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作餐廳正在消失?冷凍「預製菜」浪潮席捲全世界!中國研發「鍋氣香精」!

  Рет қаралды 95,520

阿淇博士 Dr. Achi

阿淇博士 Dr. Achi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393
@emilychaukang
@emilychaukang Ай бұрын
我以前在摩斯漢堡工作 我得說不是跟阿淇想得完全一樣喔 其實很多食材是在摩斯的分店廚房準備的 例如高麗菜絲、沙拉和燒肉跟薑燒珍珠堡的肉 這兩個漢堡的肉是我們從前一天開始醃肉片 分裝成一包包的冷凍起來 客人點的時候拿出來和洋蔥現炒 高麗菜絲從洗 泡酵素粉除農藥到切也都是在分店做的 紅茶也都是每天早上現煮的喔 很多東西只要不是炸的 都需要蠻多時間準備的 我還在達美樂工作過 所以知道大部分半成品的流程是怎樣 就速食店來說摩斯已經算是用比較少半成品了 希望大家了解
@Joyce-lr2jk
@Joyce-lr2jk Ай бұрын
速食連鎖店我只吃摩斯漢堡👍
@emilychaukang
@emilychaukang Ай бұрын
@ 摩斯真的是不錯 只要管理的好的分店 其實大家可以安心吃 而且我們連炸鍋的油都一天換兩次 還會洗炸爐(我最討厭的工作)
@emilychaukang
@emilychaukang Ай бұрын
@ 這是真的 我做夜班(6pm-2am)做了兩年 一直以來晚班都只有三個人
@malcolmmcbchen
@malcolmmcbchen Ай бұрын
所以同樣的速食價格都很貴的狀況下,我寧願去買摩斯就是這樣...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麥當勞牛肉漢寶,都是從牛開始養的,算不算預制菜😂
@dragon6615
@dragon6615 Ай бұрын
三十年前在某個簡餐店打工,裡面的主菜就是中央廚房的調理包,配菜都是現炒。但那個調理包的水準真的是讓我念念不忘,好想要自己家裡也買個幾包。
@CynthiaYeh001
@CynthiaYeh001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三十年前在小歇打工 當時的簡餐料理包非常好吃! 我就加熱料理包、舀配菜、煎一顆蛋 這樣就可以出餐了
@lindashu2501
@lindashu2501 29 күн бұрын
@@CynthiaYeh001我以前也很常買小歇的咖哩雞簡餐,超好吃,和香雞城的咖哩雞煲仔飯一樣,我後來有買到這款調理包,我是網路上找的廠商買的,但寄來的箱子是樂山股份有限公司(香雞城),缺點是一次一定要買一箱,好像至少有三十包以上吧,味道一模一樣,因為家裡的冰箱空間有限,就沒再買了,殘念~
@safinyen2898
@safinyen2898 20 күн бұрын
有在賣啊,我大學就在買了,專門賣給簡餐店跟網咖的調理包,非常好吃根本吃不出來是調理包,口味超過20種以上
@annieysquare
@annieysquare Ай бұрын
旅居中国的我想小小的点出阿淇忘记提出的一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食品产业链生态和食安文化是很不一样的。台湾的预制菜是食安有保证的,可是大陆不全然。在大陆很多过程都是外包的,所以大陆的产业链的每层都有一个想法就是食安是上游或下游负责的,我这里是收钱做事。我不需要消毒,我的上游已经消毒了,或者我的下游应该会消毒;我不需要管我经手的食材是否新鲜,我的上游已经淘汰了,或者我的下游会淘汰不合格的产品。导致这些预制菜经过了那么多手,中间就会出现 地沟油,食用油罐车混运油,拖鞋烟蒂腌菜,僵尸肉,激素肉等等。如果是新鲜食材在餐厅厨房直接制作,这些无良商家的操作能避免很多,所以这才是elephant in the room 为什么不选择预制菜。
@user-jn8ul4on5j
@user-jn8ul4on5j Ай бұрын
感謝分享!上下游確實可能會有互踢皮球的情形。
@許明陽
@許明陽 Ай бұрын
很多都是產業鏈整併集中化的問題,台灣也出現地溝油,就是頂新(中國叫康師傅,台灣叫頂新)的食用油廠。經過幾輪整併清洗,才改掉一些問題。當產業集中度提高後,很多不規範操作都會消失。。。。
@辛卡祖
@辛卡祖 Ай бұрын
台灣有食安? 台灣政府帶頭破壞8年了
@Jinghua_Dreams
@Jinghua_Dreams Ай бұрын
不光是食安问题,很多餐厅把预制菜按现炒卖,毛利超过100%是常态,甚至能到500%。
@貪財貓
@貪財貓 Ай бұрын
也不用美化台灣,不久前才有個有利海鮮肉品被爆出竄改有效日期,這間公司還是我們的客戶😅
@chinancheng8124
@chinancheng8124 Ай бұрын
08:33 的情形感同身受,與家人(老婆、妹妹)曾經經營餐廳十多年,店裡只要是蔬菜都是新鮮的,各種香料雞腿、醃肉或是昆布柴魚高湯等各種湯底也都是從原始食材開始在自己廚房醃製、熬煮,然後再分裝小包保存使用,但是遇過太多客人分不出來從原味或調味料加味的食物味道,或是自認為就是使用現成調理包,然後還要賣那麼貴...給出這種評論的人除了一般客人,也不乏一些地方有些名氣的所謂美食部落客、帶路人... 今年我參與的店因為無暇管理,已經頂讓給店裡的年輕廚師,後來我妹妹又再開了一家餐廳,她這次連副餐麵包都自己做(她還有開烘焙原料行與烘焙教室),所有蔬菜都跟在地小農配合,雞蛋也跟有機放養蛋農合作,她說她就是想要作到什麼都能自己做或是對食材品質能夠掌握,工廠大量加工的食材盡量減少,雖然成本高很多,但是過去十年多的餐廳經營她已經清楚,只要抓住在乎食材跟有能力吃的起用好食材的客人基本上就能賺到該賺得錢,一定能經營的下去,雖然他這樣什麼都自己做很辛苦,但是她也從中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我也有朋友是在食品廠的中央廚房當研發主廚,他說在台灣,預製菜或是調理包、冷凍食品,只要能確保食材本身的品質跟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添加物、調味料與烹調手法到最後的冷鍊運送都能做好,其實是對於很多家庭、個人甚至店家都是很方便的,他自己在設計菜色上也會考慮到生產過程、保存的限制去調整與變化,但說到底都是看供應者的良心。
@Crystal7613
@Crystal7613 Ай бұрын
許願家裡附近能多一點像妹妹這樣的餐廳
@ML-xx8xw
@ML-xx8xw Ай бұрын
我吃得出來那種高油糖和添加物的味道,所以可以的話儘量都自己在家煮,畢竟外帶還要處理一堆垃圾,包裝食安又有疑慮,餐廳還是照吃但不會吃廚房很小的餐廳和連鎖店。鍋氣雖然可以加工做出來,但是微波的青菜和鐵鍋炒的差很多,例如高麗菜,只有廚師炒過的才有那種脆度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美國社畜也只能吃高油高糖的,像中國台灣的熱炒,他們是吃不起的😂
@anyavisual
@anyavisual Ай бұрын
我是食品製造業,我覺得中央廚房出來也沒有什麼不好耶!因為我也去過急速冷凍食品廠,我看到曾在五星飯店當行政主廚的老闆帶著員工在那裡削南瓜跟煮番茄醬,我也拿了很多義式醬跟湯還有半成肉品,成本高但是好吃。但是我也聽說過那種衛生不良,都用色素、大骨粉、人造奶油、雞精調製的濃湯,自從我接觸食品製造業之後,的確有些餐廳跟餐點外食會慎選,我極少在外面吃西餐跟火鍋。連鎖店最多預製菜,但一分錢一分貨,還是有好吃健康的。
@Collist-X
@Collist-X Ай бұрын
请问台湾也有色素、大骨粉、人造奶油、雞精調製的濃湯吗?
@吳蕙如-h8g
@吳蕙如-h8g Ай бұрын
@@Collist-X全世界都會有,大陸最為嚴重。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Collist-X科技與狠活台灣40年前就有了,塑化劑當飲料喝,到2007年😂😂😂
@zzzwohoya
@zzzwohoya Ай бұрын
​@@Collist-X當然有但各項添加物不得超標。
@nickwong2681
@nickwong2681 Ай бұрын
對啊 沒甚麼不好 做烘焙業的我冷藏甜點超正常啊
@afun9999
@afun9999 Ай бұрын
不好意思,逆風一下 我是冷凍食品的從業人員,我覺得阿淇博士對於冷凍食品有些誤解 預製菜(台灣常用:調理食品)、食安、添加物、超加工,這些議題並不互斥,他們可以交錯同時存在某一食品上,所以要討論也應當獨立出來講,避免去影響到其他議題。 利用高油、高糖、高鹽去增加食品保存效期,其實是傳統常溫罐頭比較常見的手法,並非冷凍食品必要的。 冷凍食品很直白的就是靠低溫去抑制細菌影響的變質,重油鹽只是徒增成本 冷凍食品要維持口感,讓冰晶不要長大,確實是關鍵。目前台灣比較常見的是基礎的IQF,而且不同食材有不同的冰晶過渡帶,用對應的IQF參數可以有效降低冰晶,不需要添加物。 而日本則有很多花式消除冰晶的方法,有超周波震動、有鹵水式的超低溫IQF…這些手段目的都很簡單,讓食材在自然的情況下,不用添加物就可以冷凍保存,並且還原仍有優秀口感 所以我覺得說冷凍微波食品就是高油高鹽,並不太正確。就算你有吃過這樣的產品,那也只是廠商的選擇,不是冷凍調理食品都要這樣搞。
@afun9999
@afun9999 Ай бұрын
另外 微塑膠的問題,這只能靠政府法規去改變規範。 不然想用環境友善的材料也買不到 這是很大的議題 不然看著大家拿塑膠杯、塑膠吸管喝搖飲,說調理食品用的塑膠不環保,從業者也只能苦笑吧
@hyc9a30
@hyc9a30 Ай бұрын
這篇讚喔!阿琪應該要來看看,很想聽一集解說IQF技術的,一定很有趣
@afun9999
@afun9999 Ай бұрын
@@hyc9a30 也沒有這麼厲害啦 其實應該說,大家對於預製菜的疑慮,不應該投射到所有央廚產品、調理包產品身上 冷凍食品所依賴的冷鏈物流,已經有相當高的成本了,還要依賴高油高鹽去保持品質,其實這很不合哩,那回去做成常溫罐頭,不是比較划算嗎?
@dcdrinks
@dcdrinks 28 күн бұрын
真的. 這次講的真的超級不專業.. 很像是把中國的影片搬來寫給台灣的觀眾.
@afun9999
@afun9999 28 күн бұрын
@ 不好說啦,本來就很難免有疏漏
@徐小天-d6j
@徐小天-d6j 4 күн бұрын
其實只要監管部門到位,預製菜內食品添加物合法合規,品質跟價格又令人接受,基本上大家都可以接受,畢竟為了方便會需要有所取捨
@ToToLin-ef6vj
@ToToLin-ef6vj Ай бұрын
我本人有去台灣、日系餐飲公司待過,都是料理包,最大的問題是餐廳在將料理包加熱過程是直接把料理包丟進熱水或微波爐,台灣人體內塑化劑超多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去的餐廳都是知名的餐廳,台灣的是髒+塑化劑,日系的是滿滿塑化劑,而且賣的都不便宜,台灣那個火鍋最貴快1000,用餐環境都很好,但魔鬼藏在廚房裡。搞不好大家直接去巷口附近大媽直接在你面前備料炒飯還比較健康
@tsing-hanlim4916
@tsing-hanlim4916 Ай бұрын
這就是「調理包」或「冷凍調理包」,現在台灣超商的預購年菜也都這種形式。而且真正食品工廠生產出來的冷凍調理包,雖然口感可能沒有現煮的好吃,但在食安跟品質穩定性上面遠勝過一些店家,畢竟法律規範跟店家商譽都很重要
@castraltseng5081
@castraltseng5081 Ай бұрын
其實就是價錢,很貴但端出來的是預製菜就讓人有欺騙的感覺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預制?真有那麼利害,預制盤炒青菜來看看😂😂
@castraltseng5081
@castraltseng5081 Ай бұрын
@@BOSSBOSS-w5q 沒說預制很厲害,去高檔餐廳當然是吃師父的手藝...
@afun9999
@afun9999 Ай бұрын
央廚其實就是預製 預製的分類又不宜跟冷凍微波食品去混為一談 舉幾個例子 廚房於下午空班時間預煮半熟的義大利麵條,拌入橄欖油後分裝冰存備用,這算不算預製? 如果同樣製程,連鎖餐飲讓其中一家廚房比較有能量的分店去製作,然後分配給其他分店,算不算預製? 更發展下去這家分店其實是雲端廚房,沒有客席也沒有開放實體外帶,這樣呢?
@bellhnk
@bellhnk Ай бұрын
備料和預製是兩回事。
@afun9999
@afun9999 Ай бұрын
@ 那煮湯底起來備用算備料還是預製? 準備一間不對外做生意的廚房,先把湯底準備好、冷凍起來,再發給各分店廚房,這樣算預製還是備料?
@afun9999
@afun9999 Ай бұрын
@@bellhnk 其實問題一直都不是預製或冷凍微波 問題是添加物與超加工食品本身。 今天如果我開一家餐廳,強調所有食材皆採用原形食材、店內洗切烹調 但是各種香精色素入菜,那它也不會比預製菜好到哪裡去。 反之,有各種認證的央廚,以最少添加物、調味的方式,預製調理出來 並且依照實際耗用安排生產,產品根本不會放超過幾週,所以也不用去添加抗氧化或穩定品質的添加劑 那這樣的預製菜,除了環保還能有什麼風險嗎?
@林雪倫-r4k
@林雪倫-r4k 12 күн бұрын
鼎泰豐在2、30年前就成立中央廚房,是由美式系統餐飲的高層提供協助和規劃,所以才能快速展店,肯定也使用不少冷凍食品
@oliverlee6971
@oliverlee6971 Ай бұрын
台灣應該會叫調理包?
@Vi-bi7vp
@Vi-bi7vp Ай бұрын
是的我們一般都說調理包
@WeiChen-d6f
@WeiChen-d6f Ай бұрын
冷凍食品?
@你說的都對-.-123
@你說的都對-.-123 Ай бұрын
就我觀察到的就有:微波食品、冷凍食品、料理包、半成品、中央廚房、罐頭、軟罐頭… 以上都是有關預製菜的關鍵字,歡迎補充😂
@許明陽
@許明陽 Ай бұрын
@@Vi-bi7vp 調理包,稱""軟性罐頭"",可常溫保存有制式規範(就是罐頭食品)。預製菜必須冷藏或冷凍無法常溫保存(更像微波食品)。
@myudo
@myudo Ай бұрын
​@@Vi-bi7vp冷凍食品啦,調理包才不用冷凍冷藏
@hk84888863
@hk84888863 Ай бұрын
辦桌早就是一堆罐頭半成品頂在前面幾道~這樣才能有時間做那些不能遇制得大菜
@chharschou
@chharschou Ай бұрын
台灣叫微波食品包,或單純調味濃縮醬料為主的調理包,大概三十到四十年前台灣餐廳流行過一波,通常都難吃而且客戶知道就不去了,後來台灣餐廳才慢慢銷聲匿跡(但純調理包還是有在餐廳留下來),但是超商超市裏面都是這類微波食物
@yachingchen1279
@yachingchen1279 Ай бұрын
台灣至少80%以上麵包店使用南僑公司出品的冷凍麵團、各式蛋糕預拌粉... 三商巧福也都是預製菜呀~~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要學麥當勞,從牛開始自己養,就不算預制了😂😂😂
@林綉鳳-o3d
@林綉鳳-o3d Ай бұрын
其實會做菜的話不難發現,餐廳除非要預約那種,其餘的大多是預製菜。 當然要預約然後只給你吃預製菜的也不是沒有。
@dcdrinks
@dcdrinks 28 күн бұрын
冷頓麵糰不是預製菜啊.. -.- 都說是冷凍麵團了...跟預製菜有什麼關係? ..
@ericauyeung5812
@ericauyeung5812 Ай бұрын
I like the content ... But, the background music is too loud 😅
@ayyu1406
@ayyu1406 Ай бұрын
現在台灣的餐廳和路邊灘 真的與10年前的味道很不一樣。我每年回台灣吃外食就是感覺沒有以前台灣小吃好吃
@燎原八荒
@燎原八荒 20 күн бұрын
就.....科技與狠活😅
@moredenmark
@moredenmark Ай бұрын
十幾年前,住在泰國,最常去日式連鎖餐廳吃飯(一個星期至少三次),我也知道他們都是料理包,但當時還是選擇他們,因為至少用餐環境及後廚環境看起來都很乾淨。
@john1987john
@john1987john 8 күн бұрын
这些留言太假了
@moredenmark
@moredenmark 8 күн бұрын
@john1987john 如果只有老鼠比貓大、蒼蠅蟑螂橫飛的用餐環境,跟乾乾淨淨的日式餐廳,我選擇日式餐廳,所以一週光顧公寓旁的日式連鎖至少兩三次。然後有時也會走去看起來乾淨的當地餐飲(Thammasat 大學宿舍內),畢竟每天得吃晚餐。(早餐跟午餐,當時的公司餐廳都免費提供)
@moredenmark
@moredenmark 8 күн бұрын
補充一下,當年很多比我早到泰國工作的台灣同事,在飲食上一開始都來著不拒,馬上入鄉隨俗,很多人經歷上吐下瀉。我到了泰國一兩個月後才敢開始吃路邊攤,但吃的都是同事認證過不會拉肚子的攤位。每週四,宿舍旁的夜市,我都很期待。
@0412lin
@0412lin 8 күн бұрын
三十年前,紅茶店咖啡店裡的咖哩飯,牛腩飯,都是特製調理包!我自己做飯吃也保持類似模式,一口氣製作一周的食物。冷凍起來要吃拿出來微波
@張智翰-g5e
@張智翰-g5e Ай бұрын
預製菜要把它用到像現煮通常都有很多添加物...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客人點牛肉麵,怕預制,你可以叫他3天後來拿,包正剛燉出爐的😂😂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美爹強賣的瘦肉精,跟農藥,都是新鮮的肉跟菜😂😂
@stej0723
@stej0723 Ай бұрын
台灣叫做調理食品或是冷凍食品或是包裝食品,台灣人早已經吃了幾十年了
@isistseng7890
@isistseng7890 Ай бұрын
台灣薩利亞就是中央廚房,各門市加熱出菜。行之有年而且是公開的唷。我覺得不錯,價格上也滿划算❤
@庭宇林-d8h
@庭宇林-d8h Ай бұрын
跟日本的差很多。 日本的後廚至少還會再加工廚藝。台灣真的只能當一次店...
@Henry-pj6gz
@Henry-pj6gz Ай бұрын
主要的問題是公開和沒公開
@彌敦
@彌敦 Ай бұрын
要看品項。 燉,湯,蓉,醬,肉碎,丸可以預製。 煎,炸,炙,炒,肉類,沙拉,脆的,魚類不可以
@lukeyu7172
@lukeyu7172 Ай бұрын
鼎泰豐記得有中央廚房,小籠包的內餡應該都是中央廚房來的,包的過程可能是現場師傅包。粽子、醬料可能都是中央處理好真空包,現場門市複熱。就跟市面上的連鎖店一樣,有關調味的餐點可能都是中央廚房統一製作來的。 飯店、連鎖店使用半成品的比例只會越來越高。 真的想吃餐廳現作比例高的,可能只能往獨立經營的餐館或是fine dinning去找比較有機會
@huangjames8130
@huangjames8130 Ай бұрын
預製菜也有分很多層次的 從半處理食材 半成品 成品 而且中間也有很多模糊地帶 例如發酵麵團算不算預製菜,幾乎所有餐廳的小菜、配菜、冷盤都是由台灣的幾家食品場配送的,甚至主食也是預醃製的肉類 預製菜是餐廳必不可少的,不可能所有菜色都自己做,人力跟成本就是擺在那邊,包含鼎泰豐也不是每一道菜都是自己做的 一些比較好的餐廳,只會把重點擺在幾道招牌菜色,而絕大部分的,都是用半成品二次加工的結果
@malcolmmcbchen
@malcolmmcbchen Ай бұрын
@@huangjames8130 讓我想到P開頭的麵包店不是標榜麵糰是從法國做好空運來台,還是一堆人愛啊 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概念吧?
@牛八-u1z
@牛八-u1z Ай бұрын
鍋氣香精有些可能是化工品,王剛有一集介紹過,看過後是怕怕的。
@ycaShen
@ycaShen Ай бұрын
某次網購店家送了一個贈品,日本文字包裝,常溫保存的,塑膠盒裝並且封膜的--微波白飯。 一開始有點疑慮,微波食物就算了,常溫保存嗎?後來有一天要自己解決一餐,就拿出來用了。結果驚為天人,一塊方形米飯輕易倒入盤中,米粒完整Q彈有黏性沒有潮濕也沒有軟爛,比我家電鍋煮的飯還厲害,堪比電子鍋煮出來的白飯一樣好吃喔。
@cosmos3333
@cosmos3333 Ай бұрын
調理包或是半熟麵糰, 食品展和烘焙展很多大廠都有展出, 還有現場試吃, 比很多小店家的好吃多了, 這些食品大廠主要是做B2B的市場, 展覧一般會開放最後一天讓民眾進去參觀, 有興趣的可以注意一下各大展覽館的官網
@s61062
@s61062 Ай бұрын
在乾淨衛生的情況下,不排斥預製菜,對現代牛馬來說,有乾淨健康少油鹽又方便的選擇很棒,但如果明明是全預製,卻很貴,就很難接受,那我還不如去吃熱炒店⋯⋯
@Jigglypuff2025
@Jigglypuff2025 Ай бұрын
SOP很多都這樣 其實很常見 但就是怕冷凍冷藏太久/當兵有學長菜36個月 上次看新聞還有供貨連鎖飯店 放幾十年
@客運-u4x
@客運-u4x Ай бұрын
我都會很白目跑去後總看一下,如果是預置菜卻賣餐廳價格。那我就當一次店。 要預置菜我幹嘛要消費你這間店,不就是我期待吃到不一樣的~ 像速食店就能直白,展開給你看也熱好給你吃,不跟你額外那些。 那就是消費者自己選擇,如果我今天就是不想吃調理包的,結果這家店又是調理包。那我一定生氣啊!
@cplbass
@cplbass 25 күн бұрын
像多倫多的港式飲茶、每樣餐點、每家的味道都是一樣的。 我覺得就是有食品廠提供不同的餐廳使用。
@邱淑惠-u5w
@邱淑惠-u5w Ай бұрын
今天的背景音太吵了
@wanchou3257
@wanchou3257 Ай бұрын
曾經有一個餐廳裡面某些菜我還蠻喜歡的。疫情過後我發現那家餐廳變得很厲害!所有的菜都一個味道⋯呵~然後我就再也不去了⋯⋯ 不敢說微波食品我一定吃的出來,但是我的確算是挑食的人。連在 food court 吃的時候,我喜歡的那一兩家廚房就在眼前⋯⋯不是說一定要看到廚房,但是人家店裡的食物味道真的比較好。 還有某間連鎖店。我就發現他們店只有一家味道可以,其他的我真心不愛。後來才知道,我能夠⋯⋯接受的那家是有「真」廚房和「真」廚師,其他的都是店員微波加熱出菜⋯⋯ 微波食品可以接受,只要可以做出我喜歡的味道就好~ 這一兩年越來越少外食,因為我喜歡的餐廳不是一家一家關門,就是口味變了,或是漲價再漲價⋯⋯能接受漲價,但是就是去的少了~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不光用微波,只要是用電煮的東西,我從來不吃😂
@wanchou3257
@wanchou3257 Ай бұрын
@ 電磁爐、烤箱、電鍋⋯⋯等都是用電啊⋯⋯@@
@benwlee
@benwlee Ай бұрын
@@wanchou3257是呵,意大利的碳烤爐出來的味道與電烤爐不可同日而語。差強電爐無比方便而已。
@user-ipJohnChen0915
@user-ipJohnChen0915 Ай бұрын
這次主題的癥結點是:食品安全法律、廣告的內容 如果提供的產品都符合食安法令,那就只剩下,對消費者的廣告和說明,是否符合誠信原則,因此至少還牽涉到消保法、公平法。事實上,菜餚是否現作、是否衛生,完全是兩碼子事,想要獲得消費者口碑,就必需在合法的基礎上加上更多條件。
@boxfire6034
@boxfire6034 Ай бұрын
10:02薩里亞 台灣應該沒有很高。補充一下我在日本吃的。每間店都各有特色。後面都有刀,因為評價關係。很多老闆會制定sop或給超大量。味道也會各家店不一樣。有些冰淇淋真的很好吃,有些超普通
@tamagomaniac
@tamagomaniac Ай бұрын
「預製菜」在台灣就是講「調理包」啊,可能在美國待久了忘記有這詞?😅
@tinachiu
@tinachiu Ай бұрын
預製菜可能是從英文翻譯來的,可是我覺得預製菜還有調理包不太一樣。預製菜涵蓋的範圍比較大一點。
@cooartcraft3068
@cooartcraft3068 24 күн бұрын
😊😊
@Crystal7613
@Crystal7613 Ай бұрын
做過咖啡簡餐店,很多義大利麵的麵體經過不斷改良(廠商自豪),能快速出餐保證風味。當然甜點也很多都是冷凍即時品
@tim79130
@tim79130 24 күн бұрын
用料比較重要
@allezvenga7617
@allezvenga7617 Ай бұрын
謝謝分享
@CynthiaYeh001
@CynthiaYeh001 Ай бұрын
我自己30年前打工過,簡餐使用的料理包非常好吃 但是約20年前,有一陣子流行平價連鎖港點店 那個根本是災難!有夠難吃 主要是港點這種東西手工現做的、跟冷凍過有一股冰箱味的, 二者是天壤之別 更別說面皮冷凍過後的口感真的很糟 所以也是看該料理的精髓到底是要吃怎樣的口感? 我也不認為料理包就是不好
@weaker4009
@weaker4009 Ай бұрын
有差嗎?港點都噴 整個香港的食物都噴 上次去吃還以為跟港片的一樣美味 結果⋯幹都噴 街道又髒 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
@CHCHEN-lu6fx
@CHCHEN-lu6fx Ай бұрын
半成品料理覺得蠻常見,部分婚宴會館是中央廚房料理幾近完成,分送到會館後才做最後加工以及擺盤,似乎沒有對岸的這麼嚴重.應該著重在加工的過程是否清潔乾淨 很多餐廳的油飯也都是直接叫貨,餐廳部分只有加料(譬如鰻魚、螃蟹這些)
@客運-u4x
@客運-u4x Ай бұрын
飯店婚宴館打工仔路過,飯店至少都是後面搞一搞上前面來。中央廚房最多採購配料過來。實際70%以上還是飯店自己做的 大概2-4天不吃,味道就會開始沒那麼好吃
@hannahjuly463
@hannahjuly463 Ай бұрын
最近在其他YT影片看到春水堂的相關留言,感覺還是支持小店就好了😅
@shinteinchang7674
@shinteinchang7674 Ай бұрын
薩利亞好吃,而且真的有便宜,還能開在百貨,超商微波餐也是很受歡迎 但真的添加物很多
@庭宇林-d8h
@庭宇林-d8h Ай бұрын
會建議能吃這家的去日本吃。味道會不一樣 日本微波後還會炒幾下+配料
@gameryf112
@gameryf112 Ай бұрын
现在还有很多超市会卖半成品菜,就是切好包装好,回家用锅炒一下就可以吃,感觉比预制菜要好点,特别是更新鲜,做起来也不麻烦,而且便宜
@kuanyui632
@kuanyui632 Ай бұрын
0:20 就冷凍調理包啊…
@CCTyy
@CCTyy Ай бұрын
需求多 人力少 需要在意的是品質管控👍
@MG-ve4eu
@MG-ve4eu 25 күн бұрын
總結: 花錢別總想追求性價比而是美好的感覺
@s9952863
@s9952863 Ай бұрын
鼎泰豐的某些品項也是中央廚房提供的來唷~像是蝦肉煎餃,某次發現很容易爆開,一問之下原來是中央廚房的,但招牌小籠包好像就是現做。
@JASONS-b9g
@JASONS-b9g Ай бұрын
他們中央工廚房很大棟,大部分都是半成品,不過他們厲害的是大多冷藏當天給門市的東西沒賣完就報廢掉,所以食品都很新鮮
@練小旻
@練小旻 Ай бұрын
麥當勞都已經遍佈全球了,卻沒有讓任何一個區域只剩下速食店。在台灣大家都知道肯德基的蛋塔好吃(市場接受度非常高)而且時不時有新口味,但是還是有很多個人工作室或是烘焙坊會出自家的蛋塔,可見臨時想來個蛋塔還是專門去買自己喜歡店家的蛋塔還是有差別。預置菜最需要注意的不是跟傳統店家的競爭,而是透過食安法規確保這些準食品在製作、運輸、復熱、保存的過程中要維持乾淨衛生無食安問題。
@tujede
@tujede Ай бұрын
法國的餐廳,很久以前就有高湯包,還是日本人做的,日本人真的很會做高湯,鮮味也分成很多種 以前用機器協助還會被砲轟,不是人手做不好吃
@alexis8351
@alexis8351 Ай бұрын
我約十幾年前我去考中餐丙級證照,那時大約有半年的課程需要上課,在那時認識一位同學,這位同學父親是曾經當任過福容大飯店的主廚,他們父子兩人主菜非常好吃,這位父親那時已經出來自己開食品工廠,裡面都是幫餐廳製作餐點,然後急速冷凍再送去餐廳,那時候我同學帶我去參觀他們的工廠和冷凍櫃,他建議我不要去餐廳吃,幾乎都不是現場製作的,你想吃什麼可以買食材回來煮,如果不會煮我可以教你怎麼製作。 ps: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原因有兩個,其中之一是我們兩個有同時˙喜歡一個女同學,那半年期間有一起分在同組上課,練習,甚至一起出來旅遊。
@john1987john
@john1987john 8 күн бұрын
喜欢同一个女同学 但是为什么会对你那么好?应该恨你才对吧
@Kiwi-uf1gc
@Kiwi-uf1gc 23 күн бұрын
有什麼嗎?20幾年前台灣那些茶店,咖啡簡餐店哪一家的餐不是調理包打開澆在飯或麵上面,怎麼現在換了個名字就變得罪大惡極了,有問題的不是調理包,預製菜,有問題的是製作者的良心
@jackychan4932
@jackychan4932 Ай бұрын
香港的現製菜已經很少,只能在舊區或者高檔餐廳找得到,新市鎮的餐飲簡直是災難,幾乎所有屋苑的商場,都是這樣那樣性價比低的快餐和微波爐茶餐廳,慘不忍睹,當然現在更糟糕的問題是,香港連現製的廣東菜都開始做不好了... 然後可憐的我只好想辦法多學一點烹飪,希望最少能夠在下班後能吃簡單而好一點的東西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大排檔老板:....是嗎?😂
@jackychan4932
@jackychan4932 Ай бұрын
@BOSSBOSS-w5q 大排檔,冬菇亭也逐漸拆卸,新區的也不一定有市政街市和附帶的熟食中心...
@江俊毅-f6i
@江俊毅-f6i Ай бұрын
肉乾小開真的好好吃🤣
@sherryL94
@sherryL94 Ай бұрын
這次音樂好大聲⋯
@CSeeYou168
@CSeeYou168 9 күн бұрын
重點還是價錢 你在外面買得到 表示你可以知道你要花多少錢能買回去自己做 但是你如果在餐廳花了甚至兩倍於你在外面買到的冷凍食品 那當然很不舒服甚至感覺被騙 所以重點還是價錢😂
@li-qm5ll
@li-qm5ll Ай бұрын
要寫出來,再看那價位,大家就比較可以接受了。(吃的是氣氛+物價上漲的年代) PS.日本真的有微波食品,吃到飽的店喲~
@jack750822
@jack750822 Ай бұрын
與其希望餐廳標示本店用預製菜,不如像現在很多餐廳會寫說現點現做。只是不知道現做到什麼程度~
@Marsilingahma-tm9zb
@Marsilingahma-tm9zb Ай бұрын
預製菜幾十年前已推出叫TV Dinner
@張菀真-o7p
@張菀真-o7p Ай бұрын
感覺被欺騙應該是調理包賣你現做菜的價格 如果便宜的話,大多是好吃就好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以技術含量來說,調理包應該要賣的比現做,的還貴才對😂
@申小雨
@申小雨 Ай бұрын
一般冷凍的比冷藏的預制要健康一些,但那種為了特定口感加入添加劑的冷凍除外。在大陸買原材料蛋菜肉是免稅的,買預製和二次加工的要繳稅,9-13%的增值稅喔。所以自己買菜做飯便宜健康
@emilychaukang
@emilychaukang Ай бұрын
另外就是跟同質性有關 我也想說一下 小品牌的店比較可能會有同質性的問題 因為大品牌他們有競爭關係 所以通常會在合約裡簽說這個上游廠商不能跟其他類似的大品牌簽約(某個品項) 舉例像我當初在達美樂工作時(台灣的達美樂沒有加盟 全是直營)就知道我們用的起司跟必勝客是不一樣的 而且有簽約說必勝客不能從同間廠商進起司
@NangafulanSubali
@NangafulanSubali Ай бұрын
我前公司也是有央廚,每天供應不同餐廳不同品牌不同菜系的預製菜,各店只要處理配菜就好了。 至於賣給別的餐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吳慈宥
@吳慈宥 Ай бұрын
如果可以我會把包裝類的食物從包裝內倒出再拿去加熱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那你就要多洗一個碗,那還吃預制菜幹嘛😂
@吳慈宥
@吳慈宥 Ай бұрын
@ 因為自己不方便煮啊,而且也沒有人規定吃玉枝菜得要裝在容器裡面加熱才叫玉枝菜呀
@shinteinchang7674
@shinteinchang7674 Ай бұрын
超商便當也是超級加工食品,雖然肉菜比冷凍食品多,但份量少,雖然大部分外食也是不夠健康 大概就生菜沙拉(生菜有用漂白水)比較好
@ScottWuTW
@ScottWuTW Ай бұрын
年菜或是流水席之類的 每次都看到大蒸籠 在那蒸 但那些菜其實不知道冰多久了,調理包至少還能看見添加物跟製造日期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漢寶薯條為何不用蒸的,因為那些中國菜要用蒸才行啊,傻子😂
@燎原八荒
@燎原八荒 20 күн бұрын
吉野家100%是預製菜 直接冷凍調理包煮一鍋牛肉 再撈到白飯上面 那就是了
@WillieChou77123
@WillieChou77123 Ай бұрын
想問預製菜根調理包有什麼不一樣?
@joliea604
@joliea604 Ай бұрын
請問可以拍一部影片,示範如何半小時用年菜包出10道菜嗎? 不曉得是我動作慢,或是我家蒸鍋太小(同時出動2口瓦斯爐跟大同電鍋)整套加熱完連收拾一下廚房,也要2小時左右 請問如何有效率的縮短出菜時間😊
@HiThisIsAchi
@HiThisIsAchi Ай бұрын
微波 + 大蒸籠 + 煮 一起上
@a0183288
@a0183288 Ай бұрын
背景音樂好大聲
@yangni007
@yangni007 Ай бұрын
将来纯手工菜餐厅会是高档消费,其他会用越来越多的预制菜
@gracelai7249
@gracelai7249 25 күн бұрын
深圳有些餐厅可以点海鲜,然后透明厨房看到厨师现炒现蒸,外出吃饭,尽量选这样的餐厅就对了。否则不如买冷冻自己放微波炉,至少换个玻璃碟子。
@guo1619
@guo1619 Ай бұрын
現在很多麵包店也是啊 都是中央廚房做好 統一配送
@yxl1950
@yxl1950 Ай бұрын
這種麵包最糟糕☹️,麵粉會用盡可能的便宜跟少,感覺像吃空氣跟紙屑。😢
@freudliu
@freudliu Ай бұрын
現在開很大連鎖的都嘛預製菜 主要還是人力成本 這個優勢打擊很多做吃的 你開餐廳的要採購處理還要煮還要開店 用預製的只要開店和加熱 人力差好幾倍 我妹就是開餐廳的 她以前在大飯店打工時就說過 進火腿300切一切賣800 反正客人買單 誰知道是不是預製的 而且這也是為啥這些餐廳和飯店能做大做強的原因
@庭宇林-d8h
@庭宇林-d8h Ай бұрын
主要飯店能大量進,成本能壓下去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那別人進貨只要250,切一切賣500就好。難怪大飯店餐廳倒的一堆😂😂
@紀天樂-q6y
@紀天樂-q6y 22 күн бұрын
鋁薄包,咖啡店吃,自助餐食物
@史努比-o9h
@史努比-o9h Ай бұрын
說到香精就想起魚漿夫婦分享過一篇麵包精的回憶,說吃了滴了一滴炒飯精的白飯,連大便都有炒飯香…,我想大多是化學材料吧。
@PlumPline72
@PlumPline72 Ай бұрын
鼎泰豐都中央廚房啊,而且他們有特地說,這樣才能保障品質。
@YanLuo
@YanLuo Ай бұрын
在外面吃要避开预制菜最该选粤菜 食材但凡不新鲜的粤菜馆第一个月都撑不下去
@daphnecheung1026
@daphnecheung1026 Ай бұрын
粵菜現在也是預製菜的重災區了
@hnt25623634
@hnt25623634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好久好久以後的未來,人類大概就是吃膠囊或飲品完成營養補充,吃現做的菜,則是一種頂級享受或是娛樂
@ragor999ragor
@ragor999ragor Ай бұрын
湯湯水水或冷盤炸類可以預製菜.過程有要現炒步驟的就無法預製了.預製菜容易出現在連鎖餐廳.便利商店.速食店.簡餐店.KTV.網咖.即便到飯店或大型商場的吃到飽餐廳也是有很多預製菜.很多路邊辦桌流水席也多少會穿插幾到預製菜(前菜冷盤.後面甜點.燉煮類蹄膀.雞湯).省現場燉熬的時間.這是社會講求快速和人工薪水提高趨勢.必免不了的
@plumflower99
@plumflower99 Ай бұрын
法國這裡有專門供應給餐廳預製菜的工廠 目錄琳瑯滿目 美不勝收 我猜很多餐廳都是客戶 😆
@amitychu9511
@amitychu9511 7 күн бұрын
提出一個關於預製菜沒什麼人會在意的爭議點。 那就是環境汙染。 想像一下塑膠使用的量....
@winst2000
@winst2000 Ай бұрын
如果預製菜的餐廳太多,就會變成和美國一樣沒有什麼現做的餐廳,大部分都是速食。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中式菜色,不太可能預制。除非像川菜館改賣漢寶薯條,還有可能😂
@dcdrinks
@dcdrinks 28 күн бұрын
天啊..你知道美國速食店的幾乎都是現做的吧? ....
@lilin0101
@lilin0101 Ай бұрын
最近很喜歡吃的素食連鎖店就是用預製菜,也就是中央廚房先做好,這樣店裡頭不用從頭煮 大概是少子化缺工餐飲業的應變
@wilsonchang4307
@wilsonchang4307 Ай бұрын
我也跟阿淇想法一樣 我注重的還是好不好吃 如果是一般市面上就可以買到的 那我還不如自己處理 如果是那家店自己的中央廚房 那我覺得就是品牌自己為了品質管理 而做出的味道 我只要是自己開發的味道 而且是需要長時間燉煮或醃漬的 就可以接受;但新鮮蔬果就還是要從生的開始料理才行
@honor20lite87
@honor20lite87 Ай бұрын
分析的非常好 令人大开眼界′和耳界 真是勁👍👍👍✍️✍️✍️✍️✍️✍️✍️😘🙏
@Lee-te9no
@Lee-te9no Ай бұрын
未睇先Like。
@你說的都對-.-123
@你說的都對-.-123 Ай бұрын
我個人認為中國人排斥預製菜有兩種情況 一是心情問題,我都出門吃飯了,居然不是吃到新鮮現煮的 二是食安問題,在中國的預製菜品質沒有嚴格管控,不像台灣食品加工那麼嚴格的把關和法制化
@DrodroTama
@DrodroTama Ай бұрын
前陣子中國預製菜爭議大的部分,應該是添加劑一大堆傷身,後來又查出學生營養午餐也用 當然餐廳用預製菜,卻賣高價也讓消費者不高興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中式菜色,是最難預制了,除非吃的是康師傅泡麵😂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DrodroTama中餐想學麥當勞的營運模式,除非只賣漢寶薯條😂😂😂
@你說的都對-.-123
@你說的都對-.-123 Ай бұрын
@ 是嗎😂那為什麼一堆年菜的冷凍包😂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你說的都對-.-123 不然你點個,紅燒鮑翅之類的,我馬上現做,你8天以後來拿要不要?
@shinteinchang7674
@shinteinchang7674 Ай бұрын
有一次訂外送咖喱飯,送到是咖哩醬調理包,至少也倒出來裝一下,都不演了😅
@chihunglu9729
@chihunglu9729 28 күн бұрын
感覺預製菜就是一種利益最大化的表現。如果真的人工貴的地方就算了,台灣餐廳如果大部分都要用預製菜,意思是極端一點的以後開餐廳的人都不用會煮飯?但是我付錢就是買你煮飯的工啊,要加熱我買的到,何需要要你幫我加熱,這點在台灣,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買單吧。奶茶店更需要預製吧 五十種飲料全部AI 調配就好了 省力
@vogue690
@vogue690 Ай бұрын
我個人覺得吃習慣現煮的就能區別中央廚房的預製菜品味道有差,中央廚房為了把安全食物儲藏時間拉長,一些製備會讓菜的口味有差。 還是喜歡吃新鮮的菜品,所以寧可跟在地餐廳預定一些功夫菜,也不想再訂中央廚房製作的菜品。
@垂涎三尺有神明
@垂涎三尺有神明 Ай бұрын
我家從10年前就會固定去吃的熱炒店最近也是換成預製菜了,對於一個會做菜而且吃得出差別的老顧客來說,真的會大大降低光顧的意願。 功夫菜的價錢給我預製菜,占菜單兩成還能接受但有五成以上都是...真的會覺得你東西給我我自己回家弄就好,但也完全可以理解餐飲業面臨的困境,要不是台灣有廚房的比例不高,餐飲業大概會再一波倒閉潮吧🙁
@BOSSBOSS-w5q
@BOSSBOSS-w5q Ай бұрын
你是不是,點牛肉泡麵,炒泡麵之類的菜,不然中式菜色,要怎麼預制?😂
@垂涎三尺有神明
@垂涎三尺有神明 Ай бұрын
@@BOSSBOSS-w5q 菜單大改,稍微麻煩一點的菜都沒了,鳳梨蝦球沒開背皮是派克雞排那種、蒜泥白肉用火鍋肉片,10道菜可以在5分鐘內上給你9道,有些端上來裡面還是涼的。 現在台北平價的熱炒店幾乎都是這種模式了,有興趣可以來吃吃看,吃過你就懂我的感覺了。
@ShuweiKuo
@ShuweiKuo Ай бұрын
我有發現台灣冷凍食品跟超商的微波食品(非冷凍)價錢差不多
@luluwong5370
@luluwong5370 2 күн бұрын
味道可能不錯,營養價值卻不同了。食物弄好了,營養價值会隨時間流逝而流走。這是為甚么新鮮食材對身體好,而隔夜的放久的,營養已走了很多。
@maxpayne216
@maxpayne216 Ай бұрын
預製菜會需要用到多少包裝,倒是蠻讓人好奇的問題。美國包裝膜行業好像蠻強的,農業食品加工業興盛吧
@MrM0210
@MrM0210 Ай бұрын
鼎泰豐也有中央廚房,幾乎八成都是中央廚房出來的半成品
@xiyibagu
@xiyibagu Ай бұрын
調理包或半成品啊
雞豬魚牛、飯麵蔬菜通通都危險!?食物中毒大國居然是?
14:54
Жездуха 41-серия
36:26
Million Show
Рет қаралды 5 МЛН
20分鐘一桌菜!美國半導體工程師的田園系WFH生活
11:47
阿淇博士 Dr. Achi
Рет қаралды 190 М.
你家的陶瓷鍋特別沾?這幾招讓你用N年不用換
8:35
阿淇博士 Dr. Achi
Рет қаралды 324 М.
一口气了解2024年的全球经济
41:44
小Lin说
Рет қаралды 2 МЛН
中國食品的科技與狠活 還有啥能吃?!| #人民報
15:51
人民報 renminbao
Рет қаралды 330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