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l-p2p 如果是在台灣碰到的話,我覺得評價可能要打半價,我以前大學時期有回台灣做語言交換,教日本人英文跟中文交換基礎日文會話(雖然現在都忘光了幾乎所有動詞跟型態變化的發音,但閱讀還勉強可以 我當時也是常常碰到你講的情況,但其實多數情況下外國人會這樣是出自禮貌或想跟你拉近關係借此多一個練習中文的對象,但我看到某些同學其實他們的會話放在國外還蠻破的(我去的台灣某大在夜市隔壁跟台灣哈佛),寫作普遍來說的確很了不起,不過我想那是練出來的,在規定時間內為了考試,整天練習才有那種程度,但在美國除了高中SAT會需要以外,其實很少需要這種限制時間內寫出東西的能力,我們大學基礎英文課兩年都不會這樣考你 這樣講可能有點biased,但就台灣目前的環境來說,他如果不是小時候有長期居住英語系國家,或家裡爸媽是講英文,被稱讚英文好(尤其是會話)我是不太信,至少我在台灣大學時期碰到的台灣學生跟實習的企業同事幾乎都這樣 要變強嘛...我其實也不確定,我以前國小是很痛恨英文的,是後來家人決定移民美國後,我到了美國才自己開始唸的,這是我自己觀察自己得來的心得(因為當初要語言交換,變成要揣測很多要怎麼理解別人學習語言的心態,所以就自己回憶當初是怎麼學英文的然後自己做筆記再拿去教人) 基本上就是要 1.花費大量時間跟專注力(我當初是都不太唸書的人,國小功課每次都欠好幾天才交) 但我因為第二點的原因所以有大概兩年的時候我每天都自動自發從放學後練習英文對話到晚上十點,方法就是看電視然後重複發音,很多字你一開始根本聽不懂,像我當初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字卡去背,然後用音節去分,幫了我發音很多,我當初還有用電子辭典,裡面超多例句我覺得很好用,連用法都告訴你,例如什麼東西 + with, for, in 可以等於什麼意思,或是一般字典也可以 2.動機,我當初是搬到白人區,剛好那一區的白人小孩大多蠻友善的,我為了跟他們當朋友所以才決定努力學講英文,後來middle school 碰到一個很可愛的白人女生,我那時候大概整整兩年整天就是瘋狂自己設定各種情境還有對話內容然後自己練習(當然對象是她lool) 然後我想應該不少人都會經歷我這個階段,就是我會開始自言自語,而且我會從裡面發現很多文法上我不知道該怎麼表示的講話方法,我都會拿隨身攜帶的本子記下來然後隔天去問老師或自己上網查,我後來靠這樣的方式英文進步超多,最後高中時也追到她(當初已經知道她會跟我上同一個高中才那麼努力的哈哈) 2. 玩遊戲都用英文,這個我是很後期才用的,我前期是看動漫加英文字幕來練的,主要是練一些講法,因為動漫通常很誇張,台詞拿出來日常生活裡用常常可以創造很多幽默的時機,但玩遊戲學英文這個方法是我高中畢業後碰到一個一樣是從台灣移民到美國的職場前輩告訴我的,他說他高中每天都玩個1-2小時線上遊戲,他自己就學了很多對話跟用法,然後他就拿去學校用,引起共鳴後交到朋友,然後就因為每天玩類似的遊戲而進步很快 我本身是沒有經歷這部分,因為我國小太迷線上遊戲了,所以到了美國後我家人不準我碰任何3C產品,去學校連手機都不能帶 3. 用英文思考,跟我上面講的自言自語的方式是同一個概念,我記得好像是阿滴英文也有講到,他當初講的時候我有嚇到,因為那就是我自己研究出來的方式(我一直覺得是自己研究出來的,因為當初被家裡限制不準上網的情況下,我根本連上網查這些學習方法都沒有,只能自己靠自己跟一個電子辭典來硬幹) 這個方法就是例如你現在突然想到要吃東西或做什麼事,你腦裡有一個念頭要做某件事時,想辦法用英文去想要怎麼講,一開始是會自己心裡用中文嘀咕"xxx 這個到底要怎麼講啊,靠" 後面的思考方式會逐漸變成 "How the fuck do you say this?"這種心裡自我嘀咕的模式,像我當初唸那兩年就會自己邊走路邊想 "What does that mean when she said the word? What's that word I can't even remember" 類似這樣,我自己思考方式都會切換到英文,而不是先去想中文要怎麼翻英文 一開始會很中式英文或台式英文,但很正常,你只要想辦法堅持住(例如我上面講的要有動機),然後每天都這樣自己自己思考自己自言自語好幾次,大概過幾個月你如果可以拿去找人測試的話,你會發現你會話強很多 以上我是針對會話,但寫作方面都是要靠閱讀,像我寫作是很爛但大部分美國人其實不在意,主要是你要會表達你的意思就好,儘管是用一堆很簡單的字,但其實那也就是美國人平常用的,只是我們會靠revise 來修正,所以你通常看到我們的寫作成品都是修了至少3次的成果,如果你去看rough draft你可能很多地方都完全看不懂,因為文章結構很怪,單字拼錯一堆,punctuation不對(像我現在就是想表達 ",。"這種東西,我中文忘記了但我英文會馬上出現punctuation,這就是使用英文思考的方式,想到一件東西時用英文自己問自己),文法時態不對,run on一堆,這些美國人也是常犯 這好像也是美國人的一種通病,就是我們習慣一步一步去改善然後修正,不會要求說要一次做到位或完美,像我大學時碰過一個USC唸電機的PhD台灣研究生,他自己本身在台灣跟美國都有工作過,他自己都講過他發現他的美國同事常常都會一個program或coding完成後卻漏洞百出,然後其他部門都會退件,他們修正完再送出,又出問題又被退,就這樣浪費很多時間來來回回,但他自己是台灣訓練出來的,所以做東西幾乎都是一次到位才送出去,我自己也是受過台灣教育(雖然國小都沒畢業哈哈)導致我個性也是有點類似這樣要一次到位,但我成長過程中,真的不分種族,美國人幾乎都會這樣需要多次修正才能做完一件事,而不是一次到位,造成很多行政上的效率低下,這也是他們公家機關的毛病之一,美國這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DMV的排隊,上網查一下或問美國人,只要是住在大城市的都會瞬間很有感你在說什麼 我現在住久了其實有時候也是會這樣,因為周遭都這樣慢吞吞,你快也快不起來,還不如也慢吞吞享受生活
Guys, that’s not good English, as a middle schooler, I speed way better English.😊
@Jerryjustjerry5 жыл бұрын
为什么他们说的单子都一半一半的
@邪見-x1q10 ай бұрын
台大鮮奶真的那麼好喝,不在意英文只在乎鮮奶
@RL-kw4gb5 жыл бұрын
好優秀
@lsmc98625 жыл бұрын
不愧是台大,棒棒棒!
@墨雅-m4c5 жыл бұрын
有沒有跟我一樣的人英文很菜 想說你到底在講三小
@kaloklau10235 жыл бұрын
可能我在香港讀書,所以還好,不難說
@Uygnit-ne3pm5 жыл бұрын
教父ABC
@江軍-d7c5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是我的話 我應該會愣住然後呃...😅
@andytsui98075 жыл бұрын
Why people in Taiwan always say so-so haha
@張禎謙-m8n5 жыл бұрын
That is because tension, after all, I was interviewed for the first time.
@user-WillKer5 жыл бұрын
Because in chinese virtue , speaking ill of something or someone straightforward is not acceptable,so we usually find a subtle word to express our feelings. We tend not to blurt out our feelings in social 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