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數億、賣車籌錢養出奇蹟「爆紅女團」!全員想跳槽 遭韓國民眾痛批「忘恩負義」一揭韓國影視業界長期「偷人」現象?【TODAY 看世界】

  Рет қаралды 273,749

The World TODAY

The World TODAY

Жыл бұрын

韓國女團 #fiftyfifty 2月推出新歌《#Cupid》後一砲而紅,甚至出道四個月就靠著《Cupid》英文版登上美國告示牌排行榜,成為史上最快進入美國告示牌排行榜的K-POP團體。不過,她們走紅以後,為了往國外發展,就想集體跳槽。但這個舉動,卻讓她們被韓國民眾痛罵「忘恩負義」!奇怪?藝人追求更好的出路明明很常見,所以她們是哪裡做錯,踩到韓國人的紅線了啊?
全新企劃:六月的看世界月考上線囉!(連結:u.lin.ee/MbWE7IF/pro)
🌏 鎖定 LINE TODAY 看片分類 ⇨ 原創節目 ⇨ TODAY看世界,天天帶你秒懂世界大小事:u.lin.ee/N8pYfra/fb
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不漏接
lin.ee/OKm2kXh

Пікірлер: 807
@karinwu7777
@karinwu7777 11 ай бұрын
Cupid 的曲子 是公司社長在當時沒有9000美 委託那個製作人先付錢 接著 一個月後就還錢(有收據)可是 製作人在韓國時 把版權個人註冊(95%)在作曲名填自己 讓這首歌曲一直被說是盜曲 該件事情發生時 公司社長打電話問製作人 那個製作人在電話中一直在騙公司社長 非常厚顏無恥(有電話錄音)。 公司社長因為自己的公司太小 怕不夠專業 才找專業製作人合作 沒想到遇到一個強盜 製作人還私下跟華納一起談合作 合議把女團賣4億韓元(這個也有電話錄音流出) 女團跟自己家人 把團名跟藝名註冊 也很離譜 她們才出道7個月 就做這樣的事情 完全佔便宜 非常糟糕 那個製作人是強盜 團員19歲沒有思辨能力?她們的家人呢?難道這樣是做人的道理嗎!? 希望社長一切順利 拿回屬於自己的
@reneeli2119
@reneeli2119 11 ай бұрын
D社有曝光錄音
@happy4805
@happy4805 11 ай бұрын
做風就是台灣會討厭的韓國人作風啊,社長這樣反而很少見。不知道錢能不能拿回來一些,1.6億...唉
@Pineapples88
@Pineapples88 11 ай бұрын
以小型經紀公司出身來說,她們爆紅的時間算是很快,成績也很亮眼;19歲本來就不算大的年齡,而且經歷尚淺,他們沒有像其他出身於小型公司的偶像經歷過漫長的艱難時期,因此很容易被慫恿吧?剛好遇上Cupid一曲而爆紅,就真的以為自己能力很好,值得走更好的路;卻沒想到人人都知道Cupid,而不知道成員的名字
@f0412
@f0412 11 ай бұрын
社長太天真了也是問題
@franktsai972
@franktsai972 11 ай бұрын
代表加油啊~
@Bess50426
@Bess50426 11 ай бұрын
這個女團超誇張 他們小經紀公司老闆都60歲了 賣掉車子手錶砸錢培養他們 在市中心租房子(因為不想讓他們出身在小經紀公司自卑) 然後學英文等等的認真且全面培養 就算他們小經紀公司沒能力培養出爆紅團體 所以才把業務砸錢發包給填詞人啊 結果那個人根本不是東西😡 暗槓下那首歌的所有權 還想幹走團體😡 然後那一團的女生們和父母被煽動 導致爆紅後跟公司提出合約問題的訴訟 小經紀公司老闆超可憐 denq 頻道 有更新影片追 那個小經紀公司老闆有公布對話錄音 一個超有禮貌的阿北😢 希望法律能還他一個公道😢
@XX-rs5sc
@XX-rs5sc 11 ай бұрын
所以厚用心養孩子不是直接他們最好的物質資源就好
@willwell2012
@willwell2012 11 ай бұрын
製作人 太GY了吧,有沒有腦子阿! 才一首歌而已,就跟BABY剛會翻身就要跑步一樣,結果就是摔了個狗吃屎 這下 啥都沒了,忘恩負義在韓國可是非常嚴重的壞印象,基本上 沒前途了,等解散吧!
@qwertyuiop09871
@qwertyuiop09871 11 ай бұрын
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会压榨艺人对吗?对他们太好只会跟别人跑😂😂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11 ай бұрын
其實台灣以前偶像團體也是紅了就開始鬧合約糾紛,什麼羅志祥的四大天王,Energy、Spexial等等。 韓國娛樂圈一向都是公司壓榨藝人,這種反過來的例子是破天荒第一次
@kevinchu5441
@kevinchu5441 11 ай бұрын
@Chloe-lp6ko 沒事,她們能用一輩子的時間好好反省
@kaga952
@kaga952 11 ай бұрын
分享FIFTY FIFTY 目前被取消的資源: 1.電影-芭比的OST 2.英超金靴獎足球明星孫興愍合拍廣告的機會 3.三星廣告代言機會 4.綜藝節目 劉Quiz (韓國王牌主持人的訪談節目) 出演機會 5. KCON LA 音樂節表演機會 (RAIN、(G)I-DLE、ITZY、IVE等都會出演) 6. 11月倫敦舉辦的韓英建交140週年表演機會 自毀前程不是蓋的 :)))
@cat-bi2qn
@cat-bi2qn 11 ай бұрын
應該還有很多機會已泡湯。現在時尚圈出手都很快。如果沒出這個事情,估計某高時尚品牌就會找她們簽代言。
@user-rz8wb4ly6f
@user-rz8wb4ly6f 11 ай бұрын
團員很難再紅,而且這首歌誰唱都行都會紅~歌曲有時代感 我猜之後可能歌曲是換人唱吧~Brave Girls應該也是被賣到華納 如果可以~那這首歌給Brave Girls唱也行
@lineddie5897
@lineddie5897 11 ай бұрын
@@qsx469 忘恩負義的下場囉!吃像太難看了
@zx38984
@zx38984 11 ай бұрын
可是他們的哀居還是有發跟芭比相關的歌曲欸,想問這是怎麼了,是歌曲一樣照發只是沒辦法當主題曲這樣嗎😂
@user-tg7jt8cs5y
@user-tg7jt8cs5y 11 ай бұрын
損失最多的還是老闆
@iwim
@iwim 11 ай бұрын
韓國女團Secret出道的時候住半地下,僅有的幾扇窗戶還用鋁箔紙貼起來(隱私),天團少女時代剛出道的時候更是九個人擠四間房間,客廳連沙發都沒有(給出的理由是成員人數太多),願意給江南區三房兩衛真的是像神一般的存在,結果這種百年難得一件的好代表卻被背刺,真的很心寒 歌曲製作人根本是在模糊焦點,CUPID這首歌紅,他一定是賺得盆滿缽滿,可是還是太貪了,這幾位成員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小被哄騙,而且還是全員要出走,還不惜對原公司提告,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我才知道這團
@zzzcallmeamber
@zzzcallmeamber 11 ай бұрын
成員的父母還背着公司,搶先註冊了團名和成員的藝名,超級忘恩負義
@dragunovq5812
@dragunovq5812 11 ай бұрын
​@@zzzcallmeamber這。。這也太過了吧
@VampireJoe
@VampireJoe 11 ай бұрын
作為從2代開始近韓星KPOP 的人,我是個老人,真的從未想過4代會出現這樣的事....
@yummy7200
@yummy7200 11 ай бұрын
剛補看玩金曲獎所有表演,目前倒是覺得台灣樂壇這樣很不錯,個人很喜歡這種多元多樣又實力堅強的歌手們在同個舞台上,真的很好看、音樂也很動人,可以感受到每個民族音樂特色,而且台灣樂壇這個習以為常的live真唱好棒好喜歡(韓國太多假唱很容易看到生氣...) 國語、台語、客家話、原住民語等等,每一個語言音樂都有很吸引人的地方,看完那些表演真的會希望台灣能繼續珍惜傳承這些文化,每個都很值得保留下來。
@aespa520
@aespa520 11 ай бұрын
韓國也有一堆獨立樂團與歌手 你不懂而已. 金曲獎什麼都有 就是沒有 有顏值能唱能跳的合唱團體
@yummy7200
@yummy7200 11 ай бұрын
@@aespa520 每次看你們這樣硬捧就覺得很尷尬,你韓國現在連solo 歌手和樂團一堆都會“墊音“嗎? 墊音這東西本來就是試圖對嘴的偷吃步,正常音樂圈根本不會認可,連日本都不會有樂團或solo歌手敢這樣做,會被大眾唾棄到不行。 能唱就用純配樂來唱,不要用那堆什麼體力不行巴拉巴拉當藉口,不然就不要邊跳邊唱,而且韓團一堆站樁唱歌連音準都不行的團體(我有追韓團不用說我歧視他們,問題就是現在kpop整體風氣就是這樣) 出新歌要靠大量後製修音、音樂節目也一堆修音、一到直播live時沒幾個真的靠純配樂唱歌(對嘴還一堆),韓國現在的音樂典禮和拼盤上對嘴表演都超過一半以上,十幾組藝人欸,是有沒有這麼誇張
@konan1998
@konan1998 11 ай бұрын
韓國娛樂產業是整個國家社會拿資源和人才肝出來的,台灣的晶片科技醫療農業生技也都是這樣,背後是整個社會的底蘊,我們要唱給自己聽目前這樣就夠了,走出國際是整個產業建構的問題,養不活眾多追夢的人是不會成氣候的。
@yummy7200
@yummy7200 11 ай бұрын
@@konan1998 這倒是,kpop的發展壯大跟他們政府和大財團關係很大,有時候行銷流量就是在比資本,也聽過一種說法是,商人為了更好操控這些偶像,會刻意選擇或培養成“乖乖聽話”路線的人,甚至不會給他們培訓到真正能獨立的歌手能力,因為這樣能更好操控偶像、隨時替換,反正音樂包裝等等的資本方都有。而剛好日韓過度注重團體利益的社會文化,注定沒有多少人為他們發聲。聽起來就像是利用著大量年輕人才來圖利頂端的資本方,也難怪大家總稱呼他們為 木偶人,幾乎沒有獨立生存能力,還容易被抹殺。(也是有不會這樣對待偶像的公司但很少就是了)
@gurakko_zetta25
@gurakko_zetta25 11 ай бұрын
對!!!扯什麼專注舞蹈所以假唱, 那我不如去看舞團、看dancers不就好?!
@chendanjin
@chendanjin 11 ай бұрын
雖然我是kpop老粉了,至今仍然對新人們臉盲😅😂看到有興趣的團都得花一些時間認人
@wangdulu
@wangdulu 11 ай бұрын
笑死,老人就不脸盲了,都是一个医生的手艺
@user-sp9nu2hc7b
@user-sp9nu2hc7b 11 ай бұрын
會臉盲跟動不動刀無關 不是每個人看到別人的第一眼就能記住他的長相
@user-yf2jb1yo7c
@user-yf2jb1yo7c 11 ай бұрын
​@@user-sp9nu2hc7b無關嗎?你要確定餒,如果每個都整得很相似你本來就很難分,除非你一直看他們才能找出不同
@user-sp9nu2hc7b
@user-sp9nu2hc7b 11 ай бұрын
@@user-yf2jb1yo7c 好看的人基本都長的蠻像的 因為好看的特征不外乎是眼大鼻子挺 三庭五眼 櫻桃唇之類的 所以大部分好看的人都會有些相似 主要是因爲五官都很端正 所以不論整不整型都看起來有點像
@johnson3665
@johnson3665 11 ай бұрын
我是覺得妝容風格太像導致比較難分
@wonderchen934
@wonderchen934 11 ай бұрын
聽KPOP已13年,當我們真正了解每個團體就會發現其獨特之處;所謂看起來一樣或好像,其實源於KPOP是工業化產業,已讓每個商品基本上保持一定可被市場檢驗、接受、具備符合消費者要求的條件,而往往這些條件會使得商品都長得很像,類如手機、筆電、手錶。但偶像作為人還是有人的特色和魅力,以及很多無法取代的情感和關係連動,這才能解釋為什麼有很多粉絲支持偶像長達10年的原因。 我很看好目前國際上當紅的韓國男團 Seventeen和Stray Kids(他們是今年韓國唱片銷量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偶像),他們的作品(包括主打歌)多是團員參與作詞、作曲,甚至還參與專輯製作、編舞、MV拍攝等複雜工作,因為我也認為創作是團體和歌手主業長久存續的關鍵動能。只是面對多變的市場,經營團體就是經營品牌,需要注意太多環節(熟悉國內跨部門產業運作、跨國產業合作等)、需要有龐大可試錯的資本、需要有經驗和專業的敏感判斷與領導,而這些就是背後團隊和資金的重要性。 韓國和美國本身的人口母數就差異甚大,前者5千萬,後者至少3億,人才產出數量與人口母數在已開發國家的脈絡下常有深刻關聯。再者,美國是流行音樂發展的創始國,本身已有諸多完整、成熟的創作生態系和流行音樂消費文化和人口基礎。韓國KPOP產業的發展是多位留美回韓的音樂人找到自身國家的限制與利基,並進一步整合美國、日本及瑞典(更廣泛的北歐)的不同產業系統和音樂人才,建構屬於韓國本土接軌國際的音樂工業化產業鏈(可參考KPOP音樂致勝鑽石模式、國際化三階段策略、文化科技理論)。隨著時間的發展,韓國遇到很多的挑戰與瓶頸,也都開始思考KPOP產業的永續問題(韓國業界人士比我們跨國消費者還焦慮太多了),業界人士提出的批判和建議都相當好,這些都是韓國音樂產業持續進步的動力。只是過程中確實還存在蠻多非預期的歷史事件,因此還未能斷定其中哪些條件才是促進音樂產業發達的關鍵。 台灣應該找到自己的限制和利基,發展屬於台灣本土接軌國際的條件,也就是除了影片末提到的A、B路徑外的C路徑(目前還未成氣候,也不知道如何命名)。多元語言、文化音樂是台灣作為移民島國的利基;但是我們建構多少讓這些無名音樂人大量接觸消費者的平台?我們是否有系統地培養在地人民具備完整、深厚的音樂品味素養?我們是否提供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作品並促進商業化和國際化的關鍵人才與制度?而這些都是我們在看已開發國家發展國內音樂產業的歷程,可以引用與借鑑的參考。
@54heton
@54heton 11 ай бұрын
很專業的評論
@Nancy-qm7ji
@Nancy-qm7ji 11 ай бұрын
你的觀察與見解好棒👍
@yuru3298
@yuru3298 11 ай бұрын
說得超好!認同
@ycl4300
@ycl4300 11 ай бұрын
希望這件事有個圓滿結局,社長加油
@panangi105
@panangi105 11 ай бұрын
我雖然也追韓團聽韓國音樂,但也時常覺得韓國人對音樂跟外表的審美標準太單一,偶像往往只能被迫跟著大眾流行走,即使偶像個人認為這樣的裝扮或是音樂風格與自己的審美與喜好不符合,也只能聽經紀公司的話,扮演好公司給予你在團體中的角色。說白了,就是不允許"不完美"跟"不美麗",所以范姊會有"臉盲"症,其實很正常,但我認為"不完美"跟"不美麗"才是一個人正常的狀態,我想看的,其實是一個人如何努力超越自身的"不完美",即使知道自己或許"不美麗"也不夠完美,也不放棄追尋夢想的過程。韓國女團MAMAMOO的成員華莎曾說過:「如果我不符合你們的審美,那我就要成為全新的審美標準。」希望所有有明星夢的男孩跟女孩們,都能夠擺脫他人給予的容貌焦慮跟虛假的標籤,擁抱自身的不完美,做最真實的自己。
@Lost-Bambi
@Lost-Bambi 11 ай бұрын
但漂亮的外表正是韓國偶像吸引人的賣點!我每次最喜歡的團員通常定位都是門面、顏值擔當,我是超級愛漂亮的女生,我就喜歡看美麗的偶像,人本來就是視覺動物,漂亮的人看起來就是舒服❤ 你喜歡不完美的偶像,別人喜歡完美的偶像,喜好不同罷了。 如果韓國的顏值文化不合你意,你可以去欣賞其他國家的偶像,不用強迫自己關注韓國偶像。
@huea684
@huea684 11 ай бұрын
mamamoo是打破我對韓團印象的女團,第一印象是 "哇終於不是複製人軍團了!" 雖然隊長的臉很沒有特色,但整團已經是少數我可以分出誰是誰的團體 華莎真的很辣
@SC-fe6ld
@SC-fe6ld 11 ай бұрын
​@@Lost-Bambi​ 東亞人可憐就可憐在被單一審美觀洗腦還沾沾自喜,妳眼裡完美的整型大軍在我看來跟批發商品一樣廉價,樓主喜歡聽但不喜歡看,沒毛病
@Lost-Bambi
@Lost-Bambi 11 ай бұрын
@@SC-fe6ld 別人審美觀跟你不一樣就說別人被洗腦,好好笑,你覺得廉價的東西卻賺大錢,應該是你的價值觀比較廉價吧😍
@Unrequired
@Unrequired 11 ай бұрын
韓國音樂不是只有偶像團體,就像日本音樂不是只有動畫
@lilithh6570
@lilithh6570 11 ай бұрын
對這幾個小女生,我只有一句尊重祝糊可說了🎉
@loveyourself_99
@loveyourself_99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樂界適合個人特色發展。看金曲獎知道入圍都是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每組都很強 粉絲們很享受
@wangdd5048
@wangdd5048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 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上不了世界舞台
@BTIGERD
@BTIGERD 11 ай бұрын
支持 台灣的創作非常多元!
@blurdreamer
@blurdreamer 11 ай бұрын
@@Ann-wv6dw 華人音樂獎項,金曲獎算是數一數二的權威了,其他地方不是出名分豬肉就是搞一屆沒一屆的。 自己無知不用告訴大家的。
@jie605
@jie605 11 ай бұрын
島內自嗨獎給你唬成這樣笑死人
@FANTASYLIN
@FANTASYLIN 11 ай бұрын
那是台灣有資源的大老製作不出值得一提的男團、女團, 所以大家只能"被迫"去看沒什麼人想看、只能在島內自嗨的表演, 否則就去看韓團
@user-xj6hm1tk6x
@user-xj6hm1tk6x 11 ай бұрын
全代表投入了全部財產,加上全洪準代表的老母親積攢的少量資金,共投資80億使團體成長起來,如果外部勢力介入搶奪的話,今後在K-POP市場上哪家中小企劃公 司會投資鉅額資金來開發能夠承擔風險並肩負K-POP未來的藝人呢? 通話錄音不是選擇,而是必須
@user-iq9oh7kl6r
@user-iq9oh7kl6r 11 ай бұрын
這支影片沒有講述Cupid事件會讓大多數網友反彈的主要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這家公司在韓國雖然算中小企業 但公司卻給了她們很多資源 包括Cupid這首歌 為了宣傳5050老闆不只賣車賣錶連家人的退休基金也用上 幾乎是賠錢到像在做慈善 公司還為了她們日後安排了許多就算是現代當紅韓團也不一定能接到的活動 但她們和製作人也因為歌曲的爆紅就膨脹 以為歌紅就等於自己紅 就擅自將歌曲版權註冊 將歌曲利益占為己有 而團體的四人和他們的家長也全都同意他們去用個人的名義去註冊團名和自己的藝名 之後就是提告公司說在公司待遇不好 要以單獨的名義而非公司的名義出道了 一看就知道是老早就設計好在做離開公司轉去其他大公司的操作才會讓她們臭名昭彰 不僅不珍惜獲得的資源還反過來向公司提告狠狠的背刺老闆為了她們的付出 老闆不但負債還有歌曲的版權問題又要受到自己花了大錢培養卻忘恩負義的人們背叛真的會為他感到不值
@ccdawu9522
@ccdawu9522 11 ай бұрын
我是覺得但凡是一個正常人都會作和他們一樣的事情! 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所以過去創業上就一直有一句名言存在 那就是不要對員工太好 不要真的把員工當朋友或女兒兒子一樣 因為最後他們一定會利用這點反咬你一口 一切都要靠契約綁定 否則就只是等著別人搞你
@user-iq9oh7kl6r
@user-iq9oh7kl6r 11 ай бұрын
​@@ccdawu9522所以你的意思是公司跟老闆活該被當atm和跳板 5050用從別人那邊得到的資源爆紅 就把公司當墊腳石去其他公司這樣在道德上是正常合理你要確定欸 搞清楚她們又不是靠自己的實力 是靠公司花錢請人寫的歌變紅才會有其他公司要她們 製作人跟5050以為她們只要擁有這些資源就算到其他公司也一樣能紅 但事實就是這首歌換成別人唱也一樣會紅 我喜歡的一些團體因為公司資源不足擺爛 反而靠自己的努力和實力去獲得外界認可 所以那些團體說要離開原先的公司反而許多人都給予祝福 但5050這種嘗到甜頭就自以為能利用搶奪過來的資源一路紅就過河拆橋才是真正會被唾棄的原因 我是不認為以你的價值觀所定義的正常人是多數啦 不然這次事件也不會有那麼多撻伐的聲音了 現在事實都擺在眼裡 變成這樣就算有人投資也不會有人想支持她們
@ccdawu9522
@ccdawu9522 11 ай бұрын
@@user-iq9oh7kl6r 我做生意很久了! 我只能跟你說這樣的事每天都在台灣或世界發生 合約綁定才能保證自己利益不被侵吞,還有就是不要對員工或股東太好 不然就會被反咬一口!! 我自己創立公司就被搶走兩家了!! 我太了解人性了 其他那些女團只是被和約綁定沒機會跳脫反咬而已,而不是不想做,另外就是其他地方資源未必有前東家好或多 會被撻伐就是因為他們是藝人在螢光幕前,更容易被人檢視,因為大家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批判別人!! 但當自己也是局中人時 哈~~那可就又不一樣說詞了 所以現在找合夥人都要觀察很久!! 因為過去很多投資人都說要認我做乾兒子 等到時機一到 那可是六親不認的~~
@user-iq9oh7kl6r
@user-iq9oh7kl6r 11 ай бұрын
@@ccdawu9522 所以你認為自己有類似的遭遇 卻只覺得自己被騙是因為世界上本來就有這種人那也只是你的經驗談 就算沒有投資經驗的人也都知道這種人不只藝能界到處都有大家都知道好嗎 但你拿那些人沒辦法不代表這種性格的人就該被全世界的人諒解 更何況藝能界本來就是有在看人物聲量影響價值的 所以現在這件事製作人和成員會被批評也不過是件正常的事
@lucylai7463
@lucylai7463 11 ай бұрын
@@ccdawu9522 我只能說很可惜你遇到的都是「自私」的人,那不代表正常,因為這世界上善良無私的人還是很多的,只是你都看走眼而已,或許你應該多找其他要好的朋友或長輩幫你識人,或許才更不容易被騙。
@wuwei7562
@wuwei7562 11 ай бұрын
哇沒想到這個忘恩負義團能以這種方式再次出圈
@user-fg9nd1vt3w
@user-fg9nd1vt3w 11 ай бұрын
藉由她們讓我們了解韓娛的營運模式也不錯啊
@pocks2101310
@pocks2101310 11 ай бұрын
真的是找錯人 製作人太黑心 音檔裡面CEO還和製作人道歉 但他還是把成果全碗端走 到現在還死不承認自己有錯 所以很多人希望老闆重新辦選秀 反正團體四人也沒民眾知道她們的名字😂
@cherryhall4080
@cherryhall4080 11 ай бұрын
@@pocks2101310 未紅先成大豬頭 這四位應該很難有以後了 沒有經紀公司想收
@jackhuang7337
@jackhuang7337 11 ай бұрын
也就韓國粉絲會在乎這個吧,既然本來就鎖定海外市場,外國的樂迷怎麼可能在乎是哪間公司出品,夠嗨夠洗腦都可以
@irischen2461
@irischen2461 11 ай бұрын
很喜歡她們的說 為甚麼要做這麼愚蠢的決定斷了自己的女團生涯
@AyuC.
@AyuC. 11 ай бұрын
今天在LINE上面看到題目是這個時有驚艷了一下😂 果然什麼主題都有👍
@foreverlovehilary
@foreverlovehilary 11 ай бұрын
大家要知道 就算團體解散 因為安xx已經把歌曲註冊了 所以之後這首歌產生的版權費都歸他 而不是公司代表 這個人真的打從一開始就想騙錢
@bunnybunny6361
@bunnybunny6361 11 ай бұрын
真的超噁!!!他還完全白瞟 出錢買歌的還是經濟公司老闆(還在分期付款)
@naturoj
@naturoj 11 ай бұрын
如果沒走紅,老板全洪俊賠錢,製作人安成日不賠錢。
@happy4805
@happy4805 11 ай бұрын
這個不能註冊無效嗎,真的很扯
@mastermartin
@mastermartin 11 ай бұрын
我比較好奇 安XX一開始就看出這首歌會在美國爆紅嗎?不然花自己的錢做這種事 根本是在賭博吧?還是人家有內線消息XDD(以為在玩股票XD?
@happy4805
@happy4805 11 ай бұрын
@@mastermartin 註冊需要很多錢嗎?應該沒有1.6億多?
@lunatic691869
@lunatic691869 11 ай бұрын
8:16 韓國也是有高矮胖瘦齊聚的團體啦,像是Super Junior,SJ李東海也有詞曲創作能力~Stray Kids和Seventeen我記得也有團員有詞曲創作能力,其他團沒有特別關注就不清楚了。 另外偶像團體賣的不只是音樂,還有互動(對團內的團魂、對粉絲的雙向愛)、人設形象、綜藝、舞蹈...等等,集大成的組合包,吸引來的客群不一樣。以我來說,如果只是音樂好聽不會特別想花錢,還要加上前面那些因素才會特別注意和掏錢支持。
@FenMinZz
@FenMinZz 11 ай бұрын
也是有些韓團的成員是有參與詞曲創作,這種團體的風格和歌曲就會比較有特色 這種團就叫做「創作女團」 像(G)I-DLE的田小娟(Soyeon) 就是個全能型偶像 擔任專輯製作人、詞曲製作、團體特色跟風格、MV衣服等等都有參與,真的超強
@user-of1bh6mv4m
@user-of1bh6mv4m 11 ай бұрын
日,竟然在这里找到同伙了,看来小娟的受众真广啊
@liboy8189
@liboy8189 11 ай бұрын
小娟這種人才 在kpop偶像 大概1000個人才會有1人 ,很難求得
@chiaminhwu9106
@chiaminhwu9106 11 ай бұрын
娟這種程度的能力太硬了啦😂😂😂,不過有限度介入作品創作是可以掌握作品風格的,起碼下限不會太低,像是Twice專輯裡不少歌都是成員填詞或者填曲的。
@apply586
@apply586 11 ай бұрын
小娟真的是讓他們女團裡的奇蹟,唱功也超強。
@brad4273
@brad4273 11 ай бұрын
小娟真的很猛 除了作詞作曲 也很會唱歌 還會指導其他團員唱歌
@user-kp3lx9mo8r
@user-kp3lx9mo8r 11 ай бұрын
從防彈無名飯到出名!我覺得這段時間韓團模式也有一些變化,在逐漸飽和的音樂市場,發展個人特色、著重各司其職的組合的反而越來越受歡迎,即使在流水式韓國流行產業,也能看到往B路線的趨勢!而我認為,最終也必須是B路線才能長久的留住粉絲
@amandawang4718
@amandawang4718 11 ай бұрын
團隊合作是好的,但是沒有特色令人失望。喜歡個人有特色,有訴求,有才華洋溢的團體,當然高矮胖瘦也很重要呀!
@user-lcf
@user-lcf 11 ай бұрын
審美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因為審美太統一,公司就只選大眾喜歡的類型
@maggie198333
@maggie198333 11 ай бұрын
應該是公司決定大衆喜歡的類型,雞生蛋,蛋生雞
@knowledgenews5343
@knowledgenews5343 11 ай бұрын
@@maggie198333不會吧 如果選胖的矮的 應該很難紅起來
@yasakura87827
@yasakura87827 11 ай бұрын
比較喜歡日本的方式 日本是靠網路自己創作或是翻唱就有機會出頭天的 因此他們的實力和創意是真的沒話講 雖然還是有大公司出道的正規藝人 但他們也是要去跟那些半路出家的實力派對拚 所以創作和歌唱實力都不弱
@kurumijan
@kurumijan 11 ай бұрын
看人吧 也是有唱得很差的一大堆 自稱偶像歌手的日本人
@edvin8294
@edvin8294 11 ай бұрын
日本網路真的一堆跟鬼一樣的創作歌手 不靠經濟公司 單純靠自己的實力
@edvin8294
@edvin8294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也有些不錯的獨立樂團 但基數太少 競爭不夠激烈 所以也頂多是不錯 日本就想是台灣獨立音樂的究極強化版 不僅風格獨特 還超級好聽 音樂細節非常多
@u1a2b3c
@u1a2b3c 11 ай бұрын
今年金曲獎很值得看,好多創作歌手,像鄭宜農、米莎(客家歌手. 之前跟魏如萱合作的歌超好聽) 、Matzka、葛西瓦、王若琳......等等。 最近金曲新人獎得主有提到他還滿害怕的因為台灣最近很多歌手都自己寫歌。被當成商品是滿可怕的還有年齡限制,很多到後面都自殺了。 不過不紅沒飯吃也是個問題,但窮養好像比較能夠培養出純藝術家,像葛西瓦這次得了四座金曲獎之前也是混不下去要回工地工作。 吳念真很久以前說過編劇要過苦日子才寫得出好作品,但他也說過製作人很重要啦!演藝工作者要有錢賺有飯吃才會長久。
@em10201
@em10201 11 ай бұрын
偶像≠歌手 你提到的都是artist, 不是idol
@u1a2b3c
@u1a2b3c 10 ай бұрын
@@em10201 我說 商品就是指靠臉的idol 賺血汗錢、職涯命短。 我提到會自殺的也是那些沒有人權被當商品的idol、偶像。 敘述裡沒有用idol or 偶像幾個字不代表沒提到他們,如果他們自己的表演有自主權能往藝術方向前進,不被當隨時被時代和公司拋棄的沒有人權的商品不是更好嗎? 歌手是artist 沒錯但有才華但不容易鑽錢,但有些歌手同時也是很多人的偶像,有些很紅的偶像也很會製作寫歌。 所以 偶像≠歌手這句話並不是百分之百成立的。
@user-wh7ji3rx5q
@user-wh7ji3rx5q 11 ай бұрын
我大概兩年前對k-pop的理解,也是跟范姐差不多,但入坑twice之後開始了解k-pop,對范姐的說法,是覺得有點以傳統長輩的角度在看這產業。 1. 長得很像 → 是韓國審美的問題,不完全是明星的關係。像 G-idel(葉舒華的團)、Blackpink,還有Twice,多國籍的關係成員長相都很不一樣,但韓國審美的妝造習慣把每個人都打扮得很像。韓國審美品味很單一,所以當年周子瑜出道在韓國才那樣轟動,他們無法理解這種明明不是他們傳統審美的長相,為什麼還這樣好看。他們到現在都把「周子瑜」當成誇讚人美麗的代名詞。 2. 流水線產品 → 傳統的偶像產業是這樣,也就是日本的是這樣(所以沒落很快),但韓國偶像能吸引這麼多人,其實成員多半都會有作詞作曲甚至編舞的能力,BTS、Seventeen、G-idel都是,尤其是G-idel,可以沒公司,但不能沒有隊長田小娟,她才是創作核心。 3. 公司粉 → 用NMIXX來舉例,有很大的偏頗。她們所屬的JYPE一向有「女團名家」的稱號,但這不足以讓我這樣的Twice粉絲花錢(同一個公司),會關注她們的原因,是公司放出來的成員出道前表演影片,尤其雙主唱Lily跟海媛,真的打趴臺灣大部分歌手,是歌手喔!不是偶像,臺灣的偶像根本比不上...所以當混韓圈的路人看到這麼厲害的團,當然會有興趣去追;此外,很多公司養出來的不是公司粉,是毒唯,他們就向壞掉的白血球一樣無差別攻擊正主之外的所有人,包含攻擊公司其他偶像團體。 重點不是臺灣適合哪種模式,也不是搶著先評判韓國比較好,還是歐美藝人單幹比較好,因為這兩種模式可以混和的。 臺灣演藝圈太小,即使學韓國把小孩從小訓練成明星,但無論綜藝、舞台、直播、歌曲、台風、妝造等等都沒有足夠資源來支撐,大眾還不如去看韓國團,況且韓國團還有臺灣成員,看大家的文化差異也很有趣;歐美藝人也不行,台灣演藝圈資源太少且固化,當youtuber還比較容易成名。 目前台灣比較適合的,就是獨立樂團吧?被觀眾篩選出有才能的就會有經紀公司簽約,告五人、落日飛車、珂拉琪等等都很傑出。 范姐愛台灣的立場可以很明顯看出來,但這結論下得有點倉促,K-pop很複雜的,總覺得在沒好好了解前硬是扯回台灣有點刻板印象。如果想了解韓圈,找幾個有在追k-pop偶像的同事聊一聊,一個小時內可以收穫很多的。包括:三大經紀公司、HYBE娛樂、星船、團粽、綜藝節目、打歌活動、粉絲活動...等等,這些主題可以聊一下。
@kvavions
@kvavions 11 ай бұрын
B. 美國模式 因為A的模式市場已經被韓國給占了,照A模式跳進去就是血海。
@ABYSSXEL3314
@ABYSSXEL3314 11 ай бұрын
能夠並行是最好的吧,對聽眾來說偏向任何一邊都不足以維持健康的樂壇,如只著重個人太INDIE,資金只會流向KPOP這些大勢力,長久下去資源缺失發展受阻; 而如果像韓國那樣,長久下來商業味太濃不久將來就會反噬(如EXO和SM的合約問題12個人都剩9個了); 所以對聽眾而言想聽到多樣化、有靈魂、表現有實力(不像中國頻頻假唱)的音樂,平衡發展才是上策
@phoebekhang4612
@phoebekhang4612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的文化比較適合B. 韓國文化重視整體性,看他們的穿衣風格就知道. 我跟范姐一樣,也覺得K-Pop藝人長的好像,甚至有點男女不分. 台灣文化較多元自由,像我們的影劇就發展的很好. 演員外表也許不是最帥最美,但演技和導演功力都是國際一流,讓我很驕傲!
@user-xq9lw6go1u
@user-xq9lw6go1u 11 ай бұрын
這和你支持捕鯨、支持殺害鯨魚有什麼關係??
@phoebekhang4612
@phoebekhang4612 11 ай бұрын
@@user-xq9lw6go1u 我不是名人,不用你抹黑. (又,你是不是該去看一下身心科?要照顧好自己喔!)
@balai3352
@balai3352 11 ай бұрын
其實就是這個投資人不會監管公司,讓製作人以為自己真可以當老闆,想整碗端走但想得太天真,成員合約是跟公司簽的,解約不想要公司同意就只能打官司,打官司無論勝負如何,對她們剛開始的演藝身涯都是重傷害。
@FreeCat77
@FreeCat77 11 ай бұрын
其實小公司的確有很多資源上困難 社長要是願意把Fifty Fifty賣給華納去經營也可以 但問題在於竟然是製作人私下去跟華納談,還慫恿團員去告社長要解約,根本是強盜的行為 華納應該好好跟社長談一談吧,不過現在搞到臭名了 大概也不想買了
@maychen7282
@maychen7282 11 ай бұрын
老實說,我以前也跟范姐的想法一樣,kpop就是一群長得很像的人靠著流水線工廠製作出來的商品,直到遇到BTS後,我才被打臉😅,他們是真正的藝術家,歌曲幾乎都是成員們自己參與,而且一開始出道時,公司又小又破,還負債累累,整個公司員工大概10多人,天糊開局……但真的是靠他們的努力,如今HYBE 搖身一變成為大公司,市值遠遠超過以前的三大,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擁有非常忠誠的粉絲。 所以范姐講得我大部份認同,但BTS是kpop的例外
@angelbear1612
@angelbear1612 11 ай бұрын
流水線生產,與個人才華:兩種偶像在台灣都是同時存在。 當然前者較多,只要是公司肯捧紅,不論富二代或潛規則,只要公司的"造星"機器開動,即使不大紫大紅,也會有很多出鏡機會。 再配合整容、各種為你作曲,變聲修歌,普通人也可變大明星。如果真的太平庸,可以組團式,你的隊友強就可以,一樣可以紅‥‥‥ 個人才華的,以前真的很困難,但現在社交平台多了,真很有才華,也是有一點點的機會紅到。
@user-ik5ok6cn6b
@user-ik5ok6cn6b 11 ай бұрын
我大概是從安室奈美惠時代一直看,直到現在的韓團,說真的,日本要做歌手的素人個人能力,確實比韓國現在培養的練習生強多了。 差別在日本很多是個人有興趣,從小由家庭或個人去學習培養,韓國則大都由娛樂公司培養。個人去學習的會有個人的特色。 日本娛樂後來落後於韓國,是因為市場又走回偶像派的路線,相較韓國對歌手的嚴格密集訓練,出來的成果實在差太多。 但日本娛樂圈也開始反思,也會借助韓國娛樂圈的專長來合作。好比近兩年出道的女團XG即是一例,成員全是日籍,卻在韓國出道,歌唱和舞蹈實力比現在很多韓國女團高出一個層次。韓國在流水線製造偶像的習慣下 ,也逐漸有中國流量明星的弊端。最近一些女團出道,有些韓媒就冠以怪物新人的名號。在看完XG的現場表演後,只能覺得現在很多的韓女團只剩下顏值算超標,唱跳也只能算及格,但要稱得上怪物新人,還有著一段差距。
@Amy1284ify
@Amy1284ify 11 ай бұрын
感謝分享!原來是這樣子的創作歷程,這樣看來,(G)I-DLE的小娟再次證實了她的才華與特別~ 真是一個大寶貝!如此年輕 卻才華洋溢的女孩,respect!!
@cocohut123
@cocohut123 11 ай бұрын
抄襲還能被這麼多人無視 洗腦包真厲害🥱
@cloudlin5433
@cloudlin5433 11 ай бұрын
結果沒甚麼討論跳槽問題,反而在檢討K-POP。
@user-wh7ji3rx5q
@user-wh7ji3rx5q 11 ай бұрын
大概因為不了解吧?對韓國演藝圈生態,這團隊好像很不熟。
@MICQQQ
@MICQQQ 11 ай бұрын
韓團都長得一樣才是正確的方向!因為他們的目標,是想靠全球僅五千萬人使用的韓語和亞洲臉孔(對西方人來說亞洲人都長得一樣),「快速」打入全球市場,自然要將所有力氣集中在一點:唱跳偶像團體!所以歌詞唱什麼內容?音樂有沒有深度?都不重要。反而歌曲容易洗腦入耳、偶像外型甜美帥氣、舞步易學好記才重要。所以乍看之下有許多個別的男女團體,但其實都是要將「KPOP」這個唯一的印象深植人心。至於台灣華語樂壇要走哪條路?還是要看目標是什麼?如果只想固守華語市場,那維持現狀就好。如果想靠中文殺入全球樂壇,那複製KPOP則將可能是唯一的方式。其實以上觀點,早在二十年前,就由理工科出身的KPOP之父SM老闆李秀滿所提出,他正是用科學和心理學方式挖掘需求,來打造韓團;台灣的理工科很強,要是有理工人能以科技業的精神投入華語流行影音產業,再加上若台灣政府能大力支持,相信追趕上韓國影音產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也是指日可待!還要補充一點:大家別忽略了,韓國不是只有KPOP一種音樂,民謠、搖滾、爵士、雷鬼等各類其他音樂,也是有非常多人在耕耘和發展(但也是打不進全球市場啊~),這點跟華語樂壇一樣,並無二致!
@hirohamada3980
@hirohamada3980 11 ай бұрын
臉盲是正常的,開始入坑前,也是認不得的,我是不會怪人家臉盲分不出
@wangdulu
@wangdulu 11 ай бұрын
都是同一个医生,当然长的像了
@oceansea0714
@oceansea0714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音樂圈最大的問題不是該選哪一種模式,而是台灣市場小又沒人願意砸重本投資,不管選哪一種模式要繼續長遠的發展都很困難。台灣優點是音樂很多元或自成一格,缺點是資源不多且分眾,這樣的狀況很難凝聚成一股力量讓整個產業鏈活化起來。最明顯的是去年的原子少年選秀節目,確實選出了許多優秀的孩子也組成了好幾團,表演也有一定水準,可是然後呢?台灣綜藝節目就這些,表演活動就那幾場,更別說音樂節目台灣現在幾乎沒有,現在熱度也就掉下來了,要繼續在演藝圈走得長久真的很困難,畢竟我們不像外國市場,一首單曲紅遍全球,一個節目幾千萬流量,一部電影就幾億美金票房,台灣演藝圈必須集合音樂、綜藝、戲劇大家一起把餅畫大才有辦法吸引外面的人進來,這樣台灣的藝人才有辦法繼續走下去。
@celinehuang6765
@celinehuang6765 11 ай бұрын
個人覺得林心如女士有朝著您說的方向去努力,衷心祈禱她能成功(臺灣政府在這方面的支持力道並不大),也希望有更多有志一同的人加入 還有 希望少一些酸民,多一些鼓勵🙏🙏🙏
@bunnybunny6361
@bunnybunny6361 11 ай бұрын
早期還有星光大道這類的真人競賽節目+後期可以上康熙/大學生等日常綜藝節節目宣傳 形成良好循環,現在這些節目都散了 傳統電視也算沒落了 大公司也很少再親自推出新人 基本上都還是靠早期的老人+這些選秀節目出來的人支撐😲
@waterman6233
@waterman6233 11 ай бұрын
​@@celinehuang6765不要期望政府,看看體育是怎樣死的
@lunatic691869
@lunatic691869 11 ай бұрын
我也覺得台灣哪種模式都做不到頂,整個演藝圈資金流的感覺就是沒有韓美日富...
@user-of1bh6mv4m
@user-of1bh6mv4m 11 ай бұрын
根本不是焦点,整个华语娱乐的问题是中国的磁吸效应,中国那么大市场有能力的人都会往那跑,但问题是中国有审查,所以华语娱乐全完蛋
@stranghead
@stranghead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一直都是美國那般個人秀,單靠藝人的魅力實力,就算想複製韓國的流水線也沒有他們那樣環境 另外台灣的行銷一直都很弱,像現今有什麼藝人推出新歌根本都不知道,讓我以為台灣音樂已經沒落了(實際上還是頗熱絡) 我只覺得台灣真的要學日本的方式,靠VOCALOID這類作曲軟體讓有能之人創作音樂,台灣的音樂才能更多元,不然檯面上的藝人一直在唱情歌聽多了就煩
@user-pm4lm2cj5i
@user-pm4lm2cj5i 11 ай бұрын
要不大大您參考下近期臺灣的獨立樂團們? 我記的不太熟但有些都很好聽的 說不定在我之後留言推薦的人,就能給確切的名字了👍
@user-vw1me7ib4d
@user-vw1me7ib4d 11 ай бұрын
日本競爭太激烈了。
@stranghead
@stranghead 11 ай бұрын
@@user-pm4lm2cj5i 獨立樂團我不太清楚,最近較紅的團體就告五人吧?還有近期聽過的ANGIE安吉,不過這都是我刻意去搜才聽到的,平時環境根本就看不到這些藝人,台灣音樂行銷太弱,連紅出圈都很難,看新歌點閱率就知道多慘了
@user-ey7hb1ek8e
@user-ey7hb1ek8e 11 ай бұрын
@@stranghead 台灣真的行銷太弱,有很多獨立樂團的音樂,我都是從KZbin MUSIC上隨機播放聽到覺得還不錯,然後才知道有這個樂團,雖然那些樂團每年都會在北.中.南那些音樂祭出現,但平時環境真的很難會去聽到
@SunnieWoo
@SunnieWoo 11 ай бұрын
支持Today 看世界💪🏻👍🏻👏🏻🙏🏻❤
@user-ff2rk9pe3b
@user-ff2rk9pe3b 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貴頻道,用俐落的篇幅讓人可以清晰的接觸了解國內外的事件
@baconlife9095
@baconlife9095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ㄧ直以來,不管是市場還是業內,好像都是比較親向“有自我特色的藝人”,“無法取代的獨特天份”,還有“觀眾緣”這樣類型的藝人,所以每次選出來或是推出來的藝人,不ㄧ定是最美最帥或是唱歌技巧多了不起,但都有自己獨到的特色,我想這也是台灣藝人比較持久的原因,但台灣演藝圈還是比較小,所以常會發展成全方位的藝人=相對也讓演藝生涯多元+變得更長久。其實還挺好的~ 韓國那樣,我也是覺得每個人都好像,歌也好像,而且好聽的歌根本很少,沒有那種非他不可的感覺,不同團體拿到哪首歌,也只是運氣問題(或是財力問題),所以我還是更支持創作歌手多ㄧ點~ 以前唸書的時候,老師就有說在音樂圈的王道還是版權費!還是要懂得創作才有財源啊!如果換到韓國演藝圈,有創作能力,在經紀公司眼中也才有價值(而不只是只有肉體跟年輕的那幾年而已),我覺得真的想以韓團出道的人,真的要搞清楚韓國演藝圈的價值觀,因為真的很台灣的很不ㄧ樣~ (而且當你了解之後,你若還認同,再思考頭報酬率要不要投入吧!)
@stephaniechung1768
@stephaniechung1768 11 ай бұрын
這首Cupid真的很紅,在洛杉磯開車聽KIIS FM廣播,經常聽到播放這首歌🤔 Selena Gomez 的 Calm Down也很紅,最近是猛播 Olivia Rodrigo 的 vampire 台灣可以兩種都走,畢竟,創作歌手不少,天然的帥哥美女也不少喔(希望包裝可以國際化一點)😁😁😁
@riceting
@riceting 11 ай бұрын
其實我很常在想一首歌一直在FM猛播是不是公司花了很多錢做行銷
@stephaniechung1768
@stephaniechung1768 11 ай бұрын
@@riceting 我相信是
@alla-nq9bb
@alla-nq9bb 11 ай бұрын
C.台灣娛樂產業已經從東亞最強盛到現在沒落到東亞最底層,考慮那種東西想太遠
@zubofan2637
@zubofan2637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只是在華人娛樂界巔峰過吧,類似韓流的應該只有曾經的香港娛樂產業
@justinechen7532
@justinechen7532 11 ай бұрын
現在最底層是港娛吧,近年出圈的音樂戲劇幾乎等於零了
@blackgbaoops
@blackgbaoops 11 ай бұрын
最後那題目根本不用選呀..台灣的流行音樂一直都是跟美國個人秀比較像呀.. 台灣能大紅大紫的通常都是有創作能力的個人或團體 又以個人能紅比較久的居多 團體偶像型的通常沒幾年就會解散了😅也有過少數經紀公司跟藝人想學韓國或日本那種團體養成模式 但很多都失敗了.. 台灣人個性跟美國人比較像 比較重視個人權益跟發展 而且會去爭取跟維護 團體培訓壓榨又要做形象賣笑的那種團體偶像跟台灣人性格不合..所以練習生培養成偶像那套在台灣一直發展不起來..但跟日韓民族性重視服從性跟愛打團體戰的性格很合 所以日韓發展出很多多人的偶像團體 從這方面來看 也看的出個國流行樂的風貌就是反應了各地的民族性跟文化風格🙂
@54heton
@54heton 11 ай бұрын
認同+1
@user-tq5xk4fc6p
@user-tq5xk4fc6p 11 ай бұрын
我不喜歡韓國演藝圈的氛圍,沒有個人特色隨時會被取代的風險太高,而且我也臉盲的認不出來到底誰是誰?聽起來都一樣看起來更是一樣,我還是喜歡台灣的樣子,每個人的勝出與受歡迎都有原因,世界上就是要有各式各樣的文化風格和人種,這個世界才有趣精彩,像這種生產線般的演藝圈,看著好疲累
@wonderchen934
@wonderchen934 11 ай бұрын
認同世界上要有各式各樣的文化風格和人種。kpop代表的就是韓國,而我就是喜歡唱跳團體的風格,因此一路走來已13年。會覺得看起來都一樣,因為我們對於很少或不曾用心了解的事物往往會有粗淺地解讀和詮釋,無可厚非。再者,每個世界知名的韓團也都有其勝出和受歡迎的原因,特色各異,也都能讓人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入耳、欣賞、享受、為此著迷。
@c7612553
@c7612553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比較適合B~有各種元素音樂非常的棒,且A也需要整個生態鏈。 聽kpop十幾年,韓團在二代以前算是各有特色,團體間也會上綜藝有互動;現在越來越精緻、商業化,每個出道都三比八,近幾年也是臉盲狀態QQ。
@gurakko_zetta25
@gurakko_zetta25 11 ай бұрын
近幾年也是臉盲狀態+ 10000! 怎麼男男女女都長一個樣 XDXD
@user-jk9cj5mc5k
@user-jk9cj5mc5k 11 ай бұрын
總之韓國就是把藝人當商品啊!用完即丟~還是很多人很愛韓團⋯⋯⋯⋯反觀台灣很多新生代藝人歌手都一定要有自己創作的能力才能展露頭角
@Mukani_Lin
@Mukani_Lin 11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臉盲......真的認不出來QAQ 不過個人認為台灣比較適合個人戰吧? 感覺都是要有特色才走得比較長久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11 ай бұрын
根本認不出來+1😢
@user-et2ly4vk9y
@user-et2ly4vk9y 11 ай бұрын
如果是韓國路線,紅過了也就過去了。沒有人會再想提起你 如果是歐美路線,哪怕你沉寂了一輩子,只要有一首經典爆款就足以讓人們長久的記住你 前者對資本有利,後者對個人有利
@ROCTW2409
@ROCTW2409 11 ай бұрын
哪種方法適合台灣我不知道 但我個人喜歡有辨識度的藝人 流水線的我實在分不清楚誰是誰
@jeffkevin3
@jeffkevin3 11 ай бұрын
其實流水線跟人分不清楚可能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歌曲跟藝人形象的連結度 當然團體跟個人形象的連結度也有差異 是說其實如果有些人真的就是比較會創作而不擅長演出或反之,流水線反而可以提供一個讓這些人發揮所長的能力,而不是就因為當不了全才就直接被埋沒
@joycechan8119
@joycechan8119 11 ай бұрын
所以我才只喜歡BTS。 當時中小經紀公司背景,而且一半以上的團員會參與作詞作曲,當初也是因為公司宣傳無法給力,所以讓團員很早就玩社群媒體,累積粉絲。 這些操作都跟大多數的kpop團體打造過程不同( kpop團體就是用造星工廠的方式製作出來的)。台灣有深厚的音樂文化底蘊,以前是名副其實的亞洲音樂中心,如果經費足夠,可以再次崛起並走出屬於自己的特色 (複製別人的成功是不一定要走的路啦)
@platinumstayer
@platinumstayer 11 ай бұрын
台式:到中國喊愛祖國就能賺錢了
@waterman6233
@waterman6233 11 ай бұрын
中式:到台灣喊台獨價值?
@platinumstayer
@platinumstayer 11 ай бұрын
@@waterman6233 請舉例看看 你說的話有多可笑🤣🤣
@Temperissue
@Temperissue 11 ай бұрын
諮詢服務是有給你錢ㄟ!!!!!
@reynoldluo5754
@reynoldluo5754 11 ай бұрын
K-pop 有一大部分都是像製造業般的全球化分工才生的出來品質穩定又定期的團體 背後仰賴很多大量資源跟平台環境去建立 護城河很高 台灣沒有打歌的舞台 沒有完整的產業發展 能夠發展多半都是個人自由打出名號的方式
@MonsterTeeTV
@MonsterTeeTV 11 ай бұрын
是真的没想到会在斐姨这里听到这个新闻,真的好心疼公司代表😢
@sl5515
@sl5515 11 ай бұрын
比較喜歡可以創作的藝人,團體或個人,因爲團體ㄧ定有會不同長處的人,所以不會膩。但也會有資源不平均的情況。基本上,會創作的藝人才能走的更久更遠。
@ROCK-jn6ob
@ROCK-jn6ob 11 ай бұрын
真慶幸台灣如子瑜跟舒華是去韓國發展,走向國際,台灣就是不肯花錢培養,加上那套老舊過時又三流的行銷方式,難怪娛樂產業被韓國打假的,但這些年台灣的戲劇跟電影圈有越來越好了
@user-mb6ll2uw5i
@user-mb6ll2uw5i 11 ай бұрын
關於范姐最後問的,台灣適合哪種, 我個人覺得台灣適合先有避開中國磁吸作用的作法,不然都是中國[偷人]的下場。 因為重點不在台灣有沒有好藝人,而在華人(中國)市場遠大於台灣本地市場,這點和韓國及歐美面臨的市場問題完全不同。
@hannalin6856
@hannalin6856 11 ай бұрын
這個聽起來比較像壟斷性大資本vs 多元多方小資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較沒有條件走前者,後者卻有很多機會,也會讓社會比較平等
@linyarrou
@linyarrou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目前應該比較偏向B個人吧,台灣的公司做事情也都是投機而不想投資,看哪個小花有流量就丟出來收割一波,只是長得好看的人並沒有太多管道受到完整的培訓。 而且有人比較過台灣跟日本的綜藝也是一樣,日本是所有的笑點都要事先SET好,台灣則幾乎都要靠主持人或來賓的個人能力。 簡單來說,韓國是整個行業一起內捲,大家一起捲到死,台灣則是一盤散沙的個體在各自拼命、拚生辰八字,這在KZbinr的圈子也是一樣的狀態,個體才能好但每個都資源有限,大製作零。我想可能連電影圈都差不多。 所以回到音樂,台灣要嘛是能創作又剛好唱得不錯也長得不差的,遇到貴人跟時機也許就能中,不嘛就是真的有特色有魅力有客群可以撐著。不然,孫燕姿蔡依林那個時代的資源跟運作方式已經不存在了,現在傳播的方式本身就是相對碎片化的,有好才能不一定能有好製作,更不一定能有好行銷,沒意外的話是很難再有下一個五月天或周杰倫了。 另外,為什麼放眼望去幾乎都是小清新?因為現實條件就只夠台灣的創作人、藝人玩小清新。 除非台灣有投資人敢投,肯投,有錢投,不然就很難。 然後還有政治問題,到底要不要把中國的市場考慮進去?要賺就綁手綁腳兩邊難做人,不賺又賺不夠。 如果這時候能像國外某些電影公司把洗錢的需求接上線,資金問題其實就解決了剩下就是眼光跟製作,但那是洗錢。
@tat4340
@tat4340 11 ай бұрын
我也跟范姐一樣臉盲 看不懂也聽不懂差異 不敢問也是因為怕被嗆 但也許是我們老了而已😂😂😂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11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
@user-niyehyeh
@user-niyehyeh 11 ай бұрын
K-pop偶像這種過於大眾的審美常常會讓那些有在追星的小朋友們產生所謂「容貌焦慮」的問題,導致自己認為自己不符合大眾審美觀而感到自卑,偏偏卻有很多歌的主題圍繞在做自己、接受自己的自然美,不覺得有點諷刺嗎?
@user-wh7ji3rx5q
@user-wh7ji3rx5q 11 ай бұрын
你肯定沒聽過MAMAMOO,然後順便把小孩的抖音、IG刪了,他們的焦慮會直接下降80%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7 ай бұрын
簡直不能同意樓主更多欸
@MotonariKaga
@MotonariKaga 11 ай бұрын
不看kpop因為我也覺得他們長相曲風都很像 比較喜歡個人或是小團但是成員各有明確特色或合作有加分的藝人 特別欣賞而且願意掏錢包的大多是能自編自唱的
@user-of1bh6mv4m
@user-of1bh6mv4m 11 ай бұрын
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20年疫情刚起时有个博主推荐在韩国发展的台湾idol,我看了看叶舒华,然后开始接触韩团,真的很有意思
@user-rayarcj
@user-rayarcj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肯定是B 團體要出圈需要能力強人氣高的人帶出來 但走到最後通常就是比較紅的就單飛了 感覺台灣團體要長久就只能像五堅情那種每個人都有自己定位才抱團的才比較穩定 不然如果私交也沒很好蠻容易就被人氣金錢左右或轉型演員就拆了
@user-eq9mo4mq4b
@user-eq9mo4mq4b 11 ай бұрын
K-POP團體自己最佩服stray kids的,歌曲主要是團內其中3人製作,其他團員也會有自製曲,之前還有8個人分組寫歌的影片,很有趣實力也很好,作詞作曲到錄音也全程監督,團內氣氛也都很好。雖然是JYP家的,但在海外成績比在韓國亮眼,很佩服也很喜歡他們,推薦大家!
@kic5984
@kic5984 11 ай бұрын
方燦寫的歌量,發到80歲還能發哈哈哈哈哈哈
@RubyAnaLuz
@RubyAnaLuz 9 ай бұрын
3racha創作品質真的很高👍
@1gary865
@1gary865 11 ай бұрын
😮没有什么比名利更重要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jeffkevin3
@jeffkevin3 11 ай бұрын
原來現在 KPOP 變四大了……四五年前還是 JYP SM YG,然後 BTS 很紅讓 BigHit 有點要擠下醜聞狂暴的 YG 這樣 😂
@IM162
@IM162 11 ай бұрын
二代時候 四代公司是 SM JYP YG CUBE 🥲🥲🥲🥲
@nana-zx2po
@nana-zx2po 11 ай бұрын
@@IM162我也是活在這四大公司的年代🫣🫣(透露年紀了哈哈
@jeffkevin3
@jeffkevin3 11 ай бұрын
​@@IM162 喔不 CUBE 😢
@yanyanzeze
@yanyanzeze 11 ай бұрын
Cube 一直把好牌打烂 如果不是idle能自己创作自己做ppt 这公司只会搞垮艺人
@jeffkevin3
@jeffkevin3 11 ай бұрын
@@yanyanzeze 不過 CUBE 也許不是最糟的⋯⋯看看 PRISTIN⋯⋯ ⋯⋯ ⋯⋯ 等等!原來 PLEDIS 現在是 HYBE 子公司了嗎???!!! 😲 真遺憾 PRISTIN 沒有撐到收購那時就解散了 不過起碼 fromis_9 還活著,只能說加油呀~
@MrTerifyZen
@MrTerifyZen 11 ай бұрын
看到NMIXX的圖還很專業標出某人已退團覺得資料查閱得很厲害
@chrischang5549
@chrischang5549 11 ай бұрын
說實在,經營一個成功的團體需要十分嚴謹的管理制度,因為團隊內複雜的人與人際關係需要掩蓋在公司管控的包裝下。這才能像拼圖一樣,由各有優缺點的成員拼湊出更吸引人的"偶像"。 首先,台灣目前沒有這種有完整的管理制度的公司,同時,台灣人的個性相對來說比較自由奔放。我們國家的記者很敢問,藝人也真的很敢講,哈哈哈! 所以我也不覺得有公司能拘束一群人的生活日常。所以台灣應該還是走單打獨鬥的型態比較適合!
@54heton
@54heton 11 ай бұрын
沒錯,光是經紀人會打愛豆這點,在台灣絕對會被告上法院。
@engine3152
@engine3152 11 ай бұрын
臺灣,我喜歡B選項。 話說韓劇《請回答1988》 片頭曲就很棒啊, 那時好像就不太是 「流水線」作業? 可見韓國也有一段 「實力派歌手」風光盛行的年代。 題外話,韓國電競項目 《英雄聯盟》明星選手 Faker(이상혁/李相赫) 成名後就算其他俱樂部、 他國重金想挖角他, 他仍選擇留在母公司, 這在利益掛帥的今天看來 好像過於天真,但我卻比較喜歡這種 「公司和旗下藝人」 惺惺相惜、情義相挺 的文化氛圍。
@riceting
@riceting 11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韓國好像有分偶像跟歌手,偶像就是那些唱跳的,歌手就是會唱ost的那種,不太一樣的感覺
@engine3152
@engine3152 11 ай бұрын
@@riceting 了解,應該是您說的這樣沒錯💯👍
@riceting
@riceting 11 ай бұрын
@@engine3152 是我自己的了解啦不確定對不對,你有空可以找資料看看👍
@yaya5tim
@yaya5tim 11 ай бұрын
瑞典的作曲家在美國音樂界也有很深的影響力, 很多有名的歌曲都是美國音樂界出錢買下他們的作品, 自己再包裝給底下的年輕歌手然後宣傳, 韓國的音樂產業之所以強大, 就是因為他們有深入研究過這些美國的音樂產業, 而且後面也有成功牽起人派, 自己也包裝得很成功, 市場投射也很精準, 一開始都是瞄準一些非歐美國家的市場例如東南亞跟後來的拉丁美洲, 最後席捲這些聲量回頭進攻美國市場, 而韓國本土的歌手也有不少都是留美或是在美國有成長背景的, 製作人們大概也是擁有一群這樣背景的團隊, 才能抓準市場發展 台灣相比之下就有點不知道在幹嘛, 至今還在玩悲傷情調的情歌路線迎合台灣市場(台灣人不知道為什麼真的很喜歡聽這種悲歌), 國外市場抓不準, 自己培養包裝的原創能力也遠輸日韓, 以前台灣2000年代的偶像幾乎全走日本風, 日本流行什麼台灣就馬上複製, 現在韓國有獨自的原創包裝能力自成一格後, 台灣整個全部跟著複製貼上, 然後也不知道國外市場的音樂taste是什麼, 最後隨著網路普及, 大家當然都不願意看自己國家的複製品, 而是直接投向國外原創市場, 音樂戲劇都是如此
@usaneko404
@usaneko404 11 ай бұрын
從以前開始就比較偏向喜歡會自己創作的歌手/藝人 長大之後聽了很多Vocaloid創作曲,才明白自己喜歡的是作曲/編曲者的風格 從此對歌手(純唱)的興趣大大減少 可是演藝圈的商業行為總是只有藝人出名,作曲者的資訊常常很難找😢
@HiHi-uz2fe
@HiHi-uz2fe 11 ай бұрын
0:08 其實(G)I-DLE就是一個自己創作歌曲的團 也可以找找她們詳細的資料 原本是隊長田小娟寫歌而已 後來其他成員也跟著開始寫歌 一開始走的偏異域風 後來風格就有很多種了 出道曲LATATA更是田小娟關在房間裡3天寫出來的歌曲
@HiHi-uz2fe
@HiHi-uz2fe 11 ай бұрын
Omg KZbin的bug讓我留言突然被無限複製
@shelly63026
@shelly63026 11 ай бұрын
突然覺得葉舒華他們團的隊長真的很猛,歌曲都是隊長自己寫。
@peterchien505
@peterchien505 11 ай бұрын
但他們很大程度都是co-produce,我倒覺得她們沒有給足夠的credit給幫他們的製作人,過度強調自作曲,但實際是6成製作人4成成員,成員很多時候只是給一個很粗糙的demo或概念而已。
@cocohut123
@cocohut123 11 ай бұрын
抄襲得來的當然猛🥱
@kailamtang
@kailamtang 11 ай бұрын
韓國這種模式最好的地方是穩定輸出,形成品牌文化
@user-lj1yk1wd3g
@user-lj1yk1wd3g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適合B,個人秀,百花齊放
@highigh999
@highigh999 11 ай бұрын
看到范姊講這麼新的新聞有點嚇到,直到今天都還有新的新聞,這麼早做專題報導下定論好嗎? 沒想到是用FIFTY FIFTY作引言討論韓國偶像產業阿XD團隊真的很厲害! 看到完想到製作人不想讓不喜歡的風格的前輩團作新團的師兄師姐,就把前輩團冷凍直到合約結束 也想到只要團體有成員出事,基本上那個團就需要休息一段時間 當個人特色與團體風格皆由公司管控和賦予,偶像的成功是不是就變成公司的獎盃獎狀,並非偶像的個人成就 佩服韓國流水化的產業鏈讓KPOP席捲世界 但如果成員們可以在專輯或自身風格多一點的主導權,是不是就有底氣可以跟公司談判,就不會任由公司宰割了呢?
@CarlH831
@CarlH831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談不上適合什麼,而是"需要"A跟B,你要讓各種不同的年輕人有出路,不是人人都能創作或是歌神舞神,KPOP創造的所有就業空間與夢想空間很大,這就是台灣需要的,而不是只能走網紅直播啦啦隊,不適合就拚到適合!
@user-cp1pr7io4n
@user-cp1pr7io4n 11 ай бұрын
沒在聽 K-Pop,每次都很驚訝在紅什麼
@TengTong100
@TengTong100 11 ай бұрын
赞同
@RC22318
@RC22318 11 ай бұрын
我個人認為兩種方式都有優缺點,問我的話其實我希望A和B能中和一下。 因為自己有看一些練習生的紀錄片,其實經紀公司也不是阿狗阿貓都選,練習生本身就要有天賦才能才可以入選,經過公司訓練打磨以更成熟的技術去表演。練習生期間會看不見盡頭在哪裡,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出道,是很考驗意志力的... 好的是耐心和意志力從小被訓練起來了,加上出道後就要還公司訓練費所以即使紅了,兩三年裡也不怎麼有收入,對於年紀還小不懂理財的人來說算好事。不好的是,偶像規矩多,壓力巨大... 即使近幾年偶像人設這種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嚴厲,很多都比較傾向於做自己了,但觀眾的思維模式卻還沒改過來,看待偶像就像看待狗一樣,說錯一句話都會被圍剿,真是讓人身心靈疲憊,自殺案很多都是承受不住網絡霸凌引起的。另一點就是,經紀公司選擇也很重要,選錯了,小朋友真的很容易不得不去經歷那些不好的事。 國外的很多是小朋友有才能爆紅後被公司簽就推出作品,好的是,藝人和作品關係很親密,但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年紀小就收穫大筆大筆的錢,對於很注重個人獨特性和人權的國家來說,這些孩子要是沒有好的指導,性格很容易扭曲,這種不用多說大家應該都會常看到新聞。 台灣如果能融合兩邊的優點去進行的話,其實真的會很不錯... 說實話台灣作品近幾年很偏向獨立音樂,好不好聽真的變成其次了,吸引不到資金,很難往外發展。 連日本在這幾年都開始瞄准國際,參考韓國訓練系統打造他們的偶像了,而且成績還不錯(也是我個人現在最喜歡的團體)。
@wangdulu
@wangdulu 11 ай бұрын
本来就是阿猫阿狗.有本事就不会签约经纪公司了.偶像本来就是狗啊,不然呢,脑残粉当然不懂了. 偶像本来就是当宠物在养的."練習生期間會看不見盡頭在哪裡,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出道,是很考驗意志力的... 好的是耐心和意志力從小被訓練起來了,加上出道後就要還公司訓練費所以即使紅了,兩三年裡也不怎麼有收入,對於年紀還小不懂理財的人來說算好事。"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别人把你当畜生你还感激涕零, 艺术家靠的是天赋,而不是狗屁意志力和耐心, 真是有病
@RC22318
@RC22318 11 ай бұрын
@@wangdulu 生活很艱難吧?辛苦了... 有病要趁早治... 祝早日康復~
@yt0227
@yt0227 11 ай бұрын
XG🙌🏻
@Seachat
@Seachat 11 ай бұрын
這團被罵這麽慘...我看沒機會了...韓國跟日本一樣,道德標準非常之高,有醜聞的團體很難有登台的機會,除非事件平息。
@jackhuang7337
@jackhuang7337 11 ай бұрын
臺灣在千禧年伊始前比較像A的娛樂產業文化,那時候的Tpop 國際影響力也確實比較大,後來慢慢演變成B這樣,就開始養出之前接觸不到的小眾群體,但在華語音樂影響力也迅速被中國取代了。 覺得臺灣應該要維持一定小比例的歐美個人娛樂產業鍊,大比例要有娛樂工業分工化。 重點是對於華語音樂應該要鎖定中國比較薄弱的個人創作小眾市場,並且其餘大眾商業音樂仿效韓國打從一開始就鎖定國際市場,讓音樂作品一開始就全英語及其他外語發表,不要試圖去賺人民幣,因為中國本來就不是市場經濟,不會因為作品好就受親睞。韓國娛樂圈就是因為早就放棄中國,才有強大全球娛樂產業影響力。
@em10201
@em10201 11 ай бұрын
華語音樂 臺灣是龍頭好嗎 華人圈聽的中文歌幾乎全是臺灣唱片公司製作的
@ShangShangChien
@ShangShangChien 11 ай бұрын
9000的美金一開始是跟安借的 後來也還給他錢了 幾個月後問他曲子怎麼還沒有變成公司的 安就推脫要一點時間 結果就是侵占走歌曲...
@user-bz5of7jl2f
@user-bz5of7jl2f 11 ай бұрын
Fifty Fifty的清算結構中包含60億預付款償還,意味著這筆錢被投資到了Fifty Fifty活動上。成員們是因對60億的使用明細不透明而提起訴訟,還有公司的管理能力不足及忽視成員身心健康。還有加上成員們所說的沒經過她們同意公司就公開成員手術的事情等讓成員覺得公司不可靠。簡單來說所屬社的確能力不足 外包了三家公司 最後還被安勝日那樣搞
@user-bz5of7jl2f
@user-bz5of7jl2f 11 ай бұрын
音源收益大部分由PD和作詞作曲家拿走。 再加上音源著作權由外包PD以自己的名字登記,因此所屬社實際上沒有收益金。 為什麼不找一找就會出來的內容就隨便說呢? fifty fifty成員說實在也很無辜 什麼都不知道 公司也能力不足 雙方缺乏溝通和共識 而最大的幕後黑手大家都不去罵 只看到事件的一小部分就把大炮對準成員們 真的不理解
@user-rz3wy5jp7r
@user-rz3wy5jp7r 11 ай бұрын
6/19控訴所屬社 6月20幾號成員開刀的健康問題才在網絡媒體出現 時間有差 無法說明甚至指控是所屬社放出消息 然後 有看過社長和製作人對話內容很明顯社長是有寛許成員病假的 還一次休息了四個人 雖然正在歌曲火紅的勢頭上 社長覺得可惜 但沒有逼迫成員 是製作人表示成員很聽他的話 他們之間是怎麼溝通到讓成員覺得是社長逼她們的呢
@10n23
@10n23 11 ай бұрын
這首歌是真的破了很多次元但真的歌紅人不紅 就算到別的公司另組也掀不起什麼水花吧..
@yida0524
@yida0524 11 ай бұрын
雖然我也有在追KPOP不可否認KPOP的養成機制有很多弊端,但是說實話,他們是一直在進步也一直在提升自己的世界影響力,像是什麼希臘,愛沙尼亞之類的國家,像周杰倫之類或者其他台灣藝人根本就無法用作品打進去當地市場,但KPOP能,甚至那些國家因此出版一些教人學韓文的書因此而賣的動,而台灣連在中文圈都算是沒落許久,更別說踏出去那種海外市場的榜單打下一定的市占率。 我覺得最後那個問題這樣問並不精準也無法用來定位KPOP,然後說到美式團的話,其實現在歐美的舞者也是要參考KPOP的編舞設計來教,因為那些舞蹈老師上課,很多學生就是指名要學習這種風格跟這種項目。 所以從這個方面考量,台灣市場不大,語言也算劣勢,我反而覺得培訓還是得走KPOP的風格但或許能人性一點,而市場戰略也應該走KPOP的方向,就是往外擴展 在其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來打造民族的名片,但是表演風格與內容可以更多元走美式團。
@zzxx1068
@zzxx1068 11 ай бұрын
還是先寫大家最愛的 買榜始祖BP
@fishncha7855
@fishncha7855 11 ай бұрын
就算沒有這些糾紛成功跳槽到其他公司也不會紅,大部分人只從短影音平台聽過cupid,連fifty fifty有幾個人都不知道吧。大公司也是有很多不紅的團的
@user-un6mc9jb9m
@user-un6mc9jb9m 11 ай бұрын
當初11年入KPOP的時候是2代團 臉還很好分辨 15年左右退KPOP時 已經有不少臉盲了 現在沒再追就不評論 不過妝容看起來真的很像 原因除了整型之外(範本大同小異) 還有就是韓妝就是那樣 大家都照同一套下去化妝 結果就是大家長的越來越像 妝越來越厚 韓國整形算是很普遍的行為 小整形基本上是常有的 只要看到那種長很像的 基本上就是同一個範本作的
@gurakko_zetta25
@gurakko_zetta25 11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差不多時候退的, 大概17年左右, KPOP的團現在真的臉像、妝髮像、曲像、路線像 男的女的妝都愈來愈厚 打歌舞台甚至演唱會都對嘴, 而且是直接播錄音室版本, 連口型都不做了 以前打歌對嘴, 還會錄一版比較粗糙少修音的, 相比之下還算有做做樣子 現在直接不裝了, 「反正我就是靠外貌靠跳舞, 你們愛看不愛」 這擺爛的態度真噁心
@user-jl3ug3tm7x
@user-jl3ug3tm7x 11 ай бұрын
@@gurakko_zetta25有時候其實都是經濟公司的安排😢
@54heton
@54heton 11 ай бұрын
​@@gurakko_zetta25對於現在男團的妝容真不敢恭維,越來越女氣。
@rubytzeng4508
@rubytzeng4508 8 ай бұрын
​@@gurakko_zetta25愛豆在韓國演藝圈的地位低不意外,除非實力強到紅到全球,不然就得轉型。
@user-gx3mz7dw1h
@user-gx3mz7dw1h 11 ай бұрын
麥當勞好吃,但是會出現星級等級料理嗎? 流水線量大管飽,但是個人覺得發展到後期,會趨向單一化,對產業傷害反而極大。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11 ай бұрын
這個比喻真好
@weilangrong
@weilangrong 11 ай бұрын
臉認不出來是正常的,人的大腦對於沒怎麼看過的人種,其實欠缺辨識力。另外藝人都會上妝,通常也不會搞什麼標新立異的妝容。舉例來說,不看NBA的人,要分出不同運動員有其難度,但看久了後,辨識能力會上升。我看K-Pop也是看個幾年後才覺得自己認人能力有上升。
@user-nm4cd8wt2u
@user-nm4cd8wt2u 11 ай бұрын
胖瘦身高膚色年齡都一樣/接近,好奇怪呀🤭 說沒外貌歧視我都不信
@adrianwong69
@adrianwong69 11 ай бұрын
没,事实就是韩国偶像都长一样。我也没看NBA或者美剧,可是还是可以分辨黑人白人。就只有韩国偶像长一样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11 ай бұрын
我完全認同樓主說的…
@tsng2281
@tsng2281 11 ай бұрын
所以說我感覺近十年來的韓國樂壇真的越來越無聊,一堆樂壇公司定期弄個男團女團小鮮肉出來長相風格都一模一樣,太單一太平淡了。
@YangIU
@YangIU 11 ай бұрын
也是有偶像會創作音樂的,像是斐姨開頭有提到的有舒華的(G)I-DLE裡面的小娟就是音樂人,甚至還有一些作品是他親自製作的。 btw 5050真的是忘恩負義,臭到連這裡都有報導。
@GIAGIA-oq5so
@GIAGIA-oq5so 11 ай бұрын
seventeen 的woozi
@franktsai972
@franktsai972 11 ай бұрын
Idle 裡的yugi minnie也是自己創作喔
@YangIU
@YangIU 11 ай бұрын
@@franktsai972 對齁,我漏掉了他們兩個
@intuitionintuition
@intuitionintuition 11 ай бұрын
認真的以另一種非僅是娛樂層級而是具大戰略來進行文化與音樂產業.....這也是一個讓中文圈見見世面的方式....大中華文化圈哪都有人才..就是大事難成....AB都不相斥....這樣或許會更完整
@tsng2281
@tsng2281 11 ай бұрын
8:14 這點我也很同意。感覺韓國流行樂壇那些明星的風格都好單一化,看起來好無聊。難怪有些歐美人會調侃說「所有亞洲人都長得一樣。」
@Hahaluck66
@Hahaluck66 11 ай бұрын
題外話 一直覺得主持人好面熟 長得很像王月+唐綺陽
@ivylin8245
@ivylin8245 11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臉盲,覺得都長差不多
@user-vs6nh1qf2z
@user-vs6nh1qf2z 11 ай бұрын
你自己的問題
@pzgsbde791
@pzgsbde791 11 ай бұрын
粉絲挺恐怖的,就真的每個同眼同鼻同妝容,又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了😂?
@user-nm4cd8wt2u
@user-nm4cd8wt2u 11 ай бұрын
臉盲正常的,因為有很嚴重的外貌歧視 男團一副長得像男同似的🤭 這顏值兩個男團員親親都不意外
@adrianwong69
@adrianwong69 11 ай бұрын
@@user-vs6nh1qf2z 笑死 多数人都觉得
@renlaidao
@renlaidao 11 ай бұрын
作为市场部门的平面设计师大部分情况都是上素材网下载素材或模板再进行调整和修改, 除非是特别定制的素材和要求, 看来商业流行音乐也是如此呢
@poppychang4108
@poppychang4108 11 ай бұрын
韓國審美很模組化,哪一型受歡迎大部份就按照那一個模組。很少聽到韓國經濟公司不壓榨藝人的,這個有比較特別。
@sylviayang7969
@sylviayang7969 11 ай бұрын
(G)I-DLE火爆的洗腦歌卻是表演者的隊長田小娟自己作詞作曲😊 奇蹟吧
@0412lin
@0412lin 11 ай бұрын
所以gidle小娟太厲害了,整個方塊靠小娟養,如今女娃們更努力個人的才華培養,看到這個新聞讓人更敬佩小娟,
MEU IRMÃO FICOU FAMOSO
00:52
Matheus Kriwat
Рет қаралды 36 МЛН
버블티로 체감되는 요즘 물가
00:16
진영민yeongmin
Рет қаралды 88 МЛН
MEU IRMÃO FICOU FAMOSO
00:52
Matheus Kriwat
Рет қаралды 36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