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I am a speech therapist student. I have been researching how falsetto and chest resonance are perceived in the context of singing and I can't agree more that people on the internet are really explaining these concepts in the wrong way. Thanks for sharing something of use and the journal article helps a lot.
@KevinWuOfficial4 жыл бұрын
Thanks for your encouragement. It was really hard read, but I had to. 🤣
1. 正確。 2. 不太正確。一是你影片把真音、胸聲、假音、頭聲,這樣四分法是不正確的,真音(Modal Voice)跟胸聲(Chest Voice)其實是同一件事情,而假音(Falsetto)跟頭聲(Head Voice)也是同一件事情,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它們的差別就是到底現在是聲帶的五層結構都有在震動(M1/真音/胸聲),還有只有外兩層有在真的(M2/假音/頭聲),而不是用共鳴做出來的。 二是共鳴不是一個被使用的東西,而是當音高(Pitch Level)或聲道(Vocal Track)的形狀改變的時候,它也會跟著改變的結果。比如同樣是G3這個音高,同樣是用M1(真音/胸聲)發出來的,只要我改變我聲道的形狀,比如從開口的「阿」字,換成嘟嘴的「於」字,我主觀體驗上就會有一個共鳴往鼻腔跑的感覺,但並不是說我突然使用了「頭腔共鳴」,而聲道形狀的改變,必然會造成我體感上共鳴感覺的改變。或同樣是M1(真音/胸聲),你用「阿」這個字,從G3往上滑到G4,你也必然會感覺到共鳴會隨著音高往上跑的感覺,這是當聲音對的時候,它必然會發生的現象。所以你那樣解釋「混聲」的說法,是很不正確的,同時還會造成學生在觀念上非常地混亂,因為你前面那個四分法的前提是不正確的。你如果真的要從體感的角度來切入的話,那你還不如用最古老最傳統的說法,就是胸腔共鳴跟頭腔共鳴的混合,找一個在中間共鳴的感覺,這樣還比你影片說的那個好懂許多。只是你影片裡面的示範,其實不是大部分人「印象中」的混聲,或者說,不是大部分人真正想要來學的混聲,大部分人最希望解決的其實是音域的問題,而他們只所以想要搞懂混聲是因為他們覺得學會混聲是解決音域問題的唯一出路,而不同老師對於混聲的解釋跟示範又很不一樣,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的迷思,而那也是我這種影片真正希望解開的謎團。所以如果你想要出一些比較有內涵的教學影片的話,你可能需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想一想,他們到底在掙扎什麼,搞混了什麼,又試圖想要解決什麼,然後再回來看你能提出什麼樣的洞見,來釐清他們的思路,所以你不能單純從你個人的感覺出發,去假設別人的迷思是按照你的思路產生跟解決的,你可能還需要多花點時間去咀嚼一下到底問題真正的癥結點在哪裡。 3. 這一點只有在做聲區連接的時候是成立的,對於擴充音域來說,它是不太成立的。如果你的Premise就是要從Chest Voice連接到Head Voice的話,那麼做法就是在換聲區當中,透過弱化你的真音(lower the intensity),同時強化你的假音(increase the intensity)來做到無縫接軌的。但如果你的Premise是belt到很高的音的話(像林俊傑那樣),那麼你就不能這樣做了。其實歌手真的在唱的時候,沒有想得那麼複雜的,他們只會覺得到底我現在要在真音的這個感覺裡面唱,還是在假音的感覺裡面唱。我就算是真的是真音要弱,我還是單純只是想著真音而已,而不是像你說,我要真音再加上頭聲來唱,而且感覺這樣在教學的時候會非常繞圈圈,你就直接告訴他真音小聲一點或虛一點不就好了?為什麼非得要說我們現在來用真音加點頭聲呢?It's confusing and backward. 以上
@BlocksMusicWorkshop3 жыл бұрын
@@KevinWuOfficial 謝謝老師回覆,釐清觀念的確重要,還好有詢問老師🙏🏻我在傳統聲樂培訓跟SLS中都待過,然後得出以上的結論,現在看來還是得繼續研習。另外教學中也沒有太考慮「混聲」是想要解決音域的問題,反而一直比較著重於音色的表達,謝謝老師指點,我會再反思一下。 其實老師講得最好的是,歌手真的不會想得那麼複雜(包括我自己唱的時候也沒想那麼多),但學唱歌的往往想尋找一些「方法」來使自己「感覺有改變」,才導致現在歌唱教學界的這種混亂的現象。 Ps. 我先關閉一下我的影片,能被否定也希望未來可以做得更好,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