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烏白講 第十五集 [看] 的白話音是怎麼切出來的? 1300年前的唐韻,能切出商朝的白話音嗎? 這一集,我們用 [看] 的大篆字體配合文獻來找上古白話音。

  Рет қаралды 930

Yao-Jen Chang

Yao-Jen Chang

Ай бұрын

有自稱專家的人,用唐韻來找 [看] 的上古白話音。
切出來是臺語的第五調 (猴調),卻告訴你要讀第三調 (豹調)。
光憑中古韻書就能找出上古時期的白話音嗎 ?
小張建議: 應該研究古早字體,瞭解造字原理,配合文獻。這才是研究上古漢語的正確方式。
另外有專家,如許文老師,早就整理出來 "彈山韻" 的轉韻規則。
這就是臺灣閩南語的特色。
彈,山,看,寒,滿,干,肝,半,伴,碗,拌,乾,晚,單,傘,般,岸,盤,攤,搬,旰,潘,判,旱,寬,歡,散....等。都符合 "彈山韻"的轉韻特色。
其中 [安] 文音ㄢ,轉韻之後讀作ㄥㄨㄚ。直接打臉陳X明的 "同安" 影片。
聰明人找規則,化繁為簡。
淺人則亂切音。自以為是。
我則是蠢人,專家找出來的規則,我們可以拿來用,配合文獻,小心求證。不需要鑽牛角尖。

Пікірлер: 79
@許文學臺語
@許文學臺語 Ай бұрын
追根究底 張老師很會「挖」讚!
@user-yo3ub3lz3p
@user-yo3ub3lz3p 25 күн бұрын
不要(同仇敵愾)修理陳世明.茅頭應指向胡語才對.呀、台語才是漢語..台語被國民党打成(方言).老師應挺身替漢語說話呀...
@user-od2ju5bt1j
@user-od2ju5bt1j Ай бұрын
這集講解的得不錯,雖批評別人的見解,但也不失風度。
@user-zw8go8di6s
@user-zw8go8di6s Ай бұрын
澎湖有外垵和內垵,在地人都讀uann,我提供參考!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Ай бұрын
感謝分享!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0 күн бұрын
根據中古時期的韻書切音上古晚期殷商甲骨及金文字的讀音,很多都符合現行保留下的台語讀音,所以甲骨先生主張甲骨語是漌字的母語,甲骨字是漢字的本/母字,也是當時開始形成比較有組織系統化的文字。敝人深表讚同。
@kchchen7316
@kchchen7316 Ай бұрын
唐宋韻冊是中古漢音跟台語讀書音差不多,台語白話音是上古音(是什麼朝代音⋯有待研究),最有可能是商語近親。你去看:甲骨文興會發現這字是詞組而非僅僅單字,這字怎麼唸? 分析此字是四手抬起”同”,起同(用台語唸唸),表示神靈降臨不是嗎? 再看“昔“上湧下日或上日下湧,用台語唸唸一目了然^_^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Ай бұрын
ㄎㄧ ㄉㄤˇ?
@CkK-ep8cv
@CkK-ep8cv Ай бұрын
「同」,甲骨文上面畫一個四人抬的大轎,下面有一只張開的口。 這情境在表達神明下旨喻,同內一橫是指示兼發音,音降ㄍㄤ' 或洞ㄉㄨㄥ" 。 「童」,甲骨文上從 “辛目” 省,中從 “東” 省,下從 “土” 。 “辛目” 者印度西王母也,“東” 者日昇之方向,“土” 者凡間也。 意思為西方神母降臨凡土(沿自夏朝)。 「童」,音東ㄉㄨㄥˇ 或ㄉㄤˇ ,乩童也,聖母之傳言人也。 甲骨文中「同」=「童」,音義皆同。
@user-gt8lp5wb2x
@user-gt8lp5wb2x Ай бұрын
(企同)。恭喜已經推論出台語了,但別忽略了第一個字[起],可能也不是台語喔!
@user-ew8qx5fr8m
@user-ew8qx5fr8m Ай бұрын
​@@CkK-ep8cv共同,同義複詞,這兩字同音近義或同義。共和同兩字象形字的聲符一樣,同多加了ㄧ個口,所以要同音,凡這兩字唸同音的語言就是其背後造字時的語言,即西周金文講的是河洛話。共,是頂“轎子”以其動作“扛轎子”(kan)為字音。所以“同”字也唸(kan)。井田制度是錯的,應是共田制度(kan)。井和共字形判斷錯誤。
@CkK-ep8cv
@CkK-ep8cv Ай бұрын
@user-gt8lp5wb2x 很厲害,第一個跟我同看法的人,「起同」」或「起童」,是從夏朝第一個帝王「啟」開始的。 他是印度逃難過來的尼羅人(又稱羅漢腳),當時的中原尚處於盤古開天地之中,仍相信天上真有九個太陽,「啟」他帶來了西方科技、農業、陽曆、算術····等,才讓華夏真正從野蠻進入文明的世界。 但「禹」與「啟」的關係如何,仍是一個謎?
@user-ew8qx5fr8m
@user-ew8qx5fr8m Ай бұрын
我的論述很簡單,有邊讀邊。看=手+目,目,指與眼睛有關,聲符是“手”,所以看字要唸“手 ”,字義可以從同義複詞“看守”來偵察。同義複詞有時是用字錯誤的呈現,即‘’看‘’的原音是“守” 。而守要唸成(jiu)同“肘”(其象形字是手加一橫,指手肘。)。所以"看"要唸成(siu),守要唸(jiu)。而khuan另有其字,應是“觀”的變音。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1 күн бұрын
續攤一:甲骨文甫且poo-tsu/tsi=哺咀,古同義連詞,現已分開付予不同意義,另解父且=斧俎,原實際運用在古漢醫書,如漢藥處方箋寫某某幾兩幾錢、等等,加註「哺咀」二字是指需碎藥以煎煮,另解是以斧在案板上刴碎以煎煮,筆者認為遠古最原始的碎藥方式是放入喙内咀嚼而將藥塗在傷口或餵食,隨時代衛生進步後以碎藥器為之。小時鄰居漢藥房,常見用銳頭滾輪具双邊中軸鐵棒穿通握把.,在金屬製船型碾藥器槽內滚動碎藥,大型的可腳動,現網路仍可見其圖片。現日、韓漢医書用詞仍是用「漢医」、「漢方」,現改中字輩,中医、中藥是政治統戰用詞,清朝前都無中國一詞,所以臺灣是中國故有疆域不可分割領土一部分是政治謊言,去問我們的父祖輩都稱漢医、漢藥房的,不過幾手都快斷代了!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4 күн бұрын
→說明2.凹的白音nai/nah/neh/thap/|ap分別舉例如下:凹窩nai/nah/thap/Iap-o、儉腸凹肚khiam-tng-neh-too,《黄明輝台語唸成語》認為是儉腸勒肚之轉音、凹子底lap-a-te(高雄捷運站),古名漯仔底。可見凹/塌陷的白音是混合使用著,雖已演化各別有字,況且n和l的聲母在台語是模糊地帶。建議凹用nai/nah/neh,塌用thap/lap。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3 күн бұрын
@brianyen3153 在 [新編台灣閩南語用字彙編] 裡凹和塌都讀作 ㄋㄞㄏ (naih),如果兩字要挑一字,我選凹。 象形是最直接的表達方式。誰看了都會懂,放在哪裡都能通。 可是我查不到 [凹,凸] 的甲骨文或金文。連都不收。 這一點,比較麻煩。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3 күн бұрын
@@yao-jenchang6365 甲骨文有「凹」,「凸」據說在中古才補上去的,大概是甲骨文「突」已擔負它的意義。
@user-tv9yk8km6l
@user-tv9yk8km6l Ай бұрын
考古學實在太深奧了🤪🤪🤪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4 күн бұрын
→說明1.凹,〈形/名詞〉周圍高中間之/地。同漥/窪。《楊慎·丹鉛錄》土漥曰高,土高曰凸。古象形字《集韻》於交切,音㕭,窊也。《太平御覽·夏至》校交切,音坳。 凹,甲骨時代象形字,形狀很簡單但又負擔很多任務。當時在甲骨、木板、竹簡、鼎胚、陶胚上刺刻文字是艱辛工作,儘量省字省話,一字能表達的就交付給它。凹额外要承擔的任務有:坳au、窊uua、漥/窪ua、垵uann、塌tharp/lap等。直到毛筆發明後,據說是先秦戌邊大將蒙恬,書寫易速而分道揚鑣各立門户,又適值中古時期唐朝文化大革命,將官文和語音韻定形規範,凹只剩文音au,白音大概覺得太複雜就避不載錄。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白音留民間。→續說明2
@user-gt8lp5wb2x
@user-gt8lp5wb2x Ай бұрын
(看)是胡人學習台語因為音差再造字的文字。台語沒有這個字。台語(好看),禾夸。嘴巴寬,(夸喙)。快活,(夸我)。
@zhengsongyeh2729
@zhengsongyeh2729 Ай бұрын
張先生您好!懽喜又看到新片了! 看到「安」轉韻為「ua.nn」就想到口語所講的「時間甚ua.nn啊(時候不早了、時間很晚了)」,用「晚」⋯音又對不上,於是找了「晏」字(烏旰切)。 可是這個「晏 ua.nn」字義有二:一是,天清也;另一個才是晚也。光看「晏」的从日从安,自己也覺得拿來說是「時間尚晏、尚晏起床」好像不太對⋯好難喔!
@user-qy7mp3xi3c
@user-qy7mp3xi3c Ай бұрын
晏字現在通常是廣東跟浙江在用,晏覺在兩地都是指午覺,晏,天清也,那天清時睡的覺就是午覺了
@zhengsongyeh2729
@zhengsongyeh2729 Ай бұрын
@@user-qy7mp3xi3c 原來如此,相信您的資訊。😊
@user-qy7mp3xi3c
@user-qy7mp3xi3c Ай бұрын
@@zhengsongyeh2729 我表小妹嫁香港人,我家己兩位阿姑是台州黃岩人,我老爸企家置無錫,我二表兄合四表兄置上海顧全路經營施耐德電器做經銷,河洛話毋敢講,若是愛綽人問廣東話合浙江話,我親成攏是。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Ай бұрын
@@user-qy7mp3xi3c 感謝分享!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Ай бұрын
@@zhengsongyeh2729 有另一種說法。是甲骨先生以前說過的。[晚] 可以讀作 ㄚㄇˋ,音暗。我的第八集大約8:45的地方有說明。給您作參考。請指教。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7 күн бұрын
所有格我的(訓讀)、你个(量詞)、他丌(吳守禮建議)、e(羅馬拼音),五花八門(五花是達到了,八門尚待努力發掘),請教各位看官高見。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19 күн бұрын
台語韻母i、u互換,謔譎話:「恁講彘ti,抑是恁講豬tu。」講諧音公。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19 күн бұрын
我外婆的泉州腔就是說 tu。小時候不懂,還以為她老人家沒戴假牙才發音不準。
@kchchen7316
@kchchen7316 Ай бұрын
當然語言經過3000年會有多大變化?語言學家告訴我們每千年會改變約86%核心字彙,至於音韻變化我就不知道了。 至於閩南語系是否因(ânn)商之大頭,也只是尚待研究。(因:甲骨文是圍住一個大人,就是ânn,從古文獻這個字有繼承,維持,維護的意義,至於用來表示因果已是後話。) 理由是用台語能念出部分甲骨字。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Ай бұрын
有一位前輩,我們都稱他甲骨先生。他專門用臺語白話音,配合甲骨文切音。找出來好多生活中常常說卻不會寫的字。閩南語確實很有可能是商朝白話音。
@user-ew8qx5fr8m
@user-ew8qx5fr8m Ай бұрын
語言很會改變?漢字發明後就很不會改變,這是漢字的特質。那為甚麼古文章不像閩南語。因為亡國文化斷裂,語言沒變文字定音定義變了,所以看不懂
@kchchen7316
@kchchen7316 Ай бұрын
@@user-ew8qx5fr8m 謝謝你,上面是用到語言年代學glottochronology跟同源語cognate language的概念,我不是語言學家所以只有粗淺的概念。見羞了。
@kchchen7316
@kchchen7316 Ай бұрын
同源詞(同或相似字組),同源語(近似音)的概念:舉例來說“設計“台語跟中語是同源詞(來自日本學習西洋變化時代產生的詞彙),台語跟日語是同源詞也是同源語(sik-khè,デザイン同為唐朝讀書音)
@user-hc4pe2ek6q
@user-hc4pe2ek6q Ай бұрын
@@kchchen7316您的說明引發小弟的一些聯想,是否因為「書同文」,而造成音韻的互相交錯?被秦始皇滅掉的六國文字,他們的音韻是否可能被「秦定」成您所謂的同源詞?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7 күн бұрын
不吐不快:在上古甲骨金文中的五個代名詞:兹tsia、遐hia、此tsit/tshu、彼hit/pi、者tsia2。中古演化出來的遮、這、那、遐(沿用)。不用查字典大家大概都知道它們的定義。宋朝女詩人李清照作了一首傳世詩詞《聲聲慢》…最後一句,「…者次笫,怎一個愁字了得。」後世淺人真假敖、真家婆,將「者」改成「這」,殊不知人家博學用了一個甲金本/母字「者」,還評論作文章,簡直是用岳飛來打張飛。也有人錯誤解釋甲骨文,用「這」來否定「兹」,也是同症頭。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7 күн бұрын
我終於看懂您在說什麼了。有道理!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7 күн бұрын
@@yao-jenchang6365 難得知音者!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7 күн бұрын
又,岸/堓(涯邊高地)、垵(坑、漥地)、安都有uann音素。同安在西晉太康三年由三國時期吳屬地「東安」改制,証實至少一半我之前論述同安來自民語「東岸/堓」之連音。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7 күн бұрын
有人留言,澎湖也有相同的讀音 uann。真的不需要隨便亂切音。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7 күн бұрын
@@yao-jenchang6365 澎湖的東垵、西垵指的是低漥地。
@user-ew8qx5fr8m
@user-ew8qx5fr8m Ай бұрын
頕首(tang) 貼(tap) 乩起(tang ki) 文字聲符一樣發同音。以上聲符皆為“占”皆發同音(ta),該三字發同音的語言就是其背後造字語言。河洛話即西周金文造字語言。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Ай бұрын
小弟的理解是這樣的: 同乩。甲骨文裡的"同" 從凡從口。與三太子"同乩",意思就是藉凡人之口,同步說出神明的話。 乩:《集韻》《正韻》𠀤堅奚切,音雞。《說文》卜以問疑也。 小弟淺見。
@user-ew8qx5fr8m
@user-ew8qx5fr8m Ай бұрын
@@yao-jenchang6365 凡+口怎麼唸‘’同‘’?口是不發音的,所以要唸“凡”?同是tong還是gang。tong是受現代國語影響來的讀書音。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Ай бұрын
@@user-ew8qx5fr8m 同通作童,「童」裡有一個東。音ㄉㄥ5。ㄥ的音=翁 ㄥ韻的字經常專韻為ㄤ。許文老師整理出來,稱之為東紅韻。 同的音(ㄉㄤ5)是這樣來的。 這是小弟的理解。請指教。
@user-ew8qx5fr8m
@user-ew8qx5fr8m Ай бұрын
@@yao-jenchang6365 同和童相通第一次聽到。音同義不同。
@CkK-ep8cv
@CkK-ep8cv Ай бұрын
「同」,甲骨文畫這樣:上有一頂可四人扛之神轎,下為一張口。 另同內的一橫為示意,示意 神“降” 旨喻,可藉由下面乩童的 “口” 中說出。 「同」,音降ㄍㄤ" ,表示乩童之言語等「同」於神明之旨喻,先前寫之同=童,敘述太過於簡化,今予更正之。 「同」,甲骨文的另一種解釋為:上面是一個母模範,下面的口是印出來的子產品,因此每一個印出的口,都同一個樣。「同」內的 “一” 是會意讀音,唸ㄍㄤˇ ,全也,仝也。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0 күн бұрын
宜:甲金文(甲骨文、金文)《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及《甲骨密碼》的釋義綜合:平均分食殺牲祭祀置於砧板的肉為宜,宀指砧板前緣外框。而《說文》宜,所安也,从宀(房屋)之下,在一(地板)之上,多省聲。以上與且為象形陽具的論述無涉,或許有人可提供此類的論述?!
@CkK-ep8cv
@CkK-ep8cv 20 күн бұрын
「宜」,本是一種可豎放神主牌的神龕或墓厝,擺越後面或越高的祖先,其輩份越高。 俗謂:草索仔長長一代牽(龕)一代。 「宜」,所安也,和順也,共享也。並合覉切,音ㄏㄚˋ 。 “覉” 馬籠(罩)頭也,音ㄏㄚˇ。 「宜」指上下和諧,「合」指左右和諧。 如:宜適ㄏㄚˇ ㄙㄨ 。 又:合宜ㄏㄚˇ ㄏㄚˋ 。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1 күн бұрын
續攤:咀因且象陽具,所以是咀嚼陽具?又象舌頭,慈呂tsu-li切tsi,所以是喙「咀」?慈吕tsu-Iu切也可以是tsu,原音重現!不同音切結果將「空喙哺舌tsi」(現代語,空口說白話)誤解為「孔喙哺咀tsu/tsi」。哺舌,哺=咀=嚼,嚼舌根之意。又,舌,食列(文音)sit-let切set,食例(白音,古列同例)tsia-li切tsi,文音切得文音,白音切得白音,妙吧!,古人睿智夠經典吧!「哺咀」請待下回分解!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1 күн бұрын
請教布老師:用「孔」而不用「空」的理由是什麼?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1 күн бұрын
@@yao-jenchang6365 空洞(air,empty space空氣、空虛、空間),孔洞(hole, cave孔、洞穴),因空的白音kang意義上是孔,故有些學者建議用孔(文kong/白kang)以別,但實際上空/孔都混用,也用建議用焚書「阬」儒的阬(大衛羊),你認為呢?。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1 күн бұрын
@@brianyen3153 我有點誤會您的意思。 "「空喙哺舌tsi」(現代語,空口說白話)誤解為「孔喙哺咀tsu/tsi」。" [孔]是被誤解的字。我認同空喙哺舌才是正確的。 另外,[且] 在很多文獻中都有陽具的解釋。而且是父權的象徵,是強而有力的代表。 如果照這個邏輯的話,我的天馬行空又來了。 [宜] 為什麼讀作一ˊ? 如果從且的話,應該讀作 "慈吕切" ㄘㄨ3。 不就是我們沒每天都在講的台語的 "房子" 嗎?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0 күн бұрын
@@yao-jenchang6365 我的論述是「哺/㕮咀」和「哺舌」是完全不同意思。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0 күн бұрын
@@brianyen3153 瞭解。
@user-ij7ly6tg1f
@user-ij7ly6tg1f Ай бұрын
我還是聽不懂您的白話音是怎麼來怎麼切的?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Ай бұрын
不好意思,小弟口拙。 [看] 的大篆體和小篆體都是手在上,木在下。 用手的目的是 [蓋目]。所以前切取 [蓋] 的白話音。 [蓋] 的目的是為了阻光。所以用 [旰] 的白話音。 並蓋旰切。兩個字的白話音,影片中都有。 切出來就是ㄎㄥㄨㄚ3。也就是 [看] 的白話音。 希望這樣的解釋對您有幫助。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0 күн бұрын
補充:父且=甫且=㕮咀=哺咀。三種tshui喙(上古)=嘴(中古)=咀tsu/tsi(現代簡體)。咀雖有舌tsi的音,但它是簡體字的嘴不是舌。本意是咀嚼。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0 күн бұрын
同意。 咀《說文》含味也。《廣韻》咀嚼。 跟 [舌] 的功能不一樣。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0 күн бұрын
《本草綱目註》李杲曰:㕮咀,古制也。古無刀,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煎之。 此處的 [煎] 不知道可不可以讀作 ㄗㄥㄨㄚ7? 小時候聽到大人說: 這帖藥仔,三碗水ㄗㄥㄨㄚ7 作一碗。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0 күн бұрын
@@yao-jenchang6365 没錯:㕮咀,同義複/連詞,就是咀嚼、含味、修藥的綜合體。煎藥tsuann-ioh,我認為。過度講究「正音」聲調會失去尋獲正字的機會,要以「混音」客觀邏輯的心態廣納不同的資訊再來判斷,你是理工科的翹楚,應該可理解。音調的部分,字位置不同有7→3→2→I變調,再來光是漳泉音聽《黄明輝台語唸成語》音調就不同,不用說那麼遠,泉州府內同安音和厦門音就有差異,敝人先祖來自同安,族譜記戴有清道光年間的地址。外國人編篡有關台語的字典大都以厦門音為主,因為較多與外國人接觸,鼓浪嶼就是外國人群居處。加上各朝代各地方音不同,誰才定義代表「正音」,又無益於找正字?因此,我就放棄標示,反而更益於尋字。再者,韻母i、u互通,聲母t、th、ts、ths、s、k、kh、h會互換會消失,|、n、j會互換,把這些因素都放進來就比較容易尋到字。還有一個很非常重要常被忽略的是,一個兩字甲骨詞由一甲金字搭配一中古字,你幾乎可斷定找的中古字是錯的,我稱之為錯誤的隔代遺傳。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4 күн бұрын
《凹的外溢》高雄捷運站凹子底lap-a-te舊名漯仔底lap/thap/Ie-a-te,讀法不一,現名為日治時代改的,日漢學家真高明用甲骨凹本/母字統包,隨在你焉怎唸攏對。另,漯底山自然公園就是嘖火山泥地方,不知當地及或官語焉怎讀,看官們可提供?又,我漯Ie佫去啊,我頭洗佫去啊,(我陷下去了),焉尒寫你同意嗎?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4 күн бұрын
旅行中,明日或後日有電腦時再做回應。先感謝布老師詳細解說。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4 күн бұрын
看過來,論「有容乃大」,源自先秦吏官所著《尚書,君臣篇》…有容,德乃大。指氣度、度量要大。鼐(非列甲骨金字),從鼎(甲骨金字)乃聲,大鼎。《說文》鼎之絕大者。《正韻》曩乃切,音乃,義同。故有容乃大,指容量,無凹陷、塌陷之義。華文凹下去,台語凹落去nai-lo-khi,續落去請看說明→1.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3 күн бұрын
@brianyen3153 「有容乃大」的 [乃] 意思比較接近 [才]。 不過我認同您說的,《爾雅·釋器》:「鼎絕大謂之鼐。」。乃是聲符。
@brianyen3153
@brianyen3153 22 күн бұрын
請「更」ko再看過來:此字以後有機會才來講。甲骨文本/母字「且」tsu的形聲字造字。1.「俎」器(切肉案板加其上面半肉的象形。2.祭祀宗廟內「祖」先牌位的象形。3.男性生殖器的象形。據說是李敖開腦洞之說,無典籍可考,但有些人盲目跟進。案板上的肉是男「雞」肉?拜男生殖器象徵祭祖?商朝有「人牲」的文化,但無單獨拿生殖器來祭拜的文化,「沮」siau乃陽具分泌之水,沮水是精水匯流而成的河川?講啥「沮」焉尔寫,你同意嗎?
@yao-jenchang6365
@yao-jenchang6365 22 күн бұрын
先回應第三點,李敖的說法: 詩經有一句: 狂童之狂也且! 也是斷句。 意思是: 你這小子狂什麼狂! 𡳞鳥啦! 甲骨文裡的 [且] 都是尖的頭。與生殖器的形狀不符。又或許,畫尖的,表示可以 "破" 女人的身子。這件事我深挖下去。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或許 [且] 真的有生殖器的意思。男女行"苟且"之事。 苟是句上加草。句的甲骨文看起來像是腳上下相交,中間一個口。如果"且"是生殖器。"句" 有口。再加上草,可能是在草叢裡 "野合",隨便,勉強的意思。 不過,[且] 一定有別的含意。以後慢慢挖。 甲骨文看起來有像是祖先的牌位(神主牌),搞不好應寫為 [神且牌] 或 [神祖牌] 也不一定。
Stupid Barry Find Mellstroy in Escape From Prison Challenge
00:29
Garri Creative
Рет қаралды 17 МЛН
Неприятная Встреча На Мосту - Полярная звезда #shorts
00:59
Полярная звезда - Kuzey Yıldızı
Рет қаралды 2,8 МЛН
Countries Treat the Heart of Palestine #countryballs
00:13
CountryZ
Рет қаралды 29 МЛН
台語與古漢文的淵源 一
1:10:46
台東縣牙醫師公會
Рет қаралды 25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