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律師禹英禑》過度美化自閉症?司法心理學律師解析法庭「現實面」!feat.黃致豪律師(下)

  Рет қаралды 85,022

PanSci

PanSci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179
@rubylin5941
@rubylin5941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大眾對自閉症有很多的誤解,也常用自己的誤解去侷限自閉症者的發展,我自己本身是位教師,我曾經教過一位中重度自閉症的孩子,他是無語言的,所以當初的老師認為他是智能不足,甚至同學會不避諱地在他面前說他是笨蛋,以為他聽不懂,但事實上他都聽得懂,而且他完全能感受到別人的情緒,但大家都用既有的框架認識他,所以也侷限住他的發展。我很欣賞黃致豪律師說的一句話:不要用你認為的知識去認識他,而是要帶著好奇開放的心態讓他來告訴你他是甚麼。後來,這孩子在原學校遭受到許多不公平與不善意的對待,最後轉來我的班級,我發現他縱使沒有語言,但他因為學會打字,所以可以透過打字告訴我們他怎麼了!他完全能同理與感受別人的感受,甚至感受比一般人更敏銳,只是他說不出來,所以也造成他常會為此情緒不穩而爆炸,我反而覺得他們是被困在另一星球的孩子,他們有感受與想法,只是無法用一般人的情緒方式表達出來,而我們一般人也無法正確解讀他們的想法與情緒,這讓他們非常的辛苦。再者,這孩子不但不是笨蛋,甚至在文學上資賦優異,他能在國小二年級時用近似古文的文章與我溝通,他除了文句優美外,甚至思考的深度與智慧是我望塵莫及的,後來甚至得到全國文薈獎第一名,我要說的重點是不要用我們自以為是的視野看待這一群孩子,他們的溝通方式與情感表達與我們不同,但那只代表我們的不同,我有時甚至會覺得或許某部分的自閉症孩子或許會比我們更適合未來的世界。
@wertylee4838
@wertylee4838 Жыл бұрын
游高晏?
@azure1297
@azure1297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亞斯、自閉的孩子本來在理解和感受情緒的方面就沒有障礙,只是因為應對和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而被誤會是沒有同理心。 有不少精神科醫師都說認為亞斯、自閉的孩子沒有同理心是很大的誤解
@cynthiahuang274
@cynthiahuang274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自閉症兒子的家長真心感謝您分享您的經驗
@pourquoi1273
@pourquoi1273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喜歡聽黃律師說話,清楚客觀多層次之外,也充滿對他人的體諒理解,台灣有這麼棒的專業人士,甚至還致力推廣法律白話,真的非常高興也很感謝
@oil4503
@oil4503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非典型自閉症患者,蠻認同律師說的“leave them alone”,還有一些人對精神障礙法庭上實務產生的誤解。單論我來說,在成長過程真的因為社交功能的失能煩惱許久,甚至有時候也會哀怨自己才不是“病人”。不過隨著年齡增長也釋懷了許多。也很幸運自己逐漸可以融入社交圈裡(雖然有時還是很抗拒就是了😂) 其實看到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默默為我們付出,與其說是感到終於被理解,不如說是種溫暖吧。
@xiaodongzhao5716
@xiaodongzhao5716 Жыл бұрын
谢谢二位制作这么好的节目,我儿子就是高功能自闭,今年十岁,他的记忆力非常的好。他两岁我们发现他一直不讲话,而且避免同别人有眼光的对视。带他去检查后才知道是自闭。不过他人长的非常的漂亮,像极了他的妈妈。带他去上学的时候,学校的director都说他是从没见过的perfect looking kid,他的短板是语言和社交,也一直在美国上特殊班。经过这么多年的干预,已经可以和人对视,讲一些简单的句子,完整读一本书,我们非常的爱他,非常非常谢谢你们的节目,美丽人性,美丽人生。🌹🌹🌹
@user-li3lx8ni8b
@user-li3lx8ni8b Жыл бұрын
上下集都看完,感謝泛科做的這篇特輯。 在下曾在精神專科醫院服務,其實律師說的,精神科個案相對較一般人沒有暴力行為,這句話是對的。個案們反而會覺得外面的人更可怕。 另外,算是許願。希望能做一篇「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這系列書籍的影片,因為這類人,反而是真實世界最難被撈出的弱勢,也是最容易進出矯正機關的人們,此外這個系列在日本也有推出漫畫版。
@puffergun
@puffergun Жыл бұрын
天啊! 聽黃律師以「跟父親的關係」來舉例說明自閉症患者是如何建構對他人情緒的理解, 才突然驚覺到, 原來之前把自閉症患者「缺乏同理心」的描述, 整個誤解成類似「自我中心」、「缺乏情感」等等的狀態, 但應該不是這樣的, 對吧! 感受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的肯定, 這對我們來說是生命中多麼重要的事情! 而他們卻需要這麼辛苦, 才能接受到這些重要的情感! 當自閉患者有一天終於理解, 原來家人一直在肯定他, 為了他的成長而喜悅, 他們內心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光想到這裡就起雞皮疙瘩了!
@yacnu6532
@yacnu653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很多時候因為大腦的構造的不同,自閉症患者在情緒感受,表達及溝通的方式也會有別於ㄧ般人。就好比參加葬禮吧,一般人去參加葬禮,如果看到一個人面無表情的坐在那裡,沒有哭,沒有安慰別人,會很自動的解讀為冷血,沒有同理心。這是一個自閉症患者常常面臨到的問題。我們不是沒有同理心,也不是沒有感覺,情緒,只是這個過程跟大多人不太一樣。我在當下的感覺是,我不想用哭來表達自己,我覺得光哭可能會造成別人的困擾,對事情也沒有幫助。我反而會想,這場合是否有我可以主動幫忙的地方,我會比較傾向於實際的行動去想辦法幫忙解決問題。而且,我的情緒感受可能反而會在日後,在日常生活中,在體驗身邊的人已經不在了才會慢慢且深刻的感受到這個事實。即便如此我也會是自己消化這件事,而不是感覺我一定要在一個公眾場合,表現出比較符合大眾標準的表現。這反而會讓我覺得很不真實,我會覺得沒辦法真實的體驗及消化自己的情緒。 其實很多時候是彼此之間的溝通方式的不同所產生的誤會。我們對情緒的表達跟感受過程或許會有所差異,但並不代表我們沒有感覺。雙方學習彼此之間的差異,跟解讀才能減少彼此之間所產生的誤會。這是我的體驗。當你們能坐下來聊「剛剛你的這表情,動作,我的解讀是這樣」我可能可以跟你解釋說「不是喔,我當下沒回答不是因為我對你的話題不感興趣,而是我在認真的思考你的問題。我不看你是因為這樣我很容易分心,或者看著人的眼睛會讓我很不舒服,我不是針對你」彼此之間在聊開之後你就會發現之間的誤會真的很多,不過這樣以後在溝通上反而會很有幫助。簡單來說就是互相學習彼此的語言。
@LiSA-go2rf
@LiSA-go2rf Жыл бұрын
這是一個很棒的訪談,謝謝黃律師專業的解說與「尊重個體」的傳達,其實不管對任何人;各種群體,都該被尊重其自主性。 BTW我最親愛的老公也是在這個光譜上,沒有真的去診斷過,但是我很努力學習怎麼跟他相處:透過專業諮商;美國的互助團體等等,我們彼此相愛(在意),會一起克服困難的。
@user-md8hn4vh5v
@user-md8hn4vh5v Жыл бұрын
每個人都不願意自己罹患這樣的病,但當他的靈魂有一天得到自由時,他會完全知道有人是愛他的。能在靈裡相遇 交流的。那會非常美好的
@lobo_Studio
@lobo_Studio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律師的分析與分享 現實確實沒那麼美好 戲劇當然比較美化~想到 台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
@bluenao720
@bluenao720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黃律師的分享,讓我們對自閉症和身心症朋友有更多認識。真的很希望看到更多人因著認識,能更多理解和接納受身心症所苦的朋友。
@qazxsw4413
@qazxsw4413 Жыл бұрын
看完上集之後立刻去追非常律師禹英禑,昨天追完12集!謝謝泛科學和黃致豪律師的分享~~ 看完上下集對自閉症更了解之外,對於戲劇哪些部分有所美化(像是愛情部分)都可以提醒自己看戲之後要更謹慎!😆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支持!
@Yuthika0620
@Yuthika0620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是很棒的兩集,很觀念讓人更加同理!
@jjordan0507
@jjordan0507 Жыл бұрын
讚! 喜歡黃致豪律師的分析
@TETTE713
@TETTE713 Жыл бұрын
黃律師講話好清楚有邏輯喔,讓人聽了覺得學到很多!
@okbaby2098
@okbaby2098 Жыл бұрын
很喜歡黃律師的分析 應該是看過相關系列最有深度且中立的 學到很多新知識
@raepan1217
@raepan1217 Жыл бұрын
好棒的分享,謝謝
@allenhuang6873
@allenhuang6873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喜歡這集 對自閉症患者有很好解說
@SEANCHEN040765
@SEANCHEN040765 Жыл бұрын
黃致豪律師的鐵粉~不論是YT或Podcast,只要有他就追 ^O^.
@user-jw3tp6cl1d
@user-jw3tp6cl1d Жыл бұрын
加一
@jurlique1
@jurlique1 Жыл бұрын
很好的分析,謝謝黃律師!
@Cindy0527
@Cindy0527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分析!
@user-iu3gz5zz6c
@user-iu3gz5zz6c Жыл бұрын
當然,戲劇往往是美化的,不過以某些方面而言,有很多人也是社交能力較弱、不容易侃侃而談,這類人是內向者。內向者在日常中和外界交流後會耗損內在的能量需要一個人獨處充電。而社會大眾對內向者瞭解也是偏少的,就如同對自閉者瞭解偏少一樣。 第三集那位廷勳,是智力偏弱的自閉者,年齡上是成年但精神年齡只有六歲,一個六歲的小孩對很多事物都缺乏足夠判斷能力,更何況還要出庭答辯,而且這集當中看到的家庭,可以想見父母對於長子寄託了過多的期待,而造成長子從小就有不自覺的自卑感。長大後為了能回應父母給他的期待而累積了過多壓力,形成自卑情結,可以想見他在父母面前表現的是完全正常,也或許父母有點察覺但忽略了。所以父母也是一再的表示長子不會做出輕生的行為 也或許長子認為依父母期待表現良好能穫得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而次子出生後被診斷有自閉症,想見父母花了巨大的精神在次子身上,對長子的關心減少許多,在長子來說次子奪去了他以前可能有機會傾訴內心壓力的機會及對像,因而導致了自卑情結過重想以極端方式脫離痛苦。 在長子來說他被一個比自己弱勢很多的弟弟奪去了來自父母的關心 而這個次子雖然智力不足,但對基本的生死危機是有某程度的判斷能力的,所以當他想自我了結時才會先被次子救下,但因次子可能有學過急救,所以次子在巨大的緊張和壓力下想挽救長子,但因壓力巨大而最終以錯誤的方式造成長子離開了 所以當上了法庭,最後就有點不了了之了 ========================================================================= 再來說到女主角禹律師,她比較像是內向型兼外向型的自閉者,先說內向者,絕大多數內向者都具有和"一般人"一樣的社交能力,只是比較需要一些時間思考一下該說什麼該怎麼說。但大多數"外向者" 會比較需要在短時間內得到一些回應,而內向者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會有點"卡頓" 有時會腦子裡一片空白。因為內向者還沒做好準備面對突如其來的各種問題,所以大部份情況下會顯的寡言,不太會社交,事實上也不會主動參與沒有內容的社交 禹律師在戲劇中表現的就是 需要一些時間思考 先收集足夠全面的資料 最後加以統合做出回答,以她的反應來說算很快了,內向者是需要更長的時間思考並回答的, 她在法庭上真的是很厲害了....... 內向者需要的是 "安靜,並好好的思考" 有部韓劇叫我的出走日記,當中的女主角廉美貞就是很貼近真實內向者 內向者也很容易被貼上各種標籤 "不理人 不會和同事相處 不會和同學相處 很難聊天 很難接近" 等等之類的...... 所以,就會有偏見了,在第三集當中禹律師也看到了網路上各種對自閉者的負面評論,而在她的學涯中,也是有很多人霸凌自閉者,不過還好她有個一輩子的好朋友站出來保護她。 而禹律師沒有走偏人生,從她小時候的原生家庭就看的出來了,她父親禹光顥父兼母職,用了所有心力教導她,將所有的愛放在她身上,既使英禑求學生涯有遭到霸凌,也仍然有個讓她感到安心及溫暖的人可以給她依慰 這和那位長子相比,真的是天差地別 而殊不知,愛因斯坦也是位內向者 而我,也是內向者 =========================================================================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說起來,先不論是不是自閉、內向、或是否有精神障礙,造就一個人未來會是怎樣,是原生家庭就能看的出來的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你的精彩分享
@Usernighttex
@Usernighttex Жыл бұрын
分析的很棒 我也是內向者
@user-kj4gq7lf1o
@user-kj4gq7lf1o Жыл бұрын
聽到律師分析,現實中的自閉症患者和精神障礙者,不太可能像劇中女主角那麼可親、即視感舒服,分常有感。自閉症頻譜患者長期在挫折、焦慮、緊張中,外型、身形甚至長相、臉部肌肉都被影響,的確很難是劇中那麼討喜的樣子。而根據研究,自閉者頻譜患者也容易引發長期緊張挫折焦慮有關的相關身心疾病。原來如此。
@user-yc8fu4zu9r
@user-yc8fu4zu9r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2位的專業解說
@user-wv1ot7xq1x
@user-wv1ot7xq1x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
@hanboyeh9365
@hanboyeh9365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泛科學做這個主題
@JK-uc6lv
@JK-uc6lv Жыл бұрын
我兒子有自閉症。非常謝謝你做這個節目讓普遍的華人認知什麼是自閉症。
@kbrtop
@kbrtop Жыл бұрын
不確定是因為這部劇涉及法律與心理,或是因為黃律師與主持人的互動, 我覺得這兩集很好看。 謝謝你們。希望未來有更多這樣的好影片。
@ak479456
@ak479456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黃律師的分享。也希望能補充一點,多數大眾常把暴力與精神疾病連結,也常是出自對弱勢族群的排擠與偏見,而不只是「偏誤」。畢竟新聞一天到晚報的犯罪事件,加害者十之八九都是男性,卻沒有聽到主流輿論在說男性都該上電子腳鐐之類的。面對優勢族群我們就會記得不要「以偏概全」,但是邊緣、弱勢族群大眾的標準卻又不同了
@user-uz5kw9pq8q
@user-uz5kw9pq8q Жыл бұрын
我好愛這位致豪律師 他給人的感覺好像謝哲青
@Atlu0921
@Atlu0921 Жыл бұрын
講得太好了! 點出了戲的優缺點, 非常客觀. 主持人提問的很好, 律師回答的很棒!! (現在傳出要拍第二季, 我個人是蠻擔心這戲的缺點的洞會越來越大... 😅)
@swayne0927
@swayne0927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喜歡這次的內容,也謝謝黃律師的分享。 (這次影片的背景雜音(電子音)有點大聲,希望可以改善...)
@user-cs4iw8pr7n
@user-cs4iw8pr7n Жыл бұрын
超棒,我必須說
@user-vc9gn8tc1d
@user-vc9gn8tc1d Жыл бұрын
第三集的企鵝弟弟真的改變我在法律上,精神障礙患者上的感受
@chihwen1225
@chihwen1225 Жыл бұрын
好喜歡律師這種有條不紊的談吐(顯示為被圈粉
@-Skillful-
@-Skillful- Жыл бұрын
融入他的儀式,就能有所改變,仿效基改原理。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Жыл бұрын
檢察官的質疑應該是來自於減刑的基準到底為何。一般人可以當律師,所以認定一般人有足夠行為能力,因此一般人犯罪時不會減刑。同樣的邏輯套用到精神障礙時,就會出現矛盾,精神障礙者可以當律師,應該也可以認定精神障礙者有足夠行為能力,既然如此,為什麼精神障礙者犯罪時可以減刑?如果單單以每個精神障礙者的表現都不一樣來解釋,說服力似乎不夠,因為每個人、每個個體都不一樣啊,也可以說,每個精神障礙者的不一樣,是源於每個一般個體本具獨特性,這並非精神障礙者獨有的現象或特徵。 對於律師所說的一般人的誤區,個人想要提出一些澄清,個人覺得每次社會大眾在質疑抗議時,如果另一方只能說你們不瞭解你們該多瞭解,感覺是提油救火,只會激化衝突。社會大眾到底在質疑什麼?在憤怒什麼?人們真的不瞭解嗎?他們應該瞭解什麼?個人認為,如果去比較人們對於未成年犯罪和精神疾病犯罪和老年犯罪的看法,會發現,人們在意的有幾點:第一,特權,有些人會將少年犯、精神疾病犯、老年犯等獲得輕判當成特權。第二,不用負責,個人覺得這點,法律條文要負很大的責任,看看刑法18條怎麼寫的「未滿十四歲人之行為,不罰」,我們從小說個謊、遲到、考不好這種小過錯都要被處罰,怎麼可能犯到刑法那麼嚴重的罪反而不罰了?我看少年事件處理法另外有其他處理規定,表示不是不罰,而是未成年犯罪有另一套跟成人犯罪不同的流程。希望個人的理解沒有問題,搞不好不罰就是真的不罰=.=。「犯罪不罰」這麼充滿挑釁態度的語句,居然在國家最高法典條文中出現,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無怪乎很多少年犯的電視電影都借小演員之口說出不用處罰是賺到了,令人無語的台詞。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精神疾病者,法院一定要用「殺人無罪」這麼充滿挑釁的語句來刺激社會大眾嗎?這當然是有罪啊,只是情況特殊,所以後續流程跟一般罪犯不同。為什麼司法可以一再挑釁社會大眾,還把問題扔回給社會大眾,要社會大眾去理解,個人真的無法理解為何要一再重複這種無意義的過程。社會大眾又不是每個都律師或法官,根本沒人會看到被告有哪些各種不同情況,這也不是社會大眾的責任,人們只會被「犯罪不罰」「殺人無罪」這些充滿挑釁的判決給激怒,然後再一次的對司法失去信心。如果這些充滿挑釁的條文和判決並非司法的初衷,那應該用更清楚、更中性、更合情合理、更符合時代的語句,來向社會大眾解釋清楚司法的精神,才能展現公信力。 話說回來,絕對不只自閉症者為人際所苦,沙特不就講了「他人即地獄」,因為人際對每個個體是如此重要但是過程卻又是如此痛苦,才是無間地獄啊啊啊啊啊啊啊
@b94a01142
@b94a01142 Жыл бұрын
問題是,每位精神障礙者也不一樣啊~ 所以我不覺得「精神障礙者可以當律師」和「精神障礙者沒有足夠行無能力」會有衝突,因為是兩位不同的精神障礙者@@
@user-ru1ih3ho7b
@user-ru1ih3ho7b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能理解您的感受,但其實法律條文的用詞有其體系,常常不能用日常用語的概念直接理解,舉例而言「不罰」要傳達的意思是,本條是一個「阻卻刑罰事由」,另外「殺人無罪」我相信那應該只出現在媒體簡化重述判決結果的場域,應該沒有法律工作者會如此遣詞。 最後想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刑法不是零和遊戲,它不是在處理要如何填補被害人的問題,那是侵權行為法(我國民法184以下)的工作;刑法處理的是國家與犯罪者的關係,即國家要不要對這個人動用刑罰權的問題,所以被害人受的損害跟加害人受的處罰輕重之間,並沒有必然、絕對的關係(填補損害是侵權行為的工作)。謝謝您把留言看完,若我自己的視角有什麼盲點,還請不吝賜教,謝謝。
@returnwang4121
@returnwang4121 Жыл бұрын
@@user-ru1ih3ho7b 感謝補充法律觀點,或許對一般人而言很難理解刑法的犯罪審查體系,也不太懂罪責階層的意義,但如同黃律師所言,讓更多人進到法院來接觸法律工作環境,應該會更能普及一般人的法律常識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Жыл бұрын
@@b94a01142 還看不出來其中的矛盾嗎?精神障礙者可以當律師,一般人也可以當律師,精神障礙者有很多不同類型,一般人也有很多不同類型,精神障礙者有機會因為行為能力不足減刑,一般人沒辦法因此減刑,但是一般人一定總是行為能力足夠嗎?行為能力不足夠一定就是精神障礙者嗎?而且行為能力不足,似乎也會隨著大環境而改變,比方過去很少聽到過動,可能因為那個時候升學壓力還沒那麼大,不愛讀書的孩子不見得會被逼著去唸書,但是現在很多過動兒,因為現在每個家庭OK的孩子都被逼著一定要乖乖唸書,坐不下來沒辦法專心好好唸書就成了大問題,就變成了某種病症。之前有部電影「會計師」,裡面的主角也是精神障礙者,男主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搭檔,電影絕大部分時間只聽得到對方甜美的聲音,不斷為男主提供各種情報和對策,幫助男主應付眼前的狀況,是個很厲害的角色。到了電影結束,才發現,這個搭檔其實是男主小時候認識的另一名重度自閉症(應該是吧年代久遠不太記得了)同時也是院長的女兒,他到現在依然沒辦法直接跟人講話,必須用打字再透過電腦語音代替自己說話,除此之外,他完全能協助男主執行各種任務,而且思緒清楚判斷正確,這樣能夠說自閉症患者是行為能力不足嗎?當然這些都是影視作品不是真實案例,只是由這些例子舉出一些思考的點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Жыл бұрын
@@user-ru1ih3ho7b 個人相信法律條文可以更顧及一般民眾的感受以及其專業性的要求,而且事實上,條文的確已經造成廣大民眾的誤會,並且藉由各種影視媒體推波助瀾,當觀眾看到小演員在螢幕上因為年紀不足就脫罪然後沾沾自喜擊掌慶賀的模樣,或是規劃著如何利用未成年來脫罪的情節時,司法還能說「這不關司法的事,是你們自己誤會」嗎?也難怪這幾年全世界都掀起一股犯罪年齡下修的熱潮,其實個人覺得非常荒謬,因為孩子和青少年是在成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環境中成長學習,結果現在成人教不好他們,反而想著如何加重他們的懲罰,這跟整個教育理念、司法理念都是背道而馳的啊! 其實您提出的刑法的用處,與個人理解類似,只是個人更加現實一點,司法不重視正義公平也不重視被害人,司法真正關注的就是如何讓國家機器順利正常有效率的運作罷了,所以才會出現您所提到被害人的損害與加害人懲罰之間沒有絕對關連的情況,為什麼呢?因為對國家機器來說,假設A殺了B,已經損失一個人力資源B,要是連A也一起殺了,國家機器不就等於白白損失兩個人力資源還不包括他們背後破碎的家庭,國家機器何辜,明明是兩個工具人之間的問題,為什麼國家機器要平白承擔這種損失?像是美國的認罪協議,個人以為都是基於此而出現的,總之早點止損、早點讓一切都恢復正常運作,才是最重要的。個人還是要提醒一下,司法權是國家機器從全體工具人身上剝奪私刑權、報復權等等權力集合而成的公權力,因此國家司法能對罪犯施用刑罰,否則兩個工具人之前互相殺害,根本不關國家機器的事情,司法根本毫無介入的藉口,但是誠如前述,國家機器只關心趕快恢復正常有效率的運作,所以放任工具人動用私刑,只會造成更大損失,絕對不是國家機器樂見,所以只能由國家機器剝奪權力後,將私刑污名化、刑事化,禁止人們自己為自己調查真相討回公道,並向工具人們宣示司法是可信的,可以調查真相申張正義報復加害者,因為工具人關心的還是偏向報復,偏向真相,然而這其中到底有多少灌水呢?本來說好要幫工具人調查真相執行刑罰的司法體系,其實根本不關心這些事情,被剝奪權力的工具人即使後來認清現實,又被禁止自己調查真相、對真凶實行刑罰,只能懷抱冤屈含恨而終。司法如果長期忽略工具人的真正需求卻又希望具有公信力,只怕是緣木求魚。
@helenlin1499
@helenlin1499 Жыл бұрын
嗯…光譜上很難判定….每個人也都不一樣,沒有什麼是不可能或絕對的….說不可能怎樣怎樣應該只是還看得不夠多吧?
@lilytsai9226
@lilytsai9226 Жыл бұрын
自閉症群的人 可以在治療及學習中 糾正不少行為行為 常常在學校中 如果你不注意時有時無法直接指出自閉症的學生。越早治療越是可以可以進步的。
@cutekutar
@cutekutar Жыл бұрын
應該請陳豐偉醫生或花媽來談自閉症議題。陳醫師本身就是亞斯人,也有寫相關書籍
@kim7258
@kim7258 Жыл бұрын
對於這戲與這段對談可以說的點太多,明明很想說什麼卻又一時不知道從何開始,首先對於精神疾病,正常與非正常,本身就有著許多的偏見,與一般人難以理解之處,就用憂鬱與憂鬱症來說,一般人也會有憂鬱的時候,故而他們很容易用這樣自身過往的經驗感受,去試圖理解憂鬱症所遭遇的痛苦與困難,得出某種【答案】,只要你不要這樣想就好了~但是之所以稱為是憂鬱症,就是它已經是一種需要專業醫療幫助的狀況,患者本身是難以依賴一般的自我調節去因應處理,從而擺脫憂鬱的困擾折磨。 多數正常人以自身的經驗去理解精神病,本身沒有錯,但是,真的很不一樣,我有色盲也常被人詢問,跟一般人看到世界有何不同?我只能告訴他們,我一出生就是色盲,所以我沒看過一般人眼中的世界,所以我不知道兩者有什麼不同。作為一個先天就內分泌失調的精神病患,我的母親從四歲就一直罵我不是人,我也無法理解【正常人】,我只是盡可能建立遵守一套能安穩在這個社會生活的規則,所以,我雖然不正常,但我絕對比絕大多數正常人更像個好人。 其實我一直都律師這個職業很有意見,我花了很多時間去釐清,這種幾乎可以說是先天性的厭惡感從而何來,最後我終於找到問題的癥結點,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案件在法律面前所決定的結果,會因律師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這就是,表示如果請到【好】的律師就是能在同一罪行下取得更輕的判決!我不是攻擊律師本人的好壞,而是這樣的現實,就讓法律似乎缺乏了一種超然的一致性,法律不公正了!它不能維持這社會秩序最後的底線。 我不知道這表達清不清楚,我確實是一個感覺很混亂的精神病患,所以我特別需要,一切是有規則秩序可以去依循遵守的!人類的社會有道德風俗習慣等等,各式各樣或強或弱的【規則】,而法律應該是其中作為最為基本的基礎,但這個基礎在律師這樣的因素影響下,卻是浮動不穩定的,我很難好好找到一個可以維持自己在整個社會之中穩定性的基準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對我來說,太混亂難受了! 這麼一小段,居然反覆寫了差不多半小時多了~累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你願意分享
@serenityhouse669
@serenityhouse669 Жыл бұрын
很棒。加油!
@jessie6832
@jessie6832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你的分享!
@yi-tsunglee337
@yi-tsunglee337 Жыл бұрын
大眾或法官的質疑,來自於對於醫學鑑定的不信任吧!
@cynthiakung0909
@cynthiakung0909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某部分犯罪人企圖用精神障礙去脫罪或減低刑責,才是很多留言會質疑是不是裝的想脫罪的原因吧 留言裡也有很多真的有精神障礙的人表示,律師與犯罪人這樣的辯護方向反而污名化了精神障礙,導致很多人錯誤印象把精神障礙與暴力攻擊做綑綁,導致有人看到精神障礙患者就害怕就防備就遠離。 所以留言裡的錯誤印象一方面是大眾對精神障礙的不夠了解,一方面也是某些犯罪人與玩法的律師的共業吧
@ian199584269
@ian199584269 Жыл бұрын
劇中女主角有說過他是亞斯伯格,亞斯伯格在自閉症類群當中的溝通能力及社交能力都比較高,能夠跟一般人進行交談,我自己就是亞斯伯格症,我也能夠跟一般人進行社交,只是社交對我來說會有壓力,會感到不舒服而已,不代表失能!
@azure1297
@azure1297 Жыл бұрын
我自己是亞斯傾向,以我的觀察,禹英禑不是亞斯,她真的就是自閉症。 我一直都覺得亞斯和自閉是非常不一樣的兩個疾病,所以把亞斯放在自閉症光譜裏我覺得是很奇怪的。
@pebblewaffle4223
@pebblewaffle4223 Жыл бұрын
禹英禑這劇的套路跟The Good Doctor很相似
@linshawn7104
@linshawn7104 Жыл бұрын
请问可以讲讲日本倒核废料的影响大吗,我看德国一个科学家说会蔓延开来(鱼感染核变活着游去别的海域然后被别的鱼吃掉于是那个鱼也中招了)
@wy4998
@wy4998 Жыл бұрын
你这个德国科学家是威尔逊爱德华兹吗
@wow110died
@wow110died Жыл бұрын
oh.....突然好像了解了什麼...ㄊㄏ情況之類0×0
@dametime5996
@dametime5996 Жыл бұрын
3:27 我知道 這個Sky Walker殺了絕地聖殿所有孩子 後來變成黑武士了對吧!
@annazhang555
@annazhang555 Жыл бұрын
坦白說 我是因為太多美化最後棄追的觀眾XD 不過一開始的禹英禑為另一位自閉症患者辯護的設定真的還滿驚豔的 是說也很好奇 黃律師有提到禹英禑的辯護現場其實是不太可能成立,那美國那些自閉症律師要怎麼為他們的當事人辯護呢? 不管如何,還是很感謝律師跟泛科學 獲益良多
@ewqas5656
@ewqas5656 Жыл бұрын
影片都太久了....
@changmakoto4135
@changmakoto4135 Жыл бұрын
還以為是哲青
@chad1121
@chad1121 Жыл бұрын
聽律師的說明,讓我感覺所謂自閉症患者有一點點像星艦迷航記裡的瓦肯人,或者像不理解人類情感的人工智能(也是星艦迷航記銀河飛龍影集裡出現的百科)。
@Charlieeeeccc
@Charlieeeeccc Жыл бұрын
這才叫現實,所以這部劇我看不下去,我有過自閉症的同事,電視劇真的太美好,我完全不能接受,這是⋯某種誤導 黃律師說的很好,那名角色才是我相處過的自閉症患者最貼切的外型和舉止
@ashleyc7166
@ashleyc7166 Жыл бұрын
普遍在很小的時候,自閉症患者就被診斷出來。最近看到有位油管博主Stephanie Bethany 說她是在23歲才被診斷出Level 1的自閉症, 她看跟聽起來跟普通人差不多。是條件放寬了嗎?還是社會政治人士想擴大族群? 另外, 她曾說過有丈夫,自閉症患者能對喜歡的人和事當鯨魚那樣喜歡嗎?律師大人剛把千萬人從沉迷浪漫中弄醒,不過應該很多人會睡回去。
@yacnu6532
@yacnu6532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喔,是因為早期對自閉症女患者的症狀呈現的知識是不足的。近幾年女性患者的症狀呈現才慢慢被理解。其中主要的關鍵是研究發現女性患者比男性還有自我意識,也把症狀藏的比男生好,就更不容易被發現。還有一個原因是女生的特別興趣通常比較被大眾接受,跟大眾一般女生的興趣比較接近,所以也不會被覺得很奇怪。我也是在35歲前才意外被診斷出來的。其實回顧我小時後的表現,我其實是真的很典型的自閉症,可是都沒有人發現。我覺得可能早期的研究還有對自閉症的知識還不足吧。早期也只有對自閉症兒童的研究,是到近年才開始越來越暸解自閉症在成年人的身上會有什麼樣的呈現。而且會被測出Level 1 就說明在生活自理上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自然就很容易被忽略,或不被發現。我自己就是Level 1, 而我身邊也一直沒有人發現我有自閉症。就連同事跟朋友都在我被診斷出來後跟我說,妳不像自閉症啊。其實是靠後天的努力去隱藏自己的症狀,試著融入社會。會在小時候就被診斷出來的大多症狀是比較嚴重或明顯的,或是有語言或學習障礙的。我頂多就是自小就被當怪胎,不過大眾只認為那是我的個性,並沒有聯想到自閉症。
@ashleyc7166
@ashleyc7166 Жыл бұрын
@@yacnu6532 謝謝妳幫我解開疑團。
@huifenGuo
@huifenGuo Жыл бұрын
2:21 也有成年自閉者有力氣了,家長反而被打的時候…. 一直有人要做老自閉者長居社區,但…. 8:40 編劇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是能提出意見給他們回饋啦 9:48 韓劇Good Doctor朴施溫跟禹英禑的角色盲點相同,雖說他們都有專業能力,但他們的溝通能力等等,確實會讓人有疑慮,或者「應該做不到吧」 實際上自閉者要事業有成,需要學會社交、衣著行為TPO等等事項
@huifenGuo
@huifenGuo Жыл бұрын
11:25 職場本身的無障礙設施不足,變成沒辦法上班的,往往是輪椅族 我真的要幫他們聲援
@HKTF1921
@HKTF1921 Жыл бұрын
禹英䄔屬於亞斯伯格症
@user-gp1bw3og4q
@user-gp1bw3og4q Жыл бұрын
被告律師難為的點,我認為有幾個: 面對精神障礙者犯下殘酷犯罪時,社會仍然很難有共識接受身心障礙者無法判死的規則 當事人被告永遠覺得判太重,受害方或大眾覺得太輕 針對身心障礙、青少年、兒童犯罪較難接受減刑與免刑,臺灣普遍還沒建立這些身分犯罪不負全責的概念,追根究底,大眾看的是受害者的損失與傷害有多大,法律看著被告的犯行與態度,就會有怎麼犯越多越划算這樣的事實發生,我認為法律設計還有觀感偏重被告,這和一般大眾認為受害者要被補償的觀點是有出入的,也會因為缺乏正義而容易對被告無法包容 只是怎麼解決還沒答案 在國外犯罪仍然有許多重刑,臺灣則傾向輕罪與盡量減刑,非常偏向被告,總之還是回歸整個法律制度要怎樣做才能兼顧受害者與犯罪者的權益,臺灣顯然還有很多路要走
@bus30056
@bus30056 Жыл бұрын
"在國外犯罪仍然有許多重刑,臺灣則傾向輕罪與盡量減刑,非常偏向被告" 好奇是怎麼得出這樣的結論的
@namaichuwei6894
@namaichuwei6894 Жыл бұрын
第一感覺這韓劇只是把《THE GOOD DOCTOR》改成律師版,但又要強行加上清秀美女和韓式愛情線,還是免了罷。
@shanshancaliskan4676
@shanshancaliskan4676 Жыл бұрын
还有,我们真的完全可以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一般情况是一个人因为一件事开心或不开心,我们不理解为什么这个人会不开心。因为没有体会过因为这件是而不开心,自然不会考虑到对方会不开心。比如一个朋友把她男朋友说她的腰没有哪位女明星的腰细告诉了我,我说嗯,确实是比那位女明星粗了一点。她很不开心,说我没有同理心,再也不想和我做朋友了。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搞不明白她为什么会不开心, 因为事实她的腰却实比女明星粗啊。虽然通后回来问其他朋友大概明白了她为什么会不开心,但是在第一次发生的时候往往是一头雾水。不过从那之后当再有人和我说类似事情时,我就不会这么回她了。反而会说,“你问他是女明星爱他多一点呢?还是你爱他多一点呢?”
@motizuki1275
@motizuki1275 Жыл бұрын
你的确没有同理心,她跟你说她男朋友说她的腰没有女明星细,不是真的在乎她的腰细不细,而是在和你抒发这种不满的情绪,你还在那添油加醋,就事论事,情商可以说是负的也不为过。
@motizuki1275
@motizuki1275 Жыл бұрын
@LIN KASTER 你们不是讨厌自闭症这个标签吗?那我就不把你们当自闭症,你们就成了一群低情商无同理心的让人反感的人群了,这不没错么
@chacha2kimo
@chacha2kimo Жыл бұрын
沒必要要求情商怎樣吧。
@shitanaga8003
@shitanaga8003 Жыл бұрын
我認為法律都要以補償被害人為先,其他都要退後,臺灣近年的重大刑案都背離這個原則,被害人有沒有精神病不是重點,做壞事就是壞人,殺人就該償命,不然節目中所說大部分的病友也沒做壞事啊,那相安無事,皆大歡喜,回過來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應該要負責,不具自主能力的人那怕成年都有監護人,出事了都裝死,有自主能力犯人就不能因病脫罪,擺明就是裝病,這不應該有模糊空間。
@greenpea1121
@greenpea1121 Жыл бұрын
讚讚!吃我的(?核融合!
@eggsplash
@eggsplash Жыл бұрын
他好像聽不懂主持問題,頭十分鐘問非所答。另外,他所說的設定矛盾並不嚴重,如果真的有看劇的人會知道禹英「隅」公司出庭接案子都是一個team,共感同理別的同事有按情況補足;女主庭上表現也不是他所說的突飛猛進,説錯話,不會看眼色,語氣過重過直的情況時有出現。
@user-nf4mv5pv9u
@user-nf4mv5pv9u Жыл бұрын
亞斯伯格症我不認為沒辦法當律師 律師本身需要的能力跟平時社交不一樣 你就算社交能力不足也不代表你咬文嚼字不行
@chris90526
@chris90526 Жыл бұрын
那位檢查官其實講得話有漏洞,就算律師有自閉症,但是他辯護時引用的是韓國的法律耶,而且判決是法官決定的耶。如果律師可以用法律說服法官,那跟律師本身有沒有自閉症有啥關聯😆😆😆
@garyli9914
@garyli9914 Жыл бұрын
講的很好,但身為一個普通人誠實地希望敬而遠之,期望不需要有機會去理解這些東西。
@WishShan
@WishShan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現在即便是*正常人*,也活的非常脫軌,偷拍、詐騙樣樣來。😂 不喜歡將某些人格特質美化,這樣容易誤導大眾。
@donaldkwong3082
@donaldkwong3082 Жыл бұрын
以你的角度看電影的話,荷李活,華納應該一早關門了,電影就是用模擬方式,令觀眾投入,你作為一個律師,在法庭所見到的犯人,有凶神煞惡的,也有貌美如花的,但他們可能都是惡貫滿盈的罪犯,但電影是為了要觀眾容易理解,一般惡人與好人的樣貌都會分得較清楚認真,兼且這電影是希望社會人士,對有行為障礙人士予以鼓勵,到底來說,這不是百分百專業的醫學紀錄片,不應用百分百的專業律師去下評語,利申:我對律師沒有好感,尤以刑事案律師為甚
@pingyu7612
@pingyu7612 Жыл бұрын
有暴力的只是少数,正常人也会有暴力
@user-it9xi8zf5d
@user-it9xi8zf5d Жыл бұрын
對於自閉症有更多的了解了,謝謝分享,但有一個疑問是精神疾病患者比一般人不暴力的數據會不會本來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就比一般人還要來得少?
@xaiiiend
@xaiiiend Жыл бұрын
你要不乾脆點直接問精神病患者暴力數據是不是就比一般人高?
@user-nd5fy8od5n
@user-nd5fy8od5n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這個律師一直在強調理論上,那實際上呢?一個企業要你寫出一篇對消費者十分不利的契約,這時候為了委託人的最佳利益律師要不要寫?這種情形在現實生活上不是每天在發生嗎?不要只站在道德至高點回答問題,現實生活不是童話哪來那麼多理論上,要真有理論上那中壢吸毒殺母案怎麼能逃脫死刑?
@unclelau8696
@unclelau8696 Жыл бұрын
總之,大多數“不是”,並不表示沒有“是”的存在! 視頻中的說法也是非常自相矛盾的,既已指明這是戲劇,又指責它不符現實大多數的情況。 所說的自閉症的兩大特點,也不是必然全部患者都處於同等高的程度。應時刻將“頻譜”屬性存於腦袋並於討論自閉症時運用到。 如果有相當高的IQ, 相當於禹英禑的,你自然會知道,用圖像式記憶,能過目不忘,是合理和存在的事。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你的建議很好,我們也認同。
@donaldkwong3082
@donaldkwong3082 Жыл бұрын
律師本就是一個不討好的職業,只要用客人給與,他就要為客人服務,甚至抝曲為直,反而小鯨魚為了自己所做出歪理的事而感到內疚,現實可以做得到嗎!這就是電影的作用,發人心醒而現實卻不可為
@dametime5996
@dametime5996 Жыл бұрын
15:30 這邊開始 我覺得也過度美化了律師和法官的職業行為 許多新聞案例誇張的輕判甚至無罪 就是因為被告犯罪當下精神耗弱這塊免死金牌 但是犯罪前和犯罪後呢? 沒有人知道被告到底有無精神障礙。法庭講求證據 但往往就是證據掩蓋了真正的事實
@user-ep9zf7qp8e
@user-ep9zf7qp8e Жыл бұрын
照律師的說法,犯罪後的精神鑑定不應該用在法庭上,是嗎? 那為什麼很多刑案新聞都會提到犯罪者去做精神鑑定?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應該是說,過去跟現在的證據都要拿出來檢驗。
@user-iu3gz5zz6c
@user-iu3gz5zz6c Жыл бұрын
為了脫罪呀
@yuanchen7111
@yuanchen7111 Жыл бұрын
事後的鑑定是為了確認犯案「當下」是否具有行為能力,或者說是否受到精神疾病影響。並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都是時刻發病的狀況,若犯案當下其實是有自我意識也沒有發病,那法律上是不允許減刑的。
@user-ep9zf7qp8e
@user-ep9zf7qp8e Жыл бұрын
@@yuanchen7111 但事後鑑定其實也無法確定事發當下的情況(除非重現當時情況就會發病)。另外,如果發病就可以減刑甚至無罪,對社會來說是否會成為不定時炸彈?
@yuanchen7111
@yuanchen7111 Жыл бұрын
@@user-ep9zf7qp8e 絕大多數的案件調查,都是事後進行的,像是一般不涉及精神問題的偷竊或搶劫,也是透過現場證據事後調查來釐清案發當下的情況。精神鑑定也是根基於現實狀況來做判斷,透過現場攝影機,當天稍早接觸的證人證詞,和一些客觀事實,來觀察當事人當下是否衣著不太如常,言行舉止出現異狀,進而判定當下是否處於發病狀態。
@leekangwang
@leekangwang Жыл бұрын
事實永遠就是有例外 也造成現在不信任法官 律師🤔🤔🤔
@nancyling4593
@nancyling4593 Жыл бұрын
中間部分關於律師主張不會出現拿精神疾病來做脫罪的部分還是有遲疑,因為律師所說的證據只限定在當事人真的是激情犯案等非預謀的情形,太薄弱了,相關的精神科看診證明、開藥證明等,有心者只要在犯案前去看個兩次就成立了,即使沒有,也可以申請精神鑑定,然後鑑定前律師多教當事人幾次該怎麼回答就好了啊?
@nancyling4593
@nancyling4593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加害行為當下有無明確認知行為能力」這種辯護理由實在太方便萬用了,因此也有很多人會濫用這個說法意圖脫罪或減輕刑責,這也會加深社會大眾對精神障礙的懷疑與反感。
@nancyling4593
@nancyling4593 Жыл бұрын
在以犯罪心理為主題的一些專欄跟節目,經常都是在著重說加害者有多不容易,精神障礙者平常面臨的困境來合理化跟減輕加害行為對某人或某群體造成的傷害,通篇沒有考慮過或極為輕描淡寫那些精神障礙者犯罪案件中的受害者,無論受害者失去的是身心安全、財產或生命,彷彿在說受害者死都死了,加害者的幸福更重要一樣
@micasa1199
@micasa1199 Жыл бұрын
如同律師說的,這部戲根本上的矛盾點。 當初看到這部劇是說自閉症的律師,還有開庭的場面,我就覺得這個矛盾點太大了。 據我所知,自閉症成因跟鏡像神經元有關,所以患者是社交功能會有障礙的。但要開庭所具備的能力,應該要懂察言觀色,但這就是他所缺失的能力啊 但很開心被大數據推薦這部影片,看了很有意義的內容🥺
@Simyia
@Simyia Жыл бұрын
不太喜歡韓劇,太多吹捧跟行銷多過實際內涵
@cutekutar
@cutekutar Жыл бұрын
韓劇就是浮誇
@clairehsu1182
@clairehsu1182 Жыл бұрын
我以自閉症患者為劇中律師侃侃而談的能力辯護,她侃侃而談的能力並非律師功能的智力,而是「天才型」自閉症角色本身能力的展現。 你們所不瞭解的自閉症者對事、務的洞察力的智慧,不是你們號稱的專業人士能理解,只有自閉症者才能理解自閉症者的智慧達到哪種境界,在自閉隱密處,自閉症者擁有全部的時間在作全面的觀察和感受。 黃律師,我也要告訴你,你說:純粹看電影就好,不要評論。但是,你卻評論說:電影有矛盾。你已經在評論,已經在自相矛盾。 不怪你,因為你不是自閉症患者,你就沒有電影中那位自閉症律師洞察能力而侃侃而談的能力。
@kleo2665
@kleo2665 Жыл бұрын
戲劇嗎!會美化也是可以理解的。現實中無法達到的「完美」,就到劇中實現吧! 個人也非常愛絕命毒師、律師。
@motizuki1275
@motizuki1275 Жыл бұрын
高中班里就有个自闭症,成绩垫底,讲话干嘛的特别招人厌,感情还特别丰富,老幻想跟我或者其他几个同学是“三人组”,天天粘着你。从那会我就对自闭症患者没什么好印象,但一想,因为是有病,所以我也不怪他,只是不断跟他划清界限。现在看到评论一堆自称自闭症的好像觉得很优越算是彻底打破了我对自闭症患者的耐心。
@abbydesu
@abbydesu Жыл бұрын
看了留言區沒看到自稱自閉症的人啊?你這種偏差言詞大可不必留下,還有三個讚不曉得是不是您開小號按的呢🤭這種人真的很讓人作嘔,精神疾病只不過是有障礙罷了,啊,您也有障礙是吧真是抱歉🥵
@user-zq9xl3ns4w
@user-zq9xl3ns4w Жыл бұрын
一般来说自闭症者都不知道自己是自闭症,就算知道也不会说吧?因为对于患者来说这可不是什麽好事😂
@shanshancaliskan4676
@shanshancaliskan4676 Жыл бұрын
知道两位是好心,只是对于自闭症的认知太过于片面。自闭症本身不是疾病也不障碍。如果这个社会是以自闭症喜好而建立的,那么没有自闭症的人就会是有精神障碍的人。这就反应出非自闭症人群内心有多么黑暗。对和自己比一样的群体是那么心,反而说我们这个在自闭光谱上的人没同理心,真的好笑。请不要叫我们患者,我没病,谢谢。
@huifenGuo
@huifenGuo Жыл бұрын
樓上,你可能有所不知,我們自閉者恨死了「身心障礙者標籤化、純潔化、疾病化」
@motizuki1275
@motizuki1275 Жыл бұрын
@二世 这人根本不是什么自闭症,单纯情商低而已
@motizuki1275
@motizuki1275 Жыл бұрын
@@huifenGuo 因为你们自闭症都很讨人厌,没同理心,不会讲话,所以给你们一个病,让你们好歹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让社会不至于歧视你们,如果你说你们没病,那你们就成了单纯的讨人厌情商低的人群了,你觉得这样很好吗?
@tali2274
@tali2274 Жыл бұрын
大概理解您想表達什麼 基本上就是以您的見解來說被社會稱為「自閉」類型的人 其並不應該被稱為病症 而只是一種類別 甚至您認為刻意區別也有貼標籤之嫌
@chhsgames
@chhsgames Жыл бұрын
你都不接受自己怎麼要求別人接受你呢?
@-Skillful-
@-Skillful- Жыл бұрын
協助弱勢平等可以給補助、輔導、就醫,就是不該用減刑,減刑條例,有不公平、鼓勵犯罪之嫌。 一個正常人若有需要,亦可花時間獲得精神疾病的診斷、就醫紀錄、甚至騙過整個社區。
@jkx1980
@jkx1980 Жыл бұрын
行為與責任同時存在,法律才會處罰呦
@user-no5rk5te9q
@user-no5rk5te9q Жыл бұрын
法律可以因行為能力欠缺而減刑的,就是判斷事理的能力或控制行為能力低於常人,在此心智狀態低落的情況下,何來鼓勵或不鼓勵? 再來第二段,你自己都說「正常人」若有需要了,但很多精神障礙者,就是因為缺乏病識感而延誤就醫,更別提很多都是處在資源不平等的社會底層了
@jeremylin976
@jeremylin976 Жыл бұрын
你的心真黑。
@chad1121
@chad1121 Жыл бұрын
正常人不斷裝病,假裝自己有病去騙醫生。這種人已經是有精神疾病了,叫做孟喬森症候群。
@-Skillful-
@-Skillful- Жыл бұрын
@@user-no5rk5te9q 酒駕也因酒精造成行為能力欠缺,反而加重量刑,公平原則呢?? 眼睛、牙齒,學生時期就已全檢,精神、心理評估也該普及,提前發現防止失控。
@user-hu3mf8dt6h
@user-hu3mf8dt6h Жыл бұрын
程度問題~一干子打發一堆人!自閉程度~還是有自理能力!別歧視!
@gardenerh
@gardenerh Жыл бұрын
為什麼是請一個律師來講自閉症而不是請對自閉症比較了解的行為治療師或特教老師之類?夾很多英語單字感覺好像很專業,她在第五集自介時就介紹自己是亞斯伯格症,也就是同時具有自閉症也有一般人的溝通能力,哪來的邏輯缺陷?自閉症至今連研究自閉症的專家都不敢說有一模一樣的自閉症,講了一大堆叫大家不用太認真批評,阿你就認真的批評了啊!而且美國也真的有自閉症律師,拍片前可以做點功課嗎?主持人還講到要翻成韓語寄過去,還好沒有寄去丟臉!有趣的是台灣很多自閉症家長對這齣劇是肯定的,聽到最近最有意見都是律師,而且拿台灣的法律去看韓國法律和文化!這位律師查了一下,原來是幫除了鄭捷,還包括弒母棄屍的逆女蔡京京、絞殺前女友母女的黃麟凱、殘殺女童「小燈泡」的王景玉、縱火燒死父母親戚等6人的翁仁賢、割喉殺死女童的龔重安、姦殺小模的程宇,以及華山分屍案兇手陳伯謙、永和洋人分屍案主嫌孫武生等人還有一堆爭議,「內射精液可舒緩女性生理不適」會不會不擇手段幫委託人辯護這點我就想笑了! 我職業是天天接觸自閉症個案的人,他們很多外型並不都是他說的都像第三集,他憑在捷運看到的印象當專家評論自閉症,表面好像很保護自閉症,其實還是在為律師工作辯解,還一連做了兩集!不過想到連中文名字都發音錯誤,學一下他的論點,啊~不用太認真!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Hi, 因為這次的主題結合法庭與自閉症,致豪律師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心理學專業,因此是非常適合本次主題的專家。 你說得沒錯,我們在上集就藉由第三集的劇情強調自閉症都很不一樣,而致豪律師是從法庭實務角度加上戲劇的描述,來討論,我們對這部戲也都很肯定喔。 自閉症朋友的外型就如內在的狀況一樣,當然也都不同,致豪律師舉例強調的是:對於大多數沒有接觸過自閉症朋友的人,不要覺得他們都能跟禹英禑一樣,也不要因為不一樣而產生另一種刻板印象,我想這是很重要的。也歡迎你分享你職業上遇到的情形喔。
@gardenerh
@gardenerh Жыл бұрын
@@PanScitw 律師那麼多為什麼要找一個這麼有爭議只幫惡魔辯論自己還捲入委託人性醜聞的律師?而且連劇中是屬於自閉症中的亞斯伯格都不清楚,就武斷說是美化?!律師到底是要打贏官司還是找出真相的大哉問,在以前的日劇王牌律師古美門就已經討論過,這齣劇也是,我覺得他的發言才是一直想美化律師的工作,尤其還夾著英文當專業,我直覺沒錯,果然一查資料就是一個爭議人物!
@shanshancaliskan4676
@shanshancaliskan4676 Жыл бұрын
还有,10个自闭人群,只有2个是有智力障碍的,2个是平均智商,4-6个是高于平均智商的。所以,当一个人告诉你他有自闭症的时候,你可以确定这个人估计是智商比你高。
@user-uw9uy2em9c
@user-uw9uy2em9c Жыл бұрын
欸不是欸,你知道天才型患者只佔大概10~30%而已嗎?而高於普通水準的人也才2.7%,你給的數據是哪生出來的,或許你是自閉症患者受盡委屈與各種標籤,但事實還是要根據數據回答啊
@zarta212269
@zarta212269 Жыл бұрын
當會自稱自閉者那他很高機率是正常人
@harweiz
@harweiz Жыл бұрын
最後一段,那到底是確定還是估計😂😂
@nwbbib
@nwbbib Жыл бұрын
主修特教專業還當過幾年老師的我 覺得你要不要聽聽看你到底在說什麼.jpg
@sm3521886
@sm3521886 Жыл бұрын
都開始懷疑她是不是自閉症黑粉出來反串的...
@-Skillful-
@-Skillful- Жыл бұрын
任何疾病都不該成為減刑條件。 不能說我們在安全高峰,就留殺人犯一命,留後患。 殺人犯的人權該在剝奪他人人權(生命權)時就該抵銷,無須討論是否能教化的問題。
@motizuki1275
@motizuki1275 Жыл бұрын
杀人的原因,动机也不考虑?你这什么几百年前的思想?我也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想,因为解气啊,对吧?犯了错的,往死里搞,多解气,但这样能解决问题吗?一个人虐猫,你把他打一顿,他就不会继续虐猫了?带点脑子
@jkx1980
@jkx1980 Жыл бұрын
這就是很單純的不懂法律規範 那我想問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年紀7歲的小朋友,殺了人,那法律是否該對小朋友處以死刑、無期徒刑或著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Skillful-
@-Skillful- Жыл бұрын
@@motizuki1275 懲罰一次無用,所以再犯罪也不用處罰了嗎?? 錯了,該累計加重懲處。如同酒駕累犯加重量刑。有腦子記得要用。
@-Skillful-
@-Skillful- Жыл бұрын
@@jkx1980 不是不懂法律規範,是覺得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依照現行法令是無法如此對七歲小朋友判刑,但監護人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你是故意問的吧!
@jkx1980
@jkx1980 Жыл бұрын
@@-Skillful- 會這樣問是因為,刑法處罰的是行為時擁有責任能力的人,也就是說行為要與責任同時存在。 然而刑法不處罰未滿14歲的人,是因為法律直接規定小朋友無責任能力,即便小朋友殺了人(行為)但此人卻不值得被罰(無責任能力),同樣的精神障礙、心智缺陷法律不允以處罰,也是因為患者行為時欠缺「責任能力」,故處罰沒有實益,患者需要的是接受治療。 你可以對小朋友容忍,那能否對病患處以同樣的容忍呢?
@joeyshias
@joeyshias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支持!
когда повзрослела // EVA mash
00:40
EVA mash
Рет қаралды 4,6 МЛН
Веч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shorts
00:27
Гараж 54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 МЛН
Heartwarming: Stranger Saves Puppy from Hot Car #shorts
00:22
Fabiosa Best Lifehacks
Рет қаралды 22 МЛН
Was ist im Eis versteckt? 🧊 Coole Winter-Gadgets von Amazon
00:37
SMOL German
Рет қаралды 39 МЛН
What is Autism?
11:35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7 М.
PART 52 || DIY Wireless Switch forElectronic Lights - Easy Guide!
1:01
HUBAB__OFFICIAL
Рет қаралды 50 МЛН
Clicks чехол-клавиатура для iPhone ⌨️
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