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王賡武教授:以中華文化視野研究悠長中國歷史 不盲目崇拜西方史觀《大師訪談錄》(2020-12-22)

  Рет қаралды 37,038

灼見名家 Master Insight

灼見名家 Master Insight

Күн бұрын

#王賡武 #香港大學 #新加坡 #灼見名家 #大師訪談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香港大學前校長王賡武教授指出,研究中國歷史應有中華文化視野,不應盲崇拜西方史觀。一起來聽聽王教授的分析。
《大師訪談錄 》王賡武教授系列youtube 網址:
王賡武教授:香港高校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珍惜難得的學術自由
• 【字幕】王賡武教授:香港高校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王賡武教授:中國太重視美國 忽略與小國關係
• 王賡武教授:中國太重視美國 忽略與小國關係 ...
王賡武教授:一國兩制50年不變是歷史的誤解
• 【字幕】王賡武教授:一國兩制50年不變是歷史...
王賡武教授訪問文字整理原文網址:
王賡武:從新加坡看香港大學如何維持國際優勢
www.master-ins...
王賡武:香港人文學科受環境限制 高等教育市場化成全球趨勢
www.master-ins...
王賡武:歐亞大陸將再次崛起 習近平集權欲長治久安
www.master-ins...
王賡武:一國兩制是平等關係,還是兩制以一國為主?
www.master-ins...
名家匯集灼見,專欄琳瑯滿目。👉🏻即like灼見名家Facebook專頁:
/ masterinsightcom
👉🏻訂閱 #灼見名家,緊貼熱門話題,攝取名家智慧:www.master-ins...
▶️灼見名家招收會員,詳情請瀏覽:
www.master-insi...

Пікірлер: 120
@JennyMan2012
@JennyMan2012 4 жыл бұрын
祝愿 王教授 身体健康,老校长是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明灯!真正学贯中西 的大学者! 今天傅高义去世消息传来,更见厉史大师的教讲可贵!
@古哥國志
@古哥國志 3 ай бұрын
真知灼見!
@funglinhui2506
@funglinhui2506 4 жыл бұрын
支持灼見名家、王教授的分析,祝身體健康。👍👍👍👍
@bennytse7072
@bennytse7072 4 жыл бұрын
王教授曾任香港大學校長, 對香港有一定認識, 不是那些隔岸觀火, 而且也曾在不同地方生活及教學, 無論在學術及生活閱歷, 都很值得我們留心細聽. 祝教授老如松柏, 身體健康.
@henrytay1706
@henrytay1706 3 жыл бұрын
王赓武教授,您好! 谢谢您分享! 祝您身体健康,万寿无疆!
@mingleelai6806
@mingleelai6806 4 жыл бұрын
支持 灼見名家
@waiwan8742
@waiwan8742 4 жыл бұрын
大師就是大師,利害!
@jeanwong9815
@jeanwong9815 4 жыл бұрын
王教授歷害!名符其實的名家!
@mamafafachan4123
@mamafafachan4123 4 жыл бұрын
講得太好啦!上了一堂寶貴的課!
@燕北山前萬梅山莊主人
@燕北山前萬梅山莊主人 4 жыл бұрын
1) 5:53 王教授說的是朱子,不是諸子,朱子是程朱理學中的朱,指的是朱熹。 2)王教授原籍直隸真定府,今天的石家莊市正定縣,祖父去江蘇泰州作官,父親從上海去南洋教中文。 3) 民族主義只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四大帝國和皇室失敗,才在歐洲變成主流,但到五十年代,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傷亡,歐洲單一化又慢慢兒變成主流。歐洲和中華天朝也是文化本位主義,所以認為匈牙利人和芬蘭人是自己歐洲人,但猶太人,吉普塞人和土耳其人則不是,雖然匈牙利人和芬蘭人說的是西伯利亞古語,而猶太人說德語,吉普塞人說印歐語族的語言,土耳其更是歐洲文明中心地,一如中國農民和士紳,認為信佛的慈禧西太后是中國人,而信耶穌的孫中山是假洋鬼子孫大炮,結果農民還是支持無神論的共產黨,趕走了信耶穌的國民黨。
@驅除韃虜勿忘滿清大屠
@驅除韃虜勿忘滿清大屠 Жыл бұрын
傳播中華哲學思想傳統文化功德無量🙏
@jrhuang9577
@jrhuang9577 10 ай бұрын
我很專心的聽完王先生的解說之後,開始計算了一下採訪者的回應,因為很擾人,平均每三秒回應一次。 頭18秒 嗯,嗯,對,嗯,嗯 19到53秒,片頭與人物背景介紹。 54秒到1分07秒都是剪接的,1分08秒開始不剪 1:08~1:41(檢查三次,確認總計回應11次,依此為頻率計算) 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oh! (41-8)÷11=3 平均每三秒一個回應
@ongongaa7136
@ongongaa7136 4 жыл бұрын
年青的教授多是說出一些模稜兩可的話 ; 聽老一輩教授的分析,確實比年青教授有更多獨特的見解.👍
@tinacheung5666
@tinacheung5666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王教授指導。
@zetay3426
@zetay3426 3 жыл бұрын
很赞同教授开头说的
@ysl53099
@ysl53099 3 жыл бұрын
資本包裝後的文化 看似利益眾生 現實或取選票 進而改變了真實傳統文化
@lagunacity508
@lagunacity508 4 жыл бұрын
厲害👍,活到今天終於明白為何年幼時小中學的歷史科都是停在明朝,更不要說近代史的軍閥、民初等等啦⋯⋯原來是一直未編出這段時間的正史
@masquerade41120
@masquerade41120 4 жыл бұрын
港英有調教高才西化教育,但草根是大多數人,所以香港二十世紀歷史還是大部份建基於本土文化。可是新一代太過沉迷身份政治,所以沒有好好珍惜香港人幾代以來建立畀下一代的機會。 好多人話要自由。自由固然重要,但你是準備如何善用自由? 有幾多人會積極去運用學習自由,擴闊視野自由,建設自由,創作自由,創意自由? 新電子經濟環境下,進入門檻降低,就算是落後國家啲人只要有洞察力和創意都可以有機會跳出來。最主要是有內涵、內容和感染力。 先要對自己了解、再延伸到了解國家、世界局勢。先決條件都是好奇心,求知慾。 殖民政府一直都是填鴨式。養成香港人習慣被動,跟風,這個思維範式是衝破不了終生被主宰的框架。 香港其中一個優勢是中外網絡和僅有的資信自由學習。再唔善用就會嘥哂。 政府是一個「行政」機關。要有資源先有野撈。假設有塊爛地畀個總統你做,你做到啲乜? 如果塊地有各界人才,有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咁先有得諗資源點分配。如果你冇野生產出來,政府可以行政啲乜? 有人民先有文化,文化本是基於民生,這根本不是政府範疇,政府只是管理層,人民是生產層。腦袋生喺你個頭裡面,唔係喺啲補貼到。 而且要接受現實,很多時政府動機和平民不一,因為國際巨頭能分享給地方政府狼狽為奸的利益,是本地平民不能比較的。在政府角度,幫助平民其實不是必然。平民要證明能提供內在價值,這樣才能說服政府多一點關心民意。 換言之,我們根本就是同啲全球化大鱷競爭。人家 World Economic Forum 要搞全球化, disruptive economy 破壞式經濟,不斷諗計點樣打壓全世界本土文化、小商戶,壟斷市場推行電子化。你的本土文化產業有價值不被淘汰,不被殲滅嗎?
@李立民
@李立民 4 жыл бұрын
👍👍👍👍👍💪💪💪💪💪💪
@NaKa-lm9vu
@NaKa-lm9vu Жыл бұрын
🙏👍❤️
@y.p.6456
@y.p.6456 Жыл бұрын
任何文化都不应该盲目崇拜, 包括中华文化
@mingleelai6806
@mingleelai6806 4 жыл бұрын
👍👍👍👏👏👏
@hinxlinx
@hinxlinx 3 жыл бұрын
04:40 中國之方向⋯ 全球各地中國城牌坊上都掛有孫先生提筆寫下的「天下為公」, 中國自孫中山先生以來一直有方向,那就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大同 (思想),出自《禮記·禮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不僅是孫先生之理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之理想,更是我們中國人之方向。
@hinxlinx
@hinxlinx 3 жыл бұрын
05:40「⋯不是一個純粹的儒家經典,它已經加了許佛教及道教的思想在裡頭。」 儒釋道之融合,是中華文化多元性、包容性之本質,何須求「純粹」? 我們中華文化之儒釋道哲學,以宏觀視野,去看整體,去看週期,去看輪迴。 我們中華文化的道家,主張宏觀的去看整體,以易理去理解循環不息的周期。 咱們中華文化的儒家,則教導我們匹夫有責的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入中華文化的佛家,點化我們萬物唯心造,啟發多維反思因果輪迴之道理。 沒有任何有文化教養的中國人,會去自稱中國人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神」。 反之,中國人會以禮去尊重,以道去生活,以悟去成長。 中國人不妄自菲薄,不驕傲自大,中庸處世,格物致知。
@luckmichael
@luckmichael 4 жыл бұрын
给大家出道题,北大最难考上的专业是哪个?
@这个沙雕有点冷
@这个沙雕有点冷 Жыл бұрын
历史认识要有自我意识
@samliu2418
@samliu2418 3 жыл бұрын
访谈者最好避免不断的 "唔唔声" 回应王教授的谈语。
@foohuameng2404
@foohuameng2404 3 жыл бұрын
我从小就学习了 对我来说小事情吧了 祝福王老身体健康长寿
@leungkwj
@leungkwj 4 жыл бұрын
現代人修清史,是不能再沿習傳統的二十四史的編修方式體裁的啊!
@Jesu0040
@Jesu0040 9 ай бұрын
這一集的內容不贊同,脫離了談論政治,怎麼可能討論歷史經濟發展呢?隔靴搔癢的東西又怎能解決一切問題?
@foohuameng2404
@foohuameng2404 3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经 就是精
@bensenten1
@bensenten1 4 жыл бұрын
跟殖民地沒關系是說不過去的, 殖民地的環境硬件軟件,影響著本土人的創造與表現。 香港的文化電影語言等對大陸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也有不小影響, 客觀地說是互相影響著。
@TOMwspgta
@TOMwspgta Жыл бұрын
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了解中外东西各种历史观,跳出中国的视角,国家的视角,民族的视角,才能从远处观察上下四千年。而且又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系。无论那种史观,只要能够从逻辑上令你信服,那就应该吸收。
@hinxlinx
@hinxlinx 3 жыл бұрын
12:00 請勿只用西方狹隘定義的「國家」為標準。 我們自秦代統一以來,有統一的戸籍、文字、貨幣、度量衡、道路等治理標準,這,就是國家。 說中華文明和國家理念沒有直接關係,本人也是不認同的。 文化傳承固然重要,沒有國家一統之理念,何來歴史上的漢、隋、唐、宋、明等統一朝代? 中國,這個名詞和其代表意義,自周朝以來即有: 周:公元前11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或(國),自茲乂民。」 秦: 《史記·天官書》:「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 漢: 《史記·大宛傳》,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 晉:稱中原為中國,「江左地促,不如中國。」 隨:《隋書第三十六卷》記述:「突厥嘗與中國交市,有明珠一篋,價值八百萬,幽州總管陰壽白後市之。」、 唐:韓愈《上佛骨表》云:「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傳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宋:日本僧人奝然用隸書給宋太宗:「(日本)國中有《五經》書及佛經、《白居易集》七十卷,並得自中國。四時寒暑,大類中國。」 元: 一二六零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建號「中統」,意即「中原正統」。 明:明太祖賜日本國書中有:「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 清: 康熙帝於一六八九年首次將「中國」作為正式國家名稱使用。
@脚踩蔡蔡子绿龟
@脚踩蔡蔡子绿龟 3 жыл бұрын
大陆历史学家当然明白您说的,但中国还有台湾没有收回,而台湾的所有权必须用国家概念去解释,否则国际上理解不了,问题更复杂。
@筱勇
@筱勇 4 жыл бұрын
王教授说出了中国面临现代化的困境,也是百年来中国精英面临的困难,其实西方的现代化本质上是工业化,断代的话应该以工业化的程度来断代,而从中国传统可以以所谓的二十四史的习惯来断,也就是朝代,本朝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ct9245
@ct9245 Жыл бұрын
文化(culture ) , 集体动物(蜜蜂,蚂蚁,海豚,猩猩,人类)的一种群体习惯与爱好, 用手吃饭是一种文化。 用厕纸是一种文化。 玩电玩是一种文化。 某种性偏爱是一种文化。 爱吃臭食物是一种文化。 拜石头的宗教是一种文化。 拜家鬼的宗教是一种文化。 文明( civilisation ) 是需要有一个智人的国家/国族的建立,有法律 ,有军队,有国家管理部门。可以发动战争,有宗教的建立与管理,
@weichengjiao6024
@weichengjiao6024 11 ай бұрын
余知也遲,茅塞洞開😂 章學誠經即是史,史即是經,表裏如一
@GriseldaIsaac-k1b
@GriseldaIsaac-k1b 10 ай бұрын
1
@chuanfengliu5408
@chuanfengliu5408 4 жыл бұрын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服不服?
@velavanlaack9134
@velavanlaack9134 4 жыл бұрын
呢啲教授越来越少
@vleeds88
@vleeds88 Жыл бұрын
唯有非"漢中心",非"漢化大中華"的還原多元民族史研究及,正本清源多元流文化交匯的曆史視角, 多元流語言交集才更有價值,更值得期待。
@ngaifung9138
@ngaifung9138 4 жыл бұрын
英國統治香港人, 施捨比香港人, 英國係好人? 中國統治香港人, 施捨比香港人, 中國係好人定壞人?共産黨 領導人 施捨 比中國人, 好人定壞人?
@hinxlinx
@hinxlinx 3 жыл бұрын
要人施捨? 乞丐嗎? 曾經因為鴉片戰爭國恥戰敗,而被割讓、被殖民的香港人,仍有中國人的尊嚴建立起香港。 英國人好人壞人? 十九世紀後半強賣鴉片荼毒中國,使得中國百姓積弱不堪,導致百年的內憂外患,多少生靈塗炭⋯ 英國人好人壞人? 新中國建立至今,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經濟大國,也還香港人能再有中國人的尊嚴興旺香港。 中國人好人壞人? 有自己的國家主權,有自己的民族自信尊嚴,有自己的科技國防,信守百姓都能溫飽,安居樂業之承諾⋯ 中國人好人壞人? 要人施捨? 乞丐嗎?
@lingquan4263
@lingquan4263 6 ай бұрын
尤其是殖民地,自己的文化已经被殖民者毁灭的差不多了,跟需要历史学的发达!
@ct9245
@ct9245 Жыл бұрын
问题来也来自汉语不是一个语法很逻辑严谨的语文,一语多义,各说各话,给有心人士乱操弄,天马行空。 所以无法建立现代文明。 如严谨的科学逻辑思维, 严谨的法律逻辑辩论,严谨的民主议会辩论,等 其实当今所用的汉词,75%都是借用日本人所造的日造汉词,是日本人翻译西方现代词汇, 满清的留日学生借用回中国的,但是大量借用有消化不良,有些只能用在日本特定语境, 如民族、日本是单一社会,西文Nation 可翻译 民族与国族,中国是56种族的社会,所以应该用国族。 如种族,西语ethnic group , 就不可以用民族了。 否则 中华民族 = 56 民族,就成了 A = 56A,的逻辑错误,国际会笑话的。 而且只有古代帝国境内才存有亡国民族(stateless nations),
@天行健地勢坤
@天行健地勢坤 Жыл бұрын
寫歷史要避談政治? 只寫文明底厚? 可惜香港人現況係中華文化影子所剩無幾. 衣冠文物都無乜保留得到. 更加唔好講文學文化修養😂 一早比番晒呀sir啦! 更加唔好講經書... 詩詞都唔多識.
@莱菲千印-l7n
@莱菲千印-l7n Жыл бұрын
你们香港人看得懂政治嘛?
@ct9245
@ct9245 Жыл бұрын
新中国还把有没有读书叫作有没有文化的人? 这就是很大的错误,文化没有高低,不用厕纸也是一种文化,用手吃饭也是一种文化。文化只是行为的习惯与偏好。 但是有没有受现代文明教育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的人。这就是文明。 一个人有没有现代文明体现,做一个现代文明的人,在于他的行为,语言,思维,
@foohuameng2404
@foohuameng2404 3 жыл бұрын
12345 54321 其实他们知道要学习文化的吗⁉ 角色也要好好学习 这两关过不了 想都不用想中国那么容易看
@jungnanh3596
@jungnanh3596 4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修什麼清史!?個人認為不必了,留下資料和研究成果看後人要不要修
@foohuameng2404
@foohuameng2404 3 жыл бұрын
一就出国 我 如果有机会
@takshingwong4110
@takshingwong4110 4 жыл бұрын
聽完了教授的話…只覺得是一大堆名詞?無關又似有關?文化與歷史是分割两個?★讀歷史為甚麼?讀了某些歷史(那個方面的觀點)…,就自動有感情或愛其國?五千前浩瀚而多不勝數的典藏書籍…,每個人耗盡一生也看不完…現在聽完了也還是模糊的???
@magicstardust4175
@magicstardust4175 4 жыл бұры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我们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文化。通过历史我们发现我们自古以来便是一个拥有辉煌成就的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我们有自己的传承我们更应该自信而不是把西方明放在神威而是客观分析并从中取长补短而不是以这种文化认同为耻认为凡是中华文明的便是落后的愚昧的。
@magicstardust4175
@magicstardust4175 4 жыл бұрын
关于毛泽东有一本课外轻松读物西行漫记
@takshingwong4110
@takshingwong4110 4 жыл бұрын
對的…,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史~歷史是自然發生?應是已經發生了的’事’與某具體的人物有關…,而由下一階段的’人’~某一特定的人或官階史官吧…去執筆描述而成吧…應是這樣吧?不可能没有立場?那又怎樣去正確的理順其中’真實’呢??謝謝了
@ckshine
@ckshine 4 жыл бұрын
有心可以多看看不同人的角度去看歷史,至於相信那個史實,靠自己的價值觀和見識了
@takshingwong4110
@takshingwong4110 4 жыл бұрын
這位先生說得無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會層面的上下左右角度的不同,就有不同的觀點…但歷史是真實的話,就只有一種事實…而由後者不同的演繹了…先生:是這個意思吧…但總有一個是有其真正的原因而發生的事…謝謝啦
@cherryli5097
@cherryli5097 Жыл бұрын
👍有道理,很多香港人以为香港以前的辉煌归功于英政府,否定了香港老一辈人的努力成果。现在的大多数人怨中共和政府,但其实中共都是廷续大英政策,直至到反中乱港的出现,中共才有反应。港人有没有反省一下自己为香港做了些什么?除了打砸抢之外。
@thebobystop
@thebobystop 4 жыл бұрын
但中國歷史有70年
@irxhuang5678
@irxhuang5678 4 жыл бұрын
无知
@manla8397
@manla8397 4 жыл бұрын
@@irxhuang5678 「中國」的概念是由孫中山先生開始説的。
@magicstardust4175
@magicstardust4175 4 жыл бұрын
文脉是一脉相承的
@yuan9537
@yuan9537 4 жыл бұрын
@@manla8397 汉朝,五星耀东方利中国,是怎么来的,中国以前泛指我们东亚包括中亚接受中华文化影响这个区域,那时候不像现代国家拥有固定的边界,而孙中山他们这些留学西方的人所讲的中国是现代西方所定义的现代国家的中国,也是西方国家打过来了,中国必须接受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康熙时候签的尼布楚条约,明确写明那些土地是清朝的,那些土地是沙俄的,慢慢慢慢的和沙俄又了好多条约,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全归俄罗斯,北京条约库页岛,乌苏里江以东全归俄罗斯。不说了说起来都是泪。
@thebobystop
@thebobystop 4 жыл бұрын
@@irxhuang5678 108年才對
@firstatlas5846
@firstatlas5846 4 жыл бұрын
香港比英国很多其他殖民地更依赖英国人
Правильный подход к детям
00:18
Beatrise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 МЛН
中國掘起西方玩完?政制令中國難以稱霸世界
18:57
商業電台 Hong Kong Toolbar
Рет қаралды 87 М.
陶傑與彭定康勲爵訪談(中文字幕版)
25:42
Cup 媒體 Cup Media
Рет қаралды 497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