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daibiao 看到是两年前的视频心想难怪,可能搜索的时候看到时间间隔太久就跳过了。顺带着也产生了两个疑惑:课代表是怎么做到把这些重要的东西 keep in mind for years的呢?而且甚至这跨度超过两年的视频连起来看的时候也没有明显感觉到时间造成的隔阂,简直太神奇了! 对第一个问题,我反思自己注意力的时候发现,可能去年跟现在关心的主要问题完全不一样,虽然脑子里有所谓“第一性原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还是会经常陷入所谓的局部注意力上,比如每半年或一年关心的的东西会变,如果不是恰好有当时的记录甚至可能完全意识不到。 第二个点并不是说课代表两年没进步,而是给我一种很强的兼容感,我的理解是很多基础、原理性的东西就是变化非常缓慢。我觉得背后的能力可能包括“找到真正重要的问题”“保持对重要问题的关注”“持之以恒地迭代自己对重要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有点啰嗦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清楚自己的问题,也可能以前的视频里其实已经讨论过类似的话题?希望得到课代表的点拨,谢谢!
看完後有一個問題:像蘋果這樣的公司雖然我們不知道內部運作的細節,但是從目前開放的資料看,至少歷史上多個產品如 iMac, iPod, iPhone 的推出在市場方面的調研很有可能只限於 desktop research。Steve Jobs 走後依然會出現 AirdPods 以及轉型健康的 Apple Watch 這樣的產品,從市場上看這兩個產品應該也算是成功產品了;當然,也會有不成功的產品,比如帶 TouchBar 的 MacBook。課代表怎麼看這些產品生命週期中的 PMF 呢?
@kedaibiao2 ай бұрын
如果你有一个乔布斯或者张小龙,就听ta的就好了。问题是大多数人没有乔布斯的命,得了乔布斯的病。
@manfredl73310 күн бұрын
@@kedaibiao 课代表我又来了,这段时间实践了一下这条视频说的内容,想说一下感想也顺带想听听课代表的意见。首先说一下我是 B 站的充电用户,已经充电了几个月了,但是油管这条视频下已经有一条我的评论我就在这里说了。我国庆时使用视频中的方法验证了一个产品的 idea,我们称其为产品 A 吧。开始 desktop research 做下来目前这个品类最大的 player 近年也有不足 500M USD 的 revenue 了,而我想做里面一个 niche market。通过视频中提到的测试方法发现 click-thru cost 在每客 0.1 USD,在准备做更加具备产品直接经验的 video ads + 产品展示网站再更深度地测试产品 idea 以及搜索更有效的 targeting audience 细分时犹豫了--因为我觉得我在这个领域没有优势。我还需要学习新的技术去在这个领域做到优秀。相反,目前看还有一个产品的 idea,我们称为产品 B 吧,desktop research 发现近年该领域产值超过 2B USD,预期未来数年也有很高的复合增长率。在这个品类我是有直接经验的,我知道什么是好的体验什么是坏的体验,且我在这个领域的前置知识已经积攒足够了(且具备足够的门槛),我只需要创造好的用户体验,以及以自动化的形式实现这个领域内的很多事情。另外就是我想了想产品 A 仅仅是我目前有这个需求所以有了 idea,而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似乎并不爱好这个,也不会爱好这个。我想了想目前似乎做品类 B 会更合理一点,且我对 B 所涉及的领域是有一些比较浓厚的兴趣的。想到这我甚至有些冲动想直接开始动手做产品 B。所以这时我会去怀疑「还需要针对品类 B 做一些测试来搜索获客成本吗?」我觉得这个感觉可能会 match 到你说的「没有乔布斯的命,得了乔布斯的病。」于是我想了想,这一步应该还是值得做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产品 launch 时的 minimal phenomenal experience 由什么组成,我们依然可以从过关键词测试来搜索 MPE 的集合以及了解获客成本。目前看我在不了解获客成本的情况下就想进入这个领域有一些过于浪漫主义了。不知道课代表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面对获客成本 v.s. 本身的优势 v.s. 本身兴趣会如何选择呢。