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ет қаралды 102
【高僧傳】#僧佑大師1👨🦲
#明毓法師 主講🙏
僧祐在四歲的時候,立志向善,皈依佛門,小僧祐在建初寺,老和尚十分憐愛,一直把他留在身邊,行住坐臥不離左右。這位老和尚是一位得道高僧,法號 #僧範,寺中的人都稱他為 #僧範道人。
老和尚僧範看出這個小僧祐,將來是個能承擔大任的人才,所以對他的教育和栽培十分用心。寺院的早晚課,小僧祐可以不用參加,但在其他課程和出坡作物,還是安排周詳。而且老和尚讓小僧祐與他同宿一間寮房,晨鐘敲過,小僧祐就會隨師父一同起床,幫助清掃院落。早齋後,小僧祐就要上課,從識字、繪畫還有一些數學等,老師由僧範的徒弟教導;下午的時候,小僧祐可以自由玩耍;晚餐後,他就在房裏複習當天所學過的內容。
有一天,僧範就收到王府的邀請去說法,僧祐就跟著前往,有一個儒者起座,向老和尚請問:「儒學最講孝道,百善孝為先,而佛教卻叫人離開家庭,棄父母於不養,只求一人的成佛之樂。譬如法師身邊的"小沙彌",他就是以四歲的幼齡出家,而轟動京城的俞家小兒吧!小小年紀就出了家,拋卻了贍養長輩的重擔,難道他能算一個孝子嗎?請法師說明這個問題。」
老和尚回視小僧祐,目光充滿慈愛祥和,老和尚就對這個施主說,我想讓我的徒兒回答,他可能會比我說得更清楚些。
小僧祐就從座位上站起來,從容的論道~
在座施主,孝之為道,是天經地義,在各種道理當中為至高至大,出家人從不反對這一點,佛陀也是這樣做的。
佛陀成道後不久,他的父親淨飯王就去世了,王子們商量,淨飯王出殯時,大家要擔負棺木。佛陀知道後即對大家說,我也參加一份,以盡我為人子的心意。次日,佛陀與王子們,一起擔著父王的棺柩出殯,表明佛陀對於慎終追遠的。
佛陀躬身留給我們可貴的典範,然而孝之為道有大小之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毀,以及跪拜贍養,這是世俗的孝道;而弘道濟世,救眾利生,由孝順一己之父母,擴而孝順天下眾生之父母,則為大孝。
一人全德,則道洽六親,澤被天下!
僧人剃髮棄親,是為了求得徹底解脫諸苦厄,並非不孝,而是大孝,在座的施主,我學佛日短,體悟淺薄,而佛道是廣大的,非我這如此小兒所能盡道!
那時候僧祐才"七歲",雖然他的講論語音帶有稚氣,可是語意卻入木三分,眾人再也無心發問,皆讚歎老和尚僧範,所習廣博,授徒有法。僧祐慧性極佳,常隨師父外出唱導,各種場合,各種人物,各種辯難,見多了 聽多了,對於三乘四諦之理,老莊儒墨之要已了然於胸。後來,他隨侍在僧範老和尚旁邊有十年,雖是師徒的情分,卻是情同志同道合的道友...
點開影片🎦
聽聞更多精彩的高僧故事📖
TG1088-53
---------------------------------------------------------------------------------------
隨喜訂閱並按小鈴鐺提醒,感恩大德們發心訂閱🙏
🟨佛教慈悲志業基金會:www.cbzy.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