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特效藥變成保健品? 壓低台幣救出口! 代價是全民購買力? ft.台大經濟系退休教授 / 前央行理事 吳聰敏 | 斐姨所思【阿姨想知道】 EP141

  Рет қаралды 435,702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Күн бұрын

出產過14A總裁,一年賺2000億給政府的優質機構,台灣央行,世界最強...等一等!壓低新台幣是救經濟特效藥,央行當保健品吃,結果是肥了廠商,苦了你我?政府大力補助台電中油抑制通膨,央行因而高枕無憂不用升息,放任低利率熱錢推升房價?央行壓低匯價與利率,借便宜台幣大買美國公債,一年狂賺2000億,一點副作用都沒有,真有這麼神奇的事?
本集斐姨所思《阿姨想知道》,請來前任央行理事吳聰敏教授,教授,央行這麼棒、彭總裁這麼棒...就算你是台大四人幫,也不允許你在那瞎說些大實話!難道不怕央行又要找研究員反駁你,回頭請你去喝茶?
#央行 #台灣經濟 #阻升不阻貶 #低利率 #房市 #盈餘繳庫
*本集錄影時間為 24/02/06
Timecode:
00:25 Open 值班小道士:路易莎莎
04:10 央行執掌台美大不同 台灣首重低利率、匯率?
05:39 大撒納稅錢阻升油電價 通膨偷吃步就不用升息?
09:41 台幣貶值使央行不升息 低利逼熱錢湧房市推房價?
13:45 房價不跌神話逼人買房? 央行光撇責任不做研究?
17:00 房價亡羊補牢來的及? 低利率是彭淮南最糟政策?
20:28 救經濟特效藥變保健品 台幣貶值偷走平民購買力?
25:52 政府收入12%靠央行? 盈餘繳庫形同多徵稅?
28:23 央行無本煉金秘術? 年賺2000億但報酬很差?
31:50 央行官大學問大? 人力用在跟批評者「溝通」?
36:40 愛之深責之切? 出書挑戰央行的用意是?
38:51 Takeaway
追蹤《#范琪斐的美國時間》掌握全球脈動
👉bit.ly/3vG5Nhg
范琪斐 KZbin 官方頻道
👉bit.ly/3f6WZvI
《斐姨所思》Podcast
👉bit.ly/3j2l8FX

Пікірлер
@walkerinbayern2007
@walkerinbayern2007 11 ай бұрын
很高興終於有媒體把央行對台灣長期購買力偏低、壓抑進口、推高房價的角色提出來講。央行長期壓抑匯率及利率,不但對存款族不公,無法平抑進口物價,出口廠商賺取巨額利潤流入股東及央行口袋,變相對全民徵稅,扭曲資源分配。行政院主計處堂而皇之把央行操作外匯盈餘列入歲收預算,更是變相鼓勵央行作法。希望節目繼續追這個主題,讓央行自己出來說明。
@林鈺婉-r4l
@林鈺婉-r4l 11 ай бұрын
你說出我的心聲
@TWALBEVA
@TWALBEVA 11 ай бұрын
如果你是學經濟的,我好奇你會說出"對存款族不公"這詞的背後原因😂 如果你不是學經濟或財稅的,那就別理我了😅
@aaronwang8980
@aaronwang8980 11 ай бұрын
詳細研究2024年的打房政策,平心而論,柯文哲的打房應該是比較有力的 結論中說的,20%的無房者要多多努力,尤其是在選票上反映? 但終究只是20%,跟柯文哲的得票率差不多,這就是民主社會的悲哀 既得利益者依然就是得利者 開始懂一點點王局想表達的議題了,民主社會的缺陷 假設核能問題,1個專家學者,跟99個民眾,舉行投票,卻因為日本核安問題,即使專家一再強調核能安全、核能已經有新世代,但99個民眾卻還是依然故我,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民主社會著重的是大眾想法,而不是學術、不是真理、更不是是非對錯 因恐懼、猜疑,是人心常態,而使得人們摒棄科學,而專家學者反而變成撻伐對象,那即是民主末路 民主化過程勢必得搭配民眾的知識水平,不然花蓮王、台中王這些爛咖怎麼會依然故我? 搭配央行的低利政策、台幣永遠在貶值,進口商品超貴,然後偉大的政府打算用50%天然氣進口 真棒,台灣還有未來嗎?
@yawu4171
@yawu4171 11 ай бұрын
@@TWALBEVA 有存款的希望高利率,有房貸的希望低利率,這就是人性。
@TWALBEVA
@TWALBEVA 11 ай бұрын
@@yawu4171 喔~如果是這程度,就不用解說吧 經濟學就是討論人性行為,我想,應該沒有那麼膚淺吧🥲
@Brian81916
@Brian81916 11 ай бұрын
我台大念的不是經濟系 但有修過吳老師的課 當年就非常佩服他不分藍綠執政都說一樣真話的勇氣根態度 央行替國家賺太多錢了 事實上這些收入就是靠著貶低你我得勞動所得價值而來
@0987018546
@0987018546 11 ай бұрын
央行政策錯誤的話😂可能會害慘台灣人(少子化...
@楊天藍
@楊天藍 11 ай бұрын
那世界好多國家央行盈餘繳庫都是靠著貶低你我之勞動所得價值?😂😂😂
@黃奔-h5m
@黃奔-h5m 11 ай бұрын
@@楊天藍 這影片在講其他國家的央行?
@jz6571
@jz6571 10 ай бұрын
@@楊天藍 台灣=全世界好多國家?你的影片是不是沒點開來看。
@joelai1243
@joelai1243 9 ай бұрын
有這種央行就會養出帥過頭這種玩超貸的投資客😢
@tsuichunwong
@tsuichunwong 11 ай бұрын
這集非常有意思,讓我們重新思考央行過去所為,難得有人大聲對央行放炮, 給吳教授一個讚。
@qqqqweasd123
@qqqqweasd123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就匯率上跟北韓一樣極權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qqqqweasd123 你是不是不知道新加坡?
@qqqqweasd123
@qqqqweasd123 11 ай бұрын
對阿它們也是極權但他們人民工作跟生活負擔比 很爽 @@simonvaqkk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qqqqweasd123 你知不知道新加坡控管匯率比台灣還凶?美國的匯率觀察名單,新加坡也是常客。
@pcwsj1986
@pcwsj1986 11 ай бұрын
@@simonvaqkk 你住在新加坡還是台灣?
@klw588
@klw588 11 ай бұрын
終於有人敢批評這個無能的中央銀行了
@董勝男
@董勝男 11 ай бұрын
我是80 %的人,但我的孩子是20 %的人,希望大家廣為分享這一集節目的資訊,老師真的說出了我們切身的感受,明明是感受到20%的高通膨,政府卻說通膨只有2%。 選票無法左右,至少我們應該形成一股輿論。
@yawu4171
@yawu4171 11 ай бұрын
那表示你是有房地産的那80%,請問如果你要賣房子,會以市價8成賣房嗎?作為公平正義的最佳典範?
@路人丁-p8v
@路人丁-p8v 11 ай бұрын
過去的朝代滅亡,都是因為貧富差距過大,大部份土地在有錢人手裡,百姓活不下去,只能起義,殺地主 / 有錢人 / 官員 反抗 目前房價漲勢,不給大部分年輕人機會,未來會不會發生革命?? 或台海發生戰爭發生後,年輕人會不會因為沒有資產而擺爛?不好說🤣🤣🤣
@StarLin-TW
@StarLin-TW 11 ай бұрын
@@yawu4171 所以依你看法就應該繼續不管這20%甚至後續的30% 40%一直圖利既得利益者即可囉! 你知道我國空屋率世界最高嗎?
@morgenliao
@morgenliao 11 ай бұрын
@@yawu4171 你不得不承認,高房價是現在年輕人不生小孩的主因沒錯吧? 而為人父母,房價八成 v.s. 你眼睜睜看著你的子女因為高房價而抗拒生小孩、無法有後代、無法享受天倫之樂,這應該很好選吧? 況且如果你是自用住宅非投資買房,住宅自用房價多少與你何干? 如果是投資客,那投資本來就是有賺有賠,哪有甚麼不用負擔風險就可以賺錢的事?
@巫柏達
@巫柏達 11 ай бұрын
@@路人丁-p8v 首先我沒房 , 也不準備買房 , 華人的囤房觀念就是神經病這是我的看法 , 但是那不影嚮我對你的說法的置疑 1 貧富差距過大從來都不是百姓活不下去的的原因 , 而是政府失能 , 無視富人剝削貧人與阻斷上昇管道才造成百姓活不下去 2 你說一個80%人擁有房的社會 , 該為20%的人的利益讓路 , 請你自己再思考一下這是什麼邏輯 , 原來民主應該是多數服從少數嗎? 3 年輕人沒有房的邏輯是偽命題 , 事實上台灣房價之所以這麼高 , 就是因為大部份有能力的人在努力為自己家人或者親友的下一代在囤房 , 請問這些所謂的沒房的年輕人如果肯回家和老人住 , 有幾個是沒房的? 事實是有很多是有房的無瞉蝸牛 4 如果說今天努力賺錢存錢省吃減用買房 , 反倒成了罪惡的剝削無房行為的話 , 那這個社會還有人會努力賺錢嗎? 當社會變成這種觀念時 , 就不會有人買房了 , 年輕人只會瘋狂逃離這個國家 , 因為努力是罪惡 , 追求美好的未來是罪惡 , 那時就不用討論買房了 , 我們要討論的是明天還能有多少人活下去的問題了 5 革命?是為了讓20%(還未在社會上付出的年輕人)擁有凌駕於80%人(己經付出自己心力然後在國家擁有自己的資產)之上的話語權的話 , 那不叫革命 , 叫作暴亂
@feirho
@feirho 11 ай бұрын
這集非常棒!吳教授還出了一本精彩的《台灣經濟四百年》,建議再請吳教授談台灣經濟發展。
@caspershih
@caspershih 11 ай бұрын
多謝好書推薦
@蕭智遠-b9r
@蕭智遠-b9r 11 ай бұрын
感恩^_^
@aaronwang8980
@aaronwang8980 11 ай бұрын
詳細研究2024年的打房政策,平心而論,柯文哲的打房應該是比較有力的 結論中說的,20%的無房者要多多努力,尤其是在選票上反映? 但終究只是20%,跟柯文哲的得票率差不多,這就是民主社會的悲哀 既得利益者依然就是得利者 開始懂一點點王局想表達的議題了,民主社會的缺陷 假設核能問題,1個專家學者,跟99個民眾,舉行投票,卻因為日本核安問題,即使專家一再強調核能安全、核能已經有新世代,但99個民眾卻還是依然故我,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民主社會著重的是大眾想法,而不是學術、不是真理、更不是是非對錯 因恐懼、猜疑,是人心常態,而使得人們摒棄科學,而專家學者反而變成撻伐對象,那即是民主末路 民主化過程勢必得搭配民眾的知識水平,不然花蓮王、台中王這些爛咖怎麼會依然故我? 搭配央行的低利政策、台幣永遠在貶值,進口商品超貴,然後偉大的政府打算用50%天然氣進口 真棒,台灣還有未來嗎?
@yawu4171
@yawu4171 11 ай бұрын
@@aaronwang8980 去問問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他們的長輩是不是都擁有自己的房子,去問問這些長輩,希不希望房價跌成一半,好讓年輕人都買得起房子。
@dohss
@dohss 11 ай бұрын
沒錯,這就是台灣為什麼沒有政客敢推市價課稅,八成家庭自有住宅,誰敢真的讓房價崩崩@@yawu4171
@許振文
@許振文 11 ай бұрын
這集的節目真的大推: 1. 我不用拼老命考上台大就能得到吳教授親自傳授的專業 2. 真正房價飆漲的事實來自於專業教授的解釋永遠比其他的網紅名嘴更讓人心服口服
@Wenchen-q3p
@Wenchen-q3p 11 ай бұрын
其實你可以去台大旁聽哈哈哈哈哈
@bardeebooboo
@bardeebooboo 11 ай бұрын
台大蠻多開放式課程可以看的,很推
@yawu4171
@yawu4171 11 ай бұрын
教授的意思是希望中央銀行,利用各種可用的政策,將房價打成1/4,然後每個年輕人都可以買得起房子? 出一張嘴巴最快!
@Aixinjueluo-lone-moon
@Aixinjueluo-lone-moon 11 ай бұрын
@@yawu4171房子本來就是讓人住的,價格本身就是必須合理在一般民眾可以買的價格,現在房子破又老還要上千萬,大可拿這些錢移民到薪資相對高房價合理物價合理的國家,台灣就偶爾回來旅遊就好,台灣越住越讓人煩躁
@yawu4171
@yawu4171 11 ай бұрын
@@Aixinjueluo-lone-moon 非洲很多地方一間房子應該不用10萬新台幣,不然中南美洲房價物價也都很低,是不是最適合台灣人生活的地方?
@waysunman
@waysunman 11 ай бұрын
很開心吳老師身為台灣經濟學家勇敢說出台灣很多學者不敢講的真相。希望更多台灣經濟學家不畏政治壓力說出自己的意見。
@seika7122
@seika7122 11 ай бұрын
胃酸人耶😊
@張子觴
@張子觴 11 ай бұрын
敢站出來的都馬被打為不懂裝懂、中共國打手。
@yoshikuj
@yoshikuj 11 ай бұрын
結果大部分問題的根源不在央行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而是在台灣人自己身上
@yawu4171
@yawu4171 11 ай бұрын
如果台灣政府採用這位經濟學專家的意見, 說不定台灣經濟會: 匯率大幅升值, 外銷大幅度衰退, 利息調升, 物價上漲, 經濟大幅衰退, 房價自然就不會上升, 說不定還會打對折, 那個時候就每個年輕人都可以買得起房子?
@yayaya763
@yayaya763 11 ай бұрын
很擔心被綠色側翼出征....
@黯然神殤
@黯然神殤 11 ай бұрын
聽完這集感覺非常有價值,吳教授用專業且淵博的經濟學知識和事務上的親身經歷。以央行歷史,任務,政策形成原因,存在的體制問題。將房價,利率,匯率,外貿,民生經濟,國安問題的相互關係,很好的在提問和談話間,逐層解釋,遞進分析,關聯之影響,清楚的闡明了事件脈絡和解釋了現象本質,分析後給予了深刻的學術觀點和無可反駁的客觀結論。太棒了,謝謝
@黯然神殤
@黯然神殤 11 ай бұрын
問題設計做的非常優秀!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無可反駁的客觀結論?你是不是完全搞不懂貨幣政策的目標?通膨(與失業率)是全世界央行最重要的政策目標,吳教授和他的書有討論這些嗎? 你會覺得他有理,因為他早就用框架框住你的思維。通膨(與失業率)是全世界央行最重要的政策目標,在他的書中「隻字不提」,只因為台灣在彭的20年中,一直處於「低通膨」與「高失業率」,這是央行寬鬆貨幣的依據。這個重要因素,在吳的書中隻字不提。被框住的你自然覺得他有理。 當年台灣有通縮的危機,同是台大經濟系教授許振明甚至寫了「失業、通貨緊縮與財經政策」這本書,就建議央行「維持新台幣貶值趨勢或阻止新台幣巨幅升值,以增加國內基礎貨幣(reserve money)激勵出口成長。」 對,這就是吳教授刻意不告訴你的事。
@亞當-o8g
@亞當-o8g 11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我們透過控制物價控制利率的方式長期控制台灣通膨,間接甚至直接讓台灣人低薪,讓獨利出口跟科技業,但是犧牲台灣人多數利益來成就少數產業,但卻沒有把這些稅收再分配給其他被犧牲的族群,導致台灣人越來越辛苦
@李祐任-i3u
@李祐任-i3u 11 ай бұрын
有稅收再分配啊。就是愚蠢的加碼消費券和房貸、房租、貸款年期全面放寬身份限制並增加額度的補貼啊。 那個錢主要由台積電為首的幾家做全球生意的企業繳的。用那種方式發完實際上會促使分配更不平等。 以前炒房還要跟著廠房走,現在政府直接挖台積電的油水全台灑,連低基期的都炒翻天,把炒房變成了一項藝術。
@風之痕-d4p
@風之痕-d4p 11 ай бұрын
央行要把賺來的錢投入社會福利才對。 畢竟取之於人民,當然要用之於人民。
@aabbabc777
@aabbabc777 8 ай бұрын
應該用在公共建設比較有感 而且還可以帶動其他產業 提升整體市容還可以發展觀光
@英特爾-u5o
@英特爾-u5o 8 ай бұрын
沒錯 所以其實我也對台灣發展半導體很反感 只會造成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沒錢的人以後會更窮一直被剝薛
@TAIWANEatsa
@TAIWANEatsa 11 ай бұрын
感受極深。一直跟我學生說我們可以用抽象的觀點來解釋: 台灣政府無分黨派,歷來都是以扭曲生產要素的價格 (油水電,大學學費,還有你的薪資),作為出口成長的基底。低成本策略的方向不改,台灣生活不會朝向已開發國家。從這視角觀察,央行是重要(非唯一)戰犯無誤。
@gkgkyy3
@gkgkyy3 11 ай бұрын
小孩注意力比較單純...可能要殘酷一點的實例講給他們聽~.~ 或出問題給他們做?(例如為何會少子化?)
@TAIWANEatsa
@TAIWANEatsa 11 ай бұрын
這一集討論的現象與理論,並不難懂。只是從一位央行局內人口中說出,讓我們知道年輕人今天所處的環境有多麼令人絕望@@gkgkyy3
@meow5566uk
@meow5566uk 11 ай бұрын
顛倒因果,以台灣的可利用土地面積/人口密度/資源蘊藏/地緣政治的一手爛牌,發展到現在這樣完全是依照現實主義思維去見招拆招,世界上哪一個國家有前例?如果按你說能轉向高成本策略,大概是發現外星科技,可以超英趕美了。 此外你只告訴學生英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邏輯,為人師者,最重要的是啟發多元思維。
@gkgkyy3
@gkgkyy3 11 ай бұрын
@@meow5566uk 以進步的落差時間來說或許你是對的... 但選民太過順從才是根源之一(讓人貪爽爽)
@dream5551333
@dream5551333 11 ай бұрын
我怎麼想到新加坡
@yungkatie
@yungkatie 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首次抖內!想聽更多經濟學角度的內政批評🎉
@林鈺婉-r4l
@林鈺婉-r4l 11 ай бұрын
吳教授說話很含蓄,不過能夠讓大家看到更多事實真相是很重要的事。謝謝范姐的團隊⋯⋯
@shuanlo692
@shuanlo692 11 ай бұрын
對於「只有一間」房的人來說,應該也是要支持房價回到合理的區間。 雖然手上的房子降價了,但如果未來要換更大的房子,是可以用更好的價格換屋的。
@chunpaichang
@chunpaichang 11 ай бұрын
但對還有大量房貸未繳清的人來說,就算只有一間房,也沒辦法承受房價的大幅下落。等於他未來幾十年要繳的錢的一大部份都變他的損失。
@MrJazzChou
@MrJazzChou 11 ай бұрын
@@chunpaichang 沒錯,所以讓房價緩漲,並且提高人民所得,才是最妥善的解法
@guohomer3549
@guohomer3549 11 ай бұрын
@@MrJazzChou 提高人民所得就會造成通膨是妥解? 讓房價緩漲根本就是假打房政策
@MrJazzChou
@MrJazzChou 11 ай бұрын
@@guohomer3549 傻眼 你要不要看看你自己在說三小?
@Dispper-cne
@Dispper-cne 11 ай бұрын
臺灣人不需要有思想
@tw8725
@tw8725 10 ай бұрын
輸入性通膨就是台幣定錨在長期低匯率的代價。彭淮南時代就曾被批評過低利率讓出口企業得益但代價卻是全民付出更高價格購買進口品。這已經不是秘密了。
@neilyueh
@neilyueh 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這次的訪問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我理解央行政策對今天市場的影響
@Userwahaha888
@Userwahaha888 11 ай бұрын
老師最後一句結尾:對未來年輕人有很糟糕的影響。但是既得利益者應該會覺得他讓後代繼承資產以及階級即可,不關他們家的事……(台灣人就是自私且利益導向)
@路人丁-p8v
@路人丁-p8v 11 ай бұрын
過去的朝代滅亡,都是因為貧富差距過大,大部份土地在有錢人手裡,百姓活不下去,只能起義,殺地主 / 有錢人 / 官員 反抗 目前房價漲勢,不給大部分年輕人機會,未來會不會發生革命? 或台海發生戰爭發生後,年輕人會不會因為沒有資產而擺爛?不好說 🤣🤣🤣
@t88326a7
@t88326a7 11 ай бұрын
就是眼光短淺
@Dispper-cne
@Dispper-cne 11 ай бұрын
臺灣人本來就是喜歡巴結奉承,有什麼資格喊被騙被出軌
@人民领袖-s9z
@人民领袖-s9z 9 ай бұрын
只有使用宗教的力量才有改變的契機 讓大家都知道 靈魂會不停輪迴 此世多行不義自私自利 會損害個人的來世!!
@英特爾-u5o
@英特爾-u5o 8 ай бұрын
@@路人丁-p8v 老實說身邊開始有人希望發生台海OO,才有辦法財富重新分配.... 只能說台灣很悲哀
@tu.tzuhao
@tu.tzuhao 11 ай бұрын
我們的文化中,受喜歡的孩子 都是那些不犯錯,表現優良的孩子 這些人最後都成為國家的棟樑 但多數人都因為怕犯錯 而選擇推卸自己的責任 你做得好,是應該的 你做不好,就完蛋了 不難理解官僚體制上的 那些不願意改變的心態 誰知道改革會發生什麼意外? 官僚的文化,來自我們華人的文化 我們並沒有教出一群 願意為社會付出的學生 而是怕犯錯的優等生
@Arichu437
@Arichu437 11 ай бұрын
說的真好,但感覺是沒救了
@cheng5193
@cheng5193 11 ай бұрын
我們東方崇拜的是全知道文化,西方則鼓勵不知道文化.言盡於此
@Applapp388
@Applapp388 11 ай бұрын
現在的教育是連優秀學生都教不出來
@Aixinjueluo-lone-moon
@Aixinjueluo-lone-moon 11 ай бұрын
長大後發現真正日子過的好的人都要心夠狠不把人當人用的資本家😂
@邱韋凱-h9n
@邱韋凱-h9n 11 ай бұрын
順便去看一下公務員的刑責怎麼訂的XD
@wenc8926
@wenc8926 11 ай бұрын
以前利率7%房貸20%年,現在利率1.75%房貸40年還有緩衝期5年,房價不噴才怪。
@龍和-q4t
@龍和-q4t 11 ай бұрын
難道腦袋無可蝸牛的 酸民是不會去努力工作嗎? 1.75%也只有適合首購族 又不是每個人都1.75% !不要腦袋空空口袋空空 可以嗎? 努力工作賺錢很難嗎? 要當無殼蝸牛一輩子嗎
@bryantliu1355
@bryantliu1355 9 ай бұрын
@@龍和-q4t 炒房客 直接找人頭買房 一個人頭給十幾萬 反正5年寬限期 五年一到直接出清, 根本炒房妙計。 新青安貸款方案出來之後 35歲以下的買房人數激增了35% 直接拉抬小坪數的房屋的單坪價格 所以漲單價跌總價(大坪物件下跌)
@magic155555
@magic155555 8 ай бұрын
@@龍和-q4t 這篇影片不是講了 台灣央行透過貨幣政策收割平民購買力 在那邊工作是要幹嘛?
@ruic8591
@ruic8591 11 ай бұрын
這集做得極好!學到很多東西!訪綱也問到很多我心中長久的疑惑,太棒了!
@shareefvan
@shareefvan 11 ай бұрын
吳教授應該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講。希望還能請吳教授上節目,深入談外匯與利率決策。
@施政-k7l
@施政-k7l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長期低利率 房價漲不停 年輕人永遠買不起房 新生兒年年負成長 別談台灣未來的發展 根本沒未來
@吳鴻琛3
@吳鴻琛3 11 ай бұрын
開放公園給你露營,就不用買房啦,公園弄個免費wifi ,現代人沒手機會死,沒房子沒差。
@whatsgoingonaveeno
@whatsgoingonaveeno 11 ай бұрын
未來是89跟外勞的天下
@多情-g6l
@多情-g6l 11 ай бұрын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keanuhsieh
@keanuhsieh 11 ай бұрын
不生小孩的少子化現象,主要跟知識水平、文化、宗教、產業、社會型態有關,跟收入、蛋黃區房價無關。 有錢、收入高,生活水平高,自然不會想生。台灣許多不想生的人,把生小孩視為拉低生活水平的洪水猛獸;或是欠缺一定要生小孩的動機。 目前普遍討論年輕人不生子的問題都聚焦收入、房價:「房價收入比太高導致不想生育」,這是很典型的因果謬論,沒有謹慎排除其他因子。下面隨便舉例就可以看出問題。 台灣戰後收入低,生育高; 日本房價收入比低,生育低; 同一區域收入較低的人群可因宗教,生育高。 真正研究少子化的科學研究沒有被攤開來談,顯見「少子化 歸根於 高房價」其實是政治議題,而非科學問題。
@powerpeanut456
@powerpeanut456 11 ай бұрын
​@@keanuhsieh但是華人社會要結婚,提到有房子車子是常有的事,而恰巧如今台灣的房價高不可攀。我仍然認為高房價一部分會促成一定程度的不婚,進而造成低生育率。這是我的看法。
@chiketlin
@chiketlin 11 ай бұрын
只能說,台灣很多人都還是停留在經濟發展至上的思維,也使得央行根本沒必要做改變。
@luxsey01
@luxsey01 11 ай бұрын
沒辦法啊 一堆人看到經濟成長率變低就說台灣沒救了🤣
@群翔黃
@群翔黃 11 ай бұрын
這樣不錯阿  總比向歐美一樣產業空心化 人力成本太高 導致除了出國以外 在過內享受不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TAIWANEatsa
@TAIWANEatsa 11 ай бұрын
更正確說,是割自己肉式的經濟至上。
@chiketlin
@chiketlin 11 ай бұрын
@@TAIWANEatsa 不如説是自甘當萬年韭菜
@mau2089
@mau2089 11 ай бұрын
沒辦法... 因為多數聽得懂也知道為什麼的人 幾乎都是既得利益者 他們寧願裝聾作啞(打不過就加入他們反正有央行背鍋要死一起死)
@knemchen
@knemchen 11 ай бұрын
推吳教授。很多人買房 不是因為要住,而是因為期待未來會漲而不得不進場 現在不買,未來會越貴。今天買了,明天賣掉轉手就能保值
@Aixinjueluo-lone-moon
@Aixinjueluo-lone-moon 11 ай бұрын
一個字‘貪’
@wxrms5448
@wxrms5448 11 ай бұрын
​@@Aixinjueluo-lone-moon這不是貪吧,是怕不買以後花更多錢買,是害怕的心理去買的不是因為能賺大錢😢
@Aixinjueluo-lone-moon
@Aixinjueluo-lone-moon 11 ай бұрын
@@wxrms5448 算是集體焦慮症嗎?
@randb1235789
@randb1235789 11 ай бұрын
中國前幾年之前 大家想法也是這樣。市場的風向轉變很快
@英特爾-u5o
@英特爾-u5o 8 ай бұрын
@@Aixinjueluo-lone-moon 打不贏就加入阿 這不是貪 現在都講白了 政府長期一直利用貨幣政策剝削勞動者的價值 你難道還要繼續工作被剝削?
@Huabear1222
@Huabear1222 11 ай бұрын
好愛范姊和團隊❤每次都把重要的知識常識變得淺顯易懂
@kabilapxi
@kabilapxi 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范姊團隊持續做重要議題,祝福你們2024一切平安 快樂,感謝
@ych6692
@ych6692 11 ай бұрын
吳教授調侃自己食古不化,他應該在央行看過太多食古不化的事情🤣🤣
@張宸瑞-l6d
@張宸瑞-l6d 11 ай бұрын
不只央行,政府機關都差不多
@鄭雅紋-u7j
@鄭雅紋-u7j 11 ай бұрын
蛋價飛漲吵嚷之時 無教授出來解說教育
@張宸瑞-l6d
@張宸瑞-l6d 11 ай бұрын
@@鄭雅紋-u7j 一直都有人在說阿
@yawu4171
@yawu4171 11 ай бұрын
不在其位,怎麼說都對. 台灣經濟大幅度衰退, 房價自然就下降, 這道理很難懂嗎?
@aaronwang8980
@aaronwang8980 11 ай бұрын
詳細研究2024年的打房政策,平心而論,柯文哲的打房應該是比較有力的 結論中說的,20%的無房者要多多努力,尤其是在選票上反映? 但終究只是20%,跟柯文哲的得票率差不多,這就是民主社會的悲哀 既得利益者依然就是得利者 開始懂一點點王局想表達的議題了,民主社會的缺陷 假設核能問題,1個專家學者,跟99個民眾,舉行投票,卻因為日本核安問題,即使專家一再強調核能安全、核能已經有新世代,但99個民眾卻還是依然故我,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民主社會著重的是大眾想法,而不是學術、不是真理、更不是是非對錯 因恐懼、猜疑,是人心常態,而使得人們摒棄科學,而專家學者反而變成撻伐對象,那即是民主末路 民主化過程勢必得搭配民眾的知識水平,不然花蓮王、台中王這些爛咖怎麼會依然故我? 搭配央行的低利政策、台幣永遠在貶值,進口商品超貴,然後偉大的政府打算用50%天然氣進口 真棒,台灣還有未來嗎?
@余紳楠
@余紳楠 11 ай бұрын
太過壓低利率,等於劫貧濟富,商人可以用更便宜的利率借到錢,就像巴菲特跟日本借錢買日本股票一樣的意思。
@bevis3950
@bevis3950 11 ай бұрын
就是在圖利本金大的人,讓他們雪球越滾越大
@蔡臺語歌1
@蔡臺語歌1 9 ай бұрын
請問 如果巴菲特和很多人 因為利率低 買房資金成本低 那20%的朋友 為什麼不趁著利率低 借款買房子呢 30多年前 為了買房子 房貸要10%左右是吧
@英特爾-u5o
@英特爾-u5o 8 ай бұрын
@@蔡臺語歌1 因為大部分的百姓根本不懂貨幣政策阿 懂的人早就當加入了.....
@wangsamson8252
@wangsamson8252 7 ай бұрын
⁠@@蔡臺語歌1因為利率低,導致房價已經上漲了。這時候如果買房的人本不夠粗就上車,萬一持有成本上升風險會很大。 像我家因為10年前買時1500,利息最高時不過是24萬;現在同地區新房子已經漲到2800-3000了,如果我是這時候買房,貸款金額2400左右,銀行只要調升一點點利率就能尬爆我了!
@wenpengchang6034
@wenpengchang6034 11 ай бұрын
我有一個房仲朋友曾經跟我說"只要再一碼,房價就八折"但這一碼一定會撐住,所以你看後面這幾次美國的升息我們都沒有跟。政府會用各種方式解決通膨,甚至就把它放著,但就是不會用升息。
@manyes7577
@manyes7577 11 ай бұрын
認同 大家資金都很緊繃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房仲的話你也信?真懂經濟學就不會去做房仲了。搞不好連「一碼」有多少都不知道。
@ling-chulee4539
@ling-chulee4539 9 ай бұрын
含金量很高的一集!感謝🙏
@mikeppp16
@mikeppp16 11 ай бұрын
可以抑制房價的工具非常多,央行跟政府都有很多種方式可用。現在問題在於央行說他不負責,而政府則是不想負責。
@luxsey01
@luxsey01 11 ай бұрын
投給會負責的啊 問題是選民投給炒房的立委啊 把只有工寮的罵慘 卻對一次領上百門牌的漠視 政府想負責 選票咧? 呵呵~ 不要跟我說這種都是政府的責任 立院才是立法者 他們的責任呢?
@didierlin6672
@didierlin6672 11 ай бұрын
@@luxsey01你大概不知道執政黨枱面上的政治捐獻絕大多數是建商
@luxsey01
@luxsey01 11 ай бұрын
@@didierlin6672 哪個黨沒有這類政治獻金呢? 重點一直是某黨立委本身就在炒房呢!🙂
@compound0321
@compound0321 11 ай бұрын
中央記得不幾乎都丟給央行決定,然後央行就一副很屌的方式回應 看完這集的訪談更能這麼覺得
@luxsey01
@luxsey01 11 ай бұрын
@@compound0321 你要先知道央行的地位是什麼啊🤣
@Ku392009
@Ku392009 11 ай бұрын
這個節目真的很棒
@hyc9a30
@hyc9a30 11 ай бұрын
鼓勵你們的勇氣
@user-jameslong
@user-jameslong 11 ай бұрын
吳教授這集很紮實,真的堪稱台灣經濟的良心😊, 現在房市真的如同股市,不管經濟指數不看基本面,投機的氛圍就足以鎖你30年😢
@kst_112
@kst_112 11 ай бұрын
我家兩人在央行經濟研究處及外匯局工作過,央行的研究水準真的有很大進步空間。
@caspershih
@caspershih 11 ай бұрын
教授這段訪問好精彩,短短的時間內總結了央行這半世紀的政策模式,很讓人意猶未盡
@郭花錦
@郭花錦 11 ай бұрын
很高興終於有人說實話,吳教授說的非常好,台灣的升息是全世界算很低,所以台灣的房價就跌不下來,反之以韓國來說,幾十年房價始終打不下來,自從通膨升息後,房價就跌的嚴重,所以央行要付很大的責任,也就是助漲房價的原因!說要打房都是打假的!
@ronlon1978
@ronlon1978 8 ай бұрын
台灣人,承其傳統,都有買房自住的目標意圖,所以,很多人都會貸款買房。 升息?有想過台灣有多少人貸款三四十年的?升一息,他們每個月要增加多少支出? 所以,為了打房,甘脆把這些個人、家庭打死?
@yelim1023
@yelim1023 2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們做這個 以前大學上課滿多老師鼓勵大家看這本
@afly458
@afly458 11 ай бұрын
1.一個國家央行是要穩定匯率、金融、物價,而不是利用台美利差、重貼現率大賺特賺一筆,升息幅度遠遠落後其他國家,一國央行政策從穩定轉向投機,忽略本身職責就注定各項指標走向失衡,犧牲國家的未來,朝向高房價、高物價、少子化、高齡化...等邁進,大部份的現金流都流向房地產,慢慢的餓死其它產業利潤。 2. 藍綠這些既得利益者的背後,很多都是建商、地主、炒房投資客背景的政客,把持著囤房稅、地價稅、關稅、貨物稅、實坪制...等稅制不願改革,大量的炒房讓一般受薪階級,買不起房子就沒有了希望,他們都買不起的房子,有沒有想過6、7、8年級生後世代或兒子女兒,以後都要租房子了,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逼的台灣的年輕人出走/就業,或者到臨近國家置產,例如日本、韓國...等,加重了人口流失。 3.現任政府想以外籍解決人力問題,但以台灣目前65歲以上人口400多萬,10年後740多萬佔總人口1/3,再看看新生兒每年幾萬人口,真是炒房炒到快亡國了,稅制、勞動、軍隊、健保、醫療、教育...等絕對破產,尤其軍隊、醫師、公務官員...等,這些是無法用外籍人力來取代的,連攸關人命的老宅都更都無法進行,讓人民活在地震下的恐懼面臨的死亡。 心得:就目前曝險的事情來推,與中國危險的地緣政治,以及炒房造成的少子化重大破口,連基本缺工也沒有辦法穩定提供各行各業人才,需仰賴外籍,台積電也過去日本了之後美國、德國、相繼開廠,我相信年輕人們開始考慮移民,這是唯一解決上述這些問題的最快方式,因為央行、藍綠都不想解決高房價,慢慢的把台灣推向戰爭的風口浪上。
@Cat.the.Roblox.girl.
@Cat.the.Roblox.girl. 9 ай бұрын
還好我先跑了!!
@施政-k7l
@施政-k7l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的貨幣政策過於寬鬆 造成民眾的購買力越來越差
@揮灑青春
@揮灑青春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薪資購買率連地獄朝鮮的一半都沒 還不計算南韓算之前的房價喔! 漢人就是只會刮地皮、然後代工 別自吹自擂什麼科技業..... 高級工程師指揮發落工作的 幾乎都是老外....... 編碼除錯是中階工程師...護什麼神山 自嗨會而已!
@hchen8635
@hchen8635 11 ай бұрын
你搞錯了, 重點是不是貨幣, 美國印鈔票更寬鬆, 重點是央行操縱匯率長期阻升台幣, 又長期不漲油電無法反映通膨真實狀況, 這才是購買力縮水的原因. 邏輯都沒搞清楚, 還一堆人按讚, 難怪這種政府可以長期收割韭菜.
@cw2090
@cw2090 11 ай бұрын
購買力越來越差? 原來排到老的高單價把費,滿街跑的高價豪車重機,都是移工在消費
@1977misson
@1977misson 11 ай бұрын
是拉高了貧富差距,能投資、投機錢滾錢的人錢越滾越多,而一般薪水階級不做投甚至只能貸款的就會被拋在後面
@gkgkyy3
@gkgkyy3 11 ай бұрын
@@hchen8635 造成民眾的購買力越來越差 ----------- 應該是看到這句~.~ 還好拉
@madiu8
@madiu8 11 ай бұрын
吳聰敏教授退休真的可惜了,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能多多為台灣經濟前景提出寶貴意見,台灣人才濟濟前途光明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你遲早會發現他根本在帶風向迴避問題核心。
@提問君
@提問君 11 ай бұрын
​@@simonvaqkk他以他的觀點去討論 ,那請問您覺得您認為的問題核心是什麼?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提問君 台灣的財政政策問題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遠重要於貨幣政策問題。包括吳自己認為「央行壓低台幣是為了盈餘繳庫」的根源,仍然是財政問題(盈餘繳庫不是財政問題?),把焦點放在央行根本是試圖轉移目標。 新加坡每年的超額盈餘率遠高於台灣,買外匯也買的兇(美國匯率觀察名單有台灣一定也有新加坡),但新加坡就是透過財政手段解決「央行壓低匯率帶來貨幣增發」的問題。吳對此碰都不敢碰。是在怕什麼? 再強調一遍:盈餘繳庫不是財政問題?財政才是所有問題(包括高房價)的根源。
@提問君
@提問君 11 ай бұрын
@@simonvaqkk 不好意思想了解新加坡是以什麼樣的財政手段去處理
@hahatw1974
@hahatw1974 9 ай бұрын
讓他當央行總裁 會不會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gogokev
@gogokev 11 ай бұрын
利率讓房價跌犧牲經濟的代價太大,真正打房最有效的是土地稅房屋稅房屋交易稅,提高房屋持有成本讓持有大量房屋的建商炒房客必須要加快降價賣出手上持屋,房價就會跌了.日本的超低房貸利率,可是房價還是比台灣低,就是靠持有成本過高來壓制炒房的投資者.有做過房東管理房子的就知道做房東其實賺超少,主要還是房屋持有沒什麼成本,可以抱著等炒房多年沒壓力.
@amachi0323
@amachi0323 11 ай бұрын
沒錯,硬打房價會讓資產快速貶值,如果沒有其他經濟增長支撐會超慘
@shuchang6276
@shuchang6276 11 ай бұрын
提高利率房價下跌,但是買主最終付出的總價,房價加上利息還是一樣高。而且,為了打擊房價提高利率,也影響其他產業的發展。我非常同意用防止抱著等炒房的政策與措施來解決問題
@indarlist
@indarlist 11 ай бұрын
林佳龍拉高地價稅 然後落選了 民眾要的是打別人房 打外縣市 最好是打台北的房 然後自己持有成本能少則少 然後有足夠資金去買台北的房
@rsv250250
@rsv250250 11 ай бұрын
結果都轉嫁到消費者。
@indarlist
@indarlist 11 ай бұрын
@@rsv250250 因為消費者本身就是助長炒房的人 外國就是讓買房像買四輪一樣 沒有保值 只有貶值的負資產 吳淡如之前還在說他北海道房子要送給姪子 結果被拒絕 因為沒有閒錢 所謂持有成本就是這麼回事 此時剩下的消費者就是只看房子的硬體 而不是土地的價值 你是真的嫌錢太多沒地方花才會買房
@Jtube576
@Jtube576 10 ай бұрын
通膨這麼嚴重 高官在金字塔頂 完全感受不到。20%的通膨在央行眼裏只有2%
@huangzih
@huangzih 11 ай бұрын
推薦去看那本經濟系教授合著的致富的特權,字句淺顯易懂,但都有理有據,把這二十年央行的政策問題點出來
@周蘇菲
@周蘇菲 11 ай бұрын
我也推薦《致富的特權》,看完真是覺得台灣的良心著作啊
@jim618
@jim618 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范姐的深度訪談❤ 受益無窮
@1703ryan
@1703ryan 11 ай бұрын
我是年輕人,但我很幸運上一代有留房產給我,所以也是屬於有房一族,但真的看盡身邊的朋友為了高房價付出的代價有多少,沒房的找不到老婆,買房的不敢消費也不敢生小孩,租房做生意的被屢屢上漲的房租壓垮,高房價的影響範圍真的很廣… 但我也知道調高利率影響的範圍也很大,百工百業都會受到影響,以現在選票導向的政府不太可能敢去動這塊,所以對於高房價的對策,我還是比較期望可以從房屋稅制改革來下手(稅基、囤房稅、空屋稅),但以現在這種選舉要花一堆錢,政府這麼依靠建商的情況下也是很困難…我很認同教授在最後對有房一族的80%人說的話,想想你的後代子孫吧,想想你當初買房的時候貸款15年、20年還的有多辛苦了,現在的年輕人已經要貸到40年了,房價再繼續上漲,難保未來不會需要貸到50年、60年貸貸相傳,想到這我就完全不敢生小孩,我完全不想讓我的後代經歷這麼可怕的未來…就算我有能力養小孩也不敢生…少子化未來真的會越來越嚴重。
@karta246276
@karta246276 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非常認同
@person123able
@person123able 11 ай бұрын
老師沒提到,台灣GDP貢獻與出口行業的貢獻,大部分來自科技業。這也是維持低利率的重要原因。也是為什麼一般老百性 文組人士低薪的根源。
@user-nv7yy9kc8h
@user-nv7yy9kc8h 11 ай бұрын
等於政府補貼科技業
@周子皓-j8n
@周子皓-j8n 11 ай бұрын
臺灣稅基很怪集中在有工作中產科技業一般業,但博弈地下經濟房市以房收租課稅幾乎沒有,偏偏這算是極大稅金基礎
@gkgkyy3
@gkgkyy3 11 ай бұрын
@@周子皓-j8n 該收不收~.~該補不補(量化成硬體..重複利用或必要的軟體?維持社會正常功能!) 就是汙走了~.~ 不然應該可以在國際惡化的狀況下平衡一點...
@周子皓-j8n
@周子皓-j8n 11 ай бұрын
@@paullee5694 不是沒特長,是沒市場,中文市場最大是中國,中國很多自媒體靠他們養活,臺灣市場太小沒人在乎
@周子皓-j8n
@周子皓-j8n 11 ай бұрын
@@paullee5694 台積也不是年年有餘,以前各各300現在下降到180
@gogokev
@gogokev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立法院都是大地主大建商,故意把房屋土地持有和交易的成本壓很低,造成財閥可以長期持有台灣的土地房屋只需繳極低的稅率及費用.土地房屋籌碼沒有賣壓,自然房價不會跌.台灣的土地房屋的不跌的主要因素就是可以抱長期不賣也沒多少稅金及費用要繳.
@sgttt5268
@sgttt5268 11 ай бұрын
立法委員們已經很辛苦的更換兩次房屋交易所得稅的名字了。這證明了他們對得起金主和他們自己的---------錢
@SkyLight339
@SkyLight339 11 ай бұрын
真的喜歡這種前因後果清清楚楚的論述,然後要做出"指控"的時候,也有理有據,如果每一個政府官員都有這種水準的話,國家真的也很難表現不好,不過話說回來一般民眾要是沒這個水準的話,也很難讓這樣的人進去重要的位置來帶領我們。
@lego20700
@lego20700 11 ай бұрын
有很深的感觸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lego20700 他的水準其實不合格,論事角度狹隘。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好:鈔票上面並沒有印「本鈔僅限買房」。為何央行印鈔或是壓低利率,錢就只會往房市去,而不是別的地方(生產與消費)?這位台大教授有解釋嗎?甚至有面對嗎? 再者,吳教授的書談的是彭淮南時期的央行政策,為何對彭淮南時期的低通膨不發一言?通膨是全世界央行的最核心政策指標,身為台大教授(還曾是央行理事)不知道嗎?要在低通膨情況下升息,哪國央行做得到?
@lego20700
@lego20700 11 ай бұрын
@@simonvaqkk 因為對這領域不熟悉, 所以只能先聆聽, 感謝您在教授的論述中提出質疑,我會放在心裏參考。
@BrantChen
@BrantChen 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這一輯的內容極具意義,聊表一下心意
@chiangmj9442
@chiangmj9442 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這麼重要的話題,應該要有許多人關心~
@fuwakid
@fuwakid 11 ай бұрын
言簡意賅,但央行應該會繼續裝聾作啞
@蕭智遠-b9r
@蕭智遠-b9r 11 ай бұрын
如果每個認知到這件事的人都給自己所支持的黨施與持續的壓力,或許就足夠產生跨黨派的壓力來推進了。 我們實際上花太多力氣去處理難有共識的意識形態,而忽略了眼前輕易可以達成共識且大大提升國家運作的事了。
@陳守志-k5l
@陳守志-k5l 11 ай бұрын
@@蕭智遠-b9r 死一半的台灣人就能凝聚共識了,沒有共識,只是因為血流的不夠!
@JoY30828
@JoY30828 11 ай бұрын
​@@蕭智遠-b9r 對支持的政黨施壓? 民進黨壓力還不夠大嗎? 只有40%的總統得票率, 下一屆極有可能翻船呢...
@cyoozoi
@cyoozoi 11 ай бұрын
@@JoY30828 有壓力就不會連今天食安報告加開院會提案都否決了
@lieric0827
@lieric0827 11 ай бұрын
早就該翻,大家都知道他是靠老共起來的@@JoY30828
@I_am_sosilly
@I_am_sosilly 11 ай бұрын
大學上過吳教授的課, 印象深刻, 吳教授另外還非常有心是幫 Latex 中文化重要推手
@fanamericantime
@fanamericantime 11 ай бұрын
112的喔(莎
@hywu470
@hywu470 11 ай бұрын
敬佩推latex 造福大家
@kevinchen2429
@kevinchen2429 11 ай бұрын
請問Latex是什麼?
@user-attila01
@user-attila01 11 ай бұрын
@@fanamericantime 節目內容錯誤請予公開更正 有關王志安事件評論 個人搜集法規條文如下 ❤王志安目前仍為中國國籍,入境依據法規與持其他國家護照入境者不同,現行中國人若非台灣人配偶或有直系親屬有台灣居留權,就只能利用居住於第三國之中國人身份申請入台,依法只能在台觀光14天,不得從事其他工作、商業行為或非觀光行為,但實務上陸委會並未編制專門稽查人員,無人舉報投訴,或被檢警調機關通報查獲,陸委會是不會主動去查報的 ⭕️至於在台期間進行私人網絡直播、拍攝行為,目前依法並不違法,因法律上無法認定是個人旅行記錄還是商業行為。 ⭕️王志安會違法主要因為上脫口秀節目(有售票、非直播性質),譏諷殘疾人士言論引發眾怒,一堆人向陸委會舉報,陸委會才轉送移民署進行認定裁罰 ⭕️依據台灣移民署法規 陸客來台自由行不得從事活動項目: 1️⃣不得參加選舉造勢活動或助選活動,如上台發言、隨車遊行。 2️⃣不得參加政治性公眾活動,如遊行、抗爭、發放傳單。 3️⃣不得進入軍事國防地區 4️⃣不得進入國家實驗室、生物科技、研發或其他重要單位 5️⃣不得至各軍事基地、要塞堡壘窺視、拍照或攝影 6️⃣不得從事違反社會善良風俗或危害社會秩序之行程,如賣淫、買春、賭博、買賣毒品。 7️⃣不得接受公司邀請,從事工作之行為,如短期契約工、模特兒走秀。 8️⃣📌不得接受媒體邀請,上電視(廣播)節目發表意見,如 CALL IN 節目。 9️⃣不得接受邀請發表演說或授課。 🔟不得簽署意向書或進行招商。 1️⃣1️⃣不得違反其他法令有明確規範之行為。 ⭕️至於有些受邀入台的觀選團,那些人都已取得第三國國籍,持相關國家護照免簽證入境(五嶽散人除外、因此其均未參加團體活動),而且他們是受台灣NGO組織信民基金會邀請來台 🛑依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公告,2022年9月29日起全面恢復免簽證國家國民得以免簽證方式入境,從事商務、參展、考察、國際交流、探親、觀光、社會訪問等無須申請許可的活動。惟其他擬從事依國內機關法令須經許可活動者,仍須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並向外交部駐外館處申請特別入境許可 🛑至於外國人上新聞政論節目需不需要申請工作證? 依據「大眾傳播事業聘雇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第四條: 所稱演藝工作由於外國人在電視上之演出方式不一,如何界定? 決議: ⭕️戲劇性節目: 外籍人員無論系擔任主角、配角、臨時演員或客串演出,其經由電視、電影或視聽媒介,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之工作,即屬該辦法第四條所稱之「演藝工作」,皆應申 請工作許可。 ⭕️非戲劇性節目: 外籍人員在視聽媒體從事工作,是否須申請工作許可,以其演出是否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為判斷標準,並依個案認定。 例如: 1️⃣📌上節目接受單純訪問或寒喧者,不須申請工作許可。 2️⃣其參加遊戲單元者,非向公眾傳送著作內容,不須申請工作許可。 3️⃣至於模仿,無論是模仿人、事、物,其以模仿之方式,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者,須申請工作許可。 4️⃣上節目接受訪問或作宣傳,且作專業演出者,其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極其明顯,應申請工作許可。 ⭕️其工作性質為節目助理或龍套角色者,無論其所扮演角色輕重、時 間長短、有償性或無償性,應申請工作許可。 ⭕️外籍人士參與非戲劇性錄影節目帶(如伴唱帶),僅在部分歌曲中 演出,並在台灣地區拍攝者,其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應申請工作許可。 ⭕️本局在依法執行時,為兼顧情理,應予電視電台及製作單位緩衝時 間,節目處理方式為: 1️⃣節目已製作完成者,既往不究,不必補申辦工作許可。 2️⃣其尚在攝制中或在籌備中者,由新聞局行文各電視電台,並請其轉知節目製作單位於一個月內補辦工作許可證,逾期將依法處理 🛑另依台灣勞動部 2021年9月13日 勞動發管字第11005117021 號函釋 本法對於外國人在我國工作系採許可制,又上開之「工作」,並非以形式上之契約型態或報酬與否加以判斷,若外國人有勞務之提供或工作之事實,即令無償,亦屬工作。但在不影響本國人就業機會之前提下,就非屬本法第 43 條規制之範疇 🔺列舉外國人非屬本法規範之工作或無須申請工作許可之行為,分為商務行為、課程實習或研修行為、輔助性服務行為、一般聯誼行為及其他非為境內任何人提供勞務為目的,且無妨礙本國人就業機會之行為共 5 類,並就各類列舉相關態樣即判斷要件。 🔺倘若不在本部 107 年 11 月 27 日函釋列舉範圍內之行為,仍應依本法意旨及個案具體事實認定。 函釋附表各項行為列舉之態樣(舉例如附表),並說明如下: ⋯⋯⋯⋯⋯⋯⋯⋯(省略無關部分) (七)案例七: 📌外國人小明受邀接受新聞媒體採訪,依本部 107 年 11 月27 日函釋附表五(一),若其非為特定對象提供勞務,其參與新聞訪問或發表意見,尚無影響國人就業機會,非屬本法第 43 條規範之範疇。 ⭕️事實很簡單、若此事件有逾越法律或擅權之事,試問鬥爭到勢不兩立的朝野三黨,為何沒有任何政治人物出手搶戲,怎麼會無人出來充當正義人士,搶取難得的亮相機會呢?反而紛紛發表遣責歧視身障人士聲明呢?難道是民進黨操控各黨嗎?有智慧者自己去思考吧!
@user-attila01
@user-attila01 11 ай бұрын
@@fanamericantime ​​⁠ 節目內容錯誤請予公開更正 有關王志安事件評論 個人搜集法規條文如下 ❤王志安目前仍為中國國籍,入境依據法規與持其他國家護照入境者不同,現行中國人若非台灣人配偶或有直系親屬有台灣居留權,就只能利用居住於第三國之中國人身份申請入台,依法只能在台觀光14天,不得從事其他工作、商業行為或非觀光行為,但實務上陸委會並未編制專門稽查人員,無人舉報投訴,或被檢警調機關通報查獲,陸委會是不會主動去查報的 ⭕️至於在台期間進行私人網絡直播、拍攝行為,目前依法並不違法,因法律上無法認定是個人旅行記錄還是商業行為。 ⭕️王志安會違法主要因為上脫口秀節目(有售票、非直播性質),譏諷殘疾人士言論引發眾怒,一堆人向陸委會舉報,陸委會才轉送移民署進行認定裁罰 ⭕️依據台灣移民署法規 陸客來台自由行不得從事活動項目: 1️⃣不得參加選舉造勢活動或助選活動,如上台發言、隨車遊行。 2️⃣不得參加政治性公眾活動,如遊行、抗爭、發放傳單。 3️⃣不得進入軍事國防地區 4️⃣不得進入國家實驗室、生物科技、研發或其他重要單位 5️⃣不得至各軍事基地、要塞堡壘窺視、拍照或攝影 6️⃣不得從事違反社會善良風俗或危害社會秩序之行程,如賣淫、買春、賭博、買賣毒品。 7️⃣不得接受公司邀請,從事工作之行為,如短期契約工、模特兒走秀。 8️⃣📌不得接受媒體邀請,上電視(廣播)節目發表意見,如 CALL IN 節目。 9️⃣不得接受邀請發表演說或授課。 🔟不得簽署意向書或進行招商。 1️⃣1️⃣不得違反其他法令有明確規範之行為。 ⭕️至於有些受邀入台的觀選團,那些人都已取得第三國國籍,持相關國家護照免簽證入境(五嶽散人除外、因此其均未參加團體活動),而且他們是受台灣NGO組織信民基金會邀請來台 🛑依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公告,2022年9月29日起全面恢復免簽證國家國民得以免簽證方式入境,從事商務、參展、考察、國際交流、探親、觀光、社會訪問等無須申請許可的活動。惟其他擬從事依國內機關法令須經許可活動者,仍須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並向外交部駐外館處申請特別入境許可 🛑至於外國人上新聞政論節目需不需要申請工作證? 依據「大眾傳播事業聘雇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第四條: 所稱演藝工作由於外國人在電視上之演出方式不一,如何界定? 決議: ⭕️戲劇性節目: 外籍人員無論系擔任主角、配角、臨時演員或客串演出,其經由電視、電影或視聽媒介,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之工作,即屬該辦法第四條所稱之「演藝工作」,皆應申 請工作許可。 ⭕️非戲劇性節目: 外籍人員在視聽媒體從事工作,是否須申請工作許可,以其演出是否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為判斷標準,並依個案認定。 例如: 1️⃣📌上節目接受單純訪問或寒喧者,不須申請工作許可。 2️⃣其參加遊戲單元者,非向公眾傳送著作內容,不須申請工作許可。 3️⃣至於模仿,無論是模仿人、事、物,其以模仿之方式,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者,須申請工作許可。 4️⃣上節目接受訪問或作宣傳,且作專業演出者,其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極其明顯,應申請工作許可。 ⭕️其工作性質為節目助理或龍套角色者,無論其所扮演角色輕重、時 間長短、有償性或無償性,應申請工作許可。 ⭕️外籍人士參與非戲劇性錄影節目帶(如伴唱帶),僅在部分歌曲中 演出,並在台灣地區拍攝者,其借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應申請工作許可。 ⭕️本局在依法執行時,為兼顧情理,應予電視電台及製作單位緩衝時 間,節目處理方式為: 1️⃣節目已製作完成者,既往不究,不必補申辦工作許可。 2️⃣其尚在攝制中或在籌備中者,由新聞局行文各電視電台,並請其轉知節目製作單位於一個月內補辦工作許可證,逾期將依法處理 🛑另依台灣勞動部 2021年9月13日 勞動發管字第11005117021 號函釋 本法對於外國人在我國工作系採許可制,又上開之「工作」,並非以形式上之契約型態或報酬與否加以判斷,若外國人有勞務之提供或工作之事實,即令無償,亦屬工作。但在不影響本國人就業機會之前提下,就非屬本法第 43 條規制之範疇 🔺列舉外國人非屬本法規範之工作或無須申請工作許可之行為,分為商務行為、課程實習或研修行為、輔助性服務行為、一般聯誼行為及其他非為境內任何人提供勞務為目的,且無妨礙本國人就業機會之行為共 5 類,並就各類列舉相關態樣即判斷要件。 🔺倘若不在本部 107 年 11 月 27 日函釋列舉範圍內之行為,仍應依本法意旨及個案具體事實認定。 函釋附表各項行為列舉之態樣(舉例如附表),並說明如下: ⋯⋯⋯⋯⋯⋯⋯⋯(省略無關部分) (七)案例七: 📌外國人小明受邀接受新聞媒體採訪,依本部 107 年 11 月27 日函釋附表五(一),若其非為特定對象提供勞務,其參與新聞訪問或發表意見,尚無影響國人就業機會,非屬本法第 43 條規範之範疇。
@elichiu7751
@elichiu7751 9 ай бұрын
教授的觀點非常清晰 結論 政府帶頭炒房
@Antony8899
@Antony8899 9 ай бұрын
最近的新青安房貸就是最愚蠢的政策
@賴正哲-o1w
@賴正哲-o1w 11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這集很重要,有吹哨人站出來,希望官僚體制的央行能有改善。
@Williamwiliam
@Williamwiliam 11 ай бұрын
#賴清德
@杜東原
@杜東原 11 ай бұрын
難啦
@zx22qw
@zx22qw 11 ай бұрын
早期出來吹的很容易出事(尹清楓),後面變聰明了直接塞人進法院跟監察部門。
@1to610176
@1to610176 11 ай бұрын
不可能 房地產已經跟政府嚴重掛鉤 也跟人民資產嚴重掛鉤 誰動刀 誰掉選票😅
@杜東原
@杜東原 11 ай бұрын
@@1to610176 不要再被政治語言騙了 台灣已經沒有政客真正為人民荷包著想了
@施政-k7l
@施政-k7l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的少子化 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功不可沒
@Matrixlin
@Matrixlin 11 ай бұрын
少子化辦公室, 目的 就是要台灣沒有人礦, 炒房發大財 亡國不遠
@多情-g6l
@多情-g6l 11 ай бұрын
少子化很好
@jacky83667
@jacky83667 11 ай бұрын
黃金20年漲10倍,房價怎麼可能不漲?
@jacky83667
@jacky83667 11 ай бұрын
女權才是不生小孩原因,越南人也少子化
@88car44
@88car44 11 ай бұрын
經濟好 有經濟成長, 經濟差 跌的比他國少。 房價是不容易跌的 大家應該考慮 大力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努力做出租宅
@iechotw0423
@iechotw0423 11 ай бұрын
感謝范姐總是找出這麼精彩的主題及重量級來賓
@A-Moveable-Feast
@A-Moveable-Feast Ай бұрын
下面的書買一買,多送身邊的朋友,提升民智 2021: 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2024: 經濟學家看央行與貨幣政策:再談致富的特權
@BenLiufatfat17
@BenLiufatfat17 11 ай бұрын
這集真的非常棒,吳教授用清楚簡單的說法說明了台灣很多很多的長期問題。👍
@sylviatang5842
@sylviatang5842 11 ай бұрын
請范姨買一本吳老師的新書送給賴清德、蕭美琴,讓他們對經濟有點兒概念+理解為什麼失去年輕人的選票
@tgc0519
@tgc0519 11 ай бұрын
說得好,總統領導政府,政府領導央行, 央行使房價高到買不起,年輕人買不起躺平少子化或無子化, 沒有年輕人這個國家就衰弱... 誰害的該政府領導人短視害的。
@光益潘
@光益潘 11 ай бұрын
利息漲你更買不起房子😢什麼經濟學屁話一堆😢利率如果不控制😢今天100明天500😢會被罵死啊😢哪個國家沒有在穩定利率的😢阿亂講一通😢 油電雙漲苦的是老百姓啊😢動漲政府會補錢😢留給下一代那也是屁話😢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吳教授的書立論很偏頗。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好:鈔票上面並沒有印「本鈔僅限買房」。為何央行印鈔或是壓低利率,錢就只會往房市去,而不是別的地方(生產與消費)?這位台大教授有解釋嗎?甚至有面對嗎?再者,吳教授的書談的是彭淮南時期的央行政策,為何對彭淮南時期的低通膨不發一言?通膨是全世界央行的最核心政策指標,身為台大教授(還曾是央行理事)不知道嗎?要在低通膨情況下升息,哪國央行做得到? 要求繳庫的是行政院與立院,彭淮南與楊金龍都曾反對過增加繳庫盈餘,吳教授是看不見,還是故意不看見? 當年台灣有通縮的危機,同是台大經濟系教授許振明甚至寫了「失業、通貨緊縮與財經政策」這本書,就建議央行「維持新台幣貶值趨勢或阻止新台幣巨幅升值,以增加國內基礎貨幣(reserve money)激勵出口成長。」不要聽吳教授一面之詞,不做點功課,你也不瞭解他如何迴避事實(當年台灣的低通膨)。
@xin183
@xin183 11 ай бұрын
吳教授的說明深入淺出🥹,謝謝這集的訪談,謝謝教授
@gmlovehappy
@gmlovehappy 11 ай бұрын
台灣房價靠政府跟央行改變已經來不及了。 我感覺,老師應該也知道【人性】, 直接讓市場自然膨脹爆炸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最終會跟以前日本與現在中國,香港,韓國一樣,房產爆炸暴跌,套在最高點的受害者最可憐。
@MrJazzChou
@MrJazzChou 11 ай бұрын
沒錯,想辦法軟著陸才是真正負責任的做法
@Aixinjueluo-lone-moon
@Aixinjueluo-lone-moon 11 ай бұрын
明明知道房價高的不可思議還願意被割韭菜,要嘛是周遭環境和人給的壓力焦慮,要嘛就是想證明自己的階級提升⋯不理性的高價購屋本來就是件很荒唐的蠢行為
@Kurt-zq1qb
@Kurt-zq1qb 11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教授有個觀點跟我想的一樣,現在利率進退兩難,怎麼調兩邊都會得罪,調不動了,後面掛號(所以年輕人注定買不起房了,只好靠蓋公宅謝罪了),我從事裝潢業,我認為現在的政策蠻智障的,你要嘛把盤子給一般民眾,建商、房東吃太撐了不要讓他們再吃了,要嘛繼續餵,餵到吐出來為止(泡沫),結果政府的做法是把盤子放中間,兩邊都吃不到。 弱勢方靠北總價太高,優勢方靠北束手束腳,既然房價腰斬會影響金融,不然放開手讓炒房團盡情的炒,直到日本泡沫重現就學會乖了。
@MCLjkljkl999
@MCLjkljkl999 11 ай бұрын
80%有自住的人,你們的下一代需要你的房子。如果你沒有退休金,那你大概要靠這個房子來養老。現在的人都活到80-90歲。 因為高房價,看起來你賺到了,但事實上你的孩子越多,他們最後貧窮的機會越高。 因為他們都只能繼承一部分,等他們繼承時,可能也是五六十歲了。也有很大機會成為啃老族。
@rason61
@rason61 11 ай бұрын
以房養老後,房子是銀行的,後代根本沒得繼承
@lolikemonomimicon5450
@lolikemonomimicon5450 11 ай бұрын
@@rason61 你還要先看退休後以房養老這個方案還在不在。有些月光族真的天真的以為不用存錢,靠房子就能養老。
@gtvspirit
@gtvspirit 11 ай бұрын
人口負成長就是人民用身體投票的結果,於是出口產業勞動力不足,勞健保倒閉,青年加速出走,一切回歸一場空吧!
@周子皓-j8n
@周子皓-j8n 11 ай бұрын
那80%自住是一間房子一個家庭分,所以在三十年前長輩沒有為自己再買一間好地段,又沒有規劃已經算窮
@gkgkyy3
@gkgkyy3 11 ай бұрын
自住幾乎是死資產...理論上來講不能以房養老...但透過轉化成政策後就是讓銀行有業務可以做~.~(有差價可以賺~.~)...(但以後會更通膨?) 當銀行可以把死資產靈活運用後? 你就知道為何金融商品有那麼多虛擬的數字可以玩了~.~ 虛會耗損實際!!實化虛會膨脹!! 誰承受? 以防養老政策針對的應該是沒孩子的居多....可能親族感情不好...就讓人有見縫插針的機會.
@heropeter1
@heropeter1 11 ай бұрын
聽起來壓制房價最重要的就是信用管制,不要讓銀行都把錢壓在房地產,但這就是抽建商的銀根,然後建商又都豢養政客,整個共犯建構 另外提到彭淮南以前媒體都把他洗成清廉有做事的14A總裁,但現在聽吳教授的講的,這會卻是害死台灣年輕一代的人
@515615able
@515615able 11 ай бұрын
不太認同完全是彭淮南的問題,日本就是極低利率但房價沒升的例子,利率只是影響房地產的其中一個點, 更大的問題是陳水扁時期的房市融資放寬, 當然當時有房市低迷跟經濟危機的背景,很多有錢人把資金轉移到國外,政府靠拯救房市來把資金拉回, 但延續到後面馬英九時期就爆炸了。 而且沒有彭淮南的穩定利率政策,台灣中小企業會死一片,如果為了年輕人的買起房子,而失去真正有生產力的企業,那才是傷害台灣的基礎生產力。
@chiao6571
@chiao6571 11 ай бұрын
日本低利率是在廣場協議影響後所做的貨幣寬鬆政策,在1986到1987的一年內連續五次調低利率從5%到2.5%。使得銀行內的錢跑出來到股市房市,股市房市向吹泡泡一樣不斷不斷上漲,最終造成日本經濟失落20年的經濟泡沫。有很多當時買在最高點的上班族,最後終其一身都在繳納過高的貸款,但想賣掉房子還貸卻發現房子市值早已泡沫化不足以支付債務,這才是日本低利率前因後果。8
@wc-gw3zt
@wc-gw3zt 11 ай бұрын
@@515615able 剛剛第一段講的內容有提到,當民眾認為資產(在此看作房價)不會永久性升值,他就不一定會去投資這個產品無論他價錢高或低,而日本之前已經有過房地產泡沫化,所以近年不太可能會有人敢把錢壓在可能不穩定的房市
@515615able
@515615able 11 ай бұрын
@@chiao6571 我這裡只討論利率是影響房市的其中一個理由,日本有其前因後果我並沒有否認,但日本就是利率只是影響之一的最佳例子,消費者信心的重要性甚至遠大於利率
@yawu4171
@yawu4171 11 ай бұрын
@@515615able 您的論述感覺比較客觀而且符合實際情況,不像這位教授讓人感覺帶有個人主觀意識,而又無法讓一般人瞭解全面的匯率與利息政策,對經濟可能造成的利害關係。
@ClaireTsai
@ClaireTsai 11 ай бұрын
這集很讚!清楚好懂,但經濟小白我仍要一直暫停重聽!很想理解和聽進去!
@frankhu83
@frankhu83 11 ай бұрын
這集蠻有趣的,學到很多從沒想過的知識
@莊瑞德-w5p
@莊瑞德-w5p 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吳教授的分享,獲益良多!
@leoho8584
@leoho8584 9 ай бұрын
任何一個政策都會得利一批人,失利一批人,如果都要廣納各方意見,那甚麼事情也不用辦了.
@arbiter7234
@arbiter7234 11 ай бұрын
我看了,凡事都有代價,高房價的代價對年輕人超級不公平,然後這跟少子化一定有關係,央行雖然為了經濟發展壓低匯率跟利率,但吃掉了20年以後的勞動力,這樣還划算嗎?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你完全在狀況外。是不是掛個「台大教授」說什麼你都信?吳教授的書立論很偏頗。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好:鈔票上面並沒有印「本鈔僅限買房」。為何央行印鈔或是壓低利率,錢就只會往房市去,而不是別的地方(生產與消費)?這位台大教授有解釋嗎?甚至有面對嗎?再者,吳教授的書談的是彭淮南時期的央行政策,為何對彭淮南時期的低通膨不發一言?通膨是全世界央行的最核心政策指標,身為台大教授(還曾是央行理事)不知道嗎?要在低通膨情況下升息,哪國央行做得到?
@arbiter7234
@arbiter7234 11 ай бұрын
@@simonvaqkk回覆留言何必用這種語氣,好好討論不行嗎。我理解央行壓低利率跟匯率有它的理由,所以說凡事都有代價, 就算升息把房市打下來了也一樣有它的代價。目前央行的說法就是認為房價不只是貨幣政策的責任,應該從稅制上面去解決,那是他們的看法。這本書裡面也不是只討論房子,也談到壓低匯率降低了國民的購買力,還有不應該把賺錢當作是央行的目的(目前是有編預算的)。 但我認為用不同的時間尺度來看問題結果會不相同,壓低利率短期當然是投資多,壓低匯率有利於出口,但低利率確實也會助長債務增加、炒作房子,也就增加下次金融危機的風險。所以像這本書就提到學術界有一種看法是短期的風險與長期的風險之間是無法兩全的,提升利率增加了短期風險,但避免累積更大的長期風險,降低利率則相反。同樣的,目前的央行的做法當然有得到好處,但我覺得可能也犧牲了一點長期的利益,過去低通膨的時候當然被迫要壓低利率,許多國家都是如此,但我個人覺得過去的路線不適用現在,該是修正的時候了。
@shangyangtsai849
@shangyangtsai849 11 ай бұрын
@@arbiter7234 跟他講再多都沒用,他也不會懂的,這個人就複製貼上而已
@陳柏翰-i5x
@陳柏翰-i5x 7 ай бұрын
@@simonvaqkk 壓低利率本身應對通脹率長期低點並不是問題本身, 手段是合理的; 問題在於沒有相應的配套 如新加坡, 整府透過60%的土地與房地產增值稅與高額的短期交易成本"引導"降息與美國放水帶進來的超額外匯貨幣"不往"房地產市場過度流向 這些超額流動性最理想的去處第一是促進民間消費, 第二是流入真實企業投資運營, 第三是流往股市; 這三種流向任一個都遠優於流向房地產, 因為房地產是生產要素之一, 生產要素的過度上漲會吸取社會的經濟活力跟未來可持續性 我認為吳教授的切入點並沒有問題, 你提到的央行寬鬆又不是定向往房地產走也沒有錯; 但問題的重心仍然在配套 也就是說當央行說房價雖然跟利率有關但他們不應該越俎代庖的時候, 雖然聽著很不負責任但也不能說沒有道理, 這本身就是政府應該從稅改與信用管制下手的, 政府本身責任大頭
@lonsolchang7694
@lonsolchang7694 11 ай бұрын
真的很欣賞范姐的各個報導訪問,以客觀獨立方式去審查批判現今社會。主流媒體為了收視率已經完全失去獨立性! 加油!
@CIAexe
@CIAexe 11 ай бұрын
房價下跌對80%有房的人是有好處的。假設現在買新屋1000萬,50年後.. *房價持平:新屋還是1000,舊屋折舊500,舊換新貼500。 *房價漲2倍:新2000,舊1000,貼1000。 *房價腰斬:新500,舊250,貼250。 如果還想順便小換大,或換更好地點,價差會更多。
@erichsu7341
@erichsu7341 9 ай бұрын
吳聰敏教授講得好,讓我受益良多。謝謝吳教授,也感謝本節目言之有物的討論。 央行本就該納入多元的聲音,讓決策更周全,照顧到大多數人的利益;一兩個人做的決策,自然產生黑箱決策的弊端。
@郭維仁
@郭維仁 4 ай бұрын
吳老師 辛苦了😊
@solomon4891
@solomon4891 11 ай бұрын
關注這議題已經7年了,政府跟建商的關係很難解
@周子皓-j8n
@周子皓-j8n 11 ай бұрын
很早就開始,從國宅公宅直接送給軍公教自由交易,改變社會住宅政策,全民一起炒房到現在 80後家裡房子不夠分的除了努力點賺錢移民,我想不到在台灣買個好房子又能維持生活品質
@bevis3950
@bevis3950 11 ай бұрын
@@周子皓-j8n 贊同,現在買得起但也不會想在台灣買房,反正還年輕就多投資自己或股市,累積移民條件,待到勞健保爆掉前XD
@JohnH-q1i
@JohnH-q1i 11 ай бұрын
如果能換個沒有關係的政黨...比如
@bupoly185
@bupoly185 11 ай бұрын
我看過這本書,當時的確耳目一新。但在我們這個小型的經濟體,維持經濟的景氣,有什麼錯誤嗎?至於房價的問題,二十幾年前就該從買房貸款限制,買第二間屋子的增加貸款利率,賣房所得繳稅,租屋所得繳稅,真實有用的實價登錄做起。 直接調整匯率/利率來影響房價,在現在已經難以執行了。
@趙惠娟-k5s
@趙惠娟-k5s 11 ай бұрын
房價那麼高,年輕人 買不起房子,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政府打房是打假的, 那些立委官員哪一個不是坐擁數筆土地 ,用不完的金錢,住不完的房子, 台灣土地少 人口密集 ,為什麼不學習德國, 炒房者觸法要坐牢, 或對那些擁有數比房產和數比土地的人課重稅!!!
@chinpangyen6150
@chinpangyen6150 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
@tzu621
@tzu621 11 ай бұрын
吳教授的批判是很令人欽佩和思考的新思維
@jackfan3655
@jackfan3655 11 ай бұрын
優質專訪👍👍👍
@黃小玉-e9v
@黃小玉-e9v 11 ай бұрын
很喜歡這集! 謝謝您!
@許美-t6m
@許美-t6m 11 ай бұрын
給吳教授一個讚
@peggyyang7586
@peggyyang7586 11 ай бұрын
Thanks!
@I-TingTsai-x7q
@I-TingTsai-x7q 11 ай бұрын
這麼好的一集 有討論 有深度 有基本知識和國際趨勢 值得被分享 真心祝范姐團隊新的一年能轉虧為贏
@yanjilkr1990
@yanjilkr1990 11 ай бұрын
感謝團隊做出如此優質的節目;明確指出問題在哪。
@yich2000
@yich2000 11 ай бұрын
這集超棒 完全認識一個新領域的議題 而且跟生活息息相關
@shinji0426
@shinji0426 11 ай бұрын
這個議題在王伯達出他的"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解開薪資成長停滯之謎", 跟"民國100年大泡沫:財富即將重分配,央行沒告訴你的真相" 這兩本書時, 當時就引起熱議, 今天聽到的跟當時在講的好像也沒什麼差. 只是比較好奇有沒有機會找各方利益關係人(出口商 vs 進口商, 科技業 vs 服務業, 有產階級 vs 無產階級, 央行..) 從各自的角度來看這幾個問題, 可以會比較全面, 畢竟政策就是雙面刃, 就是競合, 終究還是會回歸到選民怎麼選擇, 跟妥協.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王伯達當初就是譁眾取寵。他跟吳教授一樣,刻意不提台灣面對的低通膨與高失業率兩件事,沒有一國的央行會在「低通膨」與「高失業率」。 全世界討論央行政策的文章多如牛毛,但是我相信你找不到有學者談央行政策卻迴避「通膨」與「失業率」這兩個貨幣政策最重要的目標,只有台灣的媒體和學者才會這樣搞。 一切只為了讓讀者聽起來合理,就不顧現實,刻意不討論彭在任20年面臨的「低通膨」與「高失業率」,對讀者不誠實,這跟政治文宣有什麼兩樣?
@toby9404
@toby9404 11 ай бұрын
選民如果只有片面的資訊跟理解,可能也不容易做出較為正確的判斷。
@楊天藍
@楊天藍 11 ай бұрын
@@simonvaqkk還有超額儲蓄率!
@林大明-t9s
@林大明-t9s 9 ай бұрын
有房的人多 還是沒房的人多 打房選票多 還是不打房選票多 這是問題的重點 如果打房會失去政權 那一黨執政都不會真的打房 所以自立自強吧 至於央行長期劫貧濟富 還被說讚 受益者都是有錢或有權者 誰管一般百姓是否利益受損
@chi-bolin2500
@chi-bolin2500 11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這是個很棒的議題,整集節目教授及主持人提出來的也都非常好,但是台灣人口老年化嚴重,加上政府意識形態指有兩大黨在老一輩已經深耕,加上媒體操弄真的很難有什麼作為,只能一點一滴看著台灣走向低潮,看似半導體業的風光發展,但沒有顧慮到的是貧富拉鋸越來越大以及通膨問題,大多數的人也都只顧著自己爽,不會去考慮到下一代,真的希望有機會可以改變台灣
@王子燒
@王子燒 11 ай бұрын
提問水準很高耶,是個好節目
@哥德爾-h4r
@哥德爾-h4r 11 ай бұрын
很棒的訪談
@齊上為-m5g
@齊上為-m5g 11 ай бұрын
終於有事實真相,感恩
@廖慧晶
@廖慧晶 10 ай бұрын
還是支持提高購買力,自住房不會賣,它漲價沒好處,而且生活物資高價太難受,有房族未必不想打房,房子還是回歸它給人住的本質吧。
@morgenliao
@morgenliao 11 ай бұрын
這集真的很棒,有一點經濟學基礎或這兩年有在投資的人就知道利率對房價的影響之大,可是在台灣,可能是政府官員不去關心(或者說故意不關心XD)、大部分民眾不懂、或者說因為大部分民眾不懂所以導致沒有輿論的壓力迫使政府官員認真面對這個問題,這集可以起到一個掃盲的作用,讓那些不理解對於房價為什麼會這麼高(而且是普遍性的高)的人有所理解,也許有一天理解的人夠多足夠產生輿論壓力時,才有可能去改變這一現況。 另外針對壓低匯率這件事,更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其實是一個加速貧富差距的加速器,會去出口產品並且需要這個低匯率的人基本上都是富人,越低的匯率只會讓這些富者越富,並且在低匯率造成的低購買力下造成貧者更貧;更有甚者,我們的CPI因為油電不漲的關係沒有反映出真實的物價通膨,但實際情況所有人都知道,而這個沒有反應是因為台電中油是由中央補貼才能夠維持住不要破產的,而這些補貼實質上就是大部分的工薪階層的所得稅來的,於是一個完美的謊言就出現了,CPI低→我們通膨不嚴重→課所有人稅→補貼油電→企業成本降低→企業主賺飽,這就是我們這20年來的央行在做的事;所以別再說甚麼12A央行總裁了,他可能就是我們現在高房價低生育率最終導致台灣可能會滅國的罪魁禍首XD p.s.這個事情若是輿論發酵了,看看哪些人、哪些名嘴、甚至哪些立委會去阻擋匯率升高獲利率升高的,基本上就知道有誰在拿財團的錢了:) 希望"最愛勞工"的民進黨政府有機會改變這件事(雖然過去小英8年也都故意避而不談就是了XD)
@hsungful
@hsungful 11 ай бұрын
很高興終於有平台出來鞭央行了,高房價真的央行(彭淮南)需要負責(以前學經濟學的時候,教授就會講)
@pepememelo
@pepememelo 11 ай бұрын
很棒的來賓,謝謝范姐團隊
@林松宏-f4t
@林松宏-f4t 11 ай бұрын
有用心 節目進步很多 加油
@lydia7327
@lydia7327 11 ай бұрын
多邀請吳教授來節目,解說精闢而且含金量很高 受益匪淺
@jung7247
@jung7247 11 ай бұрын
80%有房的人有多少是老屋,未來都更換房的時候沒有能力就會被迫往外排擠了,換新屋最少要多用3成以上的費用,房價一直漲對只有1間房的人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陳重村-m3w
@陳重村-m3w 11 ай бұрын
簡單說利率就是買房很重要的成本之一,怎麼會和房價上漲沒關係呢
@巫柏達
@巫柏達 11 ай бұрын
利率跟民間獲得資金的成本有絕對正相關 , 但是問題是民間取得資金後是去努力搞創新? 還是去搞提升競爭力 , 賺外國錢的工業? 沒有 , 一窩蜂的想賺快錢賺輕鬆錢 , 一味的想躺賺股票或者房價上漲的錢 , 那麼問題原因是利率主因呢? 還是民間的賺錢價值觀病態了是主因?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利率不是只有影響房價,企業投資也算與民眾消費也會。吳教授的書立論很偏頗。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好:鈔票上面並沒有印「本鈔僅限買房」。為何央行印鈔或是壓低利率,錢就只會往房市去,而不是別的地方(生產與消費)?這位台大教授有解釋嗎?甚至有面對嗎?再者,吳教授的書談的是彭淮南時期的央行政策,為何對彭淮南時期的低通膨不發一言?通膨是全世界央行的最核心政策指標,身為台大教授(還曾是央行理事)不知道嗎?要在低通膨情況下升息,哪國央行做得到?
@b258258258
@b258258258 11 ай бұрын
@@simonvaqkk 我也問你一個簡單問題就好:你錢可以投資A跟B兩個標的,A穩定每年漲10%而且不會跌,B有可能1%會成功漲20%,99%歸0。你要投資哪個? 順帶一提,你的鈔票上面可沒有印「本鈔僅限買A」🤣。錢為何都跑到房市,阿不就提升生產與創新能力收益與不確定性極高,風險很大,房市低風險又高報酬。 另外你怎麼能確定台灣是低通膨呢?台灣計入CPI的標的與權重你有跟美國的CPI權重比過嗎?今年1月CPI還1.7%你相信了對吧,之後油水電大幅上漲我猜台灣公布的CPI可能還是不到2%,真的是世界奇蹟。
@葉秋煌-l5y
@葉秋煌-l5y 11 ай бұрын
​@@simonvaqkk台灣的通膨就是在扭曲的統計數字下也是很高的而我們的實質利率到現在都還是獲利率怎麼說我們在低通膨下,無法升息。 別的不說總該升息先把負利率解決吧
@simonvaqkk
@simonvaqkk 11 ай бұрын
@@葉秋煌-l5y 如果你沒看過數據,就不要隨口亂掰。過去三年,OECD的先進國家,「平均」通膨年增率最高達到10%以上(2022-6到11月),台灣哪個月通膨率超過人家平均的一半5%? 你要指責「通膨數字扭曲」那責任在主計總處與經濟部補貼油電價格,跟央行有什麼關係?難不成要央行貨幣政策拋棄官方統計,靠「民眾感覺」來決策?吳教授的書最糟糕的影響就在此:表面主張要央行獨立排除政治手段,卻用政治手段訴諸民眾情感,模糊了專業上與問題的關鍵點。
人性問題之探討 | 111-2 人文與科技的對話
1:44:31
臺大演講網
Рет қаралды 443 М.
Жездуха 41-серия
36:26
Million Show
Рет қаралды 5 МЛН
БОЙКАЛАР| bayGUYS | 27 шығарылым
28:49
bayGUYS
Рет қаралды 1,1 МЛН
【完整版】朱敬一:美中競逐   台灣不是棋子可以改變棋局
1:13:04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时长30分钟) Ray Dalio
31:00
Principles by Ray Dalio
Рет қаралды 12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