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需要「中國速度」,才能在電動車領域「逆風翻盤」? |DW德媒怎麼說

  Рет қаралды 52,131

DW Chinese

DW Chinese

Күн бұрын

如果要評選一個2023年牽動德中經濟的熱門話題 ,那麼「電動汽車」一定榜上有名。德國人發現,當他們還在懷念燃油動力黃金時代的同時,中國人早就換了一條賽道並悄悄地趕超了自己 。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領域,德國大廠真的「輸定了」嗎?歐盟針對中國的反補貼調查能不能為歐洲車商爭取一些喘息時間?要想迎頭趕上,德國人是否需要學習「中國速度」呢?歡迎鎖定本期節目 來聽一聽「德媒怎麼說」!
00:00 開場
01:11 德國需要中國速度 否則就面臨毀滅
05:05 「向中國學習」究竟意味著什麼?
07:32 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個好主意
影像資料來源: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picture alliance、motion elements、envato
更多内容:
德國之聲中文網:
dw.com/chinese
Facebook:
/ dw.chinese.traditional
/ dw.chinese
Twitter:
/ dw_chinese
#電動車 #中國經濟 #德國製造 #新能源汽车 #中國速度

Пікірлер: 808
@walking_luggage8105
@walking_luggage8105 5 ай бұрын
笑死人了。過去歐美汽車有優勢的時候,他們希望中國“加入全球貿易”,打開中國市場, 這樣他們就可以壟斷中國汽車市場。但如今歐美已經無法再與中國汽車競爭,突然間歐美不再想要開放市場。歐洲和美國什麼時候才能明白,做個偽君子是令人厭惡的,你應該言出必行。
@yuejiang4601
@yuejiang4601 5 ай бұрын
三十年前,美国:全球贸易带来世界和平 三十年后,美国:全球贸易不能以牺牲国家安全为代价 哈哈哈
@jiyaowu437
@jiyaowu437 5 ай бұрын
但很大的原因也在於中國加入自由貿易之後並沒有遵守貿易規範,或是走規範漏洞
@walking_luggage8105
@walking_luggage8105 5 ай бұрын
@@jiyaowu437 什麼樣的規則?蘋果拿走98%的利潤,而富士康等中國製造商只拿2%的利潤分配給工人的規則?那種西方政府可以自由資助其公司但中國政府不能這樣做的規則?那種西方政府可以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以國家安全為理由抵制中國產品,但如果中國政府停止購買西方產品,那麼中國就被視為經濟脅迫的規則?
@user-fh2ot4kf9x
@user-fh2ot4kf9x 5 ай бұрын
@@jiyaowu437 没有遵守哪条具体规范?你能不能举例几条?
@jianzhang-is9yc
@jianzhang-is9yc 5 ай бұрын
你知不知道中国当年为了加入WTO 多兴奋,那个时候是哪个更想加入世界贸易?那时候中国人有多穷?
@user-lingfeier888
@user-lingfeier888 6 ай бұрын
现在的汽车业都是互联网的基因,除了中美两个国家,其他的只能闪边站。传统汽车不合作死的更快!大陆的电动车每公里只要一两毛,简直不要太香。还有的就是自动泊车系统,对于车位小的,人下车了,车子自动把车停好。还有就是慢慢成熟的自动驾驶,通通是互联网的基因,成千上万条的代码。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除了美国,就是中国!其他国家都没有!
@chenpeter4572
@chenpeter4572 6 ай бұрын
你把印度放在何处,
@user-lingfeier888
@user-lingfeier888 6 ай бұрын
@@chenpeter4572 印度的代码只是代工一部分,中美的互联网是一个体系的集合!
@wkzj-po8on
@wkzj-po8on 6 ай бұрын
​@@chenpeter4572印度有啥?😂,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除了美国就是中国
@JohnLiu-gf7iz
@JohnLiu-gf7iz 5 ай бұрын
@@chenpeter4572你喝点牛尿就知道印度人在何处了
@user-mp4je9by4j
@user-mp4je9by4j 4 ай бұрын
电动车不是新技术内燃机汽车前已有电动车了,你的电池领先它是动力吧内燃机是汽油为动力那中东产油大国没造汽车?不是解决动力就能造成汽车的冶金、橡胶、塑料设计悬挂底盘刹车等等,你说是互联网的基因你等于买个监视器回家?什么时侯用车踩了多大电门多少次刹车你无可遁形!还沾沾自喜莫名其妙
@stephen0809
@stephen0809 6 ай бұрын
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欧洲很早就开始布局,而且积累了相当多的技术,至少比中国早20年,但是为什么会被中国赶超呢?欧洲很早就对中国的光伏面板和风力涡轮机征收高关税,为什么还是竞争不过中国呢?还有德国的高铁技术比中国早几十年,但是在国际市场仍然竞争不过中国,这又是为什么呢?所有这些都是欧洲或者德国自身的问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正解!
@user-xc1yj6nq7x
@user-xc1yj6nq7x 6 ай бұрын
欧洲十多个国家,每个国家体量都有限,发展程度不一样,各国的利益诉求都有差别,而且欧盟国家都是民主国家,任何政策都需要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再加上欧盟政策要求会员国一致同意,至少不反对才能生效....凡此种种自然不利于与经济体量相当的专制国家进行直接竞争,但这种所谓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可以掩盖很多问题,可一旦陷入经济衰退各种问题就会迅速爆发出来
@xzhou7089
@xzhou7089 6 ай бұрын
欧洲风力竞争不过中国?中国风电出海那么惨不忍睹还能吹吗?太阳能高污染,欧洲玩不起的😂
@user-je2ve3gg1p
@user-je2ve3gg1p 6 ай бұрын
@@user-xc1yj6nq7x 反正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市场才不管你民主与否,反正产品不行,注定淘汰。
@jizhao9766
@jizhao9766 6 ай бұрын
本质是,他们正在“文革”中。
@xiaoxiao2259
@xiaoxiao2259 6 ай бұрын
​@@user-xc1yj6nq7x人的天性难道不向往美好的生活吗?既然是所谓的民主国家,那最终的结果不就是得到美好的生活吗?但问题是现实的结果又是相反呢?到底是西方国家对民主的定义错了,还是西方民主这种制度错了?😂
@alex-shanghai
@alex-shanghai 6 ай бұрын
德国要什么中国速度?有万能的自由民主就行了啊!!
@sanli5559
@sanli5559 5 ай бұрын
视频里面不断的穿插制度问题或引入经济学人说的制度问题,哈哈,好有感觉,好熟悉
@wudiNB
@wudiNB 2 ай бұрын
自由民主不是万能解药也不是万恶之源,根本差距不在于政治制度,更多的是文化差异,俄罗斯也是威权,但是俄罗斯啥也不是。
@alex-shanghai
@alex-shanghai 2 ай бұрын
@@wudiNB 你这就有点看不起俄罗斯了。俄罗斯可是正儿八经的跟西方学的全民选举,民主制度。不过自由民主价值差美国德国还是差一点。哈哈。
@mantinwong6479
@mantinwong6479 Ай бұрын
@@wudiNB俄羅斯啥也不是?俄羅斯可以讓你瑟瑟發抖!
@tc691kiing9
@tc691kiing9 6 ай бұрын
一个让工程师去解决问题一个用政客来制造问题。德国的速度问题中国人也解不了。
@kingswordsc
@kingswordsc 5 ай бұрын
德国被美国胁迫的天天喊口号,搞意识形态斗争。无解
@nandehutu2194
@nandehutu2194 5 ай бұрын
如果欧盟不在2035年禁止燃油车,形势会怎样? 德国根本就没有什么电动车的问题,完全可以慢慢研发电动车。而且目前电动车相对燃油车没有价格优势。 所以问题就是政治家造出来的。目前有谁要禁止燃油车的政策? 除了欧盟还有谁,可能还有中国,因为他生产太多的电动车。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撤销2035年的禁令。
@davidlee120
@davidlee120 5 ай бұрын
@@nandehutu2194​​⁠欧美历史上排了那么多碳,中国都宣布碳中和时间表了,德国好意思走回头路撤销2035禁令吗?😂一边用环保限制其他国家发展,一边自己走污染的回头路?
@holiday8473
@holiday8473 5 ай бұрын
我是中国“农民身份”的公民与纳税人(在中国身份政治和户口制度下农民被视为最低端的人口)。经过秦晖教授的思想启蒙而觉醒,我非常同意秦晖教授的观点: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西方面临的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中国的独裁专治制度正在挑战西方民主宪政制度(也就是劣币很有可能会驱逐良币)。 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深入了解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繁华背后更大更真实的黑暗的一面:1949年中国共产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后,中国的几亿农民开始辛苦种田向政府缴纳公粮、缴纳农业税、参加义务劳动(植树造林、修建水利...),是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初提供了财政上的原始积累,但农民被户口制度限制在农村没有自由、人权、和福利保障,过着农奴的生活。1959-1961年完全没有自然灾害,完全因为毛泽东的个人政策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饿死四千万农民的悲剧,我的外婆就是其中之一。 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农民可以进城当“农民身份”的工人(如建筑工、清洁工、矿工...),中国加入WTO后第二代农民进入红色血汗工厂继续当“农民身份”的工人,为全世界制造廉价商品,由于“农村户口”的制度性歧视,又没有独立的工会组织为他们争取公平的福利保障,农村户口不能享受城市户口的工伤、失业、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福利保障,农民的子女只能被迫回农村上学,导致中国出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悲惨状况。 现在第一代农民已经年老失去劳动能力,他们被无情赶回农村拿着每个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艰难度日,而城镇户口的最低标准每月2000多元是农村户口的二十多倍,共产党高官享受特权福利每年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几百万元,正国级干部一年的旅游费用就有一个亿。 正是这两代中国农民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才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农民群体的零福利在国家财富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再分配的过程中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剥削变成负福利,而共产党官员的福利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高到特权高福利。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些“农民身份”、“低人权”、“负福利”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大量国际金融资本的投资,生产廉价商品在全球化的贸易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导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出现逆差。 千万不要认为几亿中国农民群体的“低人权”、“负福利”和民主国家没有关系,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到中国的“低人权”、“低福利”劳动力市场,现在已经影响到民主国家劳工的失业率、福利保障(如美国左派政党开始提出缩减福利保障的政策),如果中国“农民身份”工人的人权和福利不能逐步提高向民主国家劳工看齐,那么民主国家劳工的人权和福利就只能逐步降低向中国“农民身份”工人看齐(这点可以从纪录片《美国工厂》就可以看出)。 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在享受了近四十年的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和经济利益后不能视而不见这背后其实是一部中国农民和“农民身份”工人的血泪史,请不要再对中国共产党抱有幻想实行绥靖政策了,在关注新疆、西藏、香港的人权的同时更要关注几亿中国农民的“低人权”、“负福利”状况。 民主国家应当联合起来不断施压和督促中国共产党要求提高全体中国人的人权和农民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启蒙中国人的公民和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协助中国人成立工会农会、借鉴波兰团结工会与共产党博弈的策略,不断进行福利问责、倒逼财政公开、预算透明,最终让中国逐步走上宪政民主之路。 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对于全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是全世界民主国家都无法逃避的责任,因为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希望全世界有良知的人们一起努力让宪政民主战胜独裁专治、让良币驱逐劣币、让世界文明更进一步。hallelujah 政府的权力大责任也要大,权责要对应,福利要问责。大寒何所惧,大家齐努力,主救自救者。--秦晖
@nathanwu7723
@nathanwu7723 5 ай бұрын
冯德莱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David-rj8lw
@David-rj8lw 6 ай бұрын
德國需要「中國速度」?笑死人了! 科隆大教堂修了六百年 柏林新机场修了十几年 卡鲁那十来米的地下火车道修了十多年 斯图加特新火车站是不是要修一千多年呢? 德国就是要工匠精神,慢工出细活,干啥都不要急,六百年六千年才叫德国精神!
@user-ss9nk1qu4q
@user-ss9nk1qu4q 5 ай бұрын
汉斯说 还是请你来帮我修吧
@David-rj8lw
@David-rj8lw 5 ай бұрын
汉斯不是在青岛修了16年吗?还留存世界上超级牛逼的下水道和油纸包呢,汉斯的牛逼从来是不靠吹的@@user-ss9nk1qu4q
@APPLE8080802
@APPLE8080802 6 ай бұрын
中國電動車並不是"突然"崛起,他們十幾年前就開始計畫在電動車領域彎道超車,只是德國車廠沉浸在過往的榮光太久,反應太慢
@jizhao9766
@jizhao9766 6 ай бұрын
这不是国家、政府之间的区别,而是企业共存的问题。 传统油车不愿意“拥抱”电动车,就如同当年柯达不愿意拥抱数字拍照一样。 成功的企业或个人都更愿意在原有的赛道上继续,人之常情。 于是就有了打败你的并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赛道的转变。
@unitunit0918
@unitunit0918 6 ай бұрын
不是彎道超車 是換道超車!
@unitunit0918
@unitunit0918 6 ай бұрын
對付中國人就是封鎖牠們!不給技術材料貿易不往來,依照牠們財富根本無法內銷消化😊
@user-wu2ef7bu9r
@user-wu2ef7bu9r 6 ай бұрын
是同时发展氢能和电能
@wateryoung2997
@wateryoung2997 6 ай бұрын
@@jizhao9766 企业有自己的思维惯性。但是作为政府应该有预见性和规划性,并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转变方向,哪怕采用一些强迫手段,而不是一味地迁就。
@wishsun3890
@wishsun3890 5 ай бұрын
欧洲和美国也算是实诚了,一开始轻视中国,攻击中国的产业政策制度,一旦发现中国制度是有效的,就开始学习那些他们批评过的制度了,政府补贴、产业政策、发展规划这些社会主义的政策名词开始在欧美流行了。欧洲终于有一天喊出了要向中国学习的口号,这种世纪变局真是难得一见啊!
@huahuali-qp6mc
@huahuali-qp6mc 5 ай бұрын
学习一带一路演变成印度版那个真的笑死
@holiday8473
@holiday8473 5 ай бұрын
我是中国“农民身份”的公民与纳税人(在中国身份政治和户口制度下农民被视为最低端的人口)。经过秦晖教授的思想启蒙而觉醒,我非常同意秦晖教授的观点: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西方面临的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中国的独裁专治制度正在挑战西方民主宪政制度(也就是劣币很有可能会驱逐良币)。 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深入了解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繁华背后更大更真实的黑暗的一面:1949年中国共产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后,中国的几亿农民开始辛苦种田向政府缴纳公粮、缴纳农业税、参加义务劳动(植树造林、修建水利...),是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初提供了财政上的原始积累,但农民被户口制度限制在农村没有自由、人权、和福利保障,过着农奴的生活。1959-1961年完全没有自然灾害,完全因为毛泽东的个人政策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饿死四千万农民的悲剧,我的外婆就是其中之一。 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农民可以进城当“农民身份”的工人(如建筑工、清洁工、矿工...),中国加入WTO后第二代农民进入红色血汗工厂继续当“农民身份”的工人,为全世界制造廉价商品,由于“农村户口”的制度性歧视,又没有独立的工会组织为他们争取公平的福利保障,农村户口不能享受城市户口的工伤、失业、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福利保障,农民的子女只能被迫回农村上学,导致中国出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悲惨状况。 现在第一代农民已经年老失去劳动能力,他们被无情赶回农村拿着每个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艰难度日,而城镇户口的最低标准每月2000多元是农村户口的二十多倍,共产党高官享受特权福利每年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几百万元,正国级干部一年的旅游费用就有一个亿。 正是这两代中国农民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才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农民群体的零福利在国家财富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再分配的过程中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剥削变成负福利,而共产党官员的福利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高到特权高福利。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些“农民身份”、“低人权”、“负福利”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大量国际金融资本的投资,生产廉价商品在全球化的贸易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导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出现逆差。 千万不要认为几亿中国农民群体的“低人权”、“负福利”和民主国家没有关系,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到中国的“低人权”、“低福利”劳动力市场,现在已经影响到民主国家劳工的失业率、福利保障(如美国左派政党开始提出缩减福利保障的政策),如果中国“农民身份”工人的人权和福利不能逐步提高向民主国家劳工看齐,那么民主国家劳工的人权和福利就只能逐步降低向中国“农民身份”工人看齐(这点可以从纪录片《美国工厂》就可以看出)。 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在享受了近四十年的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和经济利益后不能视而不见这背后其实是一部中国农民和“农民身份”工人的血泪史,请不要再对中国共产党抱有幻想实行绥靖政策了,在关注新疆、西藏、香港的人权的同时更要关注几亿中国农民的“低人权”、“负福利”状况。 民主国家应当联合起来不断施压和督促中国共产党要求提高全体中国人的人权和农民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启蒙中国人的公民和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协助中国人成立工会农会、借鉴波兰团结工会与共产党博弈的策略,不断进行福利问责、倒逼财政公开、预算透明,最终让中国逐步走上宪政民主之路。 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对于全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是全世界民主国家都无法逃避的责任,因为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希望全世界有良知的人们一起努力让宪政民主战胜独裁专治、让良币驱逐劣币、让世界文明更进一步。hallelujah 政府的权力大责任也要大,权责要对应,福利要问责。大寒何所惧,大家齐努力,主救自救者。--秦晖
@wishsun3890
@wishsun3890 4 ай бұрын
@@holiday8473 难道欧洲人今天的富裕不是建立在对殖民地人民的疯狂掠夺和杀戮基础之上的吗?黑历史谁都有,只是你怎么客观地去看。自由民主不是国家和人民富足的前提而是结果!古代的希腊罗马不是基于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哪里会有那么多有闲阶级去从事科学和文化研究?欧美工业革命不是让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哪有早期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没有黑奴的生命和血汗,哪有美国南方种植园的兴盛?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诞生不同的民主和人权状况,用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发展中国家是不切实际的,那些在经济发展早期就照搬欧美民主制度和福利制度的国家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user-of4ih5eu5t
@user-of4ih5eu5t 4 ай бұрын
歐美已經採用中國的教育程制度了
@dengguochuan
@dengguochuan Ай бұрын
@@user-of4ih5eu5t 算了吧,中国的教育制度我们自己都痛恨。但是西方的教育制度也是一坨狗屎。应该探索全新的教育制度。
@user-ni1pu1gz8h
@user-ni1pu1gz8h 6 ай бұрын
有中国速度德国汽车电动车也翻不了盘:1.德国没有互联网产业,软件和智能化玩不转 2.德国现在没有廉价能源了,成本很高。3.德国人好日子过太久了,没有了上几辈德国人奋斗的精神。 但是德国汽车还有bba的品牌优势,肯定比日本汽车业强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2023年9月7日視頻: 『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中國🇨🇳汽車可以這麼便宜?瑞銀證券大動作拆解比亞迪當家車款之一「海豹」,而這一拆驚呆了,他們的電動車竟然沒有地板,等於說乘客是直接坐在電池上,外媒認為,中國車廠長期走壓成本策略,技術上還是難敵歐美!』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中國🇨🇳製造「四個輪子的寶特瓶」以低廉價格搶市,出現一波熱潮,高峰過後就是負面消息湧現~ 壽命短、不安全、安全氣囊不爆、剛出廠就拖回廠、車子不是在保養廠就是在前往的路上 「其他新兴市场,中国品牌现在打不进去了。尤其是东南亚,因为他们最早被坑。」 中国🇨🇳知乎网站:「上修飞机下修表,荣威名爵MG修不好!」
@embed76003739
@embed76003739 6 ай бұрын
德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法律 很難跟中國拼價格😂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embed76003739 德國🇩🇪雙B汽車是高端精品的代名詞 50年前的雙B汽車更加引人注目,Porsche更是全球車迷的夢中情人💝 中國🇨🇳汽車,沒有最低價,只有更賤價,工業垃圾的代名詞!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最近在內湖看到一輛50年前的BMW520,鍍鉻的前後保險桿閃閃發亮✨ 只能在老舊電影看到的珍寶,竟然出現在現實世界,無與倫比的美,這就是德國🇩🇪汽車的魅力! BMW主管驕傲的說:「你們製造的是產品,我們做的是藝術品」 這句話,中國人永遠不會明瞭 😊
@gny4059
@gny4059 6 ай бұрын
拼不過,就想搞貿易壁壘,偷中國技術。 哈,這都是你們之前的術語
@Bright_HK
@Bright_HK 6 ай бұрын
大陸實行“方向一致,美好生活,民生為先的實用主義”。 歐美日台的“福利主義,選票為先”,除下包裝後,被超越是正常的
@jimlin1168
@jimlin1168 5 ай бұрын
呵呵呵 , 2025 再来高兴还来得及。
@user-pt1ep5pz9c
@user-pt1ep5pz9c 5 ай бұрын
哈哈哈中国各阶层齐心执行政策叫威权,美国爸爸窃听德国叫便于管理,完全颠倒去理解永远也搞不赢中国。无论什么技术什么产业,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就是没有输过。
@user-ks1wh9cd7c
@user-ks1wh9cd7c 5 ай бұрын
对对对,中国在20年前就已经崩溃了,三峡大坝也是每年都溃坝,只有我们才知道,他们都被蒙在鼓里,法轮功万岁@@jimlin1168
@Max.88.
@Max.88. 6 ай бұрын
不是補貼問題,而是人為(政客和公會)問題。
@jizhao9766
@jizhao9766 6 ай бұрын
表面看,的确是人為(政客和公會)問題。 但本质是,企业自身的问题。 如果企业认为,他们必须要做电动车,他们就会制造舆论、游说政客、买通工会。
@tianlezheng6829
@tianlezheng6829 6 ай бұрын
投票几乎啥问题都解决不了 因为世界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 很多事情不是情绪输出就能解决的 从这个角度看欧盟国家甚至不如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 在这20年中俄罗斯打赢了三场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格鲁吉亚战争 叙利亚战争)俄罗斯建立了独特的捍卫海外利益的模式 让俄罗斯成为粮食出口国 土耳其建立了无人机工业 并且在中东建立了一定 影响力 伊朗的抵抗之弧联盟 成为了 中东第一强国 在军事战略战法 和无人机技术方面世界领先 反观欧盟 你很难说欧盟在这20年做成过哪些事情 欧债危机 去工业化 和意识形态魔怔化还有移民问题的失败 导致欧洲几乎不可能在现有的欧盟框架下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欧洲国家想要自救 只能绕开欧盟 在保留统一市场的前提下 保留独立自主决策的权力 欧洲国家需要的不是选票政治而是需要现实主义 实事求是务实外交和不争论
@jimmywang525
@jimmywang525 6 ай бұрын
欧美人一天工作8个小时,周六日还休息,中国人一天工作12个小时。周六日继续干,这样卷,请问怎么比,整个东北亚,中日韩都一个样,卷王👑,只要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的产业比如大飞机,燃油汽车,同一个起跑线的产业,没有国家可以卷得过中日韩。这才是根本原因,很多人说中国崛起是中国走了市场经济,这个话只是说对了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人的勤奋和聪慧,同样市场经济的印度,东南亚,南美,非洲为什么不能崛起?偏偏中国崛起了。在这些地方都有华人,华人在当地经济条件都是上等的,原因很简单又聪明又勤奋。如果欧美国家不参加卷王比赛,目前的好日子不会持续很久的,如果参加卷王比赛的话,好日子现在就结束了,需要天天加班,还不一定卷的过中日韩,总之,参不参加卷王比赛,目前欧美的高福利的好日子都不会太久了。
@tomnone1451
@tomnone1451 6 ай бұрын
这话很对呀!只不过听完是应该高兴呢?还是悲伤呢?只能想起“不忘初心”,原来中国共产党,还叫“共产”党呀!干脆改叫“马列画饼党”吧!一个尊从西方人为正统的政党,既不中国、也不共产,只剩一个黨! 这么能剥削工人,马克思都得给中国共产党点赞!马克思:大开眼界啊!
@user-zw9gd1cj8q
@user-zw9gd1cj8q 6 ай бұрын
如果你想下一代过好日子,那就要卷,这就是现实。@@tomnone1451
@user-dv3gv1ex5j
@user-dv3gv1ex5j 6 ай бұрын
@@tomnone1451 自己条件不足,就得比别人更努力和勤奋!没事,你也可以选择躺平,咋们压力小点也不错!
@Alldongguanmanufacturers
@Alldongguanmanufacturers 5 ай бұрын
你以为中国人想工作这么久吗?是根本没有办法休息啊!都是降价,几乎到成本了。所以,竞争都是趋于白热化!
@hkhjh
@hkhjh 5 ай бұрын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勤劳勇敢的中国人”!
@mastertrend4685
@mastertrend4685 6 ай бұрын
工业化的中国人比工业化的德国人卷得多,这才是中国能成功的原因,中国政府为中国人提供了平台,激发了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帮助中国人出海,这一切都是德国比不了的。
@hongchunliu4062
@hongchunliu4062 6 ай бұрын
这就是一带一路的初衷 政府打前站,铺路后民间资本跟进
@tomnone1451
@tomnone1451 6 ай бұрын
如果你是红色贵族这么说可以理解。如果你只是一个打工人,我只能祝你比卷更卷,做更多的事挣更少的钱!求仁得仁,维权无门!
@mastertrend4685
@mastertrend4685 6 ай бұрын
@@tomnone1451 肯定不是靠你这类人。
@tomnone1451
@tomnone1451 6 ай бұрын
​​​​​@@mastertrend4685对,就是靠你。什么尘肺啊、工伤啊、职业病啊、996啊,一样不落都归你!愿你成为凌晨4点的科比(现在的科比)!什么海天盛筵的,就归红色贵族,他们会感谢你的,把你树立成累死累活的榜样,号召大家学习!
@hongchunliu4062
@hongchunliu4062 6 ай бұрын
@@tomnone1451 为了喷而喷?卷不卷取决于你自己 可以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活的更好 也可以躺平 甚至 还可以吃五保 共产党养你 给你建房给你发油盐米 死了给你送终
@jonyjia1311
@jonyjia1311 6 ай бұрын
除了中美,德日韩在软件、自动驾驶层面真的是毫无能力
@duolayang
@duolayang 6 ай бұрын
奔驰和宝马好像是有自动驾驶的研发的 韩国日本在这方面确实没听说有什么进展
@seraphimworms899
@seraphimworms899 6 ай бұрын
大众直接买小鹏的软件了,奔驰和宝马估计也是同样的方式
@jimmywang525
@jimmywang525 6 ай бұрын
​@@seraphimworms899奥迪好像买了华为系统
@user-ss9nk1qu4q
@user-ss9nk1qu4q 5 ай бұрын
告诉你 鬼子还在拿传真机发报 开个票还要手写哦 他们那网站做的跟阴间论坛一样
@curiouslee558
@curiouslee558 6 ай бұрын
这个视频太双标了,开头说中国电动车发展借助了违背市场公平的政府补贴政策,后面又说面对中国汽车的压力,欧洲应该做的是加征高关税,合着欧洲政府干预就合理中国政府补贴就是有悖公平?中国汽车买到欧洲价格几乎是中国的两倍,但依然很有市场,你们不应该反思自己吗?
@user-hb8gc5kp7z
@user-hb8gc5kp7z 5 ай бұрын
你忘记了一个前提标准,就是我洋大人永远正确。把这条加上就不双标了
@user-cw9si1gb8x
@user-cw9si1gb8x 6 ай бұрын
德國人自己把北溪天然氣管道廢了!! 自己去工業化!! 要怪就怪美國和綠黨吧! 德國人自己把北溪天然氣管道廢了!! 自己去工業化!! 要怪就怪美國和綠黨吧! 德國人自己把北溪天然氣管道廢了!! 自己去工業化!! 要怪就怪美國和綠黨吧! 德國人自己把北溪天然氣管道廢了!! 自己去工業化!! 要怪就怪美國和綠黨吧! 德國人自己把北溪天然氣管道廢了!! 自己去工業化!! 要怪就怪美國和綠黨吧!
@xdch6671
@xdch6671 6 ай бұрын
德國:準入市場必須先與本地企業組成合資公司 中國:波特,你竟敢用我的魔法對付我
@user-wn4qx6jx5x
@user-wn4qx6jx5x 5 ай бұрын
就像德国企业不介意一样,中国企业也不会介意的。有钱大家赚,没啥问题。
@user-mu6zv1hc9w
@user-mu6zv1hc9w 6 ай бұрын
特斯拉:你们想说美国是独裁国家就直说,不用拐弯抹角
@user-ss9nk1qu4q
@user-ss9nk1qu4q 5 ай бұрын
汉斯这一手指桑骂槐 有点东西 但不多
@fan-chentseng5767
@fan-chentseng5767 6 ай бұрын
說到重點了:Chinese speed comes from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s.
@tomnone1451
@tomnone1451 6 ай бұрын
比如:共享单车。
@hkhjh
@hkhjh 5 ай бұрын
共享单车有错吗?现在各大城市不是到处都是,的确给民众带来方便。大浪淘沙,现在的状态回到共享单车原来的状态,中国的电车目前也是大浪淘沙时代。 @@tomnone1451
@jiekexunmaike2509
@jiekexunmaike2509 6 ай бұрын
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且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了,再过十年,看看汽车的格局,我相信中美汽车产业会甩开各国一大截
@user-zk9jd3hi7t
@user-zk9jd3hi7t 6 ай бұрын
美国汽车产业,是指特斯拉吗?特斯拉能多大程度上,算是美国汽车产业?
@user-je2ve3gg1p
@user-je2ve3gg1p 6 ай бұрын
感觉这些年中国好多产业都开始或者正在崛起了,比如:电动车、动漫、无人机、APP、游戏、造船、手机等,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产业起来?
@jackiexiao9031
@jackiexiao9031 6 ай бұрын
芯片製造,飛行器製造,近地空間技術,地月往返技術
@user-jx1dd2un2s
@user-jx1dd2un2s 6 ай бұрын
所有产业,中国的工业发展方向就是所有行业的第一。其他至于种大豆或者拍AV啥的可以让别的国家去做。
@user-ss9nk1qu4q
@user-ss9nk1qu4q 5 ай бұрын
临床医学
@anavelun07
@anavelun07 5 ай бұрын
基因编辑
@joneslee9084
@joneslee9084 5 ай бұрын
仲景的伤寒金匮临床,内科之王。就是习近平这些外行不懂,否则中医内科绝对制霸全球。
@duolayang
@duolayang 6 ай бұрын
请问哪个手段值得商榷??
@habyi8423
@habyi8423 6 ай бұрын
小米的电动车出来之后,保时捷在中国销量至少砍半。。。看重品牌的怕被当成小米而不会买,看重性能的更不会买
@nandehutu2194
@nandehutu2194 5 ай бұрын
别太小看了汽车的技术,在燃油车的世界里有那么多的品牌,为什么保时捷贵还有人买? 真的以为四个轮子加一个方向盘就是个车了?
@user-wn4qx6jx5x
@user-wn4qx6jx5x 5 ай бұрын
当年保时泰也没影响保时捷的销量吧
@user-un4xh4qg2e
@user-un4xh4qg2e 5 ай бұрын
@@user-wn4qx6jx5x 但是还是油车啊 发动机以及其他配置肯定不如保时捷啊
@user-un4xh4qg2e
@user-un4xh4qg2e 3 ай бұрын
@@user-wn4qx6jx5x 油车和电车根本不是一个赛道
@user-wn4qx6jx5x
@user-wn4qx6jx5x 3 ай бұрын
@@user-un4xh4qg2e 所以本来买油车的就不会买电车,又怎么会因为有一台电车像就不买了
@babykane518
@babykane518 5 ай бұрын
坐标上海,家里有人从事汽车设计,批评国内一部分汽车设计过分要求视觉效果而忽视实用性,比如大量的屏幕按键导致各种误触和不能盲操作;大屏幕占据空调出风口导致风道难以设计效果打折;缺乏足够的测试慌忙推向市场,新供应商产品品质存疑;各级领导层层加码提意见,最后产品反而竞争力变差。德国有德国的问题,中国也有中国的问题,希望两边都向各自的优点学习,而不要通盘照抄。
@hkhjh
@hkhjh 5 ай бұрын
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行再改。这在西方是不允许的。
@user-gv5kz1tw4n
@user-gv5kz1tw4n 5 ай бұрын
哇😂还有人嫌功能太多的😅
@erwingobig1954
@erwingobig1954 5 ай бұрын
你不喜欢别买就行了呗,几百种车款,喜欢哪个买哪个。
@huahuali-qp6mc
@huahuali-qp6mc 5 ай бұрын
市场需求导向,都不是拍脑袋的东西
@yindu_Weige8888
@yindu_Weige8888 6 ай бұрын
*晚上好呀,内容精彩,👍*
@user-ks3bn7cp5p
@user-ks3bn7cp5p 6 ай бұрын
过去的造车理念是质量第一、操控、加速 新时代的东西要求是智能、便利、每隔一段时间出新科技能兼容下载到车里 质量要保证到更新换代期间不出问题(不用开十年还开不坏的理念) 中国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相对的最大的挑战是挑战传统车企和政治问题 还有一个电动车环保问题
@jianiao96
@jianiao96 5 ай бұрын
德国之声 法轮功差不多的媒体, 在电动车上变性了吗 ,No, 只是 在德国国内媒体 在中国电动车 普遍舆论下,不得不客观一点而已
@matcao9962
@matcao9962 5 ай бұрын
比较一下: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速度与特斯拉在德国的建厂的速度
@user-hb9vd8vh3u
@user-hb9vd8vh3u 6 ай бұрын
最值得德国人学的是,放棄那些白左的概念,什么民主威权
@gobyhsu
@gobyhsu 6 ай бұрын
什么?让道德表放弃民主? 那怎么骗选票?
@wahoocool
@wahoocool 5 ай бұрын
當中國汽車給的功能越來越齊全更像一個移動的家,外國廠商還在把車的認定視為單純的交通工具,且售價還不便宜,請問消費者會怎麼選擇???
@johhw_6432
@johhw_6432 6 ай бұрын
这一期抠像做的很好👍👍
@dwchinese
@dwchinese 6 ай бұрын
💌给后期小姐姐加鸡腿
@ohnesalz
@ohnesalz 5 ай бұрын
德国对于中国的问题,就像中国内部城市对于农村的问题一样。早些年城镇化程度低,农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城里人可以用十分之一的工资雇保姆。现在城镇化程度高了,雇一个保姆的钱可能比自己的工资还高。而早些年,德国有的东西其他国家没有,当然可以靠不平等的地位赚取几十倍的利润,现在中国自己造出了大部分能解决工业发展的产品,德国人还沉浸在一切世界领先的理想中,自然就没办法继续发展了。另一方面,德国自身的问题,官僚主义、政治正确、社会福利、懒惰都阻碍了德国的发展。
@eddiewong9272
@eddiewong9272 6 ай бұрын
中國政府推動電動車發展有甚麽可以商榷?德國停留在美好的回憶,紅黃綠燈政府短視,經濟退步只是咎由自取!
@user-rk3le5ie7g
@user-rk3le5ie7g 6 ай бұрын
合作是雙贏 惡性競爭或加徵關稅只會造成物價漲而且無法促成本國工業的進步與成長 合作是双赢 恶性竞争或加征关税只会造成物价涨而且无法促成本国工业的进步与成长 Cooperation is a win-win situation. Vicious competition or additional tariffs will only cause price increases and will not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growth of domestic industry.
@franktongzi1430
@franktongzi1430 6 ай бұрын
德国,法国,日本这些国家唯一的机会就是大规模参股中资新势力车厂。 记得大众CEO好多年前就在上海试驾BYD唐EV被交通录像拍摄到。但是没有电车基因的他们很难做好车机交互和智能,电池这块。事倍功半反而不如大规模持股欧盟建厂。
@AhWai_Documentary
@AhWai_Documentary 6 ай бұрын
先不说中国吧,同样是汽车大国的日本,虽然电动车发展慢,但他们押注了氢能源,只是世界潮流跟他们开了个玩笑。请问德国为能源转型有什么努力吗?德国能源转型的愿景是什么?all talk,no action?
@zhouxu8654
@zhouxu8654 6 ай бұрын
和民进党一模一样
@swallowjones
@swallowjones 6 ай бұрын
柴油車還是德國最厲害的,其實德國最近有個議題是調查生質柴油的傾銷,簡單說歐洲本來的規劃是想用生質柴油來達成炭中和的目標,這條路其實你也不能說錯,真要說錯那就是錯在回收油的成本還無法壓低~!
@yingwenzhao7328
@yingwenzhao7328 5 ай бұрын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今天到了我家😂
@tedwong7037
@tedwong7037 6 ай бұрын
中国速度不是拿来学的,是一种中华文化圈的生活哲学。再高知的中国工程师都乐于为事业,为成就作出巨大的牺牲,长期常态化的勤奋,这是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西方较难普及的。中国真的太多像elon musk一样富甲一方但仍然可以睡公司,一天工作14小时的工程师了。
@junwang3540
@junwang3540 6 ай бұрын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第一个星期就买了一个睡袋,加班用的。
@lkchoh1454
@lkchoh1454 5 ай бұрын
要中国速度,先把制度改为社会主义制度,后改个人习惯。
@user-ss9nk1qu4q
@user-ss9nk1qu4q 5 ай бұрын
2006年 我姐夫二十岁出头 专科学历,在成都华为一个很小的分公司,每天吃喝拉撒都在公司
@nandehutu2194
@nandehutu2194 5 ай бұрын
你说的哲学就是只要钱不要命的哲学,没人学的来。
@user-pt1ep5pz9c
@user-pt1ep5pz9c 5 ай бұрын
哈哈哈中国各阶层齐心执行政策叫威权,美国爸爸窃听德国叫便于管理,完全颠倒去理解永远也搞不赢中国。无论什么技术什么产业,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就是没有输过。
@amandagrant4331
@amandagrant4331 6 ай бұрын
德國車廠從骨子裡就不想放棄燃油車. 只要還剩一秒鐘可以賺燃油車的錢, 他們就不會大力開發電動車. 當年的 柯達/諾基亞 都是如此, 懷抱著過去的榮耀走入墳墓
@user-or8sx9wn4f
@user-or8sx9wn4f 6 ай бұрын
也不是這樣說,主要是前面的生產鏈在轉型期會變成很大的成本負擔,收益會減少,卻又要投資新的產業鏈,成本會非常驚人,尤其前面的市占率越大,轉型損失就越大,收益的狀況甚至會影響銀行融資的意願,一個沒弄好是可能整倒一個企業的 至於NOKIA也是一個狀況,而且NOKIA在轉型時還遇到另一個問題,就是以前NOKIA的優勢在於自己掌握全部產業鏈,因此他們的產品質量超級好,還記得以前的手機根本用不壞對吧?但自身掌握全產業鏈,就代表一旦要推出新產品,製造端的設備就要全面更新,這對NOKIA進入快速推陳出新的智慧型手機產業來說可以說是沉重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乾脆直接把生產線外包給富士康,讓富士康承擔設備更新成本,而自己只負責創新的原因,這如果不是因為中國的生產鏈規模大到可以極細化分工,富士康也一樣撐不住,這也是為什麼在各種製造業上即使東南亞人力更便宜,但總體製造成本卻還是比中國高得多的原因
@user-zz2lh7cx6j
@user-zz2lh7cx6j 6 ай бұрын
如果我是宝马公司CEO燃油车销量占我九成,我当然把大部分资源放在油车。电车只是一个事业部,每年都需要投资大量金钱看不到效果。虽然我知道大趋势是电动车,但每个季度董事会都要考核我的业绩,至于电动车那是未来的事,未来我也不知道还百会不会在宝马公司上班。所以电动车当然发展不尽人意。
@wildpets4641
@wildpets4641 5 ай бұрын
“燃油车”对于德国,相当于“文言文”对于中国人一样,留着害人、丢了可惜。
@user-or8sx9wn4f
@user-or8sx9wn4f 5 ай бұрын
@@wildpets4641 文言文留著害人?你怎麼跟民進黨一樣
@hkhjh
@hkhjh 5 ай бұрын
@@wildpets4641你不觉得文言文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哲理?
@coryplum5375
@coryplum5375 6 ай бұрын
日本德国法国在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就业人口还是太多了。如果全面电动化,很多产业链工人可能就会面临失业。这对于依靠选票才能上台的日德法政客们确实很难办。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也如此,其实不然,美国汽车业在和日德韩汽车攻势下,除了守住传统的皮卡市场,其他部分早就节节败退,因此美国政客对于美国汽车电动化没啥负担,并且电动车龙头企业还是美国的特斯拉。 另外,电动车在车机智能化上要求变高,而这方面,中美两国因为互联网产业发达的原因,有明显的先发优势,而日德法就在这块基础薄弱很多,韩国可能稍微好一点。
@user-rt6ip4kb1i
@user-rt6ip4kb1i 6 ай бұрын
当年要用电车取代油车还是欧盟先提出来的。那是怎么回事。
@coryplum5375
@coryplum5375 6 ай бұрын
@@user-rt6ip4kb1i 他们认为优势在我呗,日本也如此,另外低碳减排技术和推进程度当时他们也领先,因此极力推动全球碳排放协议,想用这个来给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下套,结果中国在光电风电电动车(锂电池)等上面迅速发展并后来居上,现在欧洲日本在这方面没有先发优势了,他们嘴脸又变了。说到底发达国家推动的很多议程,都是打着为了全人类的幌子来加强他们自身的既得利益罢了。
@ichachari
@ichachari 5 ай бұрын
产业升级 不进则退 美国一直是个竞争的社会 虽然残酷 但是维持了美国的领先地位
@timtogo19
@timtogo19 6 ай бұрын
歐洲人終於有點正常的聲音了,但是還不夠,也晚了
@safe4862
@safe4862 6 ай бұрын
欧盟要发展电动车,首先要引进更多的中国电动车进来一起卷,就像中国引进特斯拉
@user-wn4qx6jx5x
@user-wn4qx6jx5x 5 ай бұрын
那就直接被卷死了
@km_lovefu1407
@km_lovefu1407 6 ай бұрын
中国电动汽车的大发展,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企,在中国,现在各路投资充电站建设非常多,但是前几年,投资充电站建设的主体,除了大城市,在中小城市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靠国企建立的,比如国家电网,地方城投之类的。特别是国家电网,在电动汽车还没多少时,就建立了很多充电站。比如重庆,2020年之前并没多少电动汽车,但是国家电网已经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区县县城建立了充电站,很多区县有且仅有国家电网的充电站,在更久以前,还是慢充时代,除了有些人自己拉线,更多的也是国家电网这类国企投资建立了慢充充电站,而这类早期投资的充电站,因为技术与现在相差太大,导致了现在利用率不高,投资严重浪费,改造成本又非常巨大的问题。比如2020年之前,支持大功率快充的车并不多,之前建的充电站,普遍只支持60KW和90KW的功率,120KW的都不多(这会造成充电汽车太多时电流很低,充电速度慢),以前4.2米电动货车很少,大多也只支持500V以下的电压,所以导致大多充电站建设也最高只支持500V,支持750V的充电站极少。然而才短短三四年时间,随着这三年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充电技术更新换代太快,比如支持高功率70KW以上的电动汽车成了主流,4.2米电动货车、城市电动公交车、电动渣土车、电动环卫车等商用车,的充电功率更是达到100多KW,甚至200KW,现在新建的直流快充充电站,普遍支持320KW,1000V了。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支持800V的电动乘用车会越来越多,现存的750V的充电站又面临着改造的问题。
@jimmywang525
@jimmywang525 6 ай бұрын
确实前期很多投资浪费了,但是就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过程,只有长续航和快充技术,两个必须突破一个才能让电动车产业长远发展下去,不然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dingcat
@dingcat 6 ай бұрын
德国车在中国早点入局电动车,也会有补贴啊,补贴是一视同仁的
@desmondsun7041
@desmondsun7041 6 ай бұрын
And the other thing is air travel. Air EV that flies, starting with air taxies. There will be air worthiness, pilot certification, air safety, air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nd standards that Germany can work with China to standardise an儿d to regulate. Germany is EU as far as China is concerned.
@youngtoo7154
@youngtoo7154 6 ай бұрын
李鸿章当年在晚清推动的洋务运动,在德国重现?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你們共產黨 🇨🇳 最愛的視頻~ 『距離天堂最近的中國🇨🇳汽車,高管不敢開自家車』 『中國驕傲🇨🇳紅旗汽車』『官媒吹捧國產豪華車標杆,車主批紅旗汽車H9是工業垃圾』 2023年5月視頻『從晶片到電動車都在騙補,5年超過百家陣亡,汽車墳場遍佈🇨🇳中國』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2023年5月視頻『开完特斯拉再开比亚迪,垃圾就是垃圾』 『中国製造,比亚迪用产品说话,我说它一句工业垃圾不过分吧!』 『比亞迪還沒上牌就當街自燃,剛提車就問題不斷!』 『中國🇨🇳電動車2000元一輛大甩賣,比亞迪電車賣不掉藏爛尾樓』
@user-bm8rn5ox5j
@user-bm8rn5ox5j 5 ай бұрын
华务运动?
@mits6810
@mits6810 6 ай бұрын
德國如果這麼做,應該是會有成果的,但是如果這麼做了不就是肯定了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制度和產業政策是正確的!?
@tomnone1451
@tomnone1451 6 ай бұрын
当然不是。剧院里面如果有一个人站起来会发生什么?那一个人会取得优势。而如果所有人都站起来,那么优势会被抵消,拉回原点。
@zhishuiniu910
@zhishuiniu910 5 ай бұрын
​@@tomnone1451前提是其他人不是瘸子。
@digsight8316
@digsight8316 6 ай бұрын
路径依赖是任何已成功产业或者国家都会遵循的想法,这里牵扯了太多产业链上的既得利益者。改革的阻力是很大的,这不是一个产业的能解决的问题。德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崛起,并定义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基本组织结构。要再有一个俾斯麦式的强力人物才能顶得住既得利益的掣肘再去推动新的产业和工业组织模式。我曾在一家著名德企做了8年研发,我只能说养老不错,另外还要喜欢文山会海。整个企业文化不鼓励创新,要求的只是不出错。
@vastkingsley
@vastkingsley 6 ай бұрын
任何產業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中國十幾年前就佈局了,還有就是中國有龐大的市場。
@JFL-lp4en
@JFL-lp4en 6 ай бұрын
其实是因为中国和美国一样有庞大的互联网产业,而日本德国没有互联网大厂,搞软件和智能开发就赶不上中国和美国,而大众认识到了这一点,立即投入巨资和中国软件公司合作,而日本还没感觉
@user-un4xh4qg2e
@user-un4xh4qg2e 5 ай бұрын
@@JFL-lp4en 电车主要还是动力电池成本 这点和手机是不一样的
@drakehome5960
@drakehome5960 5 ай бұрын
建议你们的节目都能搭配下字母
@pinghsiao2196
@pinghsiao2196 Ай бұрын
如果補貼是中國電動車致勝的關鍵,德國應該是要趕快學起來,而不是拼命加關稅,拖慢別人的腳步。
@dhaisbt
@dhaisbt 6 ай бұрын
「北溪原油管線」被美國炸了,多少工廠(包含德國車廠)都外移了呢??😂😂😂
@chin1919
@chin1919 6 ай бұрын
点赞
@pascalzhou929
@pascalzhou929 5 ай бұрын
FYI, BYD begins its EV dev since 2008.
@dddd-in6oj
@dddd-in6oj 6 ай бұрын
欧洲民众虽然生活在所谓民选体制下,但是民众对谁是自己真正的敌人却搞不清楚,任由北美代理人政府,操纵宣传,做出无数对自身不利的选择。民选却选出自己不利的结果。
@youngtoo7154
@youngtoo7154 6 ай бұрын
德国应该坚持“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你們共產黨 🇨🇳 最愛的視頻~ 『距離天堂最近的中國🇨🇳汽車,高管不敢開自家車』 『中國驕傲🇨🇳紅旗汽車』『官媒吹捧國產豪華車標杆,車主批紅旗汽車H9是工業垃圾』 2023年5月視頻『從晶片到電動車都在騙補,5年超過百家陣亡,汽車墳場遍佈🇨🇳中國』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2023年5月視頻『开完特斯拉再开比亚迪,垃圾就是垃圾』 『中国製造,比亚迪用产品说话,我说它一句工业垃圾不过分吧!』 『比亞迪還沒上牌就當街自燃,剛提車就問題不斷!』 『中國🇨🇳電動車2000元一輛大甩賣,比亞迪電車賣不掉藏爛尾樓』
@DB4ever708
@DB4ever708 5 ай бұрын
我一直不认为电动车比燃油车环保,其实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也并不认为电动车更环保,只是混动车干不过日本,干脆直接换赛道。
@holiday8473
@holiday8473 5 ай бұрын
我是中国“农民身份”的公民与纳税人(在中国身份政治和户口制度下农民被视为最低端的人口)。经过秦晖教授的思想启蒙而觉醒,我非常同意秦晖教授的观点: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西方面临的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中国的独裁专治制度正在挑战西方民主宪政制度(也就是劣币很有可能会驱逐良币)。 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深入了解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繁华背后更大更真实的黑暗的一面:1949年中国共产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后,中国的几亿农民开始辛苦种田向政府缴纳公粮、缴纳农业税、参加义务劳动(植树造林、修建水利...),是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初提供了财政上的原始积累,但农民被户口制度限制在农村没有自由、人权、和福利保障,过着农奴的生活。1959-1961年完全没有自然灾害,完全因为毛泽东的个人政策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饿死四千万农民的悲剧,我的外婆就是其中之一。 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农民可以进城当“农民身份”的工人(如建筑工、清洁工、矿工...),中国加入WTO后第二代农民进入红色血汗工厂继续当“农民身份”的工人,为全世界制造廉价商品,由于“农村户口”的制度性歧视,又没有独立的工会组织为他们争取公平的福利保障,农村户口不能享受城市户口的工伤、失业、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福利保障,农民的子女只能被迫回农村上学,导致中国出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悲惨状况。 现在第一代农民已经年老失去劳动能力,他们被无情赶回农村拿着每个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艰难度日,而城镇户口的最低标准每月2000多元是农村户口的二十多倍,共产党高官享受特权福利每年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几百万元,正国级干部一年的旅游费用就有一个亿。 正是这两代中国农民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才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农民群体的零福利在国家财富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再分配的过程中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剥削变成负福利,而共产党官员的福利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高到特权高福利。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些“农民身份”、“低人权”、“负福利”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大量国际金融资本的投资,生产廉价商品在全球化的贸易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导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出现逆差。 千万不要认为几亿中国农民群体的“低人权”、“负福利”和民主国家没有关系,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到中国的“低人权”、“低福利”劳动力市场,现在已经影响到民主国家劳工的失业率、福利保障(如美国左派政党开始提出缩减福利保障的政策),如果中国“农民身份”工人的人权和福利不能逐步提高向民主国家劳工看齐,那么民主国家劳工的人权和福利就只能逐步降低向中国“农民身份”工人看齐(这点可以从纪录片《美国工厂》就可以看出)。 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在享受了近四十年的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和经济利益后不能视而不见这背后其实是一部中国农民和“农民身份”工人的血泪史,请不要再对中国共产党抱有幻想实行绥靖政策了,在关注新疆、西藏、香港的人权的同时更要关注几亿中国农民的“低人权”、“负福利”状况。 民主国家应当联合起来不断施压和督促中国共产党要求提高全体中国人的人权和农民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启蒙中国人的公民和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协助中国人成立工会农会、借鉴波兰团结工会与共产党博弈的策略,不断进行福利问责、倒逼财政公开、预算透明,最终让中国逐步走上宪政民主之路。 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对于全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是全世界民主国家都无法逃避的责任,因为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希望全世界有良知的人们一起努力让宪政民主战胜独裁专治、让良币驱逐劣币、让世界文明更进一步。hallelujah 政府的权力大责任也要大,权责要对应,福利要问责。大寒何所惧,大家齐努力,主救自救者。--秦晖
@zhujiaqiang4369
@zhujiaqiang4369 5 ай бұрын
对于我们喜欢开高速千里走单骑的德系油车是唯一
@user-bx2lp5oc3j
@user-bx2lp5oc3j 6 ай бұрын
一个细节,中国十年前房地产爆发的时候要求必须配备一定的充电车位才能通过官方的规划验收。
@jimmywang525
@jimmywang525 6 ай бұрын
屁,规划差的很,很多上海,苏州的新小区都燃油车车位都不够,规划严重滞后,很多新建小区车位只有房子的1/2到1/3严重不足,更别提老旧小区了
@user-pr6wy1nn9v
@user-pr6wy1nn9v 6 ай бұрын
10年前?官方规划验收?骗鬼呢,现在都没这个硬性要求。
@user-bx2lp5oc3j
@user-bx2lp5oc3j 6 ай бұрын
@@user-pr6wy1nn9v 我房地产都干十年了,大小城市6个项目了,自己去查资料。
@user-dv3gv1ex5j
@user-dv3gv1ex5j 6 ай бұрын
以前在地产公司待过几年,差不多2010年后新建小区配套车位是有硬性规定的,所有车位一般要求最低3比1到至多1比0.8,要想都做到1比1,那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把容积率调低,那样开发商会损失不少建筑面积,直接不干了!
@user-dv3gv1ex5j
@user-dv3gv1ex5j 6 ай бұрын
@@user-pr6wy1nn9v 还真有,否则报规划局直接不给过!那些能过的,基本都是花钱走关系的,知道为啥规划局领导容易出事被抓了吧,他手指头松一松,开发商就能多赚不少!
@zcwang1776
@zcwang1776 5 ай бұрын
不是传统汽车厂造不出来好的电动车,是油车的利润太高了,他们放不下。他们的想法是把电动车造的和他们的油车一样,这样技能保证油车的利润,又能贴合了环保。中国是油车实在不咋地,扔了也不可惜,所以电车单独狂飙。1000匹的马力只要七十几万,十几万的家用车,扭矩没个500,都不想开😂😂要是丰田出个一台,他的CAMRY还卖不卖了😂😂
@user-ny3gw3iq7x
@user-ny3gw3iq7x 6 ай бұрын
id3在国内卖的也挺好啊,关键是价格,电动车领域外国品牌已经赚不到溢价了,公平竞争的话还是有机会的
@user-rm9ez6js6s
@user-rm9ez6js6s 6 ай бұрын
卖那一两千辆一个月也叫好?这还是大降价后的结果,否则一个月几百辆都没有。🤣
@user-ss9nk1qu4q
@user-ss9nk1qu4q 5 ай бұрын
你知不知道大众卖个ID3被这边的汉斯们骂成啥样子了😂😂😂 嘿嘿嘿
@user-jd8yi2gx4g
@user-jd8yi2gx4g 6 ай бұрын
你们这个平台也是带着政治色彩,意识形态挂帅的说明问题!做的好是中国体制问题,做的不行也是中国体制问题,究其原因是中国专制体制不行!然而德国要改变赛道,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又谈何容易(放弃已有的竞争强项)!
@edwinhuang803
@edwinhuang803 6 ай бұрын
电动汽车对数字科技的依赖更多。 要发展电动车,德国甚至是欧洲都没什么希望了,美国得可能性还比较大。
@desmondsun7041
@desmondsun7041 6 ай бұрын
Most motors have one problem. The maximum torque tapers off after 1500-2000rpm, while maximum power reached around 5000-8000rpm. Germany can work with China to extend maximum torque to 3000-4000rpm, to improve efficiency or smaller motors.. And the other problem, occasional kick reverse from stationary start while the output power can reach 200-300%. This can eliminate the gear box.
@user-littleoldbrother
@user-littleoldbrother 6 ай бұрын
你说的太高深了,普通读者不懂😢😅
@user-bu4vq5nw3p
@user-bu4vq5nw3p 6 ай бұрын
现在车企的电动车已经有变速箱了。有的2个档有的三个档,正是针对高速情况来的。了解下吧。
@russellpaulsson
@russellpaulsson 5 ай бұрын
Motor? lol
@holiday8473
@holiday8473 5 ай бұрын
我是中国“农民身份”的公民与纳税人(在中国身份政治和户口制度下农民被视为最低端的人口)。经过秦晖教授的思想启蒙而觉醒,我非常同意秦晖教授的观点: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西方面临的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中国的独裁专治制度正在挑战西方民主宪政制度(也就是劣币很有可能会驱逐良币)。 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深入了解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繁华背后更大更真实的黑暗的一面:1949年中国共产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后,中国的几亿农民开始辛苦种田向政府缴纳公粮、缴纳农业税、参加义务劳动(植树造林、修建水利...),是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初提供了财政上的原始积累,但农民被户口制度限制在农村没有自由、人权、和福利保障,过着农奴的生活。1959-1961年完全没有自然灾害,完全因为毛泽东的个人政策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饿死四千万农民的悲剧,我的外婆就是其中之一。 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农民可以进城当“农民身份”的工人(如建筑工、清洁工、矿工...),中国加入WTO后第二代农民进入红色血汗工厂继续当“农民身份”的工人,为全世界制造廉价商品,由于“农村户口”的制度性歧视,又没有独立的工会组织为他们争取公平的福利保障,农村户口不能享受城市户口的工伤、失业、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福利保障,农民的子女只能被迫回农村上学,导致中国出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悲惨状况。 现在第一代农民已经年老失去劳动能力,他们被无情赶回农村拿着每个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艰难度日,而城镇户口的最低标准每月2000多元是农村户口的二十多倍,共产党高官享受特权福利每年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几百万元,正国级干部一年的旅游费用就有一个亿。 正是这两代中国农民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才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农民群体的零福利在国家财富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再分配的过程中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剥削变成负福利,而共产党官员的福利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高到特权高福利。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些“农民身份”、“低人权”、“负福利”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大量国际金融资本的投资,生产廉价商品在全球化的贸易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导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出现逆差。 千万不要认为几亿中国农民群体的“低人权”、“负福利”和民主国家没有关系,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到中国的“低人权”、“低福利”劳动力市场,现在已经影响到民主国家劳工的失业率、福利保障(如美国左派政党开始提出缩减福利保障的政策),如果中国“农民身份”工人的人权和福利不能逐步提高向民主国家劳工看齐,那么民主国家劳工的人权和福利就只能逐步降低向中国“农民身份”工人看齐(这点可以从纪录片《美国工厂》就可以看出)。 全世界的民主国家在享受了近四十年的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和经济利益后不能视而不见这背后其实是一部中国农民和“农民身份”工人的血泪史,请不要再对中国共产党抱有幻想实行绥靖政策了,在关注新疆、西藏、香港的人权的同时更要关注几亿中国农民的“低人权”、“负福利”状况。 民主国家应当联合起来不断施压和督促中国共产党要求提高全体中国人的人权和农民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启蒙中国人的公民和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协助中国人成立工会农会、借鉴波兰团结工会与共产党博弈的策略,不断进行福利问责、倒逼财政公开、预算透明,最终让中国逐步走上宪政民主之路。 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对于全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是全世界民主国家都无法逃避的责任,因为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希望全世界有良知的人们一起努力让宪政民主战胜独裁专治、让良币驱逐劣币、让世界文明更进一步。hallelujah 政府的权力大责任也要大,权责要对应,福利要问责。大寒何所惧,大家齐努力,主救自救者。--秦晖
@user-zg4cq8hu7z
@user-zg4cq8hu7z 19 сағат бұрын
中國一年生產幾十億件襯衫的時候,西方從沒說過這是產能過剩,污染環境,還不是買的開開心心?
@zobenny8290
@zobenny8290 6 ай бұрын
当每个人都惋惜中国毛绒玩具 制鞋工厂工人工作机会转移到东南亚的时候 我就知道中国在紧锣密鼓的产业升级 其决心不可动摇
@user-gv7fw7zi7z
@user-gv7fw7zi7z 5 ай бұрын
歐洲的做法 其實是雙面刃  你歐洲對中國汽車增加30%關稅 相同的你歐洲企業在華也會多30%關稅 問題在於 中國有很低廉的水 電 油 氣 光這個優勢 中國不出口歐洲 可以改其他的國家替代出口 歐洲呢 因為制裁俄羅斯 水 電 油 氣都幾十倍於中國 同樣的車型 在他國都沒人要買歐洲車 請問這些損失額 歐洲是打算哪一國要去吞??
@judashuxiaodao977
@judashuxiaodao977 6 ай бұрын
德国需要改变的是自己官僚主义,研发投入,欧洲不缺人才,做好欧洲自己的市场,少搭理威权国家,德国价值观方面犯了多少错了,,没记性
@user-kn1oo1be4r
@user-kn1oo1be4r 6 ай бұрын
呵呵 这时候还在搞意识形态
@user-zr3zn5yi7o
@user-zr3zn5yi7o 6 ай бұрын
德国的价值观是什么?威权国家是指去全世界杀人劫财的美国吗?
@user-ni1pu1gz8h
@user-ni1pu1gz8h 6 ай бұрын
德国应该找台湾合作,合作生产一款奔驰版纳智捷🤣 直接品牌崩塌
@hkhjh
@hkhjh 5 ай бұрын
这些说法就是笑话。如果德国汽车仅仅着眼于欧洲市场,大众50%、奔驰40%收入来自中国,你傻呀!
@10cancri68
@10cancri68 6 ай бұрын
應該要發展氫能源車,鋰電池的污染也是不可逆的
@artshowchildshood8288
@artshowchildshood8288 6 ай бұрын
應該發展納智捷!
@catinbootsnow4267
@catinbootsnow4267 6 ай бұрын
微型核聚變引擎是乾淨高效的終極方案。
@cajizheng
@cajizheng 6 ай бұрын
氢能源不成熟,甲醇乙醇比较合适
@mastertrend4685
@mastertrend4685 6 ай бұрын
日本大哥哥用实际行动证明氢能没有前途,大哥哥自己都不买….
@user-je2ve3gg1p
@user-je2ve3gg1p 6 ай бұрын
除非中美两国发展氢能源,要不然没有市场。
@user-locked
@user-locked 6 ай бұрын
德國人安逸慣了,接受不了這突如其來的改變
@jasonchen5994
@jasonchen5994 5 ай бұрын
如果德企在中國必須有中企的搭伙才能行銷,那麼中企必須在歐盟有歐企的搭伙才能進入是公平合理的。
@user-yc9og5ko4z
@user-yc9og5ko4z 5 ай бұрын
最关键的是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不同,电动化只是最基础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智能化,欧洲压根就没有互联网产业,拿什么去智能化,欧洲优秀的计算机人才都去美国了
@ziouyan5741
@ziouyan5741 6 ай бұрын
直接以国家安全为由,把make in china禁止进口,就行了
@gx4548
@gx4548 5 ай бұрын
感觉现在德国或者说欧洲内部是两个声音,一个是封禁, 一个是抓紧开放。可惜,两拨声音仍然在打来打去,根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过多的把时间消耗在政治角逐上了。
@user-ss9nk1qu4q
@user-ss9nk1qu4q 5 ай бұрын
当时如果不开放特斯拉 比亚迪还是那个比亚迪
@user-rm3xu1wo1v
@user-rm3xu1wo1v 6 ай бұрын
but what cost
@user-pp8jb5ko9m
@user-pp8jb5ko9m 5 ай бұрын
大众汽车那个10年不变的中控设计代表了德国汽车产业的态度。
@altyl1517
@altyl1517 6 ай бұрын
德國之聲畢竟是媒體未對製造業有深入了解,速度固然重要,但供應鏈的建立,更是中國電動車製造業得到助力的最大原因。就像蘋果幫助了中國的手機供應鏈的建立,特斯拉幫助了中國電動車的供應鏈一樣。除了供應鏈,特斯拉在美國的充電基礎建設的投資,也是特斯拉在美國能做領頭羊的地位。中國電動車在歐洲是否能繼續擴大市場也會被市場和消費者持續檢視,歐美國家對消費者的保護絕對比中國加強了許多,對於車子的安全記錄,將會是中車能否像韓車一樣在美國成功行銷的最後根據 。
@xiaoxiao2259
@xiaoxiao2259 6 ай бұрын
其实海外朋友忽略了产业规律--市场。至于什么产业链齐全,其实都是因为有了这个市场才并发存在的优势。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品市场,就汽车而言,每年销量是全球销量的1/3,近欧盟和美国之和。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这个占比还在扩大。有这个市场在,只要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自然就能孕育出最强的本土企业,同时也是世界最强的企业。至于美国和欧盟,作为次一级市场,其态度如何其实相对不那么重要。能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当然最好,有钱大家一起赚。如果进行贸易壁垒,也能理解。毕竟中国当初弱的时候也这样干,这是弱势方平衡贸易的手段。但靠贸易壁垒并不能本质上解决欧美产业深层次问题,只会拉大双方差距,长期以往,只会加速欧美工业产品平庸化。
@user-pk3lo4kn2k
@user-pk3lo4kn2k 6 ай бұрын
德国之声绝对过虑了 ,对于欧盟这么多的民主国家来说这一点不是问题,通过民主选举选出新的总统或者政党,修改一下规则,调整2035停售燃油车的政策即可,同时坚强对中国电动车的反倾销补贴调查,征收200%进口税或者调查是否有强迫劳动的嫌疑,一切都会风和日丽岁月静好,英国已经做出表率了,各国在欧盟的组织下民主投票一致同意即可。
@user-zz2lh7cx6j
@user-zz2lh7cx6j 6 ай бұрын
如果我是宝马公司CEO燃油车销量占我九成,我当然把大部分资源放在油车。电车只是一个事业部,每年都需要投资大量金钱看不到效果。虽然我知道大趋势是电动车,但每个季度董事会都要考核我的业绩,至于电动车那是未来的事,未来我也不知道还百会不会在宝马公司上班。所以电动车当然发展不尽人意。
@nandehutu2194
@nandehutu2194 5 ай бұрын
说的没错。 默克尔夫人早就退出政策来刺激电动车的发展,宝马的 ix3 上市两年都没什么人感兴趣,那时中国人的电动车连个影子都没有。你怎么让德国车企放弃燃油车去生产电动车? 市场决定的。 现在的问题是欧盟自己搞出来的,要在2035年禁止燃油车。如果没有这个禁令,德国有什么可担心的?
@user-pt1ep5pz9c
@user-pt1ep5pz9c 5 ай бұрын
@@user-pk3lo4kn2k 没用的,德国燃油车在中国的年销量比在德国内+美国还要多,中国对BBA其中之一随便创造个反技术垄断调查的法律出来就得巴BQ。
@alextutushanghai
@alextutushanghai 2 ай бұрын
主持人的眉毛很有个性,越看越。。。
@user-ou9bc8wc4r
@user-ou9bc8wc4r 5 ай бұрын
努力赚钱吧,再不努力只能开BBA了😂
@jacktang8815
@jacktang8815 6 ай бұрын
2023年11月德国汽车销量 BYD 350辆 占比0.1% NIO 50辆 占比0% 高一点的是Volvo 5382 占比 2.2% MG 1673 占比 0.7 这几个月都差不多这样 ,并没有明显提升
@jimmywang525
@jimmywang525 6 ай бұрын
你不知道从0到1有多难,从1到100有多快,你要么在国外,要么是翻墙出来看,你都这样了,真替你僵硬的思维着急。例子,柯达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诺基亚塞班系统和安卓系统,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感觉,时代的巨大浪潮来的时候,他们说怎么没啥感觉,等你感觉到的时候,一个旧的时代已经被淘汰在沙滩上了。
@jacktang8815
@jacktang8815 6 ай бұрын
电动汽车不代表新能源车
@gzh12
@gzh12 5 ай бұрын
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价格,中国电动车的价格比BBA还高,德国一般人买的起吗?划算吗?
@gx4548
@gx4548 5 ай бұрын
请问一下, 数据来源是哪里?实时性如何? 个人的感受是,现在真的能在街上见到NIO了, 或者说中国的EV。这以前真的从未有过。
@wkh4560
@wkh4560 6 ай бұрын
德國就是太受美國人的牽制,沒有充分的自主權,才會導致今天經濟的衰退快速
@user-cg5kv2td1b
@user-cg5kv2td1b 4 ай бұрын
当初的中欧投资协定,不是欧洲自己给否决了吗? 现在还怎么投资?
@Userkzb20253
@Userkzb20253 6 ай бұрын
Of course, what else!?
@user-bf5kn8uh1v
@user-bf5kn8uh1v 6 ай бұрын
什么都归结到体制问题,那就没话可说了...
@KKK-wh1sd
@KKK-wh1sd 6 ай бұрын
那挺好的,总比“好的不关体制事,坏的就要体制背锅”好😂。
@sangtsang7936
@sangtsang7936 6 ай бұрын
不只體制哪,還有體制野心呀!
@xiaoxiao2259
@xiaoxiao2259 6 ай бұрын
其实本质就是体制问题。只不过德国媒体还是以负面的观点去解读中国的体制优势,而不愿意承认西方体制已经逐步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island-gu7bz
@island-gu7bz 6 ай бұрын
不是说中国快崩溃了,中国汽车怎么走到世界顶尖了,到底哪个是事实?
@tomnone1451
@tomnone1451 6 ай бұрын
哪个都不是事实,说崩盘主要是指房地产及相关的地方政府债务及金融。至于中国经济会不会因此崩盘?那还没有发生,就是预测,而预测只是一种观点。看了这么久的德国之声,还分不清楚事实与观点。如果你不信可以现在买房子试试看。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世界頂尖? 2023年視頻『中国🇨🇳车企老板、高管不用自产的车,岂敢自卖自夸?』看看董明珠怎么说 ~ 中国🇨🇳格力电器掌门人实在看不下去,直接“炮轰”:「国产车创始人,为什么不开自己的车?」 网友评论说,董明珠的一句话就像一把“钢刀”,直插国产车创始人的胸口。
@island-gu7bz
@island-gu7bz 6 ай бұрын
@@tomnone1451 我看了二十年德国之声跟经济学人,发现西方没有科学理智的媒体。这些媒体中哪一年中国没在崩溃呢,每年每个月都找各种原因都在说明中国经济出了问题,结果每年都在崩溃的国家让美国害怕到不让先进芯片给华为用,怕华为超过苹果,每年都在崩溃的国家汽车又成了世界顶尖。从改革开放一穷二白到现在跟世界发达国家竞争高技术产业,西方媒体把人洗脑成没有思考分析能力的牛马,厉害👍。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2021年中國🇨🇳虎嗅網站:『机床,被誉为“工业之母”。中国机床产量大,销量大,进口量也不少。而大陆进口机床数量最多的来源地,竟然是台湾! 法拉利、保时捷、奔驰、劳斯莱斯、宾利等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都用过台湾制造的构件。 当然,能在国际市场具备竞争力,必然离不开研发。台湾机床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全球第五,有力支撑起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Taipei-1
@Taipei-1 6 ай бұрын
@@hiiyiisimmaurice2046 你們中國🇨🇳共產黨天天吹牛高科技 先從工業之母 - 機床開始吧! 我對你們中國人的智慧有信心,只需要400年,加油! 別老是彎道翻車,笑翻全世界 😊
@jianhu6563
@jianhu6563 6 ай бұрын
DW完了,德国完了
@dddd-in6oj
@dddd-in6oj 6 ай бұрын
特斯拉也是在威权体制下蓬勃发展得这么快的么,互联网,半导体这些产业呢德国及欧洲打算把头埋大沙子里到什么时候?
@coffee_cat
@coffee_cat 5 ай бұрын
腾势挂奔驰标,小鹏挂大众标,智己挂奥迪标,宝马自己有电动车,完美解决。
@user-tj8sh2eg5k
@user-tj8sh2eg5k 5 ай бұрын
德国不需要模仿中国!德国应该按照德国人自己想法继续加大对燃油车的研发。
@TheRedSun1
@TheRedSun1 6 ай бұрын
奔驰宝马奥迪机会很大,毕竟车标值钱,日系车多半凉凉
@maozi2443
@maozi2443 6 ай бұрын
建立合资公司是个好主意 …… PS:主持人没穿内衣?😹
@user-xp2dr6io1r
@user-xp2dr6io1r 5 ай бұрын
在中国,大众特斯拉跟国产品牌是同等享受补贴,作者可能没搞明白
@sangtsang7936
@sangtsang7936 6 ай бұрын
甚麼中國速度!?德國永遠也追不上的是中國價錢!😅
@user-bm8rn5ox5j
@user-bm8rn5ox5j 5 ай бұрын
德国车企可以把研发生产都放到中国来啊,又不是不给你同台竞争的机会
@sangtsang7936
@sangtsang7936 3 ай бұрын
早已經是這樣做哪!才有今天的惡果!
@user-ef9fv9gb4k
@user-ef9fv9gb4k 6 ай бұрын
无论什么问题都推给体制问题就对了,把所有遇到的困难都推给老共救能拯救德国。
@user-fz9dz9qe7r
@user-fz9dz9qe7r 5 ай бұрын
中国和德国大众合作几十年。反观中国传统发动机有什么起色?关键技术一丁半点得不到,不得不另起炉灶
@kuofeng00
@kuofeng00 2 ай бұрын
VW要學曹德旺把工人派來中國學習。上下一心才能齊頭並進,提升速度。
@rubylaser8601
@rubylaser8601 5 ай бұрын
中國速度是往後退的速度。
@YongLi-np3wg
@YongLi-np3wg 6 ай бұрын
不是警钟,是丧钟
中國經濟還會有趕超美國的那一天嗎?| DW 一看你就懂
26:53
DW 中文 - 德國之聲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2 М.
Haha😂 Power💪 #trending #funny #viral #shorts
00:18
Reaction Station TV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 МЛН
Получилось у Вики?😂 #хабибка
00:14
ХАБИБ
Рет қаралды 6 МЛН
Каха ограбил банк
01:00
К-Media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 МЛН
印度能成爲經濟超級大國嗎?| DW 一看你就懂
19:43
DW 中文 - 德國之聲
Рет қаралды 217 М.
【深度解读】关税100%!美国人为什么害怕中国新能源车?
15:11
Car Club汽车试驾汇
Рет қаралды 33 М.
中國產電動車德國人會買嗎?| DW獨家視角
14:11
DW 中文 - 德國之聲
Рет қаралды 403 М.
這才是全球經濟最大威脅! | DW一看你就懂
16:57
DW 中文 - 德國之聲
Рет қаралды 469 М.
神秘中國品牌 為何風靡歐美?| DW一看你就懂
16:09
DW 中文 - 德國之聲
Рет қаралды 300 М.
為什麼有的人說,電動車開著比油車還要貴
6:25
備胎說車
Рет қаралды 360 М.
習近平挽救房地產泡沫 最大膽的政策 他會成功嗎?  TVBS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20240526
13:02
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 TVBS Sisy's World News
Рет қаралды 342 М.
Haha😂 Power💪 #trending #funny #viral #shorts
00:18
Reaction Station TV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