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渣男渣女這種說法來自於西方,而所謂渣男也不是真正的壞人 西方人到東方來事實上都認為東方人比較開放,事實上不是開放,而是東方的愛情觀比較明理 西方觀念是重視要找對象要結婚,舉例在聖經就有說,除牧師與修女以外,單身要下地獄 東方觀念則是說 [相愛不見得要一起] 與 [不愛就放手] 也是說東方觀念是注重於是否是真真的愛與性,所以現在說的渣男,東方古代說是 [瀟灑風流],還有那種書生與青樓女子的故事,就是這樣來的 而西方到今天這種觀念都沒有改變,舉例女權主義就有說,[If you dump a girl after you got bored it is treating women like crap!] 也就是說 [If you are dating a girl that you are not interest in you keep leading her on, otherwise it is treating women like crap!] 這完全跟東方所謂的 [不愛就放手] 的思想是背道而赤 所以西方觀念注重的是進入親密關係 (夫妻與正式男女朋友) 是否有真感情不重要,也就是所謂 [就算同床異夢也必須一起] 而且西方思想是反離婚的,東方是注重是否有真正的感情基礎,而是否是親密關係,並不重要 當然還是有一些人比較注重是否結婚,那這也造成一些陋習,舉例綁小腳,這種事實上就是標準的舔狗思想 而所謂的渣男就是建立在這種西方觀念之上,因為渣男大多都屬結婚恐懼症型的,兩性之間,對她們重要的並非是否建立親密關係,而是是否真有感情,再加上它們大多有結婚恐懼症,所以結婚機率會很低,比較大可能性就是戀人同居,有些甚至可能正式男女朋友關係都沒有,就是所謂的炮友或曖昧期,這已經完全跟西方這種觀念背道而赤,也因此西方觀念是完全站在舔狗那邊,還鼓勵當舔狗,也是說他們是站在焦慮行依戀那邊的 所以西方兩性專家通常都會強調,渣男不是真正的壞男人,只是他們的行為舉止跟西方文化思想對立 文化上,西方文化是焦慮行依戀,東方則是迴避行依戀,剛好相反
@@安慰记心理 我覺得迴避型人格迴避衝突採取的策略,可能會依個人的特質而讓人從外表上看起來屬於完全不同人格,即便是相同的底層邏輯「衝突迴避」。 以我自己的例子,我很願意去直面問題(其實是不得已的),而不採取迴避,甚至多負擔了責任,表面看起來一點也不迴避,但其實底層的邏輯是預先看到「如果迴避眼前的衝突所可能引發的後續集體災難」,自己的利益也會受損。這看起來又好像是「討好型人格」才會幹的事。於是團體中的人就愈來愈依賴你(但你其實也愈來愈不喜歡這群人,真想到山裡去獨自修行去吧),直到你把自己壓垮了,且發現自己已成了能以1打10的超人,然後終於“slam the door" 或如你所說的「關燈走人」。接著大家一臉驚愕,認為迴避型人格的人「渣」、「不負責任」,並集體霸凌你。這在我的人生劇本中,重複上演著。 我現在逐漸走出來了。我在妳的視頻中,學到了「我在過程中,看似面對了外在問題,其實迴避了真正的內部問題,我該讓群體中的各自負起各自的責任,並共同去承擔最後的結果,我迴避了內部衝突,而選擇了扛起外部的壓力,因為我覺得,這容易多了」「我們的Outstanding不應該只是個人的Outstanding,而是要帶領整個團隊」。 這太難為了,如果沒有金剛經開宗明義「所有一切眾生,我將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此滅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 ....」的支持,則實在很難捱過。 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上天也會特別眷顧,這類人總是有多些幸運,否則可能也活不到今天😅。
@davidfeng65613 ай бұрын
@@安慰记心理 這人格,源自於內在活著兩個截然不同的人,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孩,他們分別來自於人生中的同時扮演著的兩個非常衝突角色,扛責任的長子,和備受呵護的么兒。通常這個內在小孩在宿主的成長過程中是逐漸被內在老人壓抑著的,但最後負責"slam the door"的人,就是他。感覺起來是無比的任性,一定是被寵上了天的人才會幹的事,旁人可能覺得這人太會演了,完全被騙了。 這類人格,應該好好的呵護這個心中的小孩,不要太壓抑他(通常時候,只有他極其信任,或完全與他生活圈不重疊的人可以看到這個可愛且頑皮的小孩),應該讓他時不時地出來透透氣,否則別人可能會以為驚悚片上演🤣。
@davidfeng65613 ай бұрын
給伴侶是迴避型人格的人的建議,如果妳/你能見到他/她的內在小孩,而且接受他,恭喜你,你/妳應該在與他/她相處的正確道路上(但我很懷疑你/妳如何察覺他是迴避型人格的😅)。反之,當你/妳見到他的內在小孩的時候,可能正是她/他"slam the door"的時候,但那可能也是最後一面(除非妳/你能證明自己改變了,但我還沒有過這種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