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ет қаралды 558
使徒行傳 7:1-43
1-8節
大祭司聽了這許多對司提反的控告之後,就對司提反說:「這些事果然有嗎?」司提反沒有為自己辯解什麼,反而透過以色列人的歷史,來勸告在場的人,不要繼續存著剛硬的心,悖逆神,拒絕神所設立的使者。在司提反的講論中,提到從亞伯拉罕開始的歷史,直到審訊正在進行的當下,在以色列人、猶太人中間,存在著一些對於神錯誤的心態,一直沒有根本的改變。我們要一段一段來看,看司提反如何透過歷史,指出這些問題。指出這些問題,不是要控告猶太公會,也不是要定他們的罪,而是要喚醒他們的良心,可以回頭,離棄這些錯繆,真正的歸向神。
第一個段落中,談到神帶領以色列人的祖先亞伯拉罕,離開家鄉,來到神應許賞賜為產業的迦南地。亞伯拉罕的家鄉在加勒底的吾珥,那是當時一個崇拜月神的大本營。神在這樣一個偶像盛行的地方,向亞伯拉罕顯現,呼召他,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道往哪裡去。」雖然不知道要往哪裡去,只因為神很清楚地要他離開家鄉,他就出發。他的心裡知道神有一個計劃,神會帶著他去到一個神量給他的地方,他就在信心裡面回應神,順服神的呼召與帶領,採取行動往前進;即便神沒有清楚告訴他要去哪裡,他就是存著信靠神的心,一步一步讓神帶領前進。
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的吾珥,來到哈蘭,居住了一段時間。他的父親死在這個地方。之後,神繼續帶著亞伯拉罕離開哈蘭,來到迦南地。迦南地在當時的景況,是已經有許多人在當中居住的地方,亞伯拉罕是一個外來的人,是一個寄居的人,帶著家眷與牛羊,一處換過一處。創世記形容亞伯拉罕在迦南地許多地方建立祭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字。...當時的亞伯拉罕,在迦南地中,沒有任何根據地,甚至連兒子也沒有,他所擁有的,只有神的應許。從神的應許中可以看見,他會得著迦南地作為產業,他也會有後裔來承接他的產業。當現實的狀況與神的應許看來完全違背的時候,亞伯拉罕抓住神的應許,相信這位帶領他的上帝,沒有因為不信而悖逆神。
神啟示有關於亞伯拉罕後代子孫的事情。...「寄居」、「作奴僕」、「被苦待」、「神懲罰奴役亞伯拉罕後代子孫的國」、「亞伯拉罕的後代要從那國出來」、「回到這個地方」等等,這些內容,記載在創世記15章13-16節;「在這地方事奉我」則是講出了神的心意,是要從亞伯拉罕的後代子孫中,興起事奉神的家庭,興起事奉神的民族,興起事奉神的國家。
在神應許亞伯拉罕之後一段時間,「神又賜他割禮的約。於是亞伯拉罕生了以撒,第八日給他行了割禮」,這件事情記載在創世記17章、21章。然後,以撒生雅各,雅各生下了十二個兒子,以後發展成為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
9-16節
這個段落所談的,是以色列人如何下到埃及,直到那一代都死在埃及地。雅各所生的十二個兒子中,約瑟特別受到父親的寵愛。約瑟的哥哥們嫉妒他,於是把他賣了,之後,約瑟被帶到埃及,成為一個奴隸。然而,神與約瑟同在,祝福他手中所作的,也拯救他脫離一切苦難。約瑟在護衛長波提乏家中作奴僕,表現得很出色,受到主人的信任,但女主人也看上了他,想要和他發生關係。約瑟基於一顆敬畏神的心,不敢背著主人作得罪神的事情,寧可受到冤枉,下在監牢之中。在監牢內,約瑟因為神的同在與賜福,仍舊表現得很出色,受到管理監牢的人信任。約瑟為下在監牢中的酒政和膳長解夢,後來。酒政官復原職,膳長被處死,正如約瑟所說的。後來,法老兩回做夢,被夢的內容深深困擾,酒政想起約瑟,提說約瑟能夠解夢,於是約瑟從監牢被釋放,被帶到法老面前解夢。...於是約瑟成為法老一人之下,位居萬萬人之上,治理埃及,預備整個埃及,可以面對即將來到的饑荒。這些記載在創世記37章,以及創世記39-41章。
法老的夢,是神將命定要來到的事情,放在法老的夢境中,約瑟將夢解明,並登上宰相的位置。法老的夢指出將會有七個豐年來到,緊隨豐年之後,會是七個荒年來到,而饑荒會臨到當時的埃及,以及鄰近的國家與區域,包括了迦南地。當時雅各的家在迦南地,也受困於這場饑荒。雅各聽說在埃及有糧食,就打發兒子們,前後兩次,前往埃及購買糧食。在第二次的時候,約瑟和弟兄們相認,法老也知道約瑟的兄弟們來到。於是約瑟請哥哥們回到家鄉,將父親雅各以及整個家族帶到埃及。這個經過記載在創世記41-46章。
雅各和整個家族下到埃及,那一代的人陸陸續續死在埃及地。雅各死前,遺命吩咐約瑟要將他的骸骨帶回到迦南地,埋葬在家鄉。這裡的經文說雅各和以色列人的祖宗都死在那裡,「又被帶到示劍,葬於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向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裡」,這句話其實是把好幾件事情擺在一起,用一個非常精簡的方式來表達,這幾件事情包括:第一,亞伯拉罕在希伯崙向赫人以弗倫買下麥比拉洞作為家族的墳地。第二,雅各被埋葬在麥比拉洞的家族墳墓裡。第三,雅各用錢向哈抹子孫買了田地,這地位於示劍。第四,約瑟死後,被安葬在示劍那裡。在初代教會的時代,示劍位於當時的撒瑪利亞地區,是一個被猶太人看不起的地方。司提反強調列祖安葬在示劍,很可能是要告訴猶太人,地點、建築物沒有特別的神聖意義,因為神可以將任何地方分別出來,成為祂要使用的地方。神在吾珥這個拜偶像的中心向亞伯拉罕顯現,神在埃及與約瑟同在,神也帶領將以色列人的列祖,安葬在被猶太人鄙視的撒瑪利亞人的地區。
17-29節
這段內容所談的,是神應許亞伯拉罕要將他的後代子孫從為奴之地拯救出來的日子,快要來到之時,那時以色列人的光景,以及神預備了一個領袖摩西,但一開始摩西遭到以色列百姓的拒絕。...在埃及有新的王朝興起,是和約瑟過去服事的法老王沒有關係的,他也不記念約瑟對於埃及的貢獻。改朝換代之後的王,有感於以色列人的壯大,可能會成為埃及的危害,於是用詭計對待以色列人,苦害他們,使他們作奴僕,並且下令以色列人,若是生下男孩,就要丟棄,只能存留女嬰。這些事情記載在出埃及記1章之中。
就在埃及人迫害以色列人,要透過殺害男嬰,來毀滅整個以色列民族時,摩西被生下來了。...到了無法隱藏摩西的時候,他的家人就拿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摩西放在裡面,把箱子放在河邊的蘆荻中,摩西的姐姐米利暗躲在一旁觀看。法老的女兒發現了摩西,就憐憫這個希伯來男孩。米利暗站出來,詢問法老的女兒,可否去希伯來婦人中找一個奶媽,來撫育這個孩子。法老的女兒同意了,於是米利暗將摩西的母親找來,在法老女兒的授意之下,摩西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母親養育他,教導他。到了年紀漸大,就把他帶回王宮,交給法老的女兒,摩西因此成為法老女兒之子。
摩西在王宮中成長,學習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不論是說話行事,都非常有才幹。摩西雖然在王宮中成長,雖然受了埃及人教育訓練,甚至是被培育成為在埃及要執掌大權的人,但他深受幼年時母親教導的影響,對於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有一份很深的情感。到了差不多四十歲時,他心裡想要去看望以色列同胞,結果看見一個以色列人受到埃及人的欺壓,於是動手保護以色列人,將那個欺壓人的埃及人打死。摩西心裡以為,以色列人一定會看明白是神興起他,藉著他的手拯救他們;但是,他們並不這麼認為!第二天,摩西又去看望以色列人,發現兩個以色列人在爭鬥,就開口勸他們要和睦相處。...摩西原是暗暗將那埃及人擊斃,消息卻在以色列人中間傳開,他以為事蹟敗漏,就不敢繼續留在埃及地,於是逃離開埃及,往米甸地去,就寄居在那裡,並且娶了米甸祭司葉忒羅的女兒為妻,生了兩個兒子。這些事情,記載在出埃及記2章之中。
30-37節
這段經文所描述的,是神興起摩西來拯救以色列人,將他們從埃及拯救出來;但,摩西一開始是一個受到百姓拒絕的人!在米甸地經過了四十年的時間,摩西已經是八旬老翁了,那時,他仍在牧養他的岳父葉忒羅的羊群。有一天,他牧養羊群,來到西乃山那裡的曠野,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的火焰中,向他顯現。摩西被吸引,他因為荊棘沒有被火燒壞而心裡驚奇,於是走向前去觀看,就在這時候,聽見主對他說話:「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裡。」主神對他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神又對他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臉,因為心裡害怕,不敢看神。這個經過,記載在出埃及記3章。
接下來,神向摩西發出呼召,差遣他回到埃及去拯救以色列人。...摩西一開始百般推辭,不願意回應神的呼召與差遣。他表示他連神的名字都說不出來;他說話沒有份量,沒有人會聽;他沒有能力、恩賜、才幹;他心灰意懶,沒有意願作這件事。神啟示出祂自己是誰,神將行神蹟奇事的權柄與能力交在他手中,並應許當百姓看到摩西所行的神蹟,必定會信服他;神也預備能言善道的亞倫,作他的同工,讓他不會獨自一人去面對龐大的需要。最後,神打定主意就是要差遣摩西,摩西降服下來,回到埃及,去執行神所託付的使命。神差遣摩西的過程,記載在出埃及記3-4章。
司提反特別強調,這個摩西,就是曾經被百姓棄絕的那位。那時百姓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就是這位曾經被拒絕的摩西,神卻藉著耶和華使者的手,差遣他作首領,作救贖的。摩西帶領百姓出了埃及,在埃及、在紅海、在曠野,有四十年的時間,神藉著摩西行了許多神蹟奇事。神揀選摩西、使用摩西的記號,透過他身上所彰顯的大能作為,大大地彰顯出來。而神也透過這位摩西預告,「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這位將會來到的先知,就是神所設立的基督。
司提反引用以色列歷史的講論,先前的重點,是要指出地點、建築物、場所的本身,並沒有什麼神聖的意義,重要的是神的同在在那裡彰顯,就如神在偶像崇拜的中心吾珥向亞伯拉罕顯現,神在埃及與約瑟同在,神的使者也在摩西牧放羊群時向他顯現,對他說話。言下之意,聖殿若沒有神的同在,也不過就是一棟建築物,而神設立聖殿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這地上建立一個充滿神同在的居所。當談到摩西被神差遣時,司提反進一步要強調一件事,百姓常常一開始認不出神所預備的器皿,反而加以拒絕,摩西就是這樣的例子,以色列人一開始拒絕摩西的好意與勸誡,即便是摩西身上彰顯許多神蹟奇事,印證神的差遣,百姓也不真的持續地信服摩西,順從神藉著他來帶領以色列人。言下之意,現在猶太公會所敵視的拿撒勒人耶穌,所想要剷除的教會,其實充滿著神蹟奇事等上帝大能的作為,這顯出這群跟隨耶穌的人,是神設立在地上,要傳揚神的恩典與拯救的一群人;但,照樣地,猶太公會認不出來,敵對耶穌和教會的人,也看不出來!
38-43節
這段經文所談的,是以色列百姓拒絕了摩西的帶領,拒絕神的使者所傳給摩西的律法,甚至想要回到埃及去作奴僕,甚至動手作了偶像。這導致神轉臉不顧他們,任憑他們事奉受造之物,最後,成為以色列人被擄到外邦的原因。
經文提到摩西曾經在曠野,在西乃山上,與那位對他說話的耶和華的使者同在,領受從神而來的誡命律例典章,並且回到百姓當中,傳給他們。但是以色列人沒有真的聽從,反而棄絕摩西,拒絕他的帶領,想要回到埃及去。當摩西在山上領受律法的時候,他們覺得等太久了,於是要求亞倫作神像,來帶領以色列人往前行。亞倫沒有堅持神的吩咐,於是為百姓造了一隻牛犢,又在金牛犢面前獻祭,而且百姓對於這樣的事情沾沾自喜。
百姓所作的,使得神非常忿怒。事實上,整個以色列人的歷史中,有許多這樣的記錄,拜偶像的傾向,好像根深蒂固地,深植在以色列百姓的心中。以至於「神就轉臉不顧,任憑他們事奉天上的日月星辰。正如先知書上所寫的說:『以色列家啊,你們四十年間在曠野,豈是將犧牲和祭物獻給我嗎?你們抬著摩洛的帳幕,和理番神的星,就是你們所造,為要敬拜的像,因此,我要把你們牽到巴比倫外去!』」這是阿摩司書5章中的預言。
司提反用這樣的歷史,要指出在以色列人當中的一個傾向,就是有了神的話語,卻不謹守遵行。當年的以色列人,拒絕神所設立的、在神面前代求、在人面前傳講神的話語、使百姓得以認識神的那位領袖摩西;如今,猶太公會也拒絕神所設立的基督。耶穌基督彰顯神的大能,傳講天國的福音,宣講神國的真理,使人經歷又真又活的神,但猶太公會仍是拒絕祂,又施壓逼迫跟隨耶穌的門徒。這種悖逆神的傾向,從古到今,沒有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