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祺七七 】「思覺失調症」可以裝出來嗎?新聞之外的患者,實際過著怎樣的日子?《七七心理學》EP 022

  Рет қаралды 160,042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821
@劉亦真-s7l
@劉亦真-s7l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志祺七七做這支影片,感動到難以複加QQ 我媽媽也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從我一歲到現在,已經過了十七年。 從我有記憶以來便一直如此,媽媽會做在常人眼裡不可理喻的事。他平常活潑開朗,生病時卻沉默寡言或暴躁易怒。他會覺得是爸爸要害我跟他,爸爸對不起我們全家。他會突然迷信所謂的「上天」,到處跪拜、燒紙錢。他會覺得樓上的鄰居有鬼,賣東西的店家虧他錢,我上課的地方不合理,還有其他很多很多。 他曾經強制將我按在大馬路邊跪拜,沒有墊子,只有冷冰冰的水泥。 他曾經說過我不是他的小孩,他的小孩在醫院跟我調包了,他要找回他的孩子。 他曾經到我就讀的學校鬧事,最後我在學校看著師長打救護車將他載走。 他曾經認為我爸性侵了我,因而將我載到了婦幼保護中心,最後我哭唧唧的要找爸爸。 他曾經不讓我去畢業典禮,我爸強制要帶我去的時候,他跪在地上拉著我爸的褲腳說:你不要出去,你出去會被車撞死。 他曾經撕過我的書,雪白的書頁像雪花一樣散落在地面上,待我回家只看到蒼白如屍體般的滿地瘡痍。 他曾經…… 但我覺得最難的都不是這些「曾經」,最難的是每當我以為事情過去的時候,便會有類似的事反復發生,不斷提醒著我「他不會好」。我必須一次一次經歷他康復→發病→住院,一次一次重複心靈破碎、互相傷害、感到疲憊的過程。 我也會在這其中被不停問到「你是不是沒盯媽媽吃藥?」、「你是不是沒有多陪媽媽?多帶他去散步?」、「你是不是又頂撞他了?太久沒跟他聊天?」。 更小的時候,每當我跟人提起,別人總會說:「嗯……你媽媽生病了呀,你要多體諒媽媽。」 我也常常想,是不是我不夠體諒他、我沒有盯他吃藥、我哪裡沒有做好,他才會一次又一次的發病。 但我覺得更難的是,沒有人可以理解這些事情。曾經我也會嘗試跟別人講,但我後來發現別人很難理解、或者根本不會在意,慢慢的我也就不說了。只是這樣一來,有很多事我更加不知道如何訴說。比如有人問母親節禮物要送什麼,我無法回答我甚至不確定我媽過不過得了母親節,因為他可能不在家而是發病在醫院……。比如他們問我媽為什麼要做出某些行為,我無法回答因為我媽媽發病了,他也沒有辦法。 我們確實需要社會多一點理解,也許這樣一來我們便能活得輕鬆一些,不必害怕將事實說出口,不必害怕面對旁人可能的異樣眼光,不必在每次社會新聞過後,看留言便覺得如同刀刃刻在心上。 不論他如何,他始終是我媽媽。你們口中的每一個瘋子、精神病、神經異常,背後都有一個努力陪伴他、努力想愛他的人。他也可能是別人的父母,別人的兒女,別人的伴侶,別人的親人…… 希望大家都能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體諒,這個社會也許便能多一些力量,謝謝。
@劉亦真-s7l
@劉亦真-s7l 4 жыл бұрын
關於副作用的部分,是真的很痛苦,我媽的藥沒記錯會讓他手抖、體重增加、嗜睡、還有一些內分泌失調,更嚴重的聽說曾經讓他未懷孕卻分泌出乳汁。 七七沒有講到的治療項目還包括電療,電療包括的副作用更多更可怕……其中之一便是記憶力大福下降,可能從家裡到菜市場的路他都會忘記,每次出院都得重新再教一遍。 我媽比較幸運的是治療之後能短暫好轉,也沒有工作需要回歸社會的問題。很多患者即使好轉,後續如何處理也是一個大大的未知數,醫院的費用、看診的費用、沒有工作能力、需要人看護等等……
@chviolet
@chviolet 4 жыл бұрын
加油💪
@ChiuMomoV
@ChiuMomoV 4 жыл бұрын
辛苦了 身為家屬的你們真的很為難...
@邱曉希
@邱曉希 4 жыл бұрын
辛苦了,看完覺得好難過
@ambrosiatw
@ambrosiatw 4 жыл бұрын
真心 辛苦了,加油💪
@ChiuMomoV
@ChiuMomoV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個躁鬱症患者,跟思覺失調最大的差異就是多在狂躁期才會有明顯的幻聽妄想,最近三不五時的隨機殺人頻上新聞版面,看了真的讓自己情緒很負面,有些偏激的人甚至說要把我們得病的人全部撲殺... 我很理解大家的憤怒,因為太多的悲劇真的也不是這個社會希望看到的,可是無奈的是,新聞終究有一天會再次沉沒,然後我們精神病患者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我幸運的是屬於有病識感的那種,但或許也是不幸,因為這樣更清楚自己身體的衰敗,更沒辦法面對自己的未來,因為長期生病,自己的自信嚴重不足,30多歲了沒有穩定工作,要再次投入職場也變得更困難,無奈的是家裡的人也無法理解自己的狀況,只會說我不爭氣,永遠長不大... 但我背後的無力感,真的是很難說出口。 說真的,有時我很羨慕肢體殘障的人,大家知道我們最常被罵的就是好手好腳為何不去工作、你真沒用是個廢物... 但反觀肢體殘障,大家會怎樣面對? 只要這樣的人有一些稍微正面的報導,社會關注度跟觀感完全不一樣... 我實在不想說這樣的話,可是有誰能真正看到我們精障者的"殘"? 雖然我知道原因很明顯,因為精障者的"殘"很可能造成社會危害,其實就連自己也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持續穩定... 所以我們相對在社會上面的"政治正確性"是非常低的... 抱歉我找不到有什麼更好的形容,如果有更好的說法可以提示我,也因如此自然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同理我們。 我只能說,每次發生這件事情,大家多在社會公道與廢死不廢死的討論上盤旋,但就如志祺所說,政府更應該重視的是我們精神病患者該何去何從?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協助安置我們?我們也不是不想工作,但是在求職條件跟動力上相對弱勢的情況下,實在需要有人手把手去協助... 服藥問題也需要重視,我們吃藥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很難保證我們能持續有健康的身體,至少我用藥後體重明顯增加,因此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的風險就更大,不過這也沒辦法,為了穩定只能做這樣的犧牲,但還是期待未來有更好的藥物能夠讓我們安心使用,不要有太多後患。 另外隔離部分,其實有一些像我一樣很有病識感的人,其實只需要有好好的工作培訓與轉介輔導,還是可以跟正常人一樣投入社會生產,所以建立病識感很重要。但很可惜的是,尤其是思覺失調症,能建立病識感的人真的是少數,如果其中有些人具有攻擊性的危險,或許隔離是最後的一種手段,不過社會的資源目前其實很難負擔,所以政府跟民間未來都要正視這個問題,才有可能讓我們患者與一般人之間達到平衡,甚至和平共存。 最後我只希望類似的案件不要再發生了,如果真的要到有更不可挽回的事情才要重視,那真的會有很多遺憾與更多的互相不理解,那真的就更不好了。
@土龍-o7i
@土龍-o7i 4 жыл бұрын
秋桃的躍動V世界 辛苦你了,我們會繼續努力💪
@ccy281
@ccy281 4 жыл бұрын
辛苦你了
@windnightofwind
@windnightofwind 4 жыл бұрын
有些人真的很偏激,只會二分法 ,都不知道所有是情不能一概而論,有病識感真的很重要,我以前憂鬱初期也是完全無感,是被家人發現的Orz ,辛苦了 加油!
@luruby227
@luruby227 4 жыл бұрын
祝你早日康復 或是和疾病和平共處
@廖峻億
@廖峻億 4 жыл бұрын
加油,幫助能幫助的人,並透過一定手段與強制力去協助與阻斷市政府與立法應該方向,只是現在的舊立委還是那副樣子,只希望未來有推動改革的人
@Rinmi-qn6ib
@Rinmi-qn6ib 4 жыл бұрын
沒想到 會出一集再介紹呢。非常感謝 我的外婆有思覺失調,而我很小的時候也聽到幻覺。可能是因為外婆本來就有,家人沒有排斥我有病這件事,及早發覺及早帶我去看醫生。後來也證實我有思覺失調。 吃藥方面真的說到我痛處,我的副作用是頭暈,暈到一個學年課都上不到半年的。那時候對於自己的自我評價就更加低。經過了2,3年的調藥才穩定下來。 志祺所說的了解更多,就等於幫助我們越多很正確。 我因為家人和朋友的體諒和照顧(還有學校),現在除左發病,大部分的生活真的與其他人無異。讀完大學,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著還可以的生活。
@isaac06302
@isaac06302 4 жыл бұрын
加油 ! 辛苦了!
@windnightofwind
@windnightofwind 4 жыл бұрын
加油!
@鱷魚-k6s
@鱷魚-k6s 4 жыл бұрын
辛苦了(抱抱你
@gigit382
@gigit382 4 жыл бұрын
加油💪
@alicesu8964
@alicesu8964 4 жыл бұрын
辛苦了!要加油喔~
@twh-z6o
@twh-z6o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一位在做社區精神復健的社工,透過精神障礙會所模式及過渡性就業計畫讓他們找回自信、認同與「被需要感覺」,謝謝志祺用非常有結構又清楚的方式讓大家認識思覺失調。 我從三年多的工作經驗感受到,他們的生病雖然很多人說基因與抗壓不足,但這些像是「火種」與「火」一樣,需要兩者都有才能夠「燃起」(發病)。 我們常常跟他們說,這要的病像是一般人的常見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雖然無法康復(不必吃藥),但能夠控制有新的生活,就是一種「復元」。 我的自己會輔導他們工作,我看到很多精神疾病當事人,在工作的時候,因為獲得了經濟獨立、被需要的感覺因此病情比平常穩定,這也呼應了志祺最後所說,需要社會的支持、友善,這才是預防之道,相信這樣的支持友善不只是他們需要,每個正常人(一般人)也都是非常需要的!
@ykwong2833
@ykwong2833 4 жыл бұрын
对。必须正面对待这个问题。
@flyinwind8996
@flyinwind8996 4 жыл бұрын
您好! 看了您這則留言後,我覺得我需要諮詢您一點問題,我有一個家人非常需要協助,但我不知道要從何找尋相對應資源,想請問該怎麼聯繫您呢?
@twh-z6o
@twh-z6o 4 жыл бұрын
的確,這樣的疾病並非有人願意罹患,而且如果有一個友善的環境就可以點燃那個火種,也可以減少之後症狀的發生
@twh-z6o
@twh-z6o 4 жыл бұрын
@@flyinwind8996 可以寄mail到我工作的email:7894@eden.org.tw,我會回復您的!
@sheldonchang1551
@sheldonchang1551 4 жыл бұрын
我這邊要補充一下,我們學校有別班有一個已經是思覺失調前期的學生,除了影片中提到的以外,還有一個不吃藥的原因,他們沒有病識感,他不覺得腦中的幻聽是假的,只要是幻聽告訴他的,他都會深信不疑,他不認為那幻聽是病,他在吃藥後情況有好轉,但那都是他爸偷偷加在他的飯菜裡他才吃的,他到現在都認為是靠自己改善的,所以說,沒有病識感也是他們不吃藥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chiang-v2l
@chiang-v2l 4 жыл бұрын
偷加在飯裡可能會有一個後果,等他發現可能會覺得是在下毒,兩難阿
@jrych8470
@jrych8470 4 жыл бұрын
那真的好麻煩喔 這種心裡 理疾病
@ijustwannaburnyoudown2305
@ijustwannaburnyoudown2305 4 жыл бұрын
同意,我還沒有遇過我身邊的患者可以自己主動配合治療的....都是要有人支持它(像是逼它吃藥,綁去醫院),還有不少有妄想人的攻擊性很強.....家人真的很累....
@ijustwannaburnyoudown2305
@ijustwannaburnyoudown2305 4 жыл бұрын
@@chiang-v2l 放心,一般有被害妄想的一定懷疑你有下毒,沒有什麼差別!
@ChiuMomoV
@ChiuMomoV 4 жыл бұрын
@@jrych8470 其實我認真覺得,思覺失調屬於生理疾病
@ann5340
@ann5340 4 жыл бұрын
迷你補充: 正性症狀所指的是「平常不該有的行為、狀態等(幻視、幻聽),但因為疾患而出現的部分」 負性症狀所指的是「平常該有的行為、感受等(如:情緒、基本社交),但因為疾患而減少或是消失的部分」 建議補充原文,或許可以增加理解 畢竟這兩個專有名稱對於非研究人員或是相關行業的民眾會比較難以理解喔
@阿赤就是凱威
@阿赤就是凱威 4 жыл бұрын
長知識了!
@cheetah0418
@cheetah0418 4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補充
@andys9423
@andys9423 4 жыл бұрын
公司裡有位阿姨,常笑臉迎人、看起來非常正常的一個人 有陣子工作壓力大,偶然一次聊天,她除了安慰我外,她也說出了其實她有思覺失調症 她說以前做文字編輯相關工作,所以寫文章、打字能力都不錯,但症狀越來越嚴重時,坐在電腦前完全打不出字來,最後連工作能力都喪失 後來靠服藥才漸漸正常,但現在仍是天天服藥..... 只能說,你我身邊可能都有這類患者。舉個比較難聽的實話....多善待他人、不要任意霸凌他人,不然你可能惹到的是精神疾病患者,反撲力道是很可怕的
@keneshsieh3899
@keneshsieh3899 4 жыл бұрын
家中二姊目前36歲(已10年沒有上班),從高中重度憂鬱症,之後因安非他命上癮,雖已戒掉,但已有妄想及被害妄想甚至自殘的症狀。 家父家母始終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有思覺失調症,一直把她當憂鬱症看待⋯ 但因本人在二年前因工作壓力的情況下爆發了重鬱症,因有病識感所以自己去看醫生及諮商,目前已好轉,並建議家父家母帶我二姊前往我就醫的診所。 雖然始終家父家母無法接受思覺失調症一事,但因診所的幫忙下,二姊的情況有稍微好轉。 其實家人對此疾病的認知及病人的病識感才是最重要的。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家人得病覺得丟臉而逃避現實,這樣只會害得他深陷深淵⋯
@sylvialee0923
@sylvialee0923 2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思覺失調有可能是其它精神疾病延伸而來的?!
@王咪咪-y3k
@王咪咪-y3k Жыл бұрын
@@sylvialee0923 腦部問題 心理問題 遺傳也是 及早就醫 不然更嚴重 馬大元醫生影片都有說
@PDU2004
@PDU2004 4 жыл бұрын
真沒想到會特地再寫一次, 目前普遍對心療科認知不足, 特別是年紀有點長的 還在認為精神疾病是「太軟弱」才會有的推託、「別人都不會怎麼你就有」 會去看心療科的都是神經病 → 其實會去看不一定是有精神疾病, 就跟你平常咳嗽去看診所請醫生問診一樣 有的還怕被周遭親朋好友投予異樣眼光 甚至「跟你這樣的病患好難相處 乾脆不往來」 朋友上有意無意的排擠, 升遷上可能的不利 就一直都不看而延誤病情
@miyake5362
@miyake5362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認為這是對其他疾病會有的擔心,思覺失調的問題還是在於她們的被害妄想,認為自己才對,別人說這樣是生病是害她,導致病識感弱,加上強制就醫的執行要傷人自傷才能執行,使得必須要嚴重到不好照顧的程度,爆發出來,才能夠進到治療的環節,這樣一來就拖太久了
@grayjackgogogo
@grayjackgogogo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也並非都只是認真不足 而是都沒說的部份是 "要怎麼保護自己與家人" 除了一直說 但什麼都沒有的 社會安全網 目前跟本沒有甚麼 能保護一般人的 以你來說 你了解了很多 可是你走在路上 卻發現跟本沒有實質能保護你 與你所愛的家人的東西與方法 這才是大多數人的焦慮
@hsuanwchen3563
@hsuanwchen3563 4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志祺介紹思覺失調症~ 不過還是想補充一下所謂的「妄想(delusion)」並不只是被害妄想,而是指一種堅定的、就算有衝突的證據也無法被改變的想法(fixed beliefs that are not amenable to change in light of conflicting evidence),所以包含了很多種妄想,例如被害妄想(覺得家人要害他)、怪異妄想(認為外星人在自己腦中植入晶片)、關係妄想(覺得街上的人都在談論自己)、誇大妄想(認為有偉大的能力)等等(不只這些,超多種的QQ),而精神科醫師們在評估這類妄想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到個案所處的社會、文化等才能判斷這到底是妄想還是合理的想法。 再次感謝志祺介紹思覺失調症,讓大家更了解這個疾病XD BY一介廢物實習醫學生 Reference: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71967/
@moonscats
@moonscats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希望學校的健康教育能加入精神疾病的相關課程,或是有更多的平台宣導相關事宜,因為不了解才會令人恐懼,正確的認識疾病能讓每個人更好的與生病的人相處。
@tzuchishen4985
@tzuchishen4985 4 жыл бұрын
這個提議非常好,但就怕流於制式,只上一些關於升學要用的知識,其他課程縮減時數
@jean-fq6gm
@jean-fq6gm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記得以前我高中還國中的健教課本就有教過了 不過因為不是考試科目 所以很多同學索性不聽當自習課在用 然後老師也阻止不了很無奈......
@消德法克
@消德法克 4 жыл бұрын
已經有了阿
@孔柏
@孔柏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在精神科擔任心理衛生社工,每星期都要跟團隊討論病人的出院準備服務,我想補充一點強制住院、強制社區治療除了志祺提到的那些困難外,還有兩點。 1.強制社區治療的執行範圍,醫院服務範圍有限,當病人跨越服務範圍,醫院間彼此的合作目前實務上有限 2.起動強制住院或是強制社區治療請做好破壞治療關係的準備,跟一般生理疾病不同,違反個人意願住進醫院,身為病人還會想要看醫生嗎?當醫生護理師與警察同時出動到自己家協助看病,自己會不會更厭惡自己生病或是抗拒醫療單位的幫忙。 每次提到強制的病人後面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不只社會安全還有醫病關係,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tomoMK
@tomoMK 4 жыл бұрын
孔柏 野生孔
@st355172
@st355172 4 жыл бұрын
感覺抗拒強制住院的,機率很高就是很嚴重的病人,有可能有攻擊性,否則為何醫師評估須強制住院,否則為何須出動警察。所以認為該強制真的還是須住院,這一切真的不簡單,辛苦醫療人員跟相關人員努力與付出
@98A蔡念樵
@98A蔡念樵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也是猶豫很久才決定去就醫。病情讓我痛苦了一年之久。 結果看完醫生,醫生給我開的藥,本來是要兩周的劑量才能發揮作用,而我竟然15分鐘就見效。心情久違的好,彷彿看到世界上最有趣的笑話,一直傻傻地笑。笑了好久就睡著了! 早知道能這麼輕鬆解決,何不早點就醫呢?
@miyake5362
@miyake5362 4 жыл бұрын
憂鬱症比較容易有病識感,思覺失調因為被害妄想,所以都認為別人錯她對,比較難有病識感啊
@windnightofwind
@windnightofwind 4 жыл бұрын
憂鬱症也是有一部分是生理疾病 吃藥還是蠻有幫助的XD
@zaksp4
@zaksp4 4 жыл бұрын
真羨慕 我還在試藥階段 副作用讓人受不了
@98A蔡念樵
@98A蔡念樵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好像沒有特別副作用
@milkjelly51
@milkjelly51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吃好幾年從沒有一次吃了開心過,雖然藥效因人而異,但覺得要說清楚,藥絕對不是仙丹,只是維繫正常生活的補助品。
@jwastus
@jwastus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77團隊持續關心我們....我是躁鬱症,我爸是也有,就遺傳給我,我其實也不知道藥物要吃多久,因為藥物我體重也從50到一百,直線上升,拉肚子手抖,不過為了自己,我會努力活著,活著就還有機會,....看了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只要看都會眼淚一直流。希望大家不要浪費健保,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去看醫生,我看過也是有的人故意裝病去住院的,唉....
@廷彥-u4d
@廷彥-u4d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有躁鬱症,嚴重到強制住院,現在也是胖胖的,一起加油吧!🎉
@sano_manjiro_0820
@sano_manjiro_0820 11 ай бұрын
天啊是肉丸人 很常在花媽棚看到你 加油 我本身是高敏感族群+邊緣型人格障礙 常常在現實中喘不過氣 以至於心情低落 搞到最後也成為身心科常客 祝福你好轉 平安喜樂健康❤
@jwastus
@jwastus 11 ай бұрын
@@sano_manjiro_0820 謝謝你,有緣來作客
@RikoRiko-mp4bq
@RikoRiko-mp4bq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恐慌合併憂鬱患者,很感謝志祺七七團隊做了如此溫柔理性的影片 讓大家能有更多機會去認識思覺失調症,或是精神疾病 人們啊,常誤以為精神疾病是心理疾病,但其實是生理疾病 人都會感冒,人體最複雜的大腦,怎麼就不會生病呢? 我想跟同路人說,倘若有天感到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你一定要記得,要珍惜你自己 這是一位司機大哥在我下車前,語帶哽咽,卻用堅定的目光,送給我的話(他是精神疾病患者的照顧者) 人家常說我們抗壓性低,但我們其實抗壓性好高 需要去經驗時時刻刻跟病狀起伏甚至是死亡拔河 這是一般人很難很難去體會的,你要以這麼厲害的自己為傲 在很不好的時候,在你不自主地想著死亡,但心裡還是好想活著,或著是你真有那麼幾瞬想結束的時候 想跟你說,這世界上,還有好多好多跟你一樣,正在為生與死很努力的人,他們跟你一樣勇敢 所以,請一定要再撐一下,再多撐一下好不好? 就算你現在感覺不到愛與美好沒有關係 我跟你說,你永遠都值得愛與美好,他們也永遠在等著你,你也一定看的到光 請讓自己在安全的地方躺著,吃顆糖,再多一點勇氣像你信任的人大哭或是求援都沒有關係 大喊著我好痛苦,請救救我,請幫幫我,也沒有關係,這代表你很勇敢,你願意求援也願意告訴別人怎麼愛你 同時也幫助自己能宣洩這樣難受的時刻,你也可以抱抱自己 放下你手邊會讓你受傷的東西,因為你的心也會感到疼痛 我知道我們都不想讓身邊的人難過,所以常常做出令人心疼的選擇 其實也有好多人懂我們,同時也為我們感到心疼,這是真的 然後擦擦自己的眼淚,感謝自己又度過了這樣的一關 即使我們都不知道下個關卡是甚麼,但記得我們在破關的時候 都是在黑暗中尋找到一絲絲光線,慢慢走出來的 我們面對的課題一次比好多人都多上好幾倍 但是通關後,也會成為我們的禮物,我們的體悟,成為更溫柔同理的人 我們都有很柔軟很柔軟的一顆心 抱抱你,希望給你許多溫暖,我們都一齊在奮戰的路上,你先別害怕孤單,你不是一個人 還有我們同路人彼此撐著,並且能夠理解你的痛苦與你的努力!
@羊早安
@羊早安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你的文字
@valerie253
@valerie253 3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妳
@小龍李-o3m
@小龍李-o3m 2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分享唷
@ゆき-c3n5s
@ゆき-c3n5s 8 ай бұрын
謝謝您的鼓勵,活著很痛苦也很累 QQ
@yangfang1020
@yangfang1020 4 жыл бұрын
希望在國民教育當中可以多多科普疾病的相關知識 在WHO當中提到健康的定義也包含了心理健康,所以我認為心理疾病是政府要在醫療體系當中去加強的部分 還有,不要再拿健康課去上數學了好嗎?
@CatPaw-123
@CatPaw-123 4 жыл бұрын
普通人会算术就行 很难的数学都不懂学来干嘛的
@freedomtw7867
@freedomtw7867 4 жыл бұрын
@@CatPaw-123 一元一次方程式還算實用 微積分感覺真的不需要...
@Michael-bn3qx
@Michael-bn3qx 4 жыл бұрын
為甚麼要學三角函數?
@freedomtw7867
@freedomtw7867 4 жыл бұрын
@@Michael-bn3qx 對 這個我也找不出到底哪裡可以應用的上 或許有些行業有 但是這卻被當做是很重要的東西 教學了很大的篇幅
@Lidi.b
@Lidi.b 4 жыл бұрын
@@CatPaw-123 我猜是因為工業科技業會需要的 人才,而錢給得最多的也是那些企業...但真的出社會會用到高等數學的機會少之又少,漸漸就變成為了考試而上...
@tianli-ting3392
@tianli-ting3392 4 жыл бұрын
D我覺得要透過資訊的傳遞,讓社會大眾對於疾病有更正確的理解(如同志祺團隊製作這支影片一樣),因為無論有多少人付出心力和資源去協助患者,如果社會上普遍的聲音仍是誤解和抗拒甚至汙名化,患者接受治療後還是很難融入社會。 這次事件引發許多不同的討論聲音,有些言論令人痛心疾首,我腦海中不斷浮現《與惡》裡面思聰的無助、思悅的努力、美媚的恐慌、王赦的掙扎,即使我身邊沒有思覺失調症的患者,我依然透過戲劇感同身受他們的痛苦。
@paradisekiss922
@paradisekiss922 4 жыл бұрын
對啊,是不是可以有個什麼樣的協會之類,可以出個公益廣告呢? 哎~如果有我會捐款的。
@李宗翰-z4b
@李宗翰-z4b 4 жыл бұрын
幸子さちこ 多數縣市都有「康復之友協會」即是服務精神障礙者的單位唷。
@劉亦真-s7l
@劉亦真-s7l 4 жыл бұрын
關於思覺失調症的電影也可以看看《美麗境界》,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許的故事,他本人也有思覺失調症。
@ladygraceck
@ladygraceck 4 жыл бұрын
納許的兒子也有思覺失調症。應該是遺傳。
@tommy199173
@tommy199173 4 жыл бұрын
家裏有思覺失調的家人,真的在發病時是難以想像的痛苦,你無法控制無法制止,只能在旁邊看著陪著。我真的太多次剛好回去家人就突然發病,說真的讓我很心痛但又無能為力。想無數次放棄但又想有希望,家裏都在堅持著陪著對方。希望大家都可以堅持,多點体谅精神病人吧
@流河君
@流河君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志祺的分享,我有思覺失調症已有6年了,我從15歲就有幻聽,妄想,錯覺,但我並不害怕,努力的走過來了
@Nina0314
@Nina0314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許多人只是不了解這些疾病,不知道患者與家屬的困境 但是我小時候就有接觸精神疾病的影視作品,像是美麗境界 我相信只要這些人的故事與困境被廣為人知,這個社會沒有人會不想幫忙的 像是志祺這樣的存在更是大大的幫助他們
@rachel6683
@rachel6683 4 жыл бұрын
之前小時候因為憂鬱症被強制送醫,是一群警察跟醫療人員敲開我的房門,把我綁在椅子上抬下樓,再綁在病床上,載去醫院,這對任何一個人應該都是個心靈很受傷的過程,更別論如果是一個已經覺得有人要對他不利的病人。 在急性精神科病房,也不是像電影演的所有人的是無靈魂 無意義的閒晃,白天有團體治療的課程病房裡還好一點,但是晚上很多吵鬧,鬧事的,其實又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windychaung8059
@windychaung8059 4 жыл бұрын
D.更促進社會大眾對於心理疾病的認知與重視,尤其是思覺失調這種可能會影響到別人,但大多數是被污名化的病 大眾更了解心理疾病也能更理解有時候生病了是真的身不由己,而不是只是搞不清楚狀況就亂罵亂貼標籤,現在大眾接受資訊還是比較常透過新聞媒體,但媒體常常為了流量下一堆以偏概全的標題,不然就是寫一些根本不是事實的報導,結果就更加深人們對心理疾病的誤解了…
@uh3943
@uh3943 4 жыл бұрын
精神病患者的家屬真的好辛苦 平時要多花心思照顧還要維持生計 網友們已經很幸福了 希望不要對家屬做出二度傷害
@qq15514305
@qq15514305 4 жыл бұрын
每次這種議題一定要等到志祺七七出片,大家才懂得重視 然後下一次的悲劇再發生,再出片,大家再反省。 一直輪迴,真是夠了。
@QIANAIQ
@QIANAIQ 4 жыл бұрын
看留言大部分都是本來就抱有同理心的人在回應,看看上一部那些義憤填膺討公道的人根本沒在這阿,而且那些"正義人士"通常只有在命案事件才會出現,其他社會議題需要大家關注時都看不到 Zzzz
@lin-oh6xv
@lin-oh6xv 4 жыл бұрын
本人職能治療師 看到這句“職能治療師很難設計出適合每個人的活動與課程“感到非常感動!!! 希望志祺可以做一期台灣的健保醫療黑暗面,治療師帶團體活動的時候大多一次要帶2~30個 多得甚至要帶到70個個案一起參加一個活動,他們程度症狀都不一樣 在這樣的健保體制下要怎麼有效果?! 不說精神科,一般復健科、小兒復健都面對一樣的問題,老實說我們就只是在做沒什麼療效的重複性活動而已....有興趣歡迎理性討論
@dl6111221
@dl6111221 4 жыл бұрын
小補充: 片中提到服用藥物或特定物質(例如:毒品),的確可能會引發正性症狀(幻覺、妄想等),但臨床上不會武斷地給個案下思覺失調症。鑑別診斷當中,會依據個案當下狀況、病程發展、症狀表現,搭配物質濫用史等多方面的衡鑑評估後,才去推斷可能的診斷,若個案症狀明顯由物質濫用後所引發,且症狀隨物質戒掉而緩解的話,通常臨床診斷會偏向物質濫用(例如:安非他命)所伴隨之精神病性症狀。 精神疾病診斷最重要的是當下必須排除其他"器質性、物質或其他生理疾病影響等等"方能確診。
@paradisekiss922
@paradisekiss922 4 жыл бұрын
看起來您似乎是相關背景人員?我想請問一下。 我ADHD有在吃利他能,但是最近覺得利他能好像沒有什麼效了?! 我知道可以跟醫生討論換藥,但是醫生說其他健保沒有給付,很貴。 好奇一下,既然利他能成分跟安非他命差不多,我可以去吃安非他命嗎? 我只是好奇,因為也不知道哪裡可以買到。但是其實如果想買,這種東西因該很好買吧!?(笑)
@paradisekiss922
@paradisekiss922 4 жыл бұрын
對了,ADHD抽煙有沒有效啊?尼古丁有振奮的效果?!我真的滿好奇的。
@dl6111221
@dl6111221 4 жыл бұрын
@@paradisekiss922 請您回診跟精神科醫生做討論
@demidemiou
@demidemiou 4 жыл бұрын
曾聽友人說過,藥物的確可以幫助他的躁症得到緩解,但是每天都會有一段蠻長的時間,自己的情緒會呈現非常平淡甚至有微低迷的狀態,在這段時間他都覺得非常難受,更不要說還有許多其他的副作用,尤其是在調整藥物期,真的是常會難過的想死。
@wen_51
@wen_51 4 жыл бұрын
鎮定類藥物的副作用就是會把情緒拉低,最近為了治療自律神經失調而開始服用,結果每天傍晚都很憂鬱....
@拳拳到露
@拳拳到露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個思覺失調症患者,我小一二的時候碰到有個同學說"他知道我在想什麼",還認識什麼將軍,這是埋下我病根的開始。 國小期間只是覺得怪而已,是有幻聽沒錯,但是當時是小學生,我聽到當下是覺得害怕,然後也不嚴重,所以就這樣。 國中的時候被霸凌,發生了一些事情(隱隱約約感受到有人在驗證,"他知道我在想什麼")。上了同學校高中,因為國中被霸凌上了高中就更不好,變得更敏感,在感受到"別人知道我的想法"的感受更深,至於當時是否是幻聽製造出來的情境無法考證,但是國中跟高中我確認過,老師說出來的話有驗證,"他知道我在想什麼"。 高中後來休學,在家裡面玩遊戲度過時間,重考了基本學力測驗,考上了某高職,在這個高職我變成班上口中的學長,之後還是被霸凌,這時候的幻聽已經讓我分不出來當時的同學有沒有說話。 這裡就要補充,幻聽不是在耳朵講話,幻聽範圍是很廣的,幻聽可以製造很多情境,很多聲音很多音效,可以扮演很多人讓你分不出來,當然就分不出來是否現實,所以幻聽可以驅使你無法正常思考認知錯誤,導致你行為錯誤。 被害妄想症這點,剛開始認為有人在害你,所以會想拿東西自衛,所以就會拿刀防身,像是報導的殺人拿刀,可能就在防身後來幻聽製造出讓他變成傷人。 你知道我怎麼變思考比較平衡嗎,那都是後來發生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才能讓我正常一點。 還有,我還發生過,有人靠近我們家庭,來詢問我們是否跟某位官員有關係,你知道這個人來問的人對我有什麼含意嗎?他驗證了最開始的那個小一二同學"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這個某某不是善類,他驗證了我思考裡面的東西,他詢問起的官員是我們家族的支柱,我從小就知道有個支柱,有困難就要拿出來擋。 我發生過的事情是很難在這裡講述的,我2017年自殺過兩次,第一次把藥吞了,當然不可能死。第二次我騎機車上國道,逆向撞向外車車道,後來噴飛到路肩,我竟然活了下來,而且是最好的情形,我只讓一隻手半殘廢,機車已經報廢了,我沒想過我會活下來。 詳細的故事其實我想到就會PO臉書,細節我也沒全部都說,我目前32歲,從我碰到那個跟我說(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我認識什麼將軍),這期間的事情,我全都靠著當時就要記憶的方式,把它全部記在腦子裏面。 有些東西是無法驗證無法說清楚的,而我們為什麼會得到疾病?這個成因太過於複雜,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發生過現實的殘酷,也遇到無法解釋的現實,也感受幻聽帶給我的痛苦,這種生活連家人都無法體諒理解,不要奢望社會能做什麼。 這個問題太難 太難。(我從19歲開始很積極治療,到現在32歲沒停過藥,最多是情況太好我會忘記吃而已,不然只要沒吃藥我都知道) 20多年發生的事情把它簡化成這樣,正常人無法理解的,細節更是細思集恐。
@赤裸裸歧視
@赤裸裸歧視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跟你一樣,可以去找我的留言。我小時候,同學也跟我講他知道我在想什麼?後來也發現真是這麼一回事。 Email:revolution6108@gmail.com
@拳拳到露
@拳拳到露 4 жыл бұрын
@@赤裸裸歧視 你還是必須想辦法正常生活,至於對方是否知道你的想法,我有注意到,他們其實並不一定就正確知道,只是有時候會接收到或者意識到某個資訊而已。你看你發表的,就算你錄音錄影,要怎麼驗證就是你的想法? 所以我觀察過,要正常生活,必須要有手段,就算你自己這麼認為,要弄掛整你的人還是做得到的,嘲笑你的不用蒐證,你可以用手段整回去,因為他不可能是在相信他自己知道你的想法情況下弄你的,所以就看你怎麼整回去。 想整死你的人不用客氣整回去,但是別傷害人,這樣你也方便求證到底怎麼一回事。
@拳拳到露
@拳拳到露 4 жыл бұрын
@@赤裸裸歧視 不要陷入別人是否知道你的想法,因為是假的,你應該也是幻聽吧?跟你提醒,幻聽製造的情節讓我們分不出來,同樣的道理,有個現象,他們會製造你的聲音或者情節給別人,如果是認識的你還能求證,是陌生人根本完蛋,記得你面對的麻煩不是一般的,還有一定要按時吃藥規律生活,你不吃藥很難扛過去這個麻煩,盡量學習觀察覺察,看到底是怎麼回事,記得千萬別當啞吧要求證,多跟人聊天,不然你會被幻聽洗腦思想控制失去自主能力。
@赤裸裸歧視
@赤裸裸歧視 4 жыл бұрын
@@拳拳到露 問題是有些人對我的行為是具體的行動,而不是幻聽。像是解開我手機的密碼鎖之類的, 而且之前看直播的時候,還有人用我的名字去留言打招呼,還有一次看國外直播的時候,直播主直接講出我心裡在講什麼。
@赤裸裸歧視
@赤裸裸歧視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在猜測大腦是個space,而我們這些人是basis,建構出這個space
@yukiya1010
@yukiya1010 4 жыл бұрын
很多人一直都會把焦點放在思覺失調症會自我傷害以及傷害他人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 他人傷害患者的部分 其實很多人會藉由思覺失調的病症而去傷害患者 只要不會留下實際傷害的痕跡 他們就會任意傷害患者 然後聲稱是患者幻覺發作 自己根本沒傷害他 甚至會有性侵患者後反過來說是患者硬要讓自己與其發生性行為 自己不是自願 或是根本沒有這回事等等的理由去掩蓋事實 而處理事情的人員們也會將這一切都是患者的幻覺當作第一可能 其實就算真的是幻覺 患者其實就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折磨 也請不要將他脫口而出的這些事情當作幻覺來看待 另外如果這一切不是幻覺呢? 那大家一遍一遍的反問患者 「你確定那不是你的幻覺嗎?」 對患者本身就像是否定其存在一般
@曾麒瑞-z2v
@曾麒瑞-z2v 4 жыл бұрын
推!!
@guitar9778
@guitar9778 4 жыл бұрын
給推
@guitar9778
@guitar9778 4 жыл бұрын
很多自認為正義留言的背後,是一次又一次對無辜的精神障礙者的傷害
@yi-hsiulan7526
@yi-hsiulan7526 2 жыл бұрын
想想看,人在做夢的時候不也是醒來那刻才分得出現實⋯人類都這麼容易被大腦欺騙,何況是生病的大腦(思覺失調症)⋯ 試著想想自己有沒有辦法在夢中意識到自己在做夢,就可以知道要求患者分辨幻覺和現實的差別,是比患者本人更不切實際了,又可能是站在無知的制高點上自以為是⋯⋯至少患者幻聽所聽到的,的確是大腦傳遞給他的訊號喔
@dreamer82318
@dreamer82318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志祺和團隊願意花時間做這集🙏🏻 看到影片標題就感動到不行了 思覺失調對一個家庭會產生很重的負擔,可能這也是至今沒有太多公民團體或社團,為這些人發聲的原因,因為家屬已經沒有餘力去爭取話語權了。因此真的很謝謝志祺願意重視這個議題!
@heartintuition
@heartintuition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志祺客觀的敘述思覺失調的症狀給大家理解🙏🏻 我是一名思覺失調患者 可以大概敘述病史給大家了解 記得國小時候 我是個活潑外向成績很好的模範生 升國一時迎來了人生第一次的低潮 因為課業變困難 我的成績一落千丈 自己無法有自信跟同學自在地相處 陷入天天哭泣不想上學的負面情緒中 後來因緣際會轉學到恆春 (原本在台中) 課業壓力減輕 成績又恢復名列前茅 憂鬱情況自然也不藥而癒 大學讀的是建築系 大四時畢業設計的壓力 讓我咖啡當水喝 咖啡因的作用下 常常睡不著也醒不來 睡著的時候夢著設計要怎麼做 醒來的時候想不出設計 精神恍惚注意力無法集中 在同學的建議下去看了第一次的身心科 吃藥後睡眠狀況有稍稍緩解 在畢業之際 畢業即失業的窘境揮之不去 設計的壓力+找工作的壓力+家人期望的壓力 >憂鬱症病發了 天天止不住的哭泣 對未來看不見希望 活得行屍走肉生不如死 出社會後在台北工作一年 搬回台中工作 在園區擔任門市人員 一次人事的異動 將我調到了新竹園區 住宿環境的不適應睡不好 +工作狀況和工作環境人事 跟原本主管說的不同 多重打擊下 我對人性失去了信心 會去猜測每個人話語背後真正的意思 覺得世界上每個人每件事 都有背後的潛台詞 就這樣我的思覺失調病發了(大概24歲) 病發時我的生活裡不能有任何聲音 也關掉所有的社群軟體 救護車的聲音(會讓我覺得大家在說我有病) 垃圾車的聲音(會覺得大家在說我是垃圾) 唯一能出現在我生活中的只有書本 (那段時間看了很多鄧惠文醫生的書) 我把自己關在房間內足不出戶 也多次嘗試自殺 後來在家人的陪伴下 跟藥物的控制下 漸漸地將病況緩和下來 現在我已經能正常的生活 也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和想努力的方向 我控制病情的東西有 1.穩定的用藥回診 (家人陪伴醫生支持) 2.補充電解質維生素 3.找到排解壓力的方法 (有泡澡、使用天然精油、 聽音樂、瑜伽) 4.了解自我建立自我界線 5.將負向思考引導向正向思考 (自己是聽賴佩霞的音頻) 6.減少咖啡因用量 (減輕睡眠障礙的成因) 7.找到自己興趣的事物持續耕耘努力讓生活有重心 8.多曬太陽 走過精神疾病不容易 如果有我可以幫助大家了解的地方 我都很樂意提供~
@josephfu2473
@josephfu2473 4 жыл бұрын
9:10 強制就醫與強制住院不太相同,強制就醫是精衛法32條,強制住院是41條。雖然都是患者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才會發動,但流程上強制住院煩瑣很多,判定機關也不同。雖然一起講是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我還是希望可以的話還是區分開來
@夕顏-k7x
@夕顏-k7x 4 жыл бұрын
C應該給這些病患一個安心養病的地方,幫助家屬放心的知道人在哪裡。可以讓患者像某些單位一樣做糕餅,糖果,畫畫⋯等謀生能力並且學習相處減低被害感,避免在外發生無法挽回的意外,況且有專業的醫療人員照顧患者服藥才是最重要的
@chenzzz5413
@chenzzz5413 4 жыл бұрын
反之人類一輩子都學不會的事情就是相互理解,大家都喜歡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在看事情,一個大家能夠相互理解的世界根本就比烏托邦還要烏托邦。
@1AWOHOWA1
@1AWOHOWA1 4 жыл бұрын
chen zzz 選你正解✅
@guitar9778
@guitar9778 4 жыл бұрын
與其抱希望,不如靠自己(這也是對所有患者說的)
@yi-hsiulan7526
@yi-hsiulan7526 2 жыл бұрын
想想看,人在做夢的時候不也是醒來那刻才分得出現實⋯人類都這麼容易被大腦欺騙,何況是生病的大腦(思覺失調症)⋯ 試著想想自己有沒有辦法在夢中意識到自己在做夢,就可以知道要求患者分辨幻覺和現實的差別,是比患者本人更不切實際了,又可能是站在無知的制高點上自以為是⋯⋯至少患者幻聽所聽到的,的確是大腦傳遞給他的訊號呢
@emilychou
@emilychou 4 жыл бұрын
B 有些時候缺的是錢。 能夠理解真的是很重要的一環,在不了解患者實際面臨的困境真的是很容易造成傷害或是誤解。患者跟患者家屬真的辛苦了。
@LoreyDream
@LoreyDream 4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很喜歡專業講解,謝謝志祺! 照顧思覺失調症患者真的真的非常辛苦也需要專業性,長久以來都因不理解而去誤會他們了⋯⋯
@Atomcool43
@Atomcool43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憂鬱症患者 關於精神疾病的用藥 我可以很簡單的說 通常那些藥物的副作用感受 會大於藥效 很明顯的噁心感 或者心跳加快等等 然後你會覺得自己明明每天吃藥 但卻還是這樣 這才是最崩潰的事情
@貝利亞
@貝利亞 4 жыл бұрын
真希望學校跟家長不要把成績拿來衡量孩子的人生是否活得有用處,嘴上說行行出狀元只是說好聽罷了。像健康課輔導課美術課這些能培養理解與包容的課程都被"借"來使用在"更能賺錢"的國英數社自,在追求金錢富足的同時忽略心靈生活,偏偏又是這點是難以用金錢去衡量的
@neillee590
@neillee590 4 жыл бұрын
作為憂鬱症輕症患者,疾病影響我的地方就已經很多很麻煩了,也常常想自殺,無法想像更嚴重的患者的壓力,更別說思覺失調的患者,我只希望這方面的教育可以再確實普及一點,雖然很多有錯誤觀念且因此傷害別人的人都已經不在求學階段,但我希望有辦法可以解決這種自以為瞭解但其實增加患者精神壓力的亂源
@wn810811
@wn810811 4 жыл бұрын
你說的我能理解,但我覺得輿論已經過於導向精神病患者那方了... 在你講出"自以為瞭解但實際增加精神病患者精神壓力亂源"這句話時是否曾考慮過精神病患者對正常人所產生的壓力?還是你認為我還是正常人所以應該要能承受這樣的壓力?正常人不會又因壓力產生精神病?
@GW-oz9sf
@GW-oz9sf 4 жыл бұрын
weitsen Lin 非常清楚的言論👍 因為輿論通常很無腦
@This_is_a_pig_farm
@This_is_a_pig_farm 4 жыл бұрын
當時在看『與惡』的時候 我是這樣跟家人說的... . . 如果我得了思覺失調症 且是重症患者 我希望家人把我隔離開來 我一人沉淪就好 不能把整個家庭往下拉 家庭不是我的康復治療所 家族成員不是我的義務照護員 不要覺得對不起我 因為... 那時的我其實已經不是我...
@洋洋-d3b
@洋洋-d3b 4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社會正在廣泛討論 一定會慢慢變好的 大家一起努力變好到有能力接住他們
@ho1ucan
@ho1ucan 4 жыл бұрын
你是這樣愛家人的,但萬一家人有人也得了思覺失調症,你也會這樣對待他們嗎?
@user-zo8kj8kk5k
@user-zo8kj8kk5k 4 жыл бұрын
我的姊姊也是思覺失調患者,當別人談論著對他們的不理解時,身為家人,我無力也無法去反駁,希望社會能多給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一點空間,我們都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xingzigeng2180
@xingzigeng2180 Жыл бұрын
我的姊姊也是,兩年前被我的言語給治好,直到現在又復發了
@iamwiifit1
@iamwiifit1 4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精神疾病的家人,我想說「就醫」真的是很困難的點,當事人沒有病識感時,真的很難強迫一個人就醫(不可能每次看醫生就要打救護車來把人綁去醫院)所以每次看醫生都要各種利誘、好說歹說,也常常最後沒看成醫生,我想病情更嚴重的人一定也大有人在,家人的壓力真的不小(而且是一輩子的),只希望這個社會能更多的理解精神疾病,也希望類似的事情能不再發生。
@赤裸裸歧視
@赤裸裸歧視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思覺失調症患者,思覺失調症常見的"幻覺"有"思想廣播"及"思想插入"。"思想廣播"就是認為自己的思想被廣播出去了,其他人會知道自己的想法;"思想插入"則是認為腦袋中有不是自己的想法。我的狀況是有"思想廣播",也就是認為有人能夠隨時知道我在想什麼。說實在的,我到現在也還是認為這是真的不是幻覺。 在此就先請你以我的角度來思考看看,假設真的有"思想廣播"這麼一回事:小時候,我沒發現我有"思想廣播",直到身旁的同儕發現了他們可以知道我的想法,並依此對我進行開玩笑(像是知道我手機的密碼鎖號碼,並解開我手機的密碼鎖進行偷看被我發現;又或者是大學住我隔壁房的同學,能即時形容我腦袋裡想像的畫面,並且依此大聲的嘲笑我),我一開始心裡非常的不平衡,認為一個講求人權的國家怎麼能放縱有人進行這種行為。你想一想自己的思想24hr都被別人知道、被別人監控著,甚至有人痴笑你的想法、用你的想法挑釁你(譬如:上課時有同學會大聲地聊天,並且故意一直在特定的timing罵"X你娘"故意引誘你想像那個畫面,之後在嘲笑你,而且老師完全都不管),你覺得在這種情況下你能夠像個正常人生活嗎? 而且因為你的想法其他人都知道,所以當你要蒐證的時候,他們都會閉上嘴或是停止動作讓你無法蒐證。另外,因為"思想廣播"這種現象科學無法解釋,所以也沒有第三者願意公開承認有這麼一回事,因為公開承認有這麼一回事的話會認為是瘋子,所以沒有人會出手幫忙我們這種人,唯一會做的就是痴笑我們是神經病,要我們吃藥。 我也曾經上網查過資料,懷疑是腦控武器。但是後來再深入調查之後,發現現在的技術要做到讀取別人的簡單想法需要在頭上貼上許多電擊才做得到,這跟我的情況不符,我從出生到現在都沒進行過手術,更遑論活了著這麼久了,儀器電池也早該沒電了。後來,想到那些宗教的約束好似在針對我們這些人(像是佛教講求"空"、"無"好似在叫你什麼都不要想),而宗教早已存在已久,所以我認為這種現象早已存在已久,只是沒被記載。
@赤裸裸歧視
@赤裸裸歧視 4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我想說的是,這種現象應該存在已久了,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沒被公開記載(可能是因為如果承認有這麼一回事的話,社會會大亂,也要大幅的修法,或是普通沒接觸過我的人沒有發覺,認為這些只是天外飛來一筆的相法而已,並沒有去注意),所以我在這邊大聲呼籲,如果你有"思想插入"的"幻覺",歡迎來找我證實是否是我的想法。 E-mail: revolution6108@gmail.com
@赤裸裸歧視
@赤裸裸歧視 4 жыл бұрын
你們聲稱的"幻覺"、"幻聽",你們有沒有有嘗試去查證過,你們怎麼沒想過這些"病患"可能彼此腦袋思想可以溝通,"思想廣播"人的思想可能被"思想插入"人的大腦所接收,如果真有這麼一回事,我敢保證是科學上的一大發現,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真心面對我們,而是從一開始就因為現有的科學無法解釋就否定我們呢? 還是因為你們不願面對。 你們聲稱的"幻覺"、"幻聽",對我們來說都是血淋淋的真實,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不正常的真實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傷害,不僅如此,我們還因此被人所排擠、嘲笑、咒罵、開玩笑、冷落......。就像大家都告訴哥白尼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可是他卻發現地球是繞著太陽轉一樣,這種不是常識的事實,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血淋淋、赤裸裸地掛在家裡的屍體,你不想去面對、不想去處理,但是你還是要面對、還是要處理,但是你卻處理不來,而且牠正在腐敗。 而庖丁正在背後看著、冷冷地笑著。
@赤裸裸歧視
@赤裸裸歧視 4 жыл бұрын
阿,對了,我有看醫生也有按時服藥,只是還是覺得是該出來說說,只是應該也沒人理我吧,哈哈哈,反正從小到大我都是最邊緣的那一個,哈哈哈
@李承恩-b1p
@李承恩-b1p 4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思覺失調症患者 其實有個方法可以驗證你的想法是否正確 就是腦袋想一些事情,問一下你家人知不知道你剛才在想什麼? 我有問過我家人,他們都說他們沒有聽到! 所以這十之八九是幻聽! 而且你可以想一些一般人比較不會想的事,例如半夜三點背圓周率,如果幻聽會回應你,那保證是假的,畢竟一般人不會在半夜三點背圓周率的,可以試試
@genj6824
@genj6824 4 жыл бұрын
思維廣播跟思維插入的功能是思覺失調發生後才擁有的能力嗎? 因為我的親人也是擁有這樣的想法,她知道網路上的人都知道她的思維,他的帳號密碼她的隱私等等 身為她的親友有辦法協助她關閉這項腦內功能嗎? 您按醫師的指示吃藥後有抑制這種特殊功能嗎? 如果有請麻煩回覆一下我這功能要如何關閉,我實在不忍心因為看到她有這種特殊能力而被社會嘲笑了,感謝
@pzgsbde791
@pzgsbde791 4 жыл бұрын
有群人害怕精神病患 卻做著會讓病患延誤就醫的行為 對 我就是在說那些視汙名化為正義的可撥仔
@MrWang-nu2nx
@MrWang-nu2nx 4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 前一陣子新聞一堆很像8+9的言論超多 甚麼一命換一命之類的,或是反嗆提問的人我現在殺你跟你家人再裝瘋就好了 等等 一堆完全放棄思考不想解決問題只想出一口氣的,明明完全不再案發現場也不了解雙方背後的資訊
@霜冷-l5t
@霜冷-l5t 4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 社會越是歧視這些患者,越會導致更多人害怕別人的眼光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長期下來照成更糟糕的循環。 其實普通人無法想像患者的痛苦,看到患者能被減刑心理不平衡是可以理解的。這些都是法律制度和台灣對於精神疾病的教育不完善所照成的對立。他們遺忘了其實真正該被征討的應該只是那些身心健全卻裝病犯法的人和人品低劣為非作歹的普通人。 另外其實精神疾病和環境污染也有很大的關聯,估計這就是為什麼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罹患精神病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全人類都應該更重視精神方面的議題,因為隨著地球污染加劇患病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小空-i4h
@小空-i4h 4 жыл бұрын
A. 分享則小故事,是治療我的情緒、想法的方式。主要是後悔、行動,後悔自己怎麼會去傷害別人(就算當時有妄想存在還是很後悔),行動是怎樣才能彌補自己犯的錯。自責始終伴我一直前行,這是每個人心靈渴望得到救贖的力量,但有一個人能鼓勵、接納我會更好,因為人的影響力如果要比喻的話,"你給我的勇氣,有一億千萬"
@michellesung1990
@michellesung1990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抑鬱。也是青春期就有但自己和家人一直以為是性格問題,結果十幾年後病情嚴重到生活也受影響才去看醫生。感覺上精神病真的很難做到早期治療⋯⋯⋯
@edelweiss0727
@edelweiss0727 4 жыл бұрын
D其他~從家庭跟學校教育就開始學習「思覺失調症」的知識,因為人類會因為不能理解產生恐懼,恐懼會導致排斥跟霸凌的問題,所以從小就學習相關知識跟處裡是最好的辦法,以上為個人想法。我自己是經歷過「思覺失調症」,我身邊的親友也有「思覺失調症」我也持續陪她治療。
@yuta396
@yuta396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七七團隊做這支影片Orz我的伴侶是憂鬱症重症引發思覺失調症患者 在他治療這兩種疾病的時候都試了非常多種藥最後才找到副作用相對小、適合的藥物。這些精神疾病的藥物要服用數周到數月才能知道對自己到底有沒有治療效果,但副作用卻是吃下去一天之內就會痛苦的生不如死。 像是不斷乾嘔想吐、內分泌失調到分泌乳汁(這裡只是舉其中一顆),那時候她每天都沒有吃什麼東西體重急速的往下掉,吃了藥後卻噁心到膽汁胃酸都吐出來,但完全沒有改善憂鬱症的症狀。 那種情況如果用肉體疼痛來比喻就是每天不停地被刀子劃開痛到不行,接受治療後發現除了刀刑新增了了火刑,並且要火刑三個月才能知道刀刑的刀子可不可以變鈍一點。之所以用這麼奇怪的比喻是因為我認為我們正常人一輩子都無法感受到他們所受的千分之一的痛苦。憂鬱症的痛苦用患者的話來形容是靈魂被抽乾 像跟身體分開了,從旁人來看是沒辦法停止哭泣、眼神空洞絕望,世上沒有任何能讓他們感到安心快樂平靜的事。 志祺在影片提到正性症狀透過藥物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 但其實能改善的幅度非常有限,我的伴侶穩定服藥兩年,她仍時不時會聽到幻覺、看到幻視、以為外面有鯨魚要殺她、以為我是間諜偽裝的。 我們住套房,她會把自己用棉被蓋起來發抖用手機叫我趕快回家說家裡現在有一個壞人,而我跟她一起躺在床上用手機回她說那個是我但沒辦法說服她,就像你不能說服感冒好起來一樣。最後我只好離開家以降低她的恐慌。 這只是其中而不是全部的症狀並且她的思覺失調只是輕症。(實在無法想像重症需要的經濟醫療資源與家庭日常的壓力,辛苦了) 她時常害怕疾病帶給他人麻煩,她會問我如果她一直這樣我怎麼辦。難過的是她不會好,一輩子都不會。或許會有一小段時間好像都沒事,但你不知道在哪個瞬間,那些症狀又會突然劇烈起來。 我想說的是,在我們這個個案裡。藥物和治療帶來的幫助是有的,但仍沒辦法治好或說抵擋這個疾病至不影響生活的程度。 更不用說家庭、社會對這些疾病不理解與不諒解還有就醫時反覆被醫生傷害的打擊。你沒看錯,就連能找到最專業的醫療人員都非常不理解病患,我的伴侶在不同地區看了四、五個醫師,有的醫師只關心她的學業在病患不吃不喝無法睡著想要尋死的時候說你有唸書嗎不是快學測了還是要念吧、有的什麼都不跟你說只是一味地說要請你的家長來(都沒想過家長可能是導致病患崩潰的原因) 有的則對症狀是失去做任何事之動力的憂鬱症患者說你要找到喜歡的事做啊~要有生活感~,並且許多醫師診斷沒有照sop詢問判斷,最後才換到一個有照標準診斷也真正關心病人病情的醫師。 在每次換醫師時病患都很焦慮無助恐慌。擔心又要再一次揭露自己的瘡疤並被醫師潑鹽水。每次看醫師醫師總能講出壓垮駱駝的話。 就算最後找到適合的醫師、適合的藥,每次回診,我的伴侶仍很不情願。看診很貴(因為她需要的藥很貴)、副作用很大、療效卻只有一點點。 在經歷許多顆像是酷刑的藥後找到的適合的藥,卻仍是副作用大到嚴重影響生活的藥(躁動無法安定、瘋狂流口水到無法講話、手有時會突然很抖抖到沒辦法拿湯匙)這時還有家長對藥物的污名說你都是吃藥吃到生病的。 我想要很偏激卻很誠懇的說,社會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傷害比他們帶來的大太多了。實在沒有資格說他們憑甚麼這樣那樣,不過就是一條合理的法律,這就像說身心障礙車位真好我也要當身心障礙者一樣。我們給的保護網不但殘破不堪還佈滿荊棘,實在沒有理由要他們要為了自己也不想要的疾病付出根本不在他們身上的責任。
@libaidufu
@libaidufu Жыл бұрын
請醫生幫忙申請精神科的重大傷病卡,看精神科只要1百元
@annwong1603
@annwong1603 4 жыл бұрын
在國外讀心理系的我邊看,邊翻譯成英文,原來這些專有名詞的中文是這些啊... 美國政府之前因為這些患者太多覺得住院讓他們與世脫節,結果把他們全部返回社會,造成現在很多流落街頭的人都是患有這些病的人。因為不清楚這疾病的人,都會被他們跟空氣自言自語給驚嚇到,而大部分他們也沒有就業的能力,所以反而導致更多社會問題。希望能有更多相關法案,還有更多人能理解這個疾病。
@annyang585291
@annyang585291 4 жыл бұрын
@saniha484
@saniha484 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看了七七的影片我十分有感觸畢竟誰都不會想要去得到這個疾病 而我差不多中班的時候就患上了思覺失調症後來又患上憂鬱症每天都在瘋狂的幻想與妄想當中每天都在壓抑著久了真的很想死顯性症狀對我來說很痛苦但是對生活中感到麻煩的卻是隱性症狀很疲倦患病至今也14年了真的很累了「為什麼是我啊」這句話我一直在問自己但是卻沒有任何答案而且我常常在思考太多事情了真的很累啊生命真的值得嗎因為我很想很想殺人啊我又怕又期待情緒極端的矛盾真的很怕啊 願世界上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可以舒服一點
@ocarina2112
@ocarina2112 4 жыл бұрын
家人有管好不要讓病患每天跑出來害人(我)的話,我沒有意見,但當一個思覺失調症患者就住我家附近,他家人對他是放棄治療的狀態完全不管,失調對方還認為我問題超大,想害他啦對不起他全家啦是不是想要他的財產等,但我只覺得各種莫明奇妙,三不五時照三餐找各種事由來「問候」我的時侯,不管身體還精神層面被對方搞了十幾年的我真的講不出什麼對病患要有愛啦還是讓社會更和諧的溫馨好話,即使理性知道這個病就是這個樣子,但要說不恨,不可能啊 你們有想過莫明奇妙被思覺失調病患無辜波及十幾年的人的心情嗎?
@hua9997
@hua9997 4 жыл бұрын
希望可以做一篇社會安全網的特輯,讓我們一般民眾可以更瞭解社會安全網並去執行,讓每個人都可以好好的被善待
@三趾樹懶
@三趾樹懶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77團隊製作這類型的影片,因為亞斯和猝睡症,所以我也看了很多關於腦科學和精神疾病的書籍,很感動77團隊,能讓更多人認識到精神相關的疾病,也帶動底下留言的熱度及深度。 看到許多不同精神疾病患者的現身說法後,我某種程度也感同身受,雖然痛苦的程度無法比較,但真的很難在社會中「正常生活」,而且看起來正常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所以如果覺得可能發病前,就會躲起來不讓人看到,因為最可怕的不是發病,而是人們的反應和(不知情所造成的)傷害。悲傷的是,有時鼓起勇氣告訴人,也不一定會被當真或是覺得「你應該不算嚴重吧?」 看到下面一些人的留言,我也覺得病識感真的很重要,所以77的介紹除了能讓更多人理解精神疾病真實的障礙外,也能幫助患者稍微接受這樣有點殘缺的自己,進而能積極投入治療或願意向人敞開心扉。 最近好像聽聞以前一位有亞斯憂鬱的同學尋短的風聲,我知道少數有精障的成功人士,但更多的是在泥濘中打滾而終身無法脫離的故事,希望我們的社會能越來越友善跟重視我們這些少數,不能感同身受卻也能尊重包容。加油!
@吳慈宥
@吳慈宥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要對施覺失調症的患者有任何的歧視,也不想排擠他們,只是如果有攻擊行為的時候,是否還能進入職場工作,是不是就不要讓他們進到職場裡面,以免其他患者或其他同事或受雇者等等的人受到傷害,也會有可能再度讓施覺失調症和暴力化上、
@maylinyen5257
@maylinyen5257 4 жыл бұрын
七七果然沒有讓人失望,一開口就朝著專業的領域去分析,不像某些情緒化的youtube,根本無視於犯罪者的合理性,執意要他們的命 最後的選項我應該是選擇B,思覺失調症畢竟在爆發的時候有一定程度的攻擊性,所以不適合一般性的志工或不熟悉病情的人參與,這方面或許我們捐錢請專業的人士來處理更能讓病患得到完整的照護
@aa920318
@aa920318 4 жыл бұрын
A,志工有免費便當吃,賺(X) 其實,每次只要看到有針對「心理、精神」類的東西而引發討論(比如與惡、精神疾患傷害案件發生、討論犯案者是否有童年陰影) 都會有種「不願意理解的,一樣不會看這些分析文分析影片,悲劇只會重複上演」的感覺 我很喜歡看這類的分析 第一是因為我覺得跟我想法很接近。我們該仔細思考每個事物,而不是去脈絡化的片面否定 第二是因為可以幫助社會、讓社會更加美好 但是 現實的工作壓力讓人只想放鬆,這種影片對放鬆來說太硬了 現實過於殘酷。大老師比企谷八幡教你如何令眾人團結,就是讓自己變成共同敵人。「精神患者」的樣子無形中成為了社會的共同敵人之一,而「精神患者的失控行為」能令社會團結、他們的犯罪行為甚至是為了這個社會價值觀而存在;「只要精神疾患犯案,這個社會就能因此凝聚」,儘管這個行為本身是錯誤的,但卻也是正確的 第三,當要接受「與原本資訊相背」的資訊時,其實人會感到強烈反感(印象中有專有名詞);大腦為了維護人格、大腦會下意識不去接受這類資訊,甚至對這類資訊嗤之以鼻等等來強化人格防禦(精神人格的自衛機制,如果遭受精神打擊太大可能造成等等之類的。TRPG克蘇魯的SAN值變0比較好理解)
@Meikan_is_here
@Meikan_is_here 4 жыл бұрын
這可能就是大眾一直還是對很多事情有很多誤解的原因吧 對不熟悉的事物或是和自己觀念相斥的論點就都直接推開不接觸
@chentsunghan3967
@chentsunghan3967 4 жыл бұрын
A是社工不是志工
@aa920318
@aa920318 4 жыл бұрын
@@chentsunghan3967 社工算是專業的領域了? 身為一名亞斯+廣泛性焦慮症患者,我很擔心沒有能力 這樣我三個都不能選啊啊啊
@lunleo637
@lunleo637 4 жыл бұрын
@@aa920318 恩恩 社工算是有專業能力,不過遺憾的是社工領域其實黑暗的也很多.....
@Angeless818
@Angeless818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大學之前,就有!結果離開我家人之後,好多了。最讓人覺得諷刺的是,和他們待在一起的那種環境,很可能就是造成我症狀、障礙的原因。不過我希望其他的人不是如此--那個壓力環境不要是自己家人,否則某個意義上,你就真正是「孤立無援」了。
@Snake0156
@Snake0156 4 жыл бұрын
D走在街上被車撞死比被思覺失調殺死的可能性還高,但是人們不會恐懼馬路上的車卻會恐慌幾乎碰不到的思覺失調患者,在於這次令社會嘩然的原因是「殺人無罪」,如果政府不能從司法上消彌這個矛盾思覺失調就永遠被架在火上烤,安全網之前應該先解決司法法條問題。
@喵瑄瑄
@喵瑄瑄 2 жыл бұрын
我的阿姨也有思覺失調,一開始我以為是躁鬱症,結果是思覺失調,是在最近回家才知道被家暴,無法說出正常的話、聽不進去我們說的話、拒絕吃藥、就醫,阿姨在小時候就有躁鬱症,發病還很常發生,最近還是我媽照顧她,想幫她強制就醫、協助她離婚,讓我媽很累
@彭靖嵐-c9j
@彭靖嵐-c9j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外婆家那邊有遺傳,我小舅舅曾經發病多次,報警,警察說除非他們看到正有人受到嚴重威脅才能讓強制送醫,最是在某次我小舅舅拿刀到處沖要砍人,警察才有辦法讓他強制就醫。 現在我媽動不動就拿生命威脅我們小孩,自己化破個小傷口,就拿衛生紙包一大包,到處傳line給人看,說所有人都對不起他,但她沒有實際可以讓警察看到的危險行為,所以目前沒有發法讓我媽強制就醫。她完全沒有病識感,有被害妄想,動不動還想跳車,到處拍桌捶東西,弄得自己一瘀青很多,然後跟不知情的鄰居到處說我們全家人對不起她,她的兄弟姊妹也對不起她,讓鄰居跑來抱怨我們怎麼不對她好一點,有苦難言,每天過著很冤枉的日子,又要心力交瘁的照顧心理生病的人,我都覺得我自己生病了,做甚麼事都開心不起來。
@guitar9778
@guitar9778 4 жыл бұрын
辛苦了
@framepetal
@framepetal 4 жыл бұрын
說到思覺失調總想起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我覺得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miyake5362
@miyake5362 4 жыл бұрын
很難,像我妹從很小就有被害妄想,可是因為她是最小的,症狀初期就以為是寵壞了被忽略,工作就以為別人要害她一直辭職,我爸過世媽媽中風後更嚴重,現在也是在家成天懷疑家人在說她壞話,只要她想多了就開始罵人,又因為她妄想,我們解釋什麼她根本不接受,只覺得我們在害她,連希望她去看醫生,她都覺得我們在罵她。 想要強制就醫,警察來了就裝乖,等到警察走了就認為我們害她,對我們更恨罵更難聽。 我也不知道現在她這樣一直辱罵下去,顧中風媽媽的我會先被逼瘋,然後媽媽沒人顧,還是她變嚴重傷人才能就醫
@jaehyunjungwoo1732
@jaehyunjungwoo1732 4 жыл бұрын
辛苦了
@cocoa46656
@cocoa46656 4 жыл бұрын
約翰·福布斯·納許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相關電影:《美麗境界》 D 社會宣導+A+B 讓社會大眾了解其嚴重性。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的小燈泡,那時也有些殺人償命的呼聲。然而,我認為,社會需要的不只是治療,更重要的是如何預防下一場悲劇的發生。
@st355172
@st355172 4 жыл бұрын
應該探討為何有些患者已嚴重到會攻擊他人的狀況,卻沒有強制住院?是醫師專業,是法律規範,是健保漏洞,還是社會黑暗面,那個環節出了問題,不是黑化 誤解這些病患,而是狀況嚴重的病人為何可以不吃藥,醫療體系不用積極治療,反而讓其他人也受到傷害。
@user-bjo4fup6
@user-bjo4fup6 4 жыл бұрын
我選擇A:投入精神科工作,自從五專實習過精神科後我一直想到精神療養院工作去幫助更多精神患者,因為自己因為某些原因一直需要到身心科就診,從小就在門診看到學姊或醫師對精神病患的耐心,所以一直想從事這一類的工作。 謝謝志祺做了這個主題讓大眾更加了解思覺失調症,有時候看到一些對精神患者誹謗的留言真的會很心酸,明明甚麼都不懂、又愛亂說話,卻又不去了解,希望透過這部影片能讓他們更了解思覺失調症QQ
@吳珮瑜-w2d
@吳珮瑜-w2d 4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您在中部,可以考慮衛福部草屯療養院哦^^ by草療人
@user-bjo4fup6
@user-bjo4fup6 4 жыл бұрын
@@吳珮瑜-w2d 我有考慮欸🤣 但因為真的離家太遠了,無法在此就職😢😢
@吳珮瑜-w2d
@吳珮瑜-w2d 4 жыл бұрын
@@user-bjo4fup6 ok der~在哪服務都是好的~都是病 患之福~祝福您歐~
@chinchin1996
@chinchin1996 Жыл бұрын
🙂 我願意學習 《照顧自己》 也希望 《幫助別人》 🌏🌍🌎🌏
@kelvintang361
@kelvintang361 4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病識感很容易理解的概念。會知道自己有病,那就不是真正的病了吧。會懷疑自己的某些思想不正常,會覺得自己是多疑,那就不是妄想了。我自己也是吃藥一個星期才慢慢知曉自己可能病了。另外就是有些副用極為難受,坐立難安,就算到處走也只是微微緩解那種不安焦慮感,超辛苦!
@dingar1857
@dingar1857 4 жыл бұрын
4:37 這是本部影片的重點 所以不要再在一些什麼粉絲團或討論區留言「只要假裝自己有思覺失調就可以OOXX」的內容了
@金魚腦-l4x
@金魚腦-l4x 4 жыл бұрын
沒辦法法啊,臺灣就是有一群不讀書又不願意科普的智障
@r0gerwang146
@r0gerwang146 4 жыл бұрын
@@金魚腦-l4x 人家是鍵盤法官欸 不能嘴他們
@alien8220
@alien8220 4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有些人留言不經大腦還以為自己很幽默~真的無言了......(扶額
@MonsterHunterNow47
@MonsterHunterNow47 4 жыл бұрын
躁鬱症、憂鬱症是可以裝出來的,殺人也是可以減刑的,單純看法官自由心證,如果這個案子殺的是法官的親屬,哪個法官敢判無罪? 去看清楚那條法條吧,判定關鍵還是法官自己認定
@dingar1857
@dingar1857 4 жыл бұрын
@@MonsterHunterNow47 就是有人認為心理疾病都像小學生不想上學裝感冒般容易,才會造成從疾病汙名、精神鑑定到法官,一連串制度都有人質疑的情況。感謝你為這樣的不信任多推了一把~ 是說這年頭要爭辯,不用「如果」開頭假設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情境,就沒辦法說話了嗎?
@fish81099
@fish81099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希望能建立如國外失智症村莊一樣的精神患者村,裡面有大部分正常生活的機能,但是是由醫護人員進駐。 之前看一本有關精神病的書,裡面提到讓精神病患者多與他人交流會比住院的狀況好(不是單指思覺失調), 希望能有類似的機構或制度,但是我也知道很難。
@torutoru-mimimaomao
@torutoru-mimimaomao 4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這些問題不只發生在思覺失調患者身上 許多精神疾病患者都遇到了類似問題 精神疾病是社會的隱患 但也是最需要被了解的人群之一
@guitar9778
@guitar9778 4 жыл бұрын
還有沒有這三個以外的選項? 要建立社會安全網,可從地方都更著手,例如將精神療養機構(日照機構和庇護工場)納入住宅區都更計劃之中,一方面給輕度患者自力更生,建立成就感,另一方面給重度患者入住,減輕家屬壓力獲得喘息,另外住宅區與區內療養機構連線,當患者發病時可即時通知機構人員即時處理。 當然這些需要願意承擔民意壓力的地方首長,做詳細的規劃。
@cheetah0418
@cheetah0418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志祺七七做這集 ~!! 希望更多人關心這樣的議題,給予病患及家屬更多的溫暖與寬容,並推動政府著手相關工作!!!
@馬鈴薯泥-u1n
@馬鈴薯泥-u1n 4 жыл бұрын
思覺失調的正向與負向症狀,我記得它是指以一般人為標準,多於常人擁有的(幻聽、妄想等等)被歸類為正向,缺乏常人擁有的(缺乏情緒、認知功能不完整等等)則被歸為負向;印象中是這樣啦ww我還在大學學習所以只有基礎的概念:3
@useridcn
@useridcn 4 жыл бұрын
覺得去年整個台灣社會才因為一部戲弄得好像思考很多一樣...今年立刻原形畢露.... 很失望。
@貓奴路過
@貓奴路過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個人覺得有慢慢在進步,有更多人在看到事件時學會了先停下來,與惡在我們心中播下了種,但後續的發芽需要時間、需要全體國民一同努力
@ichiu23
@ichiu23 4 жыл бұрын
同意@我愛貓咪 與惡只是一個開始,在一個刑案發生時,大家直覺同情受害者是正常的;對於精神病患的同理也會需要更多時間去消化理解,雖然謾罵一直都在但是我相信覺對有減少。至少有了與惡這個種子的開始,我們一起加油。 也許法條上的框架也是另一個問題,只能說大家不要灰心,我們也都還在學習的路上。
@starktony5806
@starktony5806 4 жыл бұрын
就追流行而已~~誰真的想付出心力去關懷啊
@ichiu23
@ichiu23 4 жыл бұрын
@@starktony5806 關懷是更深入的要求,除非有至親好友是患者,深切感受過才能夠有同理心,但至少減少謾罵,我覺得就很好了。 回歸到法規上,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可以同理加害者,但法條上有什麼方法可以保證他不會再犯,這也許才是重點之一。
@pzgsbde791
@pzgsbde791 4 жыл бұрын
@@starktony5806 上次我宣導要用正確的方式給予幫助 知道一堆人回甚麼嗎..."給我錢 我就考慮"
@丹哥日志
@丹哥日志 4 жыл бұрын
a 我希望让自己更理解他们多一点。加油真的很喜欢你们频道内容,也很理性,每次吃饭都会打开来,哈哈,很有建设性也很有讨论的价值,谢谢你们
@Diehardanimefann
@Diehardanimefann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懷疑自己有思覺失調,但不肯定。我家人都有精神疾病的歷史,加上童年的陰影和種種壓力,覺得自己都有機會有。。因為我常常都會妄想別人在笑我、批評我等。。。我真的覺得這樣的人生很痛苦。但我還有一點點理智可以救自己。雖然我沒有吃藥,但我每次有這些思想都會強制自己想得理智點。。。精神疾病真的很痛苦,因為就算吃了藥物、做了治療,都未必能夠完全康復。。
@CLOVERAQUA
@CLOVERAQUA Жыл бұрын
我弟弟就是這樣,五個月了... 說家人要害他,所以我們接近他都小心翼翼的... 怕刺激到他,還表示理解他,關心他。但他就是覺得我們要害他,就疏離了我們😢😢 不知道該怎麼辦😢😢😢
@姓江的雙魚座薑絲こうさん
@姓江的雙魚座薑絲こうさん 2 жыл бұрын
1:12幻聽、幻覺是大三時的我, 被害妄想是現在的我… 2:08精神分裂=思覺失調症 5:42強迫症患者表示深有同感…我的強迫症也是一輩子都要吃藥,而且一輩子無法痊癒了
@丕-n9e
@丕-n9e 4 жыл бұрын
A.B.D. 我願意去關懷身邊,無論是鄰居、路人還是身邊的親友。 若每一個人都能夠去了解不同群體的難處,消除你我的歧見,握住這些人的雙手,那他們的手,就無法再拿起屠刀,我想,若只想靠著政府佈置社會安全網,大眾依舊有著不理解的歧見,那在安全網怎麼縝密也是會有所疏漏。
@Mrhsiu
@Mrhsiu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有幻聽、跟以上負性症狀,在很小的時候有症狀,我父母也覺得我總不專心只會幻想,經常實施打罵教育,現在回頭看,我真的因為他們的無知走了不少彎路。 壓力大入睡時、或夢中受驚嚇會就會驚醒,出現假性癲癇伴隨幻覺,而我嚴重發病出現在高中,令我不知所措,我的父親也以為我在逃避課業,我媽也只會用羞辱攻擊的方式,說自己恨鐵不成鋼。 後來上大學離開家,經過一連串作息、飲食調整,還有認知上的學習,我很努力地藉由"刻意反駁" 幻聽內容、無視幻覺畫面、認真體察自己的情緒,來面對這些問題,很幸運的我的症狀改善很多,只有一兩個同學知道我的情況,預計後年大學畢業,最後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要當個智者,除了不斷學習之外,真的要學會忍受笨蛋,還要學會怎麼跟笨蛋共處,不受影響。 無知不是罪,選擇繼續無知才是,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很無知,還以為自己是清流,那些出事情的,正性症狀患者,有很多是想選擇都沒得選,然後一堆腦袋正常的,啥都不選一直裝B 還自以為聰明。 看了很難過,因為這群人當中包括我的父母......
@echolin6603
@echolin6603 4 жыл бұрын
給社工好的薪水跟就業環境!跟法源修改~~以及更多報導讓大眾了解,這個部分只能大家一起努力.....!
@bamboo5305
@bamboo5305 4 жыл бұрын
D 希望能夠讓更多人透過這樣完整且詳細的說明,瞭解思覺失調症! 身為有實際與患者相處過的助人工作者,每次看到大家努力去污名化之後,被媒體的幾篇報導給破壞,就會覺得很無力,尤其是「有思覺失調症=免死金牌」這樣的發言。 面對社會案件時,人們對於不熟悉的族群總是會有許多恐懼,而媒體的煽風點火無疑是加深民眾的恐慌。 真的非常感謝志祺願意花那麼多篇幅為大家解惑,也希望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過後,大家也能對於這樣的疾病有更多的同理與包容。除此之外,我認為社會安全網更仰賴的是媒體的自律,希望無論是傳統媒體亦或是網路創作者的新媒體,都能扮演傳遞正確衛教資訊的角色,增加大家對於精神疾患的認識,減少誤解。
@ShinChen94
@ShinChen94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如果公司或政府能夠提供思覺失調患者的家人「照護假」或者經濟上的補助,最起碼能夠讓思覺失調的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有更尊嚴的生活或者減少他們生活上辛苦的地方
@moomin8612
@moomin8612 4 жыл бұрын
A. 我是社工系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我傾向於支持去健全整個精神醫療體系和類似於社會安全網概念的網絡體系,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國家社會必須要做的事情,必須做跟做了就能將風險完全消除是兩回事,有時候,我會覺得,過度的去強調社安網的健全,反而有時是一種集體的錯誤認知,好像只要聘夠多的社工與專業人員,就不會再出現患者、就不會再有重大刑案的犯案者。 如果集體對社工、社福、精神醫療等相關領域完全一無所知,卻盲目的認為建置好社安網就可以解決一切,那非常危險,更有可能只是集體的一廂情願。
@grayjackgogogo
@grayjackgogogo 4 жыл бұрын
而且目前沒有人可能說出真正的社會保護網該是甚麼樣子 一切都還是虛無飄渺的形容詞啊
@moomin8612
@moomin8612 4 жыл бұрын
@@grayjackgogogo 確實,社會安全網算是近年才陸續提出的概念 但是整體上還是很模糊 無法完整的釐清社會安全網的定義
@zanbinhong314
@zanbinhong314 4 жыл бұрын
長期吃藥真的非常痛苦,之前由一陣子因為生病連續吃了幾個月的藥產生了副作用,就算餓到不行還是整天想吐,真的很難想像要吃藥吃一輩子的感受
@TheNamyanyi2003
@TheNamyanyi2003 4 жыл бұрын
Ben 原來如此
@hhgffrdhjin6
@hhgffrdhjin6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會選擇a/b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來說,真的思覺失調症可能對我們來說是很少接觸的對象,所以在出現有關於思覺失調的社會案件時,就容易掀起一陣旋風,我們都會責怪家屬為什麼不把他關在家裡或是精神病院,但是我們真的沒想過家屬和患者的想法,就因為我們一般對那些精神病院的歧視感,造成這些精神患者往往不會勇敢面對自己心中的疾病,並且努力隱藏自己身上的污點,因此成為惡性循環,等到一個導火線點燃後,就會爆發出來。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應該適度的關心,而不是一臉滿滿的歧視眼神看待他,這一定造成患者和其家屬的傷害。我們與惡的距離真的可以一看再看,超推的
@Sumomo_Q
@Sumomo_Q 4 жыл бұрын
看到大家能夠那麼活躍的分享自己的想法與討論感覺真的很好 那這邊其實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要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診間 先說明一下自己的就診問題 我自己是有強迫症&焦慮的症狀(出門檢查門有無鎖緊、反覆洗手且洗完手還要拿濕紙巾擦手擦半小時以上、拿東西一直檢查地板看有沒有東西掉到地上⋯還有很多就不一樣列舉了,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症狀,當然還有很多) 不過目前也有就診吃藥來改善自己的症狀以及維持正常的心情與思緒 所以我現在很「正常」!這是值得開心的一件事 那回到主要談的,可能各位想說就診不就跟看醫生一樣就去找醫生就好了嗎? 其實環境的影響佔治療意願也有很大的比例所在。 舉個例子,當我的症狀是怕髒跟不喜歡與人接近,如果今天選定的診所是椅子破舊、座位混亂且間隔很近、甚至是與醫生見面的會診間是像倉庫一樣狹小的話我就院的機率就會降低。 因為身心治療是長久的,不是感冒或者流感去醫院診所打針打點滴開藥就可以結束。 所以如果是第一次就診的話,我們可以先看看就診的環境是怎樣(醫院的話可能沒辦法挑,但也有機會。就像桃園長庚跟林口長庚一樣都是長庚可是桃庚的環境比較溫暖步調比較慢) 怎麼看環境呢?打開谷歌地圖找挑的診所點圖片就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內部實景了。 建議是選明亮、溫暖或者他們的擺設及裝潢很對胃口這種就可以去看看。 其實有點像挑餐廳,看氣氛環境、服務品質好不好、餐點好不好吃一樣,照這樣的思路去想就可以了。 然後醫病關係我覺得一定要維持的很好,醫生要有耐心的聽病人講解症狀、適當的詢問病情並且加以瞭解是很重要的。 另外服藥這件事真的不是每個醫生都能夠第一次就精準找到我們適合的藥物。因為每個人體質症狀以及證都不同,服用藥物的副作用也不盡相同。 像我就換了一兩次要才找到適合的藥物,這段磨合期真的很痛苦不過挺過來就好了。 我覺得在治療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 我們需要透過長期的治療以及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才能夠慢慢的好起來。當然也需要身旁親密親近的關係者能夠體諒且包容,像我一開始我周遭親密的人都覺得這個只是心理有問題而已換個想法就好了。但其實就跟憂鬱症一樣是大腦有問題需要服用藥物來讓大腦的分泌物能夠正常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要知道:身心疾病不是單靠「想」就可以解決的。我也試著想過這一切都沒事但是就像把巧克力放在熱鍋裡面一樣,焦慮會漸漸淹沒過原本堅硬清晰的思緒、到最後連能夠判斷邏輯的能力就幾乎不見了。 所以因此希望有需要的人能夠被理解並且找到合適的診間就診才是最好的!!!
@yuhingkang8779
@yuhingkang8779 4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想了解思覺失調症的人 有一部電影叫美麗境界 可以去看 七七裡面所講的說的很正確 照顧一位思覺失調的個案確實很難 很能同理這些個案及家屬的感覺
@roseb4669
@roseb4669 4 жыл бұрын
A與B是很需要也很重要的,因為朋友在大學四年級時就罹患了 思覺失調症,所以能理解這樣的資源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偏鄉地區的資源,要讓患者能獲得資源其實很艱難,不像雙北市的資源那樣多。話說,其實資源還是很不夠的,不像 喜憨兒 那樣容易被社會大眾接受,所以思覺失調症者的資源獲取的方式總是很艱難。 因為朋友罹患疾病我也得到了這類相關知識,希望未來能夠透過教育 讓更多人認識他們,他們是需要被社會認可,而不是被遮掩的,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多人默默的為他們付出,未來會有更多人能理解他們的。
@mandykuo7488
@mandykuo7488 4 жыл бұрын
思覺失調症常被罵瘋子,這是最嚴重的歧視與汙名化
@蘇多多-l9n
@蘇多多-l9n 4 жыл бұрын
A投入基層,雖然應該不會走精神科,去過感覺腦袋很累~ 正性症狀:正常人不會有的,容易發現(ex. 妄想周子瑜是我老婆,幻聽周子瑜說她愛我) 負性症狀:正常人原本會的,不易發現(ex. 功課變差,不想念書,工作做太差) 根據學到的東西,有點講錯這邊: 再問精神科病史的時候,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很多一開始都是負性症狀,而且可能會有好幾年 學生的話:功課變差、人際關係變差、不想上學 成人的話:工作做不好、常換工作 只是不會突然變很差,不太會這時候就發現去看精神科醫生 大多是正性症狀出現,或是負性嚴重才會帶來看醫生 通常發病是算前面就開始,所以一開始發病是正性感覺不太對,也可能我病人看不夠多吧 補充一下: 急性住院跟慢性住院不太一樣 強制住院目前法規,大多是講急性的部分 服藥不固定跟病人與家屬的病識感關係超級大,醫藥費的話目前有台灣健保基本沒問題 很多病人在發病時候自我感覺極其良好(畢竟覺得周子瑜是自己老婆嘛~) 可是吃完藥會發現只是一個連生活工作都做不好的精神病患 落差感極大有時候會讓病人很痛苦 就像是隔離島,主角知道自己生病,可是現實太痛苦,寧願活在妄想當中 最後這一段是自己看過的想法啦
@jamesyeh894
@jamesyeh894 4 жыл бұрын
我自己本身就是思覺失調症患者,18歲發病至今也20年有了,目前有正常工作,平常都很正常,正常到家人只會叫我不要吃藥,說這只是想太多而已。可能是我都把自己隱藏得很好,不正常的地方他們都看不到,病苦我都是自己面對,這種病也還是禁忌的,能不談就不談。可能是這種病每個人的症狀都不一樣,我就是有一點妄想吧!還有面對人的時候容易緊張,我一直問醫生我到底有什麼毛病,醫生的診斷就是思覺失調。我也從來不哭不鬧,也沒有什麼太怪異的舉動,就只有一些比較奇怪的想法,但我這想法絕對不會傷到別人,可是這想法已困擾我20年了,真的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苦。目前每個月都有回診,因為只有醫生了解我,可以跟他訴一下苦,有一點慰藉。吃藥有在吃,可是自己減半吃,自己覺得還撐的住,因為藥的副作用會變胖,食欲變的很好,曾經胖到90,目前80幾,不想這麼胖,還有吃了會懶懶的嗜睡。我想表達的是請不要對我們有刻板印象,好像我們是很可怕的人這樣子,好像我們都會發瘋似的胡言亂語或做些自殘或傷人的舉動,對於我來講都沒有,請不要亂貼標籤,污名化我們,好像要把我們全部關起來,全部撲殺一樣。我們也是人好嗎!雖然從我被診斷罹患思覺失調症那一刻起,我的人生似乎就已完了,一輩子在親戚家族前抬不起頭來。但我現在過的還算正常的生活啊!我覺得可能就是外人長期的歧視與眼光或許才造成我們的失控與傷人才對吧!最近我去面試一個職位,它要的是身心障礙者,我沒有隱瞞我是思覺失調者患者,我跟他們說我一直表現很正常,一直都有工作,談的我覺得我應該錄取了,最後我還跟他們說我不接受因為岐視精障者而不錄取,結果剛好爆發這起殺警無罪新聞,可能是受到這新聞的影響,我的新工作也飛了,為什麼呢?可見大家對這病還是有不好的印象,我們就是麻煩,就是不定時炸彈。我想算了,這條路不通我還有別的路可走,我要好好過我的生活,人生劇本是自己在寫不是別人在寫的,我還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的。其實我覺得我的病就跟得感冒心臟病一樣,是一定比例的人都會得的病,經過治療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其它人沒必要還存有舊的觀念,覺得我們是神經病,對我們敬而遠之,大部分的情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赤裸裸歧視
@赤裸裸歧視 4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患者,目前剛要休學去找工作,希望我能找到,你也要加油!
@jamesyeh894
@jamesyeh894 4 жыл бұрын
@@赤裸裸歧視 同是患者你的想法我能體會,我自己也認為我的某些想法似乎沒有錯,是可以用科學方法來證明的,但別人沒有經歷過同樣的感覺,你解釋再多別人也是無法理解的,這世界本來就是個虛幻的世界,你眼睛看到的東西也許跟別人不一樣,不一定是你瘋了,可是社會的運作就是要服從多數人眼中的世界,少數奇特的想法一定是被壓制的,難怪有些天才都被當成神經病對待,希望不久之後的未來能證明你並沒有錯。
@赤裸裸歧視
@赤裸裸歧視 4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你能理解我的體會。
@chingchengwang9527
@chingchengwang9527 4 жыл бұрын
可以多分享經驗嗎?因為我也是患者,吃藥好得差不多了,幻聽都消失了,你沒有跟神明接觸嗎?
@nian2758
@nian2758 4 жыл бұрын
生活中難免會遇過不好的事情, 致影響內心世界,比如突然改變環境等等都可能發生「思覺思調症」, 當你自覺心裡狀態不對勁(病識感)時,即時尋求醫生幫助。 剛開始症狀輕微,也許吃了藥就見效,也許沒有,病徵嚴重患者必須長期吃藥控制,吃了可能副作用:昏昏欲睡、容易胖等...請讓醫生判斷是否需要服藥治療。 建議可以培養興趣運動、聽音樂及畫圖之類,轉移意識形態,有效降低症狀出現,當專注在目標上,你會發覺原來心能這麼安靜,這是我自己親身體驗,希望可以幫到需要的朋友👍
@30x266s
@30x266s 4 жыл бұрын
D, 我還無法到能行動的程度,但我願意多看幾次77的影片去深入了解,學習包容,未來遇到類似人士能平和的反應,從容的與他們相處。
@luejester7341
@luejester7341 4 жыл бұрын
這一部真的應該要給某館和他的粉絲看,因為他們對於這種病況的知識不足,而導致說要把這些人丟到醫生或是法官家等等言語(還有更噁心的話),究竟到底誰比較正常,誰比較不正常呢??真的是滿滿的諷刺。
@jamesyeh894
@jamesyeh894 4 жыл бұрын
他們才是神經病吧!每個時代對不正常的定義與認定都不同。基本上誰不是神經病,大家每天毫無目的像行屍一樣走來走去,有什麼刺激就有什麼反應,說一堆廢話,做一堆愚蠢的決定,每天被政府媒體洗腦也不自知,請問誰是真正正常的,川普還不是一堆人認為他是神經病。所以那些自認為自己很正常的人不要以為自己有多正常,先檢討一下自己再說。
@guitar9778
@guitar9778 4 жыл бұрын
不只是一些館粉,這部影片留言當中還有人罵這些人是神經病,我很好奇,若是批評者這麼有同理心,怎不去想想自己是患者或是患者家屬,遇到網路上社會上這樣批評他們,他們感受如何?
@bombliao6522
@bombliao6522 4 жыл бұрын
這時候推薦一本漫畫 精神專科弱井醫生 有講述一些精神疾病 另外一本漫畫心療系太歡樂了
@陳小貓-g4v
@陳小貓-g4v 4 жыл бұрын
想給讚結果發現給過了~QwQ 已經看了三次還是被感動到,為了這個新聞我在網路上跟人戰好幾天,太多人都覺得殺人就是死刑就對了... 還有網友很高傲的說他們家絕對不會有人有精神疾病,基因很好,那些有病的人就是該消滅.... 我很難過也希望有困擾的人能獲得及時的幫助~謝謝志祺的影片 PS.我曾遇過有這種問題的朋友,也曾在試圖給予幫助的過程中被對方否定拒絕甚至言語傷害,當然我自己也是個人沒有可能遭到傷害而不難過,但我也能理解對方的想法,即便最後我的選擇是不再當朋友。默默離開是我能給他的最大溫柔...畢竟對方已經認為我無法理解他了。
@Kai-lp4mk
@Kai-lp4mk 4 жыл бұрын
77說的很準資料找的很齊我媽很多問題都被你說中了
@nicolesheshe4623
@nicolesheshe4623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本身是強迫症,一直檢查跟因為焦慮,有吃藥只能控制病情,但不會好,但不吃藥更嚴重,之前有一度影響工作,吃藥後就不會影嚮工作。
@heyheyhey4821
@heyheyhey4821 5 ай бұрын
強迫症目前還好嗎?
@acherondoll
@acherondoll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從很現實的角度發問:多了解思覺失調症可以幫助大家避免掉那"具有攻擊性"的一部份患者嗎? 其實我覺得似乎蠻多人沒有真正弄清楚的是,不能被接受的不是思覺失調症或是患者,而是因此而存在生活週遭的風險,在台灣大家還是普遍相信社會有一定的安全性,所以對於隨機或者精神病患者殺人、傷人的情況反應的力度會更加的大; 此外關於藥物控制的方式,留言也有很多朋友提到有些當事人因為各種原因根本不願意服用,這也完全有可能是潛在的社會風險,如果要我真心回答,我會選擇管制一定風險以上(例如已有暴力徵兆)的思覺失調症患者。
@dl6111221
@dl6111221 4 жыл бұрын
多了解思覺失調症可以幫助大家避免掉那"具有攻擊性"的一部份患者嗎? 短期來看無法、長期來看是有機會的。 -- 為何說短期來看是無法,因為一般大眾在路上並不會看得出來誰是精神疾病,且未規律就診服藥,甚至該個案有高度傷害自己或他人風險。所以某部分其實也很仰賴精神科醫生能不能在個案就診時,及時留意到個案目前病程變化、症狀表現是否更惡化?是否有高度自傷或傷害他人之傾向?服藥遵從性高低?來決定是否強制住院治療。 -- 但為何說長期來看是有機會的呢,是因為當看到個案出現攻擊性的行為,那時候已經是疾病惡化一陣子了,該疾病可能的病程(例如:剛開始聽到別人聽不見的聲音、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開始疑神疑鬼、焦慮、害怕→怪異行為出現、突然傻笑或生氣著空氣大罵→持續多疑害怕、被害妄想程度擴大、甚至別人跟我對到眼是不是想害我或置我死地),你可以試想當你已經呈現越來越後面的狀況,沒意外的話是一個完全無法放鬆且非常痛苦、恐懼的狀態。好像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把你弄得不要不要的,這樣的人就會容易有情緒爆走、失控行為、甚至自傷或傷人行為出現。 -- 那你可能會問說「為何不把這些"不乖乖"配合的病人,強制住院服藥治療呢?」 的確很多時候精神科醫生會考量到個案病程或症狀惡化、服藥遵從性低,而考量個案強制住院治療。但會發現的是,很多個案能在醫院受到良好治療、(正性)症狀緩解、殘餘負性症狀,甚至可以恢復一般日常生活功能後,最終由醫生安排出院。但事情沒有想像得美好,許多個案反覆住院,因為他們社會支持系統很差,有的人獨居、有的人沒有穩定經濟收入來源、有的人家庭系統功能很差等等,很容易導致這些個案出院後不到一個月,症狀惡化又入住醫院治療。醫療資源系統是有限的,所以你可以想到的是為何我們需要從其他部分多方介入(配套措施、資源協助等等)。 -- 所以當社會大眾越能對思覺失調症有所了解後,在個案的社會網絡中,若有人能對疾病有稍微了解,就更能適時給予其幫助(同理個案困難、適當給予傾聽、增加病識感、協助就醫),減少不適當的標籤或汙名化產生,也可能讓個案減少因社會疏離感而造成疾病復發或惡化,而不是漠視或甚至火上加油(憂鬱症是自己不知足??????),讓這些個案越能在早期時候給予其適當協助,不要讓他們演變成最後的悲劇(自殺或傷害他人)。 -- 另外,當越了解思覺失調症個案後,你會發現大多數的個案只要有規律服藥,你在路上也看不出來她跟一般人有何不同。 精神疾病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可能會罹患,這個距離可能很遠或近,但我們多認識彼此,給彼此多一點溫暖機會,讓這些悲劇的機率盡可能地減少。
@u4xu3
@u4xu3 4 жыл бұрын
多了解可以減少患者本人及家人的壓力,如果有看與惡的話他把這部分刻畫得很寫實。況且,一般大眾不再是以"犯罪就該死"或"有病就該遠離人群被關起來"的想法看待他們。
@陳祈勳-r8x
@陳祈勳-r8x 4 жыл бұрын
從觀看數就可以知道 大多人連一點時間都不願 花來了解這類精神疾病 反而透過新聞媒體等 短短幾秒鐘就從聳動的標題 建立對精神疾病錯誤的認知
家是我們的病嗎?《隱谷路》:一家12個小孩,6個思覺失調
11:38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Рет қаралды 236 М.
The Rosenhan Experiment: Challenging Psychiatry and Changing Diagnostic Standards
12:04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Рет қаралды 241 М.
It’s all not real
00:15
V.A. show / Магика
Рет қаралды 20 МЛН
How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ipolar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10:18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4 М.
What is the Shampoo-free Method ? Does it Really Work? | SHASHA77
11:04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Рет қаралды 776 М.
What is schizophrenia? - Anees Bahji
5:33
TED-Ed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 МЛН
思覺失調的早期發現與介入/精神部曾懷萱醫師
29:58
NCKUH成大醫院
Рет қаралды 76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