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ет қаралды 515
時間:2011年9月27日
主講:葉思芬老師
............................
文學書寫人生。人生百味雜陳。
若在文字的篇章中,藉著某些食物的氣味與滋味,牽引出記憶深處的心情與感動,不僅作者因之擁有一段難以忘懷的人生故事;讀者也因而可以各自品味、各自聯想者,是謂「飲食文學」。
葉思芬
台大史研所中國藝術史碩士。曾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講授「紅樓夢欣賞」、「藝術賞析」、「張愛玲」等。
............................
【課程大綱】
一、為何鄉愁是滋味:
從《東京夢華錄》到《紅樓夢》
二、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1.魯迅〈在酒樓上〉、夏丏尊〈長閒〉、魯彥〈屋頂下〉、葉紹鈞〈飯〉。
2.梁實秋《雅舍談吃》、唐魯孫《中國吃》、汪曾祺《茱萸集》、《五味集》。
3.林太乙《金盤街》、林文月《飲膳札記》、逯耀東《肚大能容》。
4.林海音、平路、廖玉蕙、蔡珠兒、陳淑瑤等作品。
5.《台灣飲食文選》
............................
【課程用書】
《台灣飲食文選》/二魚文化
............................
【課程提及文章或書目】
✦〈蟹殼黃〉/ 林海音 / 《原鄉人:族群的故事》(麥田)
✦《食飽吂》/ 張瑞玲 (野人)
✦《食物戀》/ 張詠捷 (野人)
✦〈落雨炸〉/ 陳淑瑤 / 《流水帳》(印刻)
✦〈今晚飲靚湯〉/ 蔡珠兒 / 《八十八年散文選》(九歌)
✦《金盤街》/ 林太乙(純文學)
............................
𝒎𝒐𝒓𝒆 ➠ hongfoundation...
#敏隆講堂RE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