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ет қаралды 105,627
截至2024年10月,已有超過10萬家農家樂倒閉,變得門庭蕭條。
要知道,它在全國曾盛行一時,十年時間就從2萬發展到20萬,更有甚者從城裏千里迢迢過來就是來農家樂享受。
“走,去農家樂”,曾幾何時,城市周邊遊人們最愛去的地方就是富有鄉土氣息的農家樂。
2010年至2022年,從最初的家庭式小作坊到後來規模化的經營,農家樂一度成為鄉村旅遊的熱門選擇,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個體驗鄉村生活、品嘗農家美食的場所。週末節假日,農家樂門口車水馬龍,一位難求。吃飯要提前預定,不然等兩三個小時也是常事。
可從2020年開始,曾經紅火的農家樂逐漸走向衰落,甚至出現大規模倒閉的現象。
這不禁讓人疑惑,如今農家樂為何沒有人去了?是人們的口味變了,還是農家樂自身出了問題?
農家樂的繁榮時期
上世紀八十年代,農家樂以其獨特的鄉土氣息和新鮮感,吸引了第一批追求鄉村生活的城市居民。
早期的農家樂,條件簡陋。一個農家小院,擺上兩三張桌子,能做兩道拿手菜,就能開張迎客。稻花魚、走地雞、烤山豬、有機菜,這些在城裏吃不到的特色菜,就是農家樂最大的招牌。城裏人來這裏,圖的是新鮮,他們渴望體驗農家屋舍的古樸,品嘗農家飯菜的原汁原味,參與農家活動的樂趣,這種原生態的旅遊模式,簡單而質樸,滿足了當時城市居民對鄉村生活的嚮往。
時間來到21世紀,特別是2靈麼0年前後,城市經濟的飛速發展催生了一個龐大的城市白領階層,他們對休閒娛樂的需求也隨之井噴式增長,農家樂因而變得很受歡迎,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
便捷的交通、低廉的價格,以及“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的宣傳口號,精准地擊中了城市居民的心巴,吸引了大批人驅車前往郊區和鄉鎮,體驗一把“嚮往的生活”。
而且,農家樂的經營門檻不高,許多村民將自家房屋改造成餐廳或民宿,用自產的食材招待客人,這種輕資產運作模式在當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一些農家樂的日流水堪比一些中小型企業。
不變的農家樂,變化的人群
農家樂在20世紀8十至9十年代興起,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是四川省的徐家大院。
這裏原本是個大型花卉苗木市場,因往來客商較多,當地提供住宿餐飲逐漸形成規模後有了早期農家樂的身影。
第一批來農家樂的主要是有錢的6靈後,這批人幾乎都是從農村出身,有過鄉村生活,即便後來在城市立足,對鄉土也是有故情的。
有市場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農家樂營業者,2靈麼靈至2靈2靈的十年間,全國農家樂的註冊多了十幾萬家,達到了驚人的15.6萬家。
時間進入21世紀20年代,農家樂的註冊量放緩,但仍在增高。
截至2024年10月全國可查詢到的農家樂數量為20萬,各地都有某某農家小院和某某飯莊。
若論起那個省份的農家樂最多,當屬四川,擁有近3萬家,其次是重慶市,也有近2萬家。
然而,更多的農家樂是由當地村民的農屋改造而來,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一些改變,比如放個燒烤爐子、幾張餐桌或者麻將桌。
這種生活的受眾群體有限,拋開那一代人,目前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8靈後、9靈後、0靈後根本不愛去,他們更喜歡熱鬧、快節奏和科技感的生活。
況且,愛去農家樂的一代人,尋找的也是心靈的寄託,現代農村和以前的農村幾乎是兩個樣子,他們的懷舊之情恐難以寄託。一旦發現跟心目中的農村生活不一樣,他們還會追捧農家樂嗎?
什麼是農家樂
相信很多人在聽到“農家樂”這三個字,第一印象就是飯店或者鄉村夜市,不管是哪種,農家樂總是和它們掛鉤。
但如果是這樣想的話,就已經錯了,其實農家樂並非如此簡單,硬要說得話,就是一個旅遊景點,並且還包含了這兩種東西。
而所謂的“農家樂”就是旅遊業的統稱,說白了就是鄉村旅遊,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如今的農家樂發展很多,就比如重慶,江蘇等地方。
可以說,只要是鄉村打造不錯的地方,必定會有一個農家樂,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農家樂並非是中國獨有,反觀是從國外發展過來的。
為何會這麼說呢?
早在20世紀6十年代,國外的一些國家就已經發現了商機,特別是在鄉下,要明白,當時國外對於鄉村改造比較頻繁,大量的牧場和房屋不計其數。
有這麼多牧場和房屋,總不能放著不用吧,而老外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物盡其用”。
起初他們認為自己房子有多餘,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倒不如讓別人居住,就這樣,他們就將鄉村的房屋一部分租給別人。
另一部分則是進行一次大改造,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客棧”,就比如西班牙的“帕萊多國營客棧”。
不得不說,老外十分精明,他們看到客棧帶來很多收益後,果斷作為賺錢的目標。
除了房屋外,當時國外的農場很大,為此,老外就將農村進一步改造,就比如裏面包含起碼,漂流等娛樂室設。
隨著旅遊觀光人數不斷上漲,這些設施給老外增添了收入,久而久之,就將它們完全打造成一個旅遊景點,這也就成為人們口中的“農家樂”。
說到這裏,農家樂能帶來多少收入呢?
就拿美國來說,早在2十世紀的時候,美國光是客棧一年就賺了4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其他娛樂設施。
面對強大的收入效果,農家樂就此在各國開始興起,許多國家為了獲取更多利益,發展鄉村旅遊業,紛紛建立起農家樂,旅遊設施很多,面積很大。
農家樂在歐洲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據相關統計,法國鄉村旅遊光顧客就達到百萬人,收入更是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
這樣的好處怎能不讓人起紅眼,既然有了影響力,國內發展也是必不可少。
中國農家樂
農家樂在中國的發展還是比較晚,因為當時中國正在搞國內經濟,特別是重工業,對於旅遊業依然無法建立,畢竟沒有其他國家那麼發達。
但中國是一個發展比較快的國家,從改革開放後,一度走在眾多國家的前列,可以和美國發達國家扳手腕。
在此情況下,人們生活水準開始提高,不再局限於吃飽穿暖,而是吃好穿好。
正是這樣,社會上開始出現消費高的現象,而農家樂也就此情形開始建立起來。
最開始的農家樂就是在四川成都建立起來,在這裏就逐漸形成一個旅遊景點。而農家樂之所以在成都建立並不是隨機的。
這就起源於成都的文化習俗,成都作為一個繁華城市,美食和旅遊景點層出不窮,最主要的還是一個文化古都。
進入成都後,就會讓人感受到身臨傳統古都的氛圍,同時也完全展現出一副古代傳統習俗,正因為如此,才被譽為旅遊勝地,其中就包括鄉村。
在成都,鄉村的改造在眾多地區中也是數一數二,風景不僅優美不說,也很注重環保。
而農家樂在這裏建立,完全是一種正確的選擇,而農家樂在成都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鄉村旅遊發展。
有句老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既然第一個出來,肯定要面臨著各種問題,就比如社會衝突。
畢竟農家樂對於當時來說,是一個新興的旅遊,如果不能被人接受,很難建立起來,損失會非常大。
可事實上,農家樂在成都建立後,得到當地人的讚賞,同時也引來一大批遊客,完全稱得上成功。
在2006年時候,不僅在當地舉辦了旅遊節不說,還獲得國家旅遊局的讚賞。
之後,看到四川都已經成功了,許多地區的商家企業也開始發展起來農家樂,就比如北京江蘇等地區。
同時,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也相繼建立起農家樂,並且結合當地習俗呈現出另一種特色。
一夜之間,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爭先恐後地破土而出,瘋狂覆蓋整個中國。
其主要起源於顧客和商家之間的選擇。
不管是農家樂也好,還是其他旅遊業,要想生意好,首先最要保證的是滿足於顧客的心理。
而八個字就可以概括,“風景優美,賞心悅目”,只要滿足顧客的好奇心就能成功。
農家樂就做到了這一點,並且一直秉持著這樣一個原則“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
這四個原則完全讓顧客們充分能夠融入鄉村當眾。
就拿住宿和食物來說,房間單一比較乾淨,主要的還是安靜,不像大城市一樣喧囂。
住在農家樂的人可以享受農家人的生活方式,對於農家樂的食物,種類也非常多。
它包含了當地的特色美食,並且無時不刻不體現出農家風情。農家樂的出現就引來了一大批人的注意,就比如旅遊愛好者,城市中的人。他們在去慣了大城市的旅遊景點後,對於新型的農家樂會感到好奇。
沒落原因
中國人都向來喜歡跟風,因此當農家樂的火爆剛有苗頭之時,就有一批批人入局。通過這種新興的休閒方式,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大家紛紛奔向田園,想著來一場“回歸自然”的放鬆之旅。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這一市場,問題開始顯現--同質化嚴重,並且品質參差不齊,口碑也漸漸下降。大家都想著分一杯羹,結果“農家樂”變成了“農家速食”。以前農家樂老闆親自下田摘菜的場景,現在也很少見。甚至連原生態的氣息都沒了,很多店家直接去市場批發食材,甚至購買半成品,菜品質量越來越差。這與消費者心中“新鮮、天然”的農家樂形象相去甚遠,信任感逐漸消失。
#農家樂#鄉村旅遊#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