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祺七七 】覺得志祺七七是「中立客觀」的公道伯嗎?別傻了!我們其實超主觀!《生難字彙大辭海》EP013

  Рет қаралды 89,517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737
@tne01
@tne01 5 жыл бұрын
志祺的影片不是有很多都會在後面說:「最後提出我們的觀點」…. 這就已經是一種明顯的主觀了啊? 如果是常看這個頻道的人,卻認為這是一個客觀的頻道,那才是搞錯了什麼吧? 真正的重點是,志祺這個頻道會盡力察看正反兩方的論點,然後再提出他們的結論,這正是這個頻道最有價值的地方。也希望志祺繼續保持這個初衷堅持下去喔!
@何信毅-f8h
@何信毅-f8h 5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沒有自己的想法,卻又試圖左右他人的想法的人,才是真危險的。
@beinthemo4323
@beinthemo4323 2 жыл бұрын
@@何信毅-f8h 看立意?
@joewang6456
@joewang6456 5 жыл бұрын
公視真的是台灣最優質的電視台,能有完整獨立的思辨能力,才能越來越趨近公正中立,每個人都要時時反思與明辨是非。
@Archerlan
@Archerlan 5 жыл бұрын
公視真的很中立,還能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當他報導綠色新聞時,下面會出現一堆紅藍軍留言謾罵 當他報導藍色新聞時,下面沒有留言,但dislike很多 結論請自行參透
@遠傳-d5x
@遠傳-d5x 5 жыл бұрын
公視真的很不錯有些節目也很優質,但不一定公正中立,過去有藍色的魔手在其中,現在早已變色囉
@遠傳-d5x
@遠傳-d5x 5 жыл бұрын
@@Archerlan 可以整理一下貼上來喵一下嗎
@kraena3759
@kraena3759 5 жыл бұрын
網路新聞我覺得官方的中央社也很優質
@pocellolin
@pocellolin 5 жыл бұрын
看完影片後應該也要有意識,不能太信仰任何一個媒體管道XD
@fyfpie68
@fyfpie68 5 жыл бұрын
今天的內容讓我很有感QQ 幾年前我還是個憤世嫉俗的國三生時曾經私訊蘋果日報的小編 認為他們為新聞下的註解有些偏頗 小編洋洋灑灑回了我好長一段 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真正的中立,應該是每種聲音都有機會被表達、被討論。」 先不論當初我和小編討論了什麼話題,這句話真的讓我記了好幾年XD
@阿昆欸
@阿昆欸 5 жыл бұрын
直接私訊小編也太酷
@邱靝籐
@邱靝籐 5 жыл бұрын
但是,台灣的這種情況。很容易有假新聞被傳播。 甚至,只是猜測、或是利用標題吸引點閱力的問題。 有時候,也會傳播「仇恨性言論」。
@fyfpie68
@fyfpie68 5 жыл бұрын
@@阿昆欸 有點羞恥…國中生年少輕狂
@fyfpie68
@fyfpie68 5 жыл бұрын
@@邱靝籐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當初才會私訊小編 但小編那句話讓我覺得蠻有道理的 而且那時候還笨笨的沒有甚麼辯論的能力和小編吵架XD
@林珮萱-i3p
@林珮萱-i3p 5 жыл бұрын
真好,我直接私訊竟然未讀(不是蘋果,是其他媒體)
@kohion
@kohion 5 жыл бұрын
七分鐘的設定在最近已經式微了 連在七點上片都..... 看來老闆該幫員工加薪了XD
@土龍-o7i
@土龍-o7i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要把這個設為置頂留言!不要攔我!
@土龍-o7i
@土龍-o7i 5 жыл бұрын
(但我不敢,所以請大家幫忙手動置頂)
@eric0330
@eric0330 5 жыл бұрын
頂上去!!
@baoyuanlin
@baoyuanlin 5 жыл бұрын
@kohion
@kohion 5 жыл бұрын
自己的留言自己頂
@yihueylin8046
@yihueylin8046 5 жыл бұрын
比起期望祺祺是中立報導,我是因為祺祺會從多角度切入並用溫和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觀點才訂閱的。我每次都很期待「我們的觀點」這部分,我就是想聽祺祺有條理地闡釋自己的想法,再從中汲取養分。持續支持好頻道。
@maths_314
@maths_314 3 жыл бұрын
+1
@潘能收尼克耶
@潘能收尼克耶 3 жыл бұрын
我們的觀點都馬就只是大部分人的觀點而已,他們哪敢得罪大眾,不然誰還要看,恐怖的社會,愚蠢的時代
@cake1stasty
@cake1stasty 5 жыл бұрын
每次看77的影片,印象最深刻的除了77每次報導都盡量傳遞正反立場資訊以外 也覺得在影片後段加上自己的看法很棒!
@MiniyaVV
@MiniyaVV 5 жыл бұрын
說到「公視」、「中立客觀」、「媒體」 不得不提一下昨天看到的公視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非常推薦
@zeliang1812
@zeliang1812 5 жыл бұрын
真是,怎么说,幼稚
@teanlin9253
@teanlin9253 5 жыл бұрын
@@zeliang1812 真是,怎麼說,成熟
@rewriter6300
@rewriter6300 5 жыл бұрын
我相信媒体是自由的,但我相信媒体没有中立的,屁股决定脑袋。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里,有什么能不被资本左右?
@userBBB
@userBBB 5 жыл бұрын
酸民:志祺不中立! 志祺:你別再傻傻的以為有中立這樣事
@Heilamt_music_turtledaihub
@Heilamt_music_turtledaihub 5 жыл бұрын
酸民一開始連方向都放錯了XD
@leeloo_yh
@leeloo_yh 5 жыл бұрын
從不覺得任何youtube中立,畢竟有沒有業配根本不知道,任何訊息都不能盡信
@方莊敬
@方莊敬 5 жыл бұрын
聽說90%的男人都偏左......
@annacan3985
@annacan3985 5 жыл бұрын
youtu本身都有立場啦........比起講中立不中立的,不如說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切身利益站角度,當損害到自身利益,你還會絕對公立嗎?其實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思想,雖然我還是會捍衛符合我自身的利益和想法,但相對的我會因為這麼想而變得更加包容
@庄不知道
@庄不知道 5 жыл бұрын
B。所以说,77说的不能全信哦
@angelrimes
@angelrimes 5 жыл бұрын
剛好最近也在想這些事.我覺得不管主觀或客觀,只要能理性地說出「接近事實」的觀點,比起假中立的亂帶風向讓人尊敬多了.
@beinthemo4323
@beinthemo4323 2 жыл бұрын
客觀可指「中立」或「事實」或其他意思。妳這裡指前者
@赤燕-m3u
@赤燕-m3u 5 жыл бұрын
從過去到現在 七七頻道的影片越來越優質 這是我個人主觀的想法 還是以客觀角度來看也確實如此?
@shurdanh2482
@shurdanh2482 5 жыл бұрын
首先要先定義"何謂優質"才能客觀XD
@sbtiagr
@sbtiagr 5 жыл бұрын
質性的東西真的很難有固定標準XD
@verbty2987
@verbty2987 4 жыл бұрын
@@shurdanh2482 我看了200多個 訂閱100多個YT 頻道 我從2008就用YT 2015下半 看YTR 台灣YT根本不是新媒體 更不是代表網紅 好的頻道根本不多 更遑論 優質
@kuan0514tw
@kuan0514tw 5 жыл бұрын
主持人是主,講出來的觀點自然就是【主】觀,看影片的是客,自然會有各自的【客】觀~ 所謂的【中立】是一種【動態平衡】狀態,有時左傾,有時右傾,實屬自然,只要恪守【不以極端言論煽惑人心,刻意製造恐懼,引發對立】的基本精神﹐任何角度的言論都可以拿來解析討論,不妨將答案留給每個主觀的觀眾吧~
@changchnkimo
@changchnkimo 5 жыл бұрын
【不以極端言論煽惑人心,刻意製造恐懼,引發對立】 真的太對了
@youngbear00
@youngbear00 5 жыл бұрын
蘇聖寬 推👍
@fonho5861
@fonho5861 4 жыл бұрын
問題來了,各人的"極端言論",“引起對立”的標准都不同,那麼應該以誰為准呢?
@kuan0514tw
@kuan0514tw 4 жыл бұрын
@@fonho5861 說得有禮喔 讚
@dingar1857
@dingar1857 5 жыл бұрын
3:38 那個案例...超級中肯的,一點都不極端! 資訊量爆炸除了無法分辨的恐懼,更多的是害怕判斷錯誤所得到的攻擊和恥笑,最後選擇「好像最多人相信的那個」,也就是盲從。
@MandyLee1124
@MandyLee1124 5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對自己沒有分辨是非的自信吧
@料博寒
@料博寒 5 жыл бұрын
希望志祺可以講一下"假性單親",以及外人該怎麼對這樣的家庭,還有家庭成員能怎麼做等等... 沒錯,我們家就是假性單親的家庭類型,因為這個而造成的親子問題讓我蠻困擾的 *抱歉,寫的語法怪怪的,我只是一個國二生而已
@小綠-f5e
@小綠-f5e 5 жыл бұрын
Eason Liao 剛剛去估狗了一下那是什麼,我覺得最好的解決方法是你跟家長好好溝通耶(看是哪一方不回家就跟那一方談) 如果那一方不是外遇而真的是因為工作造成沒辦法回家的話一定會聽小孩的話,你就老實說希望家長常常在家或是每週至少抽出一些時間陪伴你就好啦 不要叫家長之間自己談,基本上會吵架XD
@kidstarkenny
@kidstarkenny 5 жыл бұрын
嗯 成員如果是指孩子方的話,可以去知名或熟識的桌遊店家「流浪」。基本上平日的桌遊店家現場客人少,你可以得到的關注多,而且熟識當地店家後你多了一個社會保障(不會因為你爸媽暴走把你做成美心酒沒人知道),你也不太會需要花很多錢去待在桌遊店家。除了有自己的時間空間去學習(不管是遊戲課業作業人際互動或是77這在乎的社會議題),也有一個機會讓你父母有你流浪不願歸家(其實你很願意甚至渴望)的這個共同話題,讓他們才有機會和你一起決定你們的生活樣式該如何做對大家來說更舒服與被重視。
@料博寒
@料博寒 5 жыл бұрын
@@小綠-f5e 是工作造成的,我爸在外地工作
@料博寒
@料博寒 5 жыл бұрын
@@kidstarkenny 我還是希望溫和一點的用溝通解決,不過還是謝謝你
@kuei-hanchang3001
@kuei-hanchang3001 5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問題要面對,遇到了就努力溝通,無法溝通也可以試圖找到讓自己感到舒服的平衡點,不必追求特定的標準或目標。 我的學生中,許多人每天都有看到自己的爸媽,爸媽也沒有不愛他,但是那種生活壓迫之下造成的疏離卻讓每個成員都很累,連跟陌生人都比跟家人相處輕鬆。相反的,有些單親的孩子跟爸媽的關係卻都比較好,因為相聚的時間有限,反而更珍惜,但相對的會有許多顧慮,擔心自己在短暫的相處時間中如果做錯事可能會嚴重傷害感情。 接受並且同理自己的家人,學習更好的表達方式,對自己跟對家人都好。加油! 我自己也還沒學會。
@天夜弦
@天夜弦 5 жыл бұрын
人很難做到完全客觀這件事我很早就發覺了,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主觀的個體。所以我喜歡像這個頻道之類擁有各種不同聲音的節目,盡量讓自己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
@likongsiann5892
@likongsiann5892 5 жыл бұрын
推推 至少你們盡力在平衡報導了 像是很多影評也常常被說不夠客觀 我也都很無言 拜託XD連看似有明顯對錯的事 都可以有人主張不同觀點了 何況是電影這種藝術呢
@Onio638
@Onio638 5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中立不存在,但符合我價值觀的就是很"中立"
@cocoremi
@cocoremi 5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每次我只要拿類似影片給人看結果被回一定是民O黨要洗腦人之類的回應就覺得很不爽 隨便一句話就否定人家努力是一回事 回過頭說中天之類的才是中立客觀又是一回事
@ClavisClef
@ClavisClef 5 жыл бұрын
那些人所認為的"中立"不過就是想要別人站在他的立場支持他罷了 真正的中立相信我你根本只會覺得無趣... 爭吵不同論點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connie-55555
@connie-55555 5 жыл бұрын
獨立思考的能力,真的很需要培養。
@dindin878787
@dindin878787 5 жыл бұрын
我個人對中立與客觀的解讀是這東西是相對的,當你講出這些訊息一定會包含自己的解讀,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不可能有絕對客觀或絕對主觀,客觀和主觀就好比民主。讓你去敘述這張稿子,有的人覺得他像棋盤的稿子,有的人覺得他像綠豆糕的稿子,每個人的敘述都會不一樣,而我們可以聽聽別人的敘述,找一個比較接近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答案,也去包容其他人的答案,民主就是如此! 很高興志祺77做了一期有趣的內容,雅量這課文真的很有意義! 台灣社會患了知識營養不良症------蔣渭水
@allhc8910
@allhc8910 5 жыл бұрын
很久以前 就有篇大家都讀過的文章早就說明所謂客觀到底是什麼 那篇文章叫”雅量“ 你覺得志琪像棋盤 我還覺得他像綠豆糕勒
@abc17034
@abc17034 5 жыл бұрын
我看倒有點像稿紙
@pinkie_jo_pie
@pinkie_jo_pie 5 жыл бұрын
我看倒像一塊綠豆碰(欸等等!
@懶人-e1d
@懶人-e1d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像蒸蛋 XD,開個玩笑
@verbty2987
@verbty2987 4 жыл бұрын
國一上好像就會讀到 國中有些文章都印象深刻 像夏夜的詩 陋室名 孟子天將降大任
@BloggerMandolin
@BloggerMandolin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夠提供事情的原貌,這個和主觀客觀沒有關係,畢竟真相不會因為人的感覺就改變,如果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才有辦法對事情進行討論、發表看法並從中學習。所以無論這個頻道是否完全客觀或超級主觀,都還是很感謝你們願意盡全力還原事情的真相
@戴瑋吟
@戴瑋吟 5 жыл бұрын
私以為 1不刻意帶風向 2無邏輯謬誤 3提供與議題相關聯之充份資訊 剩下就是個人媒體識讀的事了
@ikasoo5666
@ikasoo5666 5 жыл бұрын
「識」讀:辨識
@戴瑋吟
@戴瑋吟 5 жыл бұрын
@@ikasoo5666 已改,謝賜教
@ikasoo5666
@ikasoo5666 5 жыл бұрын
@@戴瑋吟不客氣 (^^)
@戴瑋吟
@戴瑋吟 5 жыл бұрын
@@ikasoo5666 😄😄
@oni6707
@oni6707 5 жыл бұрын
資訊正確在如今資訊爆炸的年頭非常重要,希望貴頻道能越來越進步,這才是我關注的重中之重
@kasaunsento4367
@kasaunsento4367 5 жыл бұрын
用更簡單的哲學思考 你只要不在乎輸贏,享受著不讓自己輸也不讓對方輸的過程就能接近到客觀 而且能做到這件事的人會發現很好玩一件事,會讓懂得對方心理的人難以辯論贏你
@nicodesache1895
@nicodesache1895 5 жыл бұрын
77的頻道真D讚,總是提供不同角度或立場的論點,也會適時地提供一些主觀想法,讓觀眾自己去判斷;當然人是做不到絕對客觀的,只能盡量做出理性的判斷,用不同的立場跟視野去看待事情;我本身很喜歡站在主流共識的對立面去思考事情,像是反對奧運正名、支持廢死、支持統一、不支持同志等等...的立場,我希望可以蒐集不同立場的論證來參考,但在網路上或現實中,人們只要看到你的觀點不一樣,就會開始做人身攻擊,像甚麼,沒同理心、被洗腦、智商低、民主在你身上就是浪費等等...讓我不時感慨,閱聽人自己都不能接受跟自己對立的觀點了,還在那邊裝中立,要求媒體客觀公正= =
@DongDongTouch
@DongDongTouch 5 жыл бұрын
😲 不一定要侷限在 7 分鐘呀 ~ 😲 從頻道創立至今,我一點都不在意77有沒有在7分鐘內講完
@ching61799
@ching61799 5 жыл бұрын
Dong Dong 沒關係他們很會換算成分數XD
@leaf0714
@leaf0714 5 жыл бұрын
他們有7+7、7乘7、7又2分之7,以後還可以有77分鐘、7+7分之7、7分77秒......,7應該只是他們的設定XD
@kidstarkenny
@kidstarkenny 5 жыл бұрын
7分鐘只是一個一般人能夠完整看完的極限
@PANDA_OAO
@PANDA_OAO 5 жыл бұрын
YT演算法上10分鐘比較吃香 很多KZbinr會故意剪成10分鐘 > < 如果這是志祺的行銷手法我也完全可以接受:> 讓更多人看到何嘗不好
@wasd1018
@wasd1018 5 жыл бұрын
志祺今天主要在講主觀跟客觀的事情,不過我對中立一詞也有有趣的解釋: 世界上沒有中立的人。 一旦你站著(Once you stand),就會有「立場」,這跟世界上沒有絕對客觀是同樣的道理 要絕對客觀,你必須成為上帝(就是俗稱的上帝視角),但是我們只是「一個人」,在我們身為個體(individual)的條件下,觀點早已有了限制。 中立這件事也一樣,一個人的出生背景、環境、經驗都會影響我們判斷一件事的善惡和情緒波動的程度(熱情或冷漠) 即使世界上有中性的事物(neutral object),可是當這些事物被每個有立場的人使用,整個交互的過程就是一件不中立的事情。 具體以語言當例子,「和平」這個詞是中性的,「我們需要和平」是一個聽起來夠中立的詞彙了吧,但假如說出的人,一個內心嚮往統一、一個夢想是台灣獨立、一個是平常根本沒在看新聞且家族朋友沒有政治人物的民眾,和平在此是同一個意思嗎? 在不同脈絡下出現,你會發現三者都沒有那麼中立,也找不出所謂的中立。 「中立」跟「理性」在過去彷彿被視作王道般過度推崇, 媒體識讀、批判性思考和自我反省,我覺得才是這個年代我們需要重視的課題。
@陳彥廷-Taiwan
@陳彥廷-Taiwan 5 жыл бұрын
C.其他,這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用很客觀的方式去分析和承認自己其實不客觀,反而讓我很佩服XD 很認同你們的分析,人本來就是主觀的生物,沒有所謂絕對的中立跟絕對的客觀,可貴的應該是不要利用自己的主觀去欺壓和限制他人的主觀,而是在和平理性的狀態下讓不同的主觀能夠互相理解、合作、互相包容
@Doris-d3f
@Doris-d3f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七七頻道是一個努力讓自己更靠近完全客觀的相對客觀,而後面的團隊觀點就是相對主觀的部分,我很喜歡這種歷程,因為這就像討論的過程,提出問題>解釋名詞>分析觀點>取得團隊共識...我覺得我能夠在影片裡看到一個有結論的報告((報告這詞好像有點出入😅😅 再次謝謝志祺頻道❤提供了許多有趣的議題。
@winb1586
@winb1586 5 жыл бұрын
永遠支持志祺!! 民主的言論自由 不就是每個人都擁有表達自己主觀意識 和各種想法交流嗎
@z45682t
@z45682t 5 жыл бұрын
不管你們頻道是真的偏藍或偏綠,都比現在電視打開看到的新聞台好上太多了,別在意那些色盲的人,眼睛看到的不是藍色就是綠色,根本不懂的用腦思考很多事情,加油!
@wowchengyeh
@wowchengyeh 5 жыл бұрын
講得好,人生這麼多彩,他們卻只有兩個顏色
@beatingstorm1792
@beatingstorm1792 5 жыл бұрын
我判斷中不中立 客不客觀,在於資訊提供者,會不會雙方的正反意見皆呈,然後頻道主自己是不是會有過度情緒化的表現。 在我來看,志淇七七 依然是一個優秀的中立客觀的頻道,就算頻道主本身有立場,但都是在最後的部分才表達自己的立場。 而不是純粹一開始就用自己的立場去強加於人。
@pugubird
@pugubird 5 жыл бұрын
講的那麼深~好怕長輩們聽不懂呀!(還是立馬轉到長輩群組)
@MandyLee1124
@MandyLee1124 5 жыл бұрын
只怕他們一下下就關掉了,因為怕他們會覺得像是一本原文書一樣阿
@dylin3247
@dylin3247 5 жыл бұрын
家人都不太想點開來看😢
@台灣意志合眾國升斗小
@台灣意志合眾國升斗小 5 жыл бұрын
噗咕鳥 長輩只想著拼經濟,卻不去思考若是主權都沒了還拼個鬼啊!😭 似乎都忘記中國外交官沙祖康的醜惡嘴臉:「誰理你們!」
@Rabbit.umbrella
@Rabbit.umbrella 5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意志合眾國升斗小 我們根本沒資格說他們,要儘量保持中立客觀,閱讀非常重要,然而現代的人反而不閱讀了,研究調查現代的大學生1年當中只看了半本課外讀物(當然是平均下來) 而我們現在之所以還在自豪,只因為自己正在吸收新的知識,必進新媒體的力量實在太吸引人了,而年長的人較不會為其感到興趣(主觀意識上造成的引響 如果還以為自己有比長輩強,可能有一天你會成為他們(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我超喜歡這句話
@yufuo0114
@yufuo0114 5 жыл бұрын
從第一次看志祺七七就可以看出主觀的成分偏重,但我覺得正因為並不否認自己確實容易主觀的前提下,志祺七七的討論模式卻是目前最「中立客觀」的狀態,也就是尊重每一個人在自己主觀下所看見的觀點XD 即便跟你們的觀點不同,但是我還是滿願意每天看看你們的各種影片。加油XDDDD
@super_cute_jung
@super_cute_jung 5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不管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最後去相信什麼的都是自己的選擇
@NoMoreGodChris
@NoMoreGodChris 5 жыл бұрын
中立客觀....換成平衡跟事實...... 平衡-對於兩個極端都給予相同的條件跟環境供其論述 (網路媒體或自媒體能做的,低成本) 事實-依兩邊的論述找出那些是事實或是有條件的事實,並且反證它 (主流媒體應該要做的就是這個,因為求證需要成本的) 最後就是EQ了,頻道主的EQ或是媒體人的EQ真的很重要,因為人的行為裏或生物的行為裏,只要不順我意或是不被認同就會難過或發怒,而EQ就是如何處理這種"不順我意"的逆境.... 加油!!
@yuhsuanlin0906
@yuhsuanlin0906 5 жыл бұрын
A+B 平常影片的前半段客觀~最後表達自己意見的部分當然是主觀XD 但“把想法和客觀事實分開”這件事就是客觀的作法了吧! 真的覺得從圖文不符的影片能學到很多❤❤ #愛你愛你愛你愛你 #中壢李姓客官
@jogen3883
@jogen3883 5 жыл бұрын
從來沒有覺得誰是中立客觀 但看七七已經變成每日任務啦!!!
@demidemiou
@demidemiou 5 жыл бұрын
C. 做到完全客觀真的很難啊,很多時候自己在看資訊時也很容易落入想要驗證自己想法的狀況。喜歡看七七也是因為可以多少聽到看到不同面向的聲音,即便有時很難認同,但至少有機會了解對方的立場與想法。非常認同自己需要多少付些責任在資訊理解上,不要完全當被動者。
@ddrmixoftyhs
@ddrmixoftyhs 5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我現在對那種「自以為中立」的言論已經無視惹,真正中立的只有神,是人都一定會有立場的…
@ffg3178
@ffg3178 5 жыл бұрын
啊 資訊爆炸的時代,查證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件事。
@games-gt9cu
@games-gt9cu 5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真的不太要求媒體要多中立客觀了,因為連基本的資訊正確的做不到了😒😒😒
@w95511423
@w95511423 5 жыл бұрын
感覺媒體能做到資訊正確比中立客觀更重要,現在新聞10個裡9個假。
@louie7662
@louie7662 5 жыл бұрын
每天照三餐看TV@S和中夭,一天到晚說韓導好棒棒, 然後自稱中立客觀,再補一句民進黨很爛要投國民黨, 我身邊自稱中立理性客觀選民的都是這類人。
@louie7662
@louie7662 5 жыл бұрын
覺青勇於承認自己就是支持泛綠反對中國的統戰策略, 他們從一開始就沒說自己是中立客觀了阿, 還是說因為自己就是一天到晚看TV@S和中夭票投國民黨然後說自己中立客觀的人, 被我說中所以生氣了?
@mandy6449
@mandy6449 5 жыл бұрын
民進黨是真的爛啊~現在台鐵司機的事件哪個民進黨有在在意的?他不是才是人民嗎?每天只在乎韓國瑜人氣是不是比他高是一個執政黨該有的度量?你已經是全國最有權力的人了耶,結果酒駕法條也沒出來?還讓國昌自己一個人上班
@楊淳安-z8v
@楊淳安-z8v 5 жыл бұрын
余甕 又在感覺囉。
@Miule6426
@Miule6426 5 жыл бұрын
他們是把「中立」當成「正確」的代用詞,順便逃避自己表態的責任
@ikasoo5666
@ikasoo5666 5 жыл бұрын
@露露 害我笑到 「噴淚」xD
@TheWarlock1024
@TheWarlock1024 5 жыл бұрын
有主觀立場是真的沒有問題的,理解自己做出的立場選擇,才是重點。 假中立就是明明自己是帶有偏見或是根本連自己都沒辦法用邏輯說出一個可以說服自己的論述,還要強調"自己絕對不是歧視,可是吼...", 這才令人覺得搞笑
@kjnhgv1030
@kjnhgv1030 5 жыл бұрын
先給個讚 真正重要的 並不是這個媒體夠不夠「客觀」 而是我們再識讀媒體時 有沒有抱持客觀的心態去觀看 自行去檢視這則新聞 有沒有帶給我夠多面向的觀點
@wyii-agatha
@wyii-agatha 5 жыл бұрын
C. 我覺得志祺七七確實有努力將多方的論點都放進影片前半解釋的部分,那些段包含的資訊是你們為了大家確認過真實性再傳遞出來的,因為這樣所以我非常喜歡七七頻道的影片
@pp1202
@pp1202 5 жыл бұрын
B 因為只要有「自主」思考 那就不可能「客觀」 唯有多聽、多看、多理解 才大概能達到「相對客觀」 但身為一個人 有主觀意識其實是能重要的 不然非常容易就被帶著走了 遇到好人就運氣好 但遇到壞人就會把自己也帶進很危險的處境
@cleohuang9747
@cleohuang9747 5 жыл бұрын
C.好喜歡這集的內容,她就是好內容,有資格影響他人的好內容
@Rick-cs2iz
@Rick-cs2iz 5 жыл бұрын
很多指責別人不客觀的人,根本問題就在於 認為所謂的客觀就是跟自己立場相同
@user-chaosc002
@user-chaosc002 5 жыл бұрын
一般來說,關於問題的討論可分三層次 第一是事實層面,這部分不存在客不客觀的問題,也沒有爭論的空間。例如台中空氣品質有無變壞,就是客觀數字,基本上不存在辯論空間。但是台灣一堆人連這個層面也要硬凹,上次選舉台中是空氣品質明明一路改善,但支持藍的就能不管事實硬說變壞。 第二是心理層面,這部分基本上是完全主觀,也沒必要辯論。你說民進黨好,別人可以說壞,這純粹是個人心理認定,要改變別人的想法基本上很無聊。 第三是價值層面,這部分才具有討論的空間。基本上你認定一件事好或壞,背後總有某種價值觀在支撐。同一個人評論一件事情的同時,必須要以相同的價值和標準來衡量,總不能遇到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標準吧!但這部分是我看到問題最大的地方,太多人的評斷標準會隨對象改變。 所以我認為所謂的客觀與否,在於你是不是用同一套標準來評價事情。
@vsandyyang
@vsandyyang 5 жыл бұрын
C. 我理解從來沒有真正的完全"中立客觀",敢這樣說的都只是順著顧客取向的表面話。 我看甚麼聽甚麼想甚麼除了來源轉述之外,怎麼想怎麼解釋怎麼理解都是我自己要完全負責的。人不可能完美,我會誤會、會想多、會過度解讀、會大驚小怪、會避免把話說死,但這都是我自己的責任,不會不敢承擔。
@fanlin2596
@fanlin2596 5 жыл бұрын
第一次看到77就是被「提供不同立場的解決」給吸引,希望可以繼續保持!
@doiyi2222
@doiyi2222 5 жыл бұрын
大概也只有志祺敢做這種影片了XDDD
@フリーレン0
@フリーレン0 5 жыл бұрын
嘿阿 感覺會把觀眾導向去別的頻道 雖然我還是支持77 更新時事很有幫助
@yu-heng_
@yu-heng_ 5 жыл бұрын
大概也只有志祺能做這種影片了
@Chali.return
@Chali.return 5 жыл бұрын
以前不關心政治,現在開始關心政治之後,一直在追尋一個中立的頻道,但當我找到比較理性或語氣平淡的講者提供新聞,而且不會偏重在報導單一政治人物的過激行為、單一事件的誇張表象之後,我就覺得找到好的媒體。 至此之後,我和別人討論政治的時候,都是推崇以上的價值,然後推薦這些媒體給他們,並且自己優越地覺得自己達到理想的中立。 事實上這些標準有礙於找到真相,也有礙於和不同標準的人溝通、接納主觀的人,最後看不清楚身邊的人對政治的關心程度。 所以我想知道,關心政治、討論政治的方法究竟是什麼?我想破頭都無法做到,也不曉得要怎麼維持現有朋友和家人和諧。 以前可以為了家庭整潔和購物標準吵的不可開交,之後兩三天或最多一個月結束冷戰,但政治不行,因為每一票都會影響更大的公共環境,而且民意代表會代替我們做出無法控制的行為,我們的監督意義在哪裡?民主價值守護到了,效益卻不竟然夠好,甚至必須被迫選擇改變以往只談論興趣的交友關係。 現在我站在十字路口前,一條指向政治狂熱,一條指向政治冷感,兩者都要付出龐大的代價,而且停止選擇一天,就代表越接近冷感。
@Elemon11
@Elemon11 5 жыл бұрын
!!!巨大的地鼠! 沒,沒事 個人認為在解讀各觀點以後發表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只是知道並沒有用,必須要有立場才能做出選擇 有機會知道別人的觀點是很棒的一件事,不僅能了解對方,也能給自己更多從不同角度思考的機會,有時也能帶給你靈感,讓你掌握自己的立場 原本在吸收任何資訊就都不能全盤皆收,自己下判斷和查證也很重要 支持77!+u
@叁憑
@叁憑 5 жыл бұрын
還是比較讚同的👌🏻,新聞講的,課本教的,口口相傳,都是人,都逃不過傲慢與偏見這道墻。只有提升自我的高度,從自己的那口小井里出來,才能得到更多的視野。
@ji394b4vu4
@ji394b4vu4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是相對客觀吧! 因為其實在觀看之前的影片時,雖然敘述上是客觀的但可以感受到些微主觀的想法!但覺得本來在闡述事情就是這樣,自己的觀點+多方論點+閱聽人本身想法才會等於閱聽人對這件事的評價及思考後所得到的想法與理念~
@The.Lilomay
@The.Lilomay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好感動,這個世界有人可以把我悶在心裡的想法說出來! 我感覺好像現在在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人這樣想 現在太多人看到一個資訊,特别是貼近他們立場的資訊 就馬上當成事實的全部 資訊爆發的情況下,批判性思考真的非常重要 怎樣過濾這麼多的資訊 「現實」越來越難接近 中立,不是為中立而中立,非常有提醒 其實我自己也不是中立,但我一定會先對我看到的資訊抱有一個懷疑的態度 再試試找不同方面的聲音,他們的理據是什麼 在不同遊走兩邊聲音的過程中,找到一個我自己所認為的觀點 我是香港人,相信大家很清楚香港現在分黃藍兩派 我感覺好像永遠都跟人在辯論一樣 因為我永遠希望讓人可以試試從另外一個觀點去看事物 我想加一點,我自己認為最理想的立場 是一個能夠包容考慮到最多人利益的立場 當然這個立場也不是容易達到 但最少當大家都以這個前題去討論的話 即使有所分野,大家也會能理解對方的出心
@yenna6649
@yenna6649 5 жыл бұрын
77是帶給我們很多新詞認識,討論思考的一個平臺喲~
@corpsekiwi
@corpsekiwi 5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重點就是[說的事情是否是真的]只要是真的,自己主觀或客觀都沒有差異。別人認為你不客觀或主觀,也都失去了意義 相反的,只要說的是假的,就只是個謊言,不值得一提。
@陳先知
@陳先知 5 жыл бұрын
先有一個概念,時間是最重要的資源,時間是描述「改變」的產物。我是人,是個存在,存在(也通靈魂)是能有選擇的(我們提前解釋並預測),也是沒選擇的(我們的本質就是學習和改變),我們是其他表現形式的物質,我的目標是最大程度追逐時間,包刮你們的,為了追求人類最大時間是我的信仰。時間就是改變,我要學習如何追求我所認同的認同(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自信)。我們活在時間換錢的系統,我們完全能做更有效的溝通(網路),大家建立一個有計畫性的預測模型(例如自己在意的一切事物,並投入時間,且在自己投入後創造工具給後人學習,用這「概念工具」來加速思考建設並預測)重視 自己選擇帶來的影響,尤其是概念工具。 我有自己的烏托邦,就是任何知識概念能被最大建設(例如你看啾啾鞋、囧說書、台灣吧的免費影片)、任何人的願景都能被學習、並加快變成自己想成為的人。qscfthnji6@gmail.com這是我的e-mail歡迎跟我交流,現在我只是空有熱情沒有專業的年輕人,但我願意跟你聊聊人在最大交流狀態時,能獲得的時間超呼你的想像。 (本人屬性:低物慾(資源足夠時會上升)、核心價值科技點滿,多重策略預想(中高)、專注能力(只要你讓我相信這會賺到時間(=價值、意義),我會赴湯蹈火,但有多重策略這技能就別奢望能快速投入學習專業了),由於我的專業能力墊底,所以我想要學習請教。(優先級進度技能:[說服、理據、公信]三位一體的傳教手段【利用我認為有公信的媒體如TED工具,表達我想講述的概念。】 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根、理據扎在什麼地方,哪怕它是錯的,我們是有著天職的存在,理應犯錯,理應堅持,理應矛盾。投入最大熱情,以獲得最大熱情,哪怕是自我滿足。 雖然我在這是這樣講,為了公信,我能袒露我的故事,哪怕它是滿滿負債,我還是覺得我能找出一點思路引導自己,告訴自己不要後悔,我做的決定不會更好(已經是最好了),我在做的只是堅持延續自己的努力,存在是我的追求,我可以是別人腳下的石頭。 故事涉及我家人的隱私,等到時機到了我會在分享。
@ynh1580
@ynh1580 5 жыл бұрын
這世界上就沒有所謂的客觀,你有想法思考就會主觀。 這世界上只有你認為是客觀的主觀而已...(你說的客觀才算客觀 憑什麼就不是主觀?)
@takokiki8356
@takokiki8356 5 жыл бұрын
C.客觀求證與蒐集多方訊息與立場,並提出自己的主觀意見 個人主觀認為志祺七七是個優質頻道
@sir9618
@sir9618 5 жыл бұрын
說個笑話:中壢李姓選民(中立理性選民) 別查我水表
@Onio638
@Onio638 5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99%都是
@Onio638
@Onio638 5 жыл бұрын
@余不解 水表是壞文明
@jackwu6750
@jackwu6750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超喜歡你們給予各種資訊,我覺得滿客觀的
@炭谷祐輔
@炭谷祐輔 5 жыл бұрын
我真的覺得這個頻道實在是滿分再加1000000分,大力稱讚
@erdf3033
@erdf3033 5 жыл бұрын
想要中立客观需要的是接受所有相关联的没有错误的信息。 基本上是完成不可能的事情, 拿志祺的举例而言,这时候的媒体需要引用天文学常识以及发言人的资信,但这个时候的信息并不会完全全面,依然是继续维持受损的状态,只不过是受损程度减少,逐渐接近中立与客观的极点上。 遇到自己真正关心的事情,不如多自行搜索一下,听听看看总是能更加全面的。
@miceli2541
@miceli2541 5 жыл бұрын
期待你們平衡報導可以嘗試不只用自己的邏輯解釋別人的立場,而是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對立方的立場,清楚到對立方都覺得「沒錯就是這樣」,否則容易讓人感覺你們只是在盡「平衡報導的義務」而不是真的了解對立方後再提供不同觀點供人選擇。
@azby7198
@azby7198 5 жыл бұрын
相對客觀就已經很好了,除了媒體應該做到,人民更應該提醒自己不能過於主觀,很多在太彎的爭執往往是不去互相了解立場、換為思考,而在此之前先吵了起來,使得網路爭執大於討論...我們有同樣語言的優勢別浪費了能悉心討論的本錢。
@setup300
@setup300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七七的做法: 先盡可能還原事情的本來面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應該足以成為目前臺灣主流媒體的典範(認真
@eteverywhere
@eteverywhere 3 жыл бұрын
沒有要求完全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我覺得如果不想被人說帶風向,至少要從談到自己不認同的人事物的時候,不會刻意做帶有嘲諷意味的笑、音效與視覺效果這一步做起。
@雪入人
@雪入人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认为只要媒体/ 频道有8成中立和两成主观就是好媒体/频道👍
@ko760804
@ko760804 5 жыл бұрын
A志祺七七一直都是相對客觀的頻道~ 以台灣現況來說,能做到相對客觀就已經很不錯了,雖然追求絕對中立客觀並不是好的,但台灣大部分人的意識形態太嚴重,連基本的中立客觀都無法做到....
@ers_manners
@ers_manners 5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中立跟客觀是兩個不等同的概念。中立是指沒有立場,但客觀可以有立場的。你想想哲學家的理性推論都是客觀的(用客觀的推論方法、用理性思考理由),但哲學家同時是有立場的
@李玥-x8i
@李玥-x8i 5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新的觀眾,算是跟著lo-fi的改造影片才發現這個頻道的。 黃色的背景真的好刺眼啊! 幸好現在改成藍色背景了
@cfu6359
@cfu6359 5 жыл бұрын
志祺在前面講解完議題後並加上他們自己的觀點,這點就比大部分說自己中立客觀的人好非常多了,至少人家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不喜歡志祺觀點的人就不要先看「我們的觀點」而是先去留言,之後再看自身留言跟志祺觀點差在哪,進而可以發現兩者不同,這才是雙向討論呀!
@ra51011daniel
@ra51011daniel 5 жыл бұрын
知覺心理的角度: 你所知覺到的這個世界只是你的大腦讓你知道的世界 所謂完全的客觀,完全不存在主體解釋的客觀 基本上無法存在於人類這種生物身上
@Maplestory2010x
@Maplestory2010x 5 жыл бұрын
簡單來說 這個頻道其實給予兩種立場的想法與聲音,讓人並不拘泥於自己想看的內容,也相對的去思考其他人的看法,目前光是能夠做到這樣的媒體就已經很難得了。
@gppo0721
@gppo0721 5 жыл бұрын
太陽的例子很不錯,淺顯易懂
@WW-fq2fz
@WW-fq2fz 5 жыл бұрын
是「中立客觀」還是「主觀」,沒那麼複雜困難, 一則好的報導,重點在於「是否查證」及「查證的過程」。 找尋線索、整理比較,查證出最多面向正確資訊的,就是最「中立客觀」的,即使它的結論是「垃圾不分AB」; 但現在的媒體多只針對A、B進行報導,對太陽一點也不感興趣,自然就會產生「中立客觀」還是「主觀」的爭議。 我們被工作和生活困在井裡,只能看到在頭頂時的太陽,所以需要懶人包, 但媒體為求快也偷懶、甚至是有目的地故意偷懶,無論其下的結論為何,只能淪為「主觀」,失去信任。
@adavidyeh6837
@adavidyeh6837 5 жыл бұрын
公視的公廣集團也是為政府服務的媒體,基本上還是以當時執政黨的立場為立場 還有我覺得我們不是需要中立客觀,而是要媒體去做查證的的工作,放上更多的不同立場,更多的資訊去讓閱聽人做判斷
@30x266s
@30x266s 5 жыл бұрын
C 你們是提供有思考價值資訊的頻道
@de-jungtseng3101
@de-jungtseng3101 5 жыл бұрын
我常發現自己認定的「客觀事實」是盡信書的先入之見加上心理投射~~只好重要的事一直去實際確認了
@蘇芸-t7p
@蘇芸-t7p 5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我認為最好方法是去看兩個立場不同媒體的報導,像我中天和三立兩個都看,從中判斷他們想要表達和隱藏的內容,然後就會發現真正在報導假新聞和和掩飾太平的哪個媒體了....
@jimwu3959
@jimwu3959 5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感受 志棋在拍片分析已經算很多元了 而且還蠻理性解釋
@Yume_R4515
@Yume_R4515 5 жыл бұрын
價值觀源自於我們獨立個體所各自認同的自以為是的信仰 所謂的「交流」不全是理想狀態下的求同存異
@i730214
@i730214 5 жыл бұрын
說個笑話… 中立 = 中天 + 三立
@aia5566aia123
@aia5566aia123 5 жыл бұрын
拜託,不要把中天跟三立和在一起,中天已經無敵了好嘛! 就跟國民兩黨根本不一樣爛!
@陳德祥-w6m
@陳德祥-w6m 5 жыл бұрын
解字王
@s885107
@s885107 5 жыл бұрын
@@aia5566aia123 是嗎? 爛是比較出來的吧? 覺得中天比三立爛的基本上是綠的, 覺得三立比中天爛的基本上是藍的。 那被三立跟中天一起黑的是? 柯~文~哲~
@s7935123
@s7935123 5 жыл бұрын
@@s885107 你是說韓天電視台嗎?那個是從宇宙開天闢地以來最中立客觀的電視台了,怎麼能拿三立來比?
@ddtd6319
@ddtd6319 5 жыл бұрын
你忘了除以二
@Tien0107
@Tien0107 5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認為志祺77並不是'中立客觀'的平台,而是個情商超高的優質團隊爆肝打造充滿同理心的平台。
@hh-fm3rh
@hh-fm3rh 5 жыл бұрын
中立以前是是非。這是基本原則,底線。 無論什麼事都先「中立客觀」「羅生門」,實質就是和稀泥。 個人認為達成「相對中立」的構成條件之一是「無熱情的」(或者說是冷漠的)。 比如:理想的官僚。
@waterfreezed
@waterfreezed 5 жыл бұрын
記得之前哲學概論就有討論到這個問題,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客觀的事情,當你看到某樣資料,聽到某樣資訊的時候,只要資訊一經過你的大腦就不是客觀了,因為從每個人大腦解讀事情就已經有主觀的成分了一味的追求中立客觀只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一般人只能分成這件事情跟我眉毛關係,所以我不管他(中立),或者這件事跟我有關係,我有我的角度(主觀)。 雖然這樣看起來很絕望,但人們仍然可以做到:盡量從不同角度,以理性邏輯的方式主觀判斷一件事情的樣貌。從單一角度會使事情偏離本質,當判斷摻雜情緒必定會失焦。
@gkgkyy3
@gkgkyy3 5 жыл бұрын
環境就是一種對大腦的情緒烙印....
@nagi9669
@nagi9669 5 жыл бұрын
完蛋了!志祺一說愛你我整個大爆笑XDDD
@miyulin1496
@miyulin1496 5 жыл бұрын
C. 其他,起碼承認自己非絕對客觀就該按讚
@asdfgasdfg147852
@asdfgasdfg147852 5 жыл бұрын
C.是以足夠"客觀"訊息梳理事件全貌,並以自己的觀點及邏輯加以闡述。 有部分人會以"假中立"或"帶風向"抨擊,大多都是被偏頗價值觀影響了判斷的能力(有藍綠沒黑白)
@bettytsai3769
@bettytsai3769 5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志祺七七就是個提供知識的頻道,比新聞無限loop雷同的橋段跟政論節目為了吵而吵來的有意義些😄👍👍👍
@陳柏廷-o3q
@陳柏廷-o3q 5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這讓我想到之前曾經萌生的想法: 那是不是我今天要對政治新聞有最接近客觀的媒體識讀,最快的方法是不是直接看中天+民視啊?(剛好在天平的極端兩點)
@w95511423
@w95511423 5 жыл бұрын
感覺新聞與其要中立還不如資訊正確比較重要, 現在新聞被詬病的不是立場問題, 而是假新聞太多訊息大多都是假的、是斷章取義的、視訊息不正確的, 這樣會讓人被誤導進而作出錯誤判斷, 與其追求新聞公正中立, 倒不如要求新聞資訊的正確來的好, 這樣大家才可以以各自的立場來做決定。
@jku1984
@jku1984 5 жыл бұрын
今天這集說出了我的心聲,真感動。 這世界上真的沒有客觀中立
@brianchen5400
@brianchen5400 5 жыл бұрын
本來就不覺得你們客觀XD 不過很有自己的想法😂
@Naler_igm
@Naler_igm 5 жыл бұрын
嗯,謝謝講解。第二次看也是最後一次看,道不同不相為謀。お疲れ様でした。
@林賢修-d5u
@林賢修-d5u 5 жыл бұрын
新聞中立是前提,專業調查事實真相才是媒體價值。
@温乘賓
@温乘賓 5 жыл бұрын
因該是康德主義吧!將真相公之於眾,沒有情緒渲染直白的白紙黑字
@uiioklim5279
@uiioklim5279 5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人其實蠻妙的 很多人都會說媒體是製造業,所以他們的報導不可信, 卻又完全相信與自身立場一致的媒體。
@sourinwan2655
@sourinwan2655 5 жыл бұрын
不知從哪聽來的一句話"人類唯一能做到絕對客觀的事就是承認自己不客觀"
@adll987
@adll987 5 жыл бұрын
就像“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永遠學不會教訓”一樣?
Why are convenience stores wasting food every day?|志祺七七
10:08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Рет қаралды 477 М.
【哲學係咁傾】ep. 39 主客兩難全
1:28:42
好青年荼毒室
Рет қаралды 46 М.
IL'HAN - Qalqam | Official Music Video
03:17
Ilhan Ihsanov
Рет қаралды 700 М.
女主播挨轟壞媳婦  認了23年天天想離婚
16:09
新聞挖挖哇!
Рет қаралды 98 М.
Have You Seen It? The Most Popular Zhichi 77 Video of 2024!|shasha77
19:49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Рет қаралды 29 М.
學音樂=大腦升級?腦科學家揭露:99%父母都做錯了,音樂比補習更能提升成績!
28:01
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 Shosho's Abnormal Life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1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