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哲学问题》实现的世界真的存在吗?唯心主义的一个逻辑谬误【小播读书】

  Рет қаралды 5,022

小播讲哲学

小播讲哲学

Күн бұрын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我会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哲学和人生的话题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感兴趣的点下订阅:bit.ly/3aqXr5h
#小播读书 #哲学 #人生

Пікірлер: 20
@clay806
@clay806 3 жыл бұрын
自量子力学出现后,唯物论已无立足之地,因为物质的本质不是粒子而是波粒二像,微粒子以先以波形式存在,直到它们被感知才坍塌成粒子,组成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问题是为何微粒子会知道自己暴露行踪呢?合理的解释是宇宙有一个观察者
@没有神
@没有神 2 жыл бұрын
Stretch too far
@kjin1013
@kjin1013 Жыл бұрын
波形式不也是物质形态的一种吗?反正波,或者波粒二象性,与精神完全扯不上关系。
@clay806
@clay806 Жыл бұрын
​@@kjin1013 在未被觀察之前,根本不存在物質,一切都只是概率
@kjin1013
@kjin1013 Жыл бұрын
@@clay806 你说的即不是量子力学,也不是唯心论了。 首先,量子力学中从来没有断言,粒子在被观察之前不存在。实际上,所谓观察,就是相互作用。粒子在被这种相互作用之前往往处于叠加态。而相互作用时塌陷到某一具体本征态。如果非说这种相互作用(观测)之前粒子不存在,那同样也可以说在此之后同样也不存在! 其次,这种观察并不是指某个有意识的主体(比如人)在那里观看,量子力学所说的概率也不是贝叶斯主观概率(即置信度),而是频率主义所说的客观概率。所以,这种观察也好概率也好,均与有主体的意识没有任何关系。将这种相互作用或概率解读为意识,完全是望文生义。
@clay806
@clay806 Жыл бұрын
@@kjin1013 量子力学的关键在于这一句话 “matter doesn't exist as a wave of energy prior of observation, but as a wave of mathematical potentiality” 很多人误以为在没被观测前,物质是存在的,只是处于叠加态,他们将这种状态类比成一枚抛向空中在旋转的硬币,虽然正面或反面只有在跌落地上时才会确定,但硬币终归是存在的。这个理解完全错误,正确地说,在未被观测前,物质波只是一种数学形态,即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波
@JPW-sz7fo
@JPW-sz7fo 2 жыл бұрын
谢谢分享。唯物还是唯心,究竟谁是第一性?用现代科学讲看得见的是唯物的,科学研究还发现宇宙中有暗物质存在,这些都是物质的一面;但同时人也有精神的一面,万物都有灵,都有精神。网络上新出现的大仁视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人是第一性的,人是万物的主人,人有最高远的来源,人们可以通过实践“人至上”,明了生命的真实,并达到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和高度统一。
@hhhaaajjjxx
@hhhaaajjjxx 3 жыл бұрын
就算你批判了贝克莱的思想,但也没有做到驳倒唯心主义啊。 随着现代物理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怀疑时间这个东西是否真实存在,或许时间只是大脑的一个幻觉,整个宇宙的过去,现在,未来是“同时”存在的。 如果时间只是大脑的幻觉,那真实的物质世界即使存在,也只能以大脑的解读方式表现为意识。这不就是唯心主义吗?
@kjin1013
@kjin1013 Жыл бұрын
唯物VS唯心的争论其实主要是关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者们所说的那个文化伦理宗教法律经济等等所构成的(精神)“世界”的本质,其“存在”,“物质”,“精神”与本体论或者笛卡尔心物问题所讨论所用的相应词汇背后的概念大相径庭。比如前者,法律,货币,生产和生活资料这些(物质)”存在“是先于人类社会的”意识“吗?显然不是(当然,地理决定论有相反的观点)。而后者们(本体论,以及心物问题)的问题,认为从逻辑法则,围棋战略,到莎翁剧,以及世人的喜怒哀乐这些意识中的东西都在大爆炸物质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于造物主的小本本之中或者玻璃瓶之中,也是极端幼稚的一厢情愿(除非你是柏拉图主义者)。 从德国古典哲学开始的一个普遍误区是以为,哲学有一个绝对的终极范式(或称为世界观,概念和基本公理,。。。)。该终极范式可以用来对所有哲学领域说三道四。人类社会历史那个”世界“也好,人类意识之外本体世界也好,都具有同样的本质,都能用这个绝对哲学加以认识。所以,很多本来是关于前一个”世界“(人类社会历史。。。世界)的哲学辩论都被生搬硬套拿来断言后一个(或其他的那些)完全疯马牛不相干的世界(意识之外本体论所讨论的客观世界),最后的结果就是纯粹玩弄玄学和文字游戏,制造一个又一个哲学家自己也说不清的说辞和词汇。
@江秋菊-r3p
@江秋菊-r3p Жыл бұрын
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真實世界很困難 因為每個人的父母的生活面的真實身份都是西門慶與潘金蓮
@江秋菊-r3p
@江秋菊-r3p Жыл бұрын
= 就算自己不是西門慶與金蓮 自己遇見的婚姻配偶也一定是西門慶或潘金蓮
@rollofoo4539
@rollofoo4539 3 жыл бұрын
其实唯心主义集大成者是佛教,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是感知媒介,意是反应感知的镜子。眼睛看到花,知道是红色是意识的作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问题是认识论不过关,不明白“世界是物质的”也是存在在头脑中的“意识”,而意识是无法停留的。
@超全能
@超全能 2 жыл бұрын
意識是根本上唯一的實存,物質只是意識的規定性。
@夏商周-j6z
@夏商周-j6z Жыл бұрын
上帝被人操作了,沒有神,因為人也有心,人也會討論道德,人也談心,人也談愛,人也談開心,人也會談孝,不管神存不存在,因為人有心。
@jasonj8239
@jasonj8239 2 жыл бұрын
整个宇宙是神的意志而存在的,所以意志是这个世界的本源,这个没法被推翻,谁能证明世界不是神的意志创造的呢?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2 жыл бұрын
物質是第一性,精神是物質的產物,這個說法哪裡有直覺啊???如果精神是物質的產物,現代科學也證明了所有物質都由同樣的基本粒子或是場構成的,那所有的物質都應該可以產生精神吧,但是很明顯,石頭沒有精神。大便沒有精神,人卻有精神,明明人跟石頭跟大便都一樣是由同樣的基本粒子構成的,為什麼只有某些物質產生了精神,另一些卻沒有,這樣一點都不直覺啊 相反的,精神是第一性,就比較符合人們的一般經驗啊,我們醒著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有物質的肉體,也知道自己有無形的精神,但是當我們睡著了,作夢了,肉體的感覺消失了,即使在沒有物質的夢中世界,精神依然能夠活動,所以一般人才會覺得就算沒有物質沒有肉體,精神依然存在,所以精神才是第一性啊 對於形而上,或是像觀念和觀念對象,這樣的想法,個人倒是覺得並不存在,因為如果真的存在一個形而上的觀念世界,那表示我們應該有辦法先於認識觀念對象,就先認識了觀念,但是從實際的經驗來看,人們無法想像出不曾經歷過的東西,我們所有的千奇百怪的想法,都是自己或他人曾經的真實經驗,比方說,世界上有一個東西是挖咖魯咖,如果有形而上的世界,那必定有形而上的挖咖魯咖,讓我們有機會在不需要親身經歷過挖咖魯咖的情況下,就知道挖咖魯咖的存在,並且詳細描述,然而人們能所有描述出的奇怪事物,都前有所本,根本無法無中生有,所以既然沒有人能夠直接從形而上感知到挖咖魯咖,恐怕形而上是不存在的。
罗素的一句话,道出了人性欲望的本质【小播读书】
49:33
小丑教训坏蛋 #小丑 #天使 #shorts
00:49
好人小丑
Рет қаралды 54 МЛН
Гениальное изобретение из обычного стаканчика!
00:31
Лютая физика | Олимпиадная физика
Рет қаралды 4,8 МЛН
Une nouvelle voiture pour Noël 🥹
00:28
Nicocapone
Рет қаралды 9 МЛН
從《存在與虛無》論判斷是如何成為痛苦
9:29
多重矛盾叠加与高技术和高资本的“双排斥”【温言铁语】
19:54
宗教(2)上帝为什么会允许邪恶存在?
14:02
文化视角 — Culture Perspective
Рет қаралды 27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