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Z
bin
Негізгі бет
Қазірдің өзінде танымал
Тікелей эфир
Ұнаған бейнелер
Қайтадан қараңыз
Жазылымдар
Кіру
Тіркелу
Ең жақсы KZbin
Фильм және анимация
Автокөліктер мен көлік құралдары
Музыка
Үй жануарлары мен аңдар
Спорт
Ойындар
Комедия
Ойын-сауық
Тәжірибелік нұсқаулар және стиль
Ғылым және технология
能源革命要來了嗎?比爾蓋茲大力投資氫礦開採!地底氫礦真的存在嗎?
10:42
氫能火車巴士上路,德國交通運輸能源轉型中|德國氫能 運輸篇|公視 #獨立特派員 第836集 20240117
17:20
Mom Hack for Cooking Solo with a Little One! 🍳👶
00:15
Мен атып көрмегенмін ! | Qalam | 5 серия
25:41
1% vs 100% #beatbox #tiktok
01:10
How to treat Acne💉
00:31
锂电池只是过渡性产品?氢能汽车才是人类的“终极方案”吗?一条视频给你讲清楚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1,448
Facebook
Twitter
Жүктеу
1
Жазылу 109 М.
白呀白Talk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469
@changargai
8 ай бұрын
非常同意您的觀點。鋰電池產業回收體系極為重要,繼廣布充電樁之後,這是需要企業和政府高度重視的。氫能很適合應用在AB端交通,如長途重型貨卡車,以及遠洋貨輪,這兩樣的規模足以讓中國投入,並取得世界領先。
@紙老虎逗泥蛙
8 ай бұрын
是的,但是小型核反应堆可以解决远洋运输
@tides7788
8 ай бұрын
能源转换成氢气,再转化为电能最终转为机械能,每一次转换的效率是多少?4%的氢气空气混合物就会爆炸,地下车库怎么办?
@leelee6627
8 ай бұрын
与其这样 为什么不直接用电能?用尽一切办法最终目的是转化成动力 所以中间的过程越简单越好啊 那就直接用电 不好吗?
@ch_06993
8 ай бұрын
氢燃料效率很低,东北很多计程车都是天然气驱动的,因为便宜,这样的汽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不足,不像电动车那么功率高
@林淵智-o8w
8 ай бұрын
@@tides7788 天然氣!天天用!不怕爆 被天然氣公司忽悠的人種
@yudogcome5901
8 ай бұрын
我这里广东佛山,大约有1500台氢燃料电池公交在运营,加氢站一公斤氢七十多块差不多八十,就是不算车价,每公里净运行成本也比充电车高8-10倍
@luckyluck1666
8 ай бұрын
70块钱一公斤,估计全是补贴!😹
@yudogcome5901
8 ай бұрын
@@luckyluck1666 一年亏一亿
@leoelo-vo5oy
8 ай бұрын
正常,没有规模化,价格肯定降不下来。
@yudogcome5901
8 ай бұрын
@@leoelo-vo5oy 很难,运氢和储氢效率太低,运油一车十几二十吨,氢只能运600公斤。除非在地生产管道输送,像韩国釜山那样,但最大的加氢公司HYNET也快破产了
@迈德尔
8 ай бұрын
储存运输氢气设备比燃油设备贵多了,加气站比加油站贵了3-5倍
@jq5866
8 ай бұрын
感谢大白的讲解!最为一个对EV,及氢能电堆持续关注者的角度,也分享下我的感受。无论氢能电堆还是LiB电池,作为车端的需求,为实现自动驾驶以及交通互联,电能驱动是必要条件。在这个层面,目前LiB电池是最容易实现产业化(包括固态电池)的选项。而氢能的发展,车端应用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氢能电堆所替代的是汽油/柴油发动机,而其使用的介质-氢能替代的是煤炭/天然气这样的一次能源。也正因此,需要对制备-运输-存储-使用全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彻底更新。到真正形成产业普及,以及满足商业应用水平所需解决的技术瓶颈,完成设施投资,建设。而需要的时间与各种资源的需求是需要接下来几十年的持续努力的。前路漫长啊😂
@wywy-tx2sk
8 ай бұрын
Thanks!
@aaronwhitetalk
8 ай бұрын
谢谢~ 感谢~
@dayeni5541
8 ай бұрын
锂可以循环利用,在到了一定阶段后,基本上不需要开采新的锂矿,可以看看宁德时代老总的采访
@林淵智-o8w
8 ай бұрын
太陽能,風力發電 最後的儲能為氫 氫可以取代超過一半的工業煤,發電煤 中國人太陽能發電,未來佈滿新疆, 多餘電力轉換為氫 中國人成為氫能源輸出國, 石油再見!天然氣再見
@lilongzhen
8 ай бұрын
@@林淵智-o8w 脱离实际的空想。原子能聚变的汽车飞机不是更带劲?? 氢气再见
@Galaxy2Free
8 ай бұрын
@@林淵智-o8w 老白都說了,氫的安全儲存及運輸是大難題,還有轉化效率亦有些雞肋。有學者提出以制氨為解決方案,比氫的安全性有很大提升
@Arcus0827
8 ай бұрын
先把中國上百萬台報廢的電動車鋰電池回收再說吧~
@ChenxiWill
8 ай бұрын
@@Arcus0827好酸😮
@安大卫
8 ай бұрын
很有见地,复杂的科技内容通俗易懂,还有前瞻性的观点
@淨緯
8 ай бұрын
不吹牛、不誇大、實事求是,就是理工男該有的堅持✊
@stbob5985
8 ай бұрын
非常赞同你的锂电池回收技术标准建立的观点,中国作为最大的车用锂电池,纯电汽车生产国,制定了相应的回收标准并组织锂电池的回收处理,不但有利于环保事业,更能应对欧洲苛刻的市场竞争!国家也应该积极扶持,越早越好抢占先机。
@pwave9233
8 ай бұрын
对家用车而言,氢燃料电池对比锂电在能源利用效率、布网难度、事故安全系数、能源价格等诸多方面都不占优势,加注速度快貌似是唯一强项:加氢2分钟,充电要半小时
@jessexb
8 ай бұрын
氢的加注没那么快,很多检查,之前有从事相关工作的 说的,起码半小时 。。
@nanahuang-ij9jg
8 ай бұрын
快速充电指日可待
@Timwongn
8 ай бұрын
@@jessexb氫溫度太低,洩漏估計很多人就找上帝了
@Galaxy2Free
8 ай бұрын
對的,就像坐飛機和高鐵之爭;飛機航行時間比高鐵短,但是乘客花時間在接駁交通及登機方面也不小。電池電動車BEV比較像高鐵,大部份出行場景足夠替代飛機航班。
@Redogful
4 ай бұрын
加氫似乎快,但制氫,運氫儲氫呢?氫堆以每100kw耗50gm鉑計算,如果全面“氫”使用,恐怕地球鉑的儲量不足之慮!
@Galileo14kimi
8 ай бұрын
如果是为了环保减碳,碳中和,目前比较靠谱的技术路线有 氨,甲醇,二氧化碳。 这三个技术,中国有很多项目在进行,直接用氢也有项目。 氨的路线,目前工业制氨很成熟(化肥,炸药。。。), 甲醇也是目前煤化工,石油化工会产生的产品,而且前两者都可以方便的温度是液体,方便运输。 氨有混合煤的火力发电,甲醇那个吉利有甲醇混合动力试点。 二氧化碳的利用,这个很多团队有出成果,二氧化碳+氢 合成淀粉,合成汽油,合成甲酸。。。。。
@Galaxy2Free
8 ай бұрын
非常贊同,國家是多路發展,既要也要還要。 我國有足夠大的市場和應用場景,不應孤注一擲在某個能源路線。至於那個二氧化碳合成澱粉,感覺是未來移民外星的重要技術,當然所需能源必須是可控核聚變,這才是擴展星晨大海的先決條件。
@Alice_20246
3 ай бұрын
听过一个电动车主说的笑话:如果能发明一种液体,加满一次就能行驶600公里就好了。。。。是的,只要电池没办法在3分钟之内从0冲满。那么锂电池汽车就永远无法取代传统汽车。那么也就意味着电动车肯定是过渡性、补充性产品。
@jeremyshao9141
8 ай бұрын
环保的终极解决方案其实还是氢,只是技术在安全性和成本效能方面何时突破的问题。这是个硬指标,否则不用谈环保。
@KS-tz9sg
8 ай бұрын
但凡有点思考能力的成人都知道目前的氢能源还不如直接烧汽油环保。所谓的黄氢,也只不过是转化率比锂电池低很多的电力储存而已,而不是一种能‘原’。但是这里面牵扯到太多人的饭碗。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利益大了就有江湖。现在的氢能源研究只不过是为了骗经费的学阀而已
@binghamkuang
8 ай бұрын
美國人:能源 英國人:真是謝摟 (英國能源業對於能源和能量有很嚴格的定義)
@hyy3657
8 ай бұрын
但是氫作為能量密度最大的元素,這就不是鋰所能追上的,原子核物理結構就註定了 氫氧能帶來最大的化學能量輸出,只是說純物理的基礎科學到工程製造這個應用方面的差距跟困難而已
@qiuhuiwang693
8 ай бұрын
你算上电解水产生氢气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了吗?@@hyy3657
@lp24300
8 ай бұрын
再我回覆的當下,有41like,他們有沒思考的不知道,但我很確定他們沒初中沒學物理
@KS-tz9sg
8 ай бұрын
@@lp24300 我是剑桥化学系自然科学专业的硕士,确实没读过你国的初中物理。
@rickmorty726
6 ай бұрын
主要是欧美人对电车几十个小时充电和那么短的续航没有耐心,他们想遍地氢气汽车,遍地氢气加油站,因为充氢气跟加油一样快
@簡明昭-y4b
8 ай бұрын
分析精闢,內容豐富,有看法,更有對策,非常棒的視頻,可列入教學視頻!👍👍👍
@aaronwhitetalk
8 ай бұрын
谢谢支持,感谢感谢~
@nandehutu2194
8 ай бұрын
氢气不一定非要用管道,而电池就必须在电线上充电。请注意,现在都在开发快充以满足电动车的便利性。但是快充需要的电量非常大,如果以后电动车多了,充电仍然是个问题,因为输电线要用很粗的那种,整个输电线路的更新, 价格也不低呀。 其实还有另一种办法, 继续用燃油车, 技术成熟,价格便宜,废气处理技术在不断提高,现在德国都开始用标6了。而且燃油方面也在创新,有可能出现废弃特别少的替代燃料。 电动车的后续问题很多,电池寿命和安全,电池的回收,这些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现在是把麻烦往后推而已。而且电动车一样有环保问题。
@joe23717
8 ай бұрын
目前的氫氣來源大多是灰氫(80%~85%),利用天然氣以水蒸氣重組獲得的,綠氫目前的產能就已經不夠用了,規模化之後呢?
@雀食五罵-小雀嘎寶獸
7 ай бұрын
個人還是覺得氫燃車比較有發展性 1.電池會因時間而衰退,爛一點的三五年就剩約一半,好一點的也撐不過十年,然而換個電池比整輛車的殘值還高 這對於車只是代步,不求車好的人來說花費會大幅提升 也會對二手車商造成巨大的打擊 2.等第四代核電普及 那麼氫的電費成本會下降 當電費便宜到一定程度時 同樣的電就算氫比鋰電池的行程還少也沒什麼問題 3.電池回收困難,而氫氣罐可由歐盟或美國統一規格,報廢車量拆下來經清潔和檢驗就可以裝到新車裡,也不像電池一樣壽命周期那麼短需幾年就更換,所以氫氣車可以減少消費者支出 4.電動車再如何快充都至少要等30分鐘才能上路,並且快充是使用高壓電,也是以犧牲電池壽命來減少充電時間的 而氫氣就跟加油一樣只需要3~5分鐘 5.總體而言,我會選擇一台就算每公里行駛花費較高,但能跑20年以上的車 而不是省小錢花大錢的去買頂多只能開十年的車
@BrickHeadBro
8 ай бұрын
氢气需要用电解水来产生,那为什么不直接把电充到电池上,真是蛋疼的技术
@qilee3413
8 ай бұрын
做为储能也是可以的
@老夫一把梭
8 ай бұрын
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另一个问题:电池与燃料哪个能量密度更大,如果同等体积情况下氢气发电产生的电能大于电池能释放的电能,那肯定优先考虑氢气,反之考虑电池,至于两者到底谁更大,要看科学发展了
@jacklin8799
8 ай бұрын
氫能汽車不用電池啊,減少對稀有金屬的依賴,只是目前的技術及整個系統的建置還處在八字還沒一撇的階段。不能說他沒有發展的價值。
@紙老虎逗泥蛙
8 ай бұрын
能量密度大只是一个问题,重要的是能量转换率或者说利用率。另外电能输送,以及电能输出端的普及度和氢运输以及充气端的普及度。每个小区停车场建充电桩没问题,但建充气站你觉得可以吗? 还有提到电池需要大量的稀有金属,但是氢反应装置也要大量铂金啊。 另外矿氢和石油一样属于不可或难再生资源,最终氢的来源只能是电解水,电解再反应生电驱动汽车,能量转换率肯定低于直接电驱动 氢比较适用于点对点运输,比如飞机,游轮等,只有在机场或者码头建立场充气站。 电池主要的问题是破损易燃易爆,回收两大问题,但这是在科技发展下可以解决的
@EdwinLee-m9j
8 ай бұрын
鋰電池車輛有個繞不開的問題就是電池本身的重量,隨時隨地都要帶著重量佔整車40%以上的電池,同樣也會降低能源轉換效率。 在可預見的未來,公路上的「大型」交通工具沒有使用鋰電池車輛的理由。
@羅大帥-c4b
8 ай бұрын
核生電,電生氫,這才是最佳解。
@AndyAlice-pn4mk
8 ай бұрын
算法不夠公正,氫能由氫開始計算,鋰電確不計算電池成本,電池是很昂貴的。
@voonpiaosiang2262
8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的努力!
@风筝-k7b
8 ай бұрын
中国的态度是小孩子才选择,,但我是坚定的电池汽车拥趸, 氢气不止绿氢,还有灰氢,成本早在一二年前后中国就已经把介质交换膜做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成本了,嗯,一台发动机十万出头就够了,现在应该可以做到十万以内了,但氢最大的问题是,你不能管道运输,你还是一个电机汽车, 电池汽车呢,我可以构架全国性的储备电力网,,用私家车来储能,白天充电六毛,晚上放电七毛,你干不,你不干有人干,这样不怕任何天然灾害,任何时候只要有车,我就能就近架起超级电网,中国近万亿的电动汽车产能,不是谁想撼动就能撼动的 为什么本子要提氢能源电车,很简单,,电池技术他已经输完了,而且越输越大,如果能有一个氢能源也许他会好一点,,错,中国氢能源技术也比他强,只是他不知道罢了,中国氢能源货车早已经在高速上跑了几年了,
@naturetruth5218
8 ай бұрын
日本尤其丰田垄断大量氢能源专利。所以世界都不愿意大量投资陪日本玩,没有量化与技术创新,成本始终太高不能商业化。 跟丰田垄断混合动力星齿轮(燃油机为主,电动为辅)的两万多专利一样,世界车企都不肯投入资金支持混动车研发与生产。几十年后由比亚迪用DMI(电力为主,燃油机为辅)打破丰田垄断。
@JasonHuang-t9m
Ай бұрын
不错的讲解!不过其中的比较其实还可以更客观、深入一些。比如将氢燃料车与锂电车比较时的效率计算,氢燃料车加入了水电解制氢的效率,其实还缺少了储运和加注的环节;锂电车的电能来源也应该加入发电侧的效率还有输电网络以及充电的效率。这样比较才有意义,只是建议,供参考。
@姜舜瀕
8 ай бұрын
等到核融合可以商轉,氫燃料車的優勢就出來了。
@xiaogui666
8 ай бұрын
管道建设和电网建设哪个更贵呢?
@jackyno12012
8 ай бұрын
你的解說非常清晰、條理清楚。非常讚!
@出手
8 ай бұрын
只要你的"氫"仍然是轉化成電力驅動的電動車 ,那就跟電池一樣只是把"氫"當成儲存電的一種手段 , 而你的氫卻是電解水來的 天生的能量轉換率極低 ,就是來搞笑的.
@hyy3657
8 ай бұрын
但如果有核融合,肯定會選擇能量密度更大的儲氫
@joey3291
8 ай бұрын
氢现在主要制取是石化产业中来的 不是靠电解水
@wq6549
8 ай бұрын
二者实际场景还是有所不同,所以氢能源还是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尤其在长途运输,高铁等需要能量更强大的情况下。
@user-jyk951
8 ай бұрын
非常清晰可靠的分析。
@aaronwhitetalk
8 ай бұрын
谢谢支持~ 感谢感谢。
@user-jyk951
8 ай бұрын
@@aaronwhitetalk 感謝您用心的蒐集資料,本來想從事制氫,經過您一番分析決定放棄。
@wooderqin3331
7 ай бұрын
電車轉換效率95%,怎麼算的?
@岳先生-u5q
8 ай бұрын
核能小型化完全能取代氫能的潛在局部使用,所以氫能的方向就是個“雞肋”
@aaronwhitetalk
8 ай бұрын
我是这么看的
@Arcus0827
8 ай бұрын
我不看好氫燃料電池,而是看好用氨及合成燃料取代現有的汽油。後兩者只需小幅度修改內燃機的參數,但卻更環保且零碳排。反之,氫的儲存、運輸不太適合小型汽機車,更是拋棄穩定的內燃機架構。
@harveydon
8 ай бұрын
老白讲讲美国登月的事,这事多火啊,科协都出来了
@stolendust
8 ай бұрын
又更新,辛苦啦
@aaronwhitetalk
8 ай бұрын
科普不能停~
@binghamkuang
8 ай бұрын
鋰電池只是過渡產品 中、小容量用超級電容或固態電池+超級電容,大型機具用氫能+超級電容 (家用車不應該使用氫氣作為燃料 ,該用氫氣的應該是非電化鐵路、公車、其它重型機具) 鋰電池留給空拍機和手機就夠了 但這前提是不知道要不要六七十年以後上述提到的產業通通成熟,在規模經濟出現之前一切都是空談 (或是有錢人的玩具) 同時如果薄膜燃料電池夠成熟,有沒有可能拿乙醇作為PEV載具的的燃料?低碳載具的部分
@hannibalyu4314
7 ай бұрын
反正我认为 氢能源也许不是未来 但锂电池绝对是过度不值得消费
@jimmy206030
3 ай бұрын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電動車的問題在於續航跟壽命,那麼因應很多車價因素,誕生了很多的增程車,增程車本質上就還是電動車,不過電池數量砍半,並且增加了一個燃油發電機以及油箱的模塊,來解決續航焦慮以及電池造價昂貴的問題,那麼來了,這個增程車是否可以做成模塊化的方式,後續把這個增程系統改成氫氣加上燃料電池模塊,來為電動車大大增加續航,然後因為燃料電池並不是直接驅動馬達,而是對電池進行回沖,那麼就可以減少很多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的成本,然他時刻跑在最高轉換率的流量,就跟現在增程車一樣,讓發動機維持在最有效率的轉速對電池進行充電,而不是透過變速系統來直接操控車子。
@jimmy206030
3 ай бұрын
然後因為目前氫氣製備的效率非常差,價格肯定很高,所以這個做法是對那些只需要短途通行的人可以做到純靠電,就很便宜,有長途需求就可以加氫,續航輕鬆超越1000公里,解決續航焦慮
@bailee2899
8 ай бұрын
風能、太陽能發電+純電車才是清潔能源的終極解決方案
@mrichard1074
8 ай бұрын
氢能的获得的过程像汽油一样,需要完善的工艺方法。只有少数人和财阀才能控制,并商业化普及市场,形成垄断,相对电的获取方式方法要比氢简单,自由度高。
@道听途说-v6j
8 ай бұрын
我觉得,电动化肯定是汽车的最终形态,至于现在的锂电和氢燃料电池,或许都是过渡产品。最终形态应该是非接触输电,修道路时,就在地面下埋设电网,汽车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电能并驱动他跑起来。参考现在手机非接触充电,研究方向就是输送功率要达到实用要求。
@cuteidd
8 ай бұрын
這不可能,養護成本太高了。萬一掛了卻找不到哪邊掛了,全部的路都挖起來找嗎? 萬一漏電,要電死多少人?
@snowisdark
8 ай бұрын
從氫算到電的轉換效率,你傳統EV電動車效率,就應該從你的電廠那邊開始算,如果是火力發電,你以為化石燃料轉電的效率就高嗎?你只是忽略不想講,插頭前能源轉換效率而已。而且氫應該要直接取代汽油,直接燃燒爆炸推動活塞,而不是氫-》燃料電池-〉電-電動機,根本脫褲子放屁,少了氫轉電的過程,氫引擎效率,不會比電廠發電-》電動車效率低
@weifan5161
8 ай бұрын
我做为外行,非常赞成你的分析❤
@lioujengwu3494
8 ай бұрын
目前取得氫的成本太高
@jajam9682
8 ай бұрын
請問大家電動車充的電是從哪裡來的?都是發電廠的電;發電廠的電會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嗎?哈
@svcupc
8 ай бұрын
氫能源用於家用車絕對沒戲。不要講製造方面的產業鏈,光是加氫這一塊,難度有多高?馬斯克連充電樁都不愿意繼續蓋了,西方國家誰來替加氫這一塊買單?我在北美,光是充電樁就少到可憐,大多只能在家裏充電。氫能源是工業用的(想想也只有火車適合),不用再多想了。一次福島就讓核電沉寂多久,氫爆炸的可能性絕對高於核電廠爆炸,你只要炸一次,那個杯盤狼藉的場面就足夠讓所有投資人抽手。
@arthurchan7455
7 ай бұрын
氢充光丰水期水电站储能电池来用是很好的,可以看出,氢可以作为一个补充能源来使用是合格的,但是没有任何办法来充当主要能源来使用,除非核电大规模应用时,人类可以很便宜的活得氢气,否则是没有可能的。但真到了核能大规模使用时,新的能源或交通方式已经出现了,更不会再使用氢能源
@蛤蟆-o6x
8 ай бұрын
补充一点,氢作为化学能反应的能量密度虽说高于汽油等所有传统燃料,但这里比较的是单位重量,但如果按照体积来比较的话则远远不如.哪怕是液氢,1立方米的重量只有70公斤左右. 但只要对航天领域液氢使用的情况有所了解就知道,至少以几十年内的技术发展速度,汽车上绝不可能使用液氢,以一个60L的小车油箱来说,液氢也只能装4.2公斤.更不论密度更低但勉强安全可行的其他存储方式.
@cozyhome9927
8 ай бұрын
这期还算不错,只是有好几个槽点。 如10:54 产能确实是 “遥遥领先” 了,但技术,尤其是生产制程却是处于 “遥遥落后” 的状态,导致各种 “燃” (包括撞燃、热失控燃和 “躺燃”-指的是停放、冷车、没在充电的状态下的自燃,也称“静燃”)的案例数 “遥遥领先” 再如 13:10 "氢燃料电池车“ 的叫法有问题。 氢燃料汽车和氢电(池)汽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强扭在一起,就很别扭(其实也没传统概念的 ”池” 什么关系)。做科普节目用词严谨一些,讓听众听起来比较舒服。 其余不一一列举。
@Tianex
8 ай бұрын
虽然聊的很好,但是我感觉氢能源车没有未来,目前锂电动车虽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回收成本比较高,但已经形成规模了,更可能是改善这个方案,
@alykkw
8 ай бұрын
電動車不一定要用鋰電池。隨著科技的發展, 將來肯定會出現更好的電池。所以, 採用電池的電動車是有可持續發展性的。相反, 氫能車可發展空間就少了。而且安全問題注定解決不了。
@freelancer1499
8 ай бұрын
Beautiful content! Thanks!
@yizhang6117
8 ай бұрын
一定要把锂离子电池的全寿命周期的碳足迹都能做到数据的掌握和材料的控制这个说的太好了。我们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在意识上接受产品售后责任的概念
@Sphinx6x8
8 ай бұрын
关键一点,氢能源的单位质量蕴含的能量是锂电池的40倍,是汽油的四倍。其他优势:氢能加氢时间几分钟,氢能低温性能优越。
@skyhw2358
8 ай бұрын
蔚来换电站 3分钟换一个 电池,已经完成全国高速布局,意味着你开着蔚来可以全国到处跑
@Sphinx6x8
8 ай бұрын
特斯拉13年前就搞过换电。油管2012视频。成本太高,密度上不去没用。距离你家30公里你还去换吗
@weichen7739
8 ай бұрын
那要看氢气是什么状态的,气态的情况下呢。
@Sphinx6x8
8 ай бұрын
状态不影响单位质量储能,只是气态体积很大。不过加压到70兆帕三个罐续航能上一千公里
@weichen7739
8 ай бұрын
@@Sphinx6x8 避重就轻,你只讲质量储能怎么不说体积?加压到70Mpa对储气罐要求很高意味成本也高,高压本来就很危险再说加压也要消耗能量。
@movom1466
8 ай бұрын
主要是在广泛应用上氢能源无法普及,但家家都有电。
@hollandbankchq
8 ай бұрын
以現有科技,很難大規模既廉宜又綠色地生產氫氣。如果用太陽能生產氫再在車上生產電,效率比直接用太陽能發電低很多。電能車的環保是減低使用化石燃料減低地球變暖,如果說電池污染地球,氫容器及氫運輸一樣會污染地球。使用飛機更不環保,人類移動本來就不環保,除非用腳。 現在氫能或電池都需要技術突破,突破之前三者之中還是電能車相對環保又可行。當然將來也可以有第四種可能性,例如是微型核聚變汽車,到時如果成本夠低的話,電能氫能化石燃料汽車都會被淘汰。現在氫能車因為沒有足夠氫氣,不可能大規模使用氫能車,日本花那麼多氣力去推廣氫能車,結果是銷售愈來愈少,保留少量作為實驗性質則是另一回事。美西方說電能車不環保所以繼續使用燃油車純粹是因為鬥不過中國,他們在等一個技術突破或者收購對手。當中國繼續推廣電能車到南美非洲亞洲中東及俄羅斯,最後美國車企就會被淘汰。當年柯達菲林堅持不進入數碼攝影,最後還是被時代淘汰。
@jerrytom5841
8 ай бұрын
无论什么技术路线,中国可以全都要,中国一个省就相当于别人一个国。中国有潜力也有需求,可以全都要。
@dadi3125
8 ай бұрын
地下车库只要有一辆氢能源汽车泄露,整个小区都在爆炸范围。更别提车库如果有多量氢能源汽车。就这一条给氢能源汽车判了死刑
@boris4405
8 ай бұрын
老白出品,必属精品
@asdf0019
8 ай бұрын
很好的教學視頻!謝謝
@GWC-h4t
8 ай бұрын
无论是锂电池还是氢能源,中国都一定是主导的那一位。从公开的新闻报道中国的氢能源无论是大批量生产还是制氢的工艺落地的氢能源设施都已经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我觉得氢能源要是走到个人的汽车还是有非常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安全。如果想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实现某种化学反应制氢,生成电能,再驱动汽车的模式。而不是一个储气罐。
@009game7
8 ай бұрын
有轨汽车
@oldbulltalkKongfu
8 ай бұрын
废旧锂电池的污染治理所需花费的成本及对土壤污染造成的难以逆转生存空间压缩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日本就不在国内推广锂电池汽车,发明高科技给人类带来便利,但工业发展造成的地球污染已经是现实,环保问题已刻不容缓,希望小编多讲一些环保的高科技产品
@becoolenough
8 ай бұрын
氢能源车售价比电动车更高,56度电生产出来的氢只能跑100公里,而电动车跑100公里只消耗17度电,谁会相信56度电生产出来的1公斤氢会比17度电更便宜?这么简单的算数题,从消费者的角度应该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丰田那个氢能源车“未来”问世有10年了吧,全球销量不过两万多辆,我实在看不出它能有什么未来。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说的那一套阳春白雪,对消费者来说又有多大意义呢,难道要消费者去为氢能源的生产、储存、运输那一套产业链去买单?鼓吹氢能源者不说是既蠢又坏吧,起码也是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背道而驰的。至于说环保,作为一个消费者,选择电动车而不是燃油车,比开燃油车更环保的同时,还能省点钱,比起那些拥有私人飞机、游艇、12缸超级跑车的富豪们,对环保的贡献已经足够大了。
@aaronwhitetalk
8 ай бұрын
是的,不难做出的决定。
@ghunterforever
8 ай бұрын
在20多年前,我的学校就和丰田有合作搞氢气动力车,当初是一个改版的rav4天天在校园里跑。 大家都觉得未来马上就要到来。 20年后这个未来越来越远。 有时侯阿斗是扶不起来的。
@蔡孟璟-u6t
8 ай бұрын
我估計,氫能源會先用於長程固定航線之運輸船上,因它可以不怕體積大/重量重/且因固定航線容易加氫裝置支設置.
@紙老虎逗泥蛙
8 ай бұрын
核动力运输船才是海上运输的未来
@出手
8 ай бұрын
這種量的氫能只要出意外 ,一炸周圍全都上天了
@hyy3657
8 ай бұрын
@@出手 海上基本是淨空的,也沒有東西會被影響啊,一艘貨輪大概就20個人,全部撤離到水下躲避就沒事了
@rogeri5743
4 ай бұрын
你这算能源转换效率就是错的,氢能你从水解氢气开始算,锂电为啥不从燃煤开始算?锂电这种储能材料理论极限就摆在那里了,达到汽油的储能都是天方夜谭,更别提氢气了
@叶知秋-b4b
8 ай бұрын
别的不说,加一次氢需要等待半小时以上重新加压,光这一点就很蛋疼了。
@clintonfong1958
8 ай бұрын
氫燃料電池需要催化貴金屬,同樣面臨供應問題
@ss-rp3kq
8 ай бұрын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氢能汽车没有未来,只能作为纯电动车的补充技术。就像当年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技术之争一样。氢能是由电能转化为氢能再由氢能转为电能给车使用。中间转的环节越多耗损浪费越严重。建设氢能加气站成本是充电站的10倍以上成本。且让每辆车内背一个威力不下于一颗导弹的氢能存储罐,那你就等着中国每天都上演挨导弹轰炸吧。你加气存储罐再安全,在恶性交通事故中难免碰撞爆炸!到时你能受得了?而且成本花费比充电桩大的多,哪个政府能这么大投资折腾?日本氢能技术最发达,你看日本有哪怕一个试点城市大规模搞氢能加气站吗?技术是为人服务,是人需要的。当现在市场就是认可纯电动汽车技术时,这个技术就会得到大量的开发和研究,那即使如当初等离子也号称更先进时也挡不住客户的需求。然后技术会越来越成熟,而氢能技术因为得不到认可和使用就会边缘化变成补充技术存在。再说现在电池需要大量需要锂,谁知道哪天钠离子作为负极被研究成熟大规模就淘汰锂而用更广泛存在的钠来替代?只要这个电池技术不断的大规模研发,总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要求
@tengchang7123
8 ай бұрын
不可能,成本阿,成本!
@yen-minglutetium6163
8 ай бұрын
氫氣在石化工業是一種廢氣....
@user-dd168
Ай бұрын
@老白:如果充電功率夠大,鋰電池充電速度還可以加快。快速充電現在似乎被證實可以防止晶針穿刺隔離膜,有助於電池壽命。
@myidisvoid
8 ай бұрын
不同技术。 锂电池会燒 氢电池会炸 700 大气压的氢一炸,会保证肉絲都找不到。。。
@蔡孟璟-u6t
8 ай бұрын
氫能源罐可被視為船隻的壓艙裝置.
@hz4887
7 ай бұрын
关注了,请多做些调研吧
@陳式-p1o
8 ай бұрын
9:50 绿氢到底绿在哪呢?电解制氢效率0.7,锂电池充电效率0.95,明显锂电池更绿。是否考虑过制造车载储氢装置的耗能可能是高于锂再生耗能?
@muru603
8 ай бұрын
内容质量越来越好
@劉銘-c5c
4 ай бұрын
傳呼機爆炸💥後,氫能源汽車更加難了😅😅
@lalala-me9nf
8 ай бұрын
電哪邊來?
@zhiyongwu
8 ай бұрын
主要还是成本和安全
@user-cm4ce5fh4q
8 ай бұрын
能不能建很多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然后电解水,产生氢气?
@jzhu2001
8 ай бұрын
氢能源现在不是选项, 主要是氢从哪里来。 就目前人类的技术手段, 制氢不仅贵而且同样污染环境, 还不如燃油车。
@rndom_2110
8 ай бұрын
我很好奇 氢能源排出来的水是纯净水之类的?就是可以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可以饮用的那种?
@CK-123-o2i
8 ай бұрын
氢气站爆炸估计一个市没有了! 这是氢啊! 世界上最易爆而最高能量的炸药😅
@redhongkong
8 ай бұрын
得等什麽時候能靠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產足夠的氫氣. 而且是小型化就地生產並儲存設置 把現有加油站轉化為氫氣加氣站 才可以實現. 但是我估計給民用車也用氫氣現階段不太現實. 這個占地面積會非常大. 估計早期還是讓卡車氫氣化, 最好是柴氫混動卡車. 而且以後技術成熟了,可以小型化 大量化生產. 到時候再普及給民用車就好.
@aaronwhitetalk
8 ай бұрын
所以韩国一直在捣鼓胶囊技术,不过目前进展也不太顺。
@小鱼-l3n
8 ай бұрын
氢燃料电池适合点对点物流、公共交通,这些车辆体型比较大,即便发生事故也不容易引发更严重的影响,而且这些车辆路线比较固定,不用大范围修建加氢站。比如一个城市有十座公交总站,那么只建设十座加氢站就够了。当然,氢燃料电池用在电动飞机上也不错。
@田武勝
8 ай бұрын
聽小白介紹,氫能車系統那麼複雜,代表故障率越高,就好像phev,燃油,電能,兩個系統代表故障率是兩倍,要嘛純油,或是純電。 電車補能拉個電線即可(那個地方會沒電),電力源源不絕,睡覺也能充電。 氫能加氣站要多少車才能養一個加氫站有算過嗎? 更別說氫氣再能量轉換的損耗。
@selelct100
8 ай бұрын
氢加入杂质 转为更容易存储的 汽油或者甲醇 开发出燃料电池
@amo8495
8 ай бұрын
汽車要有氫功能 必須要循環式 而化工廠順利產出的氫 廠房土地周邊城市使用 濾過值
@owalay1
8 ай бұрын
氫能車要普及,感覺還要很久。但氫能的巨大能量,會不會軍方也很有興趣,充電不是要考慮的,儲氫是要😅。 飛彈只要打到目標,光是氫能的爆炸威力就很夠了
@Allen-dh9zs
8 ай бұрын
氢气必须和氧气在一定浓度下才会炸,一大堆氢气扔过去浓度太高根本不会炸。而且氢太不稳定了,存储时间久了大概没等拿去炸别人自己就先炸了。
@CaocaoXI
7 ай бұрын
氢是不是终极方案不知道, 反正锂电池车绝不清洁环保。
@luckyluck1666
8 ай бұрын
用氢气的燃料电池,还不是也需要稀有金属?现在的锂电池是需要回收的。同理,燃料电池也需要回收的。
@zmeta8
8 ай бұрын
有没有汽油燃料电池呢?
@BKm56658m
8 ай бұрын
謝謝
@jingxi02
8 ай бұрын
除非有人可以發明將氫直接轉換成電能而且不需要其他元素參與的方法。就是能夠將一克的氫直接產生“E=MC平方”這樣多的能量。車出廠時給他加注1克的氫氣就可以開上一百年了。
@uuuuuuuttt
8 ай бұрын
与其研究氢,还不如去研究固态电池与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氢能源就和核聚变一样,需要突破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物理问题。
@lionheart3025
8 ай бұрын
等什么时候从水中裂解氢气的成本足够低的时候,才能实用。可能要等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才行。
@Allen-dh9zs
8 ай бұрын
我觉得核聚变电才是氢能源的终结者,那时候电价肯定非常便宜,但是氢的制备,运输,存储都占很大的一部分成本,高额的氢价格,效率也低,和便宜的电相比选择很明显是电。氢能源就是因为现在电力主要还是火电,不够环保,很多绿电难以传输才有其价值。
@jessexb
8 ай бұрын
@@Allen-dh9zs 是啊,核聚变了以后,无所谓浪不浪费了,就没有必要存储了
@martinlo0907
8 ай бұрын
6:29 資本家就是要這塊
@gooisaikitgooi3717
8 ай бұрын
氢能只适合比较大的交通工具,汽车不合适因体积太小,内燃机需要较大空间,氢能还跟汽油一样用内燃机再加一个气瓶不可能小型化。
@闲人吴
8 ай бұрын
元素周期榜老大不是白当的,存储和运输用于民用几乎不可能,未来宇宙飞船用比较合适
@robot-124
8 ай бұрын
不能像烧油一样来烧氢?
10:42
能源革命要來了嗎?比爾蓋茲大力投資氫礦開採!地底氫礦真的存在嗎?
PanSci 泛科學
Рет қаралды 520 М.
17:20
氫能火車巴士上路,德國交通運輸能源轉型中|德國氫能 運輸篇|公視 #獨立特派員 第836集 20240117
公共電視-獨立特派員 PTS INNEWS
Рет қаралды 36 М.
00:15
Mom Hack for Cooking Solo with a Little One! 🍳👶
5-Minute Crafts HOUSE
Рет қаралды 23 МЛН
25:41
Мен атып көрмегенмін ! | Qalam | 5 серия
kak budto
Рет қаралды 1,2 МЛН
01:10
1% vs 100% #beatbox #tiktok
BeatboxJCOP
Рет қаралды 67 МЛН
00:31
How to treat Acne💉
ISSEI / いっせい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8 МЛН
5:14
影片 視訊車 esp32cam視訊鏡頭影像 雙軸雲台pan tilt 測試 1140205 104557
i2吳和桔
Рет қаралды 2
17:49
“固态电池”量产,真的要来了?谈谈台湾辉能全球首座固态电池厂前景,核心技术全解密!
白呀白Talk
Рет қаралды 168 М.
15:31
氢动力真的没有未来吗?先别着急下结论!马斯克不一定对!
大刘科普
Рет қаралды 323 М.
18:54
宣戰 習近平斷開艾司摩爾 "氫能車" 中國再撼動世界 寰宇全視界 20240921【完整版下集】
寰宇全視界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0 М.
19:12
从全欧洲支持到瞬间崩盘,欧洲锂电池巨头Northvolt为何会输得这么彻底?千亿豪赌背后发生了什么?
白呀白Talk
Рет қаралды 73 М.
13:35
绕开EUV光刻!性能超越英伟达?光子芯片,具体是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的?
白呀白Talk
Рет қаралды 190 М.
35:13
【老謝新觀點#43】非「核」不可?台灣能源轉型新進擊
先探i投資
Рет қаралды 42 М.
41:23
谎言、打压、逐利与权力游戏,波音是如何失去制造骄傲的?
硅谷101
Рет қаралды 720 М.
10:08
【Bob聊電】氫燃料電池車為何遲遲無法普及?該跨出的第一步居然不在乘用車?以Toyota Mirai為例估算並對比汽油與純電能耗花費|氫氣價格是未來發展的關鍵|U-CAR 專題企劃
U-CAR 汽車網站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9 М.
48:23
人造太陽成真 零碳排能源40兆商機?綠氫引擎天上飛 勞斯萊斯玩真的! | 金臨天下 完整版 20221214@tvbsmoney
金臨天下
Рет қаралды 72 М.
00:15
Mom Hack for Cooking Solo with a Little One! 🍳👶
5-Minute Crafts HOUSE
Рет қаралды 23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