們也是部份馬來人會的。
@zectsen
@zectsen 11 сағат бұрын
大马无论赚进多少钱,引入多少外资,都只是给一小部分人有得利而已,究其原因都是长年的贪污朋党利益所致
@nice5825
@nice5825 11 сағат бұрын
小北真的超讚
@tengma7849
@tengma7849 12 сағат бұрын
不成长,你迟早会被淘汰!尝试回到创业第一天,自我颠覆 自我破坏 自我成长!
@piercelin9338
@piercelin9338 13 сағат бұрын
科普一下!!!??大陸用語.請問你是大陸人嗎???
@user-mz3bx8yz6y
@user-mz3bx8yz6y 13 сағат бұрын
停電事小,重電股套牢事大。華城漲到九百多漲超過台積電股價,已經漲到2030年的收益。很明顯這些人應該都被慘套五年翻不了身……
@evan111406
@evan111406 13 сағат бұрын
這是商業消費心理學,利用人性貪小便宜的心理,不只餐飲業
@bogodoyandex9654
@bogodoyandex9654 14 сағат бұрын
所以马来西亚也要像amd intel 苹果,华为,海思,联发科,三星,高通,英伟达这样设计自主的处理器芯片?
@ryanwong9683
@ryanwong9683 16 сағат бұрын
原来GE係台灣叫奇異,聽到抓曬頭。😂
@088exmsv
@088exmsv 20 сағат бұрын
一、外送平台大幅成長應是疫情這幾年推升的,是台灣特有的消費習慣的改變,畢竟台灣到哪裡距離都不遠。 二、叫外送的習慣能否持續端看個人的經濟狀況是否足以支撐,畢竟通膨促使大眾能省則省,很多年輕人也只是花父母親的血汗錢來耍廢叫外送,等出社會了應該就會校正回歸了。 三、外送平台在配合商家的評價大多數都是「剝削」角色,什麼抽取營業額「30%」,高到嚇死人,店家完成開業打響知名度的階段性任務就會思考是否有其必要性,要不就是變相轉嫁給消費者,提高售價。 四、原物料的上漲,天天有感的通膨,未來電價的上揚,生活成本墊高但薪資不漲的情況下,未來叫外賣的人少,導致僧多粥少。接著可能的連僧侶都會轉換跑道了,到時候就反應加速了 綜合以上四點,300億的併購成本真的讓人有很多想像 .......
@3721moses
@3721moses 22 сағат бұрын
學了台語 台語還是很鳥 不如學英文 都少子化 國家還不栽培
@user-ys6jz6ji2p
@user-ys6jz6ji2p 23 сағат бұрын
Sora
@user-ys6jz6ji2p
@user-ys6jz6ji2p 23 сағат бұрын
都下修20幾%##
@user-ys6jz6ji2p
@user-ys6jz6ji2p 23 сағат бұрын
還有人在說這族群啊!
@user-ty5rf7oz5p
@user-ty5rf7oz5p 23 сағат бұрын
臺灣政府不關注民眾所得而只關注財富效應,臺灣央行長年操控外匯與利率促進外銷並大賺匯差而國債利息百姓吸收,外銷優惠政策賺了外匯只有資本更壟斷沒有下放基層,還因賺取外匯太多每年超印5到7%台幣造成實質貨幣大貶值( 還沒計入通膨貨幣貶值2到3%,否則貨幣以每年貶值7到9%進行中 )超印的貨幣又造成通膨形成,但央行操控利率所造成的房地產炒作資產壟斷問題,多年來央行降息對資產壟斷無有效配套措施並有心去解決,甚至撇清不干它應有的作為 ! 政府亦無整合部會做好央行漏洞配套的決心與魄力,讓有心人繼續從中牟利,而央行、政府根本無視絕大多數人民百姓因央行其作為長年身陷高房價、物價、高通膨之中 ! (用補貼壓低通膨而不升息,操控低匯率、低利率舉國債與各種熱錢借款極微利息,低利和通膨會吸引巨量熱錢流向各種金融操作,全民吸收中間損失的利差,而造就一群既得利益者) 現今臺灣改革的方向迫切需加強道德教育,只要有缺德強權政府就沒有公理,政客缺德國家未來將無以為繼,臺灣需要有德行政府與監督的公民力量儘快進行政策改革,現今只有口號治國而政策沒規劃不務實做事的政府,政見大跳票、少子化、社宅、電力、司法、文憑、物價、治安、低薪、黑金、詐騙、勞健保破產、高通膨低利率等無有效作為先不提,請執政者真誠的面對年輕人的困境,治國施政要有詳細計畫確實執行,不能只施小惠于年輕人,政策長期縱容下,房地產稅率與先進國差距數十倍(臺灣地方政府的土地公告值偏低課不到稅),中國鋼鐵 水泥 五金 建材大量低價傾銷國外,中國房市崩盤停止建設,全世界現在鋼鐵 水泥 建材價格都大跌,建築工地都用低薪外勞,一直報導營建成本暴增,以圖哄抬房價 ! 地方政府房地公告地值低到誇張,媒體上有房產專家說囤房稅課20年房產就被國家客了一個房產總價,一般人如不懂房稅還說的過去,房產專家懂還還用心計詐騙企圖誤導民眾,4.8%不是用房地合一實際購買總價課稅,哪來20年房稅就送國家,胡說八道 ! 有效的課稅應該是 : 囤房稅 = 房屋稅基(房地合一實價現總值) x 課稅稅率. 口號政府號稱世界上滔滔幸福之地臺灣,執政者政策長期縱容下,國民黨16年房價漲1倍以上,民進黨蔡總統居住正義執政8年房價暴漲1.87倍以上,所以居住正義、房市三箭應該只是口號,3任總統執政失落的這20多年來政府對於少子化、人口結構、居住正義、社會平衡的國家安全政策並沒有強力與有效的盡責作為而且缺乏遠見造成國力無以為繼,臺灣去年出生小孩13萬創新低,老年死亡也創高,10年才生1百多萬人口補不了死亡人數,長年低薪、低利率、炒房地產、炒高物價、民眾經濟支出巨大,而大建商市值大倍增,新加坡打炒房沒在預告直接突襲超暴力加稅下去造價者外國法人稅率倍增,臺灣抑制炒房不但不抓出炒房造價者並制定政策防止,還事先預告加不朔及既往還有開後門的條例在,是怎麼打炒作房地產房蟲? 臺灣房地產稅率與先進國差距數十倍,如可比照先進國房地產稅率去改革不但可增加國庫收入並供應國家建設、公勞健保等資金來源收入. 政府如無遠慮國家必有近憂,臺灣或許應該善用AI的大數據和客觀性來參與制定國家政策參考與查弊,人民行最後之表決義務可讓國家政策制度更公正長久健全,少了政客因任期的短視政策與私心圖利,既得利益者的長久壓榨,貪腐與官商勾結而傷害國家百姓權益也不易產生! 眼下臺灣cpi的數據沒反應房價與房租形成的高通膨,高房價又引發高物價.高通膨.更阻礙創業與創新產業,臺灣少子化造成陸專召生要壹千來兩百人報名的徵兵不順,大陸侵犯意圖擴大的現今,國防兵力逐漸不足,連女性都考慮徵召,招不到學生與學校倒閉頻傳,連年輕的勞工都產生嚴重短缺問題,老齡勞工又大量退休,退休年限持續往後延長,公勞保也逼近破產,這是國力與國安警訊,原有70萬外勞今年在引進40萬也無法解決國防臺灣人口斷層與未來的國安危機,不過是短暫的麻醉劑. 臺灣政府把資源挹注給財團,政策上窮人補助富人,還有土地持有稅與2戶以上囤房稅率長久未改革,房產稅比汽車稅低,近百萬囤房戶數竟享極低稅率,全臺灣超過55萬人囤4房以上,而很多產業不靠生產卻依賴炒作房地產致富,炒房地時政府不緊縮資金通膨時又不敢升息讓房地產向下調降所以價格不斷墊高,多年降息而不升息與沒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是炒房的主因之一,政府不願提供足量比例社宅抑制炒房,社宅蓋不足時地方政府又大賣土地給建商與財團炒高地價,社宅建置龜速而且佔住宅比例不到0.16%明顯太低,要到達先進國家社宅建置20%到30%以上比例還太遠,央行與內政各部會等更像是建商地主暴利保障代言者不敢真正去作為,而使年輕人淪為資產壟斷政策遊戲制度下的高房價奴隸,世代剝奪又導致年輕人偏門取巧社會動亂,還有政黨寧可長年操作藍綠意識型態也不願面對土地改革與居住正義等國安問題,可見政府政策規劃對於民生最基本居住權利的藐視. 所以臺灣央行不關注民眾所得而關注財富效應,降息是從百姓口袋搶錢,貿易順差巨大的台灣每年出口賺了大量外匯本應該升息,政府卻靠買入外幣與美債來控制匯率並降息,讓有擔保品的財團買地囤地囤房避稅、企業國外投資、炒房客借錢利息極小化幾乎無本,還有更多企業用法人名義挪公司金流購房地產避稅、享受並對豪宅行造價作為製造自身複利形成房地產比價效應進而蘊釀創造高房價市場,即使如此政府還不改革稅率、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實坪計價房市跟齊歐美先進國家,而讓金融寬鬆槓桿泡沫資產價格高估帶來的效應扭曲了房地產的價值,連美fed都認為升息是一件好事,有助於供給與需求恢復平衡,並讓貨幣寬鬆引起的攀高房價回到應有合理價位,即使全球進入量化緊縮時代台灣央行仍究維持低利率讓資產泡沫不斷擴大,通膨比利率高(臺灣核心CPI 2.75,而利率1.75,所以臺灣實質是負利率無法全面抗通膨),根本無視通膨的持久與僵固性,利率世界倒數第三低. 臺灣央行的低利率使熱錢進入市場讓有心人士透過媒體操作餵養輿論,頻繁的炒作各種商品與房地產賺取大量利差,百姓存錢富人與財團極低息拿來各種炒作,導致百姓口袋快速縮水,便宜的房地產持有稅比歐美日差距巨大,沒有完善的配套稅率2房以上囤房地產持有稅太低導致炒作,物價年年上漲薪資跟不上,墊高通膨與墊高的房價貸款綁架銀行與央行不敢強升息幫民眾抗通膨,只能放任百姓錢貶值,而政客與大建商資產數倍增加,成為最大獲利者,政府應多借鏡他國、以更完善的制度及金融手段來健全房市. 臺灣企業的商品說漲就漲沒有可調控單位,民眾連升一顆茶葉蛋的薪資都要看政府、商總、工總、勞委會的臉色,近視短利犧牲百姓應有權利造就財團企業富人與投機者,這樣人口怎麼會不凋零,國力如何不衰弱. 不管任何政黨請愛惜百姓做好執政應盡之責,國際期貨有漲有跌,臺灣的物價政策應有單位監管與調控,物價不應永遠只漲不能跌,房價要漲跌只看政府的態度、方法與決心,何時還給百姓居住的正義,如果不想對居住正義有實質作為,還是全民公投立法修憲制訂房地產漲價所得歸公,不能只顧政治獻金. 臺灣的高房物價讓只想賺臺灣錢回母國消費置產的外勞入籍安居也是不切實際,沒有安居就沒樂業,沒安居樂業國力與家庭將沒依歸所以少子化也是必然,少子老齡不改革制度下台灣人口驟減產生的產業斷層與文化技藝傳承老齡照護等各種國安連鎖問題正在侵蝕著這個國家,少了文化傳承國家百姓將沒向心力與衛國共識,也希望現在與未來台灣老齡照護的預算不要成為私心利益政客的提款機!
@erikchen6249
@erikchen6249 Күн бұрын
七年級可憐
@voonjanted5043
@voonjanted5043 Күн бұрын
槟城可稱为馬來西亞的硅谷, 雖然它没有牵涉到真正的芯片制造,但在封装測試方面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加油槟城!
@user-uc7qu7xg6t
@user-uc7qu7xg6t Күн бұрын
只要讓那些因為愛國才購買的消費者清醒過來,了解消費跟愛國無關。
@user-go9yi4om6z
@user-go9yi4om6z Күн бұрын
味道走味很多,不好吃又貴
@chenjouhhwai
@chenjouhhwai Күн бұрын
😅七年級生+1,其實世代差距不是重點,這幾個差比較大的是社會民主的演進,權威社會的管理已成為過去,民主社會強調溝通。權威社會要大家有統一的答案,例如:找個好工作結婚生子;但民主社會強調人可以保有自己的選擇和人權價值,例如:個人在公司或社會上受到霸凌,要懂得尋求法律與正義;回到企業的問題就是當進步成民主法治的國家,公司的發展也不能完全不受民主輿論的監督,例如:勞工安全的正視、企業的勇續發展。當今歐美的不斷創新就是一個演進的成果,我們呆彎只是沒走過這個路線所以沒人能保證是否能走出一樣好的結果,等到我們走過後,就不用一天到晚吵著離職,因爲民主和企業發展不相衝突,強調民主與人權正義的公司一樣可以賺大錢。🎉
@masahiroekawa6642
@masahiroekawa6642 Күн бұрын
注意東南亞3不5時的排華政策
@Triqirt-gx1lf
@Triqirt-gx1lf Күн бұрын
售後服務~售前務!new concepts good concepts
@se88
@se88 Күн бұрын
应该是台湾的媒体吧,能把我前老板李贵文的名字也提出来,应该是做了功课的。我在大马半导体行业,为几家跨国公司服务二十多年,早几年就已经看到中美争霸这波浪潮开始登陆马来西亚了。 马来西亚成为地缘政治下,这波中美科技战的赢家这说法很中肯,但还必须力争上游,往更高科技的晶圆制造前进,成为第二波,第三波的赢家,也期待台集电早日登陆 😀 谢谢报道!
@user-nh7bm9bg7y
@user-nh7bm9bg7y Күн бұрын
This is what happening in automotive industry!
@ze9947
@ze9947 Күн бұрын
全球芯片最大的客户就是中国大陆,生产出来的芯片 需要找地方消化,中美可能最终会产生2条科技路线,所以中英文同时好才有机会
@0059vvv
@0059vvv Күн бұрын
買皮革材質皮帶,卻用不到1個月脫皮,原來是劣質朔膠,是運氣差嗎~
@tsungliWang
@tsungliWang Күн бұрын
商周魔咒,糕點製造機
@YilanJiaoxiWhiskyShop897
@YilanJiaoxiWhiskyShop897 Күн бұрын
.....................................................
@jewellerytouya9460
@jewellerytouya9460 Күн бұрын
我依舊選擇私立。 其實公立學校的排擠霸凌 少嗎? 為什麼要為了日後體諒各階層而去唸公立,這個微不足道的理由不成立。正常都會為了1。人身安全2。心理健康3。智力發展,而選擇私立。 經歷告訴我,優秀的人硬是要跟普通人一起,只是虐殺了真正的人才。 人的成長期心理健康環境可影響一輩子,誰會負責。 好人跟壞人本不能一起。世上只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公立的優點沒有私立的多。所以社會應該先改革公立教育,治根;而不是叫人去唸公立,那是治標。 如果公共教育很好,誰會不搶著去唸? 公立教育要從幼稚園開始就打掉重練。培育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user-ge9rw6ug3c
@user-ge9rw6ug3c Күн бұрын
马来西亚赢少少, 不必印度,越南,泰国,印尼多。 主要马来西亚政治人反以色列,也不直接是和美国那么友善了。这方面脑子不灵光了!
@uuk0501
@uuk0501 Күн бұрын
靠奴救了旗下,母公司好棒。 這是台灣之光
@MingRenLiou
@MingRenLiou Күн бұрын
對我來說我的荷包也階段式調整 排除麥當勞了~
@MRJACKHANDSOME
@MRJACKHANDSOME Күн бұрын
哎 输很多了
@ipdavid1043
@ipdavid1043 Күн бұрын
不是新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