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偷走台灣的薪水?! 韓國高薪背後秘密!【專題報導】

  Рет қаралды 429,717

TVBS Channel

TVBS Channel

Жыл бұрын

薪資是觀察一個國家人才競爭力
最直接的指標,韓國首爾是全亞洲國家
畢業起薪最高的所地方
根據國際調查,首爾新鮮人的起薪扣掉年終紅利
三節獎金之後有六七萬元
而台灣呢兩萬八萬不到三萬塊…
韓國薪水是我們兩倍之多
不過光鮮亮麗高薪數字背後真相呢?
真的好想贏韓國喔!但贏的不是薪水
卻是令人窒息的⋯高房價!
薪水只有韓六成,房價卻飆贏人家!
直擊韓上班族1.5坪月租萬元的家
韓國年輕人也跟台灣一樣
只要一買房子就會終生成為屋奴
《TVBS 56台》
【TVBS 看板人物】主持人:方念華
每周日晚間 23:00首播/隔周日上午 10:00 重播
訂閱官方頻道👉bit.ly/2RAmwip
【T觀點】主持人:莊開文 每週六 23:00首播
【健康2.0】每週六、日下午13點、晚間18點
訂閱官方頻道👉bit.ly/2IBSoRr
《55台 TVBS新聞台》
【FOCUS全球新聞】主持人:方念華 周一至周五 19:00
訂閱官方頻道👉reurl.cc/RbnY1x
【一步一腳印】主持人:詹怡宜 每週日 22:00首播
訂閱官方頻道👉reurl.cc/l0q8E6
#持續鎖定TVBS優選頻道 👉reurl.cc/MZ5lZk

Пікірлер: 632
@west11022
@west1102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吼 不管高薪高物價還是低薪低物價 最重要的是比例 基本工資調漲是好事 但是物價會跟著漲 因為人事成本增加了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背後那個看不見的 企業主願意給勞工多少錢 就像可能企業家有好幾套豪宅 豪車 穿金戴銀 企業賺很大沒有錯 但是底下員工只能租房 麥當勞要吃100套餐還是單點 薯條要不要加大都要考慮 單單抬高基本薪資沒有太大效果 要企業主願意與勞工分享成功的果實 但是很多企業都是老闆吃肉喝湯 員工啃骨頭 我當過老闆 當過高階幹部 當過低階幹部 也當過員工 我不會特別偏頗勞工而單純的要企業主拿出他賺的分享給員工 畢竟創業的企業主承擔很多風險和壓力 拿多一點是公平合理的 但是 是不是能分塊肉給員工 這是值得考慮的事情 妳已經吃肋排 大腸 排骨 蘿撥了 給員工吃塊肉 應該不會到哪裡去吧? 湯大家一起喝暖暖身子 但是現在很多企業老闆是 我要吃肋排 大腸 排骨 蘿撥 我再把湯喝完 肉和骨頭給我家狗吃 有沒有?? 那些有錢人的寵物生活費都可以比得過一個員工的薪水了 然後有錢人在買好幾套房產 再租給員工 發出去的薪水又回來了^^ 員工做一輩子沒有房沒有存款沒有小孩沒有孝敬父母 企業主找到一個員工 借他房子住他免費幫妳打工 0成本永動機阿!! 真的要改善可能要375減租 耕者有其田這樣 但是台灣現在多數的房產和特有資源掌握在某些特定少數人手上 這是改變不了的了 所以年輕人不婚不育 台灣本土人越來越少 說真的不用抗中保台這麼辛苦 中共就把你放著 40 50年後台灣這塊地就沒甚麼人了 看是要引進泰國人還是越南人或是柬埔寨人 不然沒人當超商店員 沒人送吳柏毅 沒人當軍人 以後沒有台灣這個國家 叫做東南亞共和國好了
@chiensheng-ting991
@chiensheng-ting991 11 ай бұрын
超同意,根本不用戰爭,自己走到盡頭。 有能力的都把小孩送出國了,有顧慮的直接不生小孩,有想要的沒錢沒房也生不了,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台灣嗎?
@west11022
@west11022 11 ай бұрын
@@chiensheng-ting991 所以奉勸某些年輕人 這個國家的政客小孩 沒一個從軍啦!!! 你們不要傻傻上戰場 死是死你 被子彈打穿身體的是你 結果在美國還在夜店趴 床上啪啪啪的是那些高官的兒子 你們是要有多傻 才會傻到願意上戰場?XD 但凡智商有5 都不會上戰場
@ansulren1230
@ansulren1230 11 ай бұрын
@@chiensheng-ting991 人少了,可以推出一夫多妻。让有钱人多娶多生。
@andyhu2458
@andyhu2458 11 ай бұрын
基本上認同你說的,我們會變成一個多元社會,中共也不用打你反正到時候就是經濟自己垮掉然後少子化的問題加上外來種的結合 差不多就滅國了
@user-si7yp6cd1z
@user-si7yp6cd1z 7 ай бұрын
沒錯 現在中共根本不需要打你,因為太了解台灣的狀況就放著讓台灣自己爛就好,天大的省時和省力直接躺贏
@user-lq3km3jv7z
@user-lq3km3jv7z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把很多資源給了企業家,經營不善的大企業政府就用銀行聯貸救,政府救了多少企業了,把資源重復浪費在那邊,當然下一代就少那些資源,救企業1000億下面的世代就少了1000億的資源,薪水20幾年沒變真是世界奇跡,政府調的那個薪資只是表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普通老百姓領到多少錢這個騙不了誰的
@user-qp6kq2te4u
@user-qp6kq2te4u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下一個奇蹟就是少子化創新低了 目前韓國跟我們在搶第一 韓國🇰🇷去年0.81 台灣0.9
@user-ty4pj5mi5s
@user-ty4pj5mi5s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不救企業就會有很多人失業耶
@yantangzhuang4519
@yantangzhuang4519 Жыл бұрын
@@user-ty4pj5mi5s 重點是企業的拯救是否該評估是否有拯救的價值,否則每年都要來拯救的是企業,民眾的稅金不該是被這樣花的
@user-lq3km3jv7z
@user-lq3km3jv7z Жыл бұрын
@@user-ty4pj5mi5s台灣企業很幸福了台灣有土地的補貼水電也有補貼的,以水電費來講企業用的費用有比普通百姓貴多少,企業只想賺個毛利5-6趴這樣的企業沒競爭力的物價與匯率變動一下全年作的都虧錢,政府要讓那些公司轉型或外移,至于有的企業賺錢都算自己能力強都是老板利害,員工也沒多太多薪水與年終這樣的公司在台灣遍地都有的,老闆買了很多房開名車的一堆,虧錢與經濟不景氣就要政府幫忙,這模式以經用了最少40年以上了,在說另一個因該有很多公司或工廠每年提列土地廠房的金額因該早就提列夠了,也就是說制造物品只有材料員工水電要花錢,這樣為什麼物品的制造沒降價?賺的錢全都去老板口袋裏去了嗎?
@boy780420
@boy780420 Жыл бұрын
@@user-ty4pj5mi5s 市場只要一直存在 一家企業倒閉就有另一家企業頂替 燒錢支援經營不善的企業 根本提油救火
@j.p.1126
@j.p.1126 Жыл бұрын
說真的我不後後悔生孩子,但我後悔把孩子生在這個時代,苦了他們看了好看難過,給他們沒有未來的未來
@user-zb9mu2jo4e
@user-zb9mu2jo4e Жыл бұрын
不生小孩, 那麼國家以後沒有稅收, 怎麼跟其他國家競爭?
@user-zb9mu2jo4e
@user-zb9mu2jo4e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台灣以後都是老人, 國家怎麼辦?
@user-zb9mu2jo4e
@user-zb9mu2jo4e Жыл бұрын
你要努力生小孩, 國家會補助你的, 一個月補助1萬元,生越多補助越多, 真棒!
@user-yl6nt5dj9u
@user-yl6nt5dj9u Жыл бұрын
@@user-zb9mu2jo4e 階級複製的概念嗎 笑爛
@f8805304
@f8805304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生小孩的還會被笑、被看不起,工作難找、真正弱勢。 就像我前老闆,天天炫耀他當年當員工時,薪水+加班費,一個月就十萬以上,然後笑我"誰叫你要結婚生小孩?!單身才有$$$啊!!!"~ 然後,常常都低薪請人,說找不到人。已婚的不要,有小孩的不要,有男友的單身女性也會天天被提醒"不要哪天就結婚生子了!!!" 公司很多人嫁不錯的就直接離職當貴婦去了~
@user-io4ib7js5g
@user-io4ib7js5g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的企業主每年的盈餘應該檢討員工的薪資,現在年輕人不敢結婚和生小孩,這是一大警訊,政府應該介入處理,外勞薪資應和夲國人脫鈎,只調一點最低薪資物價馬上漲.這都是政府要處理的。
@wonderchen934
@wonderchen934 Жыл бұрын
台韓貧富差距的數據沒有揭露,我記得兩國的數據不相上下,台灣甚至有段時間還比較高? 用韓國貧富差距遠比台灣大顯然不符合事實?
@user-jw1nr2di9s
@user-jw1nr2di9s 11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最靠北的是現在很多老闆因為最低薪資關係都不願意多請一個員工,反而變成原本兩個人的工作變成一個人拿最低薪資做兩人份工作= =!!!如果要這樣估計沒有三萬以上根本不可能有人會願意做這種累死人不償命的工作!!
@bentley4832
@bentley4832 Жыл бұрын
我能力比較差 在台灣從16歲就開始半工半讀,到2019,最好也只是一個月六萬五,在新北根本不知道能做什麼,連交個同年紀離過婚生過小孩的女生都要被嫌棄, 來越南發展房地產四年,房子、老婆、小孩全都有了,反問自已台灣這二十年到底在做什麼?
@user-yl6nt5dj9u
@user-yl6nt5dj9u Жыл бұрын
恭喜脫離垃圾鬼島 期爬的交通觀念 扯爆的的房價 什麼都缺都漲
@newoneone4635
@newoneone4635 11 ай бұрын
上述新聞影片說台灣人才是高CP值 但這用語是台灣設立的 到外國老闆給我們是三級跳得薪水 如果往好處想是在台灣苦到去外國做得比較沒那麼辛苦拿得薪水高一點 靠杯你這言論還順便噴台女 哈 真滴厲害了
@a29560941
@a29560941 10 ай бұрын
算你走對路了.... 台灣沒在做什麼啊? 只不過藍綠兩黨一起在賺錢發大財阿....
@albertchen8193
@albertchen8193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大量引進"初級"+"低階"+"待訓練"的外勞 跟德國 引進勞工 一年終申報出"高於平均薪資" 才可以繼續留下來 對薪資水平有提升效果 對產業技術有提升效果 對納稅金額有提升效果
@adwardhsu4054
@adwardhsu4054 8 ай бұрын
以前有勞退和健保嗎?? 年金問題就是吃掉薪資主因!!
@albertchen8193
@albertchen8193 7 ай бұрын
54321 說東答西
@user-lb1gt3bl2t
@user-lb1gt3bl2t Жыл бұрын
被這8個字奪走了(官官相護,官商勾結)
@ireneding342
@ireneding342 Жыл бұрын
一個好幾年前的影片 為什麼不是在這時候再製作新的影片將現下的實際狀況做報導揭露 如果是更好的狀況相信一定不會被局限以現在時間情況做專題 到底是誰在壓制新聞揭露真相的權力
@DoggieA
@DoggieA 11 ай бұрын
是的,2017年的舊影片,但是低薪問題仍在。
@lhongta841
@lhongta841 Жыл бұрын
只有老闆薪資高的誇張 物價又漲了 誇張 薪水少
@user-kk7vm6kw9e
@user-kk7vm6kw9e Жыл бұрын
最重要的就是有錢人必須刻重稅且查逃稅.否則那些老闆們自己賺飽飽的.還可以逃稅.不願意漲薪資.加上外勞太多的情況影響台灣就業薪資.
@burakkudesu
@burakkudesu Жыл бұрын
課重稅有錢人跟財團只會全部逃出台灣,到時候沒工作薪水只會更慘不可能會更好,現在中國就是一個例子,有錢人可不是傻子。
@alexzhou6641
@alexzhou6641 Жыл бұрын
@@burakkudesu 是的有钱人对国家是宝贝 随时都可以移民的人 对富人加税人家为什么要留在这里
@choichiheng
@choichiheng Жыл бұрын
@@burakkudesu 大陸政府都帶頭打壓房價了, 很多大城市現在你就算有錢也不能買第三套房了, 大陸房價也慢慢降回合理水平, 台灣不要只看到對岸的不好, 也要學會看到對岸政府好的決策.
@burakkudesu
@burakkudesu Жыл бұрын
@@choichiheng 那不是政府打壓房價,那是他們這幾年因為疫情房地產泡沫破了,經濟也不行了才跌的,有錢也不能買第三套,我自己不能買那我不會找我女兒買喔,房價哪會因為這樣就炒不起來,太天真了。
@chiensheng-ting991
@chiensheng-ting991 11 ай бұрын
@@burakkudesu如果課重稅導致他們離開台灣還能繼續賺,那表示這些企業真的是靠自己,歡迎他們離開。 但事實是這些企業付員工低薪,享用台灣經濟紅利,自由貿易環境,甚至房地產一堆吃金融紅利的,課重稅本來就合理。
@zaca3301
@zaca3301 11 ай бұрын
節目做的非常好 內容 畫面 主持 很有吸引力 數據資料可以了解台灣社會工薪一族
@Temperissue
@Temperissue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人是很有競爭力的,只是老闆+政府聯合壓榨的能力更厲害
@user-ty5rf7oz5p
@user-ty5rf7oz5p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也把資源都給財團,政策上窮人補助富人,多年降息而不升息與沒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是炒房的主因之一,降息是從百姓口袋搶錢,貿易順差巨大的臺灣每年出口賺了大量外匯本應該升息,政府卻靠買入外幣與美債來控制匯率並降息,讓有擔保品的財團買地、企業國外投資、炒房客借錢利息極小化幾乎無本,而且還不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熱錢進入市場並透過媒體操作餵養輿論頻繁的炒作各種商品與房地產賺取大量利差,百姓存錢富人與財團極低息拿來炒作,導致百姓口袋快速縮水,便宜的房地產持有稅比歐美日差距巨大,沒有完善的配套稅率2房以上地產持有稅太低導致炒作,物價年年上漲薪資跟不上,且企業商品說漲就漲沒有可調控單位,民眾連升一顆茶葉蛋的薪資都要看政府、商總、工總、勞委會的臉色,近視短利犧牲百姓應有權利造就財團企業富人,這樣人口怎麼會不凋零,國力如何不衰弱,不管任何政黨請愛惜百姓做好執政應盡之責,國際期貨有漲有跌,物價應有單位調控與管理,不應只漲不能跌,房價要漲跌只看政府的態度、方法與決心,何時還給百姓居住的正義,如果不想對居住正義有實質作為,還是全民公投立法修憲制訂房地產漲價歸公,不能只顧政治獻金,高房物價讓只想賺台灣錢回母國消費置產的外勞入籍安居也是不切實際,沒有安居就沒樂業,沒安居樂業國力與家庭將沒依歸所以少子化也是必然,少子老齡不改革制度下臺灣人口驟減產生的斷層與各種連鎖問題正在侵蝕著這個國家
@user-bd1ug3wr4o
@user-bd1ug3wr4o Жыл бұрын
你知道上一任的國民黨把大學生畢業生的薪資搞低更低後,還打算引進服務業的外勞進來嗎?
@Matrixlin
@Matrixlin Жыл бұрын
@@user-bd1ug3wr4o 都執政6年了還在怪老馬,國民黨把台積電生出來,塔綠班核四廢除,菜渣用台彎人民肺發電,炒房無極限,綠色發大財,亡國好棒棒
@user-qy3wf8tm8c
@user-qy3wf8tm8c Жыл бұрын
@@user-bd1ug3wr4o 引呀 反正又沒人
@forevertwo
@forevertwo 11 ай бұрын
柯文哲上台可以救台灣於水生火熱了!!
@user-ve5ou5qv4n
@user-ve5ou5qv4n 11 ай бұрын
​@@forevertwo投柯直接死刑了
@szupinhsu5090
@szupinhsu5090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官商勾結很嚴重,建商和症腐關係非常密切,所以高房價ㄧ直漲不停
@josh-lo2wl
@josh-lo2wl 10 ай бұрын
在老一輩人眼裡買不起房就一定是你不夠努力,他們不知道他們買房子跟當初的薪水比值有多低,只知道自己房子又漲了好開心。 但是沒辦法,很多人因為長輩的壓力捏著懶趴還是得買,奴性就是這麼高。現在年輕人看起來比較擺爛,但事實上他們才是最清醒的,因為他們知道做這件事情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人生只有一次,沒必要為了一間房子奴役自己一生。
@TheGreatAngler
@TheGreatAngler 8 ай бұрын
那你只能祈求房租不要跟著漲,老本夠吃,因為台灣房市不太可能會跌,跌的話台灣也差不多要垮了
@user-qp6kq2te4u
@user-qp6kq2te4u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不要生小孩 生小孩還讓他們體驗跟自己現在生活一樣的壓力 更別指望老了可以依靠他們
@west11022
@west1102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 我就跟我爸媽說 我真的沒辦法 時代所迫 你們看開點 還好我父母比較能體諒現在是民進黨執政 台灣經濟爛的可以
@user-eq9be7zy2d
@user-eq9be7zy2d Жыл бұрын
@@west11022 看来台湾年轻人和大陆年轻人一样的境遇,资本剥削员工剩余价值,年轻人看不到未来,所以生育率下降,经济萎靡不振。
@west11022
@west11022 Жыл бұрын
@@user-eq9be7zy2d 其實資本佔了一部分而已 最大那塊餅 被地主 房東 拿去了 所以很多企業看似有盈餘 有賺錢 但是很大一部分拿去給地主或房東 到了年底要分紅的時候 地主或房東也不可能給員工分紅 所以地主房東是不從事生產 但是拿餅最大的人 也不必回饋社會 似乎還不必繳稅
@user-eq9be7zy2d
@user-eq9be7zy2d Жыл бұрын
@@west11022 和国内一样的,我们也是小公司和普通人辛苦一年结果发现是给房东打工了。唉不光中国,貌似整个东亚都是地狱难度模式
@user-yl6nt5dj9u
@user-yl6nt5dj9u Жыл бұрын
要守房跟小孩 只能2選1 小孩就不是必須品 老了 小孩不孝更雖小而已
@mikejeng1529
@mikejeng1529 Жыл бұрын
我想全台灣有一半以上的人應該都希望房價崩盤,但是政府銀行跟財閥掛勾,想想房價只會越來越過
@user-yl6nt5dj9u
@user-yl6nt5dj9u Жыл бұрын
帶頭炒阿 屯房稅都不敢重課了 不要指望鬼倒了
@weicj872
@weicj872 11 ай бұрын
房價崩盤會引發金融危機,房價只能慢慢壓下來不能 崩
@user-wc5vl3ws5z
@user-wc5vl3ws5z 11 ай бұрын
只要是人 活在世界不論哪個國家都很辛苦 從 宗教領域來看 人生苦短 及時行樂比較重要
@alex61152000
@alex61152000 Жыл бұрын
月薪五萬的背後是一個月只休四天😂
@Ian830419
@Ian830419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這影片至少4年前了 你看看現在台灣依然向下沉淪 更糟糕
@Andrewporkrice
@Andrewporkrice Жыл бұрын
我記得之前看過影片一支影片。有人採訪韓國一個韓國女生問她韓國的高薪高物價和台灣的低薪低物價比妳要選哪一個,然後那個女生很驚訝的說當然是高薪高物價啊。每次看到這種提到台灣低薪的影片就覺得很可悲,因為高薪的結果是選擇變多,你也可以選擇比較便宜的東西啊。但是台灣低薪的影片下都會有人拿物價來轉移焦點,原本影片好幾年了,台灣低薪的情況依然存在,更何況和外國比基本的日常用品我們也沒有便宜到哪裡😢😢
@user-ed5zm5ie4y
@user-ed5zm5ie4y 11 ай бұрын
我們的基本民生物資甚至都比北歐都還貴,北歐人平均年薪200萬台幣,甚至連機車,汽車,更是貴到靠爸,房子更是貴到衝破雲霄
@c.l.c.2024
@c.l.c.2024 11 ай бұрын
這一兩年大通膨之後台灣「沒有」低物價,尤其在台北市 等都市,所有的開銷 根本和西歐沒差多少了
@user-pz1wl2dj7d
@user-pz1wl2dj7d 7 ай бұрын
高薪高物價節儉一點也能存下不少錢 但低薪就不容易存錢了 唯一的優勢就是外食會比較便宜
@vicdeng672
@vicdeng672 6 ай бұрын
台灣覺對不是低薪低物價,應該是中薪高物價,跟韓國日本比就知道了
@williamdr5551
@williamdr5551 23 күн бұрын
韩国并没有便宜的东西,他们喜欢出国玩,享受他国低物价
@taichiaowang8123
@taichiaowang8123 11 ай бұрын
韓國平均收入是台灣的2.5倍,首爾房價竟比台北還低,依照供需原則,房價是會高,但台北真的是高的離譜。
@baddy148
@baddy148 Жыл бұрын
只要你家有個小孩最近剛出社會 就會知道為什麼現代年輕人很難 你科技業,外商薪水高 所ˋ以所有年輕人都要去這裡 都不用去其他產業? 所有的大學科系都單一科技業好了~ 老闆娘說 "以前我們做室內設計每天到半夜2.3點, 也是無怨無悔, 你們年輕人只到12點就哀哀叫" 一個50幾歲同事說 "以前每天加班到半夜2.3點, 老闆會給你獎金, 底薪1萬5, 一個月可以到5萬~7萬多. 現在小孩子加班~底薪2萬2 ,都不會破3萬, 是我也不會加班!"
@yangdeng9467
@yangdeng9467 10 ай бұрын
选题很有意思,内容也很棒。但是请问BGM是不要钱吗,真的全程用好用满音量键按到最大声,还全部选用最跌宕起伏的旋律,真的是看到一半被吵到头疼。
@user-ie8eu1rk4t
@user-ie8eu1rk4t Жыл бұрын
理事長的說詞就是造成台灣競爭力 人才外流跟中小企業無法發展的最大問題.....以經濟效益 要達到低廉的成本 ,擴大銷售規模會比限縮勞資成本來得有效 ,關稅重 假設產品的生產規模夠大 ,雖然毛利低也能創造出相當的利潤
@lulu6606
@lulu6606 Жыл бұрын
階級複製 完全不用想太多,只要你沒背景翻身機率跟上一代隨便做都可以成功 差太遠,還是那句話 沒能力痛苦自己就好 別生下一代 讓他們更慘.
@user-yl6nt5dj9u
@user-yl6nt5dj9u Жыл бұрын
老一輩都說努力生 生她媽機掰 現在物價多少 房價多少 新資跟20年沒差多少 都直接嗆爆那些老人 老古板笑呵呵
@taipeijim
@taipeijim Жыл бұрын
- 要做十年計劃,讓多數員工 獲高薪 - 調整稅制,讓 中&高收入者 成為稅收主力! - 穩定的房價與供應...〔工者有其屋〕
@dayday54321
@dayday54321 Жыл бұрын
低新沒關係阿~問題是房價(含租)和食衣住行的費用沒有比照低薪比例阿。大家會有問題是收入與支出比例跟其他高薪國家相比不成比阿!(尤其是房價...)但我們政府卻無力打房(不跟韓國一樣?)所以我覺得要綜觀台灣整體經濟體質,而非就單一『薪資』做討論...
@user-di3pg7em2g
@user-di3pg7em2g 11 ай бұрын
我們這輩很努力,但是得不到應有的待遇
@tiffanywu2297
@tiffanywu2297 Жыл бұрын
薪水是因為和外勞薪資掛勾
@hubersongboch786
@hubersongboch786 Жыл бұрын
乾脆說不要引進外勞還較有建設性
@apostlewen
@apostlewen Жыл бұрын
韓國一樣財閥治國,哪怎麼沒人說這些財閥官商勾結? 台灣的問題是出在幾個地方,首先是裙帶資本主義橫行,有出去走跳的都知道台灣有多少生意是靠「關係」得來的,當我利用關係賺錢,我的利潤會分給我的關係網但不可能分給員工,因為我的競爭力並不來自員工而是我的關係網。 然後靠關係得來的超額利潤是全民買單,因為市場經濟被破壞了。 其次是房價,台灣的房價把這社會上有大部分的財富增長分走了,你有房就是人生勝利組,沒有或者背房貸的就是魯蛇。 加上偏低的持有成本,讓一堆老舊城區永遠沒有辦法有重建再生的機會。 再來是台灣一堆外銷低毛利中小企業,這個解法是學新加坡讓外勞進來而且薪資要跟本勞脫勾,然後立法限制雇用本外勞比例,讓這些小企業雇用本地人當熟手跟主管來提高薪資,把低薪的工作轉嫁給外勞。
@staid823
@staid823 Жыл бұрын
只要把房價壓下來。就可以了。房價是有錢人的錢。 壓下來就可以讓窮人壓力少一點。物價也有機會變低。因為房租變少。
@spark0079
@spark0079 Жыл бұрын
老闆不想波壞行情而已,免得老闆們聯誼時會被笑😊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Жыл бұрын
外商就破壞行情,前些日子,網上PO出電資外商年薪1800萬,1大堆人流口水,我看到1則新聞,某外商想調高工資,人事部跳出來反對,理由是會提高成本,其實背後原因是,在台所有公司的人事.會計部門,都被國民黨情治機關收買.滲透,只要不利國民黨統治,就會''跳出來''
@wholoan
@wholoan Жыл бұрын
選擇,比努力重要
@richardhsiao7060
@richardhsiao7060 10 ай бұрын
本片提出的觀點:引進外資,我覺得說得太好了 我有家人在外商工作,我能說外商真的很敢開薪水
@kvnl1037
@kvnl1037 Жыл бұрын
這個影片每隔一陣子就出來重播一次 某一方面表示台灣多年來薪資都一直沒有跟韓國拉近(從留言來看) 另一方面表示新聞台很懶, 都不再去採訪新的受訪對象, 或更新實際狀況是變更糟或有改善, 一個影片使用萬年
@TheTubjiksl
@TheTubjiksl 10 ай бұрын
記者也低薪擺爛啊
@yutingchang9735
@yutingchang9735 8 ай бұрын
謝謝!
@_chihching
@_chihching Жыл бұрын
「護國神山」台積電赴美設廠在台引發「矽盾」不保的疑慮,甚至被視為「掏空台灣」,不過美媒《CNN》在報導中引述專家說法,認為台 積電最先進的技術仍會留在台灣,原因是台灣工程師「薪水低但素質高」,且經濟部也不會放行。如此中肯的分析看在台灣網友眼裡,難免 有股莫名的悲哀,直呼「看完只感到丟臉…」
@user-qd5th2bc5x
@user-qd5th2bc5x Жыл бұрын
很多人看新聞都以為台灣人薪資平均6萬以上,其實真實現象有多少人每個月只有2萬多3萬初,到底要怎麼過日子,不是吃不了苦,是根本賺不到錢。 台灣政府你們到底看見了嗎?
@user-ci6pz4hf7z
@user-ci6pz4hf7z Жыл бұрын
認真的做,薪水不漲,還要被自己台灣人欺負,說太認真
@te6473
@te6473 Жыл бұрын
看平均不準,因為會被極端值拉高, 要看中位數,全台灣好像有一半的人月薪水不到4萬吧?
@user-yl6nt5dj9u
@user-yl6nt5dj9u Жыл бұрын
故意看不賤 賤商就金主 不敢得罪 可憐 QQ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Жыл бұрын
先問自己為何投票還投國,民2黨,尤其是2020不分區政黨票,還有480萬人投民進黨,你們沒花5分鐘看選舉公報嗎?不會投基進黨or台澎法理建國黨,這種愚民,活該被剝削
@stevendopen1175
@stevendopen1175 Жыл бұрын
​@@user-jf4of8ty1f 國民黨有建設,民進黨是沒建設,亞洲四小龍是什麼時期用點腦袋好嗎?
@teawood7775
@teawood7775 5 күн бұрын
當然是老闆跟企業與家資本家
@LeadToFly1326
@LeadToFly1326 Жыл бұрын
很多人以為自己很努力了 殊不知從事的行業可取代性太高...
@FOOL-vr7rv
@FOOL-vr7rv 8 ай бұрын
民盡棟小公主表示 : 我的電費捏?
@ImissSydney
@ImissSydney 11 ай бұрын
高薪资高物价才能让资产和中产者有大把大把的可选余地,才能形成市场有效竞争。想一想瑞士是不是典型的高薪资高物价,麦当劳一个巨无霸单人套餐要500新台币,但人家的iPhone普及率极高。5000元的廉价手机只能低到从便利店才能买到!
@user-ow4zg2ve6v
@user-ow4zg2ve6v 6 ай бұрын
低階制造業業者很多慣老闆已經習慣性不肯提升產品品質,只想剝削勞工降低成本,政府進口外勞現在薪水吸引不了外勞又想進口印度勞,老闆不想進步政府不作為。
@user-md5ht8mv1g
@user-md5ht8mv1g 11 ай бұрын
有一點的就是資方賺錢沒有相對給基層員工調高薪水 寧願拿去買豪宅跑車... 這種老闆最好倒一倒吧
@hankwhite50318
@hankwhite50318 Жыл бұрын
大學畢業也覺得沒啥用 乾脆去做工 錢還比較多
@OO-zm9hu
@OO-zm9hu Жыл бұрын
大集團老闆不要貪得無厭才有解方,尤其是大公司下的子公司,往往大公司做慈善光鮮亮麗,薪水待遇要多好有多好,背後子公司就是挖資金,開低薪,玩文字遊戲,回收母公司支出的黑手!
@belinda4116
@belinda4116 10 ай бұрын
真的什麼都要便宜 殺價殺價再殺價
@user-pu1yq6gh2s
@user-pu1yq6gh2s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低薪延伸出一推社會問題,政府還是選擇站在企業那一邊,就問政府選擇企業出走還是選擇勞工.人才出走?依目前情況來看,政府是選擇讓人才.勞工出走
@chenminlin8248
@chenminlin8248 Жыл бұрын
是否已經反轉了,加上匯率變動影響
@cookietea572
@cookietea572 11 ай бұрын
我在學校(電機系)看到的卻是>60%學生真的很混,還碰過不少學生仍願去7-11打工賺錢,自我感覺良好,也不願意動腦思考如何解題
@derekh4298
@derekh4298 11 ай бұрын
請問是哪個學校的電機 前幾名大學的電機連最後一名都很認真
@user-bq5kc8ff2s
@user-bq5kc8ff2s Жыл бұрын
想要一個"新石紀"
@user-te7on9me3q
@user-te7on9me3q Жыл бұрын
這個影片是4年~5年前的影片
@linchen1824
@linchen1824 Жыл бұрын
大部分人28K~38K這個區間 最低薪資22K調整到了28K附近,所以無感覺得薪水沒漲但物價變貴了。 但這是陣痛期就是了,當最低薪資慢慢調整到32K、34K,大部分人的薪水就開始慢慢有起來了, 而且一些很累的工作你不拿出個40K、45K以上基本就找不到人。 關於很多人討論的物價大漲部分,我認為我寧願薪水跟物價一起漲,也不要像以前物價漲薪水不漲。
@user-zb9mu2jo4e
@user-zb9mu2jo4e Жыл бұрын
大部分人28K~38K這個區間 我以前一個月500元更慘, 早上8點到晚上10點, 一年365天沒有休假, 沒有勞保, 沒有退休金, 受傷擦牛糞. 怎麼辦?
@linchen1824
@linchen1824 Жыл бұрын
@@user-zb9mu2jo4e 有牛糞就能過活的男人,佩服佩服。
@im-9527
@im-9527 Жыл бұрын
這都多少年前的影片了,2022台灣人均GDP超越日韓,不過日本是貨幣貶值的關係不算,物價便宜,去年底去一趟北海道非常爽 自己跟周遭身邊的好友年薪落在135~400萬 覺得大部分人28~38K是你的同溫層並非反映社會薪資結構 去看主計處薪資中位數最準2021年落在50.6萬 目前尚未公布2022薪資分布,但大致會比2021更高
@linchen1824
@linchen1824 Жыл бұрын
​@@im-9527 ​ 多久前的影片有什麼關係嗎?你還不是在看這個議題哪一年都值得討論不是? 你去日本玩得爽不爽跟我討論的點有什麼關係? 工作性質我最常接觸社會新鮮人,他們大部分是落在28~38K,也就是最弱勢的一群,不是更應該被討論。如果你年薪破135萬恭喜你贏了全台灣92%的人(主計處查),但不表示你的薪資代表這很普遍,還是你只是想炫耀 如您所說的50.6K如果含一個月年終回推月薪,月薪也就是38K附近,況且再扣掉加班費、獎金,那底薪就會更低。
@gammon223
@gammon223 Жыл бұрын
​@@im-9527 用500K以下就佔了台灣受薪階層的50%,這數字就是差不多一個月40K左右,你說並非反應社會結構?? 你對"社會結構"的認知要好好加強一下喔
@cpwei-gz3mt
@cpwei-gz3mt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就是缺少這種有深度的節目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節目有啥深度?看完,你還是不知道背後黑手是誰?
@r00244005
@r00244005 Жыл бұрын
30:38 銷售價格什麼時候反映到薪水過了 笑死 哪一次漲物價薪水有漲的
@natejin3450
@natejin3450 Жыл бұрын
重點就是沒有進到員工口袋!!
@SonamDrolma
@SonamDrolma Жыл бұрын
長年下來,政府機關帶頭用大量人力派遣人員,中間又給派遣公司拿走超過一半,薪水怎麼會高?
@user-mm7vn5gb8d
@user-mm7vn5gb8d Жыл бұрын
如同電子業每年幾兆的賺,但政客還是讓台電幾千億的虧。如果媒體、學者還是只會用悲鳴的態度,而不是真正要追求真正的公平改革。 那賺的繼續賺,悲鳴的只能繼續悲鳴。
@user-tc8fk6ls5s
@user-tc8fk6ls5s 11 ай бұрын
薪水漲五塊 物價漲五塊 這就是台灣 時薪100塊時 便當50元 現在176 便當 120 然後跟五十塊的便當差不多
@Claudia-cy6ou
@Claudia-cy6ou 11 ай бұрын
應該調查新加坡吧 很多起薪10萬台幣起跳 我有朋友剛畢業起薪20多萬的也有 很誇張
@bp0931
@bp0931 10 ай бұрын
吳小姐 真讚
@kiraly123456789
@kiraly123456789 11 ай бұрын
用產值來算是OK,不過要說明產值有多大比例是像台積電等產值高但員工少的部分
@a6791117
@a6791117 Жыл бұрын
政府要出來說個理吧! 不要官員只顧中飽私囊,官商黑勾結 誰偷去了薪水,當然是官商黑!!
@user-jj6xz1du1w
@user-jj6xz1du1w 11 ай бұрын
你漲稅金 房東就漲房租 到時候連帶物價上漲 有比較好?
@KukumenOwO
@KukumenOwO 10 ай бұрын
以前吃苦個幾年可以買房,現在要吃幾年苦才能買房?人生哪有那麼長?
@wangkepa
@wangkepa 11 ай бұрын
有时候连续一个月加班到9点以后,第二天八点半又要到单位开工。偶尔还会凌晨回去。是有点吃不消啊
@willsonhong5215
@willsonhong5215 11 ай бұрын
2.6万,是新台币吗?念完研究所是指master毕业吗? 如果是,研究生毕业跳槽3份工作才9000人民币,确实有点低。
@user-xw8pf8fe6v
@user-xw8pf8fe6v Жыл бұрын
人生真的好累
@yjanjan
@yjanjan 11 ай бұрын
兩個對比案例不同行業不同職位,韓國案例的工作是LG的電子設計相關工作,另一位似乎沒公佈行業別,只說起薪26k台灣女孩。這樣是要比什麼? 如果台灣案例是找一個和韓國案例一樣理工科畢業且在大廠工作的員工相比會有如此大的落差嗎? 讓人不禁懷疑,這樣的報導是不是有些偏頗呢?
@eric13579100
@eric13579100 11 ай бұрын
雖然低薪但很多人都很捨得花錢,我同事整天喊窮 但玩個手遊都可以花到十幾萬
@kafdlfede
@kafdlfede 10 ай бұрын
吃喝玩樂也都很捨得花 認同
@user-yr6ik5pp8x
@user-yr6ik5pp8x 3 ай бұрын
台灣求職者比較不敢要錢, 當大家都不敢要的時候, 企業主就會說: 薪水可以你就來,不行就算了 然後就變成一種惡性低薪循環😢
@user-zr4qs5sb6m
@user-zr4qs5sb6m 11 ай бұрын
房東、政府、貫老闆、建商、銀行
@loveYTshit666
@loveYTshit666 Жыл бұрын
唉唷!政府機關有因靠關係的在內部做事,就連薪資待遇就比外包的多嘍!連三節獎金.生日禮金都有!外包的只有基本薪資而已!其他還不是被外包公司吸收掉!
@ainkey01
@ainkey01 Жыл бұрын
賺得變多 給的變少? 我自己怎麼是 7年前 月收入2-30 請一個員工才2.5萬 現在 月收入 看有沒有20 請一個員工變成要3.2萬? 你數據哪裡來的?
@glenn87965
@glenn87965 11 ай бұрын
15:08 聊韓國突然講到台北市?
@user-pj5vc2zj1n
@user-pj5vc2zj1n 11 ай бұрын
三十年前薪水一萬多,房子一百萬有找,現在薪水三萬,房子一千萬不夠買
@JoMW-
@JoMW- 11 ай бұрын
我來加拿大時覺得什麼都貴,現在回去台灣什麼都比加拿大貴
@kaiwang3662
@kaiwang3662 10 ай бұрын
资本本质上就是财富集中的过程,平民当然难受,我刚毕业每年涨薪1000RMB 也赶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综合下来约8-9万台币的薪资在大陆三线城市和视频比起来,感觉自己幸福多了,一线城市羡慕不来。😊
@darrenchiu3365
@darrenchiu3365 11 ай бұрын
錢都留去那些不用繳稅的房東口袋裡阿 還可以躲通膨,想漲價就漲價
@jerrylin7479
@jerrylin7479 Жыл бұрын
本勞跟外勞薪資不脫鉤,調基本薪資除非本勞也是領基本薪,不然貫老闆是不會調整,像我月薪不到三萬,但四年沒調了,而外勞調到快接近我了,有人說你為何不換,我同事為例,越換薪資越低...然後只要高於基本薪,貫老闆是不會調整的,而這邊幾個工業區都一樣情況!不然你就要跑非常非常遠去工作,每日來回花個近兩小時...如果你租屋加上外食其實也沒比較多,不是台灣人不努力,而是整個環境就如此!!而貫老闆也故意用基本薪來請人,然後再怪請不到人,之後再引進外勞....,加班也是外勞優先!台勞你不滿喔!那你去離職啊!換下一家也類似!像疫情前我一個月加班平均近100小時,但不到四萬....疫情開始,沒那麼多訂單,但外勞如果加班太少就會跑了!所以大部分公司貫老闆都加班優先,你們部門沒加班,他也會幫你找地方加班,換成台灣人...休想!!!台灣人近來要有經驗,但薪資低...,外勞0開始,台灣人負責教...會了開始搶台勞工作!你不好好教,它們會跟仲介說,老闆就施壓...,我現在也看開了,住破敗的老家,我終身不婚,如果無法工作或癌症無力負擔醫藥治療費,我會給自己個痛快。
@kyoshilong3434
@kyoshilong3434 Жыл бұрын
還有破敗的老家可以住 真是令人羨慕的家境...我16歲過後就無家可歸..現在月薪都10萬以上 舉牌 睡公園 路邊發名片 酒店少爺 工地 .. 只要有錢賺 除了犯法的 什麼工作都可以做.. 白天也在工作 晚上凌晨還在上大夜班 .. 作業員我也做了兩年多 ... 但是 會的技能越來越多之後 思想 跟 薪資也相對的提高 如今當小老闆已經8年多 我只覺得 不想做 作業員嫌薪水少 但是又不嘗試新的工作挑戰 跟環境 ....不改變 也不想改變 那就是繼續 無止盡的抱怨 同樣的工作 跟同樣的薪水阿
@user-iq5cm9gn1e
@user-iq5cm9gn1e Жыл бұрын
這不是五年前的記錄片
@user-lt3do3bt7y
@user-lt3do3bt7y 11 ай бұрын
85TW的盒饭不贵了,深圳那样的盒饭基本上都25RMB左右了
@liliu-hs6rj
@liliu-hs6rj 5 ай бұрын
台湾的城市,哪怕台北也只能对标 杭州到合肥之间的城市啊,深圳 上海这些地方物价肯定比台湾贵吧
@liliu-hs6rj
@liliu-hs6rj 5 ай бұрын
但是杭州的普通人收入也就一般。感觉杭州刚毕业两三年的人,如果不是技术相关岗位,月薪可能也就2.6~3.5 万 台币; 不过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比如 阿里、网易这种),普通人月薪就有10~30万台币了
@rogerpei1688
@rogerpei1688 Жыл бұрын
當然是勞健保啊 每年漲 薪水怎麼漲
@ArkExtension
@ArkExtension 11 ай бұрын
多存點 0050,經濟成長果實大公司不分你只能自己想辦法。
@choichiheng
@choichiheng Жыл бұрын
一切罪惡的跟源其實都來源於高房價
@lucasyang8802
@lucasyang8802 4 ай бұрын
新加坡average 薪水约为韩国 average 薪水的2倍 (1.86 倍)哦, 新加坡 年薪 $67,200 usd, 韩国 年薪 $36,190 usd
@user-bd1ug3wr4o
@user-bd1ug3wr4o Жыл бұрын
這多久以前的視頻?最低月薪早就破21K了
@Matrixlin
@Matrixlin Жыл бұрын
4年前報導,台灣狀況更嚴重
@tako-uo4rr
@tako-uo4rr Жыл бұрын
東南亞臭臭鍋
@mayday-bb6cy
@mayday-bb6cy 11 ай бұрын
疑問🤔️ 課重稅把稅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比如育兒津貼,讀書補貼,退休的老人福利,富人出逃…我想走了一間,還會有更多新的公司頂上不是嗎? 我想台灣不缺人才吧,到底在慣他們什麼,在台灣發財,用台灣的資源,卻不願意繳比平民更多的稅,這是正常的國家嗎
@yutingchang9735
@yutingchang9735 8 ай бұрын
看不懂。我語言能力可能太弱了😢
@asakatw
@asakatw Жыл бұрын
臺灣只有台積電拼的國韓國,其它產業可以嗎?
@user-js8cf9cz4v
@user-js8cf9cz4v Жыл бұрын
看看誰搞進約聘 制度的就是誰造成的..
@wusteve877
@wusteve877 Жыл бұрын
企業的盈餘應該給股東還是給員工?? 應該是股東吧,員工算什麼。
@user-ks4xj9zb4x
@user-ks4xj9zb4x 3 ай бұрын
1997年時韓國,情况如同一個貧窮的家庭,只有把唯一的一些錢給最大的兒子用,其它就自己防謀生路
@user-ds8lc8lw3u
@user-ds8lc8lw3u 11 ай бұрын
公司企業財團獲暴利不願意分紅給勞工
@user-od4ki5mh1k
@user-od4ki5mh1k 8 ай бұрын
請問這節目的工作人員薪水多少?有什麼資格探討?
@lorober1563
@lorober1563 11 ай бұрын
有問題嗎?報導的物價是10年前嗎?現在一個便當超過100了
@dustz0906
@dustz0906 11 ай бұрын
能只養自己還算幸福⋯自己吃不飽還要被父母綁住人生都想登出人生了
@user-oi3yb7mm7h
@user-oi3yb7mm7h Жыл бұрын
修得上去的人越來越少,就像寶塔一樣, 越高越難,修到塔頂就成功了。
IS THIS REAL FOOD OR NOT?🤔 PIKACHU AND SONIC CONFUSE THE CAT! 😺🍫
00:41
1❤️#thankyou #shorts
00:21
あみか部
Рет қаралды 88 МЛН
IS THIS REAL FOOD OR NOT?🤔 PIKACHU AND SONIC CONFUSE THE CAT! 😺🍫
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