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亞金牌資優生保送台大 「大三後成績趨平」?直擊天才集訓營高壓路|資優金牌去哪了|鏡新聞調查報告

  Рет қаралды 452,460

鏡新聞

鏡新聞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955
@李承翰-j9f
@李承翰-j9f 8 ай бұрын
今天被演算法推薦這個影片,我對這個主題剛好有點想法,就決定說說我的歷程。 我是22跟23年的亞太數奧國手,對,我最終沒成為IMO國手。不過我在數奧圈也打滾了11年,我相信我還是能說一點話。 首先,我想先回答有些人說比奧林匹亞是為了保送這件事,我相信有能力比奧賽的基本上學習力真的對於應付學測來說不會那麼困難,因此大部分人幾乎還是喜歡才比的。然而,根據我同學(物奧國手)表示,競賽本身其實更多是在練習解題技巧,而不是學習有趣的東西,我想這可能是科學類奧林匹亞的宿命,基本上理論跟實驗都是反覆做才能進步。在這點上我認為數奧相對比較特殊,其他奧林匹亞基本上都預期你會大一大二的概念來解決問題,但數奧的核心理念就是訓練學生用高中以下的概念來處理問題,有時候用大學數學也不一定有幫助,也因此在環境上跟其他領域不太一樣。 接著,大部分學生都去醫學系跟電資相關的這部分,我覺得理由或許跟賺錢相關這是不能否認的,畢竟做基礎科學研究的賺錢相對比較辛苦,也跟在業界是不能相比的。對於我來說,由於我們家庭比較傳統,我爸是在工地工作的,他就一直希望我念醫學系;但我對三類完全沒興趣,才說服他讓我去電機系。另一個部分則是誠如我剛剛所說,數奧幾乎不會用到多少大學數學(又或者說可以不用),也因此注重的方向有點不太一樣,也讓我最終沒有選擇數學系。不過我最近做的研究會需要這些數學,也因此我接下來應該會去修數學系的課。以下是關於我的歷程。 我小一的時候曾參加一個高中數學競賽,從而登上新聞版面。當時的我什麼都不了解,便非常的指高氣昂的發下豪語(現在回頭來看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無知)。之後,我便獲得機緣踏入數奧的領域。小二時第一次進入GMC(數奧的預賽第一個階段)時,我連國字都還不太會寫,也因此對於注重證明性本身的競賽是相當吃虧的。後來發生一些變故導致國小生不能參賽,經歷了磨礪,終於在小六那年盼來重新開放國小生參賽資格,我也成功通過預賽的兩個階段,但卻在選拔營的選拔考敗下陣來。我認為我在這個階段的理解能力其實蠻有限的,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學習新知識,但我的理解能力完全不勘負荷,也讓我進步陷入停滯,也讓當時的我陷入低谷。國小時由於我對數學的熱愛,當時我常常犧牲了出國旅遊的機會而埋頭苦讀;不過數學天賦卻也讓我跟班上同學格格不入,不擅言詞的我,應該也是同學眼中的「怪咖」吧。 上了國中之後,由於父親的期待以及數學學習,我將大部分重心轉移到國中科學奧林匹亞以及準備建中科學班。當時我花了一年,將高中三年的物理、化學、生物超修完,也因此我國中在數奧上沒花到太多時間,不過我也在國三的那年獲得進入30人選訓營的門票。國中階段時我仍然不太會跟別人互動,加上喜歡班上的同學,也常常成為被嘲弄的對象,讓我對國小國中階段相當排斥。 到了建中科學班之後,由於準備科學班的時候發現化學的魅力,加上在數學面對的挫折,讓我萌生跳槽化學的想法。因此我高中專題選擇做化學相關的專題;我當時也參加過了化奧的初選,不過由於名額很稀少,要pr97-98才能通過,我只有PR93。後來化學老師建議我可以利用對於數學的擅長進行量子化學的研究,不過大概只過了一個學期我就喪失對化學的熱忱了,轉而開始回歸數學的懷抱。 在高中階段對我幫助最大的我相信一定是數學讀書會,在數學讀書會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學長跟學弟,在我高二那年我也接手讀書會的負責人來發揮我對於數學的熱情與理解。在備課跟打講義的過程中,我覺得對於自己觀念的理解與連結非常有幫助,也促使我對數學迸發更多的熱情。在當時也有一位學長引領我幾何的領域,也讓我在往後深陷其中,甚至在週末時跟學弟在兩天內花了將近30小時研究這些幾何。不過遺憾的是,雖然老天給了我比別人早開始學習數學的機會,但似乎不打算賜予我比數奧的天賦,也因此學弟們花一年學習的實力跟我學了十年的實力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也花比別人多了好幾倍的力氣寫題目,不過看到學弟們幾乎都是天才型選手也讓我深深挫敗。在我競賽生涯的最後一年,就在我距離國手一步之遙時,我因為緊張,結果考試中要證明2x^3-3x^2+1>=0,一個簡單因式分解我卻花了好幾個小時沒分解出來,導致與國手擦肩而過,我相信這或許也是老天的旨意,也讓我的生涯在不甘下畫下句點。
@禾禾-x4t
@禾禾-x4t 8 ай бұрын
你已經很努力很優秀了!!
@gn00829719
@gn00829719 3 ай бұрын
@@李承翰-j9f 感謝分享那麼多,請問現在在業界了嗎
@李承翰-j9f
@李承翰-j9f 2 ай бұрын
@@gn00829719 現在升大二而已喔
@李承翰-j9f
@李承翰-j9f Ай бұрын
@@gn00829719 現在就讀臺大電機系大二 之後應該會考慮雙主修數學系
@shao-yulo7368
@shao-yulo7368 Жыл бұрын
這類新聞的留言都很有趣 99%留言的人都不是資優生 可是很喜歡給他們教育建議。應該很少人真正知道他們需要什麼吧 哈哈
@暗黑的破壞神
@暗黑的破壞神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這些資優生都不補習的 , 大學生要上補習班才知道期中考考啥阿 , 助教都和補習班有關係的 , 我一個同學基本上課都在睡, 能翹就翹 , 還不是all pass , 因為他星期六日都有去補習阿 , 補習班的考卷還有答案基本上和期中考至少八~九成準 , 已經跟洩題沒兩樣了 , 不補習簡直自找苦吃
@shao-yulo7368
@shao-yulo7368 Жыл бұрын
@@暗黑的破壞神 我覺得你搞錯前提了 台大沒有人在補習的
@XENOS1010
@XENOS1010 Жыл бұрын
那你大概對資優生意思有誤解,如果下方留言的都是"資優生"那才奇怪吧哈,資優生人數本來就不多
@shao-yulo7368
@shao-yulo7368 Жыл бұрын
@@XENOS1010 我知道 你很棒
@nolimitfromsky
@nolimitfromsky Жыл бұрын
台大學生都不補習 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ycchung611
@ycchung611 Жыл бұрын
我研究所的實驗室剛好就有兩個奧賽獲獎人,一個學弟是金牌,一個學長是銀牌,兩個人的家境都很好,只是多年過後,結果卻差異很大。 學長漠入人群,雖然進入了我們這個世界頂級的研究室,但磕磕絆絆,承受不了研究的壓力,最後能畢業都是靠老闆的善心。 而學弟則從大學開始就進來當專題生,最後申請上史丹佛,後來研究也做得很好。 我身邊的樣本雖少,但因為身處曾高度競爭的研究環境,共事的人也非常聰明,所以對有些感想。 在我來看,努力是最必然也最不值錢的,因為你拚盡全力也只有60分,甚至不到, 剩下來的就是看你的EQ和IQ,這兩者都不可或缺,因為現今的研究往往是跨領域或多領域的, 不可能靠你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所以你就算IQ再高,如果EQ不行,也找不到人和你配合做研究。
@Thaliasala
@Thaliasala Жыл бұрын
努力本身可以說是最沒價值的,或許你學長比較擅長背書的那種,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嘛我不是那環境的成員只能瞎猜😊。 在這科技日新月異的世界,努力只是為了跟上腳步,就像一群人考到證照或證書,上了自己所理想的大學,進入該環境或領域後卻發現自己才只是到達起跑線,這時能調整心態繼續努力,通常都是還有更高的目標追尋的人們,就像自身偶爾會告誡後進,任何證照、學位、地位,這些只能證明你有這個能力加入這個領域,卻不代表這是你們的終點,也不代表你一定要繼續走同一條路,找到自己的目標以及想做的事,才是人生最大課題。
@rza563
@rza563 Жыл бұрын
@@Thaliasala 奧賽獲獎怎麼可能是只會背書...他們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好嗎
@c65242007
@c65242007 Жыл бұрын
能在奧林匹亞拿牌的不可能是純努力或死背死讀書的,大多都是迷失方向。
@uuurj932
@uuurj932 Жыл бұрын
@@Thaliasala 他這兩個case都是奧林匹亞出來的ㄟ,這個比賽用背的?你背給我看,我看你拿幾分
@陳彥廷-l9m
@陳彥廷-l9m Жыл бұрын
@@Thaliasala 資質上應該不會差太多,熱情問題和扛壓性,也可能是運氣,剛好走到自己撐不下去的領域,然後其他人不要這麼兇拉
@yukuanwu4792
@yukuanwu4792 Жыл бұрын
我知道的一位物奧金牌,他對物理非常有興趣,保送進台大物理系,但是進去之後發現系上大學部必修課太淺了,但是為了必修,還是要去上課,感覺是浪費時間,直接去修研究所的課和數學系電機資訊系的課,被告知系上不認可的不算學分,熬了幾個月後覺得完全是浪費生命,就直接休學,申請國外大學,出國去了。
@禾禾-x4t
@禾禾-x4t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台灣的教育 沒有針對這些比較資優的學生 進了大學以後另外做發展
@chehsunliu
@chehsunliu Жыл бұрын
系上規定本來就該看清楚吧?這種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在美國都很基本的事情... 且台大物理系許多課程明明就不用去上課只要考試就好...
@user-dh8274yhrk
@user-dh8274yhrk Жыл бұрын
@@chehsunliu 如果你已經有學習的求知慾 也上了研究所課程 但被告知學分不能使用 你覺得呢?
@TCHSIEH323
@TCHSIEH323 Жыл бұрын
看規劃吧,如果他本來就打算研究所出國讀,那大學直接出國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研所繼續在台灣的話,大多學分是可以抵免的。
@chehsunliu
@chehsunliu Жыл бұрын
@@user-dh8274yhrk 就規則擺在那自己沒搞清楚怪誰?台大每個系都有學分抵免的規則,想要拿研究所課程來抵大學部課程本來就不一定可以,這種狀況就要去問系辦,而不是修了再來怪學校,莫名其妙。
@py3091
@py3091 Жыл бұрын
很會寫奧林匹亞題 和 很喜歡研究某領域難題是兩件事。有些奧賽選手贏在了起跑點卻不一定願意在那條路跑到最後,可能最後他選擇了輕鬆的路又或是有錢途的路。對於學生而言,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對於教育制度而言,要思考怎麼樣的資源分配或篩選機制對國家和社會最有利?
@bob80155
@bob80155 Жыл бұрын
使拌子大人多 誰要努力
@catball999
@catball999 Жыл бұрын
在台灣就是要你選"有錢途"的路阿 XD 做學術就真的真少會賺錢的
@哈哈哈哈哈哈-b6s
@哈哈哈哈哈哈-b6s Жыл бұрын
在教育上對國家社會最有利就是把錢砸向頂大 創造最大的國家總福祉阿 美國這麼先進不就是犧牲後段來的 但你看前段時間的補助風波 後段的人民就會不爽阿
@ewh0301
@ewh0301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他做了學術研究..相對要給他很好的生活保障 也是一種高薪養廉的概念…低薪就是原罪囉
@shao-yulo7368
@shao-yulo7368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都只用國家社會有利的角度想,那這些優秀的人怎麼辦?所以需要資源分配這件事 也許就只是個偽命題
@Charliehuangmagic
@Charliehuangmagic Жыл бұрын
很久沒有看到台灣這種品質的新聞了
@陳維瑜
@陳維瑜 8 ай бұрын
真的
@JYang-l8y
@JYang-l8y Жыл бұрын
本人是台北市某明星高中數資班的學生,班上有一些同學非常熱衷於參與奧賽,也有同學曾進入選訓營,跟我分享他的經歷,說實話這些所謂的資優生與我們一般人最大的不同,除了家長及老師從小的栽培外,其實就是他們擁有比我們更大的企圖心以及好奇心,我曾看過有位同學為了解出一道題目,可以從放學研究到隔天早上,看到他穿著昨天的衣服趴在地上睡覺
@ccherdoctor
@ccherdoctor Жыл бұрын
為了解題而廢寢忘食是玩奧數的基本態度。 今天我測試念資優班的國一姪兒一個數學題,他試了一下解不出來,竟然放棄不玩了,理由是老師沒教過,我就稍稍糾正一下態度。
@timyu2387
@timyu2387 Жыл бұрын
@@ccherdoctor 不是那個料就別唸資優班 乖乖唸普通班好好考個高中比較實在
@余明新
@余明新 Жыл бұрын
@@ccherdoctor 所有科學家都有的態度
@edchen6074
@edchen6074 Жыл бұрын
最怕得就是喪失探究心啊..高中相對環境單純,但越往後誘惑越多,是否能夠維持就難說了,加上社會沒創造出讓他們發揮的空間,久了他們也會放棄阿
@d26n87
@d26n87 Жыл бұрын
我弟弟以前解數學也是廢寢忘食,想讀數學系被說沒前途,現在🤣🤣🤣🤣優勢都沒了……與凡人無差別
@Christian..............
@Christian.............. Жыл бұрын
我隔壁的是參加過奧賽訓練,不過他念的是文組,但在我眼中是外星人的存在 每次跨領域學習理組電資類的東西都是班上第一甚至超越本科系一起學習者, 其中不乏有 1.如海綿般極強的吸收力 2.空間概念極佳(個人認為這點很重要)### 3.神一般的反應力 這也關鍵### (老師在講專業術語對他來說就像談話般資訊從腦中飄過就能捕捉住 普通人要很用力的念,細節還沒捕捉這麼多)### 4.愛挑戰難度且問題未解決就不放棄假日還在研究。 5.當下勇於發問搞懂的精神。 6.表達能力說話用詞非常的多且準確。### 7.有點過動 就是停不下來那種 思維很快話很多。 8.異於常人的堅持與積極,且成就往往高出別人一大截。 曾經想說自己也可以試看看,但見識過幾次之後,真的了解每個人腦袋真的不一樣天生擅長的不同。 能有這種腦袋是老天賜予的禮物
@Sky94567
@Sky94567 Жыл бұрын
你想太多了 他只是記憶力好而已
@hsunausca1831
@hsunausca1831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呢?他對社會有什麼比別人多的貢獻嗎?我們要討論的是要怎樣把額外的教育資源貫注到這樣的人,如果無法對社會產生額外的貢獻,那根本不需要特別在意。
@Christian..............
@Christian.............. Жыл бұрын
不對哦,沒有親自跳脫同溫層,去見見不同領域的怪物,是無法理解人外是大有人在的。 記憶力再好也看過台大死讀書的,但反應能力這牽涉到人格特質會加倍差距。尤其在科技業常常需要通靈光靠過時的記憶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需要強大的反應自學能力 需不需要對社會有所貢獻是當事者的權利,人家不想念得這麼累做自己喜歡的也沒有錯
@hsunausca1831
@hsunausca1831 Жыл бұрын
@@Christian.............. 那身為納稅人也會有聲音不需要把資源投注在這些所謂的奧數天才上面.就跟前幾年有聲音,是否要廢除師大語言中心一樣.政府的資源每一項都要受到檢驗.如果這些學生並不比依照正常教育管道上來的學生表現得好,或者對於社會更多貢獻,那根本不需要搞奧數解題.對個人,對社會都無益處.台灣不缺好學生也不缺天才.要怎樣讓學生能發光發熱,對社會有貢獻.去奧數拿獎牌不應該是重點,就像學測的榜首也不應該是重點.
@chihwing
@chihwing Жыл бұрын
​@@hsunausca1831所以呢?要不要說說你又為社會貢獻了什麼?
@gatesdarryl5694
@gatesdarryl5694 Жыл бұрын
這些頂尖人才,我想不需要你們這些大人的引導,開放所有課程權限,讓整間學校所有領域,教授們所做的每一個研究,每一個計劃都讓他們挑選都讓他們跟,自己選擇自己要什麼 開放權限,不加規則,讓這些孩子盡情地玩~就可以了 這些孩子是不用擔心他們懶惰的... 只要給他們適當的刺激~他們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好奇心跟動力去完成他們想到的事情
@IRON770225
@IRON770225 Жыл бұрын
有意義的新聞,值得大家深思。
@WHChen_loves_train
@WHChen_loves_train 8 ай бұрын
看到這篇報導 真的讓我夢回10初年前在選訓營的時光 可惜最後連備取國手都沒有XDD 前面的人真的太強,國中就學大學的教材根本是基本操作 個人的體感,和9::20的數據相同 與我還有在交流的金牌得主,目前幾乎都在國外讀博當中
@粉紅殺蟲劑
@粉紅殺蟲劑 Жыл бұрын
很好的節目,可以讓我們去探討每個領域的發展性
@秦劍鋒
@秦劍鋒 Жыл бұрын
人才就是國力,就是未來。 說得太對、太好了。
@Jason781202
@Jason781202 Жыл бұрын
可是台灣的環境不尊重人才啦
@shangwenger7982
@shangwenger7982 Жыл бұрын
不对,人是最重要的,不是像天朝那样拿来当国力来用的。相反,国力要用来保障人才和一般民众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才是好国家。
@nekochino3634
@nekochino3634 9 ай бұрын
別說人才了,台灣都要沒人出生了呵呵
@user-hung5918
@user-hung5918 Жыл бұрын
我想這些有程度的國手們當初是為了能考上頂尖大學所以發揮自己的天賦超越身邊的同儕,但有天賦跟有興趣是兩回事,真有天賦的也不見得想這條路繼續走。上了大學後,能找到自己的興趣,追隨自己有熱情的路才是最重要的吧!又何必被這些過去的榮譽框限自己的人生走向,跟自己過不去呢!
@marssu9074
@marssu9074 Жыл бұрын
想太多了,你該思考學校素質的問題。 這些大學教授一般素質都非常低劣可恥~我們經常笑說台大物理系是台大物理訓誥系。 背後的含意自己想吧。
@Thaliasala
@Thaliasala Жыл бұрын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個層面探討,首先你說的為了上頂尖大學,其實不用特地參加奧運,憑藉他們的自我挑戰與學習能力,要上那個大學也只是信手拈來,再來你說的走不走這條路的興趣,其實他們不是不想,而是他們還沒找到自己應該專注的方向,如影片所說大一大二他們就沒方向挑戰,就變成放縱自己,學問本身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的人是需要時時設立目標讓他們去追逐,有的則是可以任意放養就會成參天大樹,環境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
@ANONYMOUSUSER0000
@ANONYMOUSUSER0000 Жыл бұрын
@@Thaliasala 之前有聽說過科班學生來不及準備學測,改準備奧林匹克所以才上的了頂大
@Thaliasala
@Thaliasala Жыл бұрын
@@ANONYMOUSUSER0000 這個問題我倒不了解,網路查了一下,科班本身屬於特殊教育,以理想面來講大家都是為了名譽、榮譽來進行學習,有目標挑戰與追求,以現實面來說這些都算是煉蠱,互相廝殺挑出最強大的,你說的來不及準備學測部份,有一定程度的鍋是入學制度問題,小部份問題則是在學生身上,畢竟偏重某項領域自然導致本身學習不夠全面,如果只會背書,那或許能在單一領域特別突出,所以這些人只能背水一戰,如果思緒靈活的人,準備學測只是時間劃分問題,不要讓環境限制了你的思路,或許晚個一年上大學也不代表你的人生未來就一蹋糊塗,嘛或許會被人數落,這就看自己能不能轉換心境囉。
@marssu9074
@marssu9074 Жыл бұрын
@@Thaliasala 我僅注意到,台大歷年來,除了第一屆第二屆外,都沒有出什麼像樣人物了,至今也有一甲子的時間了。
@baconlife9095
@baconlife9095 Жыл бұрын
順其自然吧!聰明的人,已經聰明了,也許他人生的課題反而是人際關係,自我成長,而不是發明了什麼貢獻給人類~ ㄧ個人能成功,絕對不是只有ㄧ兩個面向突出,各方面的技能都是相扶相承的,除了成就,他們也是人,把日子過好,快樂的活著也很重要
@nolimitfromsky
@nolimitfromsky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這個主題討論起來蠻複雜的,光奧賽六個領域需要的資源和發展就很不一樣,而且對國家好的政策對個人不一定最好,只能說應該要想辦法讓資優生找到最好的發展空間,倒不一定要安排好什麼道路給他們。 我個人是前國中奧賽金牌得主,也當過地科奧賽儲備國手,但我還是覺得這個領域太多人比我強了,要談資優我真的還跟不上,最後也只是進醫學系拿張專科醫師證書糊口,在這群人裡面好像最平庸的路線😅 當時的朋友很多都在美國發展了~
@cocoabias
@cocoabias Жыл бұрын
比柯p強
@paulpo-senchen6681
@paulpo-senchen6681 Жыл бұрын
很棒的新聞專題。
@Daniel-cd1dj
@Daniel-cd1dj Жыл бұрын
日本總共有28位諾貝爾獎得主,是除了歐美以外最多的國家,台灣教育體制真的要檢討。
@赵山-n7r
@赵山-n7r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不是出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後來廣設大學搞爛教育讓學歷貶值的那位
@ucfg5113
@ucfg5113 Жыл бұрын
日本有兩位得得主得獎時甚至沒博士學位,相當厲害
@jackson3357
@jackson3357 Жыл бұрын
可是有一個得獎的告公司 , 日本人知道後相當不認同這種做法 唉
@patty3338550
@patty3338550 Жыл бұрын
日本是亞洲最西化的國家 也最早放學鼓勵玩社團多元發展 講難聽的 亞洲教育很難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
@hideonbush7718
@hideonbush7718 9 ай бұрын
檢討也不會有諾貝爾獎得主
@kohei9977
@kohei9977 Жыл бұрын
這些高中競賽生真的很不容易,能夠在已經很繁重的課業以外投入那麼多熱情跟精力去追求頂尖深入的課題,當然上大學以後常常又是另一番天地,一些之前不突出的人也可能努力走到更前面,畢竟能上台大的高手還是很多,只是高中沒去參加這些科目的競賽而已
@shangwenger7982
@shangwenger7982 Жыл бұрын
呵呵吧,这样搞,把人的身体和情绪都搞坏了,上大学和读博士之后很大概率变废材或者花很多年恢复健康。
@連政勛
@連政勛 Жыл бұрын
正常啊,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很多教授的教學品質超爛,再好的學生給你也是被毀了。大學的評鑑真的要把研究跟教學分開評鑑。很多教授只關心自己的研究論文,教學根本是應付
@janettengtw
@janettengtw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我兒子唸很好的國立電機系,但是他常抱怨老師教的很爛,所以班上同學很多都翹課(他沒有翹課),於是他就找資源自己讀。因為自己很認真,所以從來不是資優生的他,也唸到了好幾學期全系第一名,但我真的覺得好的教授很重要,可以啟發學生,不用放生讓他們自學。
@習近平是畜生
@習近平是畜生 Жыл бұрын
有差嗎,真正資優生不用讀書也能考100分吧?
@jackyjacky8747
@jackyjacky8747 Жыл бұрын
@@習近平是畜生 想太多,想必你根本沒看過真正的資優生,中小學例外。
@meggiel.512
@meggiel.512 Жыл бұрын
大多數資優生是父母栽培的
@Sulzbach-dk7ov
@Sulzbach-dk7ov Жыл бұрын
95%的 phd 都是要離開學術界的,學術界也沒那麼多位置。國外普遍也鼓勵學生往業界走。
@pro60721
@pro60721 Жыл бұрын
我大學室友是奧林匹亞金牌 他竟然延畢 而且是因為打當時最熱門的QUAKE放棄學業 當時我第一個反應是 原來天才還是要唸書
@vajrachou408
@vajrachou408 Жыл бұрын
雷神之槌哪一代呢,1996年那一代,現在都有年紀了,我們是同輩,我以前都聽交響樂打雷神
@赵山-n7r
@赵山-n7r Жыл бұрын
可能你室友不夠聰明吧
@leedudu3049
@leedudu3049 Жыл бұрын
@@赵山-n7r延畢很多是學分沒修夠或是為了修之前沒選到的通識故意不修進階英語卡畢業門檻 通常只要其中一年有事要忙沒辦法修很多課就很容易延畢(尤其是雙主修畢業學分更多)
@pro60721
@pro60721 Жыл бұрын
@@leedudu3049他沒有雙主修 我跟他同寢室的時候對他很反感 身上臭的要命 他肯定是故意延畢的
@terryhsu5921
@terryhsu5921 Жыл бұрын
金牌只是單一學科很優秀,不代表智商比別人高,看過真正優秀是高中就跳級上台大醫學院,每學年都拿書卷獎第一名畢業。
@tue0815
@tue0815 Жыл бұрын
這讓我想到之前看的一本書「異數」。即便是智力過人,但默默無聞也很常見,因為在現在的社會制度下,世俗的出人頭地不是只靠智商就做得到的。
@YuLi-hz3wg
@YuLi-hz3wg Жыл бұрын
我女兒大學就在美國紐約唸書,她們學校拿到奧數得獎除了獎學金全免,直接上大三大四課程,很快就可直攻博士
@dolu220
@dolu220 Жыл бұрын
學費全免吧⋯⋯獎學金全免保我去我都不要
@sofialaneo
@sofialaneo Жыл бұрын
這是真的故事嗎
@chehsunliu
@chehsunliu Жыл бұрын
能不能上大三大四課程應該跟有沒有拿奧沒有關係吧...
@samhuang4999
@samhuang4999 Жыл бұрын
我認為你有點無知。台清交入學獎學金多少也是有,就是沒國外多而已;直接上大三大四課程也很普通,只要沒有設定擋修誰都可以修大三大四課程,甚至可以修碩博士班課程,都沒有限制,我在台大也修過碩士班課程是由前一年修課成績優秀的學士班學生擔任助教,這並不奇怪;直攻博士更是普遍,國外的學制學士學位後本來就可以選擇碩士班或博士班,並沒有一定要完碩士再念博士,拿不到博士改拿碩士學位也可以,台灣一樣可以直接申請逕博。
@国不等於党爱国不等於
@国不等於党爱国不等於 Жыл бұрын
@@samhuang4999 重點是國外的博士比較香啊
@mochiiiii_0111
@mochiiiii_0111 Жыл бұрын
但說真的 至少理組還有奧賽這條路 文組或是人社班、語文資優班 在臺灣目前整體依靠理科發展的環境 我們所分配到的經費和重視度遠遠不足 幾乎都是依靠師長和學長姐們的善意才能支撐 希望報導也能關注臺灣語資班、人社班的發展🤍
@jylai1109
@jylai1109 Жыл бұрын
理工才能賺錢,人文就算了
@hoshihuyunai
@hoshihuyunai Жыл бұрын
@@jylai1109如果這個社會只有理工,沒有人文,哪來的進步? 理工和人文科系必得相互調和,才能成就一個健全的社會。
@lin2984
@lin2984 Жыл бұрын
理工跟文科從來都不是誰重要誰不重要的問題啊 是哪個以稀為貴阿所以哪個薪水就多啊就那麼簡單
@邪王真眼りっか
@邪王真眼りっか Жыл бұрын
但是文組人文科語文科有什麼用
@tomnone1451
@tomnone1451 Жыл бұрын
​@@邪王真眼りっか中国人来告诉你人文和社科有什么用。如果不需要人文和社科,欢迎你来中国生活。
@lindaniel7130
@lindaniel7130 Жыл бұрын
考試競賽是一個世界,就業生活與存在是另一個世界
@教官喵喵
@教官喵喵 Жыл бұрын
很好的節目 道出了我們競賽生的掙扎QQ
@禾禾-x4t
@禾禾-x4t Жыл бұрын
怎麼說呢 要專材往上還是要朝興趣嗎
@roget1534
@roget1534 8 ай бұрын
難得的好的專題報導
@kcweng9843
@kcweng9843 Жыл бұрын
有一個重點就是小孩為了什麼而參加奧數? 為了興趣? 為了家人期待? 還是其他? 這些的目標如果不是屬於自己的,最終會走上什麼路,可想而知!
@Vic-rr6sr
@Vic-rr6sr Жыл бұрын
推 這新聞有料
@wt9773
@wt9773 Жыл бұрын
優秀的人才不需要菁英式栽培而是需要更多不同的機會證明自己的優秀,在校成績優劣並不能證明什麼,建議可以鼓勵企業多舉辦競賽鼓勵學生參加
@hudsonvan4322
@hudsonvan4322 Жыл бұрын
但是沒有菁英教育 這也逼不出來
@wahaha-b4s
@wahaha-b4s Жыл бұрын
@@hudsonvan4322 人才是選拔出來的 不是賦予能力出來的
@XENOS1010
@XENOS1010 Жыл бұрын
@@hudsonvan4322 人口基數多,你篩到最後就會有世界頂尖的
@cloudpeng6753
@cloudpeng6753 Жыл бұрын
@@hudsonvan4322 認同,沒有國家精英教育相助,是要怎麼請到菁英老師教課,又怎麼能組成精英團隊,最後又會受限學生家庭貧富差距導致資源不均,這是一個體制問題,企業可以領養,若交給政府官員,遲早也是會被官僚氣死!
@lidapow
@lidapow Жыл бұрын
⁠​⁠@@hudsonvan4322有天份不夠 有天份又努力 有天份又努力又有資源
@Chichi-.-
@Chichi-.- Жыл бұрын
😊😊這報導很好~~
@wychan7574
@wychan7574 Жыл бұрын
一個fields medalist 都培養不出,完全失敗的制度。科學人材不是賽車手,不是用重複密集式解題和最快解題速度就能成功。深層思考,對科學的熱愛和堅持更加重要。
@余明新
@余明新 Жыл бұрын
科學人]雜誌199期,高湧泉寫的文章,美國很多Noble prize winners都出自William Lowell Putnam大學數學競試優勝者,學習力強,會解難題,反映此人聰明,只要加上方向正確,有毅力,大概就能發明創造
@chtomea
@chtomea Жыл бұрын
擅長做什麼跟喜歡什麼是兩回事,很多人小時候被家長老師發現數理邏輯思維比較強而被放在物理資優班,但如果找不到持續的動力,到大學之後會很痛苦,出社會更慘。
@homecritic
@homecritic Жыл бұрын
基本上,學歷高的還是相對會賺錢,至於是否很會賺錢,那就不好說,而學歷不好的,很會賺錢,恐怕更少,畢竟大部分學歷普通或不怎麼樣的人,也不會賺錢,我學歷不好以前很希望自己學歷好,可是看到很多高學歷的畢業後,就算領高薪,但是伴隨而來的是更激烈的競爭,高壓高工時,這是好的人生嗎?我表弟妹不敢說跟更優秀的比,但是也念到博士,我表妹北一女成績私立的醫科有機會,公立的醫科沒機會,所以念台大生物化學系之類的,第二名畢業,念完研究所,後來也拿到史丹佛大學生物化學領域相關的博士,我表弟小我八歲,我高二時,我表弟在學泰勒展開式,我表弟在建中的成績聽說全校前五名,比很多考上台大醫科的好,後來台大電機第二名畢業,考研究所通訊組榜首,預官考試全國第三,後來念密西根大學博士,我大舅說,我表弟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碰到很多中國各省前幾名的,真的很厲害,總之肯定還有比我表妹表弟更強的人,國外競爭更激烈,我表弟還說,他建中台大電機的同學跟他在密西根大學看到的同學相比,簡直太差了,而且我大舅說,我表弟妹雖然拿到博士,也沒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突破性研究,我大舅說要做出突破性的研究才算優秀,總之,做學問感覺挑戰滿多的,我覺得讀書盡量就好了,像我堂哥們書讀得比我這逢甲大學商學院的某科系畢業的還差,結果我堂哥做點小生意,就算賺得不如那些高學歷的高薪者多,至少輕鬆愉快,聽說很多高學歷高薪者,薪水高,但是高壓高工時,這難道是好的人生嗎?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我表弟妹說在國外念博士比台大辛苦,因為我表弟妹在台大念得相對輕鬆,可是到了國外念博士,對手就是更高層次,也是滿有壓力的,而且讀書是要靠天分,很多醫生教授的小孩未必會念書,我覺得創業成功的才是人生贏家,很多創業成功者,哪怕是擺地攤或企業家的小孩未必很優秀,可是父母幫忙舖好路,少走彎路,而且有些創業的父母的小孩,如果會念書,那就是如虎添翼,總之我覺得思考讀書以外的路是更重要的,因為不是每個小孩都會讀書,也不是每個會讀書的父母都可以生出會讀書的小孩
@shangwenger7982
@shangwenger7982 Жыл бұрын
你这个说的是对的。
@user_thelongwayaround
@user_thelongwayaround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很多獎牌得主也都去唸醫學系了,鏡新聞也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提供數據,不過這是個人選擇,國家就比較難著力了
@detergino721
@detergino721 Жыл бұрын
醫學對社會也很重要啊,臺灣連小診所都是讓人有信心,而且各鄉鎮都有,不覺得很棒嗎?
@beckytai8026
@beckytai8026 Жыл бұрын
@@detergino721 我不覺得很棒,醫學很重要,但是並不需要懂很進階的數學跟物理,數學跟物理金牌選手選讀醫學,基本上就是埋沒了。
@davidyu761
@davidyu761 Жыл бұрын
@@detergino721 問題是台灣的醫學人才集中在臨床而不是實驗室,再多臨床人才也生不出一個能幫國家賺大錢的專利,只能像搬磚工一樣,靠大量時間和病例去換自己的高收入。
@bevis3950
@bevis3950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好現象,台灣做基礎數理研究的名人屈指可數😢 全部跑去當醫生很可惜
@beckytai8026
@beckytai8026 Жыл бұрын
@@davidyu761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的醫療水準再怎麼高,都不可能會產生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QQpapababy
@QQpapababy Жыл бұрын
這是人生的歷程,我們曾經那樣揮灑青春。不只是物理,很多高中時代的『豐功偉業』跟他後來從事的行業一點關係都沒有。例如戲劇、環島、田徑金牌、街舞都是啊!
@Sky94567
@Sky94567 Жыл бұрын
真正對人生有幫助的是智慧
@hhorace_hsu
@hhorace_hsu Жыл бұрын
解奧題跟研究/探索未知 是兩回事 一個是學習知識 一個是發現/發明知識
@catball999
@catball999 Жыл бұрын
菁英教育和需要大量人才是兩回事吧, 大量資源培養少數天才和大量資源培養相對多且有一定程度的人才, 我相信業界會選擇後面啦, 總之要兩個都做到只能夠投注更多更多的資源, 但現在有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少子化"。 整個產業缺人問題明明也需要考慮到少子化, 然後批評教育出問題,說理工人數大降, 還說男生讀理工人數比例也下滑, 到底現在誰說學生一定要往理工領域發展才賺錢才好棒棒? 這二十年來價值觀已經不同以往了,加上少子化問題,當然理工人才會大量降低, 阿就選擇變多了,世界有更多新興的職業, 沒這麼必要把這個問題推給教育端吧? 而且影片那個老教授是真的噁心,一整個講法像是 "因為男生理工人才少,所以只好女學生上去補人數缺口一樣" 蛤? 一樣啦,什麼年代了,女生也能讀理工而且不輸男生好嗎。 然而為什麼電機資工沒人要做研究? 還不就是台灣產業多為代工,沒那麼多研發能量讓你做, 何況國外薪水開的更高,誰想留在台灣? 再去問看看大家讀碩,是做研究還是為了好就業? 科技業一直找人嘴砲說少子化還是啥鬼理由所以他們缺人, 阿你們花錢培養人才了嗎? 有願意拿錢出來拯救少子化嗎? 把錯都推給政府就對了? (不論誰執政) 阿為什麼大三大四之後大家都成績趨近? 是因為這些神人凡化嗎? 大多都沒有,只是課程水準鑑別度鑑別不出這些人多強了, 不然,要不要看看現在都怎麼打分的? 為了方便學生出國讀海外碩,分數都打超高 ㄎㄎ 而且部分神人已經跳脫學校這個框架了,花心思上沒啥用的課, 我還不如去搞我想做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研究, 小朋友才跟你顧慮學校成績。
@陳查理-c2c
@陳查理-c2c Жыл бұрын
我以前在國外留學,評分制是每科都拉curve,只有前10%的人有A,最高就是A,教授還可因全班平均水準太低一個都不給。 甚至原本有當人制度,但因為學校自殺率太高,後來改成當人的教授要寫報告,才沒那麼殘酷。 當時基本上天天泡在圖書館還經常只有B~A-,每次報告拿A都簡直要痛哭流涕 (因為讀的是世界排名前50大學的文科,用非母語和其他母語程度在本國1%程度以內的人競爭,寫報告常因文字表達沒到水準很難拿A) 看到台灣的同學大學有時間玩,每個GPA都3.7, 3.8,經常百思不得其解。 覺得自己高中時代已經算唸書平均以上的人了,大學卻讀得那麼辛苦,還比不上以前那些平均以下還整天玩的同學 後來有個中國的學姊告訴我,在台灣隨便唸唸都能每科拿A,中國想考研的人都會抄捷徑選來台灣交換,把GPA刷超高,回去就能順利考研 台灣的菁英人才都是在大學培育出來的嗎?台灣的大學真的有在培育菁英人才嗎?
@anwarsen8
@anwarsen8 Жыл бұрын
​@@陳查理-c2c台灣大學有人才早歸類在天才了.. 優秀人才都是在各公司培育出來的,在台要依教育來說人才..根本說多了
@陳彥玲-s5p
@陳彥玲-s5p Жыл бұрын
女生讀理工領域的確輸男生阿
@黃羽慈-s6x
@黃羽慈-s6x Жыл бұрын
問個 哪個部分有聽起來像男生人不夠只好讓女生去補
@ee-yl9ip
@ee-yl9ip Жыл бұрын
​@@陳查理-c2c如果台灣的大學沒在培育人才的話 美國就不會招一堆台灣理工科系的學生過去了 台灣的學校也不是每間拿A都很容易 單純只是你同學水平太低考不上好大學而已
@143amychen
@143amychen Жыл бұрын
因壓力而讀跟因喜歡而讀,長期下來是不一樣的
@aqn5937
@aqn5937 Жыл бұрын
混竹科幾十年了,產業裡的支柱通常不是成績最優秀的,資源針對拔尖人才灌注不見得會有收成。
@nicholaslee4162
@nicholaslee4162 Жыл бұрын
跑科技廠也好幾年了 發現通常混得好的都是人緣最好腦袋最靈活的那種人 別人在那邊這個會被罵 那個行不通 人緣好的一通電話 就什麼都好做好配合了
@annie9582
@annie9582 Жыл бұрын
業界最成功的大部分都不是成績最好的,是最會做人跟最奴的那種
@XENOS1010
@XENOS1010 Жыл бұрын
能做好事情的本來就不需要很會考試,會考試的不代表他們會解決問題
@edwardlee1250
@edwardlee1250 Жыл бұрын
資優生是某方面能力突出,如一些數學、科學等,可能在科學與技術領域研究發展,而在一般社會運作成功是不一樣,這些可能學業成績一般或沒讀書,可是賺很多錢,因這與學業成績不是正比,不過,如唸某些專業或技能,確是很大機會路途走得順暢些。
@ycchung611
@ycchung611 Жыл бұрын
我進公司的第一天,老闆就和我說了,你們這個台清的博士,能畢業都是從地獄裡爬出來的,學識絕對沒問題, 但從現在開始,要知道工作拚的是做人、做人、做人...這段話對我影響很深!
@mukaiiii
@mukaiiii Жыл бұрын
我當時也有比奧林匹亞,但成績不是很好,基本上能夠拿到獎牌簡直怪物級,但不是所有怪物都能適應的很好 畢竟奧林匹亞跟大學範疇的獨立思考研究主題,還是有很大的差異,能夠解題不代表會自我命題
@marssu9074
@marssu9074 Жыл бұрын
優秀人才,在臺灣學習,本來就搞笑了。 臺灣一個像樣的學者,好像都沒有吧。
@ee-yl9ip
@ee-yl9ip Жыл бұрын
​@@marssu9074 台灣厲害的學者很多 只是活在社會底層世界的人士不懂而已🤣🤣🤣
@mukaiiii
@mukaiiii Жыл бұрын
@@marssu9074 這樣說其實有點太偏頗,得先看看你能踏入學界的哪個位置再來評論,或許比較有說服力。
@mukaiiii
@mukaiiii Жыл бұрын
@@ee-yl9ip 憤世嫉俗的人其實不少,但互相理解後其實沒有分高低層,大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努力生活著罷了,畢竟社會上能夠對立的事太多了。
@marssu9074
@marssu9074 Жыл бұрын
@@ee-yl9ip 是的,還真的不懂哩。 告訴我,臺灣這六十年來出了什麼厲害學者,給我一個名子出來,謝謝。 我們好聞香一下。 你不要又是像是台大生經常講的:我們優秀學長很多啊,很多啊,僅是我一時也講不出來~你自己去Google!
@jeffreywang8575
@jeffreywang8575 Жыл бұрын
説明這些奧數生是爲功名而學習數學物理而不是本心所好,任何人從長遠來看多半會回歸本性。對於高中生來説,進入名校就是最大的功名。既然奧數,物理競賽提供了一條捷徑,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必然會選這條路,但并不代表他們真正喜歡。在大學裏再設一些誘惑讓他們繼續鑽研數理化,也許只是讓他們走上社會才轉行自己的真正興致所在。而且題海戰術訓練出來的人只不過是考試菁英而非該領域真正人才,所以最終轉行并不奇怪。
@HuLue-nv5wr
@HuLue-nv5wr Жыл бұрын
保送台大只是起步高 如何讓精英繼續有動力保持好奇心去突破 才是未來研發人才最重要的吧
@雪音-m8b
@雪音-m8b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在理學的注重為未來科技理工注入心血;但在人文、美學的注重卻是不足的,只靠‘’台灣的最美的風景是人"是有多薄弱。
@alaexalaex5825
@alaexalaex5825 Жыл бұрын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自己過得快樂才是真的,我相信他們都是喜歡這些才會去做的,如果不是,我也不知道要說啥。
@altyl1517
@altyl1517 Жыл бұрын
就像金屬疲乏一樣,拿到頂尖學校的學位後,能不躺平的大概只有那些投身創投的。放眼全世界,百分之99雷同,只有那社會上的百分之一仍有衝刺的動力。看來利誘還是最有效的動能。
@kikilee1565
@kikilee1565 Жыл бұрын
是天生聰明還是不斷練習。 硬走天才之路有掌聲但更多是挫敗
@attui237
@attui237 Жыл бұрын
這報導很有意義 !!
@HarryXiao88
@HarryXiao88 Жыл бұрын
以前也参加过,现在有2个小孩。逐渐有了自己思考。很好奇,这种奥林匹克究竟对推动科学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或者说有多少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小时候参加过这类竞赛(想要知道,不是反问)。当然我不是说这个没用,我是说似乎缺少一种真正能提炼天才的选拔竞赛。毕竟说到底,所有的竞赛全部是在人类已知知识范围内考察速度和记忆。如何考察对于未知领域的天才创见呢
@iodium131
@iodium131 Жыл бұрын
對於這種資優生應當採用德式大學的教育體制,如果學生有本事,教授可以安排用很嚴格的口試來檢驗,考試通過後,直接讓他們抵免該課程的學分。
@marssu9074
@marssu9074 Жыл бұрын
別鬧了,你該要理解臺灣的大學教授都是社會的渣渣去擔任的。
@gavin2818
@gavin2818 Жыл бұрын
口試or後門 ? 堂堂台大不就有陳明通教授桃李滿天下,更身居要職國安局局長直屬總統府管轄
@jacky10045
@jacky10045 Жыл бұрын
@@gavin2818 你拿國發所來比這些人,對他們實在是莫大的侮辱
@gavin2818
@gavin2818 Жыл бұрын
口試如何量化,怎知不會有後門? 畢竟拿納稅人的錢補助,就有義務公開、禁的起檢視
@c65242007
@c65242007 Жыл бұрын
國外大學也是有靠跟教授睡來換成績的,你硬要拿特例來比,那沒完沒了,又不是小孩子了,還整天活在理想世界。
@pengpan5381
@pengpan5381 Жыл бұрын
奪牌選手的程度都是大學三年級以上的程度,我覺得可以直接上三年級的,1、2年級的課直接參加考試就好,應該也是電翻眾人。
@国不等於党爱国不等於
@国不等於党爱国不等於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都偷跑了還不能電人家也太可憐
@習近平是畜生
@習近平是畜生 Жыл бұрын
一堆從小家裡就送去參加雙語補習班、科學營之類的偷跑生,資源拿好拿滿,畢業後沒拿幾座諾貝爾獎真的太丟了
@hgghfhbnj8505
@hgghfhbnj8505 Жыл бұрын
路過一下,這幾年有一個拿fields的韓國人叫June Huh。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許這世界跟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樣哦
@XENOS1010
@XENOS1010 Жыл бұрын
保送制度拿掉我想看到底還剩多少人真的"熱愛"數理,繼續玩奧林匹亞
@imev2161
@imev2161 Жыл бұрын
我自己其實是認為如果高中的時候不熱愛數理,有那個天分去玩奧林匹亞,不如讀學測。高中學測其實對大部分國手不太難讀。大部分國手們花在奧林匹亞上的時間已經不知道能讀幾輪學測了。 我認為會真的在高中拿奧林匹亞當作升學手段為目標的比例偏少
@remotawang3777
@remotawang3777 8 ай бұрын
建議提供管道讓他們唸大學沒有必修,直接開始找實驗室,兩年做研究寫碩論,做中學。一個碩論不需要唸完所有必修 順便磨練耐心&認知到解題脫離研究現實&面對開放式問題
@asus-ui1wq
@asus-ui1wq Жыл бұрын
科學家們終究無法控制別人如何利用他們的研究成果,也象徵著新時代中每一位科學家的道德義務。
@Sausage-u5g
@Sausage-u5g 8 ай бұрын
年過23還在補習班補習考碩 重新煥我的發鬥智 雖然無法跟他們一樣頂尖但能吸取他們的精神
@曾以光
@曾以光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我們(台灣)高中以前的數學教育 只是教解題技巧 根本不是教數學 所以所謂的篩選 自然是無效的😢
@kevinlau5667
@kevinlau5667 8 ай бұрын
優質新聞
@sophisticatedgrace7519
@sophisticatedgrace7519 Жыл бұрын
4:01 奧林匹亞競賽 和學測完全不能比吧😂😂 一個是只選出6參加的 超難國際大賽 一個是給13~16萬人 的升學考試 而且學測出太難還會被罵 😂😂
@asus-ui1wq
@asus-ui1wq Жыл бұрын
🤣🤣🤣🤣🤣
@jerryhsu7679
@jerryhsu7679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的資優教育其實有點像補習班的早教教育,懂的人自然懂
@ssj9301
@ssj9301 Жыл бұрын
社會更多現況是頂大畢業薪資比不過一個在網路叫拍賣的... 貨源還是從對岸批價出來的劣質品 , 加價賣給你各位
@davidw6025
@davidw6025 Жыл бұрын
人生總要每人為自己負責的,只要允許他們有自有選擇換跑道的權力即可,因這世界並不存在最優化所有人才的方案。
@hsin-hong7250
@hsin-hong7250 Жыл бұрын
人才就是國力,但人才的來源取決於人口基數,天才會因訓練而發光但不會因訓練而誕生,台灣政府正在把自己的路慢慢斬斷,這個世代越來越少人願意養這麼多小孩
@懷璞-m8d
@懷璞-m8d Жыл бұрын
很好的節目
@bon7245
@bon7245 Жыл бұрын
若只是為了升學進入一流大學,而非真正的興趣,當然會在實務長期競爭下漸成平庸.
@ee-yl9ip
@ee-yl9ip Жыл бұрын
他在一流大學裡面成績平庸不代表這個人真的平庸
@ee-yl9ip
@ee-yl9ip Жыл бұрын
@@bca3286 呃 我的重點是在表達一流大學的學生幾乎全是強者 所以在裡面成績顯得平庸的人比起一般人還是強很多 看來你是智障 因為完全看不懂人話 當個答非所問的社會底層已經不是平庸兩個字可以形容的了🤭🤭🤭
@YEeEe-g8f
@YEeEe-g8f Жыл бұрын
這才是我想要看的新聞 辛苦了
@しんかんがく
@しんかんがく Жыл бұрын
有作深度報導給個讚
@bechill4891
@bechill4891 8 ай бұрын
看完非常感動,這背後意義太龐大
@Kixoo
@Kixoo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有在台灣念過大學的人應該都有幾個共識 1 課程要不是太難就太簡單 2 什麼都教什麼都不精 2 是課程規劃問題,牽扯層面比較廣我先不討論,但對於 1 真的要改進,沒道理以前國高中學過的東西,大學還要從初階開始上,另一種是以前沒學過的東西,一口氣難度提升到 Hard,成就感太低大家最後都只求及格就好,應該要把那些難到靠北的課程,先開設一些基礎課程才對,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營養課程。
@user-bk3zt8sp1dfnodes
@user-bk3zt8sp1dfnodes 9 ай бұрын
10:30 某些很難的問題 ,我可能要怎樣的觀點來看。 比如說巴塞爾問題--平方反比連心力 --萬有引力--電磁力。 比如說,在球面上隨機選取 四個點,考慮該四點為頂點之 隨機凸四面體,球心位於該內接 四面體的機率是多少? 【降階思維】。
@vacant19
@vacant19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高職電子科畢業,這些老師教的東西我高職通通學過😂 這些學生這麼有興趣就高職就好啦~好啦開玩笑的
@QQ-zx2gk
@QQ-zx2gk Жыл бұрын
當作業員?😂
@louis2923768
@louis2923768 Жыл бұрын
新加坡提供獎學金會有條件,畢業後會被要求在新加坡工作幾年,至於在哪家公司工作,政府不會限制。
@kow-jeling1835
@kow-jeling1835 Жыл бұрын
奧賽只是一種指標吧,不必看得太重。 同樣的分數也只是一種指標而已。 做人,機緣,家庭背景,配偶,持續學習,等。 人生因素太多了。
@杜鵑鳥-z1n
@杜鵑鳥-z1n 9 ай бұрын
我知道滿神奇的很多數理資優生都跑去財經相關賺錢了,反而是多數資質相對普通的人在持續做工程師和研究
@au284hruf83h
@au284hruf83h Жыл бұрын
優秀人才出國工作很正常,台灣的工作環境那麼血汗,薪水又低,有能力的人幾乎都會離開台灣。
@kevinluo6923
@kevinluo6923 Жыл бұрын
這就是最大重點 我們的人才只能當社畜
@airys-taiwan1689
@airys-taiwan1689 Жыл бұрын
@@kevinluo6923 真正的人才都出去了,我們才是社畜QQ
@Liam-df2uv
@Liam-df2uv Жыл бұрын
最嚴重的是台灣老闆受不了功高震主 敢反駁老闆的不是烤雞就準備吃C吧
@davidyu761
@davidyu761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沒資源沒腹地,跟其他國家之間又有交通隔閡,要吸引外國人才很難的地方。台灣唯一的資源就是"廉價人力",所以台灣職場變得很扭曲,從政府到資方都努力壓低勞工所得來換"競爭力",真的有能力的人還是離開台灣比較好(除非你有門道當大官或資方,加入壓榨勞工的一方其實很好賺)。
@danielho7847
@danielho7847 Жыл бұрын
@@Liam-df2uv 我工作20幾年的經驗 的確10個中有9個半的主管都是會記仇心胸不寬大 講一個例子 我碰過某主管說上面的長官講的話不一定對 你們有理就要據以力爭 等到別人挑戰他了 他不但沒虛心接受 反而計仇那同事 時不時就找他麻煩 縱使他貢獻很大 考績也普普
@yutseng1782
@yutseng1782 Жыл бұрын
阿唷不是啦,會考試不等於會做研究,更不等於在該領域能有傑出的貢獻...
@PatrickDp
@PatrickDp Жыл бұрын
教授說的沒錯 都大學了 本來就是該自我探索 什麼都要學校排好 又不是媽寶
@marssu9074
@marssu9074 Жыл бұрын
這是真的,因為臺灣的大學教授素質水準都非常低劣可恥。 別人站在巨人肩膀上,臺灣則是站在可恥侏儒身上。 根本不該期待臺灣的大學教授。
@chihwing
@chihwing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金牌們都去自我探索下一階段的研究了,根本不在意學校那種表面成績啊
@vicezero3540
@vicezero3540 8 ай бұрын
這新聞太優質了吧
@小明-l6d
@小明-l6d Жыл бұрын
奧賽可以練~~~但是創造力跟靈活運用就是另一回事了==~~
@喬伊-v2x
@喬伊-v2x Жыл бұрын
我朋友的高中小孩曾參加丘成桐數學獎獲得不錯的成績,我記得當年參與指導的教授於頒獎典禮致詞時說,他們這些學生的論文堪比碩士論文,果真如此的話,那他們大學讀相同科系的課程,是否讓他們停滯下來,甚至開倒車。
@小栗路子野
@小栗路子野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真的那麼厲害絕對自己會找到出路啦!!! 平均投資才是正解!!! 把資源集中在少數菁英在數學上已經證明是浪費了!!!
@111_b-u9u
@111_b-u9u Жыл бұрын
@@小栗路子野 可是從人類歷史來看,整個文明確實是極少數理組菁英們推動的,不知道你的數學上浪費是從何處得來的?
@小栗路子野
@小栗路子野 Жыл бұрын
@@111_b-u9u 菁英怎麼定義??? 我承認從人類歷史來看,整個文明確實是極少數理組推動的, 但我不覺得龐加萊比愛因斯坦不菁英!!! 把資源平均給各研究機構而不是以過去時機給與加權所獲得的效益最高!!! 政府在挹注資源扶植科技研發、經濟產業等領域時,經常會有一種「菁英主義」思維:「我們如果把資源集中投給那些有才能的人,應該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吧!」不過「才能」很難一下子看得出來,所以就變成「有才能的人應該本來就會表現得比一般人好,那就把資源給那些過去表現比較好的人吧!」 這樣的作法是正確的嗎? 於是研究者設計了一些補助辦法:每隔五年,就會有「政府資金」挹注給模型裡的 1000 個代理人,所以在整個模擬過程中,會有八次補助。補助的策略有幾種精神: 齊頭主義:給所有的人相同金額的補助,皆大歡喜。實行方式:每次每人補助 1 塊錢、兩塊錢或 5 塊錢,三種方式補助 1000 人、八次的總預算分別為 8000、16000、40000。 菁英主義:只補助表現較好(手中金額排名在前面特定比例)的人,表現差的人管你去死。實行方式:表現前 50% 的發 5 塊錢(總預算 20000);表現前 25% 的發 5、10、15、20 元(總預算10000、20000、30000、40000);表現前 10% 的發 5、10、20 元(總預算 4000、8000、16000),一共八種方式。 折衷主義:前兩種極端方式的妥協,一部分的經費給表現名列前茅的人較多補助,剩下的給其他人平分。實行方式:前 25% 的人 5 或 10 元,其他人 1 元(總預算 16000、26000);前 25% 的人 10 元,其他人 5 元(總預算 70000),共三種方式。 亂槍打鳥主義:隨機抽取一個比例的人,塞錢給他們,用樂透來翻身的概念。實行方式:隨機選取 10% 的人給 5 元(總預算 4000);隨機選取 25% 的人給 5、10 或 20 元(總預算 10000、20000、40000);隨機選取 50% 的人給 5 元(總預算 20000),一共五種方式。 目標是「希望那些有能力的人(具體而言,就是 T > 0.7,比平均值高一個標準差),在政府的幫忙下,能夠好好發揮才能。」用來衡量這個目標的指標,就是經過了八個回合的補助,40 年後這些人「成功」(模擬結束後手上還超過 10 塊錢)的比率增加了多少。上面這些補助方式中,表現最好的方法是哪一個呢? 答案是前「25% 的人 10 元,其他人 5 元」,讓 T>0.7 的「高能力族群」的成功率,從沒有補助的 32.05% 一口氣提高到 94.82%,看起來很成功!幾乎全壘打! 不過總共要花 70000 塊,是所有方案中最貴的。相較之下,無腦式的每個人都發 5 元,也可以達到 94.40,幾乎不相上下,但是花費只需要 40000 元。也就是說,根本不用給名列前茅的人特別獎勵,成效也一樣好。 所以如果要看政府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要看的是「每花一塊錢,可以增加多少高能力族群的成功率?」也就是「效率=(補助後成功率-補助前成功率)÷ 政府總預算」。用這個方式比的話,那個方案是第一名? 答案可能讓你跌破眼鏡,是最簡單的「每次每人補助 1 元」!總共花 8000 元,可以讓成功率提升到 69.48%,提升了 37.43%。剛剛拿第一名的方法,除以所花的錢後,績效也掉到後段班了,是 18 種方案的第 11 名。表現最差的是「表現前 10% 的發 20 元,其他人 0」這個極端的菁英主義方式,它的效率只有前者的 1/25,花了兩倍的 16000元,只提升了 2.93%,成為 34.98%。 事實上,所有的「菁英主義」式的補助,幾乎都是表現最差的。 Talent vs Luck: the role of randomness in success and failure A. Pluchino. A. E. Biondo, A. Rapisarda
@kuoyuan11
@kuoyuan11 Жыл бұрын
​@@111_b-u9u人類文明是人類全體創建的。所謂菁英不過是少數強勢人群的定義。神農氏的做法絕對稱不上菁英,但這種做法才是人類進步的根基。
@111_b-u9u
@111_b-u9u Жыл бұрын
@@小栗路子野 龐加萊和愛因斯坦都是菁英阿 沒衝突吧? 你提的那篇研究,確實是偏很有趣的論文,但他是用agent-based model來假設的,無法完全反應現實世界的情況好嗎? 不然他就不會只是得"搞笑"諾貝爾經濟獎了
@ru-jengteng6312
@ru-jengteng6312 7 ай бұрын
My friend told me that my wife used to be the team leader for the Math Olympiad in Taipei. She never ranked number two since elementary school. Strangely, she could never answer my children's math questions but always wanted me to help them. She ended up as a doctor, who also hated this profession.
@georgefunx
@georgefunx Жыл бұрын
總覺得世上真正有大成就的人才,主要是對他們熱愛的領域有著主動的熱情與信念,天賦反而是其次。像馬斯克、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就完全不覺得他們是奧賽的料,但他們的成就卻改變了全世界。
@aertybhujm1
@aertybhujm1 Жыл бұрын
你覺得習近平跟圍棋天才李世乭誰比較厲害? 這是維度跟視野的問題
@georgefunx
@georgefunx Жыл бұрын
@@aertybhujm1 那你說說看,馬斯克、習近平、圍棋天才李世乭處於三個人之中必定死兩個只能活一個的緊急狀態,你覺得誰最不重要? 我覺得習近平最不重要、李世乭第二不重要,馬斯克要留。
@蕭文傑-k6y
@蕭文傑-k6y Жыл бұрын
中途不唸了(學校課業)大有人在
@jameswa635
@jameswa635 Жыл бұрын
這三位的成就是什麼?他們在產業上的確很成功,但在基礎科學上的成就是零。
@browen0311
@browen0311 Жыл бұрын
@@jameswa635 沒有這三位,很多基礎科學不會推進的這麼快喔
@error.pleasetryagain
@error.pleasetryagain Жыл бұрын
我的老師跟我說過他有個同學本來是雄科班的最後跑去花蓮當公務員了
@jerrychiu6099
@jerrychiu6099 Жыл бұрын
滿有趣的主題,希望能有更多更深入的專題報導 我曾經也在這個菁英教育的體制內,和影片中敘述的不同,我倒是很快就理解到自己天份不如那些“大神”們,在校方、社會期待還有自己內心想法掙扎很久,老實說那段時間很痛苦啊~
@禾禾-x4t
@禾禾-x4t Жыл бұрын
那些大神真的很神嗎
@jerrychiu6099
@jerrychiu6099 Жыл бұрын
@@禾禾-x4t 這是真的xD 我打從心底敬佩他們
@homecritic
@homecritic Жыл бұрын
基本上,學歷高的還是相對會賺錢,至於是否很會賺錢,那就不好說,而學歷不好的,很會賺錢,恐怕更少,畢竟大部分學歷普通或不怎麼樣的人,也不會賺錢,我學歷不好以前很希望自己學歷好,可是看到很多高學歷的畢業後,就算領高薪,但是伴隨而來的是更激烈的競爭,高壓高工時,這是好的人生嗎?我表弟妹不敢說跟更優秀的比,但是也念到博士,我表妹北一女成績私立的醫科有機會,公立的醫科沒機會,所以念台大生物化學系之類的,第二名畢業,念完研究所,後來也拿到史丹佛大學生物化學領域相關的博士,我表弟小我八歲,我高二時,我表弟在學泰勒展開式,我表弟在建中的成績聽說全校前五名,比很多考上台大醫科的好,後來台大電機第二名畢業,考研究所通訊組榜首,預官考試全國第三,後來念密西根大學博士,我大舅說,我表弟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碰到很多中國各省前幾名的,真的很厲害,總之肯定還有比我表妹表弟更強的人,國外競爭更激烈,我表弟還說,他建中台大電機的同學跟他在密西根大學看到的同學相比,簡直太差了,而且我大舅說,我表弟妹雖然拿到博士,也沒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突破性研究,我大舅說要做出突破性的研究才算優秀,總之,做學問感覺挑戰滿多的,我覺得讀書盡量就好了,像我堂哥們書讀得比我這逢甲大學商學院的某科系畢業的還差,結果我堂哥做點小生意,就算賺得不如那些高學歷的高薪者多,至少輕鬆愉快,聽說很多高學歷高薪者,薪水高,但是高壓高工時,這難道是好的人生嗎?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我表弟妹說在國外念博士比台大辛苦,因為我表弟妹在台大念得相對輕鬆,可是到了國外念博士,對手就是更高層次,也是滿有壓力的,而且讀書是要靠天分,很多醫生教授的小孩未必會念書,我覺得創業成功的才是人生贏家,很多創業成功者,哪怕是擺地攤或企業家的小孩未必很優秀,可是父母幫忙舖好路,少走彎路,而且有些創業的父母的小孩,如果會念書,那就是如虎添翼,總之我覺得思考讀書以外的路是更重要的,因為不是每個小孩都會讀書,也不是每個會讀書的父母都可以生出會讀書的小孩
@idoo7870
@idoo7870 Жыл бұрын
@@homecritic那你表弟表妹現在在做什麼工作呢?還是繼續往學術上面研究嗎
@homecritic
@homecritic Жыл бұрын
@@idoo7870 不確定,不過他們人都在美國,我大舅說我表弟妹都有拿到博士,不過,沒有做出什麼很了不起的突破性研究就是了,我表妹去念史丹佛大學博士前,她跟我說,就算念到博士,要大富大貴很難,我想念到博士,能在學術上有突破性研究貢獻的,或是賺大錢的,還是很少,當然還是不否認,會念書,還是相對高薪,不過,高學歷者,他們的高薪工作,通常伴隨高壓高工時,我就在想這是好的人生嗎?而且前提是要念博士班,還是要功課好,那如果不是讀書的料,那不就此路不通嗎?因為我表妹台大生物化學系第二名畢業,我表弟台大電機系第二名畢業,他們兩個念美國博士班,聽說滿辛苦的,也滿有壓力的,換句話說,可能大部分的台大學生連想念他們博士班的資格都沒有,我表妹聽說念史丹佛博士班,常常熬夜,睡眠不足,而且肯定還有比我表弟妹更強的人,就像我表弟在美國碰到中國各省前幾名,我不否認會讀書是好事,能讀盡量讀,可是像我表弟妹只能選擇讀書,因為除此之外,他們可能也不知道做什麼吧,當然他們雖然不能跟更厲害的比,但是還算會念,所以還算能跟做學問沾上邊,那如果是像我只能念逢甲大學商學院的科系,所以我不是讀書的料,說到底,這影片講的是我們國家社會如何培養人才方面,按照國家社會的角度,這影片討論的方向,當然是沒錯,不過,如果是從個人角度來看,如果照他們影片的思維方向走,大部分的人是走不通的,因為大部分的人是不會念書的,因為沒那天分,哪怕醫生教授的小孩也有可能不會念書,所以我覺得要思考讀書以外的路,像我那些不會讀書的堂哥,以我的標準,我覺得他們的人生就是比我表弟妹還要成功的人生,我堂哥不會讀書,但是做點小生意,就算薪水不如高薪者,但至少輕鬆自在,很多高學歷從事的高薪工作,是高壓高工時的,這是好的對的人生嗎?當然小生意要做起來也不容易,不過至少沒比念博士難或來得有壓力吧,而且別忘了,高學歷也可以從小生意做起,甚至可以做大,中國有北京大學畢業賣豬肉,台灣也有台大醫科畢業繼承家業賣四神湯,政大法律博士賣雞排,還有我表弟台大電機第二名,他只能選擇念出國念博士,或就業,問題是我表弟他那第一名的同學,後來聽說拿到台大電機博士畢業去台積電上班,重點是我表弟他那同學家裡開茶行,就算不會讀書,也可能繼承家業,總之,會讀書是好事,能讀盡量讀,不過,真的要思考讀書以外的出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天份,就算是醫生教授的小孩也未必功課好
@happy-birthday-everyday
@happy-birthday-everyday 8 ай бұрын
哈哈醫學系很多這種人啊,這些所謂的天才都馬是先修出來的,家庭環境幾乎都不錯,而且學習的課程跟科目是師長安排好的,大部分人後來也都跑來讀醫學系,他們自律又聰明沒錯,但我覺得沒到天才等級,愛因斯坦那種才是真正的天才
@chrischang007
@chrischang007 Жыл бұрын
技藝競賽也有同樣的趨勢與困境。
@我弱
@我弱 Жыл бұрын
難度差多了... 台灣就是把技職教育直接塞給考得較差的學生,其實這是不好的現象,整個制度都該換
@耍廢の日常
@耍廢の日常 Жыл бұрын
​@@我弱但是制度換了,大多數人想法還是不會改變。
@curtpy
@curtpy Жыл бұрын
奧賽的醫生其實也很多,過得都不錯就不多說了…,台積只收博那個單位的RD裡面也有幾個奧賽底的,都是洋博,這個也不錯,有個同學印像最深刻的是後來迷上單車運動,跑去自行車業界當RD,現在是RD Team主管,這個同學可能是我們裡面年薪最低的,但是絕對是過的最快樂的😅 ,同學們放心,10年後大家比的都是快樂不快樂而已,別想太多
@禾禾-x4t
@禾禾-x4t Жыл бұрын
快樂真的很重要
@homecritic
@homecritic Жыл бұрын
基本上,學歷高的還是相對會賺錢,至於是否很會賺錢,那就不好說,而學歷不好的,很會賺錢,恐怕更少,畢竟大部分學歷普通或不怎麼樣的人,也不會賺錢,我學歷不好以前很希望自己學歷好,可是看到很多高學歷的畢業後,就算領高薪,但是伴隨而來的是更激烈的競爭,高壓高工時,這是好的人生嗎?我表弟妹不敢說跟更優秀的比,但是也念到博士,我表妹北一女成績私立的醫科有機會,公立的醫科沒機會,所以念台大生物化學系之類的,第二名畢業,念完研究所,後來也拿到史丹佛大學生物化學領域相關的博士,我表弟小我八歲,我高二時,我表弟在學泰勒展開式,我表弟在建中的成績聽說全校前五名,比很多考上台大醫科的好,後來台大電機第二名畢業,考研究所通訊組榜首,預官考試全國第三,後來念密西根大學博士,我大舅說,我表弟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碰到很多中國各省前幾名的,真的很厲害,總之肯定還有比我表妹表弟更強的人,國外競爭更激烈,我表弟還說,他建中台大電機的同學跟他在密西根大學看到的同學相比,簡直太差了,而且我大舅說,我表弟妹雖然拿到博士,也沒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突破性研究,我大舅說要做出突破性的研究才算優秀,總之,做學問感覺挑戰滿多的,我覺得讀書盡量就好了,像我堂哥們書讀得比我這逢甲大學商學院的某科系畢業的還差,結果我堂哥做點小生意,就算賺得不如那些高學歷的高薪者多,至少輕鬆愉快,聽說很多高學歷高薪者,薪水高,但是高壓高工時,這難道是好的人生嗎?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我表弟妹說在國外念博士比台大辛苦,因為我表弟妹在台大念得相對輕鬆,可是到了國外念博士,對手就是更高層次,也是滿有壓力的,而且讀書是要靠天分,很多醫生教授的小孩未必會念書,我覺得創業成功的才是人生贏家,很多創業成功者,哪怕是擺地攤或企業家的小孩未必很優秀,可是父母幫忙舖好路,少走彎路,而且有些創業的父母的小孩,如果會念書,那就是如虎添翼,總之我覺得思考讀書以外的路是更重要的,因為不是每個小孩都會讀書,也不是每個會讀書的父母都可以生出會讀書的小孩
@Benjamin_wong2024
@Benjamin_wong2024 Жыл бұрын
​@@homecritic😮醫師很好薪水 ,如果在香港美國當醫師,一年都有400萬台幣以上收入
@Benjamin_wong2024
@Benjamin_wong2024 Жыл бұрын
​國内好多叻人,狀元會去讀phd
@Benjamin_wong2024
@Benjamin_wong2024 Жыл бұрын
​創業難 不是每個人都是張忠謀,郭台銘有生意頭腦
@s9209122222
@s9209122222 Жыл бұрын
不就跟台灣體育班一樣,基本上是個短視近利的制度。
@Chinghuai
@Chinghuai 8 ай бұрын
台灣有些參加奧林匹亞數學比賽得獎的學生都是從小補習超修學來的, 只有極少數是靠自身的天賦實力自學的。
@夏承堯
@夏承堯 Жыл бұрын
事實上他們在台大使用的設備,各縣市的高職就有了,其實可以擴大參與,沒選上但是對於數學、物理有熱誠的,各縣市每週六可以再開一班,在請該縣市的大學支援,或是在高職自辦(有設備),這不是有三個梯隊了嗎?
@Jason781202
@Jason781202 Жыл бұрын
你好像搞錯重點了,重點不在設備
@TheSarah1753
@TheSarah1753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
@chenhsu3581
@chenhsu3581 Жыл бұрын
以我自己參加物理比賽的經驗,這些競賽的內容其實大多就是大一大二的物理,當然題目可能會更花俏跟晦澀一些。所以我大一整年都是全系第一,後面開始有專業科目時成績就掉了一些。除了這個原因,有些更厲害的選手他們熱衷挑戰自己,偏偏要去選最硬最難的課,GPA自然慘不忍睹。 不過我覺得台灣教育要反思一下這些競賽存在的意義,我自己有考進台大資優營,也有比到物理學科能力競賽全國決賽。但我那個時候自知實力不夠,所以果斷的選擇繁星學測,後來也考了滿級分,跟我當年的對手們變成同學。我發現進到同一個科系的同學實力並不會差太多,國手並沒有佔太多優勢,儘管他們真的很聰明。 在我看來,世界上很少有問題是真的需要萬中選一的聰明人解決的,大部分的問題其實是需要很多百裡挑一的人合作。我們辦那麼多競賽,硬是從百裡挑一的人再百裡挑一,我認為效益非常低。 反觀我們的學測和課綱不論從難度還是鑑別度都不太夠,尤其在數理科目。更糟的是實作的經驗少得可憐,我當時還去跟職科的老師學示波器、電源產生器之類的。如果我們能讓大多數高中生學稍微難一點的數理,做複雜一點的實驗,並增加團隊合作專案的次數,我覺得這樣會比拿多少金牌有意義得多。
@winlee2022
@winlee2022 Жыл бұрын
你講得大抵上我很認同,但有一點我覺得怪,實作方面,示波器、電源供應器、訊號產生器,二十幾年前我大學電工實驗在用的,不費什麼力氣學吧?助教稍微講一下,剩下就自己操作了。 高中生多一點STEAM素養的廣度,似乎不必一頭栽進實作,也不必太快踏入業界做產品,當然啦,如果確定自己的志向,想邊學邊做出一些東西來印證,也很好,但目前國內制度還是跑不掉拼筆試高分升學。
@chenhsu3581
@chenhsu3581 Жыл бұрын
@@winlee2022 這些工具確實不難,可是沒學過就是不會用啊XD
@ShuKaiHsieh
@ShuKaiHsieh 9 ай бұрын
很有意義的報導,只可惜台灣社會過於重視 STEM 教育,在一個多元跨域的時代下,這種失衡發展可能很難成為領頭的國家。以重視邏輯推理與文化想像的語言學奧賽來說,在台灣儘管已經推動多年,還是一樣少人知曉與支持。
@changswistar4250
@changswistar4250 Жыл бұрын
曾經有國一跳高二:到台大16歲選心裡糸:他說人心難料!反正他也二年就18歳就大學畢業!杜拜化學糸主任!也是臺灣咖!
@changswistar4250
@changswistar4250 Жыл бұрын
柯痞子自詡智商高:用功讀書!這些超優生!根本是平常讀:特點是過戶不忘:每次考試都破百:
@RE-xv5sr
@RE-xv5sr Жыл бұрын
糸(X 系(O
@changswistar4250
@changswistar4250 Жыл бұрын
@@RE-xv5sr 父母希望他讀醫找國中老師!老師建議順他畢竟如果他想讀任何糸都沒問題!我只是在某國中巧遇!那些年都是35人建北:少數是全力!其餘都很平常!
@X_-ip2zl
@X_-ip2zl Жыл бұрын
標點符號......
@changswistar4250
@changswistar4250 Жыл бұрын
@@pyl7038 我小学畢業沒错小四跳國一主科到成淵高中學上建中再跳名丨是鄭X二個字是十五年前的事超強國中35人建北
@Mukani_Lin
@Mukani_Lin Жыл бұрын
看了之後最深的感觸: 資源差距,是否越來越大了呢……
@yijingli4027
@yijingli4027 Жыл бұрын
雖然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但至少台灣在數理人才培養真的有做一些事情,我是讀文科的,數理超爛,也沒什麼興趣。但我滿喜歡文學創作,也得過一些文學獎,看到政府還有這種培養數理人才的計畫,文科真是完全沒有耶!李安那麼優秀,但也不是台灣政府培養出來的,這些軟實力難道就不是國力嗎?
@Churchill945
@Churchill945 Жыл бұрын
雖然很感謝高科技人才對現代社會的付出,但我想說,你們付出的過程好恐怖
@davismao
@davismao Жыл бұрын
物奧生還是要修普物,只是要考免修考,然後過的機率不高,by升大二台大電機系學生
Walking on LEGO Be Like... #shorts #mingweirocks
00:41
mingweirocks
Рет қаралды 8 МЛН
Happy birthday to you by Secret Vlog
00:12
Secret Vlog
Рет қаралды 6 МЛН
1, 2, 3, 4, 5, 6, 7, 8, 9 🙈⚽️
00:46
Celine Dept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9 МЛН
|新北特教|我的孩子是資優生嗎?完整版
11:36
新北市教育局
Рет қаралды 17 М.
Walking on LEGO Be Like... #shorts #mingweirocks
00:41
mingweirocks
Рет қаралды 8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