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x86已死?

  Рет қаралды 454,764

林亦LYi

林亦LYi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938
@carsten2600
@carsten2600 2 жыл бұрын
無意間被推薦來你的頻道,講的這麼簡單易懂真的不簡單,感謝
@Gamker-YT
@Gamker-YT 2 жыл бұрын
小老弟里最好看的我来了
@TD1k
@TD1k 2 жыл бұрын
聂胖别闹😂
@seanfu522
@seanfu522 2 жыл бұрын
聶帥
@rogeliokg
@rogeliokg 9 ай бұрын
野生聶帥
@yujoo5618
@yujoo5618 3 ай бұрын
李永乐老师年轻时做的视频
@moorelin1658
@moorelin1658 2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觀點: 需求面: arm崛起就主因就是「手機」 尤其是當手機進入所謂的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時更是如此 平台面: 手機的「操作系統」還沒有像電腦系統已經「被統一」 所以可以自行建構「生態系」 但是由於google的開放平台政策,使得操作系統快速的統一了 消費面: 一般人希望「快速」且「不受位置限制」的取得資訊 使得智慧型手機變成「必備品」 基於以上三個面向,使得arm的產品變成資本的寵兒 進而一路高猛進,陸續完成:arm架構的擴展、架構的更新、架構平台的軟體支援度、硬體效能的提升 因此最終在目前形成: arm:手機 x86:電腦 的分庭抗禮的形式 至於蘋果的轉型是來自其公司的本質:追求效率、封閉式生態(高獲利) 因為該公司的產品主打「生產力」,連iphone都是這樣(拿iphone純打遊戲的人少,社群上網者多,上傳影片其實也可以算是生產力…) 雖然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其實也是一場豪賭 有多少「專業軟體」的廠商願意跟上呢 未來應該還是會維持一陣子這個形式吧 arm陣營分裂了 x86陣營在拚新硬體架構 就看那邊先統一 才會開啟下一個時代吧 另外個人看法是: 真正吃到「晶片製程工藝紅利」的應該是x86陣營 同樣製程,x86晶片的耗電量就是比較高…
@spring622021
@spring622021 2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看法是 arm 移動式裝置 反正工作報表什麼的 要給客戶看的 我不需要什麼高性能 省電就好 能長時間使用就好 因為再怎麼搞 移動端都不會有台式機高效 台式機 x86 耗電量可能真的比較高啦 但是...那不是我需要關心的事 因為 你上班會需要付電費嗎? 我只要性能 性能 還是性能 而x86的特性 很容易擴充升級 ----------- 誰能決定未來是x86 還是arm 只有微軟能決定 目前幾乎所有的生產力電腦都被微軟綁死了 而微軟搞arm也只是要弄不弄搞個半殘得出來 為什麼微軟不全力做arm的系統呢 做arm 微軟就會出現 蘋果陣營android陣營的競爭對手 現在windows 一統天下 躺著數鈔票 何必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不如堅守x86 繼續將牆蓋得更高 弄個arm系統也不過是給股東客戶一個交代而已 而且萬一總有一天檔不住arm的洪流 還有arm的技術儲備 隨時能拿出來應戰
@HokuangMiao
@HokuangMiao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感觉x86阵营和苹果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级别的问题。苹果的优化主要归功于它特质化的产品线,硬件配置一共就这么几种,系统适配起来代码写死都可以,实在适配不过来了就宣布新系统不再支持那些老硬件了。硬件性能靠soc降维打击,这是模块化的x86阵营没法做到的。微软面对各种千奇百怪的硬件配置,还得支持十几年前的机器,能适配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soin2476
@soin2476 2 жыл бұрын
這才是正解,整個Wintel陣營的優勢是歷史,但隱患也同樣是歷史,由歷史堆積下來的東西甩不掉,不斷的壓在新製作的系統、CPU上面,使得開發、穩定性變得越來越難。 不過…為什麼甩不掉?這倒其實不是你說的特質化產品線,而是Wintel是「陣營」,這個陣營內甚至也不只是這兩家公司,還有大大小小的公司、開發者參與其中,整個生態就變得很複雜。 例如,微軟在很早年就看到了未來,於是一直致力要推動.NET Framework,但對生態掌握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搞到最後這玩意依舊不溫不火。 而蘋果就單純多了,它從一開始就是軟硬通吃,並且強硬對待軟體開發者,主導權全握在自己手上,在這種單純的生態下,也因此才能在以前PowerPC(IBM開發,類似ARM的精簡指令架構)轉Intel的x86時搞出Rosetta,現在轉回ARM又搞出Rosetta 2。 微軟不是不想比照蘋果這樣搞,所以也與高通合作了這種轉譯的工具,但Wintel複雜的軟硬體生態,使得這開發起來的難度,是比蘋果要難上無數倍…,也因此雖然已有初步成果,但還是沒什麼人想用…
@tigerlin9893
@tigerlin9893 Ай бұрын
全球的品牌電腦、筆電、伺服器、超級電腦,甚至包刮蘋果的都是遵循intel架構,這架構能勝任高速及超數量的大數據運算。ARM系統沒這能耐,所以才只能用在智慧手機及平板這類無法做高速及巨量運算的產品。
@SongJunxi
@SongJunxi Ай бұрын
@@tigerlin9893 sha diǎo
@wilsonwg
@wilsonwg 2 жыл бұрын
ARM的問題是,現在除了蘋果自家的電腦,在微軟或Linux這邊選擇性很少,不如PC陣營有兩家互相競爭,價格基本上是被蘋果吃死死的,排除技術性,除非有更多主力ARM廠商,否則在價格上x86暫時還不會有終結的時刻,且目前大部分的處理器的效能都已經遠遠超過普通使用者的需求,除非你是專業用戶。
@qupeter1224
@qupeter1224 Жыл бұрын
和x86的竞争比arm已经算超级卷了,只是苹果外很多在菜鸡互啄
@螺母
@螺母 23 күн бұрын
苹果现在产品效果,也让微软眼馋
@leesmith4359
@leesmith435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早就想看x86和arm相关的的知识了,今天看到林哥讲,肯定差不了,先赞后看。
@HeLithium
@HeLithium 2 жыл бұрын
极客湾前两年就做过一期 也可以看看
@swale3458
@swale3458 2 жыл бұрын
重點之一,很多人以為ARM架構比x86好,其實是是製程差別導致。網上有測試表明,在接近製程下,AMD某U和Apple某U效能都差不多。 之二,別用某U的硬解和某U的軟解比較,你有的他沒有,他有的你沒有。別只看一項跑分。 之三,另一樣大家要攪清楚的,是「效/能」,是個比值,不是速度。當我們說某U效能高,並于等於某U較快。你拿 M1 Pro 和 x86 筆電比,做工作看看,大家都有硬件加速,或大家都沒有硬件加速,工作速度都差不多。 蘋果利害的,是錢多,可以壟斷製程,和對供應鏈的操作世界第一。
@testprivate4398
@testprivate4398 Жыл бұрын
。。这种克制又客观的评论是真的不多了。。
@RD-fp3cy
@RD-fp3cy Жыл бұрын
并不只是生产工艺。 x86内部现在也是risc的了,但是必须要把cisc指令翻译为risc指令,这快是白费电。所以x86耗电绝不会比arm低的。
@vson
@vson Жыл бұрын
@@testprivate4398 沒有很客觀吧 講的都是網上跑分測試 用家根本不在乎跑分 又不是做礦工 上班不需要聽到風扇聲 不需要燙我的大腿 不需要被莫名奇妙的Windows更新 這些體驗不是跑分能講的 最起碼 我上一家公司 技術投票最後選的 是macOS 不是留守Wintel 對科技有點觸覺的 都能感受到 技術要轉移了 轉平台跟轉language 一樣 都是看做決策的技術總監 有沒有眼光
@rz6591
@rz6591 4 ай бұрын
苹果改用m1之后性能大幅提升,而续航增加一倍,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AMD用的台积电,但是要用他的CPU来做手机芯片也够呛吧。
@MaxtheWise
@MaxtheWise 4 ай бұрын
蘋果並沒有壟斷製程,Intel最新的代號Lunar Lake,期望能追上/跟高通X系列晶片的續航力競爭的,現在正要開始上筆電,預計大概年底會看到的Core Ultra 2系列,就是用台積電的第二代3奈米技術做的。驚訝吧??這是歷史里程碑。 不過桌面版不需要考慮續航的,還有筆電上除了Lunar Lake的傳統的高性能也高功耗的系列,就未必完全一口氣找台積電做了。就是說Intel或AMD如果找上台積電,而且要求目前檯面上能大量生產上的最高級製程,台積電不會說NO的
@wwxyz7570
@wwxyz7570 2 жыл бұрын
Arm其實不是純粹的精簡指令集,Armv9的SVE2也非常複雜,已經不算RISC了,其實x86和arm都是混合指令集,RISCV才是新的精簡指令集領軍人。
@童緯強
@童緯強 2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精簡指令集基本無法完成General Purpose Computing,所以ARM需要複雜化。精簡基本沒啥用的。
@j808010
@j808010 2 жыл бұрын
基本上兩者越走越近了,已經不是課本當年的二分法,兩邊的作法都是如果對法有可取的地方就借鑑 對晶片設計來說,最主要的差異已經只剩下decode的階段
@童緯強
@童緯強 2 жыл бұрын
精簡本身就是錯的,是毫無用處的。複雜還是王道。精簡是玩具。
@wwxyz7570
@wwxyz7570 2 жыл бұрын
@@童緯強 精簡可以用pipeline實現,複雜的需要轉換成精簡,再跑pipeline,否則一個週期完成不了複雜指令
@spm0814
@spm0814 Жыл бұрын
RISC/CISC與scaler還是vector無關, 別誤導人. 並不是有了vector ISA就不配當RISC. 還有, RISC-V 一樣有 RV.V指令集. 還有, RISC-V支援 custom instruction. 要說誰跟CISC有串通嫌疑, ARM還不如RISC-V
@user-hd2fi5uy5w
@user-hd2fi5uy5w 2 жыл бұрын
微軟最近推出的那個Dev Kit 2023用的便是ARM架構的window系統電腦,定位是開發人員,32GB ram 512GB硬盤的規格賣599美這逆天性價比,我總覺得這就是微軟自己想把護城河填平的第一步,只要開發人員倒向ARM陣營那邊,其他的也就是時間的問題吧
@timchong8899
@timchong8899 2 жыл бұрын
你说的应该是微软的volterra,很明显微软已经妥协让步给arm架构,也明白arm架构是未来架构的趋势,不得不屈服,与其对着干,不如跟随市场脚步开发新的arm架构Windows的app
@kjyhh
@kjyhh 2 жыл бұрын
@@timchong8899 微软在苹果和谷歌之前就已经有消费级的arm产品(wince/winp)了甚至某些软件还能同时在x86下运行,你说微软"妥协"。微软谢谢你了。😂
@zgssydg
@zgssydg 2 жыл бұрын
@@kjyhh 应该是进军后放弃,然后又进军
@lihzh
@lihzh 2 жыл бұрын
苹果AMD微软高通 群殴 英特尔
@benchouchc7
@benchouchc7 2 жыл бұрын
@@timchong8899 還要等老軟體死光才有可能
@henrygu6149
@henrygu6149 2 жыл бұрын
设计ARM用的Cadence,好像也只能在x86上跑。
@alanai778
@alanai778 2 жыл бұрын
很感动,为您的精彩无私的分享欢欣鼓舞! 我是80后,痴呆长几岁,小时候用过奔腾586和win3.2甚至win me,现在我才了解x86的x,以及蓝色巨人IBM的两个老爹^_^ 再次感谢!
@IochiTu
@IochiTu Жыл бұрын
知道么,3.2只有中国有。当年是为了中国专门开发的汉语版本。
@alanai778
@alanai778 Жыл бұрын
@@IochiTu 我还真不知道,那也太神奇了,毕竟win95才开始全球流行!
@IochiTu
@IochiTu Жыл бұрын
@@alanai778 当年的哪个系统我记得还是要从DOS里面进,还没有直接从硬盘Boot。 而且当年能用的软件很少,尤其是在国内当年几乎没啥可用的。
@alanai778
@alanai778 Жыл бұрын
@@IochiTu 我当时瞎搞把屏保小动画搞出来,很多小星星迎面飞来的那个,小伙伴和老师都惊呆了!可惜我以后没有学电脑,大学里总玩游戏也没有学,错过了好多( ̄▽ ̄)"
@MarkMa1979
@MarkMa1979 3 ай бұрын
看到80286,真的好亲切,那是我用的第一台电脑,OS是DOS 5.0
@cojad
@cojad 2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私心比較想看到RISC V崛起. ARM的鯨吞蠶食估計會持續好個3~5年. ARM在蘋果帶領下效能爆發會很驚人, 高通跟x86/64陣營也會因此加速迭代. 目前來說ARM在各種非電腦的IOT領域, 各種車機, 手機, 無人機, POS等裝備端幾乎是獨佔鱉頭, 未來AI的領域ARM的優勢依然非常明顯. RISC V也快要進入大眾視野了, 隨著授權金免費, 各方資源的持續投入, 應該再不久我們就有機會看到大咖開始採用RISC V晶片來進入商用市場帶起風潮(估計大概也要兩三年後了...) 總之, 三年後處理器陣營的版圖應該會很有趣.
@jerryhuang3565
@jerryhuang3565 2 жыл бұрын
ARM現在在訓練跟應用都很好用,一定是趨勢,但RISC-V會是另一股勢力,只是家用離成形還很模糊,高階運算很可能佔滿以後需要一段時間轉變,X86則希望他消失,各家想開發處理器卻有進入瓶頸的東西,不應該存在世界上。
@mjk7530
@mjk7530 2 жыл бұрын
RISC-V 基礎比不上 x86,速度比不上 ARM,短時間內很難和兩大平台抗衡。
@spring622021
@spring622021 2 жыл бұрын
@@jerryhuang3565 x86不可能消失 arm再強 依然會是x86的天下 沒為什麼 就只是美國國防部選用x86 全美政府機構 科研機構 全是特別版x86 全球依然要圍繞著x86 各式專業專用軟體幾乎圍繞著美國國防部在走 修改閹割一下就能下放民用 不會在多支出成本做arm或其他的 效能還要差不多 美國當然也不傻 有更好的arm或其他為什麼不用 要選有門檻的x86 就是國防安全 還有獨佔 所以也不可能更換
@ngngnghk
@ngngnghk Жыл бұрын
@@spring622021 簡單的說就是美國政府的決定仍然主宰著整個科技界的發展,除非有劃時代的研究發明,否則格局不會有大改變
@spring622021
@spring622021 Жыл бұрын
@@ngngnghk 正確 必盡科技界在怎麼發展 美國政府的需求發包是最肥的單 美國政府一旦採用的東西 也會引響美國陣營這邊各國會採用的東西 特別是與國防安全有關的東西 根本是免費的大廣告 民間的營收雖然高 廣告營銷開店之類成本也高 獲利都沒美國政府發包的單還肥 要經費還能從政府追加需算
@KaLeungYip
@KaLeungYip 2 жыл бұрын
0:24 應該是「通用指令集」先對。 因為IBM System 360推出前,廠會為有關型號的電腦系統推出其專用的「指令集」來令軟件可以在上面運行,但是當時的軟件對「指令集」依賴程度很高,所以先會出現更換電腦要重寫軟件。
@KaLeungYip
@KaLeungYip 2 жыл бұрын
19:34 其實Windows平台對功率控制差不是今天的事,過去如是,未來我想都是。 因為看看Intel CPU版Macbook系列便知道,MacOS的功率控制在Intel CPU上根本大大超越Windows平台。 由Windows 7到Windows 10的功率控制都是這樣差。
@sywaddr11
@sywaddr11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指令集用硬件取代省掉組合語言呢?
@PATroll_knocking
@PATroll_knocking 2 жыл бұрын
x86的護城河確實可怕,各個工程領域的模擬軟體完全是沒法撐過轉向arm的陣痛,要我手算天線跟類比電路還是先別吧
@orbleh3622
@orbleh3622 2 жыл бұрын
这个护城河与微软有相当大关係。微软没有搞出像苹果罗塞塔那样好用的模拟软件,很失败。要不高通+windows,也应该有一定市场。
@orbleh3622
@orbleh3622 2 жыл бұрын
试想苹果没有罗塞塔稳住以前的软件,跟微软没差别。
@sora1943
@sora1943 2 жыл бұрын
Rosetta 名字取的真好,記載上古文明的石板😂😂😂
@andyyeh75
@andyyeh75 4 ай бұрын
單純因為這些軟件公司都是小企業,可沒多的人力開發ARM或是Mac版。或是要有更大量的客戶需求吧。
@roger-xu1mq
@roger-xu1mq 2 жыл бұрын
18:38 不要說前人啦,我有時候就是前天寫的code要我修我都慫😂
@极星北-q1l
@极星北-q1l 3 ай бұрын
屎山代码🤣🤣🤣
@a0970632239
@a097063223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反而覺得未來的趨勢會是基於arm架構的設備,因為現在人講求的是各個電子設備的互聯性,而主導人們使用體驗的是移動裝置,也就是手機,除非之後推出x86架構的手機(同樣的這個產品也會被智能手機的護城河擋在城外),構成完整的x86生態,不然將來應該是arm架構的天下
@alanccw4388
@alanccw4388 2 жыл бұрын
Arm架構現在看起來很強但實際效能完全比不上x86欸 畢竟那個耗電量擺在那裏 很明顯不可能說白白浪費了一堆電但沒有效能 更何況arm看起來很強是因為用上了最新的製程 降功耗跟增加晶體管數量 換然之已經差不多到達物理極限的工藝 能繼續為arm帶來突破的機會可謂微乎其微 除非後續有材料學的大突破 不然這個現象沒法打破的 主要運算工具暫時也不會變成手機 不論m1 m2還有ultra版也相比x86來說太慢了
@jacksonchow
@jacksonchow 2 жыл бұрын
你说的各种移动设备不就是手机么?最多加个Pad?还有啥?
@一一一一-j5q
@一一一一-j5q 2 жыл бұрын
x86 只看過 asus intel inside 手機 後來就不見了 intel 護城河 還有商用伺服器CPU 都採用 移動裝置後面到要雲服務的機器 intel 還是掐住APPLE 不用intel CPU 訂閱服務 大概半條命沒了
@---nj1gr
@---nj1gr 2 жыл бұрын
电脑和手机,永远不可能互相取代,只可能互相渗透。同样的,intel架构和arm架构,只可能互相渗透,不可能互相取代。
@曾鴻儒-c5d
@曾鴻儒-c5d 2 жыл бұрын
互連性不需要改變架構 現在三星跟很多廠商的互連性已經很好了 看看chromebook 生產力工具跟方便性往往要有取捨 觸控的效率跟鍵鼠完全無法比 我更期待目前AMD如果依照這個樣子願意優化核外跟閒置功耗 用手機廠商的模式優化移動平台 會有很大的改善 2in1的使用體驗是比macbook要好的(我用過M1的ipad pro跟M1的Air,後來還是選了目前最強的輕薄本X13 Flow對岸稱幻13) 如果Apple願意把ipad pro 跟macbook 13”整合起來的話 但想想也不太可能 第一是系統要重新為觸控做設計(這點Win11已經做的很好 但仍然有改進空間) 第二是這樣ipad pro就不用賣了
@jerryhuang3565
@jerryhuang3565 2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有用開發板,ARM這塊開發上對比X86便利太多了,可塑性也好很多,尤其是應用,訓練也不差,但除非你的企業都用不到AI運算,要不然無論程序員是否願意改變,時代都會強迫你改變。
@kwankunghkg
@kwankunghkg 2 жыл бұрын
Rpi Pico (US$4) RP2040 (US$1) 40nm dual ARM M0+ 133MHz in maker DIY market .... Risc-V in industrial / automotive market .... ....
@ILoveCiciShan
@ILoveCiciShan Жыл бұрын
这还是看你具体的业务是什么,x86并不缺乏你要的API、库、框架、平台、工具集,相反这方面可能更加完善。
@homenum6887
@homenum6887 Жыл бұрын
@@ILoveCiciShan 現在時代已經相反了,您可能是老一輩的開發人員,可能看到很舊的軟體視野,現在能API、LIB、框架、平台都是以ARM甚至RISC-V為指標發展,如果不能支援ARM的也已經在慢慢式微了,作為軟體開發人員也應該要主動淘汰受限於x86的任何API、LIB、框架、平台,並且不應該繼續使用,不然你以後跨平台的服務將會是很高的成本,而x86市場也正在快速消失當中,ARM或者其他專用晶片都是在快速發展,也慢慢取代x86任何過去存在的地位。
@sanwu9087
@sanwu9087 Жыл бұрын
@@ILoveCiciShan x86主要是在某些工程设备 , 大型设计软件 , arm性能还不够, 但是 ,随着技术发展, 以后差距肯定会越来越小, x86的某些领域并不会是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 主要还是看软件商适配吧, 只有两者都跟进, 才能慢慢撼动x86的统治地位, 不然, 就只会是小众娱乐
@可個性
@可個性 9 ай бұрын
⁠@@sanwu9087會用x86那是因為性能,單純是脫褲子放屁非得在arm上搞幹嘛,以前pc 都嘛x86,今天我3dmax啥的在電腦上的硬件當然是x86啊,幹嘛要折騰自己在arm上搞,要不是某水果大筆一揮,我自己要搞處理器,根本不會有人思考在arm上的可能性
@Home_Runner_Aliens
@Home_Runner_Aliens 2 жыл бұрын
重點根本不在於"指令集的先進或是好壞或是新舊" 根本在於所有現在正在工作的軟硬體"工程師"已經習慣於在x86上開發 這種研發人力上的資源的壟斷和頑固性 才是最重要的最致命的 連Intel都無法撼動 當初 Intel 和 HP 搞過 IA64: Itanium 可謂下一代的Intel旗艦CPU絲毫沒有任何x86包袱 可是就是這個"沒有任何x86包袱" 就意味沒有任何新的工程師和公司願意轉移軟硬體資產到新的平台 舉個例子 很多人以為現在嵌入式硬體是ARM天下 其實真正去看 用8051衍伸的硬體 還占據很大市場 8051最早是1982年推出的 所以真正想討論這個問題 根本就不是製程上 架構上 的問題 你先要去問問 這些已經存在的龐大工程師和已開發公司資產 人家是否要轉移出去 ? 所以凡是違背 工程師市場或是使用者市場的操作 都不會成功
@Marvin-qp1se
@Marvin-qp1se 2 жыл бұрын
這... cross compile 環境架起來不就解決了?
@shmtw
@shmtw 2 жыл бұрын
@@Marvin-qp1se 不是,很多底層的優化用的是Assembly
@chaidasakamato2791
@chaidasakamato2791 2 жыл бұрын
@@Marvin-qp1se 匯編:AM I A JOKE TO YOU?
@Marvin-qp1se
@Marvin-qp1se 2 жыл бұрын
@@shmtw 不是耶,assembly 和原po說的"工程師市場"是兩回事。我研究了一下,Italium 面對的真正問題是它的多核是instruction level parallelism 而不是thread level parallelism,必須靠新的程式設計方式 (類似cuda)和新的compiler 技術才能發揮。主要的困難是重寫和重編。至於assembly 這個說法我是很懷疑啦,是有多少人真的會用、需要用。這裡用的新compiler 技術和架構其實相當複雜,和x86 是概念是不同。結論就是 cross compile 技術不成熟,工程師也需要重學很多東西。自問自答完畢。
@m0003506
@m0003506 Жыл бұрын
@@Marvin-qp1se 這是不是和很多公司還在用COBOL是一樣的道理?
@melkor3225
@melkor3225 Жыл бұрын
ARM是單身公寓,個人使用非常便利 x86是豪宅且高度客製,可以高樓層、大花園、泳池...等自由搭配 兩者差異是物理層面(晶片大小或多少),當你需求大GPU、大RAM、大CPU其中之一時大多選x86
@dickwu1306
@dickwu1306 Жыл бұрын
主要是看「該架構的主導者願意開放多少的工具供廠商使用」。 英特爾在DX33、DX2-66時還可以不用加風扇,且跑一整年軟體不用關機的程度。遺憾的是當時DIY風氣正起,很多人在玩超頻CPU,導致CPU的出廠策略也改變,直接定頻到End User的懸崖邊,除非玩家散熱系統做足,否則超頻後CPU會不穩甚至用一陣子後燒毀。而也在那時候開始,散熱風扇自此發展出三十年的榮景:世界上有多少台可運行的IBM PC就必需至少用上一顆散熱風扇,而且風扇一掛,CPU便跟著燒毀😓⋯⋯直到後來被完善出「水冷方式的散熱系統」(當時在玩超頻者們的一句玩笑話,沒想到有狂熱者當真把它完善設計出來😅) Intel 當時採用CISC(片中所提的x86複雜指令集架構),因為複雜、繁瑣的指令架構製作成積體電路後,耗費功率過高(尤其在大超頻時代,為了更快,搞那個什麼「超x量架構」強硬的塞入更多的電晶體數量,導致功耗提高,於是發燙!)而ARM的精簡指令集RISC架構,執行效率雖高,但嚴謹的架構在 IC 設計上頗為吃力,在推陳出新的世代更迭上顯得遲緩。但現在RISC能出頭天,應該是「IC設計軟體」的完善,經過計算器的輔助設計、偵錯,充分替代了人腦、人工的功勞!👍
@rz6591
@rz6591 4 ай бұрын
不确切
@king20a6
@king20a6 3 ай бұрын
@@dickwu1306 手机的CPU不需要使用散热风扇。电脑的确实是过热了,开机就是接近50°。
@strategicfooyouagencyfirst8197
@strategicfooyouagencyfirst8197 2 жыл бұрын
arm替代不了X86,X86就是因为为了全面才带来这么多冗余,如果arm要成为个人电脑用的CPU,也会迟早变成X86一样冗余。现在arm已经越来越接近CISC,和早年的RISC已经越走越远。
@英杰蔡-w5v
@英杰蔡-w5v Жыл бұрын
Arm core在一顆IC上也是其中的一個IP,實際上應該是破百個IP被集合在一顆IC上,我在業界時一顆影像IC就封了20幾個IP
@一十K
@一十K 3 ай бұрын
X86也在努力小心刪減,x86的冗餘不是為了給個人電腦服務而冗餘,而是歷史業障intel不敢刪而冗餘。
@響き合いは今目覚めてく
@響き合いは今目覚めてく Ай бұрын
macbook的arm不是用的好好的吗
@perori_neko
@perori_neko Ай бұрын
@@響き合いは今目覚めてく 你也知道那是book啊
@螺母
@螺母 23 күн бұрын
arm架构的手机,已经十几年了,也没见冗余😂
@fcg9521
@fcg9521 2 жыл бұрын
确实,说起能效比和续航,X86非常非常有提升空间。windows和x86目前还是以台式机为主的思路,在移动端说是“基本没优化过”也不为过,我们用到的顶多是改装/缩水版的台式机处理器(和软件),和从移动端的低功耗处理器进化来的ARM思路不一样,不过arm并非天然的更干净更高效,而是没有历史包袱哈哈哈
@m00iwi00m
@m00iwi00m 2 жыл бұрын
ARM系統剛出來的時候也是舉著程式小和省記憶體的旗子,到了功能和WINDOWS相當的今天,他還不是變成滿肚子肥油的小胖2 號.🤣
@曾鴻儒-c5d
@曾鴻儒-c5d 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現在AMD的移動平台能耗比並不差 核外也有很大改進 不過核外還是落差M1/M2很多 手機廠做的筆記本明顯優化能力要強於傳統PC廠商 但Win跟AMD/intel如果不脫離這種思維很難改善
@terrywany2k
@terrywany2k 2 жыл бұрын
application轉去arm要的是compiler... compiler支援就可以了... 要不要revamp轉去支持arm最重要的還是看market share....
@黃柏瑋-k8t
@黃柏瑋-k8t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反倒不是 arm 或是x86 的問題 微軟的操作系統實在太拉跨了 不管換到哪種架構 使用者除了續行外得不到質的提升
@rnoro
@rnoro 2 жыл бұрын
簡直說到心坎裡,我一直以來也有這個巨大的疑問,微軟裡想必也有極出色的工程師,但為什麼暈倒系統不管是哪一代都非常拉胯,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
@mathreason
@mathreason 2 жыл бұрын
@@rnoro 微软公司自己的东西,有些部门/组都不care😂
@yinlongfang1105
@yinlongfang1105 2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我现在往Linux+Mac阵营转移
@huangcc72
@huangcc72 2 жыл бұрын
應該說CPU的問題占了一部分, 但大部分是作業系統的關係..
@jonesmin8354
@jonesmin8354 2 жыл бұрын
你能你开发个不拉胯的系统试试
@小風的地表
@小風的地表 Жыл бұрын
很專業的分析。讀書時學了,標準的由來 : 第一種是歷史原因, 第二種是企業之間協議/或政府法規原因。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個改變不了。有良性競爭最好。 普通人最能得益。產品更有改進精神。 x86, ARM 為科技發展,促進大貢獻。 兩個也不被淘汰/ 邊緣化,一起發展良性競爭。最為有利。🎉🎉
@陳奕呈-o7k
@陳奕呈-o7k 2 жыл бұрын
希望林哥能在更仔細的講一講Omniverse
@josephqiu1826
@josephqiu1826 2 жыл бұрын
附议
@lo860525
@lo860525 2 ай бұрын
現在INTEL推行X86s了,會不會又出新片嗎?
@扇风点火
@扇风点火 2 жыл бұрын
你這講得真好.20分講完CPU歷史.是我YT看過最精準易懂的.牛逼阿
@nfsking2
@nfsking2 2 жыл бұрын
别忘了Intel当年也有ARM处理器,xScale当年在Windows Mobile机器上性能算同级别比较强的,只不过后来卖给了Marvell。
@不入-h1g
@不入-h1g Жыл бұрын
第一個將 ARM 商業化的好像是 Digital,芯片編號為 R7500 ,因為不成功,後來被 Intel 收購,推出 StrongArm SA1100 系列,獲得很大的成功,xScale 好像是 Intel 第二還是第三代的ARM 系列產品!
@orbleh3622
@orbleh3622 2 жыл бұрын
aosp 适配risc-v也进行中,一段时间后出现risc-v手机,用户感觉不到区别(这是必要条件),这种手机必然就会流行起来。以后真有某些头铁的企业像苹果一样为桌面电脑做risc-v的cpu,例如华为、阿里。毕竟在linux这种开源系统下,换一个架构没有从头开始的难度。intel注定影响力越来越低。
@shixiongzhi
@shixiongzhi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rm4pz4sd7g 那么做个思想实验,你觉得一个可以触摸的显示器要什么架构? 现在越来越多的计算已经开始在云端完成,以后的手机、电脑等就是一个信号接收终端,用什么指令集都不影响,只要满足收发顺畅和省电
@orbleh3622
@orbleh3622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rm4pz4sd7g 以后难说risc-v的标准化组织,会不断制定出不同层次标准,就像arm也会不断做增强,什么a8、a9……a73……
@Viewtiful_Joey
@Viewtiful_Joey Жыл бұрын
槽点太多,当新的技术出现时如果x86需要升级硬件才能支持,那RISC就不需要升级硬件了?那Arm指令集从最早的v1到现在的v9到底都在升级什么?另外Arm也有Neon和SVE这类指令集来对标AVX,IBM则有AltiVec,而不是说只需要改改软件就OK了。人家论文都说了,决定性能的是微架构和工艺,和指令集无关,ARM和x86或者其他的,无论谁替都不会有任何区别,能够产生区别的只会是厂商的微架构的设计功底和工艺的先进性。
@Quetalocatl
@Quetalocatl 2 жыл бұрын
解釋得不錯,但我覺得arm比x86還有一個弱點。精簡指令集的擴充性肯定沒有x86高,就比如avx用arm做出來肯定沒有x86快,例如要配合流水線就一樣有等待指令的情況。關於流水線這件事,x86還有hyper threads,引申出來還有io的問題。因為真實應該好多時間都在等io,精簡指令集的優勢就變得不那麼明顯了。
@wwxyz7570
@wwxyz7570 2 жыл бұрын
你這個算臆想,armv9的sve2對標的是avx512,超級計算機排名第二。
@00yy62
@00yy62 Жыл бұрын
@@wwxyz7570 第二名的Fuguku相比第三名LUMI多了1.45倍的算力,但功耗增加了5倍
@wwxyz7570
@wwxyz7570 Жыл бұрын
@@00yy62 CPU超算編程更簡單
@joehsiao6224
@joehsiao6224 2 жыл бұрын
訂閱了 I黑來挑2個骨頭 Intel之前沒偷懶,是因爲x86較難進步?跟arm比可能是,但AMD反撲用的也是x86啊 Intel的roadmap...
@MarcusMaoTWN
@MarcusMaoTWN 2 жыл бұрын
x86曾經進入手機市場,asus華碩還有出過x86的手機atom處理器,英特爾曾經補助手機廠商如果願意使用還給予高額補貼。只是後來徹底失敗,手機耗電又lag,就宣布退出手機市場了。
@MrYungilike
@MrYungilike 2 жыл бұрын
那些年参加过intel idf的人都了解过,尤其201x的Intel IDF,Mobile总裁一年一换,各种开发者项目年年搞,即使华硕配合搞了一堆玩意,什么zen phone,也没搞掉qualcomm…
@spm0814
@spm0814 Жыл бұрын
那只是ASUS的一箱情願. Intel 沒有從根本上來支援, 所以ASUS這場仗是打不贏的. 電腦用的CPU跟手機用的有很多差異, 硬搬過來用是差很多的. 就像Benz要發摩拖車, 引撉都不改, 直接拿來裝在摩拖車上, 很難成功的. BMW跟Honda人家用在汽車跟用在機車上的引擎絕對不可能一樣的.
@0204390
@0204390 Жыл бұрын
@@spm0814ㄍ
@andyyeh75
@andyyeh75 4 ай бұрын
Asus當初只是手機界的小白。只有出一些不成氣候的PadPhone or PhonePad。是靠Intel與低價策略衝出了銷量,與培養了不少手機人才。後來才有zenphone(Qcom),以及現在的ROG Phone還算不錯的市占。
@鹏歌
@鹏歌 2 жыл бұрын
你好up主,我有點關於電腦手機各種電子產品的,特殊想法,可能是未來的一款硬件(之前完全沒有出現過)可能是顛覆性的《data bar》是我給它的名字,如果可以我們可以聊聊
@阿才-f1x
@阿才-f1x 2 ай бұрын
完蛋lunar lake出來 發現X Elite是小丑 代碼人還是搞AI吧 別碰硬體了
@hardyhuang561
@hardyhuang561 2 жыл бұрын
ARM架構的存在,整套還包含軟件生態,進一步才是現在高度的可塑性,導致這塊連Nvidia都下不少功夫在加入整合,很多人會說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還有不少x86,那只是時間下必然會轉變的問題,5年前你說ARM能做PC晶片,全世界超過90%的資訊人都會笑你無知,現在微軟與APPLE都不停手,那肯定是必然的發展。 只是現在比較老一輩工程師,思路都還在X86的邏輯,他們也只會X86的編成方式
@松田俊平-i8f
@松田俊平-i8f 2 жыл бұрын
對影片末段發表一點看法 微軟大費周章在開闢戰線建立一個arm生態圈,對它一點好處都沒有 從事實上來看,微軟就只負責讓windows能在arm上面執行,剩下的都是其他軟體廠的事 解讀來看,頂多就是做做樣子多一點跟intel談判的籌碼 關於x86的指令包袱,別說32位元了,連8086時代的指令都必須保留 一些傳統製造業使用的工業電腦上,一堆軟體都是windows32位元軟體 x86能夠擴張到今日,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來自於強大的軟體相容性,所以專業軟體x86遷移到arm,可以說是不可能發生 功耗的問題有一個部分要補充,低功耗其實不是只有製程領先的結果 更大一部份是,每種作業系統下的電源管理機制,以wintel這邊來看就是ACPI intel當代的10nm製程,已經足以單靠調整微架構就可以在能耗比上與台積電5nm的M1 MAX一決高下 這部分在極客灣的頻道有做過相關測試 但在windows作業系統下,功耗表現就顯得拉垮許多 倒是蘋果系統下,功耗控制的就不錯 我曾經試過,同一套配置跑黑蘋果跟windows,兩者待機功耗就差了超過一半 手機的部分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換成apple自家處理器跑安卓,亦或其他arm陣營處理器跑ios,功耗也不會好看到哪去 蘋果換上自家M1能有出色的續航表現,很大一部份原因是處理器跟作業系統都是自家掌握,整合性也高,當然能做到出色的功耗控制 所以x86陣營如果要增強功耗表現,這還需要微軟的配合 最後是蘋果瓜分PC市佔率問題 其實現在會買蘋果PC的用戶很明顯增長一部份是來自於影片創作者 反而是生活跟x86軟體高度綁在一起的用戶流失掉了(在下我是其中之一) intel跟AMD當然不是傻傻的等著挨打 他們自然也清楚這件事,所以12代intel移動平台內顯多了專用的解碼單元 用12代處理器在共通的剪輯軟體上處理影片轉碼,表現已經和m1系列處理器接近了 而蘋果這邊有個劣勢是,不但軟體生態比起windows要小的許多,而且只支援自家生態有的軟體所使用的特殊編碼格式 gpu生態比起windows陣營生態更是小蝦米與大鯨魚的差別 wintel一方就沒有這類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wintel也把專業影片剪輯渲染的需求顧好,apple可能會連最大宗的影片創作者客群都會流失 再加上apple的做法是把低功耗的手機處理器塞進桌上型pc平台 這和需要高效能的桌上型甚至資料中心處理器完全是截然不同的需求 因為高端的桌上型或資料中心處理器功耗通常不是優先考量,通常為了提高管線效率而加上同時多執行緒,這很大程度會增加研發和驗證成本 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去研發那樣高效能的微架構,那個成本未必是年出貨2億支iphone跟數千萬台ipad可以攤平的
@jameszhao8090
@jameszhao8090 3 ай бұрын
讲的真好。既有理论,又有历史。
@MriWRZ
@MriWRZ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Apple M1的性能紅利都建構在SoC上, 不是ARM還是x86的問題, 看看那精美的M2, 跟x86一樣開始擠牙膏了
@haha-eg8fj
@haha-eg8fj 2 жыл бұрын
還不是因為x86不能打。我M1最低配置8G內存,瀏覽器長年開著99個以上的tab,啥事都沒有。用x86真的無法想像。
@wangchi197
@wangchi197 2 жыл бұрын
​@@haha-eg8fj 什么时候X86相同价格堆料也堆不过的时候再说,你买苹果的钱我可以轻松32G内存了
@haha-eg8fj
@haha-eg8fj 2 жыл бұрын
@@wangchi197 轻松32G内存又怎么样?电脑发热你就受不了,你还要上水冷吗?再说内存降价也就最近的事。
@spm0814
@spm0814 Жыл бұрын
Apple不是在擠牙膏,是內心還在糾結,到底要不要真的放棄X86 還有,擠牙膏的是Intel,不是X86, 別亂冤枉人 以前沒得選,現在有AMD with tsmc 5nm。 如果Apple silicon 真的萬事OK,iMac27跟MAC pro也不會拖更。
@kayw4746
@kayw4746 4 ай бұрын
msft應該也看到了arm或risc的前景,所以才會不斷嘗試開發arm版吧。 有沒有可能,將來硬體運算速度夠快,可以不消耗額外電量的情況下,在arm上90%還原x86的軟體呢?如果能做到,那麼x86的歷史優勢將會蕩然無存。
@极星北-q1l
@极星北-q1l 3 ай бұрын
其实底层极度相似,只想侧重点不同,微软掌握更多底层专利,这是无法避开的,不管怎么变,微软都稳坐钓鱼台。😄😄😄
@jun5162
@jun5162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清晰的講解,很少有人提到大白拒絕喬布斯,我認為這才是一切的根源,很贊同您的解釋。我是做硬體的,希望Intel能贏,但是感覺他已經江河日下了⋯路線圖只是個路線圖吧⋯別太當真⋯不過現在美國政策傾斜,台積電也跑去建兩個場了,Morri也不是吃素的。
@xiaoyuzhu9118
@xiaoyuzhu9118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在用的MacbookAir2017版,就是X86的CPU,续航比安装Windows长一倍以上。Mac的软件环境比较干净,Win则是不时弹窗广告,某名来源。很多软件同时有Mac版,比如WPS解决办公需求,还将word、Excel、PPT等整合到了一起。华为AMD的Win10本仅作为应急的备用,防备某个应用尽有win版,目前还真不多。
@swale3458
@swale3458 2 жыл бұрын
舉個實例,我用 i9-12代 CPU,架一台VM,在上運行 20 個 Windows 10 給 20 位員工在家工作。 你試試用"聲稱"打敗了 i9 的 M1 Pro,架個VM,行 20 個 MacOS 試試?應該就會明白什麼是廣告中的取巧了~
@mackliu1784
@mackliu1784 3 ай бұрын
13、14 代縮缸翻車囉 wwwww
@gavind4992
@gavind4992 Жыл бұрын
真还给我听懂了不少,优秀真优秀,讲的透彻,听的舒爽
@junh5053
@junh5053 2 жыл бұрын
ARM陣營如果是蘋果領軍就沒有可能取代X86,系統封閉性和自由度的問題。
@aarthas2263
@aarthas2263 2 жыл бұрын
ARM已经伸手服务器领域了
@junh5053
@junh5053 2 жыл бұрын
那不是什麼領域的問題。 以Apple這種底層封閉及排他性,哪個重量級專業軟體只想建構在Apple生態系就是自己討苦吃;但反過來Apple只要不像今天一樣整合出自己的特色和生態系統,那要被取代是分分鐘的事,像當年的Nokia和Motorola一樣,那時ARM和X86之爭就又寫下一篇章了。 至於服務器領域,那是個用戶更少,客戶本身可投入資源更多,需要更多客制化,更需要穩定的領域,已經架構好的X86優勢更難被取代。
@junh5053
@junh5053 2 жыл бұрын
順便嘴一下微軟。 如果微軟放棄Windows ARM我才是一點都不意外,除了現在微軟對Windows ARM的那種尿性,根本就是高通在主導之外,之前放棄Windows Phone/Pocket PC等等都是歷歷在目。一個根本原因:Windows X86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這樣的系統天生就有整合不易的問題,容易在某方面被封閉系統競爭者取代,但卻極不易被完全取代,而且有相容的基礎,很快又會再站起來。
@tourinworld
@tourinworld 2 жыл бұрын
@@aarthas2263 伸了五六年了,还没出啥成果,估计服务器arm比x86还耗电,一点优势也没有
@spring622021
@spring622021 2 жыл бұрын
@@junh5053 很正常嘛 微軟搞arm 估計只是給客戶跟股東一個交代而已 順便做點技術積累 因為 微軟光是x86就躺著數鈔票 專心弄arm 就直接會出現兩個競爭對手 蘋果與android系統 何必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不如繼續將x86的牆繼續堆高
@williamwang8603
@williamwang8603 Жыл бұрын
感谢科普。但是有个疑问,为什么现在 arm 比 X86 的能耗比强这么多。。。。关于能耗,该视频只在 11:25 处提到了,说能耗比跟指令架构关系不大,跟制程以及操作系统关系更大,但是现在 arm 和 X86 的制程工艺是一样的,为啥 X86 动辄三四十瓦,苹果的 M 芯片才十几瓦/几瓦。
@AtomLiLiu
@AtomLiLiu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觉得Apple的M1能耗优势主要来自于SOC,ARM架构并不是主要的
@tsoyunwang2000
@tsoyunwang2000 2 жыл бұрын
但蘋果SoC通常都是ARM架構
@andyyeh75
@andyyeh75 4 ай бұрын
他講的是周邊的IP, GPU, PMIC, ISP, NPU,PCH等等部分
@oliiz7165
@oliiz7165 Жыл бұрын
windows 11出了arm版,可以說windows 11通吃x86與arm架構,特別是小米那台xiaomi book s 12.4,使用arm架構跑win 11 on arm,帶著windows平板上山下海超方便啊~
@hysankwan5562
@hysankwan5562 Жыл бұрын
ARM 是新潮流,各廠家可自行開發自己的處理器,在運算速度,省電效能都在提升。反觀 x86都要扣在intel amd的開發進度,一直沒有突破性發展。arm cpu 對Microsoft 亦有幫助,可以更快進一步提升速度及向手提裝置方面有更好發展,是在x86時代好難做到的。
@mattlai443
@mattlai443 Жыл бұрын
你連舊兩代的cpu也榨不盡, 講什麼突破
@shng99
@shng99 2 ай бұрын
7:23 其實上世紀80年代尾-90年代初,RISC處理器市佔最大的是Sun Micro的SPARC,這裏漏掉了
@fernvenue
@fernvenue 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就像之前電動汽車覆滅史那期講的電車和油車, 只有誰在特定時代的占比大過誰, 從來沒有誰取代誰.
@gshen1985
@gshen1985 2 жыл бұрын
苹果电脑在1994年就使用了RISC指令集芯片powerpc,但是由于当年制成工艺,芯片发热量大,所以被抛弃了。后来苹果从intel换回到arm可以说是回归本初。
@sam_0090
@sam_0090 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做粗暴的方法就像任天堂以前做遊戲機那樣 直接兩個晶片下去 所有軟體都兼容🤣 不知道市場上會不會真有廠商做這類的變態產品 話說switch 也是arm架構的 這是不是代表移植到switch上的遊戲 有朝一日也能移植到手機 甚至手機性能再更進步的話 遊戲效果還能更超越switch 🤔
@jks15satoshi
@jks15satoshi 2 жыл бұрын
PS2 当年也是这种打法,直接塞一个 PS1 芯片强行向下兼容。不过个人电脑毕竟不是游戏主机,对通用性的要求比游戏主机要高很多,游戏主机厂商可以要求游戏开发商尽可能适配这种架构,但在个人电脑领域这么做很不现实,所以这么干就没什么价值了。
@user-hd2fi5uy5w
@user-hd2fi5uy5w 2 жыл бұрын
敢做出來的人肯定會收到東半球最強法律務部任天堂的天價索償吧
@zx920015
@zx920015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hd2fi5uy5w 我想看東半球最強法律部vs西半球最強法律部的交戰 看看誰是北半球最強法律部XD
@xtacotimex
@xtacotimex 2 жыл бұрын
M 系列 Mac 上現在有 WiiU 模擬器能跑曠野之息了,只是還有待優化
@rekrap1978
@rekrap1978 2 жыл бұрын
NDS那個是兩個arm晶片,PS2/PS3前期也搞過,疊床架屋的結構。
@嘿嘿嘿-z1v
@嘿嘿嘿-z1v 4 ай бұрын
很期待, 高通ARM CPU加油, 這集簡直是計算機概論內容^_^
@wangwangla
@wangwangla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個人電腦還是X86/筆記型電腦跟手機等移動設備就是ARM架構。說不定哪一天有人可以寫一個程式融合成為ARMX86 那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Mike-qs3qq
@Mike-qs3qq 2 жыл бұрын
就類似蘋果的Rosseta嗎
@bravexample
@bravexample 2 жыл бұрын
等待電神下凡
@chi1dg0r
@chi1dg0r 2 жыл бұрын
有一種說法是ARM也有慢慢走向RISC了,如果Intel/AMD能放開一點,讓兩者設計趨向一致,對整個產業來說都是好的。 另外,影片也有提到一些點:演算法和AI。現在已經玩到要自研晶片了配合演算法了。是不是應該換個思路,讓x86走進定製領域而不是逼它們用通用晶片? 那其實x86可以學ARM開放授權,讓特定領域去想用ARM還是x86有更好的契合度,這樣儘管鴻溝填平了,x86還會繼續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 歷史優勢也可以用另一個角度體現出來的,例如儘管Nokia已經退出消費市場,但人家在通訊領域的積累,讓它還是爽爽賺專利費,5G甚至未來的6G也從未缺席。 不過還是影片說的,x86放不放得開歷史優勢,還是抱着老祖宗的遺產一起送進坟墓?
@bravexample
@bravexample 2 жыл бұрын
@@chi1dg0r 呃…… 什麼是ARM慢慢走向RISC……
@macardiempham4944
@macardiempham4944 2 жыл бұрын
@@bravexample 他可能指cisc
@peterlu4884
@peterlu4884 2 жыл бұрын
太厲害了,同樣在科技產業做軟體工程師,但對硬體及半導體產業不是這麼理解,這部深入淺出的影片看得實在是過癮
@爱轮回
@爱轮回 2 жыл бұрын
9
@mattlai443
@mattlai443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那不叫科技業
@Haroiii_Games
@Haroiii_Games 2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是覺得拉,現在不做什麼時候做,100年 200年後? 要馬就是現在趕緊動工,直接領著Arm進軍最好,對程式設計師也好,要什麼拿什麼,跟吃自助一樣
@午马-o3f
@午马-o3f 2 жыл бұрын
PC的最初定义是个人运算电脑,手机这种ARM最初定位是网络终端,出发点不同,发展历史自然不同。
@Marvin-qp1se
@Marvin-qp1se 2 жыл бұрын
對啊,記得 ARM 文件開宗明義就說了,它的目標就是節能。現在一堆人希望它取代 x86, 那先想想一個問題,Intel 當年想打下行動領域,也是重新設計架構,而微架構-指令集-硬體是環環相扣的,並不是你具有單一方面的專長就能保證設計出最強核心。要打倒 x86,還是期待 RISC-V 多一點。
@有沒有刺刺的
@有沒有刺刺的 2 жыл бұрын
主要是沒有大眾都能接受的操作統,Linux操作不便,蘋果太過封閉兼容性又很差....
@jacobyu5050
@jacobyu5050 Жыл бұрын
说的真好,希望以后关键概念给个英文,不止是多一个单词,以后这个重要的概念我就能听懂了
@逢坂大河-y8w
@逢坂大河-y8w 2 ай бұрын
现在的lunar lake很好的证实了x86也能有arm架构的功耗
@he00872297
@he00872297 3 ай бұрын
可以預見未來很多東西都會由AI輔助完成....但相比X86架構的複雜指令集....ARM的精簡指令集會不會比較方便做AI訓練呢?訓練的過程說白了就是一步一步的去試錯...
@ArisHuang-m5h
@ArisHuang-m5h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歷史與流程都講得很足很棒。ARM M1很好用...至少我在AI領域跟寫程式,現在用得還不錯,一般人最容易接觸的是算圖吧! DiffusionBee,用下去就知道,他比1070 2060還快...MPS讓小小晶片發揮極致的表現,Sportify都換M1裝備,提升建置程式速度,所以,ARM我想會是未來趨勢。尤其未來AI編寫程式會漸漸成為主流,這些歷史包袱帶來的困擾就會迎刃而解,而不會用AI產程式的工程師,自然也會被淘汰掉。
@nabinomakaron
@nabinomakaron 2 жыл бұрын
原生開發ML/DL還是會以x86架構為主,而且你應該是直接用開源模型去生成,而非自定義訓練集去生成模型,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工序,否則Stable Diffusion背後是幾十億張圖片,ARM M1的訓練成本絕對不可能比N卡低。 再來就是現在直接掛colab也可以訓練,看訓練資料的大小選擇,除非大到誇張,或是二維設的非常高,導致訓練時間過長而斷線,否則用ARM真的不是首選。 我自己是用3080TI練模型,依我做AI這塊5年的經驗,我絕對不會用ARM訓練。 然後AI取代軟體工程師前,先想想世界上有多少人會先失業,我是不認為AI在近20年內做得到,尤其在已開發數十年的軟體下,重點也是維運而不是開發,就算要開發也是針對原生程式進行擴充,這在AI基本上是完全沒有優勢。 AI生圖跟AI生程式也是基於完全不同的架構而去產生的,就像Stable Diffusion的原理如果套用在AI產程式上,那每個人的程式就等於是從每個訓練資料中擷取出來run一次看有沒有bug,這樣會極有可能造成未來無法擴充。所以AI寫程式勢必要開發一個非卷積網路的演算法才有可能做到。 以上個人在AI中鑽研的一些淺見。
@ArisHuang-m5h
@ArisHuang-m5h 2 жыл бұрын
@@nabinomakaron 你的說的是training 跟inference應用問題吧,你習慣的接觸面應該是cuda,但是你別忘了asic可以利用arm,只要你有機會長時間在不依賴nv的大公司應該就會知道實際趨勢,例如google。 再者兩者訓練後,公司一定會算每瓦性能,兩邊真的天差地別,最大難點還是軟體工程師有沒有突破能力 至ai寫程式其實五年前就有,但我到一千多人傳統軟體小公司推廣,都是工程師抵制,我發現真的兩個世界,是都不看新聞嗎? 很多公司都會發研究與實作,讓ai寫ai都用一陣子了。 另外ai寫程式這東西背後架構還是工程師,但是不用重新造輪子,tdd bdd簡化不少,真覺得未來大企業台面化的時候,你就會看到一波收割,現在我在講真的也很懶得說。
@SEXYR18NICE
@SEXYR18NICE 2 жыл бұрын
2021GTC,NVIDIA已經在推廣 ARM+他家GPU,但應用早在四年前有耳聞,已經商用到低階商品化都會有時間差
@nabinomakaron
@nabinomakaron 2 жыл бұрын
@@ArisHuang-m5h google不是用nv系列GPU進行training嗎? 有什麼新聞稿依據? AI寫程式真的不用多說,如果真的有那個價值,現在不會需要我們那麼多軟體工程師。另外你所說的不用重新造輪子,我認為這是在框架的應用上,而非使用AI進行編寫的架構上,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使用途徑。 我是認為你可以去參考北美許多軟體工程師對AI編程的看法,我相信這些工程師的經歷及能力應該都遠超過我們,目前我是幾乎沒有看到幾個對AI編程有十成信心,且認為會對大多數工程師進行一波收割的看法。我是滿想知道你會有這些看法是來自於哪些新聞稿或是哪些AI工程師所發表的研究論文。
@nabinomakaron
@nabinomakaron 2 жыл бұрын
@@ArisHuang-m5h 我查了一下,你的資料來源是不是ARM AIoT應用工程總間 徐達勇先生引用Google Tensorflow大神 Pete Warden的定義? 但我只有找到Pete Warden所述的定義,並沒有找到明確指出google使用ARM進行training趨勢的說明。
@weiwei437
@weiwei437 2 жыл бұрын
讲得确实通俗易懂,请讲一集关于RISC-V 的视频,有没有机会挑战Arm?
@upmuxin
@upmuxin 2 жыл бұрын
M系列芯片里面加了一个x86内存控制器,所以rosetta2异常丝滑...纯纯科技与狠活 碳基生物很难想出来
@大哉乾元無終始
@大哉乾元無終始 2 жыл бұрын
🤣 有沒有一種可能:蘋果那邊有智能AI在調校
@天罡
@天罡 4 ай бұрын
執行程序的時候不一定只有加減乘除,其他算法也有呀,還有一些特殊的算法,因為都不是數字,比如中國象棋,在一個局面下走哪個更優,這些是怎麼算的?
@linnick2865
@linnick2865 2 жыл бұрын
以目前X86的軟體數量之巨之廣之深,你覺得他有一點點可能會死嗎..打個比方來說 市面上各種號稱更好更快的 O.S Office軟體...哪款成功取代過微軟了?微軟躺著數鈔票數了幾十年了...
@Home_Runner_Aliens
@Home_Runner_Aliens 2 жыл бұрын
你看得很清楚
@siamchen
@siamchen Жыл бұрын
当年考计算机四级的时候最后的论述题二选一我答的就是精简指令集和复杂指令集的区别,一晃25年了。很多行业发展最终都是围绕着几个基础问题。
@eveanqin
@eveanqin 2 жыл бұрын
ARM真正的敌人应该是RISC-V,x86没死,ARM可能就先死在RISC-V的手下啦。说到功耗,其实是OS和SoC的问题,和架构没有半毛钱关系。说到矩阵运算和延展性,Intel和AMD都在整合GPU,整合FPGA。现在这些虽然是ARM的卖点,但以后可能会变成无法突破的痛处。nVidia和ARM的结合可以形成互补,可惜黄了。
@sunaley
@sunaley Жыл бұрын
有些流體力學,有線元素分析程式是用 F95 甚至 F77 寫的(fortran 程式,當年寫程式是用卡片打孔的),到今天 2023 還在運作中。。。
@許明陽
@許明陽 2 жыл бұрын
我的感覺是軟件逐步走向雲端,終端PC慢慢以GPU為重(渲染為主)作業,搞不好未來勝利者不是CPU商。
@bin0318
@bin0318 2 жыл бұрын
不就是現在的伺服器狀態嗎,雲端還是要靠CPU,也是兩大廠商最注重的戰場阿,伺服器的利潤遠大於個人電腦部分的利潤不是嗎,怎麼勝利者不可能會是CPU廠商呢,雖然NV也在涉略伺服器市場了
@許明陽
@許明陽 2 жыл бұрын
@@bin0318 因為雲端基本上已經有一大軟體層,使用者是感覺不出底層硬體差異,底層用哪家CPU反而不重要,目前趨勢,整個雲要有CIPU,CPU,GPU,NPU,等組成,未來CPU商的利潤未必變好,而終端使用者反而畫質越來越好,渲染工作越來越重,GPU未來可能還勝過CPU。(有裝過顯卡就會發現,實際使用上CPU使用率超低,負荷幾乎在GPU上。)
@nabinomakaron
@nabinomakaron 2 жыл бұрын
CPU的利潤只能靠騙PC消費者(買了用不到)以及伺服器需求。 依我們部屬台灣ISP的承載網,CPU都是用非常頂級而且還時常跑到80~90%,反觀伺服器是幾乎不用GPU這東西,所以未來GPU市場一定是個人PC以及雲端計算中心。
@waspec
@waspec 2 жыл бұрын
林哥林哥,特别喜欢你的视频,能不能请你讲一讲什么是“算法工程师”?还有,leetcode的算法和“算法工程师”搞的算法是一回事吗?(或者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谢谢啦!你的视频质量高,就信你。
@zuoluoq
@zuoluoq 4 ай бұрын
力扣就是面試八股文
@simonchiu3938
@simonchiu3938 2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覺得功耗限制很難優化。原因是至今cpu任務安排上都沒能用上ai而是還在用很簡單的安排算法是因為每一條cpu指令都是微秒級別的在運行,根本就沒有時間給ai去算和預測,離開了ai預測的話再厲害的算法也很難達到“精準”(而快速)的地步了,因爲一個算法再怎麽彈性的安排都不可能預測到接下來的任務量和需要的功耗(或者說根本不是預測只是更有效的安排)。結論就是功耗限制就是治標不治本,複雜指令集劣勢還在,x86的回光返照,等多個幾年arm把棺材做好了,x86就得乖乖躺進去了。除非奇跡發生,比如説x86續航200小時arm續航300小時這樣的跨張地步,製程突破到這點劣勢的能耗對比根本不值一提,還要在arm取代x86之前發生才能起死回生。
@jimmyyang1227
@jimmyyang1227 Жыл бұрын
1微秒很长,可以跑几千条指令。
@DDjadure
@DDjadure Жыл бұрын
Intel 製程演進停滯跟ISA沒關係 那段有點誤導不是ic design or semiconductor background 的人惹
@森永真田美
@森永真田美 2 жыл бұрын
X86就算SoC跟大小核也無法做到ARM這種優化,他有太多歷史包袱
@spm0814
@spm0814 Жыл бұрын
X86正是包袱一直揹,不亂扔,所以才能一直累積用戶。 包袱雖然重,但裡面若有值錢東西,該揹還是得揹。
@森永真田美
@森永真田美 Жыл бұрын
@@spm0814 我想大多軟體工程師都有個共識,在INTEL以前完全不前進的六七年,對比高通還有聯發科跟APPLE相互競爭。 如果為了自己軟體的未來與活泉,一定要拋棄X86
@spm0814
@spm0814 Жыл бұрын
@@森永真田美 . 每個40歲以上的工程師, 年輕時都被WinTel荼毒過, 所以一接觸到Apple, 很容易被電到, 很容易中毒, 我也不例外. 當了多年果粉, 愈當愈不對勁. 以前接受蘋果東西貴, 是因為其品質穩定, 想說可以長久用下去, 一勞永逸. 可是時間一久, 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MacOS也好, iOS也好,一年一改.而且, 新的OS不能跑舊的APP, 舊的OS不能跑新的APP. 每次新版OS出來都要糾結好久, 到底要不要升級? 不升, App Store的東西不能下, 它會要你OS更到最近. 升了, 舊APP可能不能跑,要升級. 若廠商都讓APP免費升級, 還勉強接受.但常常APP升級是要錢的. 明明我當初是買斷的, 為啥每隔一段時間又要另外付費? 只租不賣就請明講, 別用這種奧步. 更慘的, 本來用的好好的, APP一更新,BUG一堆, 能跑變不能跑.還有更慘的, 廠商倒了, 沒得更新了. Apple還會把過期APP的icon藏起來, 你沒看到就忘了曾買過這個APP. 這些都是WinTel系統不會發生的事. 揹著大包袱當然跑不快, 但消費者的一部分是被包在包袱裡的.如果Apple滿腦子只為自己著想, 抛棄這抛棄那, 消費者最後就只好抛棄Apple. 總不能老是單方面被你抛棄吧?
@森永真田美
@森永真田美 Жыл бұрын
@@spm0814 你講的,並不是ARM跟X86的問題,快醒醒
@spm0814
@spm0814 Жыл бұрын
@@森永真田美 所以呢? 講點有內容的好麼? 我哪句話說這是X86跟ARM的問題了? 我講的是包袱, 看不懂麼?
@PeroGarlicChives
@PeroGarlicChives 2 жыл бұрын
連3DMARK在windows on arm還要特殊版和特定測項才能跑~~取代X86還有得等哩~~
@bailee2899
@bailee2899 2 ай бұрын
现在intel发布lunar lake后好像ARM要死了
@ivanhuang4235
@ivanhuang4235 Жыл бұрын
林哥可以找时间讲一下国产芯片的发展吗?现在中国龙芯也在做自己的指令集架构了,能有戏吗?
@sail
@sail 2 жыл бұрын
相容性才是x86的優點跟包袱
@jerrychen6555
@jerrychen6555 2 жыл бұрын
這影片的內容,質量非常高,支持。
@bamboogrill6609
@bamboogrill6609 Жыл бұрын
辛苦了博主,被科普了 过瘾了! 谢谢。求个建议 最近想入一个二手t470s来玩linux,请问有必要吗?还是直接入macbookair m2来赌未来
@wusimon
@wusimon Жыл бұрын
老哥您的視頻真是深入淺出,關注了!
@goltrainzhang6802
@goltrainzhang6802 2 ай бұрын
现在的新闻是基辛格和苏妈都已经见面,要联手拯救X86生态。UP主是有洞察力的。
@徐志達
@徐志達 2 жыл бұрын
你認為intel在2022年還停在Intel 7製程時,能够在兩年後直接跳到Intel 2世代製程嗎?
@limitroche4200
@limitroche4200 2 жыл бұрын
intel能搞定euv还是可以实现的 毕竟是一个用着duv光刻机 拿193nm光线加上四重曝光技术搞出超越台积电7nm制程的厂家 技术实力堪称恐怖 按intel的公报 14代酷睿就是euv试水的产品了 大概率是不会出什么幺蛾子的
@gwsgeorgelee
@gwsgeorgelee 2 жыл бұрын
RISC/CISC定義會跟隨技術進步.....會有變化.... 現有既RISC比較30年前chips未必係risc.....哈..... 不過肯定係....同一時間下......risc structure只可做有限工作.......excel macro都run唔到.....幾快幾慳電又有咩意義?!...
@johnw2799
@johnw2799 Жыл бұрын
好久没来留言了。你说的真没错。三月一波gpt和刚刚五月的bert都可以在cloud布置。只是aws, azure还是gcloud的区别。都在天上借着ai跑了,啥架构就值一根毛。ps, bert直接生成去colab跑,cpu和gpu都省了。那么问题来了,硬件钱出来了,干啥好呢?
@spice1505
@spice1505 2 жыл бұрын
说的真好,就是有点啰嗦哈哈,UP主加油,下次精简点23分钟太长了,祝好。
@sg-rt6xv
@sg-rt6xv Жыл бұрын
1:24到2:21没听懂,汇编语言不就是直接驱动硬件的吗?然后才有了高级语言,c什么的。然后再是什么模块化可视化vb之类的吗?指令集。。。。没联系到一起。。。没听懂。
@rickkao3254
@rickkao3254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是基于消费品来看,ARM替代X86的可能性高吗,工业软件的受众较小,我想苹果也从未把这类客户作为TA,他瞄准的是普通消费者。看上去已经具备这个条件了?
@yaoorange7914
@yaoorange7914 Жыл бұрын
13:47提到的,X86和Arm在制程难度方面真的有差吗?底层的制程不都是MOS管吗?个人认为Intel制程的落后应该是公司foundry 14nm+++++本身的问题,跟X86架构关系不大。比如说AMD用台积电,制程就比Intel领先啊
@天罡
@天罡 4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電腦可以下載免安裝版軟件運行,ARM不知道可以不,主要安卓上無論是可執行程序還是都在系統裏,看不到
@oliiz7165
@oliiz7165 Жыл бұрын
蘋果現在手機、平板與筆電都已完成使用arm架構,下一步說不定將手機、平板與筆電整合為通用一套os,那未來在macbook能跑的app,在iphone也能跑了
@chccd
@chccd 4 ай бұрын
雖然沒有介紹RISC-V,但是兩個抓隊介紹,非常有可看性,介紹也很詳細。
@Xbox720plus
@Xbox720plus 2 ай бұрын
讲的真好,通俗易懂,我都全程听完了。😅
@neuregu0
@neuregu0 2 жыл бұрын
手工点赞! 讲的真清楚!!! 25年老苹果来祝贺
@chunkliang6794
@chunkliang6794 2 жыл бұрын
实际测试 M系列cpu的笔记本,目前作为上网本是完美的,作为生产工具,还有很多路要走。而且新的的M系列的笔记本在硬盘电池损耗上不知道为什么寿命严重下降
@童緯強
@童緯強 2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ARM本質就是只適合移動裝備的東西,硬用來跑生產力當然會出問題。
@mazytes00
@mazytes00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记得2000年的时候买过苹果的笔记本,叫iBook,那时候好像用的是苹果自己的PowerPC架构,兼容性很差,后来到了02-03年左右就全面换成x86的CPU了。
@eeethanfu
@eeethanfu 2 жыл бұрын
支持林哥!
@tangtienji
@tangtienji Жыл бұрын
看到底下評論,幸福感滿滿,這是真“例“高人現身講理。
@rundwang
@rundwang 6 ай бұрын
Ampere Computing 公司 研发的 ARM 高端 处理器 知道吗, 比 X86 最高端的处理器 效能都强,而且 ARM 功耗还低
@davidchen4101
@davidchen4101 2 жыл бұрын
小哥说得很好, 我从头到尾一个字没拉下听完,谢谢
AI战争:消灭谷歌暴政,搜索属于微软!
39:30
林亦LYi
Рет қаралды 207 М.
万字解析!库克终于把乔布斯的iPhone 4S做完了?
33:08
Wall Rebound Challenge 🙈😱
00:34
Celine Dept
Рет қаралды 23 МЛН
BAYGUYSTAN | 1 СЕРИЯ | bayGUYS
37:51
bayGUYS
Рет қаралды 1,7 МЛН
Sigma Kid Mistake #funny #sigma
00:17
CRAZY GREAPA
Рет қаралды 29 МЛН
【硬核加长版】真正的做空
35:49
小Lin说
Рет қаралды 3,5 МЛН
【科技杂谈101】高通直呼带不动,微软是如何将ARM WINDOWS这张好牌打烂的?
16:49
B站知乎微博,谁更讨厌彩礼?
26:05
林亦LYi
Рет қаралды 29 М.
《M2 Ultra:干翻英伟达!决战AI之巅》
18:38
林亦LYi
Рет қаралды 342 М.
全网最深度分析:Lunar Lake能否帮英特尔逆天改命?
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