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如何修仙?到底什麼是修行?答案其實就四個字。|道長講道

  Рет қаралды 82,647

無量觀

無量觀

5 ай бұрын

112/1/14 祈安禮斗科事,熱烈報名中!
lihi.tv/zXbHb
九天神算諮詢或課程預約報名
專門解析先天命盤與神煞
修行者必備的修行藍圖!
明年額度開放預約!
lin.ee/YiZPo3G
無量觀 官方聯繫帳號: lin.ee/YiZPo3G
碧洞仙源 粉絲專頁: / hua3003
彭至相道長 個人臉書: lihi.tv/NfBTX
何至慧道長 個人臉書: lihi.tv/FGQah
台灣道教學院 臉書社團: lihi.tv/fpcfQ
加入討論群,學習道教及靈乩知識:line.me/ti/g/SZ4VC_x-QI
#無量觀 #道長講道 #道教修行 #靈性成長 #道教教義 #修行方法 #道教實踐 #靈性指導 #道教哲學 #心靈修煉 #道教文化 #道教儀式 #道教智慧 #心靈覺醒 #道教生活 #道教信仰 #靈性啟蒙 #道教教育 #道教習俗 #道教傳統

Пікірлер: 294
@user-vn6mc1he5j
@user-vn6mc1he5j 5 ай бұрын
說的很好,唯獨用經濟能力,來衡量修行境界不太妥當。比方貪官,黑道,投資客,富二代,他們經濟不虞匱乏,但也並非修行而來。而修行的本身是淬煉出看透事物的本質,不再囿於物質的標尺,不論在什麼環境都自在清淨。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fenixc1521
@fenixc1521 3 ай бұрын
我喜歡道長的說法,真的!人身在世,能夠修好自己就是很困難的事情了,做好自己再推己及人到周遭的人就是很大的善了☺️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oh1js6mm7v
@user-oh1js6mm7v 5 ай бұрын
修行就是代表修行個人的行為,那叫做修行 修行有很多方法不一定除了 打坐念經之外,最重要的是修正自己的行為。 感謝道長的講解 無量觀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lctgrace3534
@lctgrace3534 5 ай бұрын
修行不会改变现实生活,只会改变你的境界。境界提升了,人的想法便改变了, 加上行动去改善生活,才能活得越来越好,这便是修行了🙏 修正行为,修行就是修生活❤。感谢道长的分享🙏
@ethan06089
@ethan06089 5 ай бұрын
當境界提升了,就會知足,知足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就算身無分文也會事自在的。當知足時人就會靜下來了,就可以逐漸觀察到炁與神是一。
@user-qx9rn7lz4z
@user-qx9rn7lz4z 3 ай бұрын
这个道长对修行的理解完全错误,如果不改变现在这种生活模式,还在为了生活劳碌奔波,为了身外物不懈追求,而不从内在去寻找快乐,那根本不叫修行。凡夫之所以会六道轮回,流浪生死,就是因为把外境当成是真实的存在,而不知道外境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所以无量劫来,虚劳其心,虚役其神。不了起心,永劫沉沦。修行必须从这颗心上去下功夫,不能被妄心牵着走,要时时刻刻做到内心如如不动,不染一尘,不着一物,这才叫真修行!
@user-qx9rn7lz4z
@user-qx9rn7lz4z 3 ай бұрын
另外,我们一定要让生活变的更好吗?这个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修行者哪怕是住在一个很简陋的山洞里,他的内心也是无比幸福和快乐的。因为真正的快乐,是内心能够解脱,无拘无束,自在安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凡夫必须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才觉得幸福快乐,这就是心被物转。这样的生活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安乐,只是短暂的假相而已。因为外境是无常的,身体也会生老病死。如果要让身体过的舒服,心才能够自在安乐,那身体一旦出了问题,心就会变得无所适从!所以修行就是修心,就像《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住在任何上面,这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脱!
@ethan06089
@ethan06089 3 ай бұрын
@@user-qx9rn7lz4z 人該做的事情本來就是要把他做好,賺錢養家又不是要偷要搶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tanjk5034
@tanjk5034 5 ай бұрын
修好自己的品行,就是修行
@pln315
@pln315 5 ай бұрын
基本的不错,认为是全部,就肤浅了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5 ай бұрын
品行只是基本功,不是修真,完全消除腦中所有的雜念和聲音才是入門之道。
@user-qx9rn7lz4z
@user-qx9rn7lz4z 3 ай бұрын
我不认同这个道长的说法,如果不改变现在这种生活模式,还在为了生活劳碌奔波,为了身外物不懈追求,而不从内在去寻找快乐,那根本不叫修行。凡夫之所以会六道轮回,流浪生死,就是因为把外境当成是真实的存在,而不知道外境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所以无量劫来,虚劳其心,虚役其神。不了起心,永劫沉沦。 修行必须从这颗心上去下功夫,不能被妄心牵着走,要时时刻刻做到内心如如不动,不染一尘,不着一物,这才叫真修行! 另外,我们一定要让生活变的更好吗?这个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修行者哪怕是住在一个很简陋的山洞里,他的内心也是无比幸福和快乐的。因为真正的快乐,是内心能够解脱,无拘无束,自在安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而凡夫必须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才觉得幸福快乐,这就是心被物转。这样的生活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安乐,只是短暂的假相而已。因为外境是无常的,身体也会生老病死。如果要让身体过的舒服,心才能够自在安乐,那身体一旦出了问题,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心就会无所适从! 所以修行就是修心,就像《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住在任何上面,这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脱!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3 ай бұрын
@@user-qx9rn7lz4z 沒錯,修行人竟然不講如何進入三摩地或是玄關竅,只講這些世俗基本功,也太淺薄了。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我對消除腦中聲音和雜念有一些粗淺的心得,給您參考看看。 利用去除對外界聲音的分別心的同時,也消除腦中的聲音,則可以進入三摩地。 這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重點。 在台灣,拜觀世音菩薩的人很多,可是知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人卻很少。 ================= 忘記分別心, 復歸於嬰兒, 純粹淨琉璃, 何處煩惱生? ================= 一般人不管清醒著或是睡夢中,頭腦中總是充滿各種聲音。 道德經在第一章就有提到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叫”,指的就是在頭腦中出現意識的時候,要觀照頭腦中的聲音。此 “觀” 與觀自在心經中之 “觀” 有同樣之意。 能夠去除頭腦中所有聲音,而讓腦中寂靜無波之後,才能體會 “恆無欲也,以觀其妙”。 噭同叫,我直接用通俗的 “叫” 比較好理解。 透過觀照頭腦裡面來來去去的聲音而斬斷頭腦,是老子在第一章的重點,可惜通行本把兩個字的 “所噭” 改成一個字的 “徼”,整個意思完全不一樣了。 沒有斬斷頭腦消除頭腦裡面的聲音,也將無法獲得寧靜也無法窺探到這個狀態的 “妙”,更無法進入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的境界。然後永遠只能當個 “門外漢”。 佛教禪宗所謂參話頭,重點不是話,而是在講話之前頭腦出現的聲音,那個 “腦中之聲音” 才是 “話頭”。此法跟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有些類似。 後世之庸僧編出一大堆無厘頭的話集結成書,還要信眾參悟他書裡面的話,此法根本是斷人成佛種性,誤導蒼生,罪業深重而不自知。 楞嚴經第五卷中,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利用外界聲音進入耳根去除分別心,真是斬斷頭腦裡面聲音,進而入三摩地的妙法,可惜世人大多讀而不用。 此法門由外而內,讓聲音來來去去的流動而不執著,去除對所有聲音的分別心,讓內外所有聲音不再干擾意識。 以上所述,簡而言之,即是楞嚴經中 “入流亡所” 四個字,進入聲音之流,忘記自己的存在,自然也會讓頭腦在這個時候也被斬斷,即得進入三摩地,了知何謂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的玄妙境界。 一個人如果消除分別心,也就是處於老子 “復歸於嬰兒” 的狀態。這個跟耶穌說 “只有一個人變成嬰兒才可以進入天國” 的意思一樣。 耶穌所說的 “天國” 其實與 佛家的 “三摩地” 和道家的 “玄關竅” 是一樣的狀態。 天國不是在遙遠的天堂,而是一個狀態。 ============== 太多文字名相,對初學者是文字障,一輩子在頭腦的文字迷宮走不出來。 修行第一步就是要拋棄所有的文字名相,這些都是文字障。 老子道德經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人類的文明是靠前面四個字 “為學日益”,不過科學家有的時候還是要靠著進入某種狀態,蹦出奇思妙想的靈感創意。 對於人類文明或是個人,此二者不可偏廢。 可是現代人似乎只偏重 “為學日益”,甚至在修行的道路上也是拼命收集各種的名詞解釋,囫圇吞棗,陷入文字障的迷宮困境。 =============== 在人來人往的地方閉上眼睛坐,比在家沒有外界聲音的靜坐好。這個方法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奧妙之處就在此,利用外面的人聲進入耳內,觀照世間音而不起分別心,入流之時立即亡所,斬斷頭腦,進入玄妙之境界。“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的涵義只有體驗過才會知道。 此境界可稱為三摩地,或稱為道家老子的眾妙之門,或稱為耶穌所說的天國。 耶穌也有說過,拋棄二元對立,才能進入天國。 修行不用談靈修靈動入神,這是執著於文字假相。這樣玩久了就容易走火入魔。 道家提到的識神就是 “分別心”,斬斷頭腦去除分別心,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核心妙法。 “拋棄二元對立” 和佛教的 “不起分別心” 意思一樣,純粹的觀照,這也是心經一開始的重點。 各位菩薩,不起分別心的觀照才能自在啊~觀自在菩薩
@skyzhou5613
@skyzhou5613 5 ай бұрын
修行就是做一个更好的人,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选择,修行就是那一念之间选择做好人还是坏人,修行就是善待众生,去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修行自己的灵魂像莲花一样干净清爽,一生功德圆满就是修行,安静儒雅,心安理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taimistar1571
@taimistar1571 5 ай бұрын
又受教了!真的感謝道長的金玉良言還有主持人的精彩提問。期待早點再見到彭道長入鏡 ❤🎉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skysmile8833
@skysmile8833 5 ай бұрын
感恩道長,福生無量天尊。
@rc-oo7sl
@rc-oo7sl 5 ай бұрын
牛啊,第一次听有人这么讲修行的,果然大道至简,道长太感谢你的分享了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coogo392
@coogo392 5 ай бұрын
感謝兩位,很清楚直白。 而且如果人人能理解這樣的「修行」,並且落實去做, 跟老子所講的「無為而治」就媒合起來了。 當每個人都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會變成一個和平安穩繁榮的社會。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mipink0814
@mipink0814 5 ай бұрын
喜歡道長分享的觀點,修行修心其實是很個人的事,修的是人的境界和品質,本身就不是什麼拿來比較高低對錯的工具。❤❤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dk9kn7qt6b
@user-dk9kn7qt6b 5 ай бұрын
受益良多、感恩🙏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IceCreamQii
@IceCreamQii 5 ай бұрын
現在很多人都被慾望本能和外在創造的焦慮牽著行動,修行之後發現其實就是完善自己的生活,只要我精神飽滿身體健康,不管周圍有多糟糕的事情發生都能夠順利度過。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las3456
@las3456 5 ай бұрын
【人生真諦】 唯有無為的智慧, 在生活中好修為, 圓滿無常的人生, 不妄不執的奮鬥!
@xinyuchew3498
@xinyuchew3498 5 ай бұрын
非常尊敬这位大德的言行,他的解释不会让异教感到排斥,没有概念的人会想多听一些和接受,他和主持人的对话不会纠正术语,反而加强一般人与道的结合做交流探讨,没有一丝的让人感觉我多么高深,你们都是凡胎,非常接地气地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xinyuchew3498
@xinyuchew3498 9 күн бұрын
@@user-ff5pe3yc2p 展开来说,细说,千万不要三言两语给我忽悠过去,没挑衅的意思,就是不想浪费时间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xinyuchew3498 我有一些粗淺的心得,給您參考。 太多文字名相,對初學者是文字障,一輩子在頭腦的文字迷宮走不出來。 修行第一步就是要拋棄所有的文字名相,這些都是文字障。 老子道德經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人類的文明是靠前面四個字 “為學日益”,不過科學家有的時候還是要靠著進入某種狀態,蹦出奇思妙想的靈感創意。 對於人類文明或是個人,此二者不可偏廢。 可是現代人似乎只偏重 “為學日益”,甚至在修行的道路上也是拼命收集各種的名詞解釋,囫圇吞棗,陷入文字障的迷宮困境。 =============== 在人來人往的地方閉上眼睛坐,比在家沒有外界聲音的靜坐好。這個方法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奧妙之處就在此,利用外面的人聲進入耳內,觀照世間音而不起分別心,入流之時立即亡所,斬斷頭腦,進入玄妙之境界。“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的涵義只有體驗過才會知道。 此境界可稱為三摩地,或稱為道家老子的眾妙之門,或稱為耶穌所說的天國。 耶穌也有說過,拋棄二元對立,才能進入天國。 修行不用談靈修靈動入神,這是執著於文字假相。這樣玩久了就容易走火入魔。 道家提到的識神就是 “分別心”,斬斷頭腦去除分別心,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核心妙法。 “拋棄二元對立” 和佛教的 “不起分別心” 意思一樣,純粹的觀照,這也是心經一開始的重點。 各位菩薩,不起分別心的觀照才能自在啊~觀自在菩薩
@xinyuchew3498
@xinyuchew3498 9 күн бұрын
@@user-ff5pe3yc2p 百闻不如实修👍
@XYF-
@XYF- 5 ай бұрын
无量寿佛。。。道长讲的真好 。。。。。。。。。道法自然,大道至简
@yunchents
@yunchents 3 ай бұрын
道長為了把修行普及到讓一般沒有接觸的人都不排斥,說的如此簡易明瞭,學習了!謝謝~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claasicclassic2757
@claasicclassic2757 5 ай бұрын
修為到一定的程度 了解自己 找到自己 去突破 現狀就改變了
@apple9971
@apple9971 5 ай бұрын
是的 講的很接地氣 修行是不能改變現狀 但能提高境界 就是能接受面對 一切都能順眼順心順遂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lillianyuan1469
@lillianyuan1469 5 ай бұрын
感謝彭道長和無量觀頻道。
@yintuan9347
@yintuan9347 5 ай бұрын
受益良多🙏
@James-ih4tk
@James-ih4tk 5 ай бұрын
牛逼。这个道长是有思考的人。。。我研究这些这么多年,得出一些道理。虽然很多东西说法不一样,但是道理相同。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marcoway9573
@marcoway9573 5 ай бұрын
敢於承認身上的種種缺點 這叫開悟 覺悟後能把缺點改正過來 這叫修行 修是修正,行是錯誤的行為 把錯誤的思想和行為修改過來 就是修行 所以修行最關鍵的 就是要知曉自己錯誤的行為 如果連自己的錯誤都不敢直面,那你根本不是在修行
@wagnerblue4821
@wagnerblue4821 13 күн бұрын
很喜欢听彭道长解说,在轻松的话语中悟道👍感恩感谢🙏
@Applelove722
@Applelove722 5 ай бұрын
感謝道長分享😊阿彌陀佛
@user-cd3lg1ow6n
@user-cd3lg1ow6n 5 ай бұрын
有智慧的一部影片,謝謝開導
@mff301
@mff301 5 ай бұрын
非常好的一集。
@user-qk2ir7qn9l
@user-qk2ir7qn9l 4 ай бұрын
好喜歡聽道長講這方面道理,感恩🙏
@user-kh7pp2sv4m
@user-kh7pp2sv4m 5 ай бұрын
謝謝道長講解,很授用。感恩😊
@wendytan6825
@wendytan6825 5 ай бұрын
感恩道长分享…让我增长慧根…
@cedrictu5564
@cedrictu5564 5 ай бұрын
感谢两位!长生保命天尊。
@user-vg2fq4jk2d
@user-vg2fq4jk2d 5 ай бұрын
謝謝 師父 解釋的真好
@tojiniris
@tojiniris 5 ай бұрын
完全回答了我幾年來的疑惑❤靜和靜坐對生活影響
@tojiniris
@tojiniris 5 ай бұрын
身為一位占卜助人者,很高興自己給的建議得到證實,內心強烈聲音將我導向這裡學習 謝謝無量觀❤謝謝彭道長❤謝謝何道長❤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tojiniris
@tojiniris 9 күн бұрын
每一次的成長都伴隨著喜悅,我並不會小看這份喜悅,也不會因此貪圖喜悅,抱有目的只是走更多彎路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tojiniris 我有一些粗淺的心得,您可以參考看看。 太多文字名相,對初學者是文字障,一輩子在頭腦的文字迷宮走不出來。 修行第一步就是要拋棄所有的文字名相,這些都是文字障。 老子道德經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人類的文明是靠前面四個字 “為學日益”,不過科學家有的時候還是要靠著進入某種狀態,蹦出奇思妙想的靈感創意。 對於人類文明或是個人,此二者不可偏廢。 可是現代人似乎只偏重 “為學日益”,甚至在修行的道路上也是拼命收集各種的名詞解釋,囫圇吞棗,陷入文字障的迷宮困境。 =============== 在人來人往的地方閉上眼睛坐,比在家沒有外界聲音的靜坐好。這個方法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奧妙之處就在此,利用外面的人聲進入耳內,觀照世間音而不起分別心,入流之時立即亡所,斬斷頭腦,進入玄妙之境界。“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的涵義只有體驗過才會知道。 此境界可稱為三摩地,或稱為道家老子的眾妙之門,或稱為耶穌所說的天國。 耶穌也有說過,拋棄二元對立,才能進入天國。 修行不用談靈修靈動入神,這是執著於文字假相。這樣玩久了就容易走火入魔。 道家提到的識神就是 “分別心”,斬斷頭腦去除分別心,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核心妙法。 “拋棄二元對立” 和佛教的 “不起分別心” 意思一樣,純粹的觀照,這也是心經一開始的重點。 各位菩薩,不起分別心的觀照才能自在啊~觀自在菩薩
@Shincigo
@Shincigo 3 ай бұрын
道长真是功德无量,感恩。
@user-xk1iq1is4c
@user-xk1iq1is4c 5 ай бұрын
很好的聊天,讚!
@user-he3by3ey2x
@user-he3by3ey2x 5 ай бұрын
真正的修行人
@claasicclassic2757
@claasicclassic2757 5 ай бұрын
正確 就是這樣簡單的觀念
@johnlam4179
@johnlam4179 3 ай бұрын
謝謝道長 感恩
@jasonsun3534
@jasonsun3534 5 ай бұрын
這集講的非常棒,收益很多,希望下次多說一些修靈成道的細節,感恩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a0938078292
@a0938078292 5 ай бұрын
感恩道長😊聽了很有共鳴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vd3oe3ys7l
@user-vd3oe3ys7l 5 ай бұрын
受益匪淺
@wtshuy
@wtshuy 5 ай бұрын
修行:修正行為 把不好的行為修正為好的行為 行為從何而來?從心而來 所以要從修心開始 從身口意著手 萬法唯心造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pg8xw7vm3v
@user-pg8xw7vm3v 5 ай бұрын
找回初衷!!
@lamwaihung6284
@lamwaihung6284 5 ай бұрын
靜坐常思己過
@glialo7561
@glialo7561 5 ай бұрын
感謝老師的提點,希望有一天能拜訪老師,冥想的定也希望及早穩定
@quanzhen
@quanzhen 5 ай бұрын
歡迎
@las3456
@las3456 5 ай бұрын
世道本無常,人生有百態。 對錯唯識間,快樂要健康。 善惡一念間,幸福不用煩。 不妄想執著,智慧當主宰。 日日當平安,清靜得自在!
@WeiJu-xq7rh
@WeiJu-xq7rh 13 күн бұрын
道長在20:40講話一點都沒錯,就以我為例,境界提升後,經濟狀況也慢慢提高了,現在已無後顧之憂。真拜服拜服道長。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SundayBoy72
@SundayBoy72 Ай бұрын
So much wisdom and insight. Really the goal in life is finding oneself and know who am I. Thank you for this video. ❤
@user-kr3zv4yc4s
@user-kr3zv4yc4s 5 ай бұрын
师傅博学多才❤❤❤
@user-kk2bg3jp4g
@user-kk2bg3jp4g 11 күн бұрын
修身養性!無心是修行,有心即攀緣。奉行仁義禮智信。
@user-wj9tg6jb2q
@user-wj9tg6jb2q 5 ай бұрын
道长说的很好,很直白,直接点破误区,差点也点破天机了,需要保护起来😊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demible2323
@demible2323 5 ай бұрын
修行只是改變自己的境界,不會改變現實的生活
@user-yl7wq8hx1h
@user-yl7wq8hx1h 5 ай бұрын
明是非辨真假 即是大徹大悟
@AMTF18
@AMTF18 5 ай бұрын
「勸人常念佛,把心安住」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誠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 願此功德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迴向冤親債主 迴向歷代祖先 迴向法界眾生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
@user-dm1kc9le1f
@user-dm1kc9le1f 5 ай бұрын
除了任督二脈,還有中脈(七脈輪),,修煉拙火定,,,三脈七輪好好研究對自己的身體更好。
@user-dm1kc9le1f
@user-dm1kc9le1f 5 ай бұрын
金光神咒,可以降心火,也可以排除低頻能量體,也可以減少惡夢
@YungpengAlex369
@YungpengAlex369 5 ай бұрын
讓身心靈生活品質更好越來越成長就是修行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sz3cx6xh1c
@user-sz3cx6xh1c 5 ай бұрын
修身 修心 修性
@johnsonyu3961
@johnsonyu3961 5 ай бұрын
說的好🎉
@user-ei5wr7ec8i
@user-ei5wr7ec8i 5 ай бұрын
修心,修自己不良習慣,修脾氣,修品德,道德。修口德。
@user-nw2tr3ki5v
@user-nw2tr3ki5v 5 ай бұрын
勤修內丹
@LucaLinTW
@LucaLinTW 5 ай бұрын
佛教中提過 心中便有無盡藏 用之不盡的寶藏不在我們外在的境相 而是我們的內在、神性 跟眼前這位師父說的是一個道理 確實生活即修行 心中有所求不必問鬼神 必須向內觀 並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天
@hoangtainguyen1140
@hoangtainguyen1140 5 ай бұрын
這個預告引起了我對下一個視頻的 興趣
@quanzhen
@quanzhen 5 ай бұрын
終於有人看到我們的預告片了
@vanessalai2514
@vanessalai2514 5 ай бұрын
修好自己的心!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iz8bx5no1g
@user-iz8bx5no1g 5 ай бұрын
道長好
@s123bnm
@s123bnm 5 ай бұрын
把自己的生活過的好,跟家人與大家互動和諧,能做到人見人愛,那就是修行大成了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s123bnm
@s123bnm 9 күн бұрын
@@user-ff5pe3yc2p 門裏門外只是方向不同,出去進來都是自在住宅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s123bnm 那個在道德經是稱為 “眾妙之門”。
@s123bnm
@s123bnm 9 күн бұрын
@@user-ff5pe3yc2p 我只知道我要找的是那條路,要進的是哪家門
@user-vn6mc1he5j
@user-vn6mc1he5j 5 ай бұрын
挑材提水耕種,亦是修行。
@galaxymetta5974
@galaxymetta5974 5 ай бұрын
Modern research on Near Death Experience by Raymond moody, reincarnation memories by Ian Stevenson/Jim trucker and past lives regression by Brian Weiss all independently but coincidentally show that our consciousness survive death, we live many lives and our thoughts and actions matter in the hereafter. So be kind and helpful to others, be virtuous, meditate and cultivate ourselves to higher spiritual levels. Cheers.
@Stella-se1lg
@Stella-se1lg 5 ай бұрын
好哦👌生活学习😊
@user-ec5xe7tp6s
@user-ec5xe7tp6s 5 ай бұрын
修正行為
@user-fb2df1qb6h
@user-fb2df1qb6h 25 күн бұрын
簡單就是道法自然
@user-js2sd9er3u
@user-js2sd9er3u 5 ай бұрын
順其自然
@someday_will_be
@someday_will_be 5 ай бұрын
修,築也。非現代人說的修理,修改,修正。 無中生有,建構一個房舍,是修。無中生有,創造出你生不帶來的生活模式。
@jkhsu2208
@jkhsu2208 5 ай бұрын
心存善念 盡力而為 唯一支持柯P (疑 ? XD
@franklee9475
@franklee9475 5 күн бұрын
修道進步法則 濟公活佛慈訓 一、培養耐心學習忍辱 要學習靜靜的傾聽人家講話,不要打斷不要插嘴,如果有人批評我,不要急著去反擊,要想一想,我是不是真的有做錯,做錯了要馬上去改進,而且還要感謝對方; 如果沒有錯,也不要生氣,歡歡喜喜的接受,因為對方正在為我們消業障、了罪,讓我們增加福報,讓我們開智慧。 二、培養清靜學習寡慾 不要貪求吃好、穿好、用好,不要貪求名利,也不要貪求肉體的享受。 嘴巴、手、腳、心控制不住,就會變成慾望的奴才。 我們要儘早的讓慾望減少,德性才會增加,和上天的感應也會愈來愈強烈, 諸佛菩薩的啟發和護持,我們才能接收得到。 三、培養善緣學習慈愛和眾生斷除惡緣的最好方法是吃素,我們要多說好話,多渡眾生,把眾生當作我們自己的親人,不管他好不好,我們都要用慈悲心平等的對待,這樣才能成全眾生、感動眾生,要記住,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四、培養道氣學習規矩 佛規禮節要確實做到,人前人後都不能隨便,不能馬虎,聖凡要清, 不要藉著道場去做私人的生意,不要藉著道場牟取私人的利益,錢要清,公家的錢,絕對不拿來私用。 男女之間需要清清白白,乾道坤道講話要有一段距離,不要碰來碰去,也不要打打鬧鬧嘻嘻哈哈,那沒有規矩, 男生女生,不可以單獨在房間裡面講話,要講話,請出來客廳,要知道仙佛時常在看著我們,報事靈童時常在紀錄我們的功過,不可以不謹慎。 五、培養尊重學習謙卑我們人跟人之間有尊重,人際關係才能和諧,眾人的事要依眾人的意見,不要說我一定要怎麼樣,我們人一定要知道,我就是自己,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容,有所不淨, 謙卑才是真正的高貴;高貴不是穿得很漂亮,開賓士汽車,才叫做很高貴,真正的高貴就是謙卑。 然後,我們要讓眾生去發揮、去出頭、去表現,人家在表現的時候,你也是在表現呀! 表現你有寬闊的胸襟,包容別人的雅量,這也是一種好的表現。 不要說自己愛搶鋒頭,自己愛表現,把機會讓給別人,如果說地很髒,沒人掃,我把機會讓給你,不是哦!該做的還是要做。 六、培養能量學習吃苦 吃苦就是出勞力為眾生服務,不管環境的好壞,物質的優劣,還是人情的冷暖,我們都不動心。好的,我不去貪求;壞的,我不起嗔恨,歡歡喜喜的接受,這也是吃苦。能夠吃苦,才能健康;能夠吃苦,才能增強能量,能量增強了自性才會發光。 七、培養德性學習柔和 為什麼要柔和?你看那個刀子是不是很硬?時常切硬的東西,刀子會斷掉;那個弓箭很硬,容易折斷;你看牙齒跟舌頭,牙齒會先掉。 柔能克剛,我們要和和氣氣,凡事為對方著想,遇到事情,不爭、不辯、不衝動、不急躁、不暴怒也不生悶氣,讓自己二六時中心平氣和,讓自己的德性愈來愈增加。 八、培養妙智慧學習圓滿 要怎樣培養妙智慧, 注意聽!這很重要考試一定會考,每年必考,而且不管是誰,統統都會考。 能夠把大事化小事,把有事變沒事。 能夠隱惡揚善、推功攬過,妙智慧就會開啟,圓滿別人就是圓滿你自己。如果能夠做到這樣,那麼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處處是天堂。 把心放開來,對事情不要那麼執著,放輕鬆,自然善緣就會來了,會跟眾生結更多的緣。就是要多笑,長得怎麼樣是另外一回事,要發自內心親切的笑,人家才會喜歡親近我們。天堂不是死了才去,每天和和氣氣就像在天堂一樣,如果吵吵鬧鬧的就像在地獄。
@yunhuayiu4721
@yunhuayiu4721 5 ай бұрын
大實話
@user-dc8gn2df6r
@user-dc8gn2df6r 16 күн бұрын
道~至外無限 至內無盡 佛道修行在心中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mj8us1lc3y
@user-mj8us1lc3y 5 ай бұрын
在這個世界好好的為什麼要修行? 修行就像白米飯煮熟了不用再像稻穗🌾一樣再重播種、再輪迴
@albertloh279
@albertloh279 5 ай бұрын
心能静能定,天地皆回归
@user-wq7sb9gl6p
@user-wq7sb9gl6p 5 ай бұрын
修過去,修現在,修來世。
@ZenSay7
@ZenSay7 5 ай бұрын
修正自己的行為
@twintsai
@twintsai 5 ай бұрын
感謝道長 肚子餓唸經不會飽 神經痛唸經也許麻木了痛 人神合一可處理身心靈創傷 如是因如是果神通不敵因果 **有𠕇冇○❍◉ 🙏**☕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twintsai
@twintsai 9 күн бұрын
@@user-ff5pe3yc2p 未入玄關竅 皆是門外漢 既入玄關窍 無處不祇俏 ........... **👋 🌹🙏**
@WENRUAY
@WENRUAY 5 ай бұрын
認識自己
@lilostich777
@lilostich777 14 күн бұрын
贊👍
@irenechang7239
@irenechang7239 13 күн бұрын
嗯 好 是 你去吧! 太有智慧了🫡🫡🫡🫡學起來
@seanlaw7305
@seanlaw7305 5 ай бұрын
喜欢画画的应该比较快找到自己的灵,个人时常体验到那灵感来了下笔好几个小时..
@YyChan-nb1vu
@YyChan-nb1vu 5 ай бұрын
何解?
@quanzhen
@quanzhen 5 ай бұрын
完全沉浸在畫畫,也是靜的一種 從心理學層面來說,叫做“心流” 靜坐的靜,也是心流的表現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利用去除對外界聲音的分別心的同時,也消除腦中的聲音,則可以進入三摩地。 這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重點。 在台灣,拜觀世音菩薩的人很多,可是知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人卻很少。 ================= 忘記分別心, 復歸於嬰兒, 純粹淨琉璃, 何處煩惱生? ================= 一般人不管清醒著或是睡夢中,頭腦中總是充滿各種聲音。 道德經在第一章就有提到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叫”,指的就是在頭腦中出現意識的時候,要觀照頭腦中的聲音。此 “觀” 與觀自在心經中之 “觀” 有同樣之意。 能夠去除頭腦中所有聲音,而讓腦中寂靜無波之後,才能體會 “恆無欲也,以觀其妙”。 噭同叫,我直接用通俗的 “叫” 比較好理解。 透過觀照頭腦裡面來來去去的聲音而斬斷頭腦,是老子在第一章的重點,可惜通行本把兩個字的 “所噭” 改成一個字的 “徼”,整個意思完全不一樣了。 沒有斬斷頭腦消除頭腦裡面的聲音,也將無法獲得寧靜也無法窺探到這個狀態的 “妙”,更無法進入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的境界。然後永遠只能當個 “門外漢”。 佛教禪宗所謂參話頭,重點不是話,而是在講話之前頭腦出現的聲音,那個 “腦中之聲音” 才是 “話頭”。此法跟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有些類似。 後世之庸僧編出一大堆無厘頭的話集結成書,還要信眾參悟他書裡面的話,此法根本是斷人成佛種性,誤導蒼生,罪業深重而不自知。 楞嚴經第五卷中,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利用外界聲音進入耳根去除分別心,真是斬斷頭腦裡面聲音,進而入三摩地的妙法,可惜世人大多讀而不用。 此法門由外而內,讓聲音來來去去的流動而不執著,去除對所有聲音的分別心,讓內外所有聲音不再干擾意識。 以上所述,簡而言之,即是楞嚴經中 “入流亡所” 四個字,進入聲音之流,忘記自己的存在,自然也會讓頭腦在這個時候也被斬斷,即得進入三摩地,了知何謂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的玄妙境界。 一個人如果消除分別心,也就是處於老子 “復歸於嬰兒” 的狀態。這個跟耶穌說 “只有一個人變成嬰兒才可以進入天國” 的意思一樣。 耶穌所說的 “天國” 其實與 佛家的 “三摩地” 和道家的 “玄關竅” 是一樣的狀態。 天國不是在遙遠的天堂,而是一個狀態。 ============== 太多文字名相,對初學者是文字障,一輩子在頭腦的文字迷宮走不出來。 修行第一步就是要拋棄所有的文字名相,這些都是文字障。 老子道德經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人類的文明是靠前面四個字 “為學日益”,不過科學家有的時候還是要靠著進入某種狀態,蹦出奇思妙想的靈感創意。 對於人類文明或是個人,此二者不可偏廢。 可是現代人似乎只偏重 “為學日益”,甚至在修行的道路上也是拼命收集各種的名詞解釋,囫圇吞棗,陷入文字障的迷宮困境。 =============== 在人來人往的地方閉上眼睛坐,比在家沒有外界聲音的靜坐好。這個方法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奧妙之處就在此,利用外面的人聲進入耳內,觀照世間音而不起分別心,入流之時立即亡所,斬斷頭腦,進入玄妙之境界。“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的涵義只有體驗過才會知道。 此境界可稱為三摩地,或稱為道家老子的眾妙之門,或稱為耶穌所說的天國。 耶穌也有說過,拋棄二元對立,才能進入天國。 修行不用談靈修靈動入神,這是執著於文字假相。這樣玩久了就容易走火入魔。 道家提到的識神就是 “分別心”,斬斷頭腦去除分別心,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核心妙法。 “拋棄二元對立” 和佛教的 “不起分別心” 意思一樣,純粹的觀照,這也是心經一開始的重點。 各位菩薩,不起分別心的觀照才能自在啊~觀自在菩薩
@user-optimismfatboy
@user-optimismfatboy 2 күн бұрын
修行:順心而為
@laiwk2
@laiwk2 Ай бұрын
学习到新观点,修行也有定位。摇摇摆摆,护法都不知要护你什么。
@hwangfongmain7326
@hwangfongmain7326 5 ай бұрын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草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redgod9124
@redgod9124 Ай бұрын
你好师兄,请问彭道长的庙宫在哪儿?可以分享宫名和地点吗?因为我对道教很有兴趣,我来自马来西亚
@all_is_empty
@all_is_empty 5 ай бұрын
認出是在作夢,認出是夢境,認出其實什麼都沒有。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jh8805
@jh8805 5 ай бұрын
滿身油氣的人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bn1xz9xq3l
@user-bn1xz9xq3l 5 ай бұрын
遇到虛雲 改變一生 kzbin.info/www/bejne/eIKoop5vhqd3jc0 一位具異能者皈佛記(諸經巡禮1) kzbin.info/www/bejne/kKfFd6GYnJeEgsU
@adw0204Ryan
@adw0204Ryan 3 ай бұрын
該吃吃 該玩玩 該睡睡, 修者 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
@user-pq5tq3es1u
@user-pq5tq3es1u Ай бұрын
聽了道長這些課,讓我更加清楚「修行」的涵義了,感恩此視頻、感恩彭道長🙏🙏🙏🙏🙏🤣🤣🤣🤣👍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pw2mn8iu7x
@user-pw2mn8iu7x 5 ай бұрын
修行目的就是~利益眾生~四個字. 具体而言就是~與樂拔苦. 也就是效法佛菩薩~普度眾生.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三摩地,皆是門外漢
@YungpengAlex369
@YungpengAlex369 5 ай бұрын
精氣神足,元神就會好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消除識神,元神才能出現。
@user-hb3pb1vn9t
@user-hb3pb1vn9t 2 ай бұрын
又是有漏因 不能成就 不就是弄個境界住麻 唉!小朋友 ❤❤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James-ih4tk
@James-ih4tk 5 ай бұрын
无极和太极。有人的地方就有规矩。你如果,你承认人间的规矩,你就否定了你人的身分。你也就不存在这个世界了。所以,人之所以存在于此世界,是你一开始就承认了人界的规矩,已经给你定义成为人了。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user-oc1ow8rh8p
@user-oc1ow8rh8p Ай бұрын
真正的修行是要醒悟眾生從日常生活中去悟出"真道"來...認理歸真...像是道教:就是教人悟道...佛教:就是教人成佛...而這些教門統一名稱叫做"宗教"...教人認母歸宗...回歸大道源頭...故曰宗教...所以真正的修行不見得要參加宗教...反而很多參加宗教的人被各教條條框框的規矩及經書限制住變成死腦筋而無法悟出真道......真道無字...真道無形...真道無語...故曰無字天書...有一句話叫做: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越多的人越會被書本上的知識給限制住無法道術合一作出靈活的應變...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user-ff5pe3yc2p
@user-ff5pe3yc2p 9 күн бұрын
未入玄關竅,皆是門外漢
Sprinting with More and More Money
00:29
MrBeast
Рет қаралды 170 МЛН
В ДЕТСТВЕ СТРОИШЬ ДОМ ПОД СТОЛОМ
00:17
SIDELNIKOVVV
Рет қаралды 3,8 МЛН
Creepy Teacher Kidnapped My Girlfriend?!
00:42
Alan Chikin Chow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 МЛН
4921MilwaukeeWiGarageDemolition
9:49
UJUNKY
Рет қаралды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