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ет қаралды 70
【閩僑小學|慈悲為本|不小看學生的能力】
「課堂是屬於大家的,是需要一起參與才能學習。」閩僑小學的老師從實踐中親身體會學習的主體要回歸到學生身上,讓學生經歷思考、享受歷程,才能找到屬於學生自己的答案。
因此,在慈悲的課堂上,老師會調整自己的態度:讓學生盡力嘗試,給予他們表達、解釋的空間。同時,認同願意分享的學生,不論成果如何都去接納:「他會覺得原來分享是很安全的一件事。」
過程中,老師發現自己亦享受聆聽學生的想法,欣賞他們的想像力,當中也有得著。「開放性其實是一種想法,最無限的其實就是想法。」老師在課堂上容讓學生探索,例如觀察及關注周遭的生命,一起代入,思考牠們在身處的地方能否活得安好,慢慢地學生便能顧及不同生命的感受。原來老師可以透過減少灌輸式授課,讓學生更多自我發掘。正如丁老師 所總結的:「老師平時是授予知識的角色,就會小看了學生的能力,但其實不要抹殺、小看他們。」
項目創導機構:陳廷驊基金會
策略夥伴:生活書院
#生命教育 #融入常規課堂 #跨學科 #慈悲心 #教學 #教者的學習 #慈悲為本生命教育計劃 #陳廷驊基金會 #CompassionInAction慈之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