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搞不懂台灣教育】- 學這些到底要幹嘛?

  Рет қаралды 313,317

High咖-邱志恒

High咖-邱志恒

2 ай бұрын

「志恒&品妤」 需要強力經紀人與接案剪輯師!如果你對KZbinr、Kol的經營有興趣,讓我們一起努力!奔向美好的未來吧!
頻道主 : High咖-邱志恒、劉品妤Megan
工作地點 : 雙北地區(剪輯可遠端工作)
🔸應徵職缺🔸
✅High咖&品妤 經紀人
🔹工作項目:商案管理、信件回覆、業務拓展
🔹條件需求
1. 具備良好溝通能力,能獨立應對廠商與各種狀況
2. 能妥善管理專案進程
3. 認同High咖與品妤的創作理念,發揮所長
4. 工時較不固定 (可與我們商討工作時段)
5. 具備基礎拍攝能力佳
🔹薪資範圍 : 38000 以上(含勞健保),依照能力從固定薪資調整為薪資+商案抽成
🔹工作地點 : 雙北地區
✅接案剪輯師
🔹工作項目:短影音與長影音剪輯
🔹條件需求
1. 能熟練地使用剪輯軟體且有基本製圖能力
2. 熟悉頻道的剪輯風格
3. 可與頻道目前的正職剪輯師配合
🔹薪資範圍 : 按件計酬
🔹工作地點 : 可遠端工作
🔺請備妥履歷寄至 : blackdotchildren0704@gmail.com
1. 信件標題請使用範例格式,標註職稱、姓名EX : 應徵【經紀人】- 邱小明
2. 履歷必須包含:
基本資料、聯絡方式、清晰照片、工作經歷、專業能力及作品集等
3. 寄件後十四天內沒有收到回覆,視同未進入第二階段,不會另外通知喔!感謝大家!
歡迎您來這裡一展長才 !我~愛~你~~~❤️
════════════════════
FB:High咖-邱志恒
➤ / children0704
IG:children0704
➤ / children0704
各種有趣的工作邀約 請洽
➤我的信箱:blackdotchildren0704@gmail.com

Пікірлер: 1 300
@user-ye6qx7is1y
@user-ye6qx7is1y 2 ай бұрын
理想上,大學真的是學術機構,意思是有志於讀大學的人,確實就是要培養成學術人才,獨立鑽研理論,而非實用能力。所以要求大學培養出能夠用於社會的人才,是刻舟求劍。但這是理想,實際上臺灣則是把大學當成職業培訓所,期待大學畢業生能被用於社會,但如果要求「實用能力」,且要成為社會即戰力,我們應該要重視「技職教育」,技職教育的使命就是讓學生擁有專長跟實作能力,而不是要求學術機構教導學生怎麼找高薪工作,畢竟大學教授的專長是做學術,不是找工作。但可惜臺灣技職教育這點上又沒做好,普遍輕視技職教育,希望把小孩送進普通大學,又希望小孩有實作能力,結果就是獨立的學術做不好,又沒有實作能力,我的淺見。
@user-vo8yx9yp2m
@user-vo8yx9yp2m 2 ай бұрын
中肯
@chenotto8853
@chenotto8853 2 ай бұрын
你最忠懇,事實上我看到一半就產生跟你一樣的想法,本來大學就是以學術研究為目的,但因為長久以來的名校光環,導致多數父母都認為上「大學」才是最棒的。如果這種觀念無法改變,那真的也只能從大學教育去增加各種產學合作,未來社會實踐的教學方式。
@HUAN-gy2vm
@HUAN-gy2vm 2 ай бұрын
推,這樓該被置頂
@user-cc6pp6cg7f
@user-cc6pp6cg7f 2 ай бұрын
沒錯~~我從技藝教育出來,每次都要跟人解釋,在臺灣技職教育超級不受到歡迎(有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感覺)希望能讓大家多認識技職體系
@WDamI
@WDamI 2 ай бұрын
大學確實是做學術性的學習 技術性與實用性的實作教學本來就不多 至少相比起技職體系可能會少上不少 也所以多數人會認為出社會後學非所用 因為相比起技職體系 學術體系的實用性本來就不高 但工作需要的是可以實際操作的人 學術體系,實用的那部份要自己花時間補起來 因為要花課餘時間幫自己補 所以選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很重要
@user-be8tx9hu1o
@user-be8tx9hu1o 2 ай бұрын
干 超中肯 第一個把每個人不敢講的事情講出來 respect
@curry5605
@curry5605 2 ай бұрын
沒有吧 只是其他人講了沒有流量而已 有什麼好不敢講的
@sundrop_ordinary
@sundrop_ordinary 2 ай бұрын
嚴格來說並不是第一個,提高教育預算的主張其實選舉前就有了,例如【KP 國是會議】EP.6 新高等教育
@high0704
@high0704 2 ай бұрын
哈哈哈 感謝 確實不敢講第一個啦 想改變這個環境的人 人人都是第一個
@user-hs6gy4bb9e
@user-hs6gy4bb9e 2 ай бұрын
其實不是第一個 去看超級歪的說書內容 很多內容都已經講到了目前教育體制的問題
@K59820433
@K59820433 2 ай бұрын
有什麼好不敢講的 很多人都講過了
@DavidWang0201
@DavidWang0201 2 ай бұрын
身為國小老師 只能說台灣的教育體制有許多要改變的地方 其中 當教育部對於基層教師不給予應該有的支持時 老師越認真 越容易出事情 這樣誰願意掏心掏肺付出
@madeleineedwards9417
@madeleineedwards9417 2 ай бұрын
所以到最後,權力和資源還是決定認真與否的去向,感慨同時也覺得台灣基層教育工作者都辛苦了。
@user-qi5xs6tv5r
@user-qi5xs6tv5r 2 ай бұрын
但真的很少掏心掏肺是掏對學生有用的,很多老師都是嘴上說自己很認真、掏心掏肺、學歷很高,然後給你一大堆講義,還有老師把升學制度、時事等等,全部講錯...
@user-hd2nt7yy9s
@user-hd2nt7yy9s 2 ай бұрын
少子化問題太嚴重,老師的需求降低,教育相關科系要考到正職公立學校教師難度越高,很多參加了幾年教甄都蹲著當降低成本的產物"代課老師",設法有一天可以考到正職,或是直接轉去考職缺更多的公務人員。南陽街的補習班也收掉很多間了
@yiellis3227
@yiellis3227 2 ай бұрын
聽起來跟基層警察一樣,我感覺是台灣病很久了,但是某黨還是有一堆白癡能支持?消防員枉死的也不少,說要改法案什麼也沒改,這些體制存在了這麼久,藍綠兩黨沒有一個去解決過,繼續炒房,炒綠電,真可悲
@user-qe6nj1ub8c
@user-qe6nj1ub8c 2 ай бұрын
國小教育我認為應該更注重,讓小孩對學科有興趣並知道他們的應用,108課綱的適性發展方向是對的,我期待看到成果(我是今年高一生)
@linjin7963
@linjin7963 2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這種金錢至上的價值觀才是問題所在,這個價值觀導致了: 1. 人文藝術不被重視。EX: 因為絕大部分人認為畫畫沒錢賺,也不認為他是一個正當的學科,導致藝術不被重視,也導致了市容的景觀不被重視。 2.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有錢就好。ex:父母會跟你說電機、醫生等有錢途,但不在乎你喜歡什麼,再者台灣的教育也不足夠讓你探索自我,因此你順著父母地考上了父母覺得比較好的科系或是次好的科系,但這不是你喜歡的科系。 3. 承接第二點導致的問題,『太晚找到自己想要從事的領域,所以轉換了跑道』,很多人可能到了大學甚至畢業後才找到目標,為何我們不能從國高中就開始探索,就只能一直讀書,就為了所謂的錢途。 結語: 很多人把金錢看的過於重要了,實際上你又沒有一定要拿到科技業等級的薪水才生活的下去。 很多人不是先找到生活目標,才來思考需要多少錢,而是把很多錢當目標,但在沒有時間探索自我的狀況下,這或許是個好的選擇,所以更加重要的問題其實是教育問題,不只學校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機會去摸索與認識不同領域的學科,還有家庭方面,父母不應該把錢途當做唯一選項,這樣才能終止這些問題。
@yang0247
@yang0247 2 ай бұрын
事實上要矯正的是「大學畢業薪水比較高」的這種思維,學歷貶值的世代大家現在還在比有沒有專業技術,有技術一定餓不死會有錢
@RepublicOfLolicon
@RepublicOfLolicon 19 күн бұрын
不能怪文科不被重視阿 全世界都是這樣,它很現實就是產值出不來的能力
@user-jg2bz8tu8f
@user-jg2bz8tu8f 19 күн бұрын
父母只要孩子成績好 賺大錢 一切都是謊言
@Eric-sr3jb
@Eric-sr3jb 2 ай бұрын
美國隨便一個中產階級的小孩 基本學齡前都在玩 開始上學後也是8點40到校 3點校車載到家 繼續玩到睡前 在學生時代通常生活體驗已經很豐富(例如滑雪 football 玩樂團 開趴 糟糕一點的打炮或嗑藥) 長大後升學壓力比我們小 出社會後工時也比我們短 假又多 動不動可以安排長途旅遊 然後賺比我們多 不要出意外的話可以說是從出生到死都過得比亞洲人爽 以上是我在美國觀察到的 台灣人智商比美國人高 後天又比美國人辛苦 結果體感人生整個被電爆(很多台灣人到死都在做自己很討厭的事)
@cabbagea6385
@cabbagea6385 2 ай бұрын
台湾都不错了,对比一下大陆你们好多了
@user-tr1ns1zs2i
@user-tr1ns1zs2i 2 ай бұрын
首抽沒抽到SSR😅
@yc3301
@yc3301 2 ай бұрын
亞洲人就不知道在忙什麼啊,歐美人就生活的很chill,亞洲人搞得好像不忙就對不起自己一樣
@Arurena
@Arurena 2 ай бұрын
感覺亞洲制度就是一定要看到你在忙,就算個人KPI達標了,他們就是要看到你繼續忙,你一休息馬上就過來靠北靠木的...
@cakkiekao
@cakkiekao 2 ай бұрын
唯一好一點的就是美國治安比較差而已了
@linjin7963
@linjin7963 2 ай бұрын
小時候我有個夢想,成為物理學家,研究蟲洞,我爸聽到的反應是嘲笑、調侃,從此之後,我爸總是說『讀書就是為了工作』,無限的循環。我的內心是這麼想的,怎麼會有人把工作當目的,工作只是一種賺錢的手段,另一方面,又覺得很不爽,哪有人的父母看待自己孩子夢想是用這種態度,我根本懶得跟他吵,也很少跟他講話。後來發現可能其他人也是這樣過來的。
@yang0247
@yang0247 2 ай бұрын
讓我想到了題外話的問題,先不提夢想。物理學家的門檻真的很高(智商佔超過一半),一定要四大出來才有用。最有問題的是一般非頂尖高中的科學教育沒辦法讓我們知道大學物理和高中物理有多大的差距,導致很多人學測指考分數剛好到了就填一個跟理工相關的,或是以為自己物理很好、感覺喜歡物理就讀了,而物理系和數學系唸不下去讀到退學的大有人在,我真的覺得這兩個系的分數應該要調到跟熱門系差不多,不過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最有病的是以前高中每天只會拼命考試,根本沒空接觸到寫python和c,一進物理系,教授卻希望大家在實驗課都馬上有這個技能可以用,連落後不實用的普物實驗都被百般刁難數據。是說高中已經累了三年,讀到這種系簡直比國高中加起來還累,現在學生沒競爭力其實是被無效消耗了很久,沒有努力的動力了😊
@linjin7963
@linjin7963 2 ай бұрын
@@yang0247 我是覺得高中能碰到的東西太少了,比如你說的程式設計,我高中幾乎沒碰過,到了大學只能從這些高中比較有興趣的學科選擇科系,即物理,但是實際上大學的科系很多啊,然而我們高中根本沒時間了解這麼多的科系在做什麼。到了大學甚至出了社會,才了解自己想從事的行業是什麼。
@user-ib3gm2xr5f
@user-ib3gm2xr5f 19 сағат бұрын
我只能說有這種爸爸.....加油孩子
@03carooool
@03carooool 2 ай бұрын
身為幼保系學生大認同!明明對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嬰幼兒期,影響最大的幼兒園老師、托育人員、社工師都這麼辛苦又重要,起薪卻仍然很低,一條龍的升學模式也導致不喜歡幼教的學生無法轉職。 我們沒日沒夜做教具、寫教案,和家長聯絡、還要照顧每一位孩子的身心狀況,真心希望未來可以得到相對應的報酬。
@user-or6cu8nw9t
@user-or6cu8nw9t 2 ай бұрын
幼教系簽 畢業打算賣雞排
@PromiSushi
@PromiSushi 2 ай бұрын
因為台灣的薪水是用產值來決定的 而不是用重要程度或辛不辛苦 沒辦法
@amigo1741
@amigo1741 2 ай бұрын
幼保科+1 政府根本不重視這行業
@user-if5hx2nm8j
@user-if5hx2nm8j 2 ай бұрын
@@PromiSushi嚴格來說是「工業產值」,教育業是在投資國家未來人才,宏觀面國家有多少人才都是教育業的產值,但台灣人習慣只看眼前的利益,所以我們永遠是高科技代工島,而不是科技創新與文創發展的先進國家
@beargina2017
@beargina2017 2 ай бұрын
辛苦了 所有老師 屬幼兒園老師最辛苦了 要照顧每一個幼兒身心靈健康 還要餵藥 餵飯...... 重點是每一位幼兒的家長 不是都一樣的 有的可能一點點受傷 老師就要打頭陣當坦 坦傷害~~
@panda0214ya
@panda0214ya 2 ай бұрын
完全沒講錯!我今年剛30,我發現台灣教育制度很有問題時我已經25歲了,為什麼那麼晚才發現呢?因為當出社會被折磨幾年後,才驚覺我之前高中大學學的科系都是屁,我出社會後根本沒有用到!因為真正有實作後才知道喜不喜歡,真心覺得在高中以及大一的階段可以改成探索自我,讓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有興趣的科目上課,大二再細分科別進行進修專研,希望從我們下一代可以找到自我!
@user-ki3it7oz4e
@user-ki3it7oz4e 2 ай бұрын
專研又沒用 學校學的 業界用不到 只會叫你聽話當狗 學歷貶值薪水不對等
@Chen-qt2zn
@Chen-qt2zn 2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 超有感
@user-kv5mt7kf2k
@user-kv5mt7kf2k 2 ай бұрын
我現在16歲,還好我自己就想通了,不然又要多走十年彎路
@user-eg9sc7ji8q
@user-eg9sc7ji8q 2 ай бұрын
第一 可能沒做到核心所以用不到 第二 大學不可能趕得上業界 大學永遠就是學術機構 講求實作只是刻舟求劍 技職體系發展才重要 好比 現在哪個大學教授可以有設備有資源教學生七奈米以下的半導體製程 還可以實作?
@user-qe6nj1ub8c
@user-qe6nj1ub8c 2 ай бұрын
@@user-ki3it7oz4e 那只是你沒有專業到一定程度....
@40jackykid
@40jackykid 2 ай бұрын
我81年次,我很高興我當時很堅持在家裡經濟不好的時候,不畏懼智障教官跟班導的強迫留校自習,堅持要去工作補貼累積工作經驗,不斷的講道理講我的需求,結果只是說沒有人這樣的不然就記過你就不要讀,當時真的覺得他媽的都是一群不會變通的白癡,又很年輕又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衝動,但我還是氣到自願退學。 後來再自己考大學,然後我也超後悔讀大學,考到什麼分讀什麼系,莫名背一堆學貸,我現在月薪10萬跟當初學的完全沒關係,全是我高中就累積的經驗跟人脈才有今天。回頭看很佩服自己可以走過來,差點整組廢掉
@vocalpop3720
@vocalpop3720 2 ай бұрын
大學部分超有感,超他媽垃圾浪費時間金錢,只為了符合社會期待,還沒人告訴你怎麼決定要不要上,這種最重要的事教育竟然沒有教,整個社會有病
@KamiDionysus
@KamiDionysus 2 ай бұрын
意思是你還是有讀完四年大學? 應該很痛苦吧?這種心態
@40jackykid
@40jackykid 2 ай бұрын
@@KamiDionysus 大學沒那麼痛苦了畢竟工作跟學業就很自由看自己的造化,就是科系選擇也是失敗的一塌糊塗,當初還自己準備了考大學,也是分數到哪就讀什麼科系,同學出社會在相關產業的不到雙位數,嗨咖講的非常精準
@user-yr7zi5me7v
@user-yr7zi5me7v 2 ай бұрын
哥 帶帶小弟我吧 小弟大學快畢業準備失業了😢
@40jackykid
@40jackykid 2 ай бұрын
@@user-yr7zi5me7v 趕快找到自己的興趣,什麼職業都可以嘗試!不要怕,多認識人,不要怕犯錯,現在錯都是小錯,不要老了才後悔當初怎麼沒有試試看這個,人生只有一次,加油!
@user-dc1hs5or2r
@user-dc1hs5or2r 2 ай бұрын
聽到你這樣發聲 好感動 我只愛你我只愛你
@user-fd3kn6wz3b
@user-fd3kn6wz3b 27 күн бұрын
有一個問題,韓國上課不是更長嗎😂
@thought-uz9nl
@thought-uz9nl 2 ай бұрын
因為這樣可以壓制台灣年輕人最有創造力的四年 避免他們跟老年人競爭 削弱台灣年輕人的競爭力就是台灣教育的目的
@user-ss6oo4lq3r
@user-ss6oo4lq3r 2 ай бұрын
等他們死了只能剩一堆活不下去的年輕人自生自滅,可悲台灣未來
@raymondpan6531
@raymondpan6531 2 ай бұрын
別把自己想得太重要,說穿了台灣的教育根本不在乎成績中後段學生的死活 台灣的產業發展畸形,除了傳統的"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之外 唸書能保證未來收入的就只有理工科系,考不上國立理工科系跟三師相關科系的 就是在這個產業發展與升學機制都很畸形的國家的淘汰組,沒人管他們死活 也別把外國想得多美好,他們同樣有這種問題 不然加州灣區的也不會滿地都是世界名校的理工碩士
@jerry212131
@jerry212131 2 ай бұрын
@@raymondpan6531 事實上這就是掌權者所想的,真的不用把自己想的太沒用,政治的馭人術跟老闆的馭人術都是一樣的,他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把大家都搞爛才不會有太多人有機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Daniel-cd1dj
@Daniel-cd1dj 2 ай бұрын
台灣的教育本身就是在羞辱人
@stusis
@stusis 2 ай бұрын
笑死,難怪會看這種頻道。
@JLBrickTech
@JLBrickTech 2 ай бұрын
現在身為樂高老師,我都跟學生說 ,成績不重要,你要學會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趕快去發掘自己的興趣!! 台灣教育有一大部份的目的是讓你們大家好好奴化的教育模式~~ 感慨啊~~~
@stuka1201
@stuka1201 2 ай бұрын
台灣的教育體制說穿了就是在為資本家培養勞工而已,根本就不是讓每個人探索自己的興趣潛能
@chenchen1957
@chenchen1957 21 күн бұрын
资本主义好棒棒,你们怎么能是工人呢?你们必须是富有的小资产家!
@GB-wg6gg
@GB-wg6gg 11 күн бұрын
技職教育也是
@user-rg9wv9xp2d
@user-rg9wv9xp2d 2 ай бұрын
超級認同早自習以及第八節那段,那時我也曾跟學校反應,也和老師反應過換來的只是教官以及老師的不諒解,這就是台灣的教育體制,一堆盲從的白癡在擁護一個奇怪的東西。 我那時說為什麼要早起去學校早自習?我們付錢來學校睡覺?為什麼要上第八節來考試還要計入成績?所以我如果不付錢參加是不是代表我的考試成績變低?台灣真的很多過時又不合理的制度,只是大家都不願意承認,嘴上說著廢除科舉制度,心裡卻還是有明星高中、高職的升學刻板印象
@user-qe6nj1ub8c
@user-qe6nj1ub8c 2 ай бұрын
高一生,不認為是學校的問題,很多時候上課上不完,考試考不完,這樣多上一節很合理。是制度的問題,如果文組和理組不互修對方的東西,課表上就少了幾節課了? 甚至還有餘力把舊課綱的東西抓回來,而且以「專才」取代「均才」,也才能讓國家發展有更進一步的突破(簡單講就是大家都比較專精)
@I-want-to-be-subscribed
@I-want-to-be-subscribed 2 ай бұрын
@@user-qe6nj1ub8c說難聽點,真的有想要把大家教育成專才嗎?
@crossxiao574
@crossxiao574 2 ай бұрын
@@I-want-to-be-subscribed台灣要得是通才及奴才
@user-gb2ud9nq2n
@user-gb2ud9nq2n 2 ай бұрын
我在國中任教20年,您光是把上第八節課的作法扣在學校跟老師頭上就錯了。最想要學校開第八節或加課的一直都是家長端,學校不多開課會被家長抱怨怠惰,許多家長是把第八節課或寒暑輔當成托嬰,學校大多數老師根本不想多上課,老師也希望第七節就放學回家。
@user-uz9pz7ld6y
@user-uz9pz7ld6y 2 ай бұрын
怪老師沒用 如果老師為了不上第八節或早自習要早到教室而抗議罷工 你猜家長會有什麼反應 老師也知道上學時間拉長效果非常有限 但沒辦法 那不是他們可以決定的
@songoart
@songoart 2 ай бұрын
說實話你沒有講到重點 台灣教育問題問題 1.廣設大學,大學太多,老師太多,所以高等教職人員薪水才這麼少,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唸大學,等於浪費的4年就業時間。 2.不注重技職教育,很多科系其實不需要唸那麼多理論,出社會磨練比較快,大學四年出來反而跟社會脫節! 然後基礎產業人才反而不夠需要找外勞。 3.產業升級失敗,這跟教育就比較沒有這麼直接的關係,當台灣沒有很多高科技產業,卻開了很多相關科系(例如美術設計),導致很多畢業的學生找不到工作或薪資低落。 解決方法: 1.大學減少、高中減少 2.資源投入技職教育 3.開設更多實用相關科系或課程(水電科、裝潢科、公司設立課程、商業金融課程...) 簡單的說,台灣現在的教育問題,有80%的問題出在廣設大學的教改!
@JAJAJAC_
@JAJAJAC_ 2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還有一點是產業發展畸形,台灣喜歡模仿美日但似乎都只學了半套,台灣除了科技業,金融業,跟少數的醫療產業,似乎都沒有什麼能保證高薪的產業了⋯
@songoart
@songoart 2 ай бұрын
台灣陷入發展中國家陷阱,高利潤產業幾乎都被歐美壟斷,政府與大環境也較無能為力,但國家教育就要預測產業需求來調整供需平衡 @@JAJAJAC_
@E401vidar
@E401vidar 2 ай бұрын
說個笑話 水電科
@JAJAJAC_
@JAJAJAC_ 2 ай бұрын
再說直白一點,美日國家都有很強的文創產業,就是文組也能拿高薪的產業,比如日本的動漫產業,歐美的電影跟動漫產業,光是美國一年漫威工作室的超級英雄電影就從台灣人身上撈了不少錢,確定文組真的是領低薪的份嗎?怎麼不說你這政府無能跟不上美日的腳步⋯
@songoart
@songoart 2 ай бұрын
@@JAJAJAC_ 政府這20年產業升級的確很失敗,不過美日的動漫產業也是低薪喔
@nellypeng6215
@nellypeng6215 2 ай бұрын
大實話啊~~~~~~~ 拜託嗨咖往教育部投稿🥺
@hongwei9444
@hongwei9444 23 күн бұрын
政府: 好 當作沒看到 這個我沒錢撈
@user-ne1bu6fi8e
@user-ne1bu6fi8e 2 ай бұрын
最低薪資=請不到好人才卻教育著台灣的下一代 台灣的未來怎麼看都很恐怖啊!
@ericlin493
@ericlin493 2 ай бұрын
身為嗨咖的廣電系學弟(但我電影組的),我想為「理論無用論」辯駁一下。 先思考理論誕生的由來,不就是該領域的前輩們,不斷實驗、碰壁後形成的結晶,我們再透過實作去印證這些理論,我們這一代再透過自己的實作形成新的理論,不斷循環;換個角度想,理論是個好東西,是快速理解前人智慧的捷徑。 對我來說理論跟實作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一樣重要。嗨咖會覺得理論無用我不意外,畢竟世新廣電確實瀰漫著實務至上的風氣,我認爲在解構一部作品或創作新作品時,除了仰賴自己的觀點和經驗外,理論的基石也十分重要,或是嗨咖一開始提到台灣最常忽略的美學教育,其實也是理論堆疊出來的。 台灣的科技業醫療業為何這麼強?我相信從業人員在學時期的書應該都沒少讀過,但他們長大後是靠理論過活嗎?多數時候還是在實作吧,但你問他們理論是否不重要,我想他們的答案會是否定的,影視人員是否也有一樣的覺悟?當然會有人說「大環境有差」、「現階段的從業環境就是對影視業不友善」,但這不是我當下要檢討的,我想問的是,我們懷有足夠的好奇心去探索創作的世界嗎?還是傻傻的遵循業界制定的規則,然後被禁錮在成功人士(老前輩)畫出的框架裡。 如果你足夠認真,習慣對每項不解的事物問一句「為什麼?」,思考為什麼廣播頻率要設定為低頻長波、為什麼你的拍攝器材要這樣運作、為什麼這次的行銷效果很好⋯⋯在追本溯源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解釋這些疑惑的解答,到頭來都是理論啊!
@ThePoorFluffy
@ThePoorFluffy 2 ай бұрын
以台灣電影來講,現階段不論你有沒有理論或所謂好奇心去探討創作,台灣人不會想到花錢進電影院看台灣電影已經是事實。我們上一次大成本電影有自己的管絃樂做真正電影主題曲已經要追到Kano,在那之後所有大片都是速食商業產品,文化部-Netflix-公視補助出來的也都還是走安全的低成本流行文化,甚至還有補助之間各種利益關係存在。 你說要打破前輩的框架我超支持,現在台灣前幾大新生代製作公司老闆組成的「工會」彼此間也都是這樣的共識-要杜絕廉價商業案並過濾出好的案子來投入時間人力,但真正願意聯手得罪客戶不做產品片或有能力養員工/導演來持續做作品的有幾間?甚至其實現在除了青春愛情/熱血黑道/腥羶鬼片之外我們還有什麼選項?畢竟資方就只願意拍這些,又不是像韓國2007就重金請魔戒特效去韓國傳授技術,實際展示特效的長遠投資報酬率到現在可以拍出世界品質的電視劇。我們政府眼光根本沒有要投錢培養影視產業,沒有市場就沒有錢養人才,人才沒有錢就往加拿大跑,沒有人才就做不出突破框架的電影,沒有突破框架的電影就沒有投資的理由或吸引人才回歸的動力。惡性循環到最後我們其實就只剩下幫中國代工電影跟做MV才有機會做到所謂真正的作品。 這是現實面,科技業醫療業強是因為政府老早就投資在這些領域。醫學界很多研究者當時是被逼著從美國回來,而且中華民國很早就有穩定的醫師公會實行年度研討。再來就是30/40年前耐操的國軍醫院和當時資方/政方推行的「較為大膽的產品測試」犧牲了很多病患權益但也促進臺灣醫療臨床和產品發展。現在長庚手術那麼受推崇也是要感謝大量實踐資料庫一直以來的累積。既然實踐如此重要,我們電影產業的實踐如何呢?首先我們在電影前期規劃上根本缺乏專業人士來評估各項操作的實際需求是否達成,由於導演/製片/編劇等通常凝聚為一個客戶向,很多時候他們的參考可能還停留在希區考克和大白鯊卻希望後製能神奇的生出阿凡達。於是後製團隊只能死馬活馬拼出一個半成品反正客戶也看不出好壞,得了金馬卻入不了國際影展。 至於最後你說的去詢問「為什麼」這個真的超關鍵!以影視業來說如果我們的決策者願意和歐美業界領頭羊一樣不斷詢問並拓展視野,相信台灣不會從曾經亞洲影視業領跑者跌至今天的位置。但可惜的是台灣一直沒有進到後工業化社會而是在非常塑膠的資本主義原地打轉,決策者不再是公司的一部分而是其債息擁有者,多數員工不再是員工而是可向下替換之產品。當in-house藝術家和藝術塑膠量產化後窗口反而比藝術家本身還更具有價值。在這樣的常態下決策者不會去問「為什麼」而是「憑什麼」。 大家在旅程開始的時候都是彼得潘,希望投身至我們熱愛的產業後彼此都還能保持初心持續飛行,以上。
@h2244606
@h2244606 2 ай бұрын
我會感覺嗨咖想講的無用很多是已不實用的理論或者並非該專業需要的理論,像他舉的收音機為例,如果我是廣電系的,我完全不會想知道收音機怎麼運作,但如果是收音機這個介質的傳播理論(我不知道有沒有專業用語,就是在說做聲音傳播時哪些方式更能有效傳達資訊),就會是實用的理論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2 ай бұрын
大傳新聞広电系群应該廢除, 成立社团即可
@user-ip8yv5rl7b
@user-ip8yv5rl7b 2 ай бұрын
同意你說的 有時候只是時間久了 回頭印證的結果真的很容易馬後砲 因為你現在的路用不到過去的某些知識或技能就把它定義為無用,感覺有點說不過去 基礎會被稱為基礎就是因為他夠淺,所以範圍可以很廣 (雖然同意某些教授同樣的東西好幾十年都在用同一份教材xdd
@user-re8se3rv2u
@user-re8se3rv2u 2 ай бұрын
講得太好了!!希望大家都能重視
@user-bo6et4sx2y
@user-bo6et4sx2y 2 ай бұрын
老一輩的會跟你說:不要聽別人在那邊毀唬爛,努力好好念書,將來就可以做比較好的工作😂
@user-yy4mn5ip1q
@user-yy4mn5ip1q 2 ай бұрын
有些人會重視,但是不會改
@chenj.h.1870
@chenj.h.1870 2 ай бұрын
重視有啦,沒有解決有鳥用
@SioHau8964
@SioHau8964 2 ай бұрын
現役國中生在這 早自習都拿來考試然後寫到睡著我也是搞不懂這麼早起床幹嘛 不過我的學校朝會已經變成1個月大概一次了,但還是1600人站著或坐著發呆🫠 還有一個問題是思想問題,目前我覺得台灣還是以升學主義為主就是要你考上好學校然後早自習排滿考試,有的老師(非常少數但還是有遇過)會特別針對成績差的學生或是常常上課上到一半突然連公式都忘記或寫錯還被同學糾正,不過沒有發生過借課情況(聽鄰近學校的朋友說還是有) 最後就是每次教育部視察的時候學校都會廣播叫老師今天早自習不要考試、上課不能出現外面買的講義等等(根本就是作秀🫠🫠🫠)
@Nasdaq_00662.
@Nasdaq_00662. 2 ай бұрын
唉 有投票權的時候 請別投給現在的政府 麻煩一下
@sinleans1019
@sinleans1019 2 ай бұрын
​@Nasdaq_00662問題不是這個 難道你能期望一個從小受台灣傳統 軍規教育的一群人,然後又不是 研究教育這個領域的一群政治人物 跳出來規劃一個正常的教學環境嗎 或許可以從倡議開始吧我覺得 不然可能很多老人看到這個都滿頭問號 「為什麼不可以有早自習」
@user-uz9pz7ld6y
@user-uz9pz7ld6y 2 ай бұрын
問題怎麼不會是這個 有權有勢的政治人物大多學歷不低 即便接受的是古板教育 但沒有人是真的笨 對比一下教育制度做得好的國家都會知道哪裡出問題 但沒辦法啊 為了選票 你只能迎合多數民眾認同的方式來制定政策 誰也不敢大刀砍下去重頭來過 做好了青史留名 爛了遺臭萬年 看看被罵2 30年的教改
@sinleans1019
@sinleans1019 2 ай бұрын
@@user-uz9pz7ld6y 我的意思是 那些政治家不懂你的明白
@fallceimient4455
@fallceimient4455 2 ай бұрын
國中的國英數自社幾乎還是現代人應該有的基本學識,還是好好學吧
@user-ge4di2bm4v
@user-ge4di2bm4v 2 ай бұрын
重點是有些想混一張畢業證書的 結果來讀的也是沒什麼用的普通甚至後段學校 意義不明,然後科系又不選自己真的有興趣或適合的 進來讀 課程沒興趣 導致浪費四年 有的從高職開始浪費7年,之前問同學怎麼來讀這,有人說他也不知道,有人說家裡叫他來..
@ani6180
@ani6180 2 ай бұрын
說真的我覺得性教育也是很值得學的課程,我從國小到現在研所快畢業了基本上所有學校都沒有好好上過健康課,要嘛被挪去考試,要嘛就自息...
@vocalpop3720
@vocalpop3720 2 ай бұрын
該教的不教,不該學的教一堆
@ching-huehsu7601
@ching-huehsu7601 2 ай бұрын
在台灣,性教育真的不好教,講太明白其他大人會有意見,要馬不教讓大家長大以後自己探索。明明就正確的知識,不知道在怕甚麼
@derchang3522
@derchang3522 2 ай бұрын
國小健康課真的都避來避去的,還好現在的國中老師不會
@user-gw4sz8xy2e
@user-gw4sz8xy2e 2 ай бұрын
我國小時是在圖書館看到器官介紹的書學習的 裡面各種清楚描寫男女性器官形狀 功能 甚至有照片 我覺得很棒 可惜學校老師發現我看後直接罵我
@user-nt4oo6wl9l
@user-nt4oo6wl9l 2 ай бұрын
0,這種東西看片學一學就好了,又沒有實作課程 沒錯,我在說我
@Dooooo2089
@Dooooo2089 2 ай бұрын
我表弟從小就對素描跟寫生很有興趣也自己鑽研出一定的程度,在他爸媽愛的鼓勵下最後選擇了電機系
@crossxiao574
@crossxiao574 2 ай бұрын
這麼有愛及勵志嗎? 這樣得出幾個希特勒😂😂😂
@user-ch9rf6ws8e
@user-ch9rf6ws8e Ай бұрын
他爸媽也沒有錯
@user-lc4ek4ph7h
@user-lc4ek4ph7h Ай бұрын
@@user-ch9rf6ws8e也是啦 畢竟爸媽沒辦法接受興趣大於金錢 老年以後是不會奢求兒女養啦 但是萬一兒女回來啃自己就不好了 其實這樣想想一切都很合理 為了爸媽老年的安全 請選電機系啊 爸媽知道兒女不喜歡啊 但為了自己的未來還是要這麼做 只是不要他媽的這麼噁心 為了自己就為了自己 不要說什麼為了兒女 沒那麼閒啦 誰會頂著要被討厭甚至被六親不認的風險講這個 說白了都是為了自己啦😂
@user-ch9rf6ws8e
@user-ch9rf6ws8e Ай бұрын
@@user-lc4ek4ph7h 學畫難道是要你父母養你嗎,現實就是這樣。賺錢是賺錢 ;興趣是興趣
@deatriza3341
@deatriza3341 2 ай бұрын
從小語言學習力很好,因此英文很好,其他也不差,全部的長輩都期望我走一般的升學體制,但我一直想做藝術相關類的工作。 志恆的影片真的是一記響鐘,我英文好大家都覺得我就繼續讀英文相關的東西就會有飯吃,但事實上英文更像是個工具而已,我只會英文根本沒什麼其他專長,我好好培養藝術類的技能長輩就唉唉叫、叫我當興趣就好,最後還直接建議我當老師。 結果現在老師還比藝術類工作還低薪,事實上就是大家還拿著上個世紀的認知來亂影響孩子的未來,現在知道這個現實也只能怪自己太在乎長輩的想法。 真的是拜託不要再來用自己狹隘的世界觀影響別人了
@user-mz9ct2ok9m
@user-mz9ct2ok9m 2 ай бұрын
同感... 因為數學好 大家都會推薦去年資工電機什麼的 想往藝術類別發展 長輩都會說當興趣就好 QQ
@picinview
@picinview 2 ай бұрын
​@@user-mz9ct2ok9m因為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能不能賺錢餵飽自己很重要。 實際上他們也沒看錯,台灣的薪資跟產業結構,做藝術類工作相對「很難」賺到錢。很難不代表不行,但通常這代表除非你運氣非常好或是你真的非常頂尖,不然你可能出社會後一輩子都會被金錢壓力追著跑。但你如果去讀電資,不要說大學讀的多好,只要有摸到邊很多園區的作業員或助理工程師標準都非常低。換言之,你到時候只要願意賣肝薪水很容易超過藝術產業,至少能保證你吃的飽。 不過這取決於個人,你可能認為錢是身外之物,出社會住最小的房子,不需要有太多娛樂消費,只要你做你喜歡的事情也可以過得很快樂,但很多時候不一定有想像的這麼美好。
@louis9650
@louis9650 Ай бұрын
只會英文其實很夠可以當飯吃了 當全職家教一天6小時也能領10幾萬 時間很自由 當然 多一個語言能教更好~
@J_G_J
@J_G_J 2 ай бұрын
好讚喔!新封面!新場景!不變的是影片依舊好看!
@chenchichi7530
@chenchichi7530 2 ай бұрын
原本看時長 想說只有6分半 怎麼感覺比之前短很多 結果看完 覺得好精實 內容好滿很讚👍🏻 不愧是high咖😆😆
@chris32665
@chris32665 2 ай бұрын
多做一點這種題材 把我們學生的心理話說出來 真的太中肯
@erised7122
@erised7122 2 ай бұрын
我們是今日的學生 上的是昨日的學校 教書的是前天的老師 卻必須面對明天的問題
@Judyy1833
@Judyy1833 2 ай бұрын
好好笑😂完全超中肯
@jacquelinetung
@jacquelinetung 2 ай бұрын
台灣過度重視學歷是源自於自卑 方便階級的劃分 以及自我貼標籤的安全感 因為把它標準化了 人才“安心” 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 最珍貴的特質 往往難以衡量 畢竟已經不是過去比肌肉的農耕時代 學校培養勞動產力的工業時代 除了教育轉型 還有一些必要改變的思維習慣 比如停止評判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選擇
@loveyanzi29
@loveyanzi29 2 ай бұрын
這題材不錯! 真的很多關於設計的工作,會受到大多數客人的不尊重,導致銷價競爭。關於“別國已經在天上飛,台灣還在已知用火”真的很有感,技術與科技的差距,真的就是那麼大!說的很貼切 台灣的教育變這樣,真的很可怕,不注重其他方面的課程,拿什麼都別人比?怎麼讓台灣有競爭力?
@tcrtwo
@tcrtwo 2 ай бұрын
其實還有另一點沒有提到啦, 有錢有資源與一般家庭的孩子本來就不應該追求假平等走一樣的路線 窮、成績不好的學生->適合填鴨、高壓教育 富有、成績好的學生->適合啟發、創新教育 但是從小到大, 社會與學校只是一直鼓吹 "行行出狀元" 下一句 "薪資有高低" 從來不敢在學校大方提起 你們這些念廣電藝術音樂文創文史哲科系的學生有沒有想過, 其實這些科系根本不是給你們念的? 追求夢想啟發創意那個是有錢人才能選擇的特權 沒錢人就乖乖去念好薪資收入高的科系 我從小到大也算是窮怕了, 好在我國中就會上PTT看大家打嘴砲, 我是從十幾年前就知道醫牙電資這個概念 對當時的我來說,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脫離這種貧窮循環.... 雖然頭腦沒別人好 後來只考上普通國立大學但也也沒關係 當我洗完學歷從頂大電資所畢業前 我手裡已經拿到4份來自竹科上市公司的聘書 什麼叫做畢業即失業? 我從來沒有體驗過 竹科這邊的菜鳥碩士起薪是5萬多元 什麼叫做基本薪資? 我從來沒有體驗過 我年薪第2年就破百了,後來歷練了幾年 加強英文口說之後來到了某科技業外商 這邊還真的不加班 鼓勵啟發創新的想法 我連主管都不是 只是掛工程師光是本薪不加分紅津貼一個月就有18萬 我跟我老婆雙工程師家庭年收去年都快破500了 我自認有完成我國中時的目標"脫離貧窮循環" 至於適合啟發、創新教育 重不重要呢? 很重要!! 所以我家小孩送去康橋上學 那邊的課程內容真的都蠻有趣的 預計高中或大學會送小孩出國留學&鼓勵小孩在當地就業 離開這個只能唸醫牙電資的島嶼
@user-tr1ns1zs2i
@user-tr1ns1zs2i 2 ай бұрын
好勵志
@yang0247
@yang0247 2 ай бұрын
所以是犧牲自己來替下一代圓夢。。。
@tcrtwo
@tcrtwo 2 ай бұрын
@@yang0247 做著一份不排斥也不用加班的高薪工作,有車有房,一年出國玩三次,其實也不能說有多痛苦啦,成長時期家裡窮,被同儕嘲笑的經歷痛苦多了。
@fsy5587
@fsy5587 13 күн бұрын
這種pay就出來現自己的三觀 彷彿自己已經擠入上流社會很有世界觀。我也是很佩服
@tcrtwo
@tcrtwo 13 күн бұрын
@@fsy5587 蛤? 我只是說我自認脫離貧窮循環而已阿... 原來對你來說這種pay就算人上人了喔? 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嘻嘻~
@G0712
@G0712 2 ай бұрын
教育體制真的需要改變 一定很多有用的人才因為教育體系而被完全浪費 說的真好!!!!! 應該多重視興趣發展的部分
@teresayang1183
@teresayang1183 2 ай бұрын
非常中肯!中肯到不能再中肯了! 出身教育系的,直至去到現場後真的覺得理論根本沒什麼用,實戰經驗的累積還比較有用。 但還是覺得很可悲的是大學畢業後要考的甄試和檢定,還是都要考理論,還是要死背硬記這些現實如果突發狀況發生也根本不會想起來的東西🙂🙂🙂
@user-ip3py2gu3h
@user-ip3py2gu3h 2 ай бұрын
上了一堆課,考了一堆試,寫了一堆google就有的答案 是要怎麼學會創新
@georgec2703
@georgec2703 2 ай бұрын
你data都沒有輸入是要怎麼有東西能output?
@user-ip3py2gu3h
@user-ip3py2gu3h 2 ай бұрын
@@georgec2703 現在課綱提供的都算是reference吧。 每個人需要的又不一樣,而且要的時候取得的成本也沒有很高,我只知道把一堆不一定會用到的東西都import進記憶體效能一定差。 如何重構Function的方法跟邏輯才是往後會一直用到的吧
@amberteng4625
@amberteng4625 2 ай бұрын
我大學學到的東西沒有一個是google能獲得答案的。 至於大學以前,那叫基礎教育。
@golem7142
@golem7142 25 күн бұрын
@@amberteng4625比起基礎,更多的是垃圾
@user-qe6nj1ub8c
@user-qe6nj1ub8c 2 ай бұрын
我身為理科女,今年高一,最理想的教育制度: 高一就分組,選擇障礙的去選一個叫做不分組的組,文理組不互讀對方的東西,國文分成國A和國B,或理組直接不用讀國文,刪掉校定必修,把舊課綱刪掉的都抓回來,增加社團時間,增加選課自由。 影片裡面很多東西我不認同,甚麼東西用得到用不到,真的都是需要了才會知道。例如有人用熱力學來解釋貧富差距。 還有薪水低的部分,我的認知是不是台灣的老闆不願意加薪(也許部分是),但救台灣的產業結構來說,GDP就是靠肝在撐的,然後很多都代工,當然賺不了甚麼錢,當然這一部份可以歸咎於台灣的教育讓小孩沒有創造力,只會當機器人導致沒有什麼發展的動力。
@joex4869
@joex4869 2 ай бұрын
真的,我大學是企管系前三名畢業,每堂課都是很認真在上,但上課時我會去想這個東西的應用在哪,所以,不是用不到,而是你沒有融匯貫通,那也是白學了,而且大學要念4年,你沒有想清楚以後要作什麼就浪費四年在學校,覺得讀大學沒用也剛好
@user-ri4nx4wq2b
@user-ri4nx4wq2b 2 ай бұрын
高一文科男 認同
@lifetoDD
@lifetoDD 2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不能拔掉所有基礎,該有的基本知識還是要有,畢竟就算是理組,你未來還是會有需要寫文本的時候,同理,就算是文組,也有機率會看一些技術文件
@user-rh4bb6sf7g
@user-rh4bb6sf7g 2 ай бұрын
等到你們出社會當底層 或是像我一樣年薪百萬 你就知道誰講的對了...這種事不用認同不認同 當年覺得要什麼融會貫通 無用大用的文組同學 國立前段 現在28都領28k到32k
@user-ve7vu7ux9m
@user-ve7vu7ux9m 2 ай бұрын
出社會後你會知道選對科系比努力更重要,興趣什麼可能支撐一下,但錢才是能長久支撐的,有錢再用空閒時間去發展興趣,台灣低薪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房價所得比過高,當你可支配所得低,能消費的錢就少,沒消費,老闆沒錢多請人、研發、加薪,開店成本房租占1/3,沒新創產業,更沒錢消費,房價繼續壓,最後內需市場垮掉,因此台灣能賺錢的行業只能是賺國外錢的行業,只靠內需的產業全完蛋,記得要選就選能賺國外錢的科系和行業。
@terrytseng3883
@terrytseng3883 2 ай бұрын
身為高中老師 有些部分不是這麼認同 雖然教育問題一直有,但這比較偏向7、8年級生可能普遍能面臨到的狀況,當然不免得有些學校老師還是有「分數先考好」的價值觀 當然儘管學校現今有很多生涯探索課程、活動、自主學習等等,但我也必須承認還不是很成熟,因為普遍學生自主學習力低落(自主學習力高通常對未來科系都滿明顯的)也包含過多學習壓力而無法探索的狀況 最近再處理志願都會問學生為什麼要填這科系?我都會澄清和勸世,但是部分學生表示先上再說,我也只能笑笑地摸鼻 對於名牌大學、熱門科系以及大學的誤解都滿影響學生的,澄清這些會相較有幫助志願選填 大學算是學術專業累積,理論基礎打好才是實務課程,除非是一些特別偏專技的科系,有問題會是台灣不尊重專業的問題影響薪資
@minhwan016
@minhwan016 2 ай бұрын
台灣的特產「老闆不尊重專業,拼命的亂壓榨員工。」
@Yehbay0821K
@Yehbay0821K 2 ай бұрын
身為一個國三生,每當模擬考大家都在討論要讀什麼學校,我總是跟大家說:你讀再好的學校賺不到錢還是去搖手搖杯嘛。讀書可以讓你走上一條大馬路,但殊不知大馬路上總有人會被撞死,且駕駛也不知道問題所在。 我很高興我在一個支持我想做的事的家庭裡面,但卻有很多人仍不知自己的興趣,就算學校特地安排課程引導,大家也只是當作主課之間的休息而已,沒人想要了解。 我現在看到的情況跟嗨咖一樣:讀好高中->讀好大學->不知道自己要幹嘛->跑去打工->過上日復一日,能過一天是一天的日子,但我的成績也是很差的,我自己也帶有一點點的偏見,但真正可憐的是連自己想要做什麼都不知道的學生
@user-ps1pn7te3s
@user-ps1pn7te3s 2 ай бұрын
但這又衍生一個問題,學歷與收入雖然不完全掛鉤,但至少絕對是正相關,那麼如果在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時候,是否還是應該努力點考上好學校呢?
@jimhsiao2018
@jimhsiao2018 2 ай бұрын
事實上考好很有用🙃,只是分數越低差異就越小,一大堆讀台大電資不只從事自己有興趣的行業,還賺的很多🫠
@Yehbay0821K
@Yehbay0821K 2 ай бұрын
@@user-ps1pn7te3s 那就看該學生是想要快樂的工作美味 還是當個機器般生活
@Yehbay0821K
@Yehbay0821K 2 ай бұрын
@@jimhsiao2018 問題在於大多數人不會喜歡那些高分數的科目,原因是他們並不是自己有意願學習的,倒置那有辦法萌芽的熱情被殆盡
@user-ps1pn7te3s
@user-ps1pn7te3s 2 ай бұрын
@@Yehbay0821K 你說的沒錯,任何東西只要牽扯到考試我覺得都會讓有趣性打折扣。
@user-fr7ei7ue7d
@user-fr7ei7ue7d 2 ай бұрын
大學的設計本來就不是職訓所,而是學術入門,教基礎理論根本超合理。有問題的是台灣流行學歷至上主義,沒興趣搞學術的人被搞得好像一定要讀,然後反過來要求大學教一般工作會用到的東西
@po-chuntsui5527
@po-chuntsui5527 3 күн бұрын
我覺得要走設計從高職往上念會是個好選擇,升大學前美感基礎都已經打得差不多了。
@Dxdem99
@Dxdem99 2 ай бұрын
終於有人拍了這種很重要的議題~
@user-fe9sf5pd5u
@user-fe9sf5pd5u 2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他講的十分合理,台灣的教育制度真的要好好的審視一下了
@user-ju7gc3bc4l
@user-ju7gc3bc4l 2 ай бұрын
最喜歡嗨咖靠北完現況然後在片尾悚起來的反差
@user-qe4fn1dw9y
@user-qe4fn1dw9y 2 ай бұрын
說出這些事實最詳細的第一人,訂閱了!
@yachtlin3024
@yachtlin3024 2 ай бұрын
這個很可以!!真的共勉之!!!
@Hi-sd9iu
@Hi-sd9iu 2 ай бұрын
我認為也需要有一個”參觀工作內容”的體驗營之類的,很多人幾乎都是”這個看起來~好像不錯”選擇的,結果選了之後才在那邊後悔,當然這只是理想論,現實中要實現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困難....
@user-yh4fi2cc5m
@user-yh4fi2cc5m 2 ай бұрын
有人跟我說果,早上搭公車的時間可以看書,搭火車/高鐵的時間可以背單字,幹早上5.00起床準備搭六點的公車,我就問誰可以在那時候讀,車還晃得要命
@user-Sloth99134
@user-Sloth99134 13 күн бұрын
超好笑,太遺憾了我沒早點看見這個頻道,一堆上課的時候很想吐槽的點真的很中肯
@ModifyFan
@ModifyFan Ай бұрын
太中肯!支持啦!
@user-jn1iv1kg2m
@user-jn1iv1kg2m 2 ай бұрын
我身為一個被108課綱在地上壓榨的國中生完全同意這些觀點,108課綱是說注重素養以及生活上的實用性,不過看來也只是說說而已。
@lucy4645
@lucy4645 2 ай бұрын
求第二集拜託 觸到炸
@Adair0288
@Adair0288 2 ай бұрын
社會就是需要有人出來說真話!不愧是我最愛的嗆爆系列🤩
@bookerneng1079
@bookerneng1079 2 ай бұрын
嗨咖的新影片好棒
@roberthill8475
@roberthill8475 2 ай бұрын
我很討厭有人會一直說,大學是學術機構不是職業培訓所,我就問,讀大學的目的,不就是要培養能夠日後出社會工作的能力嗎?講的好像做學術比較高尚,真正業界的東西才是真的困難的好嗎,學術不用考量成本,業界要阿,光成本控制,業界的東西就比學校的東西還難了。而且學校老師常常會把每個科系都講得一樣重要,事實上,薪水就是不一樣阿,在那邊假高尚,說什麼錢不重要,等到自己的年金被砍了,又在那邊叫。
@fatman0215
@fatman0215 2 ай бұрын
大學存在的目的本來就不是培養你出社會的能力,而是學術的研究以及知識的傳承
@user-ye6qx7is1y
@user-ye6qx7is1y 2 ай бұрын
理想上,大學真的是學術機構,意思是有志於讀大學的人,確實就是要培養成學術人才,獨立鑽研理論,而非實用能力。所以要求大學培養出能夠用於社會的人才,是刻舟求劍。但這是理想,實際上臺灣則是把大學當成職業培訓所,期待大學畢業生能被用於社會,但如果要求「實用能力」,且要成為社會即戰力,我們應該要重視技職教育,技職教育的使命就是讓學生擁有專長跟實作能力,而不是要求學術機構教導學生怎麼找高薪工作,畢竟大學教授的專長是做學術,不是找工作。但可惜臺灣技職教育這點上又沒做好,普遍輕視技職教育,希望把小孩送進普通大學,又希望小孩有實作能力,結果就是獨立的學術做不好,又沒有實作能力,我的淺見。
@1eifwu
@1eifwu 2 ай бұрын
沒有 是台灣把大學玩壞了而已
@user-hv8fq4ci6z
@user-hv8fq4ci6z 2 ай бұрын
@@fatman0215 實際上工科所有都是為了業界服務,不是學術研究而已 很多科系都是為了業界服務而有的。
@user-ym8jn9ug2p
@user-ym8jn9ug2p 2 ай бұрын
其實直接去上課會比讀大學更快學到職場技能尤其是工程師,大學真的是學術討論
@user-mj7fv1ot8e
@user-mj7fv1ot8e 2 ай бұрын
每次用兩倍速看都覺得超好笑
@chs_chn8806
@chs_chn8806 2 ай бұрын
新場景也太有質感了吧😍
@Styledean0227
@Styledean0227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我看完驚呆了 過一陣子再回來留言
@Akusa19900710
@Akusa19900710 2 ай бұрын
身為安親班老師,在全台房價最高的地區,拿著3萬的薪水,然後老闆還告訴你,已經比其他地方的安親班薪水還高了。
@blue._.rose_8665
@blue._.rose_8665 2 ай бұрын
剛考完學測的我表示贊同笑死
@c.yhsiao8765
@c.yhsiao8765 2 ай бұрын
不行了 分科走起
@user-mj6dy1se9j
@user-mj6dy1se9j 2 ай бұрын
加油 一起分科
@centenario.2575
@centenario.2575 2 ай бұрын
分科了啦
@user-ri8mt8ws9x
@user-ri8mt8ws9x 2 ай бұрын
又要不知道去哪了
@user-wu2xb2mt3w
@user-wu2xb2mt3w 2 ай бұрын
看完這支影片 更愛你了~
@cryptozenmaster
@cryptozenmaster 2 ай бұрын
很支持你繼續拍這方面的影片,以數據加上自身經驗的方式去做反思與批判,這將會推動這社會進行必要的思考,台灣在藝術,影音落後已經是眾所皆知,但還沒有解決方案,需要更多聲音,謝謝high咖。
@ynh1580
@ynh1580 2 ай бұрын
我真的非常困惑我們的教育,我大概在高中的時候就有想要往心理學系去讀,但是我是高職,所以在轉考的時候特別麻煩,而且當時就是採取所有科目平均,我的數理能力特別的弱,理當就沒有上到想要科系。結果我繞了好大一圈再去讀研究所,結果呢~那些拉低我分數的數理根本沒在研究所的考試範圍裡面,所以我就上了,並且研究所到考證照的這段路途中 真的 完全不需要那些會拉低我分數的數理科目。
@betty3148
@betty3148 2 ай бұрын
👏👏👏👏👏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 感謝你的影片 希望更多家長能夠看清楚問題點 而不是逼小孩讀書補習……等 最後無法養活自己然後啃老
@user-bj3tp9ht3h
@user-bj3tp9ht3h 2 ай бұрын
兩個孩子的媽了還在擔心別家的小孩會不會啃老🤣
@betty3148
@betty3148 2 ай бұрын
@@user-bj3tp9ht3h 因為我小孩今年22歲了,年收入跟存款都高出同年紀的多,所以我吃飽很閒,有感而發😅
@peyton0129
@peyton0129 2 ай бұрын
言之有物、切中要害又好笑,你怎麼那麼棒
@meschen3133
@meschen3133 2 ай бұрын
乾 太中肯了⋯看不過癮~有第二集嗎? 😂真的要給教育部看一下
@WonderWander9898
@WonderWander9898 2 ай бұрын
完全沒錯啊,德國為例,甚至實作一個月再來上課一個月這樣循環,台灣可悲的理論滿天下,出社會可悲睡街巷。
@user-nt5cd5jy3l
@user-nt5cd5jy3l 2 ай бұрын
靠北影片開始兩分鐘我就爆掉好幾次 超好笑
@user-ky3rl4hb9b
@user-ky3rl4hb9b 2 ай бұрын
好有趣的一集~請多做一些 台灣教育
@YY-kr6ng
@YY-kr6ng 2 ай бұрын
探索自我太重要了~選擇重於努力
@l.y.c____
@l.y.c____ 2 ай бұрын
我希望嗨咖的影片可以做10分鐘以上,更深入的講解與探討議題,可以更深入不然我覺得有點可惜,因為你講得很不錯👍🏻
@a8916619
@a8916619 2 ай бұрын
確實 我讀休閒運動健康系 還考了教練證照 學了一堆課程 結果現在開機車行😀😀😀
@legend_0115
@legend_0115 2 ай бұрын
休閒事業系路過,現在餐廳內場工作😃
@chenchen8987
@chenchen8987 2 ай бұрын
我跟你類似的科系 我也打算之後去開店了 在台灣當教練真的賺不到錢😂
@fallceimient4455
@fallceimient4455 2 ай бұрын
所以你讀這個系幹嘛
@a8916619
@a8916619 2 ай бұрын
@@fallceimient4455 夢想跟興趣🙂
@kuanwen5471
@kuanwen5471 Ай бұрын
讀機械路過,結果現在在做行政文書作業
@yujinglin8470
@yujinglin8470 2 ай бұрын
場景也換了🎉 真的~~講出大家心聲
@Ann-sl1wg
@Ann-sl1wg 2 ай бұрын
好中肯好好笑🤣
@gannilaRrrr
@gannilaRrrr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把學生的心聲講出來😢
@kunkaku9768
@kunkaku9768 2 ай бұрын
因為我們也曾經都是學生,搞不懂每天早上7:30到校的意義是什麼....光是高三那年我就因為遲到被記了五六十支警告
@user-tb4ef5sd9i
@user-tb4ef5sd9i 2 ай бұрын
3:25 考試會考,為了考試 如果是教如何在那個產業賺錢就好了 因為成年出社會後,我們的成績單就是所得稅單
@user-uw7pr4kj7w
@user-uw7pr4kj7w 21 күн бұрын
講的真的超棒超中肯🤣🤣人有夢想真的很重要
@a28816203
@a28816203 2 ай бұрын
太貼近現實了!!
@user-ns6sd4ht4p
@user-ns6sd4ht4p 2 ай бұрын
太屌了吧 怎麼有辦法幽默又風趣地把這麼嚴肅的主題講得這麼精闢阿 超厲害的
@user-zx3by4rh7d
@user-zx3by4rh7d 2 ай бұрын
講的是實話啊!畢業之後到了職場才要開始學你真正該學的東西。根本在浪費時間啊😮‍💨
@hua_sheng.0411
@hua_sheng.0411 2 ай бұрын
看的好爽、聽的好有感,台灣教育制度真的該好好改進!
@chang9258
@chang9258 2 ай бұрын
特效做很好耶😆
@leow2352
@leow2352 2 ай бұрын
舊的片頭跟Logo比較有特色跟記憶性
@Kanivichon
@Kanivichon 2 ай бұрын
台灣教育就是政府領納稅人的錢請了一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專家,做了一些看起來「很厲害」課程規劃,然後利用超長的上課時間來訓練下一代的奴性,讓下一代好進入社會成為最下層的奴隸,使得上面的人永遠在上面,而下面的人難以翻身。 剩下不想當奴隸的人、想為自己打拼的人被冠上了「不讀書、不工作、做一些沒意義的事...」的臭名,使得無法在社會上生存,從而必須加入奴隸的行列,讓有能力、有才能的人成為了廢物。 再來就是學校分類上把高中>高職>五專定型了(不知道有沒有改),明星高校什麼的都是高中,只有幾間高職能站上檯面,以北北基而言,大家說得出來的高中就有建中、北一女、大同、成功、板橋、師大附中...,而高職只有大安,高中的分數永遠比高職高,有些人就為了更好的風氣、讀書環境,為了考上更好的大學,而選擇了高中,而去忽略了高職。 上了高中之後,一樣的讀書、讀書、在讀書,只為了考上好的大學而努力,下課之後還要去補習,讓自己的成績能夠名列前茅,但事實上,那些真正在前面的人也都有補習,甚至是家教,或是已經出國留學了,你永遠追不上他們,考大學時還有可能跟你搶名額,讓你上也上不去。 到了大學,你以為你已經不一樣了嗎?不!你錯了!你只是少了一個固定的讀書時間而已,不要看那些大學實驗室好像在搞什麼很厲害的專題,那是只有那1%前段班才有機會摸到的,你會摸到的只有二一、三二、退學、被當或是60分壓線,從國小-高中一直被壓抑的那一頭野獸被解放了,你只會想玩樂、%%,除非你非常有制至力,才有機會避免,成為那其中的1%。 就這樣在壓線的成績、差一點失去的文憑的危機之下,你成功地拿下了學士學位,你有幾條路可以選擇。 1.考研:繼續讀書或是研究(我沒考言其實不太清楚實際),但之後還是會回到出社會工作的階段,但相較大學畢業的情況會好一些 2.出社會工作,如果你選擇了出社會工作,你會發現你什麼都會,但是你什麼都不會,學校跟科系相關的什麼都教,而什麼都不精,甚至還有一些只是基礎而已,但「公司可沒時間培養一個什麼都不精的人,他們要的是可以直接上崗的人才。」你仍然還是一個作業員,一個業務,一個洗碗工,那些真正需要,技術、能力的工作你沒機會做,那些已經被大學時1%的人佔去,或是更老的一些人佔去了。如果有幸加入了一間不錯的上市公司,你也是最下層的,那些管理層,不可能會放棄他們的權力、職位,提早去退休,或是出門被車撞而離開公司,你只會變成公司的奴隸直到有機會升職為止。 3.自己創業,既然你想擺脫成為社會奴隸的那一份子,就只能自行創業,但是在沒有人的資助、鼓勵、資源,將受到社會壓力、投資失利、人情世故等引響,且在競爭激烈的商戰中,你能站上到頭?一山比一山高,永遠會有人在你的面前,如果還有利益上的衝突,對手還不將你打得無法還擊。不僅如此,有時候還要去跟其他公司簽約、談合作、拉贊助什麼的,運氣好,人家看中你,運氣不好合約沒談成就算了,還被對方洗臉。合作之後,還有可能被對方公司嫌棄,不再續約,不然就是技術人員跳槽,留一堆爛攤子,導致無法準時交案,那就只能繳滿滿的違約金,準備為自己創立的公司收屍,背上滿滿的債務。而你是會在壓力下逐漸成長OR逐漸喪失創業的動力,而就此放棄? 4.KOL,這就跟創業一樣,滿滿的競爭,誰也不知道哪時會被從背後捅一刀,一個完美的作品被冠上抄襲風波,然後被業界消失。 以上就是『個人』對「台灣教育+台灣工作」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有些至少是經歷過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經濟因素還沒考量呢。只能說:「學校教的,公司不會用,自己所學的,不一定會被看見,台灣教育教出來的就是社會的奴隸,一代接著一代持續迫害」如果真的需要教育方針,請把產學合作搞好,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能經過產學合作這條管道學以致用?
@user-pv6vk8mb9h
@user-pv6vk8mb9h 2 ай бұрын
《告訴你三角函數用在哪裡打油詩》 《其一》 積化和差利查表,等式用解無理角; 多頻混和共時存,離散分析轉域標: 2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 2 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 2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其二》 和差化積亦同然,端看常數立哪端; 怪角怪弧怪頻譜,函數轉換第一擔: sinx+siny=2sin((x+y)/2)cos((x-y)/2) sinx-siny= 2cos((x+y)/2)sin((x-y)/2) cosx+cosy= 2cos((x+y)/2)cos((x-y)/2) cosx-cosy=-2sin((x+y)/2)sin((x-y)/2) 《其三》 半角倍角似複雜;換個參數萬能閥; 正切上下開無限,積分換元全靠他: sin(θ/2)=±√((1-cosθ)/2) cos(θ/2)=±√((1+cosθ)/2) tan(θ/2)=±√((1-cosθ)/(1+cosθ)) 《其四》 微積三角指數摻, 定域變換眼撩亂; 技繁唯求座標定; 角、柱、錐、潤皆可換。 剩下20年前整理的公式貼在留言區嘍。 更正,約13年前非20年抱歉算錯
@mrlittlefoo
@mrlittlefoo Ай бұрын
真的!!非常同意! 台灣教育我認為除了嗨咖講到的以外 還有兩大問題! 新人進不去 老人退不休 導致台灣教育產業空轉,不否認也有認真敬業的老師, 但願意與時俱進的教師真的是教育界的少數 希望台灣教育能夠越來越好!
@yifchee
@yifchee 2 ай бұрын
完全說出我的心聲🥹🥹 最近剛好換跑道 在換跑道之前也是超級焦慮 找工作都覺得我到底能幹嘛?到底會什麼?我的興趣是什麼?因為大學選科系就像嗨咖說的 分數剛好到了 那就選一個餓不死的科系 希望這個影片可以超多人看到 尤其是教育部
@minhwan016
@minhwan016 2 ай бұрын
只知道教育部不會反省剩下亂搞
@yu_120
@yu_120 2 ай бұрын
講的太中肯了我要哭了🥲by剛填完志願的焦慮高三生 我只選了分數差不多 應該是喜歡吧的科系 老實說很不想上大學 唉...
@user-yr9nb5xk3l
@user-yr9nb5xk3l 2 ай бұрын
講的太好了,按讚分享起來
@a-kuei5316
@a-kuei5316 2 ай бұрын
沒有錯!台灣的藝術產業要被重視 這個影片還沒出來以前我就開始跟身邊人講這件事了
@michae1119
@michae1119 2 ай бұрын
我大學唸化學,研究所唸海洋地質,之前在半導體,後來去光電元件 我倒是很常上一些線上課程,像是半導體製程和元件之類的,基礎課程則是會上網找免費課程,台大的普化和普物都不錯,推薦
@user-dl7nz6vx3n
@user-dl7nz6vx3n 2 ай бұрын
你也是那7成 學的跟工作不相關 有沒有想過一開始就走本科 會少走很多彎路
@michae1119
@michae1119 2 ай бұрын
@@user-dl7nz6vx3n 不會啊,海洋學到的科目確實不是和工作相關,舉例來說,我是海洋地質化學的,論文有用到質譜儀,半導體的離子植入就是用質譜,調整分析機台參數半導體也用的到,資料統計分析就不用講了吧,裡面的核心能力都是有關聯的,讀書要讀通,再來就是怎麼寫履歷和面試怎麼介紹自己了 我在當半導體製程的時候,還沒上半導體的課程,後面會上,是因為工作只了解一個製程,況且交大的課程還有教元件物理 普物只是複習,所以找免費課程
@michae1119
@michae1119 2 ай бұрын
@@user-dl7nz6vx3n 反正我碩士一畢業沒多久就拿到半導體的offer了
@user-dl7nz6vx3n
@user-dl7nz6vx3n 2 ай бұрын
@@michae1119 我自己是學建築,畢業到現在都在建築師事務所,回到影片內容就是講實用,就算是職業導向的建築科系,我在事務所能用到的可能僅止於法規部分,以台中維冠當例子,維冠是1995年竣工,法規要求的箍筋彎紮角度都綁錯,更別說當時的結構技師跟建築師比現在更難考都能驗收過關,我自己會希望幫我蓋房子的工地主任是實用經驗很多的老鳥,而不是吊書袋的研究生或博士生
@michae1119
@michae1119 2 ай бұрын
@@user-dl7nz6vx3n 不同行業我是不太清楚,但我在半導體工作的時候,還是能幫其他有經驗的前輩發現其他問題並解決,許多事情只要了解整體機制,其實蠻好找出問題所在的 我覺得不少科系研究所只要需要做實驗,某種程度上都有實作的經驗 不過我不否認台灣教育容易教出吊書袋的學生啦,我在研究所前一屆和這屆考試最高分進來的都休學了,都不太會做實驗,甚至那位學長還是我實驗室的,當初差點害老師違約,後來是我和助理、還有一個博士合力把方法建好,把樣品都分析完
@de1iahsiang
@de1iahsiang 2 ай бұрын
看標題原本想說是老哽沒什麼興致.. 看了之後謝謝自己點進來😂😂😭😭
@steven20010418
@steven20010418 2 ай бұрын
超級中肯!!不分享不行 還好我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不需要待在學校浪費時間!
@xiong0218
@xiong0218 2 ай бұрын
講超好的😂優質的分析
@user-rf6ph3kk9x
@user-rf6ph3kk9x 2 ай бұрын
台灣的教育爛到有剩是我10年前還在學就想過的問題 所以哪個政府願意正視和改變教育問題呢 請大家多關心教育部到底在幹嘛吧 不要再吵文言文的去留 真的還有更值得關注的部分👍🏻
@ray780502
@ray780502 2 ай бұрын
😂😂😂科目三跳的太好了
@user-pr1gf8bq3r
@user-pr1gf8bq3r 2 ай бұрын
完全正確說得超好
@user-hy5mu5go5y
@user-hy5mu5go5y 2 ай бұрын
新片頭😆👍
@black820905
@black820905 2 ай бұрын
真的!雖然我學店傳播系,但真的留在這個產業的全班大概只有十人不到
@user-qc9sr9zn1p
@user-qc9sr9zn1p 2 ай бұрын
改變很多了 同樣是傳播科系路過 現在很多教授都是業界很厲害的人物 教的也不再你們制式化 而是以業界標準要求
@user-eb4nh4ev7f
@user-eb4nh4ev7f 2 ай бұрын
中肯到不行 ! 真的沒講錯 不要懷疑😩
@s28261969
@s28261969 2 ай бұрын
很喜歡簡潔有力的開頭 歐耶✌️
【我的國中回憶】- 鞋禁?襪禁?小混混起瘋啦!
9:40
High咖-邱志恒
Рет қаралды 303 М.
КАХА и Джин 2
00:36
К-Media
Рет қаралды 4,1 МЛН
Indian sharing by Secret Vlog #shorts
00:13
Secret Vlog
Рет қаралды 55 МЛН
Ну Лилит))) прода в онк: завидные котики
00:51
MOM TURNED THE NOODLES PINK😱
00:31
JULI_PROETO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 МЛН
[全明星街球派對]角色教學_Paul George 保羅喬治
11:14
樹懶小窩喜德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 М.
【 30歲了 】買不了房,結不了婚の絕望人生!
9:46
High咖-邱志恒
Рет қаралды 376 М.
【生日計謀】-精心準備の禮物出包了?
7:33
High咖-邱志恒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9 М.
你說的對!但這就是AD卡牌!【西門夜說westdoor】
9:45
西門夜說westdoor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
【吃的藝術】上 - 這樣吃才會爽 !
8:12
High咖-邱志恒
Рет қаралды 421 М.
Be kind🤝
0:22
ISSEI / いっせい
Рет қаралды 20 МЛН
зеленое яйцо #shorts #животные #shortsvideo #страус
0:35
Тайные Истории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 МЛН
Сделали ам ам
0:11
ROFL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ЛН
ВЫХОД ЕСТЬ ВСЕГДА #shorts
0:32
Паша Осадчий
Рет қаралды 2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