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112年水利技師-水文學Q4

  Рет қаралды 377

HY LIN  水利不是水電

HY LIN 水利不是水電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8
@劉文得-k3b
@劉文得-k3b 2 ай бұрын
請問老師第(二)小題: 因為第一小時降雨強度50mm/hr 小於土壤初始入滲率 fo (=55mm/hr),又第一個小時末累積降雨量為50mm(=50mm/hr x 1 hr)小於第一小時末的理論累計入滲量51.2mm (由第一小題累積入滲方程式計算可得),這是否表示地表並未積水,土壤的理論入滲速率(容量)並未全部發揮? 我的作法是: (1)先把實際降雨量50mm代入理論累計入滲量方程式,用試誤法求出對應時間 t= 0.97 hr。(2)這個 t=0.97hr再代入理論入滲速率方程式求出入滲速率(f=47.8 mm/hr),這個才是第二小時開始的入滲速率。這個入滲速率值雖然與47.6很接近,但意義不太一樣。第(三)小題的情況與做法類似。
@drumdtiger
@drumdtiger 2 ай бұрын
從你的說明可以看出解題的想法是從入滲總量50mm為基準,估算多少時間可以達到該入滲總量,因此求得時間0~0.97hr。所以你的解題想法不僅考量某一時刻的入滲率,也把該時刻前面的降雨、入滲關係一併考量了。 不過這邊提個東西給你想看看。題目講到第一小時降雨強度50mm/hr,所以降雨時間若僅有0.97hr,請問降雨量多少?是否會發現稍有些跟假設前提矛盾的部分?(50x0.97=48.5=/=假設的50mm) 所以我會覺得題目在第二與第三小題,僅關注第二小時開始'該時刻'的入滲率(mm/hr),而無須考量前面整個降雨歷程的入滲量(mm)。因此我的解題其實就是針對該時刻的'入滲率'跟'降雨強度'比較大小,降雨強度大則入滲率控制該時刻入滲條件,降雨強度小則雨量控制該時刻入滲條件。 以上說明供參。
@劉文得-k3b
@劉文得-k3b 2 ай бұрын
@@drumdtiger 感謝老師說明。我補充我的看法,再請老師指正: 1.Horton入滲速率方程式,有些人稱之為入滲"容量"方程式,它是描述在雨水充分供應條件下,也就是降雨強度大於入滲速率下(地表逕流已發生),該土壤所能發揮的入滲能力。但現在降雨強度低於入滲能力,能否直接用該方程式預測某一時間t時土壤的入滲能力? 2.我參考李光敦著水文學(五南圖書,第二版)5.8節例題5-5,題目設定剛開始降雨強度也小於Horton入滲能力,因此入滲方程式有進行了時間的平移修正。(但此書的習題解答本(楊其錚與李光敦合著,水文學200題),第五章第8題(也是85年環工技師"流力與水文"第五題,與本題極為類似)解法卻沒考慮這點。) 3.回應老師指導第2段,0.97 hr 是降雨量50mm與理論入滲總量對應的時間,它不是降雨時間,是讓土壤入滲速率(也是累積入滲量)符合理論值的時間。 4.舉一個誇張一點的情況,如果這題的降雨強度為 1mm/hr,一小時候土壤應該還處於相當乾燥程度,其入滲能力應該與fo相差不多,而不會是理論方程式代入t= 1hr所得之入滲能力,更不會是 1 mm/hr。 以上是我的看法,還請老師指導。
@drumdtiger
@drumdtiger 2 ай бұрын
@@劉文得-k3b 這邊先簡單回應一下,或許可以看李光敦老師書第五章公式5-35前面論述的那幾行,其實就是我想表達的,入滲率需與降雨強度取小值,才能反應當降雨強度小於勢能入滲率時之特性。
@劉文得-k3b
@劉文得-k3b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老師,看題目的配分,命題老師似乎也只想考您說的這個概念。
@drumdtiger
@drumdtiger 2 ай бұрын
@@劉文得-k3b 1.2.如前面說的,其實兩者取小值的目的,就是為了反映當降雨強度未達潛能入滲能力時的實際入滲率。所以該題將入滲率與累積入滲量數據斜率,以實際累積入滲率與潛能累積入滲率的比值,內插該時刻對應的入滲率,並反推時間估算初始入滲的開始時刻。 3.所以如果沒有理解錯誤,你要表達的是t=0~0.97hr之間,若雨量供給大於入滲率的前提下,總共可入滲50mm吧?但該題一方面初始入滲率大於強度,另外在後期入滲率則低於降雨強度,所以要直接用入滲量積分公式估出t,似乎會跟題目給的條件有些差異。 另外,我本來想描述的是即便在'降雨強度大於入滲率'的前提,採用積分公式估算該總量對應所需時間0.97hr,但從題目講到第一小時的降雨強度50mm/hr來看,0~0.97hr之間降雨總量僅48.5mm,所以於該一期間雨量僅供給48.5mm,因此無充分的雨量可供給入滲量,這也會跟假設前提不符。 4.認同你說得幾乎還是相當乾燥,所以入滲率應該還是接近初始入滲率的狀態。但如果真要探究,那是否應該要探討到底有多接近初始入滲率f0呢?因為跟完全乾燥比起來,還是多少濕潤了些吧?所以怎麼去界定這件事情就變成是一個可以探討的課題了。 只是我覺得這種尺度的探討對"工程"來說意義不大,就如同SCS例題來看,區域內並非均質土壤、也非同一種利用型態,所以把力氣花在探討未飽和土壤的入滲率會打幾折,似乎對工程的規劃設計比較沒有實質上的差異。甚至有可能針對同一土壤進行多次horton入滲試驗,每次試驗求得的f0差異都還更大呢。 另外也很謝謝你回饋了很多想法,從你的說明可以知道你有很深入的再思考公式的意涵與適用情形,這些都不是一般只想學解題的同學會提出的深入探討。我也要說並非我講的都一定是正確的,所以個人想法供參。
國考-113年水利技師-水利工程Q1 #hydrology #hydrological #statistics
7:35
«Жат бауыр» телехикаясы І 30 - бөлім | Соңғы бөлім
52:59
Qazaqstan TV / Қазақстан Ұлттық Арнасы
Рет қаралды 340 М.
三体问题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23:24
李永乐老师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 МЛН
國考-113年水利技師-水文學Q3 #hydrology #hydrological #scurve
7:24
HY LIN 水利不是水電
Рет қаралды 33
國考-113年水利技師-水利工程Q2 #hydrology #hydrological #statistics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