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玛莎:对比了中国和乌克兰教育,我慕了大家的“儿时友谊”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650

玛莎CN

玛莎CN

9 ай бұрын

🔊 Licens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credits in your video's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
'Happy Life' by Fredji: / fredjimusic
/ fredjimusic
Music promoted by BreakingCopyright: bit.ly/happy-life-song
🔺
⭐ Easily copy and paste credit text from our website (perfect for mobile). Learn how to give credits correctly on other platforms:
www.breakingcopyright.com/cre...
⛔ Remember that it is forbidden to register this song on any distribution platform (Spotify, iTunes, etc or any copyright detection system)
©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two lines in your video's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
Song: "MBB - Feel Good [Tropical House]" under a (CC BY-SA 3.0) license.
Music promoted by BreakingCopyright:

• [Non Copyrighted Music] MBB - Feel Go...
🔊 Licens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credits in your video's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
"Roa - Lights" is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CC-BY-3.0) License.

/ roamusic
Music promoted by BreakingCopyright: bit.ly/lights-song
🔺

Пікірлер: 253
@user-gl2wu2fs8h
@user-gl2wu2fs8h 6 ай бұрын
☯️👍👍上大学也是我当学生时代最开心, 最有动力, 最美好时光!🎉❤
@user-xz8fn6wv6d
@user-xz8fn6wv6d 9 ай бұрын
为什么中国人小学、初中、高中感情会比较好,以我一个80后举例吧,以前中国很穷,90%的人在农村生活,读书基本上是同一个地方的人。1、读小学阶段,大家是村(大队、乡)里面的人,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做事。2、初中阶段是大家基本上同一个镇上的人,讲同样的方言。3、高中阶段,大家基本同一个县的人。4、大学就不同了,有可能是全国各地或者是全省各地来的人,大家彼此之间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差异就很大了。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叫同类人喜欢集聚,举例:大学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会有那边同乡会。出道社会也是一样的,名字叫什么什么地方商会。中国社会有个很大特点,比如:村里面有个孩子学习成绩很好,父母就会拿他作为示范例子,这种思想可以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当然也有缺点(比如小孩的时候,学习压力比较大)。总体来讲中国教育有点像打游戏,促使自己不断的升级。小学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过程是不断的分流的过程。举例:小学考初中,整个镇有2000个小学生,县里面最好的初中从中选择最好的10个(有时不到10个),镇里面最好的初中选300-400人,其他分到另外学校。于此类推高中、大学。
@jeffwei3112
@jeffwei3112 9 ай бұрын
你这么一说,我也意识到,我也有一些小学同学,关系很好,一直到大学毕业后都保持联系,后来我离开中国,他们大多在中国,很长时间没有联系。前几年我回国,又见到他们,发现关系还是很好。中国人觉得,学校里的友谊,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在里面,是很纯粹的友谊,确实如此。
@eaglekuei
@eaglekuei 9 ай бұрын
瑪莎是很聰明的女孩,中文能表達的這麼好宛如有了中國魂。
@shylingchong3086
@shylingchong3086 9 ай бұрын
我来自马来西亚,我们这儿大都是与小、中、大学同学们都有联系.. 我们甚至有大群聚会。我还有些朋友还跟幼儿园同学有联系呢!😉☺️
@alessiii58
@alessiii58 9 ай бұрын
幼儿园?名字忘人长大也不认识,你这个太假了,小学其实大多也成陌路人
@shylingchong3086
@shylingchong3086 9 ай бұрын
@@alessiii58 不假,因为他们也是小学同学,聚会时他们常常提起他们的趣事.. 我们都听得乐着。我们的小学同学很多也是中学同学,或者中学和大学也是同学,我正有两位小学同学是我的大学同学。
@ziayang5519
@ziayang5519 9 ай бұрын
为什么会觉得假?我还记得小学同学60%的人的名字和模样,有一部分同学的家我都去过,他们家的大概位置我也记得@@alessiii58
@yidan92
@yidan92 9 ай бұрын
@@alessiii58 不假啊~我在国内长大,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是就近入学,所以同学大多都是邻居。现在我家还住在那里,家里人出门经常还会碰到那些没搬走的同学和他们的家人,所以彼此一直有联系
@jazyng6139
@jazyng6139 4 ай бұрын
瑪莎的中文說得很好喔👍👍👍💕💕💕
@yuanjijin3571
@yuanjijin3571 9 ай бұрын
祝福你,小姑娘。😁
@johnfoo1959
@johnfoo1959 8 ай бұрын
这使我想起一首歌 Those were the days! 不仿听听,好歌。
@Sammy-er1xv
@Sammy-er1xv 9 ай бұрын
很多的“儿时友谊”,不过是对往日青春的共同回忆,并不是真正的朋友
@user-zm5jx4ov9q
@user-zm5jx4ov9q 9 ай бұрын
是世界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世界。 ?
@Sammy-er1xv
@Sammy-er1xv 9 ай бұрын
@@user-zm5jx4ov9q 昨天的世界(比如普京的疯狂)改变了我们,好好活在当下,顺便改变明天的世界。
@user-hr3vr1xr4b
@user-hr3vr1xr4b 9 ай бұрын
❤❤🤗🤗💯💯👍👍
@naewenkuo
@naewenkuo 9 ай бұрын
我记得乌克兰没有文盲,大多数有高中大学的文凭。玛莎以前的影视中,你就可以了解她的父母亲教育水平高,当然玛莎本人也是。 玛莎可以考虑教我们一些实用的乌克兰语,虽然学习乌克兰语也是不简单,乌克兰语是非常美的❤。
@hlccn1
@hlccn1 9 ай бұрын
乌克兰毕竟是地球上曾经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帝国苏联的一部分,是苏联的科技和工业重镇,当年的飞机发动机、航母、核工业等等重型工业的产业,都是非常厉害的存在,中国的航母、飞机发动机都是买的乌克兰的技术后起步的。虽然历史变迁,乌克兰落魄了,但是他的文化底蕴、国民素质、教育水平、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是中国远不能及的。从玛莎身上,以及她展示的那些过去的照片,我很明显感觉到他们的优秀的素质、人品,以及孕育这个民族的优雅的文化土壤。我看到游客们拍的视频里,有40年前的电梯和小汽车,至今还在使用,让人感叹。40年前,他们的居民就普及了电梯,汽车,小学生穿着干净整洁的礼服参加学校活动,这和中国差比太远了,40年前,整个全中国有几个电梯,掰着指头都数的过来。即使是今天,在中国的中西部的一些留守儿童,至今还穿的破破烂烂的衣服去上学,在腐败又无人监管的乡镇小学校里里吃着猪食,至于优雅体面的白衬衫、礼服、长裙、钢琴课、聚会、课外活动,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看到很多粉蛆刚吃了几天饱饭,就整天意淫自嗨,实在是感觉我们的民族素质太差了。
@user-zm5jx4ov9q
@user-zm5jx4ov9q 9 ай бұрын
$_$
@greattigers
@greattigers Ай бұрын
玛莎不仅有着很好的语言天赋,而且还有着很深刻的观察力。这个节目讲得有道理,很受启发! 谢谢你的分析。
@kuroko6922
@kuroko6922 8 ай бұрын
好流利字正腔圓的北京話 !
@alvinkhoo3756
@alvinkhoo3756 9 ай бұрын
About 10 of my primary school classmates, for over 40 years, will meet at ou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ouse on 2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without fail. Some are well-established in their career, some are not, bu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when we meet. We are just good friends over these long years
@user-cp8wj1fz1t
@user-cp8wj1fz1t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平静了好多,有时候没办法地缘到呢里了,就是呢个地区的命运,希望你能幸福 健康。
@2722low
@2722low 9 ай бұрын
谢谢分享
@changhaizhu7854
@changhaizhu7854 9 ай бұрын
❤这个题材真不错。
@dtlwong
@dtlwong 9 ай бұрын
謝謝瑪莎的分享,讓我對烏克蘭的教育有更多的認識
@joanjunetan4762
@joanjunetan4762 9 ай бұрын
谢谢分享,刚刚参加了多伦多乌克兰🇺🇦嘉年华,看到了很多乌克兰人的团聚一起,大家非常开心也看到了当他们听到乌克兰的国歌和歌手们唱起和平之歌时,每个乌克兰人都留下眼泪,希望乌克兰战争早日结束和早日和平。
@jasoncheng8569
@jasoncheng8569 9 ай бұрын
说的很好
@hen3hao3
@hen3hao3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解释得很有意思!很高兴看到你的新视频。不过现在保持联系容易,朋友圈里的不一定是朋友
@hochikwan401
@hochikwan401 9 ай бұрын
👍多謝瑪莎分享。👏🏻👏🏻👏🏻
@bchau7058
@bchau7058 9 ай бұрын
Interesting observation!
@signalyu8903
@signalyu8903 9 ай бұрын
💘喜欢玛莎媳妇的这种节目!💘
@blairechan
@blairechan 9 ай бұрын
This is Life, people come and go!
@lionview64
@lionview64 9 ай бұрын
谢谢玛莎的分享。我亲近的朋友们是高中同学,每次回国,与朋友聚会大多是高中同学。后面的阶段,大学、研究生、出国留学,越往后越疏远
@tianhongwang254
@tianhongwang254 9 ай бұрын
三观一致才会走到一起
@shungiewong9732
@shungiewong9732 9 ай бұрын
在馬來西亞也是一樣,我還有幼稚園的朋友還在保持聯繫
@marxkarl1296
@marxkarl1296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好靓女!
@luwen6050
@luwen6050 9 ай бұрын
讲得真好,中文表达的条理性比很多中国人表达的都好,认知水平很高
@hepingli-ep7kz
@hepingli-ep7kz Ай бұрын
你说比你好就可以。
@luwen6050
@luwen6050 Ай бұрын
@@hepingli-ep7kz 好的,比你好
@liang5345
@liang5345 5 күн бұрын
讲得很好。看来国内的高考机制虽然有些残酷,但不断地分流学生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但是小时候关系纯粹也有个问题,长大了之后环境变复杂,周围什么样的人都有,忽然都变得无法信任,幸福感是往下走的,永远不会再有中小学的氛围,而不像UP主那样出来之后幸福感是向上的。
@user-dn4gp6kk8l
@user-dn4gp6kk8l 7 ай бұрын
你好玛莎!刚才看你三年前的KZbin 发现你的中文就讲的很好👍厉害👍啊❤
@user-rq1rn3uc1c
@user-rq1rn3uc1c 9 ай бұрын
瑪莎,妳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好棒。
@brianli941
@brianli941 9 ай бұрын
🎉瑪莎真實的表達了西方教育的獨立思考,價值觀真的不是盲目追求一般的應同感(人云亦云).
@user-ht5mb6qp3m
@user-ht5mb6qp3m 9 ай бұрын
我和你差不多的。我是中国人,在上海。一直关注你的视频。希望你一切顺利~
@zchu3179
@zchu3179 9 ай бұрын
我们住在旧金山湾区。我家两个小孩都是上的双语中小学。他们的小学和初中同学的关系就很好,毕业后还经常聚会。
@nosy_old_man
@nosy_old_man 9 ай бұрын
金牌! 瑪莎很聰明.
@khedoigmale3159
@khedoigmale3159 9 ай бұрын
瑪莎原来是学霸😘👍
@qiaoqi6030
@qiaoqi6030 28 күн бұрын
能快速掌握中文的,绝顶聪明!
@paaapp768
@paaapp768 9 ай бұрын
国家之间的差异,也可以理解为地域民族差异=空间上的差异,还有第二个,就是时代、时间上的差异,一代人与一代人(30年?),或者两代人(60年?)差异也是非常大的。乌克兰和中国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发展,30年前,60年前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现在的人与人的关系也有截然不同。你的视频吸引我一直看完了。谢谢。点赞了。👍👍👍
@intoonto95
@intoonto95 9 ай бұрын
我分享我初中一个同学的故事:那时,我们初中有12个班,每班有学生60~70人,课桌从讲桌挤挤地排到后墙。在全年级700多名学生中,他总考第一,并且学习很轻松。简言之,他智力很好。我俩是一班,他是我初中最好的朋友,怎么好的,忘了,因为距现在有30年了。那时我们都以数学物理为英雄,每次都是他考第一我考第二,但他是90多分,我是六七十分,很丢人。初三时,他父亲因家穷,让他辍学了。后来我上了高中,一次从同学那得到他家的住址,便去看他。我至今都记得这一幕:他矮小的个子,又黑又瘦,手里拿根树枝,面对着几只羊。当时说了什么都忘了,只记得我走时,他夺眶的眼泪长长地流出。
@eaglekuei
@eaglekuei 9 ай бұрын
命運的鎖鏈
@everettschilling5501
@everettschilling5501 9 ай бұрын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 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 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 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fannewman4916
@fannewman4916 9 ай бұрын
贫穷导致的悲剧。 1990年人均GDP,台湾省8216美元,香港13485美元,大陆344美元。 1994年人均GDP,台湾省12160美元,香港22503美元,大陆469美元。 3倍于台湾省,5倍于日韩的人均耕地,百倍于日韩台的人均矿产资源,30年统治之后,人均收入却只有别人的几十分之一、1/100,八亿人赤贫、两亿农民温饱不足。 然而回顾二战结束时,东北和上海的人均都超过台湾省,大陆各省的人均与台湾省的差距,也就1、2倍。
@tom48439p
@tom48439p 9 ай бұрын
你考60、70分,居然能在班级排名第二??
@intoonto95
@intoonto95 9 ай бұрын
我现在拥有三个工程专利。我是说一个好苗子被毁了。我猜想你年龄不大,多看点中国历史,如果你想的话。@@tom48439p
@user-np8sd7um6k
@user-np8sd7um6k 4 ай бұрын
志同 道合 朋友👫!
@melaozhu
@melaozhu 8 ай бұрын
希望乌克兰早日恢复和平,孩子们都能有美好的童年,玛莎加油乌克兰加油🇺🇦
@user-ub9df6og3x
@user-ub9df6og3x 9 ай бұрын
Привет, Маша!
@user-ub9df6og3x
@user-ub9df6og3x 9 ай бұрын
Дорогая Маша! 我小学班里六十多个人,初中班里一百个人,高中班里也是一百个人
@tianchengshi3489
@tianchengshi3489 9 ай бұрын
👍
@eurixin318
@eurixin318 9 ай бұрын
瑪莎妳把中國的健康操、鬼步舞貼出來了😊
@chiouharrison1862
@chiouharrison1862 9 ай бұрын
強烈建議瑪沙來臺灣交流 或短期交換生
@felixwei2837
@felixwei2837 8 ай бұрын
嗨玛莎,我两三年前就关注你了,那个时候我还在国内。最近看到你就在温哥华了,真的是机缘巧合啊,我也刚过来打算留在这里了。命运的安排把大家都推到了这个城市,希望有机会一起聊聊啊
@kinnamng1679
@kinnamng1679 9 ай бұрын
你好! 建南
@ckp2770
@ckp2770 9 ай бұрын
小学初中,的同学都 是同村的,应该时不时会遇到的
@user-mv9nk8ht2p
@user-mv9nk8ht2p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好,where have you been? 好几天不见你的更新,都想死你了,哈哈
@steveliu5392
@steveliu5392 8 ай бұрын
很奇怪!我來自中囯台灣50后;与妳Marsa 不同,我們在大學反而沒有太知💕的朋友,倒是高中三年的朋友同學容易深交下去,半个世紀過去仍然🈶️3-4个鉄哥儿们,好像女生也是这样每5年🈶️高中同學会,據說大陸也差不多是這樣!我个人覺得最主要原因是沒有利害關係,很存真的友誼。
@user-xk2lp2vk2p
@user-xk2lp2vk2p 9 ай бұрын
儿时最要好的同学,盆友,好久不见,在一起聚时,可聊三天三夜,都是儿时的回忆------谁谁给谁谁写情书了,谁谁在追谁。很多儿时趣事聊不完。
@vicsh4581
@vicsh4581 9 ай бұры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很正常,有选拔重点学校才有意思
@user-ub9df6og3x
@user-ub9df6og3x 9 ай бұрын
志同道合的同志
@mickeytsao
@mickeytsao 9 ай бұрын
看来家庭教育才是育人的根本,玛莎的父母都是老师,这家庭教育没问题!😎😎😎
@yatleung1560
@yatleung1560 8 ай бұрын
我相信中國的文化有一定程度影响到同學之間的友情聯繫。首先,中國人比較有家庭觀念,父母和子女都希望畢業後找工作還能近矩離各互照顧,所以少了和同學分開的機會。其次,西方人比較注重自我,而中國人比較重視群體,友情。所以就算長久分開在異地生活也保持聯絡。
@accacga
@accacga 9 ай бұрын
第一,在中国大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某些专业学校)同一个班上的同学是固定不变的,现在不知道,至少在以前是这样的,在加拿大,小学生升级到下一个年级通常会打乱原来的班级组成,也就是说很多同班同学也就最多同学一年左右,到了中学就更加没有固定班级了,每个人上课的时间都不一样。第二,中国有年级唱歌和体育比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所以一般同学前面加个老字。海外教育体系更注重个人潜力的发展,所以也没有什么同学聚会这种概念。
@edyang100
@edyang100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和人“开车”聊天可能有另外的意思😂
@johnzhenli8998
@johnzhenli8998 9 ай бұрын
非常感谢玛莎姊妹的分享,挑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借着您的分享,我谈点自己的认知,并稍微梳理一下自己的过往。中国的小学、中学(包括初中与高中)的很多同学,可能是持续3-6年以上的同班同学,如此容易形成单纯而长久的友谊。我自己最喜欢回忆的是初中与高中的一些友谊,那时候很单纯,当时也有深厚的友谊。大学及大学之后,因着政治因素(下面我会稍微提到),我反而几乎没有朋友,所有的友谊基本上是虚假的(除了少数几人可能曾经真诚过)。工作上结识的同事,有若干很真诚的,我本是坦诚的人。然而因着浮躁世俗与忙碌,可以称得上朋友的,屈指可数,或寥寥无几。 与此不同,您说的容易转学而多变的乌克兰中小学教育,那肯定缺乏发小友谊(即从小到大的友谊)。不知道其他西方国家如何,我知道美国的小学教育(初高中尚且不知),每年都换老师与同学,如此同样是无法形成发小友谊的。 中国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能有过独立自由的时期,现在政治运动(新文革模式)又明显恶性发作,估计很难再有纯真友谊,同学聚会可能也多是聚餐、K歌、谈世俗的攀比、游戏与游玩等。与此同时,还不敢乱说话,因为生怕身边有“党代表”等告密揭发投诉者。 中国人重视小学与中学的友谊,应该与那时候接受的“理想主义教育”也密不可分。这里说的“理想主义教育”,不是爱国政治教育,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其中,蕴含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比如重视纯真的亲友爱情)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休戚相关。此外,侠义精神的友谊(或也包括一些忠贞爱情),对中国人的影响也深远。那时候的同窗,学业有竞争,但是彼此却很少嫉妒,而是要么羡慕要么佩服。那时候的情感是单纯善良为多,大家各自相安无事的为多。 而到了大学与研究生阶段,所受的经典文化教育相对少,而多是实用(比如经济利益、政治权术、赚钱发家等)之学。经历过激烈竞争到了大学阶段之后,中国的高材生多从精神生活(或精神境界)走向物质生活(或物质境界)。与此相反,不少西方的大学生(包括乌克兰)他们反而是自由追求知识(甚至真理)的开始。有人说过:中国学生(在中学时)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很厉害,而真正做学术就落后了,分水岭在大学阶段。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的区别,追求真知与实用技能的区别。这里可探讨的内容其实很多。如果是精致利己主义的大学阶段,是很难有玛莎姊妹说的志同道合的真正友谊。“共产主义者”的联合,或特权阶级的建立,是另一回事。 与此同时,“政治斗争”的参与,一定与大人(包括父母与老师等)的“瞎指挥”有关,尤其到大学等毕业与走向社会工作之后。至于我,从来没有人管过我,没有人直接教导过我与威胁过我,所以我一直是“政治斗争”的“局外人”,以至于直到大学毕业乃至研究生结束,还未意识到政治问题在中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之所在。说是“局外人”,意思是:一个“被任凭”而被默默地抛弃、排斥与打压的人。为什么这样说,这是来美国后,通过深刻反思与看一些政治相关的资讯而得出的“答案”。其实,无论是因受爱国政治教育,还是因受传统文化(包括侠义精神)的家国情怀的影响,我本来一直是一个真心爱国(或爱中国)的人,然而却可能早被贴了“不爱国”、“叛国分子”、“亲美帝国主义者”、“不听话”、“(同情)民主运动者”之类的“反动政治标签”。至于我考研时曾对大舅与若干同学说过的“努力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想推翻无神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及我曾对不少人提过我的有神主义的“万物感性说”等,是不是也使我被贴“狂妄的疯子”、“不可救药的垃圾”、“共产党的敌人”、“此人不可重用”等之类的政治标签?不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我确实孤苦伶仃,在读研究生末期与工作后,我几乎与绝大多数各类同学断绝了联系,在工作过程中也时常感觉孤军奋战。至于在美国时,一些人(包括美国教会的人)误以为我属于共产党而对我怀疑与孤立等,那是另一种悲苦的孤独。不管信不信,政治因素是一个基本的生存问题,暴露着人们原始的罪性(包括骄傲偏见、自私自利、缺情少义等)。 我自己从未参加过同学聚会(包括小初中与大学的),也从未有人邀请过。而今通过回顾反思,我自己越来越清楚,很有可能我很早就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孤立者或“局外人”(可能因为亲戚有六四背景、国民党背景与海外关系,而我又曾深深同情六四等政治运动里的民主受害者,以及对国民党与民国评价比较高)。中国的政治斗争真的是很残酷。在那样的情况下,其实很难有真正的真诚的友谊。在专制统治下,诚惶诚恐的人们,大多是利害关系,或酒肉朋友。曾经在青少年时有过的真诚友谊,在后来的残酷无情的政治斗争现实面前:都变质得馊腐,贬值得一文不值,甚至颗粒无收;或烟消云散,消失得几乎无影无踪,只剩下形单影只。当然,或许我的遭遇与想法未必全面客观。不当之处,请有缘的文友批评指正。 真正的朋友是珍视与尊重生命的人,也是注重内在心灵品格与精神情感的人。物欲横流,只懂得追求外在名利权欲的人,一般不懂得内在的无价情义,也不会是任何人真正的朋友。世上没有真正的朋友(甚至无亲情与爱情),只有利益的纠葛与瓜分。或者说“只有利益,何来朋友?” 如此,世上的敌友常是混杂多变的,并且做朋友难,变陌生人甚至敌人容易,这是一大现实悲剧。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等,说说而已,真正做到的很少。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也是纯真虚构传说而已,尽管反映着人们内在良心的一种善意美好的期许。当然,因为能力有限、爱心不够与公义不足等,我自己有时候可能也缺乏义气。如今,我还越来越确知:唯有倒空自己、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是真正的恩友。祂本是天地之主,至高至圣的天父上帝,却谦卑舍己,做了认罪悔改相信接受祂之人的真正的永恒的恩友。 进而言之,与世俗不同的是,在教会里从小到大一起参加主日学的孩子们,他们可能会有发小属灵伙伴,他们可能会有真正的友谊地久天长。无论如何,作为基督徒,在救主耶稣基督里祈祷安好与永福🏥❤️🌏🌍🌎♻️🌱✨🏞️🌤️🌙🐬🌘👍🪐🐳⛅️
@user-xz8fn6wv6d
@user-xz8fn6wv6d 9 ай бұрын
中国是有很多不完美地方,但是也别去亵渎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很看不起你这种人,美国就很完美吗?不见得吧。
@user-tt7ps1bh8d
@user-tt7ps1bh8d 8 ай бұрын
废话一大堆,看到后面还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基佬
@user-lt8wc1vf6e
@user-lt8wc1vf6e 7 күн бұрын
小学 中学大学的相对紧密的同学之间的联系和在异地的同乡或者同乡会之间的联系是不多的在中国被容许的类似的民间社团,考虑都是在前苏联留下的官僚体系下生活,这种联系是可以更好的运转潜规则应该是主要原因,乌克兰战前的官僚体系腐败程度也是很严重的。也许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
@harvey8321
@harvey8321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中国人也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我的朋友都是在国外读书时的,但是很多年以后我们又不是朋友了,因为各自的事业不同,然后又有新的朋友,
@miuzhang2833
@miuzhang2833 9 ай бұрын
這個正常啊,我雖然也是中國受教育至成年,我對中小學的同學也沒有聯絡甚至同學聚會都沒有去過兩場。這個只是跟個人的性格有關,但上了大學或者出來社會所遇到了人能夠在一起的基本上都是能融合自己個性的人,也就是三觀吻合的人。所以才會有過往關聯,中小學時期只是個人的成長期,很難保持到以後,所以這個與教育法制沒有多大關係
@starfucks5327
@starfucks5327 8 ай бұрын
又不是结婚过日子,谈什么三观吻合,你是在找同温层吗?我认识的大部分人都会有几个中学致密的朋友。
@AlexTWChang
@AlexTWChang 8 ай бұрын
用中文可以這樣說: "道不同, 不相為謀"
@johnsonjiang6624
@johnsonjiang6624 9 ай бұрын
Welcome to join special holder meeting in America, Marsha!
@liuyiqiang5816
@liuyiqiang5816 8 ай бұрын
玛莎的汉语好到难以置信。
@yidan92
@yidan92 9 ай бұрын
上大学时教计量经济学的教授是乌克兰人,他毕业的高中是所Physics and Mathematics Lyceum,和中国重点高中一样要考试入学,但竞赛获奖者好像可以免试。学校特别牛,每年都有在校生代表乌克兰参加各种国际学科竞赛,毕业生大多做了教授工程师。不过距离他上学也有些年头了,不知道现在这种学校还在不在了。
@Geek4STEM
@Geek4STEM 9 ай бұрын
壓力小,能任性
@zhanzhangphd
@zhanzhangphd 9 ай бұрын
乌克兰的教育制度是人性化的
@zhaolichao7486
@zhaolichao7486 9 ай бұрын
你可能还年轻,三十年前中国农村教育就是这样,不读书成天打架的混混和上北大的初中都是同班同学!我不评价好坏以及是否人性化,只说现象本身
@edwardtsiao1034
@edwardtsiao1034 9 ай бұрын
LIKE
@kinnamng1679
@kinnamng1679 9 ай бұрын
有聞上課可以到第二間校舍上課
@CineHeart_A3bT9ZdP
@CineHeart_A3bT9ZdP 9 ай бұрын
支持乌克兰,支持玛莎
@zc9344
@zc9344 9 ай бұрын
从整体国家教育角度来说,学生不分层是利大于弊的。但对精英学生来说,这就是一场从小到大的噩梦。理想的教育体系当然是分层与不分层的系统各自都能持续发展,但现实中这个平衡不太容易保持。
@fannewman4916
@fannewman4916 9 ай бұрын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学的日本。 但奇怪的是,经过激烈的教育竞争,日本人的收入差距很小(相比较而言),难以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弄出这样的教育体系。
@zc9344
@zc9344 9 ай бұрын
@@fannewman4916 我对改开以来教育系统的进化不甚了解,但中国教育的基本格局是权力绝对垄断,分配极度不公以及民众螺旋式内卷。我不是说一切责任全在共党,但过去的教育改革显然在这些方面没能做出积极改变,更不用跟其他国家做比较,比较之后也只有眼泪与尴尬。哎!
@fannewman4916
@fannewman4916 9 ай бұрын
@@zc9344 有过一段宽松和市场化的时期。但习近平上台后,保留了市场化的“成果”,校长们教师们也彻底官僚化、意识形态化了。
@ctourmaline
@ctourmaline 9 ай бұрын
@@zc9344 说的好像中国的教育 一无是处似的。。。 中国这些年的飞速发展,跟教育培养出各方面的人才难道没关系? 内卷是没办法:发展中国家,人多资源少,又是在努力追赶发达国家阶段,难道这阶段就想躺平了? 我真看不出哪里眼泪与尴尬了。有些人真是自卑到极点。
@zc9344
@zc9344 9 ай бұрын
@@ctourmaline 我不仅自卑我还不爱党爱国呢,你说这气不气人?而且我不仅不在乎五毛说啥我还喜欢嘲讽五毛呢,来来来你说说你今天踩了多少缝纫机,抓了多少间谍?
@user-zm5jx4ov9q
@user-zm5jx4ov9q 9 ай бұрын
想揾岳父傾下 中烏友誼及中烏邊界
@danzwku
@danzwku 9 ай бұрын
Hi Masha, do you not use instagram or Twitter?
@holzog
@holzog 9 ай бұрын
姐们 给你介绍一个词 志同道合
@lsydneywide5144
@lsydneywide5144 9 ай бұрын
你就是我的youtube大学同学:)
@ganve9734
@ganve9734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加油!乌克兰加油!
@Dorgon_HetuAla
@Dorgon_HetuAla 9 ай бұрын
中国人都是势利眼。 中国人交朋友的选择是钱,有钱哪里都有朋友,没钱就没朋友。
@yulongliu6918
@yulongliu6918 9 ай бұрын
跟我们恰恰相反,小学常联系的5个,初中3个,高中1个,大学1个😀
@yanwenchen670
@yanwenchen670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的普通话太好了 一半中国人都达不到你这样的水平
@seandixon8897
@seandixon8897 9 ай бұрын
不同的根本是文化,宗教,社会传统的原因,学校和居住的原因只是表面现象
@llw2606
@llw2606 9 ай бұрын
中国是一个处处靠关系办事的社会。 乌克兰应该不是这样的。 我的一个亲戚没事就去参加各种同学会,就是为了找有用的人。 如果哪天中国办事都不靠关系了, 很多人都会关起门来自己玩的。
@user-xu1lf5ub8m
@user-xu1lf5ub8m 8 ай бұрын
玛莎姑娘,你的中文说的好极了。
@user-zm5jx4ov9q
@user-zm5jx4ov9q 9 ай бұрын
篤卒年代的朋友各散世界 說有萬里山 隔阻兩地遙 不須見面 心中也知曉 友誼係改不了
@user-xe7ef9en9m
@user-xe7ef9en9m 9 ай бұрын
伟大的乌克兰🙏
@user-bf8it9nk8z
@user-bf8it9nk8z 9 ай бұрын
Осінь - пора року , коли всі згадують про школу , учнів, навчання ;)
@Beyond_Matter
@Beyond_Matter 9 ай бұрын
非常赞同玛莎的观点。志不同道不合,擦肩而过由他去吧。同学是人生旅途中的交叉点上的人。现在能在网络上能遇到玛莎这样的人是我的荣幸。
@user-ur4dv3ts3f
@user-ur4dv3ts3f 9 ай бұрын
网上几万好友,现实世界找个人一起吃饭,帮忙的人都没有。。。
@mrventmtl
@mrventmtl 9 ай бұрын
志同道合
@user-dq4iy8hi6u
@user-dq4iy8hi6u 8 ай бұрын
玛莎我邻居是乌克兰人,她嫁过来的
@WORLDPEACE2628
@WORLDPEACE2628 9 ай бұрын
希望烏克蘭早日和平。
@JADE-tu8xs
@JADE-tu8xs 8 ай бұрын
中国中考就刷了一半人,所以初中小学同学就比较亲密一些。
@jinchuanli6049
@jinchuanli6049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说的对,与乱七八糟的中小学同学在一起,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channeloffeng3410
@channeloffeng3410 9 ай бұрын
玛莎,好久不见,最近过得怎么样?
@zjz4804
@zjz4804 8 ай бұрын
不奇怪我也是一样我觉得以后不会有交集的人不会保持朋友关系,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还有联系的也就五六个
@thomasyoung7927
@thomasyoung7927 9 ай бұрын
分析的很清楚!小學、中學同學都沒有連絡了,只有高中同學有一位尚有連絡,因為考上同一所大學又在同一系。一樣,大學同學約四分之一左右都還有機會聚餐,上次從麻州波士頓出發前往德州達拉斯看望大兒子,二位大學同學熱情招待,免費吃了二餐並且還享受到一日遊。二分之一以上大學同學有用社群媒體平台彼此交流。好奇怪,烏克蘭為什麼只有九年,我聽錯了嗎?一般台灣和美國都是十二年才能上大學。從小參加基督教會的週日主日學,從幼稚園的時候到青少年團契,許多教友都一直保持有很好的來往。
@solitonz
@solitonz 9 ай бұрын
我猜她是说和中国一样的9年义务教育。就是说小学初中一共9年是法律规定每个人必须要接受的教育,如果父母不让小孩完成9年义务教育理论上是会被追究责任的。高中3年不是法律强制的。
@user-ce8pd5uj1g
@user-ce8pd5uj1g 9 ай бұрын
也有例外吧!比如我小学和初中的同学完全没有联系,曾经也联系过,但是慢慢觉得没有必要了,反而是高中的还有一些联系,大学的同学联系还更多一点。
@KeweiChen
@KeweiChen 9 ай бұрын
这么问的潜在意思,在加拿大的谈天论地,在乌克兰的同班同学可能已经领盒饭了,连同学都不记得。
@nikkoscheung
@nikkoscheung 9 ай бұрын
正好前三天我跟我乌克兰的朋友聊了有关两国教育区别,基本和玛莎相同。国民的教育重点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后两样是更需要中国提高的
@keungcheng5484
@keungcheng5484 8 ай бұрын
先來向中國人傳授納粹主義再談社會教育。
@user-dz1ol7ee4e
@user-dz1ol7ee4e 9 ай бұрын
Україна дала Вам дуже класну освіту, Марта, головне, що Ви її узяли))
战争下的乌克兰:导弹来袭,基辅的避难室却空无一人
1:55
美国之音中文网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
Interpretation at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44:56
DGLINC
Рет қаралды 176 М.
Each found a feeling.#Short #Officer Rabbit #angel
00:17
兔子警官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ЛН
UFC Vegas 93 : Алмабаев VS Джонсон
02:01
Setanta Sports UFC
Рет қаралды 181 М.
联合国同声翻译 (Interpreting at the UN)
1:22
United Nations DGACM
Рет қаралды 32 М.
Counting from 11 to 99 in Mandarin Chinese | Beginner Lesson 8 | HSK 1
5:41
Harbin Mandarin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